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出台24条政策推动科普事业发展,如何看待

发布时间: 2023-05-05 10:00:2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1

重庆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科学和技术知识普及工作,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科教...

重庆出台24条政策推动科普事业发展,如何看待

重庆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加强科学和技术知识普及工作,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科教兴渝战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科学和技术知识普及(以下简称科普),适用本条例。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科普,是指采用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向公众普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推广科学技术知识应用的活动。第四条 科普是公益事业,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应当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原则。

  公民有参与科普活动的权利。第五条 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兴办科普事业。

  社会力量兴办科普事业可以按照市场机制运行。第六条 鼓励不同领域、不同专业之间开展科普交流,共享科普资源。第七条 支持和促进科普工作对外交流与合作。第二章 组织管理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科普工作的领导,将科普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促进科普工作发展的措施。第九条 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由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以及社会团体参加的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科普工作联席会议负责审议科普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统筹协调、研究解决科普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第十条 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拟定科普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实行政策引导,指导、协调、督促检查科普工作,推动科普工作的发展。

  其他行政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有关科普工作。第十一条 科学技术协会、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是科普工作的主要社会力量,应当发挥各自优势,组织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普活动,支持有关社会组织和企业事业单位开展科普活动,协助政府制定科普工作规划,为政府科普工作提供建议。第三章 社会责任第十二条 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未成年人科普计划,将科普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指导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支持、鼓励高等院校开设科普课程。

  各类学校应当结合教学活动和学生特点,安排一定的教学时数,组织教师和学生开展科技教育、科技发明、科普讲座、参观科普场馆等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第十三条 农业、文化、科技、卫生、移民等有关部门、单位应当组织开展经常性的科技下乡和进村入户活动,引导城市科普资源为少数民族地区、库区、边远贫困地区服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建立科普综合服务体系,提高科普组织化程度。

  乡镇(街道)科协、文化、广播、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应当开展科普活动,推广、普及农业实用技术和农村民生所需的科学知识。

  村民委员会应当根据当地实际开展科普活动,宣传科学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广播电视机构应当开设农村科普栏目,推广、普及农业实用技术和科学文化知识。

  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技人员以及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面向农村开展科普活动,推广、普及农业实用技术。第十四条 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加强对城镇劳动者科技知识培训的管理指导和统筹协调,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在职培训、就业培训、创业培训等。第十五条 人事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将科学素质教育纳入公务员教育培训计划。

  公务员培训机构应当开设现代科技基础知识课程或者举办科技知识专题讲座。

  各级国家机关应当组织公务员参与科普活动,学习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质和科学管理能力。

  领导干部应当带头参加科普活动,自觉提高科学素质。第十六条 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文化等机构和团体应当发挥各自优势开展科普宣传工作。

  电视台、广播电台应当开设科普栏目或者转播科普节目,免费制作、播放科普公益广告。综合类报纸、期刊应当开设科普栏目、专版。影视生产、发行、放映机构应当加强科普影视作品的制作、发行和放映。书刊出版、发行机构应当扶持科普书刊的出版、发行。综合性互联网站应当开设科普网页,鼓励单位和个人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传媒工具开展科普活动。科技馆(站)、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等应当结合自身特点开展科普工作。

如何看待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

加强科学普及的工作很有必要,能够让找老年人不落伍,让青少年更加热爱科学。
据悉,2021年中国的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是14.18%,到2022年要达到22%,2030年要达到30%。要实现这一目标,最主要的手段之一就是开展健康科普,让人民群众愿意看、看得懂、记得住、用得上。
作为对医学知识理解最深刻的群体,医师是健康科普工作的先锋,肩负着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使命,左手专业右手传播。
同时,科普工作的开展需要合力。《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对新时代加强科普工作作出系统部署,提出具体要求,要“树立大科普理念,推动科普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
对企业而言,在发展过程中不应盲目追求单一的经济价值,而应主动承担科普社会责任,加大科普投入,促进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企业家要主动参与科普工作,积极开展科普议题设置、场景创新、跨界传播,及时向公众普及创新成果,讲好中国企业创新故事,展示丰富多彩、生动立体的创新中国形象。
我觉得这个举措也是很好的,为了社会的平稳发展,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也是可行的措施。
其实我认为还是蛮不错的,不光能够促进很多的技术去创造学术研究,也是能够引进大量的新型人才。

重庆市出台了哪些政策,帮助企业渡难关?

