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在北魏鲜卑王朝统治下的汉人百姓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发布时间: 2023-03-05 12:00:4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9

魏晋南北朝的社会是什么样的?三国两晋南北朝一般称为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第一,南北经济趋于平衡。江南迅速开...

南北朝时在北魏鲜卑王朝统治下的汉人百姓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魏晋南北朝的社会是什么样的?

三国两晋南北朝一般称为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
第一,南北经济趋于平衡。江南迅速开发,中原发展相对缓慢。黄河流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心,秦汉时期,南北方经济发展差距很大。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大规模的战乱多发生在北方并且时间持续很长,使得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则相对稳定,使得南方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这样南北经济开始趋于平衡,以北方黄河流域为重心的经济格局开始改变。 第二,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士族制的发展和统治者崇信佛教,导致地主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恶性膨胀,造成土地和劳动力的大量流失。
第三,商品经济总体水平较低。由于战乱,不少城市遭到严重破坏,加上南方刚刚开发,商品经济发展缓慢。
第四,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由于民族融合的加强,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密切,并逐渐融合为一体。各族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同时也为隋唐时期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突出特点
(1)科学技术成就突出。如祖冲之的圆周率的计算,郦道元的《水经注》等。
(2)思想界异常活跃。道教系统化,佛教和反佛斗争激烈,佛儒道三教开始出现合流的迹象,文学、绘画、石窟艺术等打上了佛教的烙印。
(3)体现民族融合的特色。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和成就,体现民族特色和不同的民族风格。 (4)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此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下,不同的地域文化,带有不同的特点,具有明显的差别,尤其是南北文化差异很大,南北民歌风格炯异。
社会、政治方面有三大特点:
一、社会大分裂
魏晋南北朝时期,大分裂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除西晋短期统一以外,魏晋南北朝多数时间处在分裂割据状态,或三国鼎立,或南北对峙。南北对峙下的南方和北方,又时常呈现不同的分裂割据局面。秦汉时期的豪强地主发展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土族地主。
魏晋南北朝的社会大分裂,也不是绝对的。分裂背景下又孕育着统一的因素。魏、蜀、吴三国实现了局部范围的统一,十六国北朝时黄河流域曾先后出现过前秦、北魏和北周的三次统一,东晋南朝虽然朝代更替频繁,但南方相对统一。这些统一因素的存在,为隋唐统一鼎盛局面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为结束分裂混战局面,魏晋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中的一些人物,进行过不同程度的努力。曹操、诸葛亮、祖逖、王猛、刘裕、北周武帝等都是为统一做出过贡献的人物。
分裂割据状态下,战乱频仍,各地交通阻隔,不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农业的严重破坏、商业经济的衰退是分裂割据带来的后果。但是在个别情况下,这种因果关系并不是绝对的。例如,三国鼎立时期,国家虽然分裂,但比起东汉末年的割据混战,战争已经大为减少,魏、蜀、吴在各自的统治区域内大力发展生产,南北人民都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机会。同时,在三国政治、外交舞台上,上演一幕幕历史活剧,充满了生机。总之,统一固然比分裂要好,但不能绝对化,对具体的情形要做具体的分析。
二、民族大融合
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的出现,并非偶然,它是秦统一中国以后几百年间,我国各民族形成发展、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的结果。“多民族的统一”,是对秦汉王朝的高度概括,“多民族的融合”,构成了魏晋南北朝社会大分裂之外的又一大时代特征。
两汉时期汉匈之间的和战,增进了双方的交往与了解,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迁居内地、建立少数民族政权,最后与汉族融合,提供了条件。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长期割据混战。边疆地区的各少数民族获得了较大发展。特别是北方的匈奴、鲜卑、羯、氐、羌,趁西晋末年“八王之乱”,纷纷迁居内地,一些少数民族的贵族,还先后建立起政权。如西晋末年,匈奴 贵族刘渊,乘“八王之乱”据有并州,建立了“汉”政权,羯族首领石勒建立了“后赵”政权,十六国之中,除了前凉、西凉和北燕为汉族人建立以外,其他都由迁居内地的少数民族建立。北朝中的所有政权,也都是迁居内地的西北、北部少数民族建立。这一时期其他地区的少数民族,如南方的越族、西南地区的夷人,也都与内地封建王朝有过或多或少的接触。经过长时间的杂居相处,共同经历割据混战的苦难,各族人民之间增进了了解。民族界线越来越小,社会上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这种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在北方表现得最为明显。北魏孝文帝顺应这一历史潮流,采取措施进行改革,客观上促进了少数民族的汉化和封建化,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局面的出现。当然,促进民族融合局面出现的因素很多,我们之所以肯定北魏孝文帝改革,主要是他具有远见卓识,认识到历史发展的趋势并积极地顺应这种趋势,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历史的进步。经过民族融合,许多以往的民族消失了。像自公元前3世纪以来叱咤中国北方的匈奴族,到南北朝后期已经不见其名。经过魏晋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中华民族增添了新的血液,内地经济生活中增添了新的成分,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北方少数民族统治者创立的均田制、府兵制等都为以后的中原王朝所沿用,这些都为下一个繁荣时代的来临创造了条件。
三、门阀大政治
魏晋南北朝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遭到破坏,门阀士族制度占据统治地位,形成这一时期特有的政治面貌。
门阀世族是东汉以来豪强地主的进一步发展。门阀世族统治影响至魏晋南北朝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风俗等各个方面,是这一时期除社会大分裂、民族大融合之外的第三大特点。
九品中正制保证了门阀世族的政治特权,东晋和南朝前期,是门阀世族的鼎盛时期。北魏孝文帝采取汉化政策,在北方豪门大族的基础上,建立了北方的门阀世族制。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和庶族在法律上没有明确的不平等的条文规定,但事实上是不平等的。那时,士族政治上拥有特权,清官要职被士族垄断;经济上拥有庄园,占有大量土地人口,还经常与官府争夺劳动力人口;文化上家学传承,占据垄断地位,还大兴谱牒之学,崇尚清谈玄学,善长书法、绘画等艺术;社会上不与庶族通婚往来等等。士族把特大权,却不愿涉身实务,在优容奢侈中腐朽衰落。世族门阀统治,不仅直接导致西晋时的八王之乱,而且败坏了社会风气,对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我了解的北魏鲜卑

