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唐玄宗厚待,安禄山为何还要反?虽然此时安禄山得到了唐玄宗的厚待,此时的地位也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唐玄宗始终在他之上...
受到唐玄宗厚待,安禄山为何还要反?
虽然此时安禄山得到了唐玄宗的厚待,此时的地位也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唐玄宗始终在他之上,对于一个有野心之人自然是心不甘,情不愿,于是就发动了造反,想要成为天下第一。当然,也有一个说法就是他是为了得到杨玉环而选择造反的。
此时的安禄山可以说是相当的受到唐玄宗的信任,尤其是在李林甫死了之后,就更没有人能够压制得住他了。但是此时唐玄宗还没有看出安禄山存在有野心,当然,这其中也是有杨国忠的原因。于是安禄山对整个唐朝的情况都是非常的了解的。
他知道,现在的唐朝只是表面上很强势,实际上却是不堪一击的。而他其实也算是非常的聪明,但是想要得到唐玄宗的欢喜,他就要装出一种傻子的模样,让唐玄宗开心。这自然是让安禄山非常的难受。
但是真正让他有了造反的想法就是,他知道虽然说现在自己是位高权重,深受唐玄宗的信任,可是这完全是取决于唐玄宗的心情,一旦唐玄宗的心情不好或者是说看自己不惯,直接就能够将自己杀死。就算此时唐玄宗不处理掉自己,之后唐朝的帝王也有可能会这样,为了让自己的生命得到保障,再加上唐朝的军事在他眼中是不堪一击的,于是他选择了发动造反,事实证明唐朝的防御的确很弱。
当然,很多人认为安禄山之所以造反还有其他的原因,这个原因就是来自于杨玉环。我们都知道,当时杨玉环收安禄山为养子,甚至还有传言说安禄山为杨玉环洗过澡。可见杨玉环的美貌还是非常的吸引安禄山的,但是杨玉环此时是唐玄宗的,想要得到杨玉环安禄山就只能选择造反。
唐朝时期安禄山很受宠为何还要发动安史之乱呢?
这是因为安禄山即便再受宠,他也始终就只是臣,他的地位与权势也始终大不过身为一国之君的唐玄宗。而“安史之乱”的发动有可能可以帮助他登上皇位,夺得至高无上的皇权,所以安禄山在非常受宠的时候选择了发动安史之乱。
安禄山十分骁勇且聪慧,所以当时不少人都对赞赏有加。而安禄山此人亦是十分擅长笼络人心,他常常以厚礼贿赂朝中官员,从而引得这些官员时常在唐玄宗面前为其说话。因着这方面原因,唐玄宗对安禄山存有非常好的印象。待安禄山开始到朝廷上奏议事之后,唐玄宗对他越发好感,对他的宠信也随之日渐加强。为了进一步博得唐玄宗的宠信,安禄山还自请成为杨贵妃的养子,此后安禄山越发平步青云。
然而君王给予的莫大宠信并不足以满足安禄山的野心,所以他开始暗地筹划谋反。在这种情况下,唐玄宗对他的宠信便为安禄山的谋乱计划提供了诸多便利。在安禄山真正起兵谋反之前,身任右相的杨国忠曾多次向唐玄宗提起安禄山会叛乱,但是唐玄宗始终不信。不仅如此,他还会将说安禄山谋反的人抓起来,然后给安禄山送去。如此盛宠,最后却只换来了一场叛乱,也就是“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爆发于755年的十一月,安禄山假传唐玄宗旨意,以讨伐杨国忠为名发起兵变。因为准备充分,外加朝廷反应迟钝,叛军很快便顺利占领东都洛阳。占领洛阳之后,对皇位觊觎已久的安禄山迫不及待地在此称帝,建立起国号为“大燕”的政权。面对来势汹汹的叛军,朝廷临时集结了一支二十万的军队来与之对抗,但是因为战斗力弱的缘故并没能阻止叛军进一步向长安进军。756年六月,安禄山进一步攻占长安,唐玄宗因此被迫逃亡至蜀地。
安禄山受到唐玄宗厚待,为何还要造反?