重庆市政府出台了《重庆市加大制造业中长期融资支持力度若干政策措施》,落实制造强国战略、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助力重庆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若干措施》制定过程中,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打通重庆市制造业企业中长期融资的堵点、难点和痛点;坚持综合施策,既加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支持力度,也积极拓宽制造业融资渠道,既做好当前应对疫情的融资支持,又强调机制建设,提升金融供给的能力和水平;坚持政策协同,建立多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机制,统筹推进金融、财政、产业支持政策落地落实,完善对金融机构的激励约束机制。
  《若干措施》由三个部分20条具体措施组成,包括加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支持力度、拓宽制造业融资渠道、优化政策保障措施等内容,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一、聚焦支持的重点领域
  《措施》紧紧围绕重庆市当前制造业发展的重点领域,精准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紧扣“芯屏器核网”智能产业、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制造业高水平研发平台、制造业数字化改造升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等领域,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争制造业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制造业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建立制造业优质项目白名单制度,组织对名单内企业提供点对点、面对面量身定制服务,保障优质项目融资顺畅。
  二、有针对性地推出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的重点举措
  《若干措施》要求进一步优化技术改造项目贷款手续,提升项目贷款办理便利性。创新推动制造业重点企业银团贷款,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精准把握企业融资需求,优化银企合作关系,构建银企合作命运共同体。要求加大制造业贷款产品创新,深入实施制造领域科技金融“一行一品”创新行动,创新基于大数据创新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用贷款新模式。深入优化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和商业价值信用贷款服务,创新融资租赁、研发贷等产品,积极对接制造业企业的中长期融资需求。此外,还提出了完善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金融服务、加大政策性贷款支持、优化制造业续贷展期服务、降低制造业融资成本等四方面措施,促进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提高制造业贷款的投放能力,实施资金价格优惠、落实尽职免责等要求,提高能贷会贷能力。
  三、全面拓宽制造业融资渠道
  《若干措施》从股、债、贷等多种融资渠道对制造业中长期融资提供支撑。支持制造业通过上市、再融资、产业并购等方式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链整合能力,引导投资基金及保险资金加大制造业支持;加强制造业企业债券融资辅导和宣传,优化制造业企业债券融资项目储备,积极发挥风险缓释工具的增信作用,支持有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发行公司债、企业债、债务工具等债券融资;扩大制造业企业跨境融资渠道,支持企业采取银行跨境直贷、关联企业借款、境外发债、上市等方式,多渠道引入境外低成本资金。加大商业银行、金融租赁、融资担保、私募基金等机构合作力度,为制造企业提供投贷联动、租贷联动、财务规划等全方位服务。保险机构围绕制造业知识产权技术研发等创新保险产品和服务,分担制造业企业投资风险。
  四、深化金融服务对接
  完善制造业政银企对接机制,构建线上线下对接平台,推动开展多层次、广覆盖的银企对接。加快推进设立重庆征信平台,整合社会公共信用信息与金融信用信息,为制造业金融服务提供大数据支撑。依托建设“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引入多元市场主体,为制造业金融服务提供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智能化支撑,支持金融机构构建基于信用模式的风险控制和定价模型。
  五、强化政策保障
  《若干措施》要求市财政、金融、产业等部门及各区县政府,加强货币信贷政策引导,加强风险补偿,完善制造业不良资产处置和融资监测及督导。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根据制造业形势变化及金融政策落实情况,推动各项支持政策落地落实。建立严厉打击企业恶意逃废债机制,构建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打造良好金融生态。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解读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解读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1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牵头单位中国科协负责人对方案进行了解读。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方案的解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方案印发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答:在决战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的“十三五”时期,特别是推进创新发展,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既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又是发展的一块短板。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已经实施10年,这是一项延续性工作。科学素质一般指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科学素质,主要包括了解必要的科技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世界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上世纪90年代,针对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严重影响和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情,2006年国务院颁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21--2021年)》(以下简称《纲要》)。

  十年来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显著提高。《纲要》颁布以来,开展了大量的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如对中小学阶段科学课程课标进行修订,开展科学教师培训,开发科学课程,科技馆、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等快速发展,科普图书、科普报刊、科普影视、科普网站等不断出新,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科普日、科技周等活动持续开展。这些工作有力推动了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显著提升,据2021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6.20%,比2005年的1.6%提高近三倍。

  科学素质是决定公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实现美好生活的前提,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关键,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加大推进力度。目前我国公民科学素质还不能有效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有研究表明,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30多个发达国家,公民具备科学素质别的比例最低都在10%以上,可是目前我国仅为6.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每位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虽然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提高很快,但发展不平衡,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特别是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公共服务很不均衡,农民、城镇新居民、边远和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机会明显偏少,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公众获取科普信息方式发生根本变化,科普还远远不能满足这种需要。为落实好《纲要》最后五年的实施工作,中国科协会同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部等部门,共同编制了方案,经国务院审定由国办印发。

   方案中提出哪些重点任务?

