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代以前的爵位及称呼。中国汉代以前的爵位及称呼。中国汉代以前的爵位,从高到低或者从低到高的排列以及称呼(重点是称呼!)比如说...
中国汉代以前的爵位及称呼。
中国汉代以前的爵位及称呼。中国汉代以前的爵位,从高到低或者从低到高的排列以及称呼(重点是称呼!)比如说姓宋,不能叫宋男爵或者宋公爵吧?没听说过这样叫的……就是别人怎么称呼这个人,和他自己的自称。谢谢!公士 秦、汉二十等爵的第一级,即最低一级。有此爵之民,仍须服役,仅身份略优于无爵之人
上造 秦、汉二十等爵的第二级,只高于公士。《汉书·百官公卿表》颜师古注:“造,成也,言有成命于上也。”此爵仅高于无爵,仍须服役。
簪袅 秦、汉二十等爵的第三级,高于上造,仍须服役。公元前186年汉代的《田律》和《户律》规定受田数额为簪袅3顷(300亩),簪袅3宅(宅地的标准是以30步见方的土地为一“宅”)。出土秦代竹简表明:在军中,每顿吃的饭菜因爵位不同而不同。簪袅可以有精米一斗,酱半升,菜羹一盘,干草半石。
不更 秦、汉二十等爵的第四级,不更者,即可免充更卒(轮流服役的兵卒)之意,其他之役,仍须照服。
大夫 1、大(da)夫:古代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因此为一般官员的通称。秦汉以后,中央要职有御史大夫,备顾问者有谏大夫、中大夫、光禄大夫等。至唐宋尚有御史大夫及谏议大夫之官,至明清废。又隋唐以后以大夫为高级官阶之称号。清朝高级文职官阶称大夫,武职则称将军。宋徽宗政和年间重订官阶时,在医官中别置“大夫”以下官阶,故今仍沿称医生为大夫。
官大夫 秦、汉二十等爵的第六级。《汉书·百官公卿表》颜师古注:“加官、公者(接第七级为公大夫),示稍尊也。”汉时,第八级公乘以下仍须服役。汉代《田律》和《户律》规定官大夫受田数额为7顷(700亩),宅地的标准是7宅(30步见方的土地为一“宅”)
公大夫 秦、汉二十等爵的第七级,又名七大夫。高于大夫、官大夫。秦时,民爵公大夫以上者,见县令、丞揖而不拜。汉高祖令七大夫以上均有食邑,文帝后,第九级五大夫始为高爵,仅得免役,公大夫仍须服役。
公乘 秦、汉二十等爵的第八级。以得乘公家之车,故称公乘。秦与汉初,从第七级的公大夫(七大夫)起,即为高爵,汉高祖规定:七大夫以上均有食邑,文帝后,第九级五大夫以上始为高爵,五大夫的侍遇不过免役,公乘以下仍须服役,东汉明帝规定:赐民爵不得超过公乘。
五大夫 秦、汉二十等爵的第九等。汉初以第七级公大夫以上为高爵,都有食邑。汉文帝以后,改五大夫以上为高爵,仅得免役。
左庶长 秦、汉二十等爵的第十级 商鞅变法之前,秦国有四种庶长:大庶长、右庶长、左庶长、驷车庶长。四种庶长都是职爵一体,既是爵位,又是官职。大庶长赞襄国君,大体相当于早期丞相;,左庶长为非王族大臣领政,左庶长可由非王族大臣担任,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官制仿效中原变革,行开府丞相总摄政务,各庶长便虚化为军功爵位,不再有实职权力。商鞅曾任此职.
