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文人笔记中都有哪些有趣的记载

发布时间: 2023-05-09 09:58:06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8

古代文人笔记中的那些趣事,史料笔记,是古代的一种常见的文体。其内容大都是历史事件评论、历史人物评论,史料、典章、物产考察以及王...

在我国的文人笔记中都有哪些有趣的记载

古代文人笔记中的那些趣事

  史料笔记,是古代的一种常见的文体。其内容大都是历史事件评论、历史人物评论,史料、典章、物产考察以及王朝废兴、人物轶事、制度沿革的记述,天文、历算、星相的记载等,有去伪存真的考订,更有入情入理的分析。这些古代的史料笔记都很有趣,如北宋李�P等编着的《太平广记》、南宋洪迈的《容斋随笔》、清人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等。此类书内容与文笔俱佳,读之可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
   县令因怕老婆而丢官
  唐代笔记小说《朝野佥载》记载:太宗贞观年间,桂阳县令阮嵩的妻子阎氏是个超级醋坛子。阮嵩在外面和客人喝酒,叫了几个 *** 唱歌逗乐。阎氏听说后,提着刀找了过去。客人一看,跑得精光,阮嵩躲到床底下, *** 们夺路逃散。州长官崔邈听说后,在给阮嵩作政绩考核时写下评语说:“老婆刚强,丈夫柔弱,连老婆都管不好,如何治理一县的百姓呢?老婆这么无礼,丈夫的才能在哪儿呢?评为下。”吏部见了评语,就免了阮嵩的官。
   黩货无厌的地方官
  唐五代时期孙光宪的笔记小说《北梦琐言》记载了这样一则趣事:简州刺史安重霸,贪得无厌。在百姓中,有一位年轻的油商,姓邓,善于下棋,他的经济实力比较雄厚。一天,安重霸将这位邓油商找来一起下棋,但只让他站着下棋,不许他坐下。邓油商每布下一子后,安重霸立即让他退到西北窗下站着,等待自己盘算好棋路,才允许其布子。一整天不过只布下十几个子罢了。邓油商又累又饿,几乎到了不能承受的程度。第二天,安重霸又派人召见邓油商继续下棋。有人劝告邓油商说:“这个刺史喜爱受贿,他找你本来不是为了弈棋啊!你怎么不向他献上贿赂而求得脱身呢?”邓油商认为那人的话是对的,献给安重霸成色中等的金子十锭,这才得以免去站着弈棋之苦。
   猴子与皇帝
  宋人江休复在其笔记《醴泉笔录》中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唐末昭宗李晔作为傀儡皇帝,时时得看大军阀朱温的眼色行事,于是昭宗就以豢养猴子逗猴子聊以度日。也许是因为昭宗身边都是朱温耳目,少有亲信,可怜的昭宗皇帝就把一只最喜欢的猴子当作心腹看待,给它穿上最鲜艳的衣服,甚至给这只猴子加官进爵,并赐其封号为“孙供奉”。
  后来朱温看到时机成熟了,就杀害了唐昭宗和他的儿子哀帝李�牵�自己做了皇帝,即后梁太祖。朱温在接见前朝臣子们以示尊荣时,竟然将此猴也当作贵宾牵引到自己身旁安位落座,这只颇通人性的猴子瞧见经常坐在龙椅上的主子爷换人了,立刻就从坐位上弹起,悲愤地扑向朱温,以剥夺其身上的龙袍,朱温大惊失色之下将此猴斩首示众。可叹唐昭宗李晔手下的多少文臣武将,气节竟不如这只猴。
   “司马从一”之讹
  宋代陆游的《老学庵笔记》记载了这样一则趣事:绍圣、元符年间,有个叫马从一的人,主管归德府的水运公署。正巧转运使到归德府来,就随着众人去拜见。转运使一看到他就很生气,立即大声呵斥他说:“听说你不尽职守,本来就想查办你,你还不马上走?怎么还敢来见我!”马从一听了惶恐不安,自我陈述说是湖南人,为了供养父母而不得不到职,滥取俸禄,一边不停地求饶。转运使听他说话是南方口音,于是就稍稍息怒说:“湖南也有司马氏的族人吗?”马从一回答道:“我姓马,主管排岸司的工作。” 于是转运使微笑着说:“既然这样,那么你好好尽你的职守就可以了。”原来一开始,转运使就误把马从一当作司马光的族人了,所以想加害于他。此后,马从一先生再写名帖时,就把“司”去掉,只写“南京排岸马从一”而已。传这件事的人,亦都觉得这事好笑。
   惧内都统
  明朝浮白斋主人的笔记《雅谑》中有一篇《惧内都统》说:王铎任充诸道行营都统,率兵去抗击黄巢起义军。有一天,下属来报告,说你老婆从京城赶来了,王铎吓得没了主意,叹曰:“巢贼从南而来,夫人从北而来,我该怎么办啊?”他的幕僚开玩笑说:“不如投降黄巢算了。”大家都笑了,王铎也跟着笑了。
   靠弹弓“玩”出皇位
  清人李岳瑞的笔记《春冰室野乘》上卷里说,道光八岁的时候,就跟着爷爷乾隆帝去木兰围场打猎。一行人走到张家湾的时候,乾隆帝命令各王比试射箭,小道光则呆在旁边观看。等各王射完后,他也跃跃欲试,拿了把特制的小弓箭射了几下,结果还真射中了二箭。乾隆帝看后大乐,抚摸着小道光的头说:“你若能连中三矢,我就赏给你黄马褂穿。 ”
  小道光随后再接再厉,还真就射中了第三箭,于是他便跪上前去讨赏。乾隆帝问他想要什么,小道光既不说话也不起来。乾隆帝大笑,说:“好了,我知道了。 ”于是命侍臣立刻取黄马褂来。手下的人看只有成人的黄马褂,仓促间找不到小号的,只好给他一件大的黄马褂套上。由于衣服实在太长且太大,小道光穿上后都没法走路,最后只好由侍卫抱了回去。
  清人笔记《南亭笔记》里也说,道光最爱玩弹弓,练就了一手百步穿杨的技术,常常把皇城的麻雀射得鸡飞狗跳,无处安身。一天晚上,天理会林清率领会党起义,并一度杀进宫门!当时道光正在上书房读书,听到外面喧闹,便出门查看,看到会党入侵,便用随身带的弹弓连发连射,无不应弦而倒。随后,道光转回到乾清宫,忽然看见一人立在殿脊上,正在手挥令旗,号召同党进攻。道光正想用弹弓射,却发现没“子弹”了。于是他解下衣服上的金钮扣射去,结果一下击中此人的眼睛,导致其惨叫一声,落地摔死。
  此役结束后,嘉庆大骂那些侍卫和禁军保护不力,唯独对道光的表现感到非常欣慰。小小弹弓,竟然帮道光登上了皇位。( 刘继兴 )古代趣事文人笔记