  答:为带动全民科学素质跨越提升,围绕完成方案中提出的目标,提出实施四个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和六大工程。

  一是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行动,着力推进义务教育、高中和高等教育阶段科技教育,开展校内外结合的科技教育活动。

  二是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广泛开展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和农村科普活动、加强农村科普公共服务建设、加强薄弱地区的科普精准帮扶。

  三是实施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行动,大规模开展职业培训,加强进城务工人员科学素质工作。

  四是实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把科学素质教育作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教育培训的长期任务。

  五是实施科技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大力提高科技教师的科学素质,加强科技教育与培训的基础设施建设。

  六是实施社区科普益民工程,广泛开展社区科普活动,大力改善社区科普基础条件。

  七是实施科普信息化工程,实施“互联网+科普”行动,繁荣科普创作,强化科普传播协作和科普信息的落地应用。

  八是实施科普基础设施工程,加强顶层设计和宏观指导,创新提升现代科技馆体系,推动优质科普资源开发开放。

  九是实施科普产业助力工程,完善科普产业发展的支持政策、推动科普产品研发与创新、培育科普产业市场。

  十是实施科普人才建设工程,加强科普人才的培养和继续教育,加强科普专业队伍建设,大力发展科普志愿者队伍。

   方案提出哪些新的发展目标?

  答:方案围绕到2021年建成现代公民科学素质服务体系和实现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0%的总目标,提出了以下发展目标。

  一是促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需求,突出“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主题,弘扬创新创业精神,大力宣传普及高新技术、绿色发展、健康生活等知识和观念,促进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的社会氛围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二是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整体水平跨越提升。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学习实践能力明显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意识和决策水平不断增强,农民和城镇劳动者的科学生产生活能力快速提高,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公民的科学素质显著提升。

  三是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公共服务能力大幅增强。科技教育与培训体系基本完善,社区科普益民服务机制逐步建立,科普基础设施的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科普信息化建设取得突破进展,科普产业快速发展,科普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公民提升自身科学素质的机会与途径显著增多。

  四是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长效机制不断健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共建、社会动员、监测评估等机制进一步完善,社会各方面参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积极性明显增强。

   针对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公共服务不均衡的问题,方案提出哪些改善措施?

  答:针对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公共服务不均衡,特别是农民、城镇新居民、边远和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机会明显偏少的问题,方案按照“普惠共享、精准发力”的'方针,强调强化面向这些地区的公民科学素质公共服务,着重提出以下措施:

  一是面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加强科普精准帮扶,开展科普精准扶贫,快速提升这些地区开展科普服务的能力,加快建设农村中学科技馆、乡村学校少年宫等农村青少年科技活动场所,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的服务力度。

  二是面向少数民族地区加强双语科普创作与传播,加强科普援zang援疆等工作,加大面向少数民族地区科普资源服务的倾斜力度。

  三是面向农村妇女大力开展巾帼科技致富工程、巾帼科技特派员、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等工作,组织开展“智爱妈妈”活动,努力为农村妇女提高自身科学素质提供更加广泛便利的渠道和服务。

  四是依托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推动科普信息在社区、学校、农村等的落地应用,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群众及青少年等重点人群的科普信息服务定制化推送。

   针对网民获取科普信息的新变化新要求,方案提出哪些有效措施?

  答:现在公众都在网上,针对网民获取科普信息的新变化新要求,方案强调要以科普信息化为核心,推动实现科普理念和科普服务模式的全面创新,围绕加强优质科普内容资源供给,提升科技传播能力和科普精准服务水平的要求,着重提出以下措施:

  一是实施“互联网+科普”行动,打造科普中国品牌,以科普的内容信息、服务云、传播网络、应用端为核心,建成“两级建设、四级应用”的科普信息化服务体系,网络科普内容科学性把关,实现科普信息汇聚生产与有效利用。

  二是大力开展科幻、动漫、视频、游戏等科普创作,着力支持优秀科普原创作品以及科技成果普及、健康生活等重大选题,支持科普创作人才培养和科普文艺创作,极大丰富科普信息内容资源。

  三是鼓励和引导中央及地方主要新闻媒体加大科技宣传力度,支持电视台、广播电台、报刊和网站增加科普内容或增设科普专栏,组织开展科技宣传报道编辑记者学习培训,提升大众传媒从业者的科学素质与科技传播能力。

  四是强化科普信息的落地应用,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洞察和感知公众科普需求,建立科普中国服务云、科普中国V视快递、科普中国e站等多种推送渠道,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科普活动,加强移动端科普推送,为公众提供定向、精准地科普信息服务。

   如何确保方案落实到位?

