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隋末江淮军有没有可能夺取天下

发布时间: 2023-05-21 17:59:43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87

隋末的起义军和叛乱隋军主要有哪些?主要有三支。一支是河北起义军。其领袖是窦建德。主要活动在河北、山东交界一带。使河北大部分地区都...

请问隋末江淮军有没有可能夺取天下

隋末的起义军和叛乱隋军主要有哪些?

主要有三支。

一支是河北起义军。其领袖是窦建德。主要活动在河北、山东交界一带。使河北大部分地区都为起义军所有。有力支援了瓦岗军的斗争。

二是瓦岗军起义军,在三支农民起义军中,力量最为强大。其创始人是翟让。

三是江淮起义军。领袖人物是杜伏威、辅公祏。控制了江淮流域的广大地区,威胁隋朝的军事重镇江都。

相关介绍:

隋朝(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统一朝代,享国三十七年。

公元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于丞相杨坚,北周覆亡。隋文帝杨坚定国号为"隋",定都大兴城(今陕西省西安市)。公元589年,隋军南下灭陈朝,统一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中国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隋文帝励精图治,开创了开皇之治繁荣局面。

公元604年,隋炀帝杨广即位营建东都(今河南省洛阳市), 又修建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开创了万国来朝的"大业盛世"。 然而内外举措过度消耗国力,引发隋末民变。618年宇文化及等人在外发动兵变杀死隋炀帝;李渊逼杨侑禅让,国号"唐"。619年王世充逼杨侗禅位,国号"郑", 隋朝彻底灭亡。

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领域进行大改革。政治初创三省六部制,巩固中央集权,正式推行科举制,选拔优秀人才,弱化世族垄断仕官的现象,建立政事堂议事制、监察制、考绩制,强化了政府机制,根据南北朝的经验改革政治,兴建隋唐大运河以及驰道改善水陆交通线。

军事上继续推行完善府兵制,经济上实行均田制并改定赋役,减轻农民生产压力,又采取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等清查户口措施增加财政收入。

江淮大地上的反隋起义有何意义

  意义:
  江淮大地上的反隋起义造成了隋朝总崩溃的趋势,三大起义军消灭了张须陁、薛世雄、宇文化及三支隋军主力,李渊攻取长安的局面。
  隋朝灭亡后失去了斗争目标先后投降了新王朝,充当了地主阶级改朝换代的工具。农民军没有防止混入起义队伍中的地主阶级分子和隋朝的残余势力,他们逐渐影响起义军向封建军队转化,瓦岗军领导人翟让没有认识到领导权的重要性,拱手让出了政权,导致了义军瓦解,英勇奋斗14年的隋末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被李渊地主集团夺去。但是,这次农民大起义,推翻了隋炀帝的暴虐统治,打击了士族地主,对唐初的政治、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介绍:
  隋炀帝连年大兴土木,对外不断用兵,繁重的徭役、兵役,使得田地荒芜,民不聊生,各地人民纷纷举兵反抗,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全国性的武装起义。隋末农民起义是爆发在7世纪初隋末推翻隋统治者的农民起义。在隋朝大业十二年后,形成了三支强大的起义军,即河南的瓦岗军,河北的窦建德军,江淮的杜伏威军。隋炀帝大业七年(611年)的王薄领导的长白山首义开始,到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辅公祏的反唐失败结束,前后历时14年。沉重打击了隋王朝。隋朝灭亡后,以李渊为首的关陇集团建立了唐朝。

隋末群雄割据势力有多少个?

隋炀帝在605年继承隋朝皇位以后,先是迁都洛阳,然后开始了发动大量的频繁战争,而且劳民伤财修筑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

大量的战争和劳役最终惹得当时的人民流离失所,苦不堪言,纷纷揭竿而起。在此背景之下,隋朝末期群雄割据。前前后后一共有十八方诸侯,不过有拥有统一分裂局面的也只有三个。分别为李渊的唐、窦建德的夏、王世充的郑。但最终天下都归了李唐。

李渊:唐

李渊原来做过刺史,在隋炀帝即位之初做了荥阳(今河南荥阳)、楼烦(今山西静乐县)两个郡的太守,后来任殿内少监、卫尉少卿。公元613年(大业九年),隋炀帝征伐高句丽时,李渊在怀远镇督运粮草。这时,杨玄感利用民愤举兵反隋,后来失败。