这是一个神秘消失的民族,这是一个将文明刻在石头上的民族,但消失不是消亡,是民族融合、和谐的开始。

鲜卑民族就如同星际的一颗流星,来源于浩瀚的宇宙,闪过耀眼的荣光,之后融化于广阔的星空。

一、鲜卑民族的起源

大部分史学学者认同的观点是鲜卑民族的祖先是东胡。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匈奴与东胡共同生活在北部广袤天地。秦始皇统一六国(公元前221)时,东胡已是一个极为强盛的部落并组成部落联盟。骄傲的东胡十分轻视匈奴,三番两次地派遣使者向冒顿单于索取千里马、阏氏和两族之间“瓯脱”(边界)外的中间地带。因而激起了冒顿单于的怒火,乃于公元前206年出动全国兵马大举进攻东胡。东胡王轻敌没有戒备,及匈奴兵至,来不及抵挡,遂遭惨败,部落联盟被击散,人民、牲畜、财产全被掠夺一空。

东胡失败后,余部向北败退,越过西拉木伦河后分成两支。一支逃向科尔沁草原西北退保乌桓山,称之为乌桓人;另一支游牧于科尔沁草原的东北大鲜卑山,称之为鲜卑人。随后各自称为乌桓人和鲜卑人,而后“东胡”之名从此在史书上消失。目前,一些学者认为乌桓山可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一带,鲜卑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旗阿里河镇北部山麓。

二、鲜卑民族的兴起

公元一世纪中期,鲜卑民族部落领袖檀石槐建立了鲜卑部落军事大联盟称为鲜卑汗国,上面的地图,是当时的鲜卑汗国图,包括整个蒙古草原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它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部共有十二大人皆为大帅,隶属于檀石愧,国度为鲜卑。但是,鲜卑汗国是部落联盟,不是统一的封建制政权,统治较为松散,在檀石槐死后,鲜卑汗国瓦解,各大部纷纷独立,

分立为:拓跋鲜卑、慕容鲜卑、宇文鲜卑、乞伏、秃发、吐谷浑等,建立自己的政权国家,在之后其中的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王朝,历史影响最大。

三、拓跋鲜卑的起源

嘎仙洞为北魏拓跋鲜卑先祖旧墟石室,位于呼伦贝尔市鄂伦春族阿里河镇西北10公里大兴安岭北段顶端,洞口朝西南方向,南北长92米,高20米,宽27.8米,呈外大里小状,洞中可容数千人。洞内出土有石器和陶器等物,说明拓跋鲜卑的先人曾在此处长期居住。

洞内西壁刻有北魏太武帝祭祖的祝文,凿刻于花岗岩上,字迹大多可辨清,叙述了拓跋鲜卑南迁的历史,以及崇信佛教等事,这是见证拓跋鲜卑早期历史的“原始档案”,在《魏书·礼志》上有所记载。

这段石刻祝文,1980年被发现,刻在洞口内15米处西侧石壁上,共19竖行,每行12-16字不等。全文201字,汉字魏书,隶意浓厚,古朴雄健,字略小于拳,参差不齐。祝文在古洞的苍苔下度过1500多个寒暑,字迹仍苍然可辨。

四、拓跋鲜卑的两次南迁

第一次南迁:嘎仙洞至大泽,生活方式从狩猎方式转向游牧方式。

据《魏书·序纪》记载:“南迁大泽,方千余里,厥土昏冥沮洳。谋更南徙,未行而崩。”这是史书所记拓跋鲜卑的第一次南迁。“大泽”即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的呼伦湖,当地通称达赉湖。东汉初年,以狩猎为生的拓跋鲜卑部落乘北匈奴西迁之机,从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中来到水草丰美的呼伦贝尔草原,在呼伦湖、二子湖等地安家落户。

