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人过年习俗是怎样的?大年三十夜,全家老少围坐在放有火锅的圆桌边聚餐,叫做“围炉”。围炉时桌上的每个菜都有一定的寓意。比如米圆...
台湾人过年习俗是怎样的?
大年三十夜,全家老少围坐在放有火锅的圆桌边聚餐,叫做“围炉”。围炉时桌上的每个菜都有一定的寓意。比如米圆、肉圆。鱼圆是取意‘三元”,象征阖家团圆;萝卜在台湾叫“菜头”,就是“好彩头”,吉祥的意思;全鸡的“鸡”,台湾方言谐音为“家”,有“食鸡起家”之意;经过油煎火炸的食物,表示“家运兴旺”。参加围炉的人,不分男女老少,桌上每一样菜都要吃一点。另外还都要喝上一点酒,以讨吉利。围炉时吃的蔬菜,洗净后连根煮熟,吃时从头到尾,慢慢进肚,以祝父母长寿。
围炉之后,在台湾农村还保留着“观火盆”的习俗。门前点燃一盆稻草,全家男性老少依次从火盆上跳过,取“兴旺如火”的吉意。边跳边口中念念有词地说些吉利话。火熄后,将灰烬送进厨房灶脚,祈求神明保佑发财。
在台湾一些乡村中,至今还保留着一种有趣的习俗:从大年三十晚上开始,一些寺庙里就演戏,那些在年前无法还债的人,为了躲避债主的催逼,就跑到庙里去看戏避债。因为要是债主追到庙里来逼债,就会引起公愤,会群起而攻之。这台戏从除夕一直演到初一早晨,欠债的人看完戏后就可以安安稳稳地回家团聚了。这种习俗叫“避债戏”,是社会的产物,却很有人情味。不过债主也有办法对付,即在大年初一穿上旧衣服,提着灯笼上门讨债,佯称自己是从年三十晚上追到现在尚未归家,灯笼都还提在手上,不能算是“新年讨债”,这种灯便叫“讨债灯”。除非积怨很深,债主一般不会使用“讨债灯”。
台湾有哪些风俗习惯?
2、禁以扇子赠人。扇子价廉易碎,用于夏季扇凉,一到秋深天凉,即有“秋扇见掮”,意即太绝情,用完后就被甩掉,狠心抛弃。台湾民间有俗语:“送扇,无期见”,即基于此种心理。恋爱的青年男女赠送扇子表示快冷的意思,说明心不诚,因此,千万不要以扇子当礼物赠人。
3、禁以剪刀赠人。剪刀属伤人的利器,其含有“一刀两断”、“一剪两断”的意思。赠剪刀会使人有不怀好意之感。所以,切勿以剪刀赠人。
4、禁以雨伞赠人。台语“伞”与“散”同音,若拿伞来赠人,犹表送“散”给对方之意,且台语“雨”与“给”同意。“雨伞”与“给散”同音,难免会引起对方误解。
5、禁以镜子送人。因为镜子容易打碎,“破镜难圆”。还有好象嫌人丑陋,让人家照镜子好好看看自己的意思。
6、禁以钟送人。因为“钟”与“终”同音。送钟会使人想到“送终”,易引起友人的反感。
7、禁以甜果送人。甜果即年糕,是台湾民间过年祭拜神明祖宗时的必备之物,但在丧家守孝时严禁蒸食。因此,如以甜果赠人,会使受赠者联想家里发生了丧事。自然要忌讳。
8、禁以粽子赠人。台湾民间丧家习惯上既不蒸甜果,也不赠粽子。如以粽子送人,会被误解为把对方当丧家,故此也在忌讳之列。
9、禁以鸭子赠人作“月肉”。“月肉”是指分娩一个月以内的妇女吃的肉。她们吃的“月肉”通常是是麻油鸭、猪腰仔、猪肝等“热性”食物。鸭子属“冷性”,她们不宜吃用。并且台湾有“死鸭硬嘴闭”、“七月半鸭仔,不知死期”等俗语,若以鸭子作为贺喜礼物,会使人联想到不祥的兆头。
吃复明糕,传说当年清军进攻闽南,在势单力薄的情况下,郑成功放弃金、厦两岛,退守台湾,而当时由郑成功军中流传下来的。
古早节庆传统美食,各式特色糕点、台湾苦仔嗲(苦仔嗲是一种香而不腻的米豆面煎炸食品)、棺材板(因其形状酷似棺材,所以得此怪名)、台湾薏面等。
宝岛台湾有一些奇特的习俗,关于台湾的民俗文化和节日你了解多少?
