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势力越过太行山,燕山和辽西“打到冀地”或者“入主中原”的例子

发布时间: 2023-07-27 07:00:36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9

辽西走廊和河西走廊,在历史上的地位同样重要吗?我国历史上有两个重要的走廊:河西走廊和辽西走廊,成为中原王朝联系东北、西北的咽喉。...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势力越过太行山,燕山和辽西“打到冀地”或者“入主中原”的例子

辽西走廊和河西走廊,在历史上的地位同样重要吗?

我国历史上有两个重要的走廊:河西走廊和辽西走廊,成为中原王朝联系东北、西北的咽喉。历史上由于西域和丝绸之路的原因,我们更多了解的是河西走廊。但是相对于长约1000公里、宽数公里至近200公里不等的河西走廊来说,长约185公里、宽8~15公里辽西走廊更加关键。作为东北和中原的关键通道,历史上既有中原王朝跨越河西走廊攻击东北的先例:燕国越过辽西走廊扩展辽东领土、唐朝越过辽西走廊攻灭高句丽、曹操追击河北袁绍后裔平定乌桓等等;也同样有崛起于东北的政权通过辽西走廊入主中原:崛起于龙城的前燕慕容氏进入中原建立诸燕、清朝从关外进入中原建立了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与河西走廊不同,由于西域从汉朝时期大部分时间都在中原王朝的版图范围内;所以西域基本没有相对强大的政权,更没有西域政权通过河西走廊进入中原的先例。而更狭窄、更短促的临海的辽西走廊,则成为中原王朝和东北政权沟通博弈的通道。不但有中原王朝出击东北的事实,同样也有东北政权入主中原的尝试。与河西走廊不同,历史上是中原崛起东北的政权曾经通过辽西走廊进入中原建立政权

辽西走廊跨越河北和辽宁两省,在地理上把东北和华北两大区域紧紧地联系起来。辽西走廊东北-西南走向,长度不足200公里;而宽度最窄处不足十公里;走廊背山靠海,地势险要;自古以来就是沟通中原与东北的重要通道,也是传统中原农耕文明与游牧民族除了长城以外的又一条分割线。所以往往跨越辽西走廊的局部割据政权,在这块宜耕宜牧的土地上兼具了游牧和农耕两种文明形态;逐渐形成了强悍的战斗力,比如鲜卑慕容氏建立的前燕和发源于辽河的契丹都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慕容氏的燕国崛起于龙城,进而通过辽西走廊进入中原;先后在五胡时代见了了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北燕等割据政权。而崛起于辽河的契丹通过辽西走廊占据幽云十六州,从而形成国祚300年的辽政权。而崛起于白山黑水间的清朝更是通过河西走廊定鼎中原,建立了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

由于东北纳入中原版图较晚,所以辽西走廊通常会成为中原王朝征伐东北的重要通道虽然早就在汉朝时期就曾经占据过辽西走廊,进而在朝鲜半岛建立了乐浪四郡;但是在大部分时间范围内,中原王朝对于河西走廊以外的东北部分实行的是羁縻统治。所以对于关外的征伐会成为常态:燕国燕昭王时期国力强盛,为了平定边患公元前300年派大将秦开通过辽西走廊征伐东胡。同时箕子朝鲜妄图攻打不尊周王、擅自称王的燕国,所以这次箕子朝鲜也在征伐范围内。东胡溃败、箕子朝鲜被迫西迁到朝鲜境内苟延残喘;燕国此次拓地两千里,并设置上谷、渔阳等五郡。

《史记·匈奴列传》“其後燕有贤将秦开,为质於胡,胡甚信之。归而袭破走东胡,东胡却千馀里。与荆轲刺秦王秦舞阳者,开之孙也。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

而趁中原战乱之机不断袭扰中原,到隋唐时代成为中原的心腹大患。隋唐四代帝王不断征伐高句丽,甚至在隋炀帝时期还因为征伐高句丽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成为亡国的原因之一。在唐太宗时期接着通过辽西走廊高句丽,极大地削弱了对方的实力。在唐高宗时期以苏定方为行军大总管,水陆并进进攻高句丽。结果高句丽和百济被灭国,此战过后唐朝在此地设立安东都护府、势力直达大同江。

明朝在奴儿干都司实行羁縻统治,在明朝末期随着后金的崛起辽西走廊成为绝对明清生死存亡的关键明成祖时期无论是出于压制蒙古诸部的需要还是重视东北,大明在东北设置了奴儿干都司和大量的卫所实行统治。也许是为了弥补没有西域的损失,奴儿干都司对于明朝的重要性和河西走廊、西域对于汉唐等大一统王朝的重要性同等重要。当时连接中原和东北的咽喉还没有那么狭窄,随着瓦剌的崛起长城以外的土地被蒙古严重压缩。这条链接只剩下窄窄的一条不足百公里的样子,到明朝末年随着后金的崛起,狭窄的辽西走廊已经成为明朝抵御后金的重要通道。到皇太极时期更加危险,清朝已经产生了入主中原的念头。皇太极甚至多次进入中原腹地掠夺的先例,所以从锦州到山海关之间的辽西走廊成为两国生死存亡的关键。结果最终明朝被国内起义军的拖累耗尽了国力已经无力维持对于辽西走廊的部署,吴三桂引清兵入关让清朝入主中原成为了现实。

在历史上的地位确实是同样重要的,集中了全国大部分的优势资源,而且地理位置也是极其重要的
同样重要。因为辽西走廊和河西走廊是中原地区通往东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
辽西走廊和河西走廊是我国历史两个重要的走廊,丝绸之路的主要要塞。
并不是同样的重要,河西走廊更重要,因为他地处祖国边疆,关系着祖国的安危,所以更重要

历史上女真人打过几次以少胜多的战争,为何战斗力这么强?

打过三次以少胜多的战争。因为女真人属于游牧民族,再加上骑兵作战很强,因此战斗力非常强大。
历史上女真人主要打过一次以少胜多的战争,那就是以两万人击败70万辽军,女真人战斗力强悍是因为战术合理,时期高昂。

在历朝历代的内外战争中,动辄征调数万、数十万军队的例子,在诸多古书里面屡见不鲜。

浩荡的大部队作战,以绝对优胜的人数,显示着更多的战胜把握,比如著名的成语“投鞭截流”,就是苻坚号称百万雄兵对东晋发动战争的生动写照,然而,最终却在淝水之战中被谢安以少胜多,打得他“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其实这种情况在历史上多次发生,因此,人数多不代表就战胜,所谓“兵在精,不在多”。而把以少胜多常态化的特例是兴起于公元十二世纪初的金国,其军队在战争史上“一而再、再而三地彰显以一当十”的剽悍本色,以致获得“满万不可敌”的历史声誉,一度在南征北伐中处于无敌状态。



女真人

就以同时代的两个敌国为例,其中之一的辽国仅仅是常备军就有二十万左右,而另一个史称北宋的国家更是拥有数量惊人的部队,从兵籍上计算竟然达到了近百万的地步。可是,完颜阿骨打于1114年,起兵之初不过召集了两三千人,却敢主动出击,先拿下辽国的宁江州,接着在出河店与号称十万的辽军对峙,并战而胜之。类似的战例还有不少,例如金太宗于1125年,侵宋时出动十二万兵力,就放胆在黄河南北纵横驰骋,奋击数量庞大的宋军。鉴于金国在与辽宋两国作战时屡战屡胜的事实,历史学者吕思勉为此一针见血地指出,若论以少胜多之民族,“考之往史,殆无如女真者”,因为金国兴起之初,其军队打仗主要依赖风气劲悍的女真人。



相关画面

女真军队仿佛不受“以众击寡”这个战争规律的约束,接二连三地在战争舞台上表演“以少击众”的大戏。 女真人据说源自古代“肃慎”、“勿吉”、“挹娄” 等部落,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最终在唐初形成了由不同部族组成的共同体,活动在今天的东北地区。尽管靠渔猎生活,却在不断的磨砺中,成了战斗力超强的民族。女真人崭露头角前后,正是辽国在关外呼风唤雨的时期。辽国是契丹这个游牧民族所建立的,其崛起于公元十世纪,被尊为太祖的是阿保机,于916年在龙化州称帝,之后,经过一系列的东征西讨,疆土不断开拓,以至从东边的日本海延伸到西边的阿尔泰山附近,而北边的势力范围抵达大兴安岭,南边亦扩展至燕山与太行山山脉一带,是东亚地区除了北宋之外的另一个大国。



完颜阿骨打画像

完颜阿骨打的实力日益膨胀,与辽国摊牌是迟早的事,从1112年起,长期积累的矛盾逐渐公开化了。这年二月,天祚帝按照传统的风俗与来朝的生女真诸酋长在混同江举行头鱼宴,当酒过半酣,遂命令诸酋长跳舞助兴,唯独阿骨打一口回绝,从此开始了心存芥蒂。此后,辽国试图制止完颜部吞并邻近部族的行为,终于导致双方关系的彻底破裂。阿骨打以天祚帝不肯交还躲藏于辽国的女真政敌为借口,于1114年,九月下旬与这个前宗主国在宁江州打了起来,他凭着最先召集的二千五百人,以主动出击的方式攻占了四面设有城壕,防备甚严的州城,赢得了首战的胜利。

