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赏赐给大臣什么?古代帝王一般赏赐金银珠宝给大臣。如果有立大功,那就会给他封侯,赐地或者升官封官进爵,金银美女。权力,名声...
古代帝王赏赐给大臣什么?
如果有立大功,那就会给他封侯,赐地或者升官
乾隆皇帝有时会赏赐大臣每人一个猪肘子,官为什么一些人出宫门后就会扔了?
猪肉在古代也可以说是紧缺之物,普通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更别说吃肉,而那些权贵官僚们就不同了,他们有钱有势,自然是餐餐大鱼大肉,清朝皇帝在逢年过节的时候,都会赏赐给亲近的大臣和侍卫一些猪肉,而这些大臣表面上是谢主隆恩,可内心是一肚子的嫌弃,出了宫门就将它给扔了,这是为什么呢?
清朝朝廷每年都要举行各种祭祀,要用到许多猪肉,这些肉也叫胙肉,皇帝会把这些肉赐给大臣们分享,在祭祀前,皇宫的厨师们会把这些肉的皮出掉,剩下的肉就切成一大块一大块的,不放任何的佐料调味品,和白水一起放入锅里大火煮,煮至七八成熟,上面没有血丝就捞上来,这就是所说的白切肉,没盐没酱油没滋没味的水煮肉。
喝多下令将这些肉端上来给在座的每位大臣和侍卫将领各一份,好的五花肉一般都献给皇帝、皇后和妃嫔们,而比较肥的大片肉就赏赐给臣子们,臣子们接到皇上的恩赐,一个个的口是心非,嘴上山呼万岁谢主隆恩,眼里看着这些白切肉,心里直作涌,想吐。
古时候大臣们对皇帝从来都是言听计从,唯唯诺诺,不敢表现出任何的不尊敬,对皇帝赏赐的东西都要供起来,赏赐的猪肉更是要吃掉,皇帝和后妃吃白切肉是可以蘸着酱味、和着蒜泥韭菜吃的,但是大臣们和侍卫就没有那么好的待遇了,就这些直接吃。
乾隆执政时期清朝国力可以说是鼎盛时期,官员们早已习惯了山珍海味,这大块的猪肉虽然是熟的,但是没有加任何的调料,吃不上三口就想吐,可是皇上都吃了,他们也只能硬着头皮往嘴里塞。哪怕是赐给的毒药也要喝下去。
因此很多人都在皇上的监督下吃得一干二净的,吃不完或者吃得很痛苦都是要受到责罚的,吃上三口不想吐的那就是好胃口,而吐出来那就是对皇帝的“大不敬”,吃饭的脑袋就丢了,此生恐怕就再也吃不上肉了。
真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很多聪明的侍卫就应招撤招,他们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要吃这种白切肉的时候,就悄悄的在怀里揣一打糯米纸,这些纸已经用咸盐酱油十三香反复浸泡晾干,用这样的纸包着肉来吃,热乎乎的肉浸润了纸中的调味品,自然有一番风味,但如果被皇帝发现了,那可是欺君之罪,要掉脑袋的,因此他们是非常谨慎小心的,那些大臣们可就不敢了,因为他们的衣袖里要装奏折,一旦被皇上嗅出来十三香的味道来,那不就是自投罗网了,因此没有人敢冒这个风险。
乾隆爷有时候也喜欢赏赐给大臣们一些猪肘子犒赏他们,大家都知道,猪肘子可以说是整个猪身上最肥腻的地方了,真是要让一个人吃下肥到流油的猪肘子的时候,那恐怕是余生都不想再吃肉了。
乾隆估计也认为猪肘子太大了一时半会儿也吃不完,就允许他们带回家吃,半生不熟的猪肘子比肉还难煮,皇帝说是让大家带回家吃,但是回家后到底吃没吃,乾隆肯定是不得而知的,因此这些难以下咽的猪肘子,大臣们看着就烦,等下了朝,一出宫门就都给扔了。
说是扔了,但也不能乱扔,这毕竟是皇帝的御赐之物,谁敢啦,他们都送给了纪晓岚了。
纪晓岚跟清朝的皇帝一样都喜欢吃肉,据说他一壶茶就能吃下七八斤肉,大家都知道纪晓岚喜欢吃肉、会吃肉、善于吃肉,不妨就都送给他吃好了,纪晓岚就成了大家的救星。
纪晓岚也不客气,来者不拒,坐在回家的轿子上,大口大口的啃着猪肘子,满嘴流油,衣服上也是油光焕发,好不自在。
君王赏赐大臣一种金子,却不能使用,为何大臣笑得合不拢嘴?