考古学界确认,扎赉诺尔古墓群为拓跋鲜卑第一次南迁的墓葬遗址。1959年4月,考古人员在呼伦贝尔达赉湖扎赉诺尔地区,发现300余座古墓葬,至1984年陆续清理出文物共450件。1985年以后又出土了一大批文物,有陶器、铜器、铁器、骨器、木器、金饰物、珠饰物、贝壳等。棺木用桦木所制四周用石灰掩埋,尸骨排列有序。随葬品有牛、马、羊等。说明当时的畜牧经济已相当发达。

拓跋鲜卑的第二次南迁:大泽至阴山草原,生活方式主要为游牧方式。

据《魏书·序纪》记载:献帝南迁后,又以“此土荒遐,未足以建都邑,宜复徙居”但因“时年衰老”,只好将其再迁的使命托付给他的继任者圣武帝诘汾。诘汾受父命二次南迁,始居匈奴故地,时间约为公元167年。这一时期北方地区经过多年汉匈战争,双方实力大减,彼此进入了一个相对和平的时期。东汉建武二十二年(公元46年),匈奴分裂为南、北匈奴。南匈奴南下附汉,北匈奴遭受东汉和南匈奴兵多次攻击而分裂,一部分西迁,一部分滞留漠北,还有一部分南迁。鲜卑和乌桓正是匈奴故地相对空虚的情况下举族南迁的。

拓跋鲜卑南迁大泽时的交通工具,考古学者形象地称之为“四不像”,也就是鲜卑人崇拜的“神兽”。

直到现在,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猎民还在役使这种动物。这是一种半驯化的鹿类动物,角有数岐似鹿非鹿,蹄分两瓣似牛非牛,头生尖耳似马非马,身长灰毛似驴非驴。鲜卑人视为“神兽”的四不像,蹄瓣大,身体轻,善于在森林中穿行,可驮载猎物,也可以拽雪床;在沼泽地行走时,踩着搭头(沼泽地生长的一种草类盘根植物),不会陷入泥塘之中。而马或牛在沼泽地则寸步难行。

鲜卑民族就是沿着两次迁移的路线,以驯鹿为交通工具,或拉、或驮从嘎仙洞经呼伦贝尔来到盛乐(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和林格尔)。

五、盛乐建都

公元258年,拓跋力微八十五岁时,率拓跋部二十万众从五原东迁,来到成乐城,拓跋力微将成乐更名为盛乐,以祝福初建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以盛乐为政治中心扩张势力,使之成为拓跋鲜卑实际意义上的都城。其后,拓跋力微在这里举行了诸部落酋长的祭天大会,向诸部大人发表了一番振聋发聩的宏论:我历观前世匈奴、蹋顿之徒,苟贪财利,抄掠边民,虽有所得,而死伤不足相补.更招寇仇,百姓涂炭.非长计也。附近部落酋长都来助祭,只有一位东部鲜卑当时所谓“白部”的大人观望不至。力微就把他杀掉了,从此鲜卑个部望而归顺。拓跋鲜卑的早期国家政权在阴山以南建立,盛乐就成为拓跋鲜卑的第一个都城。

角抵瓦当,原件,周围一圈忍冬纹,中间两个角抵童子,瓦当虽然残损,但依然很珍贵,因为上面两个胖胖的角抵童子说明摔跤这种体育运动在北魏时就已经出现了。

六、拓跋猗卢称代公

晋永嘉四年(公元310年),白部鲜卑攻打西晋并州的新兴、雁门二郡。这时拓跋部畜牧业繁荣,有控弦之士四十余万。拓拔猗卢受请出骑兵两万帮助晋,大破白部。晋室为了酬谢猗卢,于315年封他为代公(王),并把雁门郡地给与拓跋部。猗卢重修盛乐故城,在盛乐建都,国号代,这就是代的来历。这时的盛乐,已发展成为塞上空前强大的军事、政治、文化和交通中心。

七、什翼犍中兴

公元316年,拓跋部内乱,猗卢死,变乱频繁,拓跋鲜卑势力大衰,直到公元338年,什翼犍(昭成帝)在繁峙(今山西源县西北)即代王位,改元为建国。内乱平息。什翼犍中兴后,“代”政权的疆域跨有今内蒙古南部和山西省北部,有部众数十万人,从此,拓跋部开始具有国家政府的规模。盛乐城正式成为鲜卑代国之都。

公元376年,前秦苻坚发兵二十万,以卫辰为向导,分东、南、西各路接二连三地打败诸部大人率领的代国军队,什翼犍派出抵御的军队连续失败。六岁皇孙拓跋珪跟随昭成帝什翼犍及皇室成员出逃。

八、拓跋珪建立北魏王朝

代政权亡后十年(即公元386年,东晋太元十一年),苻坚在淝水战败,“前秦”政权覆灭,由苻坚统一起来的弱方局面重新陷于分裂。拓跋珪收集拓跋旧部,乘机东山再起,在牛川(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大会诸部,继代王位,建元“登国”,不久迁都盛乐,改称魏王,建立了北魏王朝,正式把盛乐定为都城。十年后(公元396年)拓跋珪改元为皇始,由魏王改称为皇帝。