在这期间,李渊奉命镇守弘化郡(今甘肃庆阳县),广交天下豪杰,遭到隋炀帝的猜疑。在615年调任山西、河东,到达龙门时,遇上了母端儿农民起义,李渊领兵击败了起义军,收编万余人,实力大增。第二年,他升为右骁卫将军,任太原道安抚大使,从此落脚太原,经营后来的起家之地。


公元611年(大业七年),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全国共有近二百多支反隋起义军。后来逐渐形成三支主力,即窦建德领导的河北起义军,杜伏威领导的江淮起义军,李密、翟让的瓦岗军。617年(大业十三年)七月,李渊率军三万誓师,正式起兵。在发布的檄文里斥责隋炀帝听信谗言,杀害忠良,穷兵黩武,致使民怨沸腾,“豺狼充于道路”,因此,李渊要废掉昏君隋炀帝,尊为太上皇,然后拥立代王杨侑为帝。其实,这仅仅是李渊的一种号召天下的策略而已,等时机一成熟,他便自己称帝了。

窦建德:夏

窦建德出身扶风窦氏,世代务农,重信然诺,出任里长。崇尚豪侠,为乡里敬重。大业七年,隋炀帝募兵高句丽之时,担任二百人长,目睹兵民困苦,义愤不平,遂抗拒东征。带领孙安祖进入高鸡泊,举兵反叛,全家坐罪遇害。率部归顺东海公高士达,先后击败魏刀儿、宇文化及、孟海公等,自称夏王,建立夏国,雄踞河北,虎视中原。窦建德本人是一般的寒门地主,这点看他的亲戚也能看出来。

比如他的妻子曹氏“其妻曹氏不衣纨绮,所使婢妾才十数人。”妹夫齐善行根据现有的记载来看,也不是士族。因此,窦建德无法与李渊一样,能迅速获得中高级官僚的认可。从上到下构建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全盘继承隋朝的政权体系,因此窦建德辟蹊径。很可惜时间并有站到他那一面。

王世充:郑

王世充,字行满,本来姓支,是西域的胡人。寄居在新丰。他祖父支颓耨早逝。父亲支收跟随他的改嫁到霸城王氏的母亲生活,因而就改为姓王,官至汴州长史。

王世充广泛涉猎经史,尤其爱好兵法以及卜卦算命、推算天文历法方面的学问。开皇年间,按战功被授予仪同三司的官职,接着提升为兵部员外郎。他善于向朝廷陈事进言,通晓各种律令条文,但常利用法律条文徇私作弊,随心所欲。

王世充击败李密后,皇泰主被迫封王世充为相国,统管百官,封为郑王,如数赐给九种器物。同年四月,王世充冒充皇泰主发出诏书把隋朝帝位让给王世充,派遣哥哥王世恽到含凉殿废皇泰主,僭位为帝,建年号开明,国号为郑。大封族人为王。王世充每当接受群臣朝见处理政务,都要情意恳切地指教一番,语言重复,千头万绪,朝廷所有侍奉他的官员,都为他的频繁差遣而疲惫不堪。也算是一个奇葩皇帝。 公元620年(武德三年)二月,王世充的殿中监豆卢达投降李唐朝廷。王世充见人心一天一天散失,就用酷刑严厉控制,家里有一个人逃跑,全家不论老少都株连被杀,父子、兄弟、夫妻之间只要告发就可免罪。 但局势依旧不利,王世充亲自出面向李世民求和,双方在洛阳城外隔着洛水谈判,但最终和谈破裂了。 李世民派遣各路将士进攻王世充的城镇,一打就胜。王世充乱杀无辜,结果也因此被人刺杀身亡,也算是报应了。

除了此三股势力,隋末还有薛举,李轨,刘武周,杨侗,李密,萧铣,杜伏威,李子通,林士弘,梁师都,刘黑闼,徐圆朗,高开道,辅公祏和宇文化及等人,与三人一起被称为十八路藩王。

1、唐:李渊,李世民看到隋朝即将败亡,萌动了取而代之的念头。他们左右的裴寂、刘文静亦纷纷建议起兵以举大事。到公元616年(大业十二年),农民起义在全国已居优势,隋朝再也无法集中兵力有效地打击各个武装集团,李渊觉得时机成熟,乃于公元617年(大业十三年)在晋阳正式宣布起事。

