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作为一个有着极其丰厚历史的城市,是如何走到今天这破败不堪的地步的

发布时间: 2023-03-20 02:00:5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5

合肥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合肥未来应该是以巢湖为中心,向东向西发展,巢湖以北发展差不多了,围绕着环湖十二镇,把巢湖周围打造成人间...

合肥作为一个有着极其丰厚历史的城市,是如何走到今天这破败不堪的地步的

合肥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合肥未来应该是以巢湖为中心,向东向西发展,巢湖以北发展差不多了,围绕着环湖十二镇,把巢湖周围打造成人间天堂,以活水为美,让每个人都住在流水边,树林中,在流水中清澈见鱼草,让阳光沙滩蓝天再现,在环巢湖大道沿湖边打造环湖长亭,这样不管春夏秋冬,炎热,暴雨,可以在长亭中默默观赏,闲聊,喝茶,下棋,恋爱,享受着安静的人生,畅想着美好的未来

合肥发展方向应该综合考量安徽省的发展方向!单纯的规划合肥只会让安徽省的发展方向出现问题,安徽省的布局应该是以芜湖、安庆为重工业区,皖南地区以生态 旅游 区为主。蚌埠为全省重要交通枢纽辐射全省,两淮以矿产资源为主开发配套产业链。所有的城市应按照城市原有的产业基础发展,不应该为了配合合肥发展而随意更改发展方向。合肥作为省会城市应重点发展 旅游 、商业、 娱乐 文化,打造成以 旅游 商业吸引人气, 娱乐 文化作为配套服务。作为省会应该有发展的侧重点,不应该全面开花,四周发展。这样会让所有的资源向合肥汇集但合肥短期内无法消化吸收,也会拖累整个安徽发展!

说实话,最近十几年,历届合肥政府都大力发展外围,外围一片空白好做文章,老城区拆迁成本太高,一直没人触碰旧城改造。外地有同学来,都不好意思往步行街长江路带,太丢合肥脸面了!县城标准,甚至连县城都不如。提到南京,有鼓楼新街口,提到上海,想到外滩南京路淮海路,提到长沙,有五四广场,提到重庆有解放碑,提到南昌,有八一广场,提到合肥,有什么?!让人首先想到的商业名片是哪里?!市中心或者商业中心在哪里?!好意思说是鼓楼四牌楼长江路嘛。合肥一味扩张,忽略了老城改造,忽略了城市商业名片打造,极大败笔!!合肥在发展,可是不要忘了,大家都在发展,不要老是纵向自己比较,也要横向比较一下,这样更容易意识到差距在哪里差距有多大!合肥总是没有大城市的味道!体现在规划,城市建设,市民素质,文化底蕴等诸多方面。这些年进步很大,但更应看到差距和不足!

可以肯定的是未来十多年里合肥多个区县将迎来真正的发展黄金期,近期合肥市5年规划经过修改,近期正式推出,从目前规划看,合肥目标是2021年GDP 1万亿!

合肥未来3大重点发展方向,分别是新站北、蜀山西北、滨湖东。合肥主城区,包括市辖区以及肥东县店埠镇、撮镇,肥西县上派镇、桃花镇和长丰县双墩镇,是合肥国际化都市区的核心区、高端服务业的集聚区,承担全省乃至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区域性综合服务中心功能。

市区重点开发建设滨湖新区、合肥南站片区、淝河片区、大圩片区、三十岗片区、平板显示基地片区、少荃湖片区、大兴镇东北片区、空港片区、南岗片区、新西站片区、小庙片区等12个片区。保障中国科大高新园区、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 科技 创新研究院、北航合肥科学城、西部新城、卓越星城、科创大走廊等重大项目工程落地实施。

三县近城区重点开发建设肥西产城融合示范区、肥西南港片区、肥东城南、肥东商贸物流区、长丰北城湖西片区、长丰双凤拓展区等6个片区。

其实合肥是在近两年,刚开始在全中国的 财经 新闻上刷屏。

首先就是因为合肥近两年超高的房价,号称宇宙第一的房价。正好我来合肥的那年是合肥房价上涨的年,我可以了解到的就是合肥整体的消费能力被严重透支,超高的房价给外来人口带来的生活压力是非常严重的。

而且整体的经济水平和工资水平都是处在比较弱的位置,很少能够吸引人才留下来,这也是一个正在发展中城市的常态。

由于房地产行业的严重,透支了人们的消费能力,我们可以看到的是,老一代的合肥本地人,或者是提前进入合肥市的人掌握了相对大量的财富。对外来人口和人才的压榨是比较严重的。