右庶长 秦,汉二十等爵的第十一级 右庶长为王族大臣领政,是王族专职。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官制仿效中原变革,行开府丞相总摄政务,各庶长便虚化为军功爵位,不再有实职权力。
左更 秦、汉二十等爵的第十二级。“更”指更卒,即轮流服役的士卒,更卒之将为爵位名。
中更 秦、汉二十等爵的第十三级。“更”指更卒,即轮流服役的士卒,更卒之将为爵位名。其爵处左右庶长和大少上造之间,在商鞅改革前是职爵同体,是九卿中第二,地位显耀。
右更 秦、汉二十等爵的第十三级。“更”指更卒,即轮流服役的士卒,更卒之将为爵位名。
少上造 秦汉二十等爵的第十五级。《汉书·百官公卿表》颜师古注:“言皆主上造之士也。”
大上造 大上造即大良造 官名。战国初期为秦的最高官职,掌握军政大权。同时又为爵名。商鞅制定二十等爵,列为十六级。亦称大上造。与第十五级少上造均取“主上造之士”之意得名。见《汉书·百官公卿表》颜师古注。自从秦惠王设立相国掌握军政大权后,主要用作爵名。汉代沿用。
驷车庶长 秦、汉二十等爵的第十七级。取乘驷马之长而为众长之意,是专门执掌王族事务,是王族专职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官制仿效中原变革,行开府丞相总摄政务,各庶长便虚化为军功爵位,不再有实职权力。
大庶长 秦、汉二十等爵的第十八级,仅次于列侯、关内侯。据《史记·秦本纪》,宁公(前716-704年在位)时已有此官。 商鞅变法之前是职爵一体,既是爵位,又是官职。大庶长赞襄国君,大体相当于早期丞相。
关内侯 秦、汉二十等级之第十九级,位于彻(列)侯之次。有其号,无国邑。一般系对立有军功之将的奖励,封有食邑多少户,有按规定户数征收租税之权,可世袭。南北朝时沿用,仅成为爵位的一种品级。
列侯 秦、汉二十等爵的最高级。汉武帝时,以避帝名讳(武帝名彻),改名通侯,亦称列侯。汉初列侯封邑,大者万户,小者五六百户。封邑一般为县,东汉初有封四县者,小者为乡或亭。汉初户口稀少,历年既久,人口增加,萧何、曹参、周勃、灌婴等的封地,户数最多者达四万户。列侯得征收封地租税,地方行政由中央政府所派官吏治理,列侯不得预闻。后又有仅赐名号不给封邑者,加霍去病封冠军侯,另行指定地方为封邑。列侯多居京师,与所封之地关系淡薄,奉命“就国”(回到封邑居住)者,反似贬逐。
王 最高的爵位,统一天下,也就是皇帝。
最高是周天子,称呼是陛下,或者天王陛下
之后是诸侯,比如越王,楚王,别人称称寡君,自称寡人,不谷
在之后是公爵,称呼为公,不同国家称呼习惯不一样,比如有的叫宋国公,有的也叫寡君(比如霸主国晋国,齐国)
之后就是侯,直接成宋侯就行
之后是伯,称呼就是宋伯
之后是侯子男三等,这三等是没有独立建国的,所以称呼他们官职,比如宋卿,宋大夫,宋司马等等
要注意古代人除了姓以外,贵族还有氏,比如子车氏,轩辕氏,有氏的人不称呼姓,比如轩辕氏姓姬,不能叫姬黄帝,要叫轩辕皇帝。姓车的大夫不能叫车大夫,叫子车(ju一声)大夫
名将之后李陵,功绩为什么比不上草根出身的霍去病?
根正苗红的李陵受到过正规的教育,为什么比不上霍去病?如果李陵和霍去病出身相同,以他们的才华,你认为谁略胜一筹?
李陵和霍去病出身相同,以他们的才华能力,谁会略胜一筹?在历史当中获取,并和李玲都是出自于西汉的名将,他们共同出生于汉武帝时期,为汉朝开拓西域有着非常大的贡献。但是两个人之间的地位和功绩,以及最后得善终方式也有着很大的区别,获取并以封狼居胥,最终能够善终。而立零则被迫投降于匈奴,还连累了好友司马迁遭受宫刑。虽然李陵和霍去病的能力基本都不错他们的出生也是一样的但是对于霍去病和李玲的决断能力而言,我认为霍去病更胜一筹。从史实的角度出发,我们就可以利用事实证于雄辩的方法来证明获取,并在成就方面的确高于李陵将领。
众所周知的封狼居胥就是霍去病的功劳,霍去病在几次的抗击匈奴过程中,都以胜利的姿态回归,特别是打通了河西走廊,使得西藏的许多水果等物品能够成功传入中原,河西走廊被纳入汉朝的时候,汉武帝十分的高兴,因为这打通了中国与国外的联系与西域的联系。也正是因为如此,霍去病的谋略会更胜一筹,他通过迂回战术,成功地将匈奴打得落荒而逃。
但是反观李凌就没有这么的幸运了。因为李玲在作战的时候不幸被匈奴所逮捕,但李宁拥有报国之志,希望能够在日后报效祖国,便假意头像,当汉武帝知道这个事情的发生,立刻将李凌的家人宣布斩首。也正是因为如此,导致了这位优秀的将领选择投靠匈奴,心意已变,为匈奴出征,成为汉朝的敌人。因此在两人出身相同的情况下获取并作为卫青的侄子,李陵作为李广的孙子。他们都承载了家族非常优秀的武艺,但是在成就以及猛烈上获取并成功地打通了河西走廊,而李陵却投靠了匈奴,那么获取并更胜一筹。
无论是霍去病是李陵,都对汉朝有着非常大的贡献,这样加为汉朝抵御匈奴,开拓西域都有着卓越的成效。因此,汉朝能够与西域进行正常的交往,离不开这两个家族默默地奉献。
武安侯和冠军侯哪个爵位最厉害?为什么呢?
