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以后,子女是不是孝顺,看到哪几个细节就知道了?,人老了的时候,有些优势还在;有些需求更多;有些优势则转化为了劣势。,子...
人老了以后,子女是不是孝顺,看到哪几个细节就知道了?
人老了的时候,有些优势还在;有些需求更多;有些优势则转化为了劣势。
子女孝顺不孝顺,做老人的可以从这三个层面进行观察、检验,就基本能够得出大致的结论,然后做好应对准备,让自己的晚年多一些快乐,少一些烦恼。
第一,从儿女对老人现有价值的态度判断。
老人一生省吃俭用,晚年或许能存下一笔钱,或许名下还有价值不菲的房产,甚至传家之宝等等。如果子女经常询问打听,表现出极大的关心和担忧,甚至为此和兄弟姐妹闹起矛盾,这样的子女是不会孝顺的。
还有一些老人在儿女家生活,老了老了还得为他们买菜做饭接孩子,儿女不知道心疼体贴,回到家就是坐等吃喝,而从不帮手,甚至还嫌好道歹,这样的子女是不会孝顺的。
第二,从儿女对老人正常需求的态度判断。
老人也是人,想吃点可口的,穿点舒适暖和的,闷了想串个门拉个呱啥的,儿女不能满足;有的老人因孤独还想找个老伴,儿女坚决反对阻拦,说是担心被骗什么的,这样的子女是不会孝顺的。
老人是长辈,老人需要儿女的尊重。但有些儿女不仅不够尊重老人,还吆五喝六,吃饭也不等,好东西偷着吃,这样的子女是不会孝顺的。
老人是老人,老人需要儿女的理解和关心,有些儿女不关心老人的身体,不体谅老人的病痛,从不问候,也不陪伴,很少交流,这样的子女是不会孝顺的。
第三,从儿女对老人缺点的态度来跑断。老人到晚年思维迟钝,动作迟缓,邋里邋遢,还有难闻的体味,这些缺点构成了老人的劣势。有些子女不仅没耐心,还特嫌弃,和老人从小一把屎一把尿的拉扯他们,完全不能对比。这样的子女是不会孝顺的。
当然,做老人的也不可能要求儿女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或者以完美的标准去衡量儿女的孝心。儿女也有儿女的难处,而且是人都有缺点,有些老人越老越糊涂,这也是对儿女耐心的极大考验。
所以,人老了,要清醒认识晚景的常态,泰然处之,淡然应之。只要活的明白,就能不渴求、不较真,让自己自然而然的老去。最好是:
1.在生活能自理时,自己单过;不能自理时看情况而定,如果距离不远就住自己的老屋,让子女们送点饭;如果有条件就住养老院,或者花钱找护工;有病时能看好就看,不治之症可要求放弃,没有质量的活着并不是福。糊涂到啥都不知道时就听天由命吧。
2.如果不是太穷,最好给自己留点老本,这是老人最后的资本了。这样,除了减轻儿女负担,自己也可以要求某种养老方式,让自己在老去之前尽可能少一些伤心痛苦。
人老了以后,子女是否孝顺,从多方面看,不能光看表面,要看实质,不能只看几天,要看长久,表面孝顺不是孝顺,心里孝顺才是真正的孝顺。
我有一个邻居,农村吗,邻居家有点啥事大家都知道,因为农村人没事经常在一起聊天。
他们家子女多,过去子女多的人家说媳妇难,他的父母就将他招到女方家做了上门女婿,农村管上门女婿叫养老女婿,就是养女方父母的老。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父亲去世了,就剩下他的母亲,他有四个姐姐,一个哥哥,当时他和他的哥哥商议一人负责一个老的,他负责他母亲。这不他哥哥负责他父亲,父亲以经去世,他负责他的母亲,农村有个习俗,家中有儿子的,女孩不负责养老,都是男人的事,这就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不成文规矩。
我来说说我的邻居是怎样养他的母亲的,大家都赞成。因为他是上门女婿,女方的老人都健在,没办法把自己的母亲接到自己家中,那样不好办,他给他母亲盖了两间小房,老人一个人用也很宽敞了。
他的母亲离他家很近,他每天早早起来,给母亲做饭,冬季一天给老人烧火做饭,晚上等老人睡着了他才回家,夏天天暖和了,老人自己做,有时间他就去陪老人。