合肥相当一部分的程度上是剥离了周边城市的资源,从而将合肥整体堆砌成为一个所谓的创新高地,大湖名城。但是你很难想象的这样一个类似于二线的城市,在一环或者二环之内还存在着大量的老旧建筑,包括农田。

其实说实话,合肥这种超高的房价,对于未来城市的发展是有严重的印象的,因为真正能够让人留下来的,是他的合理的工资水平,包括生活水平。

外来人才的生活压力过重,还有生活环境的不好,就是非常容易造成人才的流失,这是为什么安徽的高校很多,但是能留下来的人才却很少。

作为一个创意创新性, 科技 型,为未来发展方向的一个城市,是不应该这样的。应该在规划之初就应该规划好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步骤。

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出的,合肥是发展的太着急了。

而且作为一个创新型, 科技 型的创新高地的城市,是不应该,整体人们的消费都是处在一个虚假的欺骗之中的。

所以合肥市应该在朝着 科技 型,未来型,创新型的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完善其底层建设,真正的将人才留下来才是最主要的。

“十三五”时期,对照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的要求和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愿景,合肥发展的战略目标定位为:

  ——全国高端产业集聚区。以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以新产业、新业态为导向,以高端技术、高端产品、高端产业为引领,实施一批居于产业链核心环节和价值链中高端的重大项目,培育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国际有影响力的创新之都。率先通过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创新改革试验,激发全 社会 创新活力与创造潜能,努力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发展动力实现新转换,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

  ——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统筹推进全国性综合铁路枢纽、高等级公路枢纽、航空门户枢纽、江淮航运中心等建设,促进各种交通方式有效衔接,畅通人流物流渠道,为聚集国内外资源,促进枢纽型经济发展、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筑牢基础。

  ——全国内陆开放新高地。加强与“一带一路”的对接,推动与长江经济带互联互通,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建设一批互联互通、基地型、服务型开放平台,扩大对外投资贸易规模,推进城市的国际化建设,完善接轨国际的投资贸易体制机制,打造全国重要的对外开放新高地。

  ——全国生态文化 旅游 名城。以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为重点,打造城湖共生、生态宜居的典范。挖掘城市文化内涵,集成全国乃至世界先进文化成果,整合周边生态 旅游 等资源,加快建设以大湖、温泉、湿地、名镇为特色的环巢湖国家 旅游 休闲区。

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 的基础上,结合合肥经济 社会 发展实际,全市“十三五”经济 社会 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经济总量位次前移。在提高创新水平和质量效益的基础上,经济增长速度力争“两位数”,保持全国省会城市前列,生产总值力争达到10000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2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4000亿元,年均增长11%左右。财政收入力争达到160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力争达到840亿元;全 社会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万亿元。 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500亿元。进出口总额达到300亿美元,累计招商引资2万亿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180亿美元。

  ——创新水平全国一流。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创新创业活力全面激发。全 社会 科技 研发投入R&D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5%。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调整为4:50:46。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25%。新产业新业态加速成长,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到700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达到4600亿元,年均增长11%。

  ——城市功能显著增强。新型城镇体系基本完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持续提高,达到50%。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500平方公里,市区常住人口突破500万人,空间布局合理,功能定位清晰。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县域实力持续增强。水、电、气、热、公交等公用设施不断完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凸显,国际化都市区框架初步形成。

  ——民生福祉持续提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率先实现整市整体脱贫。就业更加充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义务教育实现优质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医疗卫生资源实现均衡化配置,医疗机构每千人床位数超过8.5张;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全面建成,全民健身活动全面普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实现人口均衡发展。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13.6万套。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人均预期寿命和主要 健康 指标不断提高。

  ——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中国梦和 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 社会 主义思想广泛弘扬, 社会 文明风尚更加浓厚,文明城市建设深入推进,市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 健康 素质明显提高,全 社会 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建成,文化产业增加值翻一番,成为重要支柱产业,城市品牌形象显著提升。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主体功能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明显上升。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巢湖水质总体保持地表Ⅳ类水标准。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8%,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均达到100%;森林覆盖率超过28%,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6%;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耗比重超过8%;空气污染物浓度下降,质量优良天数持续上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成效显著,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等节能减排指标达到省控目标。

  ——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城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率先突破,全面深化改革走在前列,形成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改革成果。城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平安合肥”持续深化,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取得突破,国际化及区域合作水平不断提升。

突出创新驱动,建设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追赶与引领同步,以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为抓手,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着力建设有重要影响力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率先建成国家创新城市,打造国际知名、全国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