拓跋珪建立北魏,政治上,重视汉族人才。前来投靠他的无论是老少贵贱,他都亲自接见,量才使用,引来了晋人来归图的热闹景象。

在军事上,拓跋珪又为日后北魏统一北方奠定基础。塞北复国的拓跋珪雄心勃勃,意欲进图中原。在这些战役当中最著名的就是参合陂大战。

当时中原的强国是后燕,北魏因支持西燕而与后燕交恶。北魏登国十年(公元395年),后燕远征北魏。八月,太子慕容宝亲率8万大军进攻北魏。拓跋珪知道不能硬拼,于是率众转移到了河西地区。慕容宝几个月找不到魏军主力,十月二十五日,不得不烧掉船只,回师向东。当时黄河没有结冰,慕容宝认为魏军不可能很快过河,索性侦察兵也没安排。十一月初三,刮了暴风,黄河结冰。拓跋珪抓住有利战机,迅速渡过黄河,然后率领2万精锐骑兵急追过来。初九傍晚,终于在参合陂追上了。但燕军丝毫也没察觉,夜里,拓跋珪安排兵马包抄过来。次日日出,魏军从山上猛扑下来。燕军正要赶路,见状大惊失色,全军溃散。被踩死的、在帝边河里淹死的,数以万计。参合陂一战。燕军全军覆没,后燕元气大伤。参合陂即为和林县东的凉城县岱海。

塑像按照鲜卑民族共同的体貌特征,广额明目,大耳垂肩来塑造。拓跋珪,字涉珪,出生在参合陂,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统帅,为拓跋氏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在他晚年面对社会矛盾,有些精神失常,有时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不相信部下还随意杀人,公元409年被其次子拓跋绍杀死。拓跋珪16岁建立北魏,寿39岁。

盛乐古城遗址沙盘图。盛乐古城位于土城子古城中城,参考元上都方式,城池间或帐。

拓跋珪不仅在军事上为北魏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在经济上还促进北魏由游牧经济向农业经济转化,拓跋珪建国后,重视和发展农业经济,实行了鼓励农耕、计口授田的重大政策。当时盛乐周围居住有鲜卑、乌桓和汉人数十万人,农业一派繁荣,并在北魏社会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加,成为北魏统治的重要社会经济基础。

九、入主中原

公元386年,北魏王朝定都盛乐,是北魏王朝的第一个都城,建都12年。公元398年,北魏王朝迁都平城(即今日的大同),建都95年。其中,在拓跋珪之孙拓跋焘在位期间,统一了北方地区,确立了南北朝对峙的局面。公元493年迁都洛阳,建都约40年。北魏王朝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入主中原的北方少数民族。

迁都洛阳本身也是孝文帝改革中的一项举措。改革的重点是改变鲜卑族内原有的生活习俗,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文化。其中的汉化政策影响深远,内容为:命令鲜卑族人改用汉姓,穿汉服,与汉通婚,学汉语。改革一方面由政府主导鲜卑族强制接受汉文化,推动了北方民族融合进程,另一方面,其过激的汉化政策,激起了鲜卑族内部贵族集团的分化和矛盾,反对声此起彼伏。引发六镇起义,最终导致北魏的灭亡。

十、云冈到龙门——一个雕刻在石头上的王国

中国最著名的佛教石窟寺有三座:甘肃敦煌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大同云冈石窟。其中龙门石窟和云冈石窟均始建于北魏王朝。从云冈到龙门,一路播洒融事、交流的风云,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注入了新鲜的内容。因此,北魏又被称作是一个雕刻在石头上的王国。

按照帝王之身造佛,是鲜卑人的发明。唯因有了这创意和创举,人和神、佛与帝、虚幻和现实之间,坚硬的石头架起了千年恢宏的彩虹。鲜卑这个激情、燃烧、活力四射的民族,将草原游牧文明和中原农业文明贯通在流畅的点线之中。

云冈石窟之所以能超越河西、西域早期那种小型坐禅窟的格局,创建出如此大型的、辉煌的、气势赫赫的大型佛窟,既有“石室”遗风,又有万世长存之意。至于那种大气派、大窟、大佛,以及粗犷、豪放、顶天立地、不可一视等风格,正是鲜卑人那种豪气万丈、扩地千里的气势的表现。在北魏王朝迁都洛阳前一直在继续开凿云冈石窟。

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下令迁都洛阳,笃信佛教的孝文帝迁都的同时,没有忘记把佛教的发展中心也转移到洛阳来,他组织修建僧庙、寺院。在此前后在洛阳以南的龙门伊水两岸,一山开窟造像,由此一个神奇大型石窟群,龙门石窟开始创建,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

“龙门二十品”指选自龙门石窟中北魏时期的二十方造像题记,是魏碑书法的代表。魏碑上承汉隶,下开唐楷,兼有隶楷两体之神韵。它的书法艺术是在汉隶和晋楷的基础上发展演化,从而形成了端庄大方、刚健质朴、既兼隶书格调,又孕楷书因素的独特风格,是北魏时期书法艺术的精华之作、“魏碑”体的代表。