2、秦:薛举(?—618年),祖籍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县)。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与其子薛仁杲(gao)起兵,自称西秦霸王,年号秦兴。据陇西之地,众至十三万。不久称帝,迁都天水(今甘肃天水)。武德元年(公元618年)病逝,子薛仁杲继位。


3、凉:李轨(?—619年),字处则,甘肃武威人。河西著名豪望,隋大业末年被任为武威郡鹰扬府司马。大业十三年(公元617),率兵攻入内苑城,逮捕了隋官谢统师等,结束了隋朝在凉州的统治。李轨自称河西大凉王,建元安乐。次年冬,即唐武德元年(公元618),李轨正式称帝,立儿子伯玉为太子,设置百官,史称大凉政权。李轨先后攻克了张掖、敦煌、西平(今青海西宁市)等地,河西五郡尽归大凉政权。

4、定杨:刘武周,生年不详,卒于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祖籍河间景城(今河北交河东北),迁居马邑(今山西朔州)。参加隋炀帝东征辽东还后,返归马邑,担任鹰扬府校尉。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刘武周杀死马邑太守王仁恭,开仓放粮,驰檄境内,得兵万余人,自称太守。公元618年,突厥为了扶植地方割据势力,册封刘武周为“定杨可汗”。刘武周自称皇帝,改元天兴,成为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

5、夏:窦建德(公元573—621年),汉族,隋朝贝州漳南(今山东武城漳南镇)人。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隋遣杨义臣击破张金称、高士达。建德招集散亡复起,于次年正月称长乐王于河间乐寿县(今河北献县)。又大败隋将薛世雄,攻克河间,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定都乐寿,国号大夏。河北起事军队皆来归附。

6、隋:杨侗(?-619年),汉族,隋炀帝孙,即位前为越王,隋炀帝被贼宇文化及弑后,隋东都留守段达、王世充等人奉他为帝,史称皇泰帝。在位不足一年,为王世充所弑,政权落入王世充之手。

7、郑:王世充(?—621年),隋新丰(今陕西临潼东北)人,字行满。祖籍西域,本姓支。仕隋历为江都郡丞。大业九年(公元613)起,以镇压江南刘元进等部农民起义军,坑杀降众三万余人,升江都通守。十三年,被调北援东都洛阳,为李密所败,遂入据洛阳以自固。及炀帝被弑,他拥越王杨侗为帝,得以专权。旋废杨侗,自立称帝,国号郑,年号开明。

8、魏:李密(公元582年—619年),字法主,汉族,隋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祖籍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南)。出身贵族,曾祖及祖父为北朝显贵,父为隋朝柱国、蒲山郡公。密袭父爵,为侍从官。大业初年,称病自免官,闭户读书,不久投靠杨玄感,杨玄感兵败后继而归附翟让领导的瓦岗军。大业十三年初(公元617年),李密获翟让同意建立由他直接领导的“蒲山公营”。不久翟让乃推李密为“魏公”。十一月,李密杀翟让,取得了瓦岗军的领导大权。

9、梁:萧铣(公元583-621年),南兰陵人,为后梁(又称西梁)宣帝曾孙。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萧铣之叔伯姑母被册立为皇后,即萧皇后。萧铣遂被任为罗县县令。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岳州校尉董景珍、雷世猛等密谋起兵反隋,萧铣在罗县亦举兵起事。5日之内,得兵数万,自称梁公,又进军岳阳,与董景珍等会合。十月,称梁王,建年号为鸣凤。次年四月,在岳阳称帝,国号为梁,建元鸣凤,置百官,均循梁故制。时值隋亡之际,形势纷乱,远近归附者日多,萧铣迁都江陵,修复先世陵园。其势力范围东至九江,西至三峡,南至交趾(越南河内),北至汉水,拥有精兵40万,雄踞南方。

10、楚:杜伏威,齐州章丘(今山东济南市)相公庄镇河滩村人,隋末曾率起义军长驱千里,建立政权,打击了隋朝统治。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宇文化及弑逆隋炀帝,任伏威为历阳太守,伏威不受,上表洛阳,接受皇泰主所封的东道大总管,楚王的封爵。