加快转型升级,建设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聚焦重点领域,按照三次产业联动、多业态融合的思路,坚持高端化、集聚化、特色化,重点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及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 汽车 及新能源 汽车 、家用电器、安全食品加工、文化和 旅游 等主导产业,形成一批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基本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高效产业体系。

我爱合肥,从小到大见证了这个城市的成长与发展。合肥一路走到今天,让全国刮目相看,成为名副其实的宜居城市,五大淡水湖巢湖,为合肥人民的饮水资源提供了保障,全国 社会 治安平安城,为合肥人民的安居乐业带来了安宁。合肥的物价水平比周边城市的要低得很多。购物,交通出行,餐饮, 娱乐 ,非常方便。小区配套,上学,就业,养老等让人们感到无忧无虑。至于房价居雨,恰恰证明了,想要涌入这个城市的外地人正是看好这个城市,而造成房价的提升。 合肥与安徽周边城相比,作为省会,必然有省会的优势所在,合肥今非夕比,合肥在原市委书记孙金龙同志大手笔的领导下,突飞猛进,超越了过去三十年的发展。合肥的今天正在以快速的规划发展势头,吸引着更多的外地朋友进住。作为6o年代的我,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我相信,合肥的明天会更好。发展中的合肥,不排除会有一些不尽完善的地方,但合肥人民会以奋发有为的拼搏精神,把合肥建设的更好,发展的更好,让更多的外地人终会有宾至如归的家的感觉。 // @QQ空间用户9181358: 你工资为什么没涨,我从3仟到涨到1万了。为什么?自己好好想想?…… // @一笑167589203: 我对合肥的感慨就是除了修路还是修路,政务区和滨湖房价都快飞了,周围的房价都彪到一万几千,为了买个房为了有个小家,都累趴了,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价上涨,就是没有看见人员工资彪涨!人小老百姓情何以堪……

安徽合肥发展势头强劲,崛起近在咫尺

合肥经济总量已于去年突破七千亿元大关,处于西安同等档次,在中部仅次于武汉、长沙、郑州,作为后起之秀的合肥拥有这样的成绩已经是非常不错。

不仅如此合肥还是长三角经济副中心、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节点城市,综合性国家科教基地。

特别是综合科研中心的落户,在全国也仅有三家,未来发展潜力不可小觑。

但整个合肥乃至安徽也有以下几点发展弊端:

安徽人才流失严重,高端人才几乎全流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不仅如此,合肥还没有拿出像样的政策来“抢夺“人才,如武汉、西安留住人才的战略部署。

合肥虽然一直在快速发展,但还没有达到真正“领头羊”的标准,这也是人才流失的客观原因,没有真正的吸引力。

合肥这些年来发展的确迅猛,在网络上也被调侃为“霸都”,但对比湖北武汉、四川成都以及后面的长沙、郑州,发现合肥似乎总不够“霸气”具体体现在经济、城建、生态。

但不管怎么说,合肥发展潜力还是有的,只是现在距离标杆省会城市还有距离,在未来有希望与其并肩,有能力带动整个安徽发展。

合肥未来的方向就是戳破房产泡沫,回归其 科技 价值,但是只能限于老市区范围之内,什么肥东,肥西还有长丰都是不入流的,不论是现在还是未来!城市跟人是一样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合肥现在是新一线城市,GDP有望冲破万亿元。近十年来合肥发展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快"。

目前,合肥发展是东或西方向,我认为这两个方向,朝东还可以,起码靠近长三角发达地区,受到它们经济辐射。朝西我就不太懂了,有什么经济利益。

当下一切发展,前提是经济利益和发展前途。如果将朝西方向调整为朝南方向,我认为对合肥更有利。朝南濒临长江,黄金水道,人流物流都十分便捷。

上可以受武汉影响,下可以受南京、苏州、无锡影响,起码利大于弊。另外,还可以带动皖江城市群,实现皖江经济崛起。说实话,这么好的长江位置,没有发挥好,利用好,太可惜了。发展方向正确、科学,就是未来!

合肥作为安徽省省会城市,为什么不受省内其他城市待见?