【国文趣味读书笔记】

今日阅读的是本书的第二到第五章:文体的趣味、文人的趣味、文章的趣味、读书的趣味。

其中文体的趣味中姜建邦先生主要介绍了诗词、传记文学、日记文学、书信文学几大类,旨在给学生科普中国文字题材的趣味。诗词有“回文诗”的趣味,即一首诗可以正反读,都有可通之处。而传记文学读了可以增强我们奋斗的力量,姜建邦先生讲到,良好的传记是青年人的良友,良好的传记也一如鲜活的人间动我心胸,所以姜建邦先生建议读一些名人传记。

读到这里我也觉得很汗颜,从小到大我读过的名人传记类的书很少,我想跟我的阅读视角狭窄有关,上学时更喜欢文学小说类作品,对于人物传记类的书觉得枯燥无味,而现在又把目光投放在了专业成长上,读的都是教育类书籍。其实语文老师非常有必要读一些人物传记,我们在讲课的时候经常会讲到一些文人的作品,比如教学古诗,如果了解诗人的生平事迹对于要理解一首诗表达的意境是非常有帮助的,同时也是对教材的一种补充,学生们的理解能力毕竟受阅历和知识积累的限制,如果在课堂上老师能够给出一个梯子帮助学生理解,对于语文科目的学习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近我也喜欢上了人物传记,收了很多本传记文学,这样的书读起来轻松有趣,并且能够帮助我再一次从新对角度、全方位的了解这些名人,只恨现在时间不够用,不能任性地读完。

姜建邦先生说到,日记可以记录一个人的生活,一个人的思想,朋友的来往,以及许多摘抄的资料。是一个人的积蓄,一个人的精神仓库。所以日记除了可作文学作品欣赏以外,还有学术上、史地上、修养上、事务上等等的功能。日记又是激励一个人自我鞭策的鞭子。

一天的工作完毕,将要休息之前,在安静的夜里,把一天的工作做一次检讨记载在日记里,给自己的生命留下些痕迹,这是颇有意义的事情,而且我们的生活在检点策励之下才有进步,所以写日记是最好的检讨方法。