“一轮皎洁当空照,万里无云夜清气。”在台湾中华民俗节气的排行榜上,中秋节仅次于春节、端午节而居探花位置。那么,关于台湾的民俗文化和节日你了解多少呢?
01民族可以分为四大族群:台湾原住民族、闽南人、客家人、外省人。本省人主要为闽南人与客家人,已经在台湾生活许多代。
客家人在台湾关键分布于北、中、南及东部地区,外在北部的宜兰,中间的彰化云林,南边嘉义也是有零星客家文化聚居地遍布。台湾土著居民粗略地划分成高山族和平埔族两类,“高山族”包括了最少14个部落。归属于平埔族的则无邵族与噶玛兰族也获得认可。原民会到详细介绍台湾原住民族与世界南岛语种民族的关联时说明“台湾原住民族归属于南岛语种。
02文化台湾文化中以闽南人为代表闽南文化、客家人代表的岭南文化与外省人所带来的新兴文化在台湾相处结合。与此同时,也有原住民所代表的南岛文化。
此外,因为台湾日治时期将近50年(1895年—1945年),再加上当今的欧美国家与东亚大众文化对台湾的深远影响,台湾文化也融合了日本、欧美国家等地的文化特色。台湾本地民族文化特色包含下列几种:闽南文化、岭南文化、土著居民文化、殖民者文化、高山族
03台湾传统节庆春节、端午及中秋节为台湾三大关键传统节庆。而元宵佳节也十分受重视,因而相关它庆典非常多。一般除开拜祖、猜灯迷、吃元宵汤圆外,最热闹的要属“迎彩灯”及“放天灯”了!此外,台南的“食盐水蜂炮”都是元宵佳节当日的重头戏
“放花灯”素来被称作元宵节的意味着,全台北市、中、南全国各地都有许多花灯节主题活动庆贺,在其中最热闹的要属“台湾灯会”、“台北市花灯节”、“高雄灯会”。
04台湾地方民俗庆典(1)妈祖娘娘绕境台湾全国各地一共有870余间妈祖庙,每到阴历3月妈祖娘娘华诞,全台全国各地如台中县大甲镇澜宫、彰化县鹿港天后宫、云林县北港朝天宫、嘉义县新港奉天宫、台南市大天后宫等寺庙都是会扩张举行祭拜、进香、绕境等系列活动,在其中更是以台中县大甲镇澜宫的妈祖娘娘绕境,历史时间最长且经营规模最盛大游戏。
(2)烧王船祭典这是台湾西南沿海地区着名的民俗祭祀之一,初始作用为送瘟神出航,如今已转变成祈安降福活动。每三年进行一次,东港烧王船约在阴历9月份于屏东县东港镇东隆宫举办,西港烧王船在阴历4月中下旬于台南县西港乡庆安宫举办。其中东港烧王船场景更为繁华盛大游戏,出名全台,除庙会活动外,最后一天的烧王船典礼也是全部祭祀的高潮。
(3)原住民祭祀台湾土著居民分成阿美、泰雅、卑南、布农、排湾、达悟、鲁凯、邹族、赛夏、邵族、噶玛兰族、太鲁阁族及撒奇莱雅等13大族群,他们常常通过祭祀、典礼、歌舞表演、比赛等来表达对天地鬼神的尊崇。如阿美族的丰年祭、赛夏族的矮灵祭、布农族的打耳祭、卑南族年祭、达悟族飞鱼祭等,都颇具独具特色,很具旅游观光使用价值。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台湾的民俗文化吗?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