如下:

合肥的崛起牺牲了安徽一些别的城市的发展,既然要发展肯定就会牺牲安徽省一些别的地级市利益,这也是它为什么在省内会不受待见的原因,但是安徽省需要一个这样的城市站出来,合肥也的确没有让广大安徽人民失望。

对合肥不开心是说合肥搬了省内其他城市的企业,一个单位拆成十几个说合肥搬十几个公司。省属和国有的单位机构和企业在省会驻扎很正常不属于地方,安徽省省会多次变迁各种机构也分布在安徽省各地,不像武汉和南京一直是省会,很多省属和国有的单位机构和企业都一直在这些地方。

省会平台利于发展,城市发展可能之后,企业还是会迁到更好的城市。合肥的好企业京东方、蔚来、讯飞真的没一个是他们搬来的!其实合肥的经济首位度在中国各大省会中并不高,虽然有吸血但是相比于西安武汉成都这类城市,无论是高校资源分配上还是经济上都相对要均衡合理许多了。

其他原因

某些安徽城市在建国之后因为资源丰富所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由于近年来污染性行业和重工业发展不景气,城市经济发展遭遇瓶颈,又由于安徽目前大力发展合肥,给予其它地方的政策偏移更少,所有有部分人便仇视合肥,更有甚者扬言要脱离安徽,当然这也只能是想想了。

对于皖北地区,其发展缓慢和合肥并无关系,甚至与省内的政策扶持关系也不大,因为从国家层面就已经将其定位于农业城市,承担粮食生产的重任,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合肥是个怎样的城市?

合肥是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城市。

合肥地处中国华东地区、安徽中部、江淮之间、环抱巢湖,是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皖江城市带核心城市、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双节点城市、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世界科技城市联盟会员城市。

合肥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均发源于该地而得名。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之称。秦置合肥县,隋至明清时,一直是庐州府治所,故又称“庐州”、又名“庐阳”,有“江淮首郡、吴楚要冲”的美誉。

铁路

合肥是中国重要的铁路交通节点城市之一,境内有沪汉蓉高铁、合福高铁、京九高铁、合杭高铁、合郑高铁、合蚌连高铁等多条高速铁路线穿越。

另有合六城际铁路、合淮蚌城际铁路、合宁城际铁路、合芜城际铁路、合安城际铁路等线路规划建设中,合肥高速铁路“米”字形总体布局逐步形成,合肥高铁南站为多条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汇集的交通枢纽站。

可口可乐了看看健健康康健健康康

合肥四牌楼的历史变迁

根据《合肥县志》记载,四牌楼位于镇淮楼(今鼓楼十字街)南,先圮。明代这里为二层木楼,上奉奎星(又称文昌帝君,相传奎星是主宰文章兴衰的神)。以后迭遭兵燹,破败不堪。
1759年(清乾隆二十四年)庐州知府王成重建,并竖新建魁楼碑记;
1803年(嘉庆八年)合肥知县左辅重修,并记入当年新纂的县志;
1854年,太平军攻占合肥,此楼毁于战火。光绪年间,此楼按原样原址恢复,解放前合肥的最高建筑只是高四层的四牌楼。 旧时人们在这里建楼,取名奎星楼,希冀合肥文脉延续、文风昌盛、文运高扬。
1928年重建的四牌楼曾名“马、王二公祠”,以纪念坚守合肥两月有余、拒直鲁联军张宗昌十万之敌于城外的马祥斌、王金韬二将军。
1938年5月侵略军攻占合肥城后,用炸药将四牌楼夷平。
抗战胜利后,自小东门到大西门这条5华里的长街定名为中山路,解放后裁弯取直拓宽,1955年更名为长江路。长江路上的四牌楼,再度成为合肥市的中心。
从1958年起两三年内建成了市新华书店、市百货大楼、市供电大楼、省轻工大楼,长江路、徽州路(后改名美菱大道,现又改为徽州大道)在此交汇,四楼四角相犄,又因为长江路、宿州路口的四牌楼已不复存在,于是范巷口又被一些人误称作四牌楼,说明四牌楼作为合肥的一个象征性古地名,已长久留在人们的记忆中楼虽不存,作为文运的地标永在。

合肥有多长时间的历史了?