11、吴:李子通(?―622年),东海氶县(今山东省枣庄市峄城东)人。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李子通在江都称帝,建国号吴,年号明政。次年,渡江击败沈法兴,占据京口、丹阳、毗陵等郡。武德五年,被唐军打败,次年被杀。


12、楚:林士弘(?—622年),江西鄱阳人。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随同乡操师乞率众起义,任为大将军,攻占豫章郡城(今江西南昌)。操师乞战死,他继领其众,大败隋军于鄱阳湖,众至十余万,遂占据虔州(今江西赣州),起初称“南越王”,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12月在豫章称帝,国号“楚”,定都豫章,年号太平。一度据有北起九江南达番禺(今广州)的广大地区。

13、梁:梁师都(?—628年)汉族,隋末夏州朔方(今陕西省横山县西,位靖边县东北)人。世为本郡豪族大家。仕隋为鹰扬郎将。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杀郡丞唐世宗,称大丞相,又联兵突厥共同反隋,据雕阴(今陕西省北部绥德县,位米脂县南)、弘化(今甘肃省庆阳县,位环县东南)、延安(今陕西省延安市)等郡,并自称皇帝,国号梁,建元“永隆”。突厥始华可汗封他为大度毗伽可汗,解事天子。

14、汉:刘黑闼(?—623年),贝州漳南县(今故城县)人。少时与窦建德为知己好友,后为夏王窦建德部将,封汉东公,窦建德死后,他复召其僚属,悉复用之,号汉东王,建元天造,都于洺州,并很快恢复了夏政权河北故地。

15、鲁:徐圆朗(?—623年),隋鲁郡(治今山东兖州)人。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起兵反隋,攻占东平(今山东鄂城东),分兵略地,有众二万余人,后附李密。密败,降王世充。充败,降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窦建德牺牲后,他与建德旧部共推刘黑闼再起。旋据地自称鲁王。六年,与黑闼先后败死。


16、燕:高开道(?—624),阳信城南人。大业九年(公元613年),格谦起义,拥众10万,自称燕王。高开道投奔义军,屡建战功,深得燕王赏识,遂擢为将军。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隋将王世充受命剿灭起义军,格谦率军几经决战,兵败被杀。高率余部潜入海曲(今山东日照),经休整,军威复振,转战渤海北部一带。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高率义军一举攻下北平(今河北卢龙)、渔阳郡(今天津市蓟县),继承燕王,建都渔阳,年号始兴。武德三年(公元621年)降唐,赐姓李,受蔚州总管,封北平王。时逢幽州大饥,高明许以粮贩济幽州灾民,暗置歼罗之计。不久北连突厥,南和刘黑闼,共同反唐,连续攻克恒(今河北正定)、定(今河北定县)幽、易(今河北易县)诸州,复称燕王。

17、宋:辅公祏(?—624年),齐郡临济(山东济阳东章丘西北)人。与杜伏威一起率领江淮农民起义军转战南北,打击了隋、唐王朝。杜伏威投降后,他坚持斗争,成为唐初农民战争中众望所归的最后一位有影响的起义领袖。武德六年(公元623年),辅公祏在丹阳(江苏南京)称帝,国号宋,年号天明,聚众十余万,设置政权机构和文武百官。

18、许:宇文化及(?—公元619年),公元618年禁卫军兵变,弑君隋炀帝,他自称大丞相,后率军北归,被李密击败,退走魏县,自立为帝,国号“许”,年号“天寿”,立国半年,翌年被窦建德击败,擒而杀之。

当时有十八个割据势力,分别是;李渊,薛举,李轨,刘武周,窦建德,杨侗,王世充,李密,萧铣,杜伏威,李子通,林士弘,梁师都,刘黑闼,徐圆朗,高开道,辅公祏和宇文化及,被称为十八路反王。
大概有18个左右,这其中又属李渊的唐,窦建德的夏,王世充的郑比较有能力,但是最终都被唐打败了。
隋末的群雄势力有大唐、李密的瓦岗军、夏王窦建德、王世充、杜伏威。

隋末的割据势力都有哪些?

电视剧唐太宗李世民里冒犯的西秦又是什么?