十一、龙图腾和《木兰辞》与《敕勒歌》

中华龙图腾的演变过程。龙这种图腾,历经历朝历代的演变,北魏时龙图腾中,龙的形象,与近代的龙最为相似。

不朽名篇《木兰辞》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色彩。

《木兰辞》的主人公——花木兰本来姓穆名兰,“花”是后人加的姓。穆是鲜卑人丘穆陵氏改的汉姓。穆兰生活在盛乐地区,黄河边上,花木兰替父从军是参加拓跋珪对柔然的战争。

《木兰辞》所描述的地方正是盛乐地区,依据有三:

1、盛乐建都,人口众多,经济发达,才会有“市”,而周边全是农业和畜牧业区,不会有“市”之说。

2、从时间上讲,拓跋珪从公元286年称魏王到398年大战后燕正好12年。

3、从《木兰辞》中反映的“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正是拓跋珪与后燕大战参合陂的战争画面。

千古绝唱《敕勒歌》是北朝时期游牧在阴山漠南一带的高车人,又称敕勒人的民歌,原为鲜卑语,将其译为汉语的时代为北朝时期。《敕勒歌》的作者斛律金。金代诗人元好问曾赞美它:“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

《敕勒歌》中描写的草原风光,就是和林格尔地区1500年前的草原风光,这一地区处于古敕勒川的南缘。

十二、鲜卑民族开启了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先河

自秦汉以来,匈奴作为一个强大的草原帝国,与中原王朝进行了长期不断的战争,对中原王朝形成了严重的威胁,但匈奴以掠夺为主,无意入主中原。而继匈奴以后,取代匈奴而称雄草原的鲜卑民族,吸取了匈奴族失败的教训,变掠夺为占有,从而开创了有史以来第一个入主中原,成就中原王朝的少数民族。继鲜卑之后,又有契丹建辽、女真建金、党项建大夏、蒙古建元、满洲建立清朝,从而组成中华帝国由多民族构建封建王朝的灿烂画卷。

拓跋鲜卑建立北魏以后,剪灭群雄,统一北方,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上为隋唐盛世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民族融合的结果,一方面是民族更加和谐,另一方面是融入新的血液,缔造新型民族血统。从北魏以来,北周的宇文家族、北齐的高欢家族、隋朝的杨坚家族、唐朝的李渊家族,即使不是直接的鲜卑血统,也可以说是带有间接的鲜卑血统。特别是唐太宗李世民被国内外多数学者认定为鲜卑后裔,在当时他被各少数民族尊为“天可汗”。据史书记载,自北魏、北周、北齐、隋、唐五个朝代有十四位皇帝都籍隶于以盛乐为中心的阴山南北地区,并且出现了北魏、北周、北齐、隋、唐五朝的七位开国皇帝。在前后二百三十多年之间,以盛乐为中心阴山南北地区能够先后走出这么多帝王,这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的奇迹。因此,这一地区也被称为“帝王之乡”。正是这种既有中原文化又有草原文化血液的帝王,使中华民族走向盛世,走向世界。

十三、草原丝绸之路

自从拓拔鲜卑南迁阴山,定都盛乐以来,南通中原,北连草原,建立起以盛乐为中心的草原丝绸之路,盛乐草原与中原通过交换获得丝绸、茶叶,再通过阴山---河套地区----贺兰山一线,在甘肃武威、敦煌与西方连接起来。而西来的物品通过盛乐传到中原和草原东部地区。经济、文化交往的要道。盛乐地处草原丝路南道的中央位置,成为草原丝绸之路的一个中心地带。在这条道路上,先后在呼和浩特市、银川发现了东罗马帝国的金币和波斯萨珊朝银币以及产自西亚的金银器,这些出土的文物,说明了沿阴山河套一带的草原丝绸之路相当繁荣。

十四、北魏百家争鸣

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是我国历史上又一个百家争鸣的年代。人口的大流动和民族关系的大变动带了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大交流。玄学、佛学、道教、儒学以至法家、名家相互争胜,又相互吸收,导致了学术文化上的繁荣。其中李白、白居易、刘禹锡、元稹、狄仁杰、尉迟恭等其祖先都有可能是鲜卑人。其中画家闫立本,其画作《步辇图》在故宫展示,故宫对其的人物简介是鲜卑族、盛乐人。

十五、北魏金陵之谜

北魏皇帝出巡盛乐,主要是拜谒盛乐城南面的金陵。公元386年(即东晋太元十一年),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复兴代国,正式把盛乐定为都城。后来尽管北魏朝廷几易都城,但在迁都洛阳之前,北魏历代皇帝都衩埋葬在盛乐金陵。金陵是北魏王朝迁都洛阳以前埋葬皇帝和皇后的陵区,葬有道武帝拓跋珪、明元帝拓跋嗣、太武帝拓跋焘、文成帝拓跋滤;献文帝拓跋弘等五代皇帝;其他一些开国功臣也都附葬在这里。所以当孝文帝拓跋弘在迁都洛阳关,特地巡增到盛乐,向金陵安葬的祖宗告别。随着北魏王朝的覆灭,盛乐城的繁荣与金陵的祭祀也逐步消失,目前,考古人员只在洛阳发现了北魏的长陵、景陵,而没有发现北魏的金陵。北魏金陵埋葬的皇帝之多、影响之大,被史学界认为其价值不亚于秦始皇陵。和林格尔的盛乐古城,是今后揭开金陵之谜的起点。