自秦朝置合肥县,合肥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提供以下资料供参考
肥,古称庐州,城市布局以环城公园环抱的老城为中心,向东、北、西南三翼伸展,城乡一体,园城交融。工业门类齐全,商贸繁荣,科教文卫体事业发达。今日合肥已建设成为全国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甲级对外开放城市、全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全国45个公路交通枢纽城市之一、全国建设中的铁路交通枢纽,是全省的政治、经济、交通、文化中心。
合肥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早在夏商时期,境内居住的“淮夷族”人,是人类早期文明的部落群体。春秋时期,境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状况,“皆胜淮左”。西汉时,合肥置县。东汉光武帝改合肥县为合肥侯国,由此,“合肥其地视他邑独重。”东汉建安中(约200年),合肥为扬州治所。此后,历经1700余年,合肥一直为州府名都要邑治所。
三国时期,合肥曾为魏国重镇,兵家必争之地。吴魏曾数战于此,致使这块土地成为著名的古战场。曹操点将教弩台、张辽威震逍遥津、吴主跃马飞骑桥的故事,仍为今人津津乐道。遗留下来的古教弩台、张辽衣冠冢、三国合肥新城等古迹遗址,已成为今日合肥的名胜景观。
合肥作为刚正不阿、铁面无私、匡扶社稷、屡纠冤案的一代清官包拯的家乡,自古人才荟萃,如一代辞章怪杰徐南阳,一代书法大家沈石翁,一代围棋国手张之仁,一代国术高手唐殿卿等皆出自合肥。清朝末年,中国历史上一支近代化军事集团——淮军,其诞生地就在合肥。19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淮军完成了中国军队由冷兵器向热兵器的过渡,开创了中国军队近代化的先河。在军政界,一大批淮军将领、幕僚,构成中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派系——淮系。李鸿章则以淮军起家,官至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把持朝政长达20多年,是清末洋务运动的著名代表人物。
合肥历史上曾为一商业都会。合肥置县后,民间商贸得到进一步发展。合肥凭借得天独厚的淝河黄金水道,南可至巢湖而达长江,北可经瓦埠湖而达淮河。此外,有可辐射四邻地区的陆路相佐,交通便捷,成为南北农副产品集散地。加之民间能工巧匠云集,手工业发达,使合肥逐渐形成繁荣的商业都会,成为全国16大商城之一。
共和国成立以来,合肥经济建设步入良性快速发展阶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业全面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肥西县山南柿树岗公社黄花大队于1978年9月,率先实行包产到户,山南镇小井庄积极推行黄花大队的做法,生产发展效果显著,得到邓小平的充分肯定。继肥西县黄花大队、小井庄之后,市郊区城东乡隆岗村通过改革、发展,已建成中国名村、全国创建文明村镇示范点、安徽第一村。该村与肥西小井庄,双双被中央电视台拍入大型专题纪录片《大地之光》。
进入“九五”时期,合肥市实行企业组织结构、所有制结构和产业产品结构相结合的综合结构调整,优化资本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大力扶持和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实施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多样化经济齐头并进的发展战略,将合肥美菱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合肥百大集团控股公司、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国风塑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具有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股份企业发展为上市公司,建成美菱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荣事达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等一批作为安徽轻工业大省的龙头企业。全市一、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趋优化。同时加强外引内联,发展高新科技和名优产品,并按照“大面积、小规模”的原则加大引进外资力度,增加对外出口,开创了生产快速发展,经济高速增长的新局面。
合肥市紧扣“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开放开发,再造新合肥,建设现代化的大城市”的总体思路,按照国务院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收缩布局、控制征地,合理填补充实,分段改造旧城”的近期建设方针,以及“大、快、美、强”的要求,先后完成金寨路、长江路、美菱大道、荣事达大道等多条主干道的改造和拓建工程,辟建了寿春路、蒙城路等多条高标准新干道,建成全国规模一流的四层互通式五里墩立交桥,开通了一环路,辟建二环路,将市区众多的丁字形路改建成以井字形为主的干道骨架,总长度达到1010公里,使建成区面积拓展了1倍。在改造拓建城市道路的同时,对合肥向外部辐射的7条主干线和46条支干线的合肥段亦进行了拓建改造,缩短了合肥与周边城市的行程距离,增强了合肥对外的辐射力和吸引力。随着合九铁路的建成通车,合肥新火车站和合肥西火车站的建成启用及合肥铁路枢纽建设工程的推进,提高了合肥铁路的运输能力和水平。合肥骆岗机场经扩建改造,开通至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的营运航班,并开通直飞香港的每周固定航班,旅客年吞吐量达到150万人次。合肥南淝河航道改造建设竣工,使合肥水上运输得到进一步发展。合肥交通的全方位建设发展,陆海空齐头并进,形成一个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今日合肥交通,已发展成为全国45个公路交通主枢纽城市之一,全国建设中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全省交通中心。