隋末势力的全图,但是图中有几个问题补充一下,

1、杜伏威和辅公佑同属于江淮军,相当于2个头领,后来杜伏威火拼了辅公佑独掌江淮大权,称江南道大总管。

2、刘黑闼和窦建德同属于河北军,刘黑闼为窦建德部将,窦建德死后,刘黑闼带领河北军残部与李唐对抗过一段时间。

3、在幽州地区还有罗艺,罗艺和高开道都曾降唐,但是后来又都叛唐。两人都被部下背叛,罗艺被杀,高开道自杀。

首先是三支主要这民起义军,一为翟让、李密的瓦岗军,二为窦建德的河北义军,三为杜伏威、辅公祜的江淮义军。

地主武装:涿郡罗艺,朔方梁师都,马邑刘武周,金城薛举,武威李轨,太原李渊,巴陵萧铣,吴兴沈兴法,岭南决盎。
隋末唐初群雄割据图

http://edu.sina.com.cn/l/3877.html
-------------------------------------------------------------
这是复制回答者: 寡人赐你自尽 - 助理 二级 10-26 17:35的答案
西秦都不知道阿 薛举割据陇西也是关陇最大的势力,号称西秦霸王,至于李渊则是关陇第二大势力
第三是刘武周 ,第四梁师都 第五李轨 则五人就是争夺关中的霸主

关于隋末李家父子怎么打得天下

李世民在太原起兵,到李渊称帝,期间的进兵路线是怎样的?rnrn有哪些著名的战役,或者事情。
http://www.fxzx.net/fxzx/nav/report/zysc/zysc0/7ls/jjsc/
http://post.baidu.com/f?kz=164821719
唐朝建立时,各派政治力量继续在进行角逐。李渊则以关中为根据地,不断发展自己的力量,着手进行统一全国的战争。

当时,威胁唐政权的是陇右的薛举、河西的李轨、河东的刘武周。不过,这三处势力较弱,所以,唐朝先集中力量剪除这三大敌人。武德元年(618年)六月,李世民率唐军攻打金城的薛举、薛仁杲父子,九月,薛举死,至十一月,薛仁杲兵败出降,唐军占有了陇右地区。武德二年(619年)五月,唐又以反间计使李轨集团内部矛盾激化,从而俘虏了李轨,不费刀兵便尽有河西之地。

李渊兵进关中时,留下四子李元吉守太原,刘武周勾结突厥攻破太原,长驱南下至河东。武德三年(620年),李世民率军民击,消灭了刘武周,恢复了对代北的统治。

经过三次军事政治活动,唐朝不仅关中根据地巩固了,而且扩大了地盘,势力得到发展,可以集中力量经营中原和江南,实现统一目标。

到武德三年,瓦岗军已瓦解,山东大部分郡县已降唐,幽州的罗艺也归附了唐朝。中原地区还有洛阳的王世充和河北军窦建德两大势力。武德三年七月,李世民率唐军进攻洛阳,王世充不支,便向窦建德求援。武德四年(621年)二月,窦建德率军援助王世充。李世民与窦建德相峙于虎牢。五月,李世民唐军大败窦建德,窦建德被俘,七天后王世充投降。此后至武德六年(623年)唐军镇压了河北地区刘黑闼起义军,割据鲁南的徐园朗、割据冀北的高开道,相继败亡。唐朝在河南、河北、山东地区确立了自己的统治。

武德四年九月,李渊命李孝恭、李靖率军进攻占有两湖地区的萧铣。萧铣在江陵请降,不久,岭南各地也归附唐朝。江淮地区的杜伏威,早在武德二年便已降唐,并被封为吴王、尚书令,武德五年(622年)调往长安。部将辅公祏便于武德六年八月起兵反唐,第二年被镇压,江南平定。

到武德七年(624年),除朔方的梁师都以外,唐朝已在全国建立了自己的统治。梁师都依靠突厥贵族的庇护,才得以割据朔方。贞观二年(628年),唐太字乘突厥衰乱,派兵攻灭了梁师都。这样,唐朝重新统一了全国。

李渊、李世民父子,利用了农民起义的力量消灭隋军主力,削弱割据势力的大好时机,依靠了自己的政治军事经验,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宏伟事业。一个统一强大的唐帝国,出现在中国历史上和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高祖很恰当地把握了机会,利用群雄在中原混战的机会,对李密委与虚蛇,尊他为盟主,自己却趁机进兵关中,立代王为帝,遥尊炀帝为太上皇。这里说下李密,他在参加杨玄感的队伍时,游说杨取长安,但他自己作为当事人的时候,却犯了和杨一样的错误,就是打东都。结果最后为别人做嫁衣。高祖在宇文化及杀死炀帝后,通过禅让自己登位,建立了大唐王朝。
“先入咸阳,号令天下”先打长安,再攻洛阳