十六、鲜卑民族的动向

南下的鲜卑族随着孝文帝改革和北齐、北周、隋唐时期的民族大融合,融入汉族中;西迁的鲜卑族与当地民族形成了今天的藏族和土家族;而留守大兴安岭的鲜卑族后来演化成契丹族和蒙古族。五十六个名族中的锡伯族是今天鲜卑民族的后裔,在我国东北和新疆一带地区生活。鲜卑族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作为一个民族的称谓已在历史长河中消失了,但它对推动中国历史所作的贡献,则永存于世。

北魏时期,出现了 汉人胡食 和 胡人汉服 的现象,这说明什么?

说明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相互取长补短,吸收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逐渐融合一体的历史趋势,是历史的进步表现。这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为了巩固统治而实行推行汉化政策的其中一个部分,"胡人汉服"体现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
而民族融合又把胡人的生活习惯带给汉人,促进了"汉人胡食"。
胡人汉食说明汉人是包容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胡人汉服说明汉文化是被胡人接受的。
北魏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时期,汉族和北方少数民族在生活方式上相互影响,于是汉族人开始接受少数民族的饮食,而少数民族则穿起了汉族的服饰,这说明了北魏时期我国各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和汉民族之间相互融合的情形。
民族融合,和谐啊,呵呵。
这说明汉人和胡人都是人。
矛盾是野心家们制造的,普通人只要求平和地过日子。

北魏时期,汉族和少数民族在生活上互相影响的现象有什么

游牧民族在武力征服后,被农耕文明的文化所同化。由于在文化上农耕文明要领先许多,主要是少数民族效仿汉族的文化。北魏统治下的中原,以汉族为主,具有较高的封建文化,魏孝文帝在政治和社会风俗方面进行了大胆改革,消除鲜卑与汉族之间的隔阂与矛盾,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即封建化,在服饰、语言、丧葬、通婚、吏治、门阀等制度方面都有相关的汉化规定。这些改革促进了北方各少数民族进入封建社会,适应了各族人民间的自然融合趋势,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和民族的大融合起了积极推动作用。北魏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宗教信仰异常虔诚的一个时代,由于统治者一方面提倡儒学,将其钦定为选才的准绳,另一方面又崇尚佛道,重释家内典,故在世族高门中形成了一个既尊崇儒术又出入释老的士大夫居士阶层。多重文化身份的存在,使他们对当时传统文教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北魏孝文帝改革,穿汉服
孝文帝把国都迁到洛阳以后,决心进一步改革旧的风俗习惯。
  有一次,他跟大臣们一起议论朝政。他说:“你们看是移风易俗好,还是因循守旧好?” 咸阳王拓跋禧说:“当然是移风易俗好。”孝文帝说:“那么我要宣布改革,大家可不能违背。”
  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决心开始进行改革。他的汉化改革之所以能够推行,首先得力于他知人善任。他不仅重用主持改革、提倡汉化的鲜卑贵族,还重用了许多有才干的汉族人。他深知笼络汉族地主对于巩固北魏统治的重要性,所以他一直不持民族偏见,重用汉人。对南朝投降过来的官吏,他也能不加怀疑,待之以礼。孝文帝不拘一格地选用人才,为自己的改革组织了一个智囊团,在这些智囊的支持和帮助下,孝文帝从改革鲜卑旧俗,学习汉族的生活方式和典章制度着手,开始了自己的改革。
  第一:禁止鲜卑贵族穿着胡服,一律改穿汉族衣服。
  第二:禁止鲜卑贵族讲鲜卑语,一律改说汉语。(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习惯,可以允许不立即改变;但 是,30岁一下的人和在朝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第三: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服。
  第四:将鲜卑族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形拓跋改为姓元。

五胡乱华的时候汉人在北方怎么活的?