合肥市不断加大居民住宅开发建设力度,先后建成西园新村、琥珀山庄、南园新村等环境优雅、功能齐全、配套设施完善的住宅区,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琥珀山庄、南园和西园新村住宅小区分别荣获国家建设部住宅小区综合金牌奖、工程质量鲁班奖和意大利“利古里亚”国际特别荣誉奖。2001年,全市人均住房面积达到15.3平方米。
合肥坚持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继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科技大学迁建合肥后,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在西郊董铺岛上建立。80年代,电子工业部第16所、38所、43所等科研机构相继迁建合肥。全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16所,在校生达8.42万余人。省、市、县专设图书馆发展到6所,馆藏图书达到271.5万册。各级卫生医疗机构达658个(其中专科和综合医院232所),病床数达12521张。科教文卫体事业的全面发展,使合肥成为全国重要的科教基地之一。
自秦朝置合肥县,合肥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提供以下资料供参考
肥,古称庐州,城市布局以环城公园环抱的老城为中心,向东、北、西南三翼伸展,城乡一体,园城交融。工业门类齐全,商贸繁荣,科教文卫体事业发达。今日合肥已建设成为全国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甲级对外开放城市、全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全国45个公路交通枢纽城市之一、全国建设中的铁路交通枢纽,是全省的政治、经济、交通、文化中心。
合肥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早在夏商时期,境内居住的“淮夷族”人,是人类早期文明的部落群体。春秋时期,境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状况,“皆胜淮左”。西汉时,合肥置县。东汉光武帝改合肥县为合肥侯国,由此,“合肥其地视他邑独重。”东汉建安中(约200年),合肥为扬州治所。此后,历经1700余年,合肥一直为州府名都要邑治所。
三国时期,合肥曾为魏国重镇,兵家必争之地。吴魏曾数战于此,致使这块土地成为著名的古战场。曹操点将教弩台、张辽威震逍遥津、吴主跃马飞骑桥的故事,仍为今人津津乐道。遗留下来的古教弩台、张辽衣冠冢、三国合肥新城等古迹遗址,已成为今日合肥的名胜景观。
合肥作为刚正不阿、铁面无私、匡扶社稷、屡纠冤案的一代清官包拯的家乡,自古人才荟萃,如一代辞章怪杰徐南阳,一代书法大家沈石翁,一代围棋国手张之仁,一代国术高手唐殿卿等皆出自合肥。清朝末年,中国历史上一支近代化军事集团——淮军,其诞生地就在合肥。19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淮军完成了中国军队由冷兵器向热兵器的过渡,开创了中国军队近代化的先河。在军政界,一大批淮军将领、幕僚,构成中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派系——淮系。李鸿章则以淮军起家,官至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把持朝政长达20多年,是清末洋务运动的著名代表人物。
合肥历史上曾为一商业都会。合肥置县后,民间商贸得到进一步发展。合肥凭借得天独厚的淝河黄金水道,南可至巢湖而达长江,北可经瓦埠湖而达淮河。此外,有可辐射四邻地区的陆路相佐,交通便捷,成为南北农副产品集散地。加之民间能工巧匠云集,手工业发达,使合肥逐渐形成繁荣的商业都会,成为全国16大商城之一。
共和国成立以来,合肥经济建设步入良性快速发展阶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业全面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肥西县山南柿树岗公社黄花大队于1978年9月,率先实行包产到户,山南镇小井庄积极推行黄花大队的做法,生产发展效果显著,得到邓小平的充分肯定。继肥西县黄花大队、小井庄之后,市郊区城东乡隆岗村通过改革、发展,已建成中国名村、全国创建文明村镇示范点、安徽第一村。该村与肥西小井庄,双双被中央电视台拍入大型专题纪录片《大地之光》。
进入“九五”时期,合肥市实行企业组织结构、所有制结构和产业产品结构相结合的综合结构调整,优化资本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大力扶持和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实施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多样化经济齐头并进的发展战略,将合肥美菱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合肥百大集团控股公司、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国风塑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具有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股份企业发展为上市公司,建成美菱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荣事达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等一批作为安徽轻工业大省的龙头企业。全市一、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趋优化。同时加强外引内联,发展高新科技和名优产品,并按照“大面积、小规模”的原则加大引进外资力度,增加对外出口,开创了生产快速发展,经济高速增长的新局面。