接着,又在同年十一月,准备召集三千七百名“甲士”出战,最终与十万辽军在出河店狭路相逢,尽管最后及时赶到战场的女真将士只有一千二百余人,可是面对强敌仍然毫不畏惧,乘着大风刮起遮天蔽地的尘埃之机,不顾一切地攻入辽军阵线。《金史.挞懒传》称阿骨打一度欲亲自上阵厮杀,但被位叫做挞懒的亲信劝阻,这名亲信随后挺枪向前,很快便“手杀七人”,直到枪折为止,已把近十名骑士击于马下。可见战况的激烈程度。经过一番较量,女真人奇迹般大获全胜,把辽军打得丢盔弃甲,缴获的军械与辎重不可胜数。一时间,” 女真兵若满万,则不可敌”的说法甚嚣尘上。


相关画面

辽国灭亡后,但女真军队没有停止扩张步伐,很快又掉转矛头,把北宋视为下一个打击的目标,并于1125年十月起调集重兵深入黄河南北。金国这时已经收编了大量奚、契丹、渤海以及汉人入伍,可动员的兵力超过十万,经过两三年的角逐,多次重创了积弱已久、虚有其表的宋军,陆续占领太原、真定等处,拿下了北宋的首都汴京。

宋徽宗在金国入侵 后惊慌失措,忙着禅位给儿子宋钦宗,希望躲过一劫,但事实证明宋钦宗也是扶不起来的阿斗,这两位宋朝皇帝最后均逃脱不了成为俘虏的命运,被金军虏至遥远的五国头城,屈辱地度过了下半生。根据《靖康稗史笺证》里面的资料,汴京沦陷时成为金军战利品的除了徽、钦二帝的皇后、皇妃、公主之外,还有数千名后宫嫔妃、宗室妇女,她们与大量民女起被囚禁在城外青城寨、刘家寺两处大营之内,总数达到一万一千余。


相关资料

南宋名臣吕颐浩在奏书中提到“自金人犯边以来”,宋朝军队“百战百败”,甚至“非止百战百败,往往望风奔溃,不暇交锋者”,之所以败得这样惨,是因为女真人善于使用骑兵突阵。他自称曾经对战事进行过调查,发现宋军遇敌“不眼成列,辄奔溃败走”,而原因之一是与地形不利有关,因为北方的平原广阔,以步兵为主的宋军在野战时难以和敌人的骑兵抗衡。金国部队在战时常以铁骑张开“左右两翼”,“ 前来围掩”,往往一举得胜。

女真骑兵在灭亡辽与北朱这两个大国的战争中表现得很抢眼,自有过人之处。《金虏图经》称其骑兵“倍养副马”,“居常以两骑自随,战骑则闲牵之,待敌而后用”。也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女真骑兵拥有两匹战马,这和以步兵为主的宋朝军队形成鲜明的对比。金国虽然不是游牧部落建立的国家,但战马除了饲养的之外,还可从毗邻地区输入,同时,又想办法在战争中四处掠取,因而马匹的数量也非常多。此外,在关内外攻城略池的金军霸占了辽国的一些“无蚊蚋、美水草”的传统牧地,用来养马时对壮大骑兵的实力有很大帮助。据《金史兵志》所记,金国在天德年间设置“迪河斡朵、斡里保、蒲速里、燕恩、兀者”五处群牧所,皆沿用辽国旧名,对马匹的繁育起了很好的作用。


《历代名臣奏议》里收录了南宋名臣昌颐浩的一篇奏书,亦有相关论述,指出金国于每年四月,“放马入泊, 逐水草”,叫作“入淀”。这些地方主要在山西与燕、蓟诸处。早在辽国未亡之前,契丹人已“择美水草之地数千顷,禁人耕凿,留以养马”,如今女真人依样画葫芦,每年四月驱马“入淀”之后,“不喂料,只食青草”,到七八月间,方“出淀”,以便在秋冬之后骚扰宋人。金军虽不乏马匹,但骑兵并非万能,以至于有时不得不下马步行作战。身上披挂重甲的金军士卒,故又称之为“铁塔兵”这类人通常当仁不让地肩负起攻坚的任务,并常常在战时以数人为一组,相互之间用“皮索”或“铁钩”等物连在一起,以显示同生共死以及有进无退之意。


相关形势图

例如在1140年的顺昌一役中,“铁浮屠”进行过殊死的作战,让不少参战的宋人过目难忘。事实上,在攻城的时候,步兵的作用常常比骑兵大。逐鹿中原的金军已经掌握了比较先进的攻城技术,还装备了不少攻城器械,以在战时辅助步兵,其中包括抛石机、云梯、偏桥、鹅车、撞竿等等,因而攻克了不少宋人的城池。而在对宋作战过程中,又组建了水军,逐渐形成兵种齐全的队伍。

作为东亚大陆的霸主,金国对周围地区的动静保持着警惕,其辖下的虎狼之师亦不惜使用武力,准备与任何挑衅者开战,以维护其来之不易的霸主地位。

陈圆圆李自成吴三桂的关系?

形容女子的绝色美貌,有“倾国倾城”一说,所谓“倾国”,不只是使全国的人为之倾倒,还可能是泱泱大国因之而倾覆。红颜倾国的典型,远有妲己、西施,近有杨贵妃、陈圆圆。闯王李自成历尽千辛万苦建立起来的“大顺王朝”,就因为抢了一个陈圆圆,触怒了边关守将吴三桂,吴三桂引狼入室,使大顺国顷刻之间化为灰烬。

陈圆圆原名邢畹芬,是常州奔牛镇上的一个小家碧玉,父母早亡,从小与祖母相依为命,祖母疼爱孙女,曾送她到镇上的私塾读书,私塾先生为她改名为沅。邢沅十四那年,祖母卧病不起,家中没有了收入,为给祖母治病邢沅左借右贷,终至负债累累。后来,人们不愿再借钱给这个无力偿还的小姑娘了,没钱给祖母买药,小邢沅急得整天直哭。这时,镇上的一个常年在外经商的蟹回来了,打听到邢沅家的处境,便来到她家,装出一副好心对她说:“邢姑娘不必着急,我在外面有些门路,可介绍你到苏州做事,赚了钱就可以养活你们祖孙俩了。”

走投无路之下,邢沅相信了那蟹的话,同意随他去苏州做事。临走前蟹还借了些钱给邢沅安置好祖母,邢沅心里十分感激。可到了苏州邢沅才明白真象,那蟹是将她卖到教坊中作歌妓,卖身的钱一半给了她安置祖母,一半让那个蟹收进了腰包。既然走了这一步,小邢沅也没有了挣扎的余地,只好听凭了命运的安排。在教坊,邢沅学习了歌舞琴画,由于她天赋颖慧,很快就在教坊中崭露头角,歌舞尤占魁首。鸨母为她改名陈圆圆,高张艳帜,招揽贵客,不久就成了名霸一方的红人,倾倒了无数王孙公子。

这时正值明朝末年,内有起义军风起云涌,外有满人虎视眈眈,弄得大明朝廷摇摇欲坠,崇祯皇帝更是心神俱疲。而后宫中明争暗斗也正激烈,田贵妃施展狐媚手段,迷得崇祯皇帝神魂颠倒,正宫周皇后却倍受冷落。周皇后的父亲嘉定伯周奎为了帮女儿夺回恩宠,盘算着要找一位才貌迷人的美女安插到皇帝身边,作为周皇后的心腹与田贵妃一争高低。

崇祯十四年秋天,周奎因营葬先人遗骨之事回到了原籍苏州,他深知江南多美女,此行的另一个目的就是为后宫访艳。在苏州,经四方查访,最后相中了正值二八佳龄的红歌妓陈圆圆,陈圆圆不但歌舞出色,诗画俱佳,更有一种动人心弦的神韵,绝非一般美女可比。

第二年春天,陈圆圆随周奎北上京城。老奸巨滑的周奎,先是将陈圆圆收为义女,在府中经过一番调教培训之后,再伺机送进了周皇后宫中。周皇后对陈圆圆也颇为满意,将她精心打扮一番后,在宫中设下便宴,特意将皇帝请来饮酒取乐。席间,栋圆圆奉命为皇帝表演歌舞,只见她长袖轻舒,纤腰款摆,歌声娇柔婉转,眉目间春意盈盈,煞是动人;表演罢又上前来为皇帝侍酒,言语温婉,乖巧灵利,确实让人动心。可是这时崇祯皇帝被军国大事搅得头昏脑胀,根本没有心思重结新欢,对陈圆圆只是欣赏,没有收纳之意。陈圆圆在宫中盘桓了两三个月,终究没能投入皇帝的怀中,周皇后只好打发她返回了周府。