首先这个问题就暴露出来很多人不是很懂中国的爵制。
我们先弄明白中国的秦汉时期的爵制,随后讲清楚二十等爵制中的侯爵,再来解说这个问题,因为武安侯和冠军侯中比较出名的是武安侯田蚡和冠军侯霍去病,这两个都是秦汉时期的人物,只有弄清楚爵制才好作比较。
秦汉实行的是二十等爵制,也就是下图所列的爵位:
二十等爵制里面的侯爵指的是列侯和关内侯,这是爵位里面的最高一级,属于异姓的顶尖爵位。在汉朝的统治秩序里面,列侯,关内侯位于第三,第四等级,这两个爵位都有封号,称为XX侯。一般是皇帝,诸侯王之后就是列侯,关内侯,也是在汉代异姓功臣的最高等级,属于当时的统治贵族,当然了列侯和关内侯最大的区别在于列侯拥有食邑,而关内侯是没有食邑的,这个食邑指的是皇帝会划分一定的土地给列侯,列侯可以把封地内民户赋税作为自己的财产,这个财产按照民户计算一般称为食邑,而且在西汉初年列侯是可以自己管理自己的封地,并且拥有自己的官员——家丞、庶子、门大夫、洗马、行人等人,俨然一个小王国。到了东汉时期列侯被划分三个等级也就是县侯,乡侯,亭侯。这就是秦汉时期二十等爵制中列侯的大致情况。
而很多人所认知的公侯伯子男是周朝的五等爵制,这个五等爵制的里面的侯爵和二十等爵制里面的侯爵完全不是一回事。秦汉时期五等爵制被废除,直到东汉末年被曹操拿起来使用,主要是用来篡位,此后晋朝沿用,变为王、五等封爵、列侯三大层次封爵,但是在此后的南北朝时期,列侯和列侯所代表的的二十等爵制逐渐被取消,沿用就是五等爵制,但是越变越复杂。甚至变成了滥封,最后基本上只是变成了爵位名称而已。
我们可以比较一下武安侯和冠军侯
历史上有三个武安侯,第一个是赵国马服君赵奢的孙子赵兴,赵国灭亡后在秦国被封为武安侯,二是秦末农民起义时期,楚怀王封刘邦为武安侯。三是汉代武安侯田蚡。其中可以拉出来比较只有武安侯田蚡和赵兴,因为刘邦授封的这个武安侯应该是战国时期楚国的爵制,这个不太清楚是什么样子的爵位。我们再看看武安侯田蚡和赵兴,只能够肯定田蚡的武安侯是列侯,因为田蚡是外戚,是汉武帝的舅舅,在汉代属于恩泽侯,也就是因为是天子的亲属而受到恩泽授封的列侯,封地是武安县,属于列侯里面的县侯,是最大的一级的列侯。而赵兴的武安侯的爵位不好确定是列侯还是关内侯,第一赵兴这个人目前在《史记》里面没有记载,所以不好确定,因为武安也有可能是封号,毕竟白起曾经被封为武安君,所以可能属于关内侯,所以从武安侯的爵位来看,可以明确看到的是武安侯田蚡,有封地武安,属于顶级的爵位列侯。
冠军侯同样是被三个人——霍去病,贾复、窦宪依次获得,首先冠军侯的得名来自于霍去病,当时霍去病几次征讨匈奴立下大功,汉武帝把南阳郡下属的穰县卢阳乡及宛县临菑聚搞在一起,前后加封一万七千六百户作为冠军县,封赏列侯爵位给霍去病,这是西汉封爵和户数数一数二的封爵,而且冠军即是冠军县的名号也是取“功冠全军”之意。其次第二位冠军侯贾复也是十分勇猛,他本就是南阳郡冠军县人,在刘秀登基的时候授封冠军侯,刘秀平定天下后定封胶东侯,食邑拥有六县,分别是郁秩县、壮武县、下密县、即墨县、梃县、观阳县。一个县最低有几千户人,可想而知贾复的食邑有多么庞大。第三位窦宪,窦宪是东汉的外戚,他曾经发动对于匈奴的远征,彻底打垮匈奴,取得了“燕然勒石”的大功,最后被封为冠军侯,食邑二万户。
从上面的比较我们也可以看到,武安侯中比较好的武安侯田蚡仅仅是列侯爵位,三位冠军侯也是列侯,爵位都是列侯里面的县侯,并没有太大区别。但是双方的食邑差别是巨大的,武安侯的食邑是武安县,但是这个食邑应该是万户或者几千户,而冠军侯的食邑都是一万七千六百户,六个县,二万户,很显然冠军侯占了上风。所以冠军侯比武安侯厉害。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