说句实话,这样的生活还在继续,他一个人养了两家老人,我真为他的孝心感动,天底下有多少人能做到呢?我们应向他学习,孝顺老人是我们的义务,我们应以孝为荣。
人老了以后,子女是不是孝顺,得从几个方面来看,它不是片面的,必须都要能达到才行。
一:人老了以后,子女孝顺与否,是否在身边常陪伴有句歌曲名叫:常回家看看,父母在意的儿女经常的回到身边,即使是说说笑笑,这也是陪伴,所以伴随也是幸福。
现在上了年纪的老年人,他们都有退休金,生活来源有保障,表面上看,家里的儿女在陪伴老人,事实是在啃老,把老人的退休金直接是挪用了,像这种陪伴,我认为,这不是孝顺,相反,是严重的逆子。
老人是老了,也有经济来源,如果子女们,能不用老人的一分钱,从自己的口袋上掏钱去孝顺老人,这样的子女才叫真正意义上的孝顺。
有人说,子女孝顺,陪伴第一,其实不然,陪伴只是孝顺的一个方面,虽然老人每天在身边,所有的支出,都是老人的,儿女只是出了时间,并不能肯定是孝顺!
去年,本人的父亲去世了,一年后我才知道真相。为什么老人老了,我不在身边,主要的根源是老人偏心,直到去年老头子去世,我们家,我和姝姝,没有得到老人的一分钱,而大儿子,虽然是伺候了,大儿子没有掏一分钱,都是老头的退休工资,最后,我和姝姝算了一笔帐,老头子给大儿子总计88万元,我和姝姝一分没有。而老头临走时想要吃西瓜,大儿子说现在没有西瓜,老头去世后,身上的衣服就是40块钱,这就是我们家老头子偏爱大儿子的后果。
老头子睡下后姝姝通知我时,回家一次,当时老头还在,但大儿子直接不让我沾边,因为此时老头子的身上还有钱,为了防止我和姝姝也会得到钱,大儿子就不让我和姝姝沾边,只要一回家,就是吵架,意思是你们不要回来。
老头子原来就没有病,主要的根源出在老头子身上有钱,给大儿子知道后,大儿子想尽各种办法,把老头子的存折偷去,拿走了老头所有的钱,此时的老头又不愿意告诉我和姝姝,心里的精神支柱没有了,直接睡倒。在睡倒的二年里,老头的退休金全部在大儿子手上,他们就给老人每天吃稀饭,吃了两年,在这两年中,我和姝姝想送点吃的给老人,但我们没有办法接近老人。
之前老人是有手机的,也有我的电话,但大儿子把老头的电话没收了,每次我发现老头的手机没钱了,都会充值。但是从来打不通,没有人接。今年听我们家乡的人说,老头子在最后的半年中,曾经想跟我住,但是没有办法联系到我,虽然是我去过,没有办法直接到老人的身边,因此,老头子心里有什么想说的,也没有办法传到我的身边,也就无法得知老人有什么要求了。
天下的父母们,不要偏心,不要从事情的表面上去判断一个人,有几个子女的老人们,在还有行动能力的时候,最好不能把经济给子女知道,如果你们不小心暴露目标,另外的子女即使想对你孝顺,也就无能为力了,因为你所偏爱的子女非常的强势。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告诉天下的父母们,身上有钱的时候,能吃就多吃点,能喝就多喝点,不要认为你喜欢谁,就住在谁的家里,你们自己想办法租房子,也不要住在子女的家中,你住在他家,事实是人身自由都给剥夺了。没有行动的自由,别的子女想孝敬你们,但你们家的大门进不去,只能在外面眼泪汪汪的看一会走路。
所以,这个提问,怎么从儿女的行为中看出儿子的孝顺,看是看不出来的,孝顺的子女往往是你最不看好的。
人进入老年渐渐的失去劳动的能力,也渐渐的没有了经济来源了。养老生活的供给也只有靠儿女了,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养儿防老”。又有谁能保证儿女都是孝顺父母的。其实,子女是不是孝顺,看这几个细节就知道了。
子女是不是常回家看看他们的父母 人老了以后,只要温饱上没有啥问题,身体也没有大的疾病,至于钱和衣物倒不太在意。要说让父母在意的,就是老了以后希望儿女多陪伴着自己。而不是只图儿女常常买些东西,或者给点钱,像走戚一样来去匆匆。虽然他们的父母也在外面前夸赞自己孩子多懂事,其实,他们心里才有怨言呢!这不算是孝顺的儿女,是“假孝顺”。因此,那些真正有孝心的子女,肯定会有空就回家看望父母的。