进宫时满载着周奎的希望,如今却一无所成地回来了,周奎当然心中不快,陈圆圆在周府的地位也就一落千丈,被贬到歌舞班中充当歌舞姬。

明廷内忧外患的形势越来越严峻,李自成的势力已越过宁武关、居庸关,直逼京师;满清军队也从东北面发起进攻。危急关头,明朝廷下诏吴三桂以总兵身份统领大军镇守山海关。

吴三桂是原锦州总兵吴襄的儿子,能骑善射,智勇过人,曾中过武举;崇祯初年,吴襄因贻误战机而被革职,同时吴三桂则升为宁远总兵;清兵进攻宁远时,来势凶猛,明朝的军队则软弱懈用,致使宁远失守,吴三桂因之被连降三级;后来,吴三桂痛定失痛,加紧操练兵马,使他的部下成为一支劲旅。如今国难当头,急需将才,所以朝廷又将他提拔出来,以镇守国门,还连带起用他父亲吴襄为京营提督。一时间,吴家父子兵权在握,成了京城里的热门人物,乱世之时谁都想得到军队的庇护,所以吴三桂离京赴任时,京城里的达官显贵纷纷设宴为他饯行,想为自己今后找下个靠山。

嘉定伯周奎自然也不落后,在府中摆下珍肴美酒款待吴总兵。这天,除了数不清的山珍海味呈列在吴三桂面前外,还有周府中绝色的歌舞姬陈圆圆在席前奉歌献舞。一阵悠扬清新的丝竹声后,陈圆圆身披白纱舞衣从重重帘幕中缓缓飘出,就好象一朵白云飘到了大厅之中,她淡扫蛾眉,轻点朱唇淡雅中露出一种超尘脱俗的气韵来;轻舒长袖,明眸含笑,那笑便象烟雾笼罩着的牡丹花,朦胧而诱人心醉;一段轻舞后,在厅中站定,随着动人心弦的乐器声,唱起了小调,那声音仿佛从遥远的天际飘来,轻悠悠地荡人听者的心底,宛如清泉浇身般的清爽。这舞这歌,把上座的吴三桂迷得欲醉欲仙,捧着酒杯,眼痴迷迷地盯着陈圆圆,好半天忘了喝酒,也不知搁下酒杯。

陈圆圆歌罢,奉周奎之命捧了银壶来为吴总兵斟酒,吴三桂心荡神移地接了酒,一饮而尽,陈圆圆拽着长裙飘然入内,吴三桂的目光随之而去,良久都不曾收回。

宴散前,吴三桂终于按捺不住,悄悄对周奎说:“倘以圆圆送我,战乱之时,我会先保贵府,再保大明江山!”周奎会心地点了点头。

第二天,吴三桂派人带了千两黄金作聘礼,到周府求婚。周奎早已准备好丰盛的嫁奁,当天就亲自把陈圆圆送到了吴家。

此时边关战事已急,吴三桂王命在身,可他还是挤时间举办了隆重的纳妾之礼,只等享受了洞房花烛夜,再启程赴任。

这一夜新郎新娘早早入了洞房,只为良宵苦短,第二天拂晓时分吴三桂不得不登程。这夜的洞房春光如何,有诗为证:

月向风清星眨眼,英雄美人无限欢;适才倒浇红蜡烛,此番又棹夜行船。

偷香粉蝶餐花元,戏水晴蜓上下旋;乐极情浓无限趣,灵龟口内吐清泉。

无奈好梦易醒,两人尚兴意未尽时,屋外已响起大军开拔的号角。吴三桂揽衣推枕,匆匆梳洗完毕,门外已传来禀报:“鞍马已备好。”这时,陈圆圆面带红晕地倦倚床头,钗横鬓乱,泪光莹莹,吴三桂看着她,怎么也挪动不了脚步,回过身来拥抱着她,吻了又吻,揉了又揉,在门外又响起催报声,才不得一步三回头地走出了房门。

吴三桂离开京城不久,闯王李自成便率大军攻入了北京,建立了大顺王朝。城中旧臣遗老全部遭到了搜捕,吴襄及全家也在其列,而陈圆圆的美貌被闯王的心腹大将刘宗敏看中,于是夺为侍妾。“大顺帝”李自成逼迫吴襄写信给吴三桂,劝他来京受降,否则要他全家性命。
信派专使送到了山海关吴三桂手中,见信后,吴三桂动了心,他深知大明皇朝已无重兴的可能,不如干脆顺应时势,归附了李自成,也好保全家人的性命。这时他突然想起了陈圆圆,在他的想象中圆圆应是和家人一同在押,可他还是不放心,便随口问了一句:“陈夫人现在何处?”来使觉得陈夫人不过是一小妾身份,情况无碍大局,便如实相告:“陈夫人已被刘宗敏将军收入府中。”

听到这句话,吴三桂顿时火冒三丈,怒吼道:“岂有此理!”随即抽出佩剑,一剑砍下来使的头颅,他的打算也随之彻底改变了。

吴三桂自忖光凭自己的兵力与闯王交战难操胜券,于是派副将杨坤持书到满清大营,迄求睿亲王多尔衮出师相援,准备好好地惩罚一下李自成的大顺王朝,以泄痛失圆圆之恨。如此以来,他是准备以父母妻子的性命作代价的,而且还装模作样地致书父亲说:“父既不能为忠臣,儿安能为孝子乎?儿与父诀,不早图,贼虽置父鼎俎旁以诱三桂,不顾也!”堂而皇之地以尽忠于大明皇朝为借口,来陪上全家的性命。岂不料请清兵灭大顺国,将来的天下无疑为满清人所坐,哪不就是背叛民族的利益,引狼入室了吗?为了心爱的陈圆圆,家人也好,民族也好,吴三桂已顾不了那么多!

吴三桂开关引清兵通往北京,正合多尔衮的心意,他立即发兵入关。李自成侦知清兵逼近的消息,就亲自率领二十万大军向东迎去,同时带上了吴襄作人质。两军交战于一片石,由于清军与吴三桂的兵马并肩作战,致李自成大败,一怒之下,马前斩杀了吴襄,并将他的首级悬挂在高竿上示众,回师京城后又杀了吴家老少共三十八口。

清兵紧追不舍,李自成眼看大势已去,只好带上京城的金银财宝撤回陕西老巢。临走时本想带着陈圆圆,陈圆圆却认认真真地劝告说:“妾身若随大王西行,只怕吴将军为了妾身而穷追不舍;不如将妾身留在京师,还可作为缓兵之计!”李自成听了以为颇有道理,命运危急关头,他无心留恋美色,索性丢下陈圆圆跑了。

可惜那边吴三桂并不知道陈圆圆留在京城,挥师紧追李自成的残部,一心夺回心爱的女人。一直追到山西绛州,忽然京师有人来报,说是已在京城寻获了陈圆圆,吴三桂喜不自胜,立刻停兵绛州,速派人前去接陈夫人来绛州相会。。

陈圆圆来到绛州时,吴三桂命手下的人在大营前搭起了五彩楼牌,旗旗萧鼓整整排列了三十里地,吴三桂穿着整齐的戎装亲自骑马出迎,其仪式之隆重决不亚于迎接圣驾降临。

这一夜重会之欢胜似当初洞房新婚,营帐中点起了红烛,挂起了芙蓉帐,喝过重逢喜酒的吴三桂紧紧搂住失而复得的陈圆圆,从上到下,从外到里,仔仔细细看了个够,亲了个够。陈圆圆经历了劫难,又受奔波之苦,神色带有几公倦态,却更加显得娇憨妩媚,让吴三桂怜爱得心尖发痛。全家三十九人惨死的悲痛被他抛诸脑后,一心一意地享受着陈圆圆的魅力,一任李自成残部渡过黄河回了陕西。

此时京城里也正热闹,多尔衮组织人马隆重地迎接清世祖顺治帝入关,在北京建立了大清朝廷,准备全盘控制整个江山。为了表彰吴三桂开关请兵之功,清朝廷册封他为平西王,并赏银万两,吴三桂竟然也不加思索地接受了下来。这样一来,当初请兵相助的初衷完全变了质,不折不扣地成为开关延敌的民族叛徒。

崇帧帝自缢殉国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重新组建了南明新朝廷。新朝廷深知吴三桂手握重兵,举足轻重,因而遣特使前往绛州,欲封吴三桂为蓟国公,并从海路运米三十万担、银五万两犒劳吴军。不料吴三桂因已受封于清廷,不肯再接受南明皇朝的这一套,他已经决定彻底归附于满清手下了。陈圆圆曾起心劝吴三桂弃清返明,以尽忠义之道,可惜吴三桂已是执迷不悟,一门心思地混下去了。

清顺治二年,吴三桂继续协助清兵西讨,由山西渡黄河入潼关,攻克西安,将李自成的力量彻底消灭。随后,他又风尘仆仆,东征西伐,为清廷统一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最后他为清廷拿下了西南一带,将最后一个南明小朝廷——永历皇朝赶往缅甸,清廷诏令他坐镇云南,总管西南军民事宜。此时已是顺治十四年,吴三桂可以说是功成名就,他将五华山的永历皇宫重加修茸,建成了平西王府,踌躇满志地经略所辖领地,俨然就是西南边地的土皇帝。

在吴三桂戎马倥偬的那些年里,陈圆圆紧随其左右,为他消愁增乐,简直成了他的精神支柱。可是在政途选择上,吴三桂并不听从陈圆圆的劝导,不惜将曾是自己君主的大明皇朝置之死地,使大江南北掀起滚滚硝烟,陈圆圆默默看着这一切,不免黯然神伤。