合肥市紧扣“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开放开发,再造新合肥,建设现代化的大城市”的总体思路,按照国务院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收缩布局、控制征地,合理填补充实,分段改造旧城”的近期建设方针,以及“大、快、美、强”的要求,先后完成金寨路、长江路、美菱大道、荣事达大道等多条主干道的改造和拓建工程,辟建了寿春路、蒙城路等多条高标准新干道,建成全国规模一流的四层互通式五里墩立交桥,开通了一环路,辟建二环路,将市区众多的丁字形路改建成以井字形为主的干道骨架,总长度达到1010公里,使建成区面积拓展了1倍。在改造拓建城市道路的同时,对合肥向外部辐射的7条主干线和46条支干线的合肥段亦进行了拓建改造,缩短了合肥与周边城市的行程距离,增强了合肥对外的辐射力和吸引力。随着合九铁路的建成通车,合肥新火车站和合肥西火车站的建成启用及合肥铁路枢纽建设工程的推进,提高了合肥铁路的运输能力和水平。合肥骆岗机场经扩建改造,开通至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的营运航班,并开通直飞香港的每周固定航班,旅客年吞吐量达到150万人次。合肥南淝河航道改造建设竣工,使合肥水上运输得到进一步发展。合肥交通的全方位建设发展,陆海空齐头并进,形成一个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今日合肥交通,已发展成为全国45个公路交通主枢纽城市之一,全国建设中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全省交通中心。
合肥市不断加大居民住宅开发建设力度,先后建成西园新村、琥珀山庄、南园新村等环境优雅、功能齐全、配套设施完善的住宅区,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琥珀山庄、南园和西园新村住宅小区分别荣获国家建设部住宅小区综合金牌奖、工程质量鲁班奖和意大利“利古里亚”国际特别荣誉奖。2001年,全市人均住房面积达到15.3平方米。
合肥坚持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继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科技大学迁建合肥后,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在西郊董铺岛上建立。80年代,电子工业部第16所、38所、43所等科研机构相继迁建合肥。全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16所,在校生达8.42万余人。省、市、县专设图书馆发展到6所,馆藏图书达到271.5万册。各级卫生医疗机构达658个(其中专科和综合医院232所),病床数达12521张。科教文卫体事业的全面发展,使合肥成为全国重要的科教基地之一。
合肥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在此汇合而得名(一说因古时庐州由合州改名而得名),素以“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三国旧地、包拯故里”闻名于世。合肥之名,最早出现在大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中:“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
历史沿革
秦汉之交,合肥正式建立“合肥县”,属九江郡。东汉刘秀升合肥为侯国,三国时为扬州治所,三国时魏将张辽大败孙权十万大军的逍遥津战役,即发生在这里。明清时为庐州府治,故又别称为“庐州”。自东汉末以来,合肥数为州郡治所,一直是江淮地区重要的行政中心和军事重镇。清咸丰年间,合肥曾为安徽省省会,1945年国民政府安徽省省会迁入合肥,1949年1月21日合肥解放,同年2月合肥建市。1952年,新中国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在合肥市成立。
城址变迁
合肥城址屡有变迁。《太平寰宇记》记载:汉代合肥县城“在今县(城)北”。东汉末年,战乱不息,合肥成为废墟。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扬州刺史刘馥单骑赴任,重建合肥城。魏青龙元年(公元233年),魏将满宠在旧城西鸡鸣山麓另筑“合肥新城”,以与旧城相犄角。西晋统一后,废三国时所筑新城,迁回旧址。 合肥旧城,地势低洼,南北朝时梁将韦睿因此堰水攻破合肥。唐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大将军尉迟敬德在旧城东南高地重筑土城,史称唐城。唐贞元年间(公元785—804年),“刺史路应求以古城皆土筑,特加甓焉”。由此,合肥始有砖砌城垣。 南宋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淮西帅郭振屯驻合肥,为防御金兵侵袭合肥,筑斗梁城。斗梁城“横截旧城之半”,地跨金斗河北,使金斗河横贯城中,基本形成今合肥古城的初貌。 元朝末年,合肥古城多塌毁。佥事马世德提请宣让王及高昌公,发公私钱十万贯,将城作了整修。 至明弘治年间,合肥古城因年久失修,多处废缺,由庐州知府马金度主持修葺。据嘉庆《合肥县志》载,此间合肥古城,周围长4706丈(26里);正西和西南面城墙皆缘冈地,高2.4丈;东、南、北三面城墙列平地,高2.8丈至3丈不等;底宽近4.8丈。城垛4578座,望台28座。城东壕深1.9丈,宽42丈;城西壕深2.5丈,宽29.5丈;城南壕深2.3丈,宽30丈;城北壕深0.8丈,宽35丈。河水环城通流。全城计七门二水关(后为七门三关)。东二门,左曰威武门,五楹,高二层;右曰时雍门,三楹,月城顶有石台。西二门,左曰西平门,五楹;右曰水西门(明正德七年,庐州知府徐钰塞西水关,导水为北濠,又塞水西门,使之为旱西门,另建水西门),三楹,月城顶皆石台。南二门,左曰南薰门,三楹;右曰德胜门,三楹,月城顶皆石台。北一门,曰拱辰门,三楹,月城顶有石台。 清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清政府“征用皖属三十四州县的人力、物力,耗白银十一万四千两”,重修庐州府城。此次重修,城墙全部用大青砖砌成,重开威武、时雍、南薰、德胜、西平、水西、拱辰七门,并增设许多谯楼,“楼橹高耸”,十里之外,就能看到高大的城楼。
朝代 时间 名称 辖县/地 所属国 所属郡/县 性质
先秦时期 前221 合淝县 无 诸侯国 寿春邑九江郡 二级行政区治所
秦 前221至前206 合淝县 无 秦 寿春邑九江郡 二级行政区治所
汉 前203至220年 合淝县 无 淮南国 九江郡 三级行政区治所
三国时期 220至265年 合淝县 无 魏 扬州 一级行政区扬州州治