这里有李渊父子起兵路线图
http://www.fxzx.net/fxzx/nav/report/zysc/zysc0/7ls/jjsc/中国古代史/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B%E5%C4%A9&in=7&cl=2&cm=1&sc=0&lm=-1&pn=6&rn=1

http://www.gf81.com.cn/23/23_1_09.htm
隋大业十一年(615),隋炀帝被突厥10万骑围困于雁门(今山西代县),世民应募从屯卫将军云定兴前往救援,提出虚张军容,昼引旌旗数十里,夜以钲鼓相应的疑兵计。时值东都及诸郡援兵亦至忻口(今忻县北),迫使突厥始毕可汗解围而去。十三年,隋末农民起义席卷全国,各地豪强割据郡县,隋王朝土崩瓦解,任太原留守的李渊乘机起兵,世民积极参与谋划,起了重要作用。六月,与其兄建成率兵攻西河(治今汾阳),首战获胜,促使李渊决意西向关中。任右领军大都督,统右三军,于七月随李渊自太原(今太原西南)南下。途中李渊一度动摇,欲还师更图后举。世民坚决主张继续进军,提出先入咸阳,号令天下的方略。八月,进攻霍邑(今霍州),先率轻骑至城下,诱隋守将宋老生出战,继而率骑猛冲其侧背,配合李渊、建成正面攻击,斩宋老生,克其城(见霍邑之战)。九月,军至河东(郡治今永济西南),力主急速进军长安(今西安),遂奉命率前军西渡黄河,顺利占领渭河以北地区,各大族豪强纷至军门投效,数支农民起义军亦来归附,兵力迅速发展至13万人。十一月,会诸军攻克长安(见李渊攻取长安之战)。李渊立代王杨侑为帝。世民被封为秦国公。十二月,率兵大破陇右割据势力薛举所部10万人于扶风(今陕西凤翔)。次年正月,任右元帅,与左元帅李建成督诸军十余万人,趋东都洛阳。四月,进抵洛阳,遣使招谕,守军不应。世民认为关中新定,尚未巩固,悬军出战,虽能夺取东都,也难固守,遂引军还。料定隋军将乘机追击,即设伏于途,大破隋将段达追兵,置新安、宜阳二郡(治今河南新安东、宜阳西)而还。
唐武德元年(618)五月,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六月,李世民拜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封秦王。七月,任元帅,领兵进击薛举父子。因部将轻敌,遭薛军袭击,败于浅水原(今陕西长武西北)。八月,薛举卒,其子仁杲袭位,世民再次率兵进击。兵至高墌(浅水原东北),以深沟高垒,坚壁不战,养精蓄锐,与薛军相持60余日。十一月,薛军粮尽,将士离心,遂遣将列阵浅水原,诱薛将宗罗睺出战,自率大军出其后,前后夹击,一举击溃十余万薛军,迫使仁杲出降(见浅水原之战)。因功拜太尉,节度蒲、陕、河北诸总管兵。二年正月,出镇长春宫(今大荔朝邑镇西北),后加左武候大将军。九月,割据代北的刘武周引突厥兵攻占并州(治今太原西南),河东(泛指今山西南部)唐军屡战失利,关中震骇,李渊欲弃河东以守关中。世民谏阻,请战出征。十一月,率兵东渡黄河,进屯柏壁(今新绛西南),与刘武周部将宋金刚对峙。针对宋金刚兵精将猛,但孤军深入、军无蓄积等情况,采取闭营养锐以挫其锋、分兵汾、隰(治今汾阳、隰县)以冲其心腹的待机破敌方略。至三年四月,宋金刚因粮尽退兵,遂乘势穷追,昼夜兼程200余里,交战数十合,于介休(今属山西)大败宋金刚,收复太原。刘武周、宋金刚逃奔突厥(见柏壁之战)。
是年七月,率师攻讨割据洛阳的王世充,先分兵扫平洛阳外围,后于四年二月进围洛阳城。三月,河北窦建德率兵十余万应援洛阳。世民果断分兵,以一部继续围城,自率骁勇3500人扼守虎牢(今河南荥阳汜水镇西),阻击窦建德。相持月余,建德数战不利,将士思归,世民又遣将抄其粮运。五月初二,诱建德出战,唐军按兵不动,待其气衰,发兵破阵,一举歼之,俘获5万人,擒窦建德。回师洛阳迫降王世充。为唐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见洛阳虎牢之战)。十月,加号天策上将,位在王公上。不久,窦建德旧将刘黑闼据洺州(治今河北永年东南)反唐。十二月,世民奉命攻讨。五年三月在洺水(今洺河)大破刘黑闼,黑闼率残部北走突厥(见唐击刘黑闼之战)。四月,世民引兵南下,进击降唐复反的兖州总管徐圆朗。至七月,连克十余城,胜局略定,自还京师。江淮起义军首领杜伏威慑于世民兵威,降唐入长安。十月,世民加左右十二卫大将军。
高祖很恰当地把握了机会,利用群雄在中原混战的机会,对李密委与虚蛇,尊他为盟主,自己却趁机进兵关中,立代王为帝,遥尊炀帝为太上皇。这里说下李密,他在参加杨玄感的队伍时,游说杨取长安,但他自己作为当事人的时候,却犯了和杨一样的错误,就是打东都。结果最后为别人做嫁衣。高祖在宇文化及杀死炀帝后,通过禅让自己登位,建立了大唐王朝。
唐朝建立时,各派政治力量继续在进行角逐。李渊则以关中为根据地,不断发展自己的力量,着手进行统一全国的战争。