尽管在我上小学起老师就非常强调写日记的重要性,但是我在读书期间终究没能养成这样的习惯,只是在心情低落郁闷的时候才想起来写日记。最近年龄增大,记忆力下降,很多事情转眼就忘,看来记日记的习惯要养成,而且一定要把每天触动自己的事情详细记录下来,否则一生之中没有多少事情可以回味,何尝不是一件憾事。

姜建邦先生谈到词的特点是愁。纯粹的文学不过是写一个情字。中国文学中所独有的词,不过是写情的一种———愁字。翻尽古今的词集,最好的词是写愁情。愁,是词的特点。本来诗词歌赋可以可以写写喜怒哀乐,但是文人笔下最多的是多悲哀,少喜乐,因此产生了愁对文学——词。古人通常喜欢用水来比愁的句子,最有名的就是李后主的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山和花草也是经常被文人拿来写愁的意象。词里的愁字常和春秋相连,形成春愁秋愁的调,从此也可以看见四季对人的情绪的影响。

读这段文字的时候,我结合了叶嘉莹先生唐宋词十七讲里的内容一起看,叶嘉莹先生认为词之所以好,慢慢地从歌筵酒席写给歌女传唱的歌词中分化出来,最终形成一种可以与诗并行的文学题材,就是因为词中表达的都是作词人内心深处的襟怀和志意,他们将内心最真挚的情感通过词表达出来,在表达的过程中还创造出一种“语码”,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一种特殊符号,让作词人和读词的人一看“语码”就明白诗人想要表达的东西。词人擅长表达情感,而这种情感总是透露着愁绪,即使是像辛弃疾或者苏轼这样的豪放派,所做的词也大都透露着淡淡的惆怅,所以词读起来总能教人勾出些许的伤感,使人产生共鸣。而在读词的时候一定要了解词中的“语码”,才能更好地理解词的意境,代表“愁绪”的事物就是这些“语码”。

在文章的趣味里,姜建邦先生从山水文学谈起。他认为好的文学作品,是自然和人生的刻画,离开自然和人生的文章,不过是文字的堆砌,起承转合的空壳子。所以有人说自然和人生是我们的老师。而对于描写自然和山水文学的欣赏,我们自己必须有经验,多和山水接近,才能领略作者所描写的神奇微妙,只有亲身多阅历的人才有思索的资料,才能真正的欣赏。

大自然就是有种发人深思的魔力,所以古人才说“伤春悲秋”,春天的落花、秋天的落叶都易引发人的伤感,让人联想到自己,所以古人的很多作品都是“寓情于景”的。

姜建邦先生认为情感是文章之心缺乏情感的文字,就像死人,无论文字如何秀丽,但是不能打动人心,所以情感丰富是文学的最重要的事情,把情感尽量渗入文字里是作文的要诀。

情感是文字中不可或缺的东西,若是一篇文章没有情感,读来味如嚼蜡,就像在做报告,就是一个没有感情的写字机器。

月亮是中国文人最喜欢欣赏的诗人,李白就是代表,“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在这里他感到人生的最大快乐。月亮之所以受人欢迎,因为它给我们几个联想,我们看见了明月就会联想到一些事,在这些场合下便产生的许多文学作品。首先,月亮兴起家的联想。我们常以月圆象征家人的团圆,所以中秋节家人们团聚赏月是中国人最快乐的日子。如果此时寄身在外也最容易思乡。“游子无佳节,月圆人不圆”是一种难堪的精神痛苦。其次,月亮兴起友人的联想,看见明月就想起好友,此时此情很容易使文人的笔下产生美好的诗文。

月亮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文化,中秋圆月代表了团圆,异乡的月亮让游子断肠,分离的家庭渴盼“破镜重圆”。月亮就是我们中国人割舍不下的一份独家记忆。

有哪些比较有趣的古人书信或笔记?