在昆明稳定下来后,吴三桂冠冕堂皇地以王爷自居,并提出封陈圆圆为平西王妃,不料陈圆圆却不肯接受,她提出:“妾出身卑微,德薄才浅,能蒙将军垂爱已属万幸,实在不配贵为王妃,宁愿作侍妾追随将军左右!”陈圆圆此举着实令吴三桂费解,别的女人不惜争风吃醋为的就是一个名位,她竟然把送上门的恩惠拱手推出。

为何陈圆圆会做出这样不可理喻的事来呢?且看她此时写的一阕“丑奴儿令”:

满溪绿涨春将去,马踏星沙,雨打梨花,又有香风透碧纱。

声声羌笛吹杨柳,月映官街,懒赋梅花,帘里人儿学唤茶。

词中所绘并非眼前之景,而是此时之情,满怀落寞消沉,便是陈圆圆这时的心境。经历了十几年的坎坎坷坷,惯看了人世间的沉浮起落,生生死死晃如过眼烟云,她对一切都已看淡。何况她也明白,为了自己吴三桂不惜引外族入关,毁灭大顺王朝,背弃朝廷及家人,落下了重重罪名,这一切虽然谈不上是她的过错,可毕竟与她有关,让她自感罪孽深重,哪里还有什么心思去作王妃。

顺治十八年,吴三桂以兵势从缅甸索回了永历皇帝,陈圆圆认为这是拥明复清的好时机,连忙力劝吴三桂趁此机会推出水历帝,对清廷反戈一击,深切地说:“如此可成不世之功!”然而吴三桂却不想放弃到手的权位重新立马横刀,仍然将永历帝绞杀了。天下人为之大失所望,陈圆圆更是心灰意冷,深感已到万劫难复的地步;于是脱下华服霞帔,隐入净修庵中,日夜与古经为伴,不再为凡尘世事而烦心,吴三桂也对她的选择无可奈何。
研究李自成,主要是研究这次农民革命,研究其历史的成败规律。历史的成败规律,要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解释历史。为什么要解释历史呢,就是为了取得历史的经验教训。过去,有好多对历史的看法,包括李自成为什么失败。这些看法对不对,关键是要通过自己的研究分析得出结果,不是随随便便跟着别人走。作为一个小说家,应该如此,你跟别人走,就不是思想家。跟别人走,那别人解释错了该怎么办呢?所以,一定要有自己的看法。今天,谈这个题目:“李自成为什么失败?”就是我对这次历史革命运动失败的规律,它的真正原因所作的探讨,许多意见是跟别人不一样。你们首先听我怎么谈,然后要考虑我谈的对不对。不对,有机会向我提意见或批评。思考,独立思考。首先不说他跟某些意见一样不一样,真理只有一个,真理是科学,历史是科学。小说是艺术。历史小说是历史科学和小说艺术的结合,通过小说艺术来反映历史科学。所以,历史小说是创造。《李自成》的许多情节、细节,都是虚构的,可不是瞎写。它符合当时的社会条件、具体的环境、生活的面貌。人物很多也是虚构的。诚然,这个人物在历史上是有名字的,但写到故事中的细节是虚构的。小说与历史不同。现在关于小说部分我就不谈了,只谈历史。李自成为什么失败?过去有各种论点,我对这些论点有的吸收、有的采取批判态度。毛主席有一句话,但没有详细分析,没有做全面的解释。这句话值得我们注意。他把李闯王称作“流寇主义”,李自成算不算“流寇主义”?我们且不说“主义”这两个字恰不恰当,但是毛主席说到一部分真实情况,这个以后再谈。�

有人说,李自成失败,是因为到北京之后,刘宗敏夺了陈圆圆,恼了吴三桂,投降了清朝,造成李自成的失败。这个说法对不对呢?我是不同意这个说法的。一方面从事实上不同意。大顺朝经过了十六七年的斗争,占领了河南、陕西,明朝的陕西包括现在的宁夏、甘肃,也包括青海的一半。往东去,他的人马到了山东;往南,到了湖南边界的常德附近。这么大一个局面,会不会为了一个女人(而且这女人是个妓女)就失败了,这是不是历史唯物主义?你们想想。这丢掉了阶级分析,丢掉了当时具体的军事、政治、经济情况,而把原因放在一个妓女身上,理论上讲不通。从事实上说,陈圆圆被吴三桂买去,已经到了宁远,宁远现在称兴城,在锦州南边。当李自成进北京时候,陈圆圆已经不在北京,在宁远。但是吴三桂的父母和家里的人(大概有三十几人)还在北京。难道吴三桂不为父母生命着想,不为全家生命着想?难道吴三桂不为千秋名节着想?当了投敌汉奸,仅仅为着一个妓女,这种事情我们今天会不会做呢?尽管我们今天与历史不同,但是,我们了解今天的人情,也有助于我们了解历史的问题。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文化大革命”后,林彪摔死以后,我对“文化大革命”的许多斗争,看得更深了一步。回过头来看历史问题,也就更清楚了。今天可能不可能?不可能。何况古时讲对父母之孝,比今天高得多。今天我们把满族看成兄弟民族,但是明朝时不是这么看,以汉族为代表的明政权,和以满族为代表的清政权,这有一个民族对立啊!那个时候不讲兄弟民族,是势不两立的民族。难道吴三桂以一个汉族人,为一个妓女被刘宗敏霸去了,竟然不顾其父母,不顾其三十口亲人被杀害,也不管千秋名节,落一个汉奸之名,你们想他肯不肯,到底肯不肯?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在封建时代,你要把他的妻子夺走,这认为是奇耻大辱。你要把他的姨太太、妾夺走了,这不算个事情,甚至可以送人。你看中了,看中了可以送给你,所以有“爱妾可以换马”的说法。看中了一匹马,骏马,非常好,没有钱买,好,把姨太太换一换。如果吴三桂要是真的知道刘宗敏把他的陈圆圆夺去,这个阔公子出身、二十几岁就当了总兵官、挥金如土的人,他就会想,算了,把陈圆圆给他刘宗敏。反过来说,真要是吴三桂为此叛变,那好,刘宗敏和李自成就抬举他,以重礼把陈圆圆给他送回去,这个问题好办。为什么产生这个战争,原因很多也很深。政治原因、阶级原因、军事原因……科学的历史家,应该从这些原因来探讨事物的本质,只有唯心主义者,才会放过了这个历史的本质,把这么大一个生死斗争归结到一个姨太太身上,这个道理站不住,何况陈圆圆此时不在北京。�

又有人说,是因为进北京之后,这个刘宗敏抓了许多做官的人(据史料说是几百人),要钱,拷打要钱,追赃。这是不是一个失策?在策略方面有错误,是一个失策。但是不是刘宗敏的责任?刘宗敏究竟担负多大责任?大顺朝是刚刚建立的新的朝代,皇帝是开国皇帝,不是已经坐了几十年、几百年的一个末代皇帝。开国皇帝必然把军权、政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不然不能成为开国皇帝。李自成也不是一个昏庸之辈。刘宗敏敢这么胆大包天,抓那么多人要钱,道理在什么地方?我提出了问题,暂不解释。所以把这个罪状归结到刘宗敏,是忽略了当时大顺朝的政权构成,和大顺皇帝李自成的为人,忽略了这个基本问题。�

还有人说,都怪在牛金星当了丞相,别的好事不作,尽劝李自成登基,劝李自成赶快做皇帝。坏就坏在牛金星,这事也不合理。做皇帝是李自成的目的,农民起义最后必然是建立封建帝国。当时还不能,农民起义以后,他变成一国之君,当然是当皇帝。当皇帝是李自成打了十几年的最终目的。有没有牛金星,他都当然要当皇帝。这个账不能算在牛金星身上。�

第四个说法是,由于他错杀了李岩,所以他站不住脚了。这个说法也不可靠。李岩到底是个什么人?到今天还没有解决。过去说他是河南杞县人,是个举人,是兵部尚书李精白的儿子,这完全不对。杞县没有这个人,李精白也不是杞县人,明朝末年举人、乡宦纪事录没有李岩的名字。首先不是李精白的儿子。李精白是安徽富阳东门内人,他们安徽富阳人称李精白家为“都堂李家”。李精白只有两个儿子,一个姑娘。有一个儿子病死,死得早;又一个儿子,崇祯十五年被袁时中杀了。从来没有一个儿子叫李岩,现在没有铁板钉钉的证据。所以说他是李精白的儿子,没有历史根据。《杞县县志》否认,《开封府志》否认。随县有一个人跟他同时,写了一本书,否认杞县有这个李岩,证据确凿。我们现在这个李自成死在九宫山下,而湖南要争,说他隐居石门夹山。湖南的材料他们都送给我了,我看了,都不能自圆其说。历史是科学,不能随便解释。解释历史是解释科学,应该是越解释越符合科学,而不能越解释越背离科学。所以现在无法证明李岩这个事情,不知是怎么回事。但大顺军里确有个李岩,据我看确有,我们常常因为史料不足,没有占有,难以下定论。大顺朝迅速灭亡,许多档案都被敌人毁了。史料不够不要结论。没有根据,我决不说没有李岩这个人,只能说李岩有,情况不清楚。我们搞审干,还要查证落实嘛!还派许多人调查调查。我们现在对李岩这个人没有调查,查不出来。但李岩并不重要,这一点可以肯定。因为大顺朝建立中央政权,他有六部,叫六政府。尚书,没有李岩,侍郎也没有他。武官分好几级,现在有个问题我们还搞不清楚。有人说元帅算一级,我看不对。大概权将军算一级,上将。制将军算一级,中将,李岩部队的军衔是个制将军。李过都是权将军,李岩是制将军,闹了那么久,只搞了个中将,而且每次重大战役,什么人带兵去打仗,大概都清楚。还没有查到哪一次打胜仗,是李岩带兵打的。所以不要把李岩估计那么高,没有证据。退一步说,纵然李岩不死,也不会起重要作用。原因在什么地方呢?胜败,军事上的胜败决定于历史的形势,而不决定于某一个人。杀李岩的时候是崇祯十七年,甲申年六月间,可能是六月下旬。这个时候,李自成已从山海关溃败,退出北京。以后又在正定一带打了两个败仗,他自己也受了伤,精锐部队差不多光了,河南到处反对大顺政权。在这个局面之下,就算给李岩两万人马(据书上说李岩要求给他两万精兵),纵然给他两万精兵到河南,茫茫中原,到处叛乱,能起多大作用?古代军队跟现在不一样,现在我们的军队掌握机关枪,掌握迫击炮,各种大炮,还有飞机、坦克,那比老百姓的武装强得多。在三百多年前,主要战斗武器是弓箭、刀矛。你有,老百姓也有。千万不要唯心主义,认为李自成是起义的,老百姓就拥护,不见得。老百姓只看现实,你对他有好处,就拥护你。对他没有好处,就不拥护你。何况正统观念深入人心,尽管崇祯死了,直到康熙年间,许多地方起义反清,还拿明朝后代当旗号。这封建的正统观念,看起来是思想意识,但在进行武装斗争的时候,他就变成了物质力量了。难道当时的地方势力就那么拥护你李自成?已经摆脱了封建的正统观念,可能不可能?它是不可能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占领了巴黎,巴黎以外的农村,农民纷纷武装起义,进行战斗。农民是保皇主义者。拿破仑失败之后,被流放到一个海岛上,后来拿破仑带了少数人,坐船从法国南部登陆,形势危险极了。还是农民崇拜他,每到一个地方,皇帝来了,农民就跟着他向巴黎进军,越走人越多。所以不管是中国的、外国的,农民总是保皇主义者,在保皇主义者的农民看来,李自成不过是个流贼。我们今天看是农民革命英雄,这是我们今天的观念,农民不那么看。在这种情况下,李岩回河南,两万人马,能不能扭转河南的局势?另外,清兵很快过黄河了,南明高杰的部队很快进入了豫东。所以说因为杀李岩造成李自成的最后失败,这话是没有估计到当时具体的历史条件,忘掉了当时的形势。简单地说,过去的看法,都是经不起推敲的。那么到底李自成为什么失败,就现在从正面谈我的意见。然后,顺便还继续谈谈反对的意见。