没有李隆基的恩赐, 安禄山可能要卖一辈子胡饼和葡萄干,唐朝的一个小小士卒也可以在西市随便赏他一个耳光。而最后这个唐王朝“幸运儿“几乎掐断了唐的气数。
以史为鉴,如今仍有许多外国人在中国得到“恩赐“,这种“恩赐“近乎荒谬,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他们得到这种不正常的“权力“后,会不会得陇望蜀呢。当这种不合理的“特权“成为在华外国人的共识之时,请问又要拿什么新的东西太填满他们的被激发出的新欲望呢?
唐玄宗已经发现了安禄山的反叛之心,为什么还要委以重任?
唐玄宗已经发现了安禄山想要起兵造反的狼子野心,却还要委以重任的原因是将权利交付到安禄山的手中,自然会引起朝廷中多数官员的不满,会处处针对安禄山,这样朝廷上的臣子们就会联合起来针对安禄山。在古代的朝廷上,没有人会讲情面的,位高权重的表面上是老大,暗地里不知道有多少大臣觊觎着他的权利与地位,想将他取而代之,正是唐玄宗看透了这点,才会对安禄山委以重任。
将重权交到安禄山的手中,就会将多位朝廷官员的眼睛转移到安禄山身上,在安禄山的平常生活上添堵,这也是皇帝的目的之一。在朝廷上虽说君臣同体,同为江山百姓谋未来,处处都想着天下的百姓,这也是唐玄宗想要的结果之一啊。但是安禄山想造反,唐玄宗只好将他送到各位朝廷官员的眼睛里,让大臣们对他不服,处处针对他,让他早日罢职回乡也好。
在唐玄宗的部分计策里,将权利和官职授予安禄山便能满足安禄山的贪心,让他停止起兵造反的念头。但皇帝没有想到,贪婪的人一旦尝到了甜头,便会更加贪婪,无止境的想要得到更多,包括皇位,这也是皇帝计划里失败的一步,安禄山被贪婪蒙蔽了双眼,这也是皇帝没有想到的。
唐玄宗将重权和高职授予安禄山就是想要安禄山引起多位朝廷官员的愤怒,让他们将怒火发泄到安禄山的身上,让安禄山处处都得不到好处,使他在朝廷上无可用之人。全是嫉妒他,对他有怨言的官员,这样安禄山在朝廷上的党派也会大大减少,这样的话安禄山的权利就只有皇帝授予的权利了。
这种说法并不可信,虽然说唐玄宗老年是糊涂,但还不至于糊涂这个地步,明知道手握重兵大将要谋反,他还对其委以重任,他怎么可能会拿着自已的大唐江山去开玩笑,要知道安禄山的谋反,让他吃尽了苦头自已变成了逃跑帝王不说,最让他伤悲的是为了安抚下属不得不下令杀了自已的美人杨大贵妃,让身为帝王的他不得不承受极大的耻辱与悲痛。
相信如果时间能再回到安禄山谋反之前,他若早知道安禄山要谋反,他早就会诛其九族,怎会留个祸害在自已身边?只能要怪就怪安禄山这厮太会装孙子,安禄山是东北混血少数民族人,他常对玄宗说:“我这人出身卑微,仰蒙皇恩,得极宠荣,自愧愚蠢,不足胜任,只有以身为国家死,聊报皇恩,玄宗每次对安禄山傻呆呆的样子深信不疑,他一味讨好卖乖成功骗过了唐玄宗,赢得唐玄宗百般信任,对他根本是毫不防备。
说到安禄山欺骗唐玄宗,不得不提另一个关键性人物就是杨贵妃,她本是唐玄宗的儿媳,比李隆基小了三十五岁,比安禄山也小了十六岁,但表面憨厚,城府极深安禄山为了讨好和麻痹唐玄宗,当然最终的目的是为自己造反做好掩饰,以自己自幼父母双亡为由,主动要求认杨贵妃为干妈,不得不佩服安禄山装傻充愣,能说会道的能力,竟然破天荒的让整整比他小十六岁杨贵妃同意了。
都知道玄宗溺爱杨贵妃,当时既便有朝中大臣看出了安禄山谋反之心给唐玄宗上书提醒,相信作为安禄山干妈的杨贵妃在唐玄宗那里也给安禄山说了不少的好话,就这样,安禄山以“装痴卖傻”的伎俩骗得唐玄宗的宠信,骗得了兵权,甚至还骗得了唐玄宗的老婆——杨贵妃,足见其骗术手段的高明。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