241年 合淝县 无 魏 扬州淮南郡 三级行政区治所
两晋时期 265—420年 合淝县 无 西晋 扬州九江郡 三级行政区治所

289年 合淝县 无 淮南国 九江郡 三级行政区治所

300年8月 合淝县 无 西晋 淮南郡 三级行政区治所

321年至330年 合淝县 无 西晋 司州桥郡 一级行政区郡治

330年 合淝郡 陈郡 东晋 无 二级行政区治所

345年 合淝县 汝阴 后赵 扬州淮南郡 三级行政区治所

350年 合淝县 汝阴 东晋 豫州汝阴郡 二级行政区治所
南北朝 420年至479年 合淝县 汝阴县 宋 南豫州州治 一级行政区郡治

422年 汝阴县 无 宋 南汝阴郡治 一级行政区郡治

500年 汝阴县 无 齐 豫州北陈郡治 一级行政区豫州州治

500年 汝阴县 无 北魏 南汝阴郡 一级行政区郡治

526年11月 汝阴县 无 梁 豫州汝阴郡治 一级行政区豫州州治

547年7月 合州 汝阴县 梁 合州南顿郡 一级行政区合州州治

559年 合州 无 北齐 合州南顿郡 一级行政区合州州治

559年 合州 无 陈 合州南顿郡 一级行政区合州州治
隋朝 583年 庐州 合淝县 隋 庐州郡 一级行政区庐州州治

607年4月 合淝县 无 隋 庐江郡 二级行政区治所
唐朝 620年 合淝县 无 唐 庐州淮南道 一级行政区庐州州治

742年 合淝县 无 唐 庐江郡淮南道 二级行政区

757年 庐州 合淝县 唐 庐州淮南节镇 二级行政区

902年3月 庐州 合淝县 吴国 淮南节镇 一级行政区节镇首府
五代十国 902年3月 庐州 合淝县 吴国 庐州节镇 一级行政区节镇首府

958年3月 庐州 合淝县 后周 保信军节度 一级行政区节度首府
两宋时期 宋初 庐州 合淝县 北宋 庐州淮南道 二级行政区

997年 庐州 合肥等县 北宋 淮南路 二级行政区

1276年 庐州 合肥等县 南宋 淮南西路 一级行政区淮南首府
元朝 1278年 庐州路 合肥等县 元 江淮省淮西道 二级行政区总管府

1366年 庐州府 合肥等县 元 江南行省 一级行政区江南省会
明朝 1368年8月 庐州府 合肥等县 明 中书省 一级行政区中书省会

1403年 庐州府 合肥等县 明 庐州府隶六部 一级行政区

1644年 庐州府 合肥等县 南明 江北四镇 一级行政区
清朝 1645年8月 庐州府 合肥等县 清 江南省 二级行政区

1667年8月 庐州府 合肥等县 清 安徽省 二级行政区

1853年4月 庐州府 合肥等县 清 安徽省 一级行政区安徽省会
民国时期 1912年 合肥县 巢县等 民国 安徽省 二级建制

1914年6月2日 合肥县 巢县等 民国 安徽省安庆道 三级建制

1928年8月 合肥县 巢县等 民国 安徽省 二级建制
新中国 1949年1月21日 合肥 长丰县等 中国 江淮区直辖市 一级行政区直辖市

1949年2月1日 合肥市 长丰县等 中国 直属江淮行署 一级行政区总署

1949年10月 合肥市 长丰县等 中国 皖北行政署 一级行政区总署

1950年2月 合肥市 长丰县等 中国 华东军政委会 一级行政区

1951年10月 合肥市 长丰县等 中国 皖南皖北合署 一级行政区

1952年1月2日 合肥市 长丰县等 中国 皖南皖北总署 一级行政区总署

1952年8月25日 合肥市 长丰县等 中国 安徽省政府 一级行政安徽省省会
看过《三国》吗?张辽威震逍遥津!你又在这里提问的功夫还不如自己百度呢!
本文标题: 合肥作为一个有着极其丰厚历史的城市,是如何走到今天这破败不堪的地步的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9446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秦二世几乎杀光了所有的兄弟姐妹,为何却留下了扶苏的儿子子婴中国文化属性是什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