李自成是崇祯十三年,大概是旧历十月间进入河南。在进入河南的时候,他曾隐伏在汉水以南,郧阳府的大山里(包括现在郧阳地区、汉水以南部分)。人数很少,暂时隐蔽对他有好处,因为当时对明朝危害最大的不是李自成,而是张献忠。明朝几乎以最大的力量来进攻张献忠,这就给李自成造成了机会,可以避开了战争,休息人马。等到十月间,他突然出现了,以最快的速度,从郧阳地区进入河南。走河南的淅川县进入河南,人马不多,河南地区当时没有多少军队。明朝的军队都调走了,全部被张献忠牵制了。明朝的后方空虚,又值河南一带灾荒连年。李自成进入河南以后,就号召饥民提出一个口号,大家都知道“随闯王,不纳粮”。跟随他可以不向官府纳粮,三年免征。他到的地方,三年以内不征粮。提出这个“均田”,我不同意历史家把“均田”口号强调得太过火了。为什么不同意呢?“均田”,必然是政权稳定之后才提出来。李自成虽然提出来,并没有实行。没有政权,你怎么实行“均田”?局部地区的战争停止了,也不行。必须建立巩固政权才能谈“均田”。“均田”也不是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办法,是暂时一个改良主义。如果不从具体问题出发,我首先问你,什么地方实行过“均田”?恐怕谁也答不出来。他没有巩固政权,没有占领过地方,“均田”从何谈起呢?最有效的是三样法宝:一个是三年免征;一个是随闯王不纳粮;还有一个开仓放赈。还有第四个也有效,就是不杀知识分子。举人秀才,只要你不反对我,不杀。为什么放在第四?广大群众才能决定历史的方向。当时是三年免征,“随闯王,不纳粮”这个口号,非常有效。明朝财政枯竭,除地丁粮赋之外,还有各种苛捐杂税,老百姓负担重极了。“随闯王,不纳粮”对号召农民,号召中小地主,非常有效。所以李自成的力量,不仅建立在贫农身上,那个时候,阶级观念不像现在这么清楚,力量也建立在中小地主身上。中小地主对纳粮负担,感到特别痛苦,我们说李自成代表农民,代表贫民,这话不符合封建社会的情况。我们今天有阶级分析,阶级路线非常清楚。农民起义,缺乏这种阶级觉悟。农民是个自在的阶级,而不是个自为的阶级。他没有一套“农民的哲学”。所以他的力量,除建在农民身上之外,也建立在中小地主身上和小商小贩商人身上。但是封建社会怎么构成的,他将来做皇帝还是依靠大地主,还要依靠官僚。不可能不依靠官僚。事实上,后来证明,他到处拉拢官僚。所以说他到了河南,提出“随闯王,不纳粮”这个口号,非常有效。三年免征是给人一个希望,如果闯王站稳脚,这三年不纳粮的确给人以希望,这有效,这叫做乱久思治,大家痛苦久了,痛苦了十几年,现在来这么个人物,替老百姓着想。这老百姓,包括中小地主、包括农民,希望他成功。还有这第三个:开仓放赈,那时明朝政府没有力量来赈济饥民。李自成力量从哪里来呢?李自成专破山寨。他在伏牛山中,破了四十八个山寨,这个数目确不确,不敢说。他进入河南以后,没有破一个县城,专破山寨。为什么不破县城?我们有一句老话:大乱住乡,小乱住城。如果小乱,那个地方有小股土匪出来,住在城里边比较保险。如里是大乱,住城里不保险,一攻就破。当时大地主、绅士都住在山寨里,住在山里,粮食财产集中在山寨里,山寨有地主武装保护,所以攻破了山寨就有粮食,有钱来赈济饥民。这样,饥民到处来跟随他,来欢迎他。另外作些宣传,编写歌谣,“随闯王,不纳粮”这条歌谣都出来了,所以力量壮大很快。这是崇祯十三年冬天。到了崇祯十四年春天,正月间就破了洛阳,不是用武力打开的,而是内部叛变,没有经过激烈战争就进了洛阳。洛阳有个福王,是崇祯的叔父,是当时最富的一个王。进洛阳以后,就杀了福王,用福王的钱来赈济饥民,来扩建部队。所以,李自成是这样起来的。那么明朝是不是没有军队跟他打呢?不是的。从整个战局说,明朝失败的因素很多,从局部条件来说,明朝还是有军队的,可是明朝在一开始就两面作战。北边跟满族作战,国内与各个地方农民武装作战。对满族作战是明朝最大的一个负担。许多精兵都要对付满族,而常常打败仗。对农民起义武装作战,决不仅仅李自成一个,起义的地方很多,李自成只是一部分。这样搞了十几年,搞得明朝财源枯竭,兵源枯竭,一点办法没有了。而李自成趁这个机会进入河南扩大力量。破了洛阳之后,就把明朝末年农民战争史划分为两个阶段。从这以后,农民起义部队,特别是以李自成为代表,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而明朝被动了。这是李自成的黄金时代。但是,任何事物在胜利中常常滋长着失败的因素,李自成悲剧的因素也从他胜利中产生了。李自成在军事方面不断胜利,可是忽略了一条,不懂得每占一个地方,建立初步的政权,这设官理民关系着政权的巩固。李自成有没有这个力量设官理民呢?有,但没有做,这是形成他最后悲剧的一个重要因素。你要设官理民,才能够恢复生产。因为没有设官理民,所以生产继续破坏。刚刚进入河南,老百姓对你是欢迎的,拥护的。但过了两年,老百姓没有恢复其生产,负担继续加重,你说不向老百姓征粮,你向地主豪绅们要钱,豪绅、地主的钱、粮是从哪里来的?还是从农民出来的。因封建生产就靠农业,地主自己不种地,土地所有权还是地主的。所以看起来不直接向农民要钱要粮,但每到一地,向豪绅地主下令,限期给多少骡马,给多少粮食,给多少钱,实际上豪绅地主的粮食,还是农民生产出来的。农民的负担并没有减轻,反因战争一年年继续,农民继续痛苦。原来农民把他看成救星,日子久了,不能满足农民的愿望,只依靠战争胜利一步步前进。老百姓就拥护你?生产就搞好了?不会!这一套很简单的政策,进不了李自成的脑子里,你看怪不怪?到底为什么没有,我不能完全肯定。我研究这个问题,与李自成内部矛盾有很大的关系。李自成部队到崇祯十四年加入了一个罗汝才,绰号曹操,跟他的武装力量相差不多,这是一个性子猛烈的人。当时合作的条件,是每攻破一地,所得的财产四六分,李自成得六成,罗汝才得四分。李自成如果不能紧紧抓住罗汝才,罗投降明朝,这是个不得了的事情。如果罗汝才与张献忠合作,对李自成的危害也很大,所以紧紧抓住罗汝才,这个矛盾一天不解决,就会影响到建立政权。你说这几个府、几个州、几个县的地方官,那罗汝才是不是要放呢?他要放,原来四六分么!这个矛盾没有解决,一直到崇祯十六年正月间,占领了襄阳、钟祥、荆州这一带,五月间杀了罗汝才,这个矛盾解决了,开始在一些地方上放官,但时间就晚了。这时是一直没有建立政权,没有恢复生产,使老百姓对他失望。这是他失败的很重要的原因。我们说老百姓判断一个事物的观点,不像我们现在。今天,我们认为你是农民起义英雄,就拥护你,那时则不然。老百姓不喜欢说话,他讲物质条件,任何人都讲生儿育女,讲吃饭穿衣。这些物质条件满足了他,他就拥护你;你不满足他,他不拥护你,这是非常现实、起码的唯物主义。而李自成就没有满足农民这些地方的要求。在战略上犯了很大的错误。在襄阳的时候,讨论下一步怎么办,才建立政权,叫新顺朝。他成为新顺王,开始建立中央政权。建政权以后,就讨论下一步用兵怎么用法。当时,有人提出来从汉水长江东下,占领南京,以南京为京城,然后北伐。这个战署是有道理的。因明朝末年,北方农村破产,而南方比较完整,江南财富还是没有破坏,连北京的供应都主要靠南方。如果先占南京然后北伐,也许是着好棋。现成例子:朱元璋占领南京,然后消灭了群雄。我们这一带是陈友谅的地方,包括江西。长江三角洲是张士诚的地方,浙江一带是明玉珍的地方。朱元璋占领南京之后,先消灭了浙江一路,随后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决战,打败了陈友谅。陈友谅死了,朱元璋继续向西进军,占领了长江上游。回过来进攻张士诚,张士诚建都在徐州,整个长江中下游变成了朱元璋的领土。这个优势很重要,首先是财政方面,经济方面有了一个巩固的基础。然后再统一中国,再北伐。先消灭了元朝在长江流域的势力,这是成功的道路。当时,李自成如果进攻南京,是符合这个经验的。至于将来会不会失败,那是另外一个问题。可是在讨论的时候,李自成认为太缓慢了。经营长江以南,然后再北伐太缓慢了。有人提出个冒进的方法,从襄阳出兵,通过河南,直往北京。这个办法,快是快,可是有人感到不妥当,因为明朝还有一个总督叫孙传庭,这个人很能干,住在西安。如果是大军北伐,通过河南直攻北京,万一北京城攻不下,而孙传庭从潼关出来,退都不好退,怎么办?所以这个战署也放弃了。第三个战署据说是钟祥人顾君恩提出的。首先占领西安,以关中作根据地,然后出兵北伐,进攻北京。这个战略好,因为他可以退,可以守、可以攻,特别是适合李自成和他的将领们的乡土观念。因为他大部分是陕西人,乡土观念很重,如果以西安作为京城,这个他满意,同时,以他家乡的人民作为兵源,办法也好。这一年十月间,再至河南,在郏县一带打败了孙传庭,进入西安,改西安为长安,恢复唐朝都城的名字。这一年十二月间,开始以一部分部队在韩城一带渡过黄河,第二年正月间,以大批部队过黄河向北京进军,主力部队走大同阳和进居庸关。一部分军队由刘芳亮率领越过太行山,走曲阳往北到保定。这个战略好不好?过去历史学家都认为是非常好战略,甚至是伟大的战略。一切事情都是辩证的,都是活的。如果不采取这个办法,不急于进攻北京,两年不进攻北京,局面就完全不同了。占领西安,就连宁夏、甘肃都占领了,汉中一带占领了,四川也占领了一部分,按兵不动,巩固河南、山东、关中地区,花两年时间恢复生产,恢复秩序。北京是个死城,为什么说北京是个死城呢?北京靠江南粮食和财赋、钱。当时李自成的部队已经到山东了,截断了运河,北京成了死城。还有满州的威胁。北京像一个果子在树上,随时去采都可以,何必那么急呢?从西安出兵攻北京是个好的战略,但在运用方法上,犯了冒进主义。好战略变成了坏战略。
李自成为什么要急于拿下北京呢?在西安已经是皇帝了,但是没有正式登基,用欧洲的话说,还没有进行加冕典礼,好像加冕典礼非到北京才是正式的。用现在的词汇,北京是个政治首都,从元朝到明朝都在北京建都。明朝在南京建都不久,明成祖十五年就搬到北京。所以北京是政治首都,西安早已不是政治首都了。好像必须到北京,这个皇帝才名正言顺。所以把做皇帝的主谋推到牛金星身上,是不知道当时具体情况。在西安,李自成已经是皇帝气派了,每三天也出来到教场观察练兵,这个时候他穿着黄衣服,前头没有仪仗队,但是有把黄伞,这是皇帝的标志。老百姓一看见黄伞,就赶快躲起来,如果躲不及,就跪在街两边,头低下去,这是皇帝身份了。许多人不了解皇帝身份,不了解封建社会制度,好像他还是农民兄弟。中国历史博物馆珍藏的有关李自成进北京的画作,画面是老百姓抱住李自成马头,欢迎李自成,拱手表示还礼,这是不晓得什么是封建社会。李自成到了北京,没有马上进城,先由李过派军队清宫,在宫院里头清查一遍,守卫工作做好,然后李闯王才进北京城。不要以为农民起义,他一定是跟农民是兄弟,跟农民是朋友,哪有那么回事。这个问题要从现实出发考虑历史,不要从空想出发考虑历史。历史唯物主义最起码的条件是从实际出发,不从空想出发。这个时候,李自成已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到米脂县修他的祖坟。带了一万骑兵,随他回米脂。首先出去的是李过,李过带骑兵沿路修桥修路,在米脂县北门外,把一座很好的庙改成行宫。在城内大宴地方父老,宴会三天。修了祖坟,派五百夫看守。免去一些钱粮。向乡里的亲戚、乡邻和他本族宣布,愿意随我去做官的,跟我到长安去,愿意留在家里的,另外赏赐你们钱,这就走了一批。这大概是崇祯十六年十一月间,办了这个事情。回去以后,准备北伐,到了北京城,最主要一个问题,就是筹备登基。欧洲的话就是行加冕典礼,登基日期不断改变,为什么呢?吴三桂的威胁,吴三桂在北京东边的玉田县。放下这一头暂且不说,且说吴三桂是怎么来的。崇祯十七年二月间,决定调吴三桂兵来保卫北京。为挽救当时的恶劣局面,崇祯也采取了许多措施。一个措施是派李景泰督师,来对抗李自成。李景泰是个文人,刚出北京不敢走了,派了一个大将中军官在居庸关一带守备,抗击李自成。还有一个办法,是迁都逃走,当时有一批人建议崇祯逃往南京,如果是逃往南京,以后局面怎么变很难说。因为明朝有两个京城,实际京城搬往北京了,南京还设有一套六部衙门,只是办事,决策以北京为主。南京作为陪都。如果崇祯当时逃到南京,以崇祯皇帝的威望,经营江南。李自成与他作战,而清兵从沈阳过来,那就变成清兵和李自成的正面作战,南京有个休息机会。以后中国历史怎么发展,不知道,因为它没有变成事实。有人反对崇祯往南京逃。有人又提出另一个意见:

崇祯可以不逃,把太子送到南京去,万一北京失守,太子在那里监国,然后当皇帝,有号召力。又有人反对。崇祯这个人死要面子,他的个性,他的悲剧性格促使他只要有人一反对,他就决定不逃走了。按照中国春秋以来的话,叫“国君死事社稷”。就是一个国家的皇帝、国王为他的社稷而死,这是正统的。不逃走了。不逃走,守城的军队靠什么呢?光靠北京的部队?北京的部队腐化了,不能作战。只有吴三桂的精兵可以,这就决定调吴三桂的军队。调走吴三桂的军队,关外的城池就要放弃,不放弃怎么办,有人唱高调,说祖宗留下来的土地,此城不可放弃,放弃了后人要骂的。崇祯又动摇了。是的,我既是英明皇帝,如果在我手里放弃了东北的一份土地,这可不行。后来,实在没有办法,才决定调吴三桂。地方放弃了,要把老百姓都带到关里去。吴三桂一出发,后边就带着几十万老百姓,据说是五十万老百姓。可能数字没有这么多,一天走几十里,如果老百姓不带这么多,轻身前进,吴三桂以骑兵为主,几天就可以到北京。吴三桂如果到了北京,李自成进攻北京决不能成功,可是吴三桂带了几十万老百姓背井离乡,一天走几十里路,把时间耽误了。当李自成到居庸关的时候,吴三桂到了山海关,就差这点远,李自成进攻北京,北京不能守,三天就进了北京。而吴三桂本人走到玉田县,也是差这么一点远。非常严重,前进不能,北京已经被人占了,后退没有办法退。山海关以外,被清军侵占了。带着老百姓他自己还有五万多精兵,给养从那里来?有皇帝在,给养的供应都有办法,皇帝没有了,怎么办?所以吴三桂这时进退都失去了抉择。成了这个形势,要他投降李自成,他不肯。为什么不肯?首先得解决问题。吴三桂的父亲是总兵官,吴三桂年轻轻的做总兵官,总兵官是方面大将,一品官,武一品,吴三桂的舅舅有几个总兵官,他的亲舅舅祖大寿投降清朝,他的亲戚、朋友、舅舅在东北形成了一武力集团。吴三桂的家叫武将世家,代代武将。他父亲是总兵官,老了,他当总兵官。这种世家,与李自成这个“流寇”是势不两立的。所以有人说吴三桂本来想投降李自成,后来听说陈圆圆被刘宗敏夺去了,不投降了,确实是不研究当时的阶级情况、阶级斗争的情况。他代代是明朝大将,已经两代,总兵官下边还有副将、副总兵、游击将军等等,这些那就更多了,形成武装集团,是明朝皇帝的集团,当然不肯投降,他没有写过一封信给大顺皇帝说他要投降,大顺皇帝派人去,他应付一下。为什么?他想摸摸底,因为他没有根据地,没有后方,兵源、财源没有来源。这时候有个政治投机的好题目:如果他能把太子弄到手,拥护太子登基,号召天下人拥护他,他就是复兴明朝的一个最大功臣,当时要求把太子弄到手,这个时候不是因为他要求清兵,清兵才来。这一头暂且放下,来谈第三头,谈清朝兵。事物是错综复杂的,清朝的第一代皇帝叫努尔哈赤。努尔哈赤死了之后
三角恋爱
1644年3月19日,李自成攻克北京,推翻了明王朝的统治。可这并不代表他已经控制了全国的局面。江南还有50万官兵没有放下武器,各地的旧官僚也都为自己的命运而拼死抵抗,做为中原门户的山海关此时控制在明吴三桂手中,而关外的满洲贵族更是对中原的大好河山虎视眈眈。刚建立的大顺政权,当真是处在内忧外患的局势下。
此时,山海关的守将吴三桂也正在左顾右盼,举旗不定。能否争取到吴三桂这支劲旅,控制山海关这个门户,已关系到大顺王朝的命运,也关系到中国历史的走向。可偏偏就在这个系千钧于一发的时刻,被胜利冲昏了头的李自成没有处理好与吴三桂的关系。先是将其父吴襄收入牢中,然后大将刘宗敏又夺其爱妾陈圆圆,使得本来已经投降的吴三桂倒戈相向,与李自成势不两立。李自成闻讯,立刻带了二十万军队疾奔山海关,石河大战由此拉开了序幕。
四月二十一日晨,李自成军队抵达石河西岸,立即叩关攻城。经过一天的血战,未能攻克一座城门。直到晚上,北冀城一军叛降,农民军正要登城,却被吴军赶来的援兵抢下。山海关之易守难攻,由此可见。
次日,吴三桂感到实在是招架不住了,亲自奔赴驻扎在关外十里的清军大营里去求援。经过谈判,多尔衮答应出兵相助。双方对天起誓后,吴三桂回到关内先与农民军决战,清军随后便到。
二十二日晨,城门大开,多尔衮率军入关,双方都投入了全部的精锐,进行这场事关生死存亡的大决战。此时狂风大作,尘土飞扬,吴三桂借风沙掩蔽,出其不意地出现在农民军阵前。双方苦战了大半日,吴三桂渐渐落了下风,而农民军也已是强弩之末,这时多尔衮令数万精兵杀入军阵,如虎入羊群,势不可当。农民军力气耗尽,只好全部撤退,清军乘胜一路追杀,石河两岸遍地横尸,将四十里的原野全都染成了红色。
是役,李自成主力全失,回京后的第四天仓皇出逃,五月,清帝顺治入主中原。中国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简述中国历史时期三次典型生存性移民

简述中国历史时期三次典型生存性移民
和平来之不易,战乱黎民倒悬。永嘉之乱,衣冠南渡;安史之乱,汉民南渡;靖康之耻,建炎南渡。
永嘉之乱,衣冠南渡;安史之乱,汉民南渡;靖康之耻,建炎南渡。
一、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移民——永嘉南迁
从晋怀帝永嘉年间到南朝宋元嘉年间(307—453年),南迁移民的高潮有四次。
第一次:永嘉初,今河北(以下提到的省名均系今名)、山东、山西、河南以及江苏、安徽二省淮北部分的流民相继渡淮河、长江南迁。东晋元帝太兴三年(320年)在建康设置了第一个侨县——怀德县,以安置流民。以后.又陆续设置了徐、兖、幽、冀、青、并、司诸侨州郡县于长江南北。
第二次:东晋成帝初(326年后),江淮间大乱.淮南居民以及原来侨居在淮南的北方人纷纷渡长江南迁。
第三次:东晋成帝末(362——365年)及以后一二十年间,中原战乱不断,关中所遭破坏尤其严重,今陕西、甘肃境内的人口南迁汉水流域,一部分进入四川盆地。
第四次: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424—453年)和明帝泰始年间(465—471年),一度由宋武帝收复的中原地区重新失陷,淮北各州也由北魏占领,大量人口渡淮南迁,因而在淮南新设了司、兖、徐、青等侨州及其他一些侨郡县。氐人的战乱还迫使关陇流民南迁汉水流域和四川北部。
   一、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移民——永嘉南迁
  从晋怀帝永嘉年间到南朝宋元嘉年间(307—453年),南迁移民的高潮有四次。
  第一次:永嘉初,今河北(以下提到的省名均系今名)、山东、山西、河南以及江苏、安徽二省淮北部分的流民相继渡淮河、长江南迁。东晋元帝太兴三年(320年)在建康设置了第一个侨县——怀德县,以安置流民。以后.又陆续设置了徐、兖、幽、冀、青、并、司诸侨州郡县于长江南北。
  第二次:东晋成帝初(326年后),江淮间大乱.淮南居民以及原来侨居在淮南的北方人纷纷渡长江南迁。
  第三次:东晋成帝末(362——365年)及以后一二十年间,中原战乱不断,关中所遭破坏尤其严重,今陕西、甘肃境内的人口南迁汉水流域,一部分进入四川盆地。
   第四次: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424—453年)和明帝泰始年间(465—471年),一度由宋武帝收复的中原地区重新失陷,淮北各州也由北魏占领,大量人口渡淮南迁,因而在淮南新设了司、兖、徐、青等侨州及其他一些侨郡县。氐人的战乱还迫使关陇流民南迁汉水流域和四川北部。
  这几次移民高潮历时100多年,移民南迁的路线主要有东西二线:
  东线:以循邗沟和淮河流域东南向的支流为主,向东南方向迁移,因此处于邗沟南端的今江苏扬州及其长江对岸的今镇江、常州一带成为山东及苏北移民的集合地,河南人也大多向东南迁入安徽,而不是向正南进入湖北。
  西线:水路是循汉水南下,所以沿汉水的南郑(今陕西汉中)和襄阳成为移民重要的集散地。陆路则取金牛道(南栈道)进入四川。
  按今地划分,接受移民最多的是江苏省,在今南京、镇江、常州一带最为集中,苏北地区则以扬州、淮阴等地为主。移民的来源,山东占了一半以上,其次是河北、河南、山西、陕西,本省和安徽的淮北部分也是移民来源之一。
  第二位是安徽。其境内的移民来自北方,以河南为最大部分,其次为河北、山东、山西。本省淮北的移民也占相当大的比例,少部分来自江苏北部。侨郡县大多散处于江淮之间,江南仅在今芜湖附近。
  湖北境内长江上游今江陵、松滋一带的移民主要来自山西、陕西、河南,少量来自安徽和江苏的淮河流域。长江下游今武昌、黄梅一带的移民大多来自河南,也有一些安徽淮北的移民。但湖北接受移民的主要地区还是汉水流域,上自今郧西、竹溪,下至今宜城、钟祥,而以襄阳为中心。来自陕西的移民数量最多,其次是河南、甘肃,再次为河北、山西、安徽、四川。
  江西、湖南二省距中原已远,移民到达的较少,仅在北部一小部分设置了几个侨县。

  河南南部淮河流域也设有若干侨县,主要安置本省北部流民,其中也有少数来自陕西、甘肃及本省南部邻区。
  陕西秦岭以南的汉中地区安置的移民几乎都是来自甘肃、四川和本省北部。
  山东今黄河以东南地区因一度为南朝宋所有,所以也曾设置侨州郡县,接纳的移民以河北的为主,其余为河南北部及山西移民。

