中国古代财政体制的历史走向

发布时间: 2023-08-23 08:00:27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2

中国古代经济制度的演变1.先秦:西周—分封制(分封制是西周分封建诸侯的制度,是奴隶社会的上层建筑;周王把土地和人民分封建给王族、...

中国古代财政体制的历史走向

中国古代经济制度的演变

1.先秦:西周—分封制(分封制是西周分封建诸侯的制度,是奴隶社会的上层建筑;周王把土地和人民分封建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诸侯要服从命令,按期纳贡,随从作战。

2.秦汉:
秦朝—郡县制(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县以下设乡、里等基层行政组织,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任免);
两汉:刺史制度的演变(监察—地方行政:汉武帝时实行刺史制度,刺史级别不高,但可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东汉末年,刺史改为州牧,执掌州的军政大权;东汉末年地方行政区划变为州、郡、县三级制);郡国并行与王国问题的解决(汉初郡国并行;其中,王国与割据无异,侯国受所在郡监督;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附益法”、“左官律”,逐步解决了王国问题)。

3.宋元:
北宋—知州与通判(副知州)互相牵制;
元—行省制度(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中书省直辖河北、山西、山东;蒙古地区为岭北行省;东北地区为辽阳行省)。

4.明清:
明—废行省设三司(布政司管民政财政;按察司管监察司法,都司管军政);土司制度(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宣慰司、土知府长官)与“改土归流”(取消土司衙门、改由朝廷派遣有任期、不世袭、可调动的流动官员直接统治的变革,称为“改土归流”。但明朝时西南大部分地区仍实行土司制度 。
清—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为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创造了条件。雍正帝大量委派流官代替土司;清初设立十八行省五将军辖区(黑龙江、吉林、盛京、乌里雅苏台、伊犁)两个办事大臣辖区(青海、西藏)一个盟旗(蒙古)。

中国集权财政的三大周期「精读《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第2期」

1949年之后的流行观点将大一统时期的中国历史称为封建时代,但是严肃的学者并不这么认为。大一统之后形成的是一个集权政府,由中央派出官员对地方进行管理,这样的政治结构并非欧洲的分封管理。秦汉之前的周代反而是封建特征的,但在流行观点中,这个时代反而被称为奴隶社会时期,显得不伦不类。

利用现代经济理论对秦汉之后两千年的集权时代进行梳理,根据制度和财政的传承性,可以把中国的 集权时代 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从秦汉到南朝。

这个周期的制度基础是:官僚制度上以中央集权为主,但任然残存着一定诸侯制;经济上实行 土地私有制 ,财政税收最初以土地税为主,并逐渐开辟出国有企业金融垄断,甚至卖官鬻爵等新财源供皇帝挥霍。

汉朝时期,汉高祖,文景帝面临的局面是残留的诸侯党羽以及惨淡的民间经济,他们用一系列“黄老之术”的休养生息政策以及削弱诸侯党羽的措施,终于使得经济充实,财政丰盈。到了汉武帝时期,由于战争的需要,发展出了 国家企业 和 金融垄断 ,并以破坏正常官制的进行中央集权。王莽时期基于对历史复古主义的幻想,企图建立一种类有着计划经济色彩的乌托邦政治结构,但是由于政府对于社会经济破坏太大而夭折。

由于西汉后期官商结构的发展,原本有活力的民间经济已经出现了严重的 结块现象 ,到了东汉则演变成了社会分层固化。到了这个周期后期,由于大量劳动人口形成了官僚和士族的附庸,消失在国家户籍之外不再纳税,人口的消失导致财政不足成了政权越来越严重的威胁,政府变得越来越赢弱。这一周期终于在八百年之后因为 制度丧失调整能力 而崩塌。

第二周期:北魏到南宋。

这一周期的制度特征是较为完善的 中央集权和科举制度 ;经济上采用 土地公有制 ,税收上实行较为复杂的 租庸制 ,并辅有政府机关自我经营的财政收入体制。

到了唐代的土地公有制很快就失败了,因为人们只愿从朝廷获取土地而不愿意在死后上交土地,并隐瞒不报偷偷继承下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土地越来越少,土地公有制的失败严重影响了税收,政府的财政收入无法得到满足。再加上超过当时统计能力的租庸制度的税收政策,虽然经济有一定的发展,但是财政问题导致了 安史之乱 。唐后期进行了税法改革,默认了土地私有制,形成了较为简单的 两税法 ,并开始加强专卖制度,形成了 强大的国家垄断经济 。这些制度一直传到宋代,并在宋代形成了庞大的政府垄断。

到了宋代,因为高昂到战争成本,养官成本,需要庞大的财政支持,便形成了历史上最可观的专卖制度,并开创了具有历史意义的 纸币 实验。纸币最开始由民间创造,展现出来巨大的活力,也带来一定的不稳定,之后政府将纸币的经营权收归国有,并发现了纸币的财富再分配效应,从那时开始,朝廷通过纸币从民间吸取大量的财富,并形成世界上最早的一系列恶性通货膨胀。

第三周期:从辽金萌芽,在元代继续发展,到明清得以稳定。

这个时期的特征是: 土地私有制 ,官僚制度上建立起了无限控制力的集权统治,并依靠 封锁人们的求知欲达 到了极度稳定。这个周期财政是保守的,以土地税为主,并放弃了不稳定的纸币体系,回归更加原始的货币制度,因此更加简洁,足以维持很长时间。

到了清末,随着海外影响的到来,中国财政才开始了近代化的路程,并有了突破农业社会的机会,它曾经充满了希望,却最终被迫 回归到国有企业、金融垄断与土地公有制 的两千年的往复中。

不仅仅只是回顾古代,而是可以通过研究古代问题研究现代,当了解了古代的财政逻辑之后,再来看待当代问题时,便可以获得更广阔的视角。

中国两千多年来财税制度的演变规律有哪些?

中国2000多年来的财税制度的演变规律呢,有从农民收税到向商业转转变,后面就是向这个工业转变,逐步的就是向综合财政转变,农民的税呢就减免掉了。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特点
  ①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步向以土地财产为主转变(以两税法为标志),直至取消人头税(以摊丁入亩为标志),反映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驰
  ②农民由必须服徭役逐渐发展为纳绢代役(以“庸”为标志)
  ③赋税由实物为主到货币为主转变(以一条鞭法为标志);反映了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
  ④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
  ⑤税种由繁杂多项逐渐演变为简化单一(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由交粮食、布匹到单一的货币,赋税种类也由多到少,最后明代一条鞭法。
那就是什么阶层掌权 就实施什么样的政策 对了
本文标题: 中国古代财政体制的历史走向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32825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大脑的顿悟时刻,都是怎么出现的历史朝代的顺序是什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