苏轼《东坡志林》内容挺杂。张岱《陶庵梦忆》小笔记体。《夜航船》,微型维基百科。诸家诗话词话,比如杨万里《诚斋诗话》、袁枚《随园诗话》、王国维《人间词话》,等等。欧阳修《归田录》,老干部八卦体。刘义庆《世说新语》,魏晋风流八卦体。段成式《酉阳杂俎》,各种怪东西。如果喜欢这个,《太平广记》也不可错过。洪迈《容斋随笔》,读书笔记吐槽体。沈复《浮生六记》,和他老婆秀恩爱有些过,其他还好。唐宋八大家各自一大堆集子,其实都可以翻着看。书信:曹丕与吴质书信若干。康熙与李煦、曹寅等的密折若干。苏轼大量书信,不只是和弟弟的,还有和李端叔等人的,都很好看。嵇康绝交书。司马迁和范晔都有过苦情抒情书。李陵给苏武的回信(一说是杜撰)。
《教坊记(外三种)》。薄薄一册,有趣极了。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庄绰《鸡肋编》。《邵氏见闻录》、《邵氏见闻后录》。罗大经《鹤林玉露》。吴处厚《青箱杂记》。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还有一些名家的,比如司马光《涑水记闻》,陆游《老学庵笔记》,苏轼《东坡志林》。
吴越王钱镠的夫人戴妃回娘家省亲,钱镠一日看见凤凰山下,西湖岸边的花都盛开了,落英缤纷,万紫千红,十分美丽,心中想念夫人,于是给夫人写信:“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意思是, 山间田野的花都开了,春色如此美好,夫人你可以边走边欣赏,缓缓归吧。沈复的《浮生六记》,从小学学过的《童趣》,到阅读整本之后的“布衣菜饭,可乐终生”,沈三白的文笔清淡简朴,漫不经心之间就将生命中最平凡但又最美好的事情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
“无人与我立黄昏,无人问我粥可温”这句网络流行语,引发很多人的感慨,其实这句话最早出现于沈复的《浮生六记》,这本书用自传的形式,将他一生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生动地记叙下来。
《容斋随笔》是宋代学者洪迈。穷40余年之功,编撰而成,其内容博大精深,广涉历代治乱兴衰,纵横韬略,处事为人,文坛趣事,历史珍文等,补《资治通鉴》之不足,一向为治国者所珍爱。

有趣的清人笔记有哪些?

分别是南北方两个作者记录的一些乡言和偐联,很有趣的来历分析和讲述,有几个地方现在仍然印象深刻,“扒灰”就是“偷媳”,源自“偷锡”;东坡喜食肉,书中有诗一首,甚是有趣,“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若教不瘦又不俗,顿顿还他笋炒肉。”;另如说到“放虎归山”一条,作者提到“愿人勇以防虎,知以避虎,即放虎亦不失其为仁。”读后很感动,作者仁及虎兽,实乃大仁!
还有“如蔗之玉米杆”、“海带汤做法”、“和家乡的凉鱼做法甚像的小蝌蚪”等等。我以为读古人之书不应全当做学问学术,其中实有极为丰富的趣闻故事,读完一乐之,足矣!

展开丰富的想象力想想古人可能会有哪些有趣的方法来记事?

古人的记事方法

1、物件记事

物件记事是用实物表达思想,传递信息。如用一根砍断了的牛肋骨表示断交或者苦果表示同甘共苦,藤叶表示永不分离等。

2、刻画符号

出自唐兰先生《中国文学学》,他指出:“文字本于图画,最初的文字是可以读出来的图画。”其中他所指的图画其实就是由刻画符号演变而来的。我国曾在四十多个地方先后发现了五百余个刻画在陶器、甲骨上的符号,它们跟商代的甲金文有的同形,有的近形,时代距今最远的有近八千年历史。

3、结绳记事

结绳是原始民族普遍采用的一种记事方法。出自《易·系辞下》,说:“上古结绳记事,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在文字产生之前,古人用结绳记事,以帮助记忆。结绳记事不能演变为文字,但它的表现方法对文字产生了影响。

扩展资料:

其他方法:

刻木

刻木为另一种符号语言。出自《后汉书》,说“大人有所召呼,则刻木以为信”。《岭外代答》载:“瑶人无文字,其要约以木契合二板而刻之,人执其一,守之甚信。”

刻木为记的习俗在商品生产和交换过程中,则演变为官工的铭刻或名人商品的标记,即在所售商品上打上官工的名字或名人的名字。如果往前追溯,刻木甚至可以视为商品商标和标记广告的源头。


狼烟

我国春秋时期,就有用火光烽烟传递军事警报的记载。秦始皇以后,在万里长城上每隔十里即筑一烽火台,用干燥的狼粪做燃料,点燃之后,火光烟雾腾空,可把紧急警报传到很远的地方。这种传播媒介在古代社会商人们的经商活动中也被使用,如在不同时期,都有夜行的商队、马帮“举火为号”的记载。

本文标题: 在我国的文人笔记中都有哪些有趣的记载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30769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动量守恒定律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怎么样的为什么美国mat(牛津数学入学考试)没有官网,中国却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