当时,威胁唐政权的是陇右的薛举、河西的李轨、河东的刘武周。不过,这三处势力较弱,所以,唐朝先集中力量剪除这三大敌人。武德元年(618年)六月,李世民率唐军攻打金城的薛举、薛仁杲父子,九月,薛举死,至十一月,薛仁杲兵败出降,唐军占有了陇右地区。武德二年(619年)五月,唐又以反间计使李轨集团内部矛盾激化,从而俘虏了李轨,不费刀兵便尽有河西之地。

李渊兵进关中时,留下四子李元吉守太原,刘武周勾结突厥攻破太原,长驱南下至河东。武德三年(620年),李世民率军民击,消灭了刘武周,恢复了对代北的统治。

经过三次军事政治活动,唐朝不仅关中根据地巩固了,而且扩大了地盘,势力得到发展,可以集中力量经营中原和江南,实现统一目标。

到武德三年,瓦岗军已瓦解,山东大部分郡县已降唐,幽州的罗艺也归附了唐朝。中原地区还有洛阳的王世充和河北军窦建德两大势力。武德三年七月,李世民率唐军进攻洛阳,王世充不支,便向窦建德求援。武德四年(621年)二月,窦建德率军援助王世充。李世民与窦建德相峙于虎牢。五月,李世民唐军大败窦建德,窦建德被俘,七天后王世充投降。此后至武德六年(623年)唐军镇压了河北地区刘黑闼起义军,割据鲁南的徐园朗、割据冀北的高开道,相继败亡。唐朝在河南、河北、山东地区确立了自己的统治。

武德四年九月,李渊命李孝恭、李靖率军进攻占有两湖地区的萧铣。萧铣在江陵请降,不久,岭南各地也归附唐朝。江淮地区的杜伏威,早在武德二年便已降唐,并被封为吴王、尚书令,武德五年(622年)调往长安。部将辅公祏便于武德六年八月起兵反唐,第二年被镇压,江南平定。

到武德七年(624年),除朔方的梁师都以外,唐朝已在全国建立了自己的统治。梁师都依靠突厥贵族的庇护,才得以割据朔方。贞观二年(628年),唐太字乘突厥衰乱,派兵攻灭了梁师都。这样,唐朝重新统一了全国。

李渊、李世民父子,利用了农民起义的力量消灭隋军主力,削弱割据势力的大好时机,依靠了自己的政治军事经验,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宏伟事业。一个统一强大的唐帝国,出现在中国历史上和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去看隋唐英雄传
晋阳起兵,南下克霍邑,直捣长安/
上网上找找应该就找到了吧
本文标题: 请问隋末江淮军有没有可能夺取天下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31001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如何看待越剧演员何赛飞怒批行业现状,称「基层戏曲演员难以维持生计」 戏曲的传承与转型需要哪些保障如何评价德川幕府八代将军吉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