五胡乱华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多个少数民族大规模南下而造成与汉族政权对峙的时期。又称永嘉之乱或五胡十六国。 五胡是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少数民族,其他还有丁零 、乌桓、吐谷浑等等。 汉朝以来,就有胡人不断向中原内地迁徙,逐渐盘踞华北地区,势力不断壮大。到西晋时期,胡人已入居关中及泾水、渭水流域,对晋都洛阳形成包围之势。 在晋惠帝时期的八王之乱以后,晋室分裂,国力空虚,民生凋敝,中原汉族的军事力量迅速衰退。胡人趁机起兵,于是中原大乱,在百馀年间先后由胡人及汉人建立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的政权,史称“五胡乱华”。 又因为北魏末年的史官崔鸿曾撰的《十六国春秋》一书,该书将较具代表性的十六个政权独立记录,故又有将此一时期称为“五胡十六国”者,实则政权的数目远逾十六个,建立者也不限于胡人。 五胡乱华 的历史阶段 公元304年至公元439年(西晋永兴元年至北魏统一),南至今淮河,北至阴山,西 至葱岭,东至海,东北至鸭绿江下游以北,西南至澜沧江以东,相继建立了十六个分裂 割据政权。即西晋永兴年建立的成(巴氐)、汉(匈奴),西晋亡后建立的前赵(匈奴)、后赵(羯)、前凉(汉)、前燕(鲜卑)、前秦(氐)、后秦(羌)、后燕(鲜卑)、西秦(鲜卑)、后凉(氐)、北凉(匈奴)、南凉(鲜卑)、南燕(鲜卑)、西凉(汉)、夏(匈奴)、北燕(汉)。此外,还有冉魏(汉)、西燕,但没有包括在内。 汉和前赵算一国,史称十六国时期。而入主中原的五个主要部族即匈奴、羯、鲜卑、氐、 羌,史称五胡。习称五胡十六国。 西晋时,秦、雍、并三州膏腴之地已为羌、氐、匈奴所聚居,羌族及杂胡居泾水及 渭水下游以北,氐族居渭水中游两岸及下游南岸。匈奴族则居汾水中下游,羯族居蜀漳 河上游。西晋政府的民族歧视及残酷的压迫和剥削引起他们的反抗。 公元294年匈奴郝 散反,攻上党,不久被杀,公元296年郝度元联合羌、胡反,杀北地太守,又击败冯翊 太守及雍州刺史。秦、雍二州氐、羌皆响应,推氐帅齐万年为帝。大疫、大旱、饥馑, 使起义声势日大,历时4年才被镇压下去。汉民大量流亡梁、益、荆、豫等州求食。由 于官吏的迫害,益州流民推举巴氐豪酋李特父子为首,先后击败益州刺史赵廞、罗尚。公元304年李雄据成都称王,公元306年称帝,国号大成,实行轻徭薄赋政策,民多富实。 公元347年灭于东晋。 西晋门阀士族独占政权,排斥寒门士族和少数民族贵族,引起后者强烈不满,八王 之乱,王室兵戈相残,给各族人民带来极大灾难。西晋政府残忍腐朽暴露无遗,统治机 构分崩离析,统治力量急剧削弱。这时匈奴诸部贵族密议“兴邦复业,此其时矣。”共 推刘渊于公元304年举兵反晋,称汉王,建庭左国城(今山西离石县东北)。刘渊字元 海,幼习儒学,又久居洛阳,接触诸王,宰辅、名士。他声称继承汉祚,立汉高祖以下 三祖五宗神主祀之。王弥、石勒等亦领兵附之。公元308年即帝位,徙都平阳(今山西 临汾市西南)。两次派兵攻洛阳,皆不克。公元310年刘聪继位。公元311年遣刘曜、王弥、石勒等攻陷洛阳,俘晋怀帝。公元316年又遣刘曜攻陷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 俘晋愍帝,灭亡西晋。公元319年刘曜即帝位于长安,改国号为赵,改祭匈奴冒毒单于 及刘渊,史称前赵。疆域北至朔州(今甘肃固原县)南至略阳(今甘肃天水市),西至 抱罕(今甘肃临夏县东北),东至新安(今河南渑池县东)与后赵为界。公元329年灭 于后赵石勒。 石勒,上党武乡羯族小帅,因饥寒曾被掠卖为奴,后聚18骑为盗,又召集亡命随汲 桑破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后奔附刘渊,屡立战功。公元311年攻灭王衍所率 司马越军10余万,又与刘曜、王弥攻陷洛阳。随即火并王弥,南攻江、汉。纳谋士张宾 计,以襄国(今河北邢台市)为据点,取幽冀二州。公元319年称赵王,史称后赵。公元329年灭前赵,迫前凉称藩,统一了北方。疆域东至海,西至抱罕,北至阴山、渔阳 (今北京市北),南以襄阳、合肥与东晋为界。 石勒以羯族为国人。立太学,培养羯族士人,提高羯族文化素质。实行九品官人制, 招纳人士。“遣使循行州郡,核定户籍,劝课农桑”,“均百姓田租之半。”恢复和发 展了生产。石虎继位后,徙都邺,公元350年为冉魏所灭。冉闵建立魏国,都邺,史称 冉魏。公元352年为前燕所灭。 此后,中原为前燕和前秦所统治,凉州则一直为前凉割 据。 公元301年张轨任凉州刺史,平定州境,城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守境安民。曾 多次派军去保卫洛阳、长安。西晋亡后,仍奉西晋正朔,中原士民多避难于此。史称前凉。其孙张骏曾派杨宣领兵越流沙,伐龟兹、鄯善,于是,西域皆降。疆域东至黄河, 西至葱岭,北至居延泽(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境),南至南山(今甘肃祁连山)。公元 376年为前秦所灭。 鲜卑慕容部经济文化较落后,原居辽河流域,在汉族封建生产方式影响下,逐渐封建化,先后徙居大棘城(今辽宁义县)、龙城(今辽宁朝阳市)、蓟(今北京市西南)。 公元352年灭冉魏,自称燕皇帝,徙都邺。史称前燕。