  《纲要》实施的工作方针是“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其中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是我们确保方案落实的基础。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党中央、国务院对《纲要》实施工作高度重视,并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任务纳入国家规划以及党委和政府的工作计划,开展《纲要》实施的督促检查,推动各项任务目标的落实。中国科协将充分发挥牵头作用,做好综合协调和日常沟通联络,会同各地各有关部门扎实推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督促地方各级党委政府把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作为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纳入工作规划和计划,加大政策支持和投入,层层推动各地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二是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建立完善共建机制,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目标细化和分解到各地;建立科研与科普相结合的机制。继续落实在符合条件的国家科技计划中增加科普任务,推动重大科技成果实时普及;建立完善监测评估机制,完善公民科学素质调查体系,开展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和第三方评估;建立完善社会动员机制,开展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创建活动,把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纳入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等创建范畴,对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奖励和表彰。

  三是强化保障条件。建立完善促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政策法规,制定完善鼓励科普事业和科普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逐步提高教育、科普经费的投入水平,并将科普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国家、省、地市、县四级合理分担科普财政投入,通过众筹众包、项目共建、捐款捐赠、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中国科协除了牵头工作外,在方案落实方面还有什么具体打算?

  答:科普是中国科协的看家本领,除了做好方案实施的牵头工作外,为在科协系统落实好方案,专门制定印发了《中国科协科普发展规划(2021-2021年)》。这个规划围绕方案确定的目标,根据科协自身的科普优势和特点,提出要以《纲要》实施为主线,以科普信息化为核心,牢固树立“创新、提升、协同、普惠”的工作理念,着力实施以下重大工程,带动科普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整体水平的显著提升。

  一是“互联网+科普”建设工程,打造“科普中国”品牌,深入实施科普信息化建设专项,提升优质科普内容供给能力,建设科普中国服务云,拓展科普信息传播渠道,精确分类、精准推送,实现科普信息在社区、学校、农村等的落地应用,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及青少年等重点人群的科普信息服务定制化推送。

  二是实施科普创作繁荣工程,推动设立科普创作专项基金,支持重大科技成果普及、健康生活、科幻、动漫、科普游戏开发等重要选题。

  三是实施现代科技馆体系提升工程,建立完善以实体科技馆为龙头和基础,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虚拟现实科技馆、数字科技馆为拓展和延伸,辐射基层科普设施的现代科技馆体系,推动大中城市科技馆和特色科技馆建设,建设完善流动科普设施,建设完善科技馆标准体系及协同机制,建立健全科技馆免费开放制度。

  四是实施科技教育体系创新工程,推进青少年科技教育模式创新,把科学和创新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创新青少年科技活动,扩大和提升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学生英才计划、青少年高校科学营等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动员鼓励青少年广泛参加科技类活动,举办全国青少年科学素质电视大赛,开展全国一线科学教师和骨干科技辅导员培训。

  五是实施科普传播协作工程,推动县级以上电视台、广播电台均开设科教栏目,组织科技新闻记者、编辑记者等培训,推动传统科普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实现科普内容一次创作、多次开发、全媒体呈现、跨媒体跨终端传播。

  六是实施科普惠民服务拓展工程,建设科普中国乡村e站、社区e站、校园e站,提高农技协在同行凝聚、跨界合作和信息化方面的服务水平,加大科普援zang援疆力度,开展“智爱妈妈”活动,开展职工创新技能培训和进城务工人员培训,围绕公众关切实时解疑释惑,深入开展全国科普日,以及防灾减灾、健康中国行、食品安全宣传等活动。

;

科技政策与法律法规的促进普及

促进科学普及是中国科技政策的重要内容。中国的科学普及包括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
2002年6月,中国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科普法。它要求“国家机关、武装力量、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农村基层组织及其他组织应当开展科普工作”;“国家扶持少数民族地区、边远贫困地区的科普工作”;“国家保护科普组织和科普工作者的合法权益,鼓励科普组织和科普工作者自主开展科普活动,依法兴办科普事业”等等。
不仅如此,国家还在一系列有关的政策法律条文中明确了科普工作的重要性。
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总纲第20条规定:“国家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事业,普及科学和技术知识,奖励科学研究成果和技术发明创造”。
1993年10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科学技术工作者有依法创办或者参加科学技术社会团体的权利”、“科学技术社会团体应当在推进学科建设、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培养专门人才、开展咨询服务、促进学术交流、维护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1994年12月实施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共同发布的第一个全面涉及科普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它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兴旺和民族强盛的角度,论述了加强科普工作的重要意义。
2003年6月颁布的《关于鼓励科普事业发展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通过对综合类科技报纸、科技音像制品、科技馆等科普基地的门票收入以及科普捐赠等项目实施优惠的税收政策,来激励社会力量兴办科普事业。

本文标题: 重庆出台24条政策推动科普事业发展,如何看待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30671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在我国神话体系里面,鸿钧道人就是最顶尖的存在了吗李莲英长的那么丑,为什么慈禧还是那么器重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