老了以后,子女们是不是真的很孝顺父母,别人看的也并不是物质方面的,而是精神层面的东西。有些做父母的,经常会和给别人说起与子女们相处的温馨场面,比如会说,子女吃了自己做得饭受到夸奖,还吃了几碗,还帮着洗锅刷碗了。父母回忆跟子女相处的场面越温馨,越说明父母与孩子们关系越融洽,子女越孝顺。人老了以后,家旦的子女孝不孝顺,要看他们的父母是不是跟别人聊起与子女相处的温馨场面就知道了。
做父母的是不是知道子女具体的生活状况子女越大越会少言寡语,就是对自己的父母也很少说话。而那些真正孝顺父母的,就会经常和父母交流,会不厌其烦地向自己的父母说他正在做什么,生活状况怎么样。让父母感知他的生活,也不用为他操心,惦念。所以,当有些父母聊起子女的时候,也只是搪塞地说,孩子们都很忙。一听都是无奈的应付。人老了以后,子女是否孝顺,别人是看做父母的是不是知道自己子女的具体生活现状。
可怜天下父母人,做子女的,还是要多多体谅父母,多多孝顺父母。父母含辛茹苦把子女养大,他们的爱都是无私的,也并不指望子女回报什么。当父母老了的时候,常回家去看看父母,多陪陪父母说说话,与父母心灵沟通也是一种孝顺。
【@为生活而提神 】
个人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细节来看出子女是不是真的孝顺老人?
老人着装的整洁性。从老人的衣服鞋帽的是否干净整洁,卫生是否达标就可以略知一二。子女孝顺的家庭,老人的穿着都是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着装不再于价值的高低贵贱,只要家里的老人穿起来舒服得体就行了。
而那些子女不孝顺的家庭,老人穿着看起来就没有那么干净整洁,甚至还会显得邋里邋遢,丝毫没有什么卫生可言。因为没有人帮他们清洗,而他们自己也无心无力打理,所以就只能穿着那样的衣服裤子出门了。
子女孝顺的老人,给人的感觉就是精神抖擞,精气神十足,自信满满,到哪里都会给人一种阳光般温暖的感觉。许多人都愿意与他们交朋友。
相反的,那些子女不孝顺的老人,看上去就是精神萎靡不振,目光呆滞,给人一种无精打采的感觉。有些人甚至是满身戾气,犹如带刺的玫瑰,谁一靠近就会被刺痛,让人不敢轻易地靠近他们。
在菜市场里,一些老人为了一毛、两毛的价格与老板讨价还价、争论不休,除了性格养成之外,大多数有这些习惯的老人都是子女不太孝顺的类型。
暂且不说钱多钱少的问题,单从他们的这种消费态度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来。只有那些子女不孝顺的老人,才会表现出这种锱铢必较的消费习惯。
而那些子女孝顺的老人,则很少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他们能够量力而行,对于自己喜欢,也有能力购买的东西,就会很爽快的买下来,而不是犹豫不决、左思右想。
老人生活状况良好,心情愉快,每天的任务就是锻炼身体,保养自己。这样的老人大多数都是子女孝顺,家庭和睦的。
而另外的一些老人却完全相反,年纪很大,行动不便了却还要为了生计四处奔波,努力赚钱养家糊口。他们不是不想休息,而是现实状况不允许。有些就是因为子女不孝顺、不作为而导致的这种情况。
总而言之,人老了以后,如果子女不孝顺,通过许多表面的细节还是能够看出来的。相由心生,一个人的所思所想都可以通过面部表情表露出来。
一个老人过得好不好,除了他们自己知道以外,旁人也能够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每一个做子女的人,都应该多体谅一下父母、多关心一下老人,让他们度过一个快乐无忧的晚年生活。
这是我们作为儿女应尽的义务与责任。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美德!
