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五次中兴,一次回天无力,一次名不副实。一、别开天地的中兴:光武中兴(25年—57年)中国封建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的中兴。...
历史上的五次中兴,一次回天无力,一次名不副实。
中国封建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的中兴。之前少康中兴、武丁中兴由于年代久远,缺少史料记载。汉光武帝刘秀是东汉开国皇帝,面对天下大乱的局面,他先消灭赤眉、铜马,后征陇西、蜀地,在军事上取得完胜。在推翻王莽的战争中,在削平地方割据势力的战争中,刘秀的雄才大略都起到重要作用。几年时间就完成了国家统一,顺应了时代潮流。战争结束后,针对西汉末年和王莽时代的弊政,刘秀内政上轻瑶簿赋,与民休息,抑制豪强。社会秩序恢复,人口逐渐增长,国力得以迅速恢复。刘秀另一个特点是善于用人,而且能够厚待功臣,云台二十八将在历史上与唐代凌烟阁齐名。总之,刘秀的一系列决策为东汉二百年的统治奠定了基础。
二、臣子主导的中兴:昭宣中兴(公元前87年—公元前48年)
汉武帝刘彻是历史上一代雄主,在位53年。他建功立业开疆拓土,到了后期由于长年征伐导致社会凋敝、民穷财尽,苦不堪言。武帝去世后,汉朝连续两位皇帝汉昭帝、汉宣帝一共40年执政期间,通过种种务实的措施将武帝遗留的社会矛盾基本解决。从根本上扭转了西汉衰退趋势,史称“昭宣中兴”。霍光在这期间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此期间,统治者对内加强吏治、劝课农桑、恢复经济,人口从武帝末年3600万增长到5000万。对外打败匈奴、乌孙,匈奴呼韩邪单于朝见称臣,完成汉朝几代帝王的夙愿。安定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府。东自车师、鄯善,西抵乌孙、大宛,西域诸国从此纳入汉朝版图。值得一提的是,司马迁巨著《史记》尘封多年后在宣帝时也终于拨云见日。
三、回天无力的中兴:元和中兴(805年—820年)
安史之乱后,大唐帝国再无昔日风采。藩镇割据、外敌入侵、经济凋敝、人口锐减。安史之乱结束40年后,唐宪宗李纯即位,年号元和。
唐宪宗在历史上是个有所作为的皇帝。他即位后,“读列圣实录,见贞观、开元故事,竦慕不能释卷”,把先祖唐太宗、唐玄宗当作学习的榜样。在他执政15年时间里,政治上选贤任能,几位宰相都是一时人杰。军事上平定藩镇,敢于用兵,重振了中央政府的威望,成就了唐朝的中兴气象。
可惜唐宪宗在位时间太短,此时唐王朝积弊已深。所谓的“元和中兴”只是解决了部分问题,在国力上与“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之时相去甚远。宪宗死后不久,藩镇势力再起,唐王朝再也无力回天。80多年后,唐亡于藩镇朱温。
四、名不副实的中兴:建炎、绍兴中兴(1127年—1162年)
建炎是宋高宗赵构即位时的年号,赵构帝王生涯只用过两个年号:建炎4年和绍兴30年。所谓建炎中兴,无非是赵构在两个年号34年里,靠苟延残喘割地赔款换来屈辱的和平。赵构的帝王生涯一共做了三件事,一是四处逃跑,躲避金军,一度曾逃至海上。二是任用佞臣秦桧,杀害忠良岳飞,留下千古骂名。三是急流勇退,接班人选的不错,得以安度晚年。赵构一生,对国家治理并无建树,更谈不上恢复河山了。之所以将建炎名列其中,说来赵构还是沾了臣子的光。南宋中兴四将名气太大:韩世忠、岳飞、张俊、刘琦,特别是前两位大名鼎鼎,千古流芳。因此笔者以为建炎中兴名不副实。
五、回光返照的中兴:同光中兴(1861年—1895年)
我国两千年封建历史上最后一次中兴,发生在清同治和光绪两个皇帝执政期间,含金量极低。以洋务运动为开始,以甲午战争失败宣告结束,前后折腾三十多年,建了几个制造局、工厂,利润大多也进了私人腰包,中国社会更加沉沦。
所谓中兴四大名臣: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都是一时人杰,怎奈回天无力,无非是为日落西山的清王朝强行续命而已。自强不成,战场上连遭败退;求富不成,海关关税长期被英国人控制;师夷长技,还未制夷反败于东瀛小国。所谓中兴,在真正的列强面前一戳就破。
回光返照有哪些现象?
2、人在临死之前也有回光返照现象。例如,昏迷多时的病人突然清醒,甚至与亲人进行简短的交谈;食欲丧失、不吃不喝的人会突然想吃东西。这些病情“减轻”的现象,是一种假像,给人一个错觉,误认为病人转危为安,而有经验的人一看便知,这是回光返照,是病人向亲人诀别的信号。
后突厥汗国——陆上第一强国回光返照(711至713年)
上一章回顾:大唐帝国——第三十二个陆上第一强国(630至711年)
682年,也就是唐高宗李治和天后武则天迁都长安至洛阳的同一年,颉跌利可汗率领700人在单于都护府的黑沙城之战大败唐军正式重建突厥汗国,史称“后突厥汗国”,标志着唐朝的东部草原霸权就此被后突厥汗国所瓦解和取代。
683年,颉跌利可汗乘唐高宗李治逝世之际征服漠南地区,单于都护府从此名存实亡。689年,颉跌利可汗进一步征服漠北地区一统大漠,安北都护府从此名存实亡。696至698年,颉跌利可汗之弟迁善可汗挥师东进并征服了昔日曾经臣服于突厥汗国和东突厥汗国的奚、霫、契丹和室韦等东北亚民族。此后,后突厥汗国开始不断侵扰唐朝北方各州。
703至709年,突骑施乌质勒可汗和钦化可汗逐步征服了北庭都护府几乎所有地区,并开始侵扰安西都护府。面对突骑施汗国的迅速崛起和威胁,唐中宗李显在权衡利弊之后向其妥协并承认其对已占领地区的统治权,而突骑施汗国则向唐朝称臣并与唐朝和黠戛斯人一起对抗更具威胁的后突厥汗国。709年,后突厥迁善可汗先发制人征服北方的黠戛斯人,并于次年挥师西进攻入突骑施汗国腹地。
711年,后突厥迁善可汗成功击杀突骑施钦化可汗,突骑施汗国随即灭亡,准噶尔盆地、伊犁河流域、河中地区和哈萨克草原南部等地区尽皆并入后突厥汗国,唐朝联合突骑施汗国和黠戛斯人三面夹击后突厥汗国的战略包围网就此瓦解,标志着后突厥汗国就此瓦解和取代了唐朝的西部草原霸权和陆上第一强国地位。
712年,后突厥迁善可汗进一步征服了唐朝安西都护府的大宛地区,从而达到了其版图和势力范围 历史 上的巅峰。
当臣服于唐朝的突骑施汗国灭亡之后,后突厥汗国在河中地区与倭马亚帝国正式南北接壤,双方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与此同时,唐朝在唐玄宗李隆基继位之后迅速恢复并开始反击,后突厥汗国昙花一现般的陆上霸权最终被倭马亚帝国和唐朝联合剿灭,主要概况如下:
参考资料:
本系列主要阐述了以世界岛为舞台的历代“陆上第一强国”,要想了解与其并驾齐驱乃至全面反超的以全球海洋为舞台的历代“海上第一强国”,请参阅专栏《以全球角度看历代海上第一强国》: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