疆域东至海,西至今山西离石、 河南洛阳、南阳与前秦为界,北至今山西代县,南于淮河与东晋为界。东北至今鸭绿江 下游以北。公元370年灭于前秦。此后,前秦统一了北方。 氐族豪苻洪原居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县)。 后赵时,东徙枋头(今河南浚县西南 淇门渡),为流民都督。后赵亡,其子苻建率众西归关中,称王,都长安,国号秦。史 称前秦。公元357年,苻坚即帝位,重用寒门士人王猛,改革政治,镇压豪强,发展生 产,“田畴修癖,帑藏充实,典章法物靡不悉备。”他先后灭前燕、前凉、代国(鲜卑 拓跋部),征服西域,统一了北方。又取东晋梁、益二州。疆域西至葱岭,东至海,西 南至今四川攀枝花市,东北至今鸭绿江下游以北,北至阴山,南至淮河与东晋为界。公元383年苻坚大举南伐东晋,败于淝水,于是鲜卑慕容部、羌、杂胡及各地纷纷叛乱、割据。 在西燕的猛烈攻击下,公元385年为后秦所灭。 此后,中原为后燕,后秦所割据, 凉州则为后凉割据。 西燕,公元384年鲜卑慕容冲建,都阿城(今陕西长安市西北),冲死,慕容永徙都长子(今山西长子县西南),公元394年为后燕所灭。 后燕,公元384年鲜卑慕容垂建。都中山(今河北定县)。公元397年北魏攻占中山, 慕容宝徙都龙城。公元407年慕容熙为冯跋所杀,国亡,冯跋立高云为帝,史称北燕。 公元409年冯跋继位,“省徭薄赋。”公元436年为北魏所灭。 南燕,公元398年鲜卑慕容德建于滑台(今河南滑县东南),为北魏所逼,乃率众东取青州诸郡,都广固(今山 东青州市西北)。公元410年灭于东晋。 后秦,公元384年羌酋姚苌叛苻坚建,都长安,公元394年姚兴继位。公元417年为 东晋所灭。 夏,公元407年匈奴赫连勃勃建,都统万城(今陕西靖边县东北白城子)。公元417 年东晋灭后秦。勃勃击败晋兵,取长安。公元431年赫连定灭西秦之后,为吐谷浑所袭, 国亡。 西秦,公元385年陇西鲜卑乞氏建,都金城(今甘肃兰州市西)。公元431年为夏所 灭。 后凉,公元386年前秦大将氐人吕光自西域回师据凉州所建,都姑臧(今甘肃武威 市)。疆域东起黄河,西至葱岭,南至祁连山,北至居延泽。公元403年灭于后秦。其 西部为西凉,公元400年李嵩建,初都敦煌,后徙都酒泉(今甘肃酒泉市)。公元420年 灭于北凉;其东部一为南凉,公元397年河西鲜卑秃发氏建,都乐都(今青海乐都县)。 公元414年灭于西秦。另一为北凉,公元397年临松卢水胡沮渠蒙逊建,都张掖(今甘肃 张掖市西北),后徙都姑臧。公元439年灭于北魏。 十六国时期虽处于分裂时期,但对中国历史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首先,它开创了 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先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不仅由雇农陈胜、亭长刘邦实现了, 这时亦为刘渊、刘聪、石勒、苻坚等实现了,汉族门阀士族统治的独占被突破了。而代 之以少数族与汉族寒门士族的联合统治,他们中多数受过儒学薰陶,重用寒门士族,恢 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使百姓得到喘息之机,北方获得短时的安定。和同时的东晋比较, 并不逊色。这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其次少数民族由被统治民族变为统 治民族,其统治者(以及汉族谋士)如何正确处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这是历史提出 的新课题。有的一开始就解决得不好,有的开始还解决得好,实现了北方的统一,后来就不行了,其统治很快就崩溃,北方又陷入分裂状态。但他们的经验教训对中国历史影 响也是很大的。所以到北魏出现了孝文帝的改革。
汉末直到魏晋,出现了一种门阀制度下的类奴隶制的社会,特别在五胡乱华后的北方,那种结堡而守的汉人地方士族遍布各地,普通汉人起初就像难民一样,逐渐成为一些大士族低下的附庸,或者说堡民更类似与农奴,一切以堡长的指示马首是瞻。地方大士族这时为了生存,一般都会在保有自己权利的情侣下,投效各支走马灯一样的五胡政权,但是更多的则是朝秦暮楚的投机行为,北方汉民还在长期的接触下,与五胡混杂相互通化,胡人在汉化同时,汉人也在胡化,到了隋唐时期的衣食住行,以及艺术文化方面,都基本与南方汉人有了很大的区别,大概就是这样。
留在中原的汉人贵族基本都被胡人强制通婚,至于平民不是被杀,就是躲山上,要不然就是给胡人做奴隶,一大半都跟着晋朝皇室跑去南方,之后数百年的融合,留在南方的汉人或多或少受到南方土著文化的影响,但占比不大,留在北方的,可以说是没几个传统意义的汉人,基本都留有胡人的血脉
本文标题: 南北朝时在北魏鲜卑王朝统治下的汉人百姓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9008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山茶」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有哪些应用价值求推荐怀孕以后可以科普知识的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