  总而言之,移民迁入地可以分为东西二区:东区包括长江下游及淮河流域,以接受黄河流域下游及今山东、河北及河南东部的移民为主。西区包括长江流域上游及汉水流域,以接受今甘肃、陕西、山西及河南西部移民为主。移民总数在700万。
  二、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大移民——安史乱后中原汉族的南迁
  李白《永王东巡歌》诗云:“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分布广大南方地区。南迁路线主要有东、中、西二路。
  东路自华北平原进人淮南、江南,尔后主要经皖南、浙西金衢盆地进入江西。再分二支,一支南下岭南;一支翻越武夷山进入福建。东路以当时全国交通命脉大运河为主干,兼用汴河、泗水等河流,构成一条宽阔的西北—东南向的水运交通带,将华北平原与淮南、江南连接起来,并向南延伸到江西、福建等地。大批难民涌向淮南、江南、江西,不依赖运河是难以想象的。
  中路自关中和华北平原西部进入今南阳、襄阳一带,尔后南下,穿过湖北南部和湖南全境,进入岭南。此路北面分别连接首部长安和东都洛阳。从洛阳沿伏牛山东麓南行,道路较为平坦,到南阳或襄阳后,即可乘船沿汉水南下。从长安到荆襄,先走陆路,越过商山后即可顺流南下襄阳。
  西路自关中越秦岭进入汉中地区和四川盆地,需经褒斜道、子午道等栈道。这些道路崎岖难行,但因与长安近在咫尺,一旦都城危急,统治者仍不得不率领文武百官、平民百姓踏上艰难的旅途。
  此次南迁历时一个半世纪,直到北宋初年,人数不可考,但完成了中国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
  三、中国历史上的第三次大移民——靖康乱后的南迁
  中国历史上的第三次大移民,持续—个半世纪,其中规模较大、人数较集中的迁移大致有七个阶段。

  第一阶段,靖康元年至绍兴十一年(1126—1141年)。靖康以后北方人民南迁以本阶段人数最多,短短十余年,“江、浙、湖、湘、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绍兴十一年,宋金和约达成,和约规定南宋不得接收金朝“逃亡之人”,南迁的浪潮始告消退。
  第二阶段,绍兴三十一年至隆兴二年(1161—1164年)。金主完颜亮破坏宋金和约,大举南侵。
  第三阶段,开禧二年至嘉定元年(1206一1208年)。
  第四阶段,嘉定十年至十七年(1217一1224年)。 嘉定七年(金贞佑二年),因受蒙古军队威胁,金朝自中都(今北京)迁都南京(今河南开封市),并于十年大举攻宋。南宋则发檄招喻金朝军民。嘉定十七年,金向宋求和,派官至光州声明更不南下。
  第五阶段,绍定四年至端平元年(1231一1234年)。
  第六阶段,端平二年至景定元年(1235—1260年)。
  第七阶段,德佑二年至宋亡(1276——1279年)。
  此次南迁路线与安史乱后中原汉族的南迁路线相同,南迁大约500万。
  南宋内部的移民:
  (一)是江西路、两浙路福建路迁入淮南东、西路。
  (二)是福建外迁潮州、梅州,广东西部沿海、海南岛沿海、广西沿海,以及澎湖和温州。
  (三)是江西西移湖南,其次北移湖北鄂东山区和江汉平原边缘及安徽宿松。
  (四)是江西东南及福建西南汀州客家南迁广东东部梅州。
  明初移民:
安徽:1)淮河区凤阳府,来自江南,山西,宿州怀远以西及寿州霍丘来自山东。
2)皖江南北安庆池州,来自江西(瓦屑坝),滁州来自东南。
江苏:苏北来自安徽江西(自称苏州阊门)
湖北:江汉平原三分之二来自南昌府。鄂东鄂北来自饶州南昌。
湖南:湘北来自江西,湘南主要是军籍来自浙皖苏鲁(以南京为中心的南直隶),湘中业自湖南;湘西土著居
   多,移入多军事移民。
四川:来自湖北红安、麻城居多。
山西:迁入河北、河北、山东。
云贵:驻留士兵多江苏安徽上海,自称南京杨柳巷。
  明初大移民是是典型的政府行为,强迫人民迁徙。1367年开始,从太湖流域、山西北部及河北真定、广东珠江流域、山东等地迁民移入凤阳地区,总数约50万,移民总数约点总人口80%。苏北扬州、淮安二府在洪武年间接受了来自苏州、徽州和江西的移民约57万。此外,将在南京(现在上海江苏安徽)的军士迁往云贵戍边约数十万;迁山西人于河北、豫北;迁浙西及山西民于滁、和等州和北平、山东、河南等地;迁江西人口至湖广,迁湖广人入四川,迁北平、山后(河北太行山北端、军都山迤北地区)民散居北边诸卫以为军籍等等。明初移民规模宏大,长江流域达700万,华北地区490万,东北和西南边疆也有150万,合计达1340万。洪武年间7000万,移民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9%。
  清代移民:
清代移民多是人民自动迁往他乡,分三种情况: 
  一是向海外移民。迁出地临海的广东福建,以去台湾和东南亚各岛为最多。从18世纪中叶开始至嘉庆十六年(1811)迁台的汉民超过200万。1840年以后,移居海外更多,从1850到19世纪末,仅广东台山就移居海外20万。从1840年至20世纪20年代,中国以华工形式迁移出国的可能有1000万左右。
  二是向山区进发。流民问题永乐时即出现,到宣德时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自明中期始,大量北直隶、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农民迁入荆襄山区,后又深入秦岭、大巴山。东南地区无田农民多向闽、浙和皖南山区进发,湖南流民流入湘西山区,闽粤流民甚至迁入赣南山区。
  三是向边区迁徙。从长城口,或从天津、登州过海潜入辽东半岛以至松花江流域,晋鲁豫冀四省均有,以冀鲁为多,称“闯关东”。1878年(光绪四年)清政府取消移民禁令后,向东北移民形成高潮。辛亥革命后势头不减,九·一八事变后,仍有大量冀鲁人民进入东北地区。据统计,1911-1931年间定居于东北的关内移民为555万,1932-1941年为198万,1942-1945年又有388万华北劳工及家属被掳掠至东北,其中一部分返回原籍,总计1912-945年从关内流向关外的移民为991万。此外,冀晋人多由古北口、张家口、独石口、喜峰口等处进入蒙古草原,晋陕去归化和河套一带,陇东农民则多入银川平原。陕甘人进入新疆不少。光绪平定阿古柏进入新疆的湘军,就在哈密和巴里坤等地屯田,屯丁中凡是娶有妻室愿留在新疆的,均借给牛具籽种,指拨土地令其承垦,故有一部分湖南人由此留在新疆。称“跑口外”、“走西口”。
  ■“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1364年(元至正二十四年),明太祖朱元璋派大将徐达攻打长沙,与陈友谅旧部和元王朝残余势力血战四年,最后才于1368年(洪武元年)确立明王朝在长沙的统治。这场连年战祸,使长沙许多地方渺无人烟。于是,明王朝就近从江西大量移民迁入长沙地区(湖北和湖南,当时二省是一个省份,称之为湖广省),并允许“插标占地”,奏响历史上有名的“江西填湖广”的宏伟史诗。因明朝崇祯年间张献忠农民起义,在德阳地区作战频繁。康熙十六年,清军为消灭义军,滥杀无辜,人口殆尽,一片荒芜。清廷下诏,江西、湖南、湖北众多居民被迫迁居。民间把这次大移民称之为“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
(一)湖广填四川:川北以陕西为主,川东以湖广为主,四川盆地西部以广东人为主。陕南以两湖为主。
(二)江西棚民与客家人:赣南山区来自福建汀州和广东;赣西北类似但形成“南客北湖”局面;赣东北,以福建与本省南丰为主,另有徽州人,直到浙西浙南。
(三)湘东边界:福建广东客家人移去。
(四)浙南、金衢盆地、浙西,福建江西移入。
(五)广东广西:客家人西迁。
(六)开发台湾与云贵,移民西北,闯关东与走西口。
(七)“迁海令”迫返迁:清统治者颁布“迁海令”,赣南客家人迫于清廷压力而返迁其祖居地陕南。按“迁海令”的规定,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各省,划地为界,令居民限时迁出。“初立界去海二十里,犹以为近也,再缩二十里,犹以为近也,又再缩十里,凡三迁而界始定。”
  从清朝乾隆年间,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不分先后,几乎是同时开展。闯关东以山东和河北人为主,目的地是东三省一带;走西口以河南和安徽人为主,目的地是新疆及河西走廊一带;下南洋以广东和福建人为主,目的地是东南亚一带。 
  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这三次大移民是民间的自发组织,不是官方有目的组织的。相反,一开始官方政府还是强烈反对的。关东(即山海关以东)本来是清政府的龙兴之地,不许汉人居住,怕破坏了龙脉。所以,山东河北的农民们就想方设法一闯而过,也就有了“闯关东”之说。
本文标题: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势力越过太行山,燕山和辽西“打到冀地”或者“入主中原”的例子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322800.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伯”在先秦时期真的是“长子”的含义吗 卫国太子伋的同母弟为什么叫“昭伯顽”仙人球刺上长叶子是怎么回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