孝,到底是什么?
我讲一个真人真事。一个老人,一个陌生人青年,因为偶然的机会一老一小认识了,后来,老人病,这青年时不时地去看老人。老人弥留之际写下嘱咐,
把自己的全部财产悉数留给了青年。
在这个老人身上,考,就是临终的关怀,就是在他身倒个尿盆,买点饭,扶一把躺下或坐起。
儿女不在身边,至少可以说是,不能行孝,或者他们是有爱心的,屁用?爱心不是行为,不是喂饭倒尿,那孝,爱心又有何用!
老人自己说,孩子都是好孩子,都忙。他呢,没有责备他们,但是,他认为青年接受他的遗产更合适。
这个事,叫一个买卖来算,他的儿女全是傻逼。干两也挣不了老人的那么多遗产,包括房子,所以,他们没有经商头脑。他们或者以为,财产早晚是自己的,或者他们根本就不在乎老人的财产。
扯回来。孝,在干时就是三天两头来家看看,做些老人做不了又需要做的小事,在病中,就是打扶一把,倒尿盆,啦个呱。或概括为临终的关怀。
孝,是行为。爱心就算了,虚头八脑的东西,不实用。不在床前,全是屁话,我信你个鬼!
我之前也讲了一个真人真事。我的邻居,更是个高手,直接把房子卖了,把所有东西变成了钱,去玩了,算计的正好,人死了钱也基本花光了。绝对是一个很有实战能力的精算师。他干脆,不用孩子来孝顺了!
所以呢,叫我说,去他娘的儿女吧,我管你孝不孝的,自己的命自己打理,到哪一天算哪一天。你忙吗?好的,那就忙你的去!
斤滴,老人,别等着儿女的孝了。就撒丫子活自己的吧!
凡事人都会老去,世界上没有长生不老的神仙,所以是人都肯定会有此经历的。
人老去之后,丧失了创造价值的能力,为求生存还得索取。
作为血脉后代,子女们无任何理由推脱赡养父母的责任,更应该理所当然担负起供养自己父母的义务。
正是由于有这种美德的传承,才使得中华民族一代一代延续到今天。
人老去以后,由于各种功能的衰退,对子女的依靠就达到了无可复加的地步。
若是子女孝顺,自己的生活将会过得挺美满,若是子女不孝顺,生活中你至少有凄凉所在。
人老去以后,子女们是否孝顺从以下几个方面就可以看出来。
首先看行动。
人老去之后,衣食住行受到诸多限制,当你生病的时候,子女们是在第一时间寻医问药,若是病情严重及时把你送到医院去。无论花多大的价钱都想方设法进行救治,从这一点上讲,儿女们的表现证明了,他是用行动关爱你,这是孩子们孝顺的表现之一。
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由于功能的衰退,在饮食上,要求可能要特殊一些,子女们能做到尽量把饭菜煮来符合你的胃口,使你每天能吃的开心。
有这样的子女,细心从饮食上照料自己,老年人应该感到满足。孩子们算是从根本上关心自己。
所谓民以食为天,就是这个道理。孩子们能做到这步。这也是孩子们孝顺的表现之一。
当老了之后,对穿着的要求不是很高。孩子们能时常给你买新衣服,勤跟你搞个人卫生,使你保持得干干净净,身上清清爽爽,尽量少带老年人的异味。
子女们能够做到这一步,那是他用心在照顾你。
从这一点上讲。你应该感到满足,孩子们尽心了。
人老去之后最怕孤单,如是夫妻健在。老两口互相体谅,生活还是会过得比较理想。
很多时候,当一个人老去他的子女们还在为生活奋斗。
无论是和孩子们住在一起还是单独住,子女们能定时或不定时来看望自己,陪你聊天,逗你开心。
有这样的子女们,你应该感到满足,孩子们能从精神上关爱你。这是孩子们从内心深处尽孝的表现。
其次看心理
人老去之后,子女们是否孝顺除了行动上的吃穿住行是否照料到之外,还要看他的心理。
首先他心地善良,把供养父母作为自己的己任,从思想上根本想到的就是你。他的这种理念就会支配他,他就有具体的行动。
其次,他是做到真情实意,不在外人面前一套,在家里又是一套。
始终如一的用真心对待你,有这样的子女,你会感到很幸福。
最后是善于处理好家里老幼关系,让家里所有人都把你这个老人当作一宝,无怨无悔的照顾你走完人生之路。
生活在这样家庭的老人,自己应该感到满足,而且全家人都孝顺你,其乐融融一家人,这是美好传统的写照。
总结以上几点,人老之后。子女们能从物质上满足你的要求。从精神上满足你的需要,这就是孩子们孝顺的具体表现。
人有生老病死,更要吃穿住行。
有首歌,这样唱,中国老百姓,最认这个理,家和万事兴。
孝敬父母不是挂在嘴边,而是用实际行动。