为何大臣笑得合不拢嘴?看过甄嬛传的人都知道,有功之臣都会被赏赐金瓜子,其实历史上那并不是真正瓜子的样子,只是瓜子大小而已。这种荣誉之物其实是不能用的,但是却代表了一种荣耀,代表了皇帝对自己的信任,所以大臣们在得到金瓜子后都会很开心。
我们都知道古代的阶级制度其实非常森严,哪怕是皇帝赏赐下来的东西都必须得供起来,不能够随意使用。所以皇帝赏赐下来的金瓜子,其实很多时候都被各位大臣们珍藏,而不是拿出来使用。但是很多大臣还是以得到金瓜子为荣,因为对他们来说金瓜子已经不能再用普通的物价来衡量它,其中代表的意义是和一般的金子是完全不同的。
能够得到皇帝赏赐的人都是有过功劳的,是非常受皇帝赏识的。这代表了一份荣耀,所以每当有官员得到皇帝赏赐金瓜子的时候,总会有其他人会过来巴结,因为这代表了可以平步青云,以后的仕途可以更加广阔。而一般的官员平时都会有自己的俸禄他们不会缺金瓜子来捡钱,所以哪怕他们得到了金瓜子,他们也不会把金瓜子拿出去用。
也就是因为如此,大臣在得到金瓜子之后才会那么高兴,这其实相当于是自己上司对自己的肯定。能得到金瓜子的人都不是差钱的,所以金瓜子很多时候,代表的更多是荣誉而不是金钱。就有点像现在的奥运会金牌一样的性质。
君王的赏赐象征着一种肯定,一种荣耀,不能在生活中使用,却会更加珍惜珍藏,里面蕴含了精神心灵能量。
乾隆皇帝赏赐大臣猪肘子,官员感恩戴德,为何出宫门后就会扔了?
古代官员能得到皇帝的赏赐,那是一件引以为荣的事,但是在清朝时期皇帝有时候会赏赐给大臣一些猪肉、猪肘子之类的肉食,而大臣们却一点也不喜欢吃这种猪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乾隆真的是故意赏赐大臣难吃的猪肉吗?
清朝皇帝赏赐给大臣吃的这种猪肉是胙肉的一种,所谓的胙肉其实就是祭神时用的肉,这种肉的做法很简单,就是将猪肉放进清水里煮烂而已,不添加任何佐料。
每年逢年过节时,朝廷会举办祭祀活动,活动过后乾隆皇帝往往会宴请大臣,将胙肉分与后宫妃嫔以及大臣们一起食用。
实际上皇帝将胙肉分与大臣同享的做法并不是清代独有的,早在周朝时期就已经有周天子将胙肉赏赐给诸侯的做法,而且这种做法的意思是天子与臣下有福同享的意思。
清朝君臣分食胙肉的方式并不像题目中所说的那样让大臣们将胙肉带出宫自行处理,而是皇帝在宫中摆桌宴请后宫和大臣,而且吃的也不仅仅是胙肉这一道菜。
而且并不是所有官员都有机会参加这种宴席的,能被皇帝邀请参加这种宴席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品秩高的大臣。
赴宴的大臣确实是不喜欢吃这种不加任何调料直接煮熟的胙肉,其实这也不能怪大臣们,毕竟这种做法的猪肉肯定是难以下咽的。
那么肯定就有人会问为什么乾隆皇帝直接用这种清煮的胙肉宴请大臣,是不是乾隆皇帝故意玩弄大臣?
其实这事还真不能怪乾隆皇帝,清水煮胙肉是满人的习俗,并不是乾隆皇帝自创的,乾隆皇帝只是沿用先人的习俗而已,而且他自己吃的也是这种胙肉。
而至于题目中说的有些大臣一出门就将赏赐的猪肉扔掉,这也是不可能的事,因为胙肉是在宴席上被切成片装盘作为一道菜食用的。就算大臣们再不喜欢吃也会硬吃下去的,否则会被视为不敬。
晚清曾国藩在日记中曾记载过类似的情景,说的是他参加慈禧太后宴请时,席间就有上了一大银碟的白肉,这种白肉就是直接清水煮熟的。
所以乾隆皇帝赏赐大臣胙肉,其实是一种表达君臣有福同享的方式。至于说胙肉的做法简单,难以下咽,这也不是乾隆皇帝故意为之,他只是沿用满人的习俗而已。
当时乾隆的大臣中大多都是汉族,所以他们对这种做法的猪肉实在是难以下咽,于是便在受到赏赐后悄悄在半路上将肉丢掉。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