只有真正做到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人,他才是真正的孝顺儿女。
本来本文应该结束了,一点画外之题,作为老年人,千万不要倚老卖老。也不要对子女们求全责备,凡事适可而止,不要弄得家里矛盾重重,你不开心,孩子们也挺难受。
以上这些是我的真实感受,因为我和耄耋之年的父母生活在一起,虽然他们给我带来诸多不便,但是我从无怨言。
心里一直想到自己身体发乎父母,没有天哪有地,没有地哪有家,没有家哪有你,没有你哪我。
因为心里阳光,所以所有的不快都会象微风一样慢慢逝去。
因为我深深地清楚,我是父母的孩子,我对父母尽孝是天经地义的。所以我无怨无悔。
祝天下父母安心颐养天年,愿天下子女拿出实际行动,孝顺自己的父母吧。
子女们,你们的行动,更是你们孩子的最好榜样。
若是你做到了孝顺父母,当你老了之后,你的孩子会用同样的方法孝顺你。
我们中国人都善良,而百善孝为先,凡是孝顺父母都有好报。
有句古话说,不信但看檐前水,点点落在旧窝地。
人老了以后,子女孝不孝顺,看到哪几个细节就知道了?
人老了以后,子女孝不孝顺主要看几个点就可以知道了!
一老人生病子女是否同去看病,住院了子女来探望不探望,当然因工作原因的例外。
二老人在家生活是否经常嘘寒问暖,关心生话起居,给老人买点喜欢适口的食品,礼品。
三老人的正常需求能否得到满足,不正确的除外。
四有的子女自己有时间做家务,但大龄老人自觉代劳,子女不知惭愧呀还没有羞耻感,应该让大龄老年人歇歇了。
一个子女孝不孝顺老人看以上几个情节就能知道八九不离十了。
人老了以后,子女是不是孝顺,看到那几个细节就知道了?
子女是不是孝敬老人从很多细节都可以看到,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是否关心老人的身体。人到老年一般都会有三高等基础疾病,而这些疾病往往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威胁到生命。所以。孝敬的子女一定会对父母的血压,血糖,血脂了如指掌,如果已经患病,也会经常不断的提醒他们按时吃药,控制住各项指标。以防并发症发生。另外一种威胁老人 健康 的就是癌症,据报道,50岁到80岁是癌症的高发年龄段,但是早发现早治疗可以使癌症的治愈率大幅提升,死亡率大幅降低。所以孝敬的子女一定每年都会带父母去做一次 健康 体检,在他们的心中,父母的 健康 高于一切,一旦父母身患疾病,儿女会付出全部的时间精力去照顾他们,为了能治愈父母的病哪怕倾家荡产他们也心甘情愿。
我曾经在电视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母亲在50岁时查出肝炎,当女儿知道肝炎是肝癌的高危人群后,从母亲50到80岁长达30年的时间里,每半年甚至3个月带母亲去医院检查身体,在母亲80岁这年的体检中发现了非常早期的肝癌,尽管因为发现的早做了手术没有生命危险,可女儿还是非常的难过和担心。可见这是个多么孝顺的女儿,让人非常感动。
子女是不是孝顺还有一个细节就是孝敬的子女一定会经常回家看父母,他们绝对不会用工作忙做为托词。如果实在太忙也会经常打电话。父母的生日等重要的日子,他们绝对不会无故缺席。
有孝敬儿女的父母们,时刻都会感受到子女无微不至的关心,他们生活的非常幸福,非常有安全感。
个人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看!一,看看老人的穿着,并不是穿名牌就是孝顺,主要是看老人穿的衣服是否合身,衣服是否干净!是否得体!如果以上都符合,哪怕是粗布衣服,干干净净,合身合体,也可以看出老人生活的很好,孩子很孝顺!二是看看老人的精神面貌,如果老人红光满面,慈祥可亲,那这个老人生活的一定很顺心,很如意,当然孩子们也一定很孝顺!三是看看老人生病的时候子女们的表现,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这句话很现实,也很真实!如果老人生病,儿女不怕麻烦,想尽办法给老人看病,而且对待老人有耐心,不乱发脾气,舍得为老人花钱,而不是敷衍,这样的儿女我觉得也是孝顺!我的老父亲就是一位九十多岁的老年痴呆症患者,虽然他最近一年一直不知道我是谁,但是看着他每天粘着我,跟着我像个孩子一样,我感觉特别幸福!
急求《齐桓晋文之事》,开头是:齐宣王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行...”结尾是“然后快于欣与?”
选自《孟子.梁惠王》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宣王问:“不去做和不能做的表现形式,凭什么去区别呢?”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孟子说:“用胳膊挟着泰山跳越北海,对人说:‘我不能办到。’这是真的不能。给年长的人弯腰行礼,对人说:‘我不能办到。’这就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所以,大王没有做到用仁德统一天下,不属于挟着泰山跳越北海一类;大王没有做到用仁德统一天下,这是属于为长者弯腰行礼一类。”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孟子又说:)“敬爱自己的长辈,进而也敬爱别人的长辈;爱抚自己的孩子,进而也爱抚别人的孩子。(这样)天下就可以在掌心中随意转动(要统一它就很容易了)。《诗经》上说:‘先给妻子做榜样,再给兄弟好影响,凭这治家和安邦。’是说要把这样的用心推广到各个方面罢了。所以,如果广施恩德就足以安抚天下,不施恩德,连妻子儿女也安稳不住。古代的贤明君主之所以远远超过一般人,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善于将他们所做的推广开去罢了。现在(大王的)恩德已施行了禽兽身上,而功德却体现不到百姓身上,偏偏是什么原因呢?称一称,然后才知道轻重;量一量,然后才知道长短。万物都是这样,人心更是如此。大王请认真地考虑考虑吧!难道大王要兴师动众,使将士们身陷危险,同别的国家结下怨仇,然后心里才痛快吗?”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宣王说:“不,对此我有什么痛快的呢?我想借此来实现我最大的心愿。”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而闻与?”
孟子问:“大王的最大心愿可以说给我听听吗?”
王笑而不言。
宣王笑而不答。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孟子问:“是因为肥美甘甜的食物不够口腹享受吗?轻软温暖的衣服不够身体穿着吗?艳丽的色彩不够眼睛观赏吗?美妙的音乐不够耳朵聆听吗?左右的侍从不够使唤吗?这些,大王的臣下都足以供给,大王难道是为了这些吗?”
曰:“否,吾不为是也。”
宣王说:“不,我不为这些。”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孟子说:“那么,大王的最大心愿可以知道了,就是想扩张疆土,使秦国楚国来朝拜,君临中原、安抚四周的民族。(不过,)凭您的做法去追求实现您的心愿,真好比是爬上树去捉鱼一样。”
王曰:“若是其甚与?”
宣王说:“像这么严重吗?”
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孟子说:“只怕比这还严重呢!上树捉鱼,虽然捉不到鱼,不会有后患。按您的做法去实现您的心愿,费尽心力去做了,到头来必定有灾祸。”
曰:“可得闻与?”
宣王问:“(道理)能说给我听听吗?”
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孟子说:“邹国跟楚国打仗,大王认为谁会获胜?”
曰:“楚人胜。”
宣王说:“楚国胜。”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盍亦反其本矣⑧。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途,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孟子说:“是这样,小的一方本来不可以同大的一方敌对,人少的本来不可以同人多的敌对,势力弱的本来不可以同势力强的敌对。天下千里见方的地方有九块,齐国的土地截长补短凑集在一起,占有其中的一块。靠这一块地方去征服其他八块地方,这同邹国跟楚国打仗有什么两样呢?(大王)何不回到(行仁政)这根本上来呢?如果现在大王发布政令、施行仁政,使得天下做官的人都想到大王的朝廷里任职农夫都想到大王的田野里耕作,商人都想到大王的市场上做买卖,旅客都想从大王的道路上来往,各国痛恨他们国君的人都想跑来向您诉说。果真做到这样,谁能阻挡大王统一天下?”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宣王说:“我脑子昏乱,不能进到这一步了。希望先生辅佐我实现大志,明白地教给我方法。我虽然迟钝,请让我试一试。”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孟子说:“没有固定的产业,却有稳定不变的思想,只有士人能做到。至于百姓,没有固定的产业,随之就没有稳定不变的思想。如果没有稳定不变的思想,就会胡作非为,坏事没有不干的了。等到犯了罪,然后就用刑法处置他们,这就像是安下罗网坑害百姓。哪有仁人做了君主可以用这种方法治理的呢?所以贤明的君主所规定的百姓的产业,一定要使他对上足够奉养父母,对下足够养活妻儿,好年成就终年能吃饱,坏年成也能免于饿死。这样之后督促他们一心向善,百姓也就乐于听从了。
“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而现在规定的百姓的产业,上不够奉养父母,下不够养活妻儿,好年成也还是一年到头受苦,坏年成还避免不了饿死。这(就使百姓)连维持生命都怕来不及,哪有空闲去讲求礼义呢?
“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大王想行仁政,那么何不返回到根本上来呢?五亩的宅地,(房前屋后)栽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能穿上丝棉袄了。鸡、狗、猪等禽畜,不要错过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能吃上肉了。一百亩的田,不要占夺农时,八口之家可以不挨饿了。搞好学校教育,反复说明孝顺父母、敬重兄长的道理,上了年纪的人就不会肩扛头顶着东西赶路了。老年人穿上丝棉吃上肉,一般百姓不挨饿受冻,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的,是从来不会有的。”
。』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
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於掌。诗云:『刑於寡妻,
至于兄弟,以御於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
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
於百姓者,独何与?」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於诸侯,然后快於心与?」
http://www.ne.jp/asahi/zhonghua/forum/T03/T03-03/T03-03-00/mengzi.htm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①,则王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闻之胡龁(hé)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 对曰:‘将以衅(xìn)钟②。’ 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hú sù),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 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③,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biǎn)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④。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⑤,则牛羊何择焉⑥?”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王说曰⑦:“《诗》云:‘他人有心,予忖(cǔn)度(duó)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⑧。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曰:“有复于王者曰⑨:‘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⑩?”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wàng),不为也,非不能也。”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11),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12),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13)’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duó)之!抑王兴甲兵(14),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王笑而不言。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pián bì)不足使令于前与(15)?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曰:“否,吾不为是也。”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16),莅(lì)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17)。”王曰:“若是其甚与?”曰:“殆(dài)有甚焉(18)。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曰:“可得闻与?”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曰:“楚人胜。”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盍(hé)亦反其本矣(19)。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gǔ)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途,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sù)于王(20)。其若是,孰能御之?”王曰:“吾惛(hūn)(21),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22),无不为已(23)。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24)。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25),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26)。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shàn)(27),奚暇治礼义哉?
“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注释】
①无以:不得已。犹言非谈不可。②衅钟:衅,以牲畜的血涂于重要器具上。衅钟,新钟铸成后举行的血祭仪式。③爱:吝啬,小气。④异:奇怪。⑤隐:同情,怜悯。⑥择:区别,差别。⑦说:同“悦”,高兴。⑧戚戚:指心里开窍。⑨复:禀告。⑩许:相信。⑾折枝:一说是折取的树枝;一说是弯腰行礼;还有人认为是按摩肢体。⑿刑:同“型”,典型,这里用为动词,即做……的榜样。⒀御:推广。⒁抑:难道。⒂便嬖:君王宠信的人。⒃朝:使……朝见。⒄缘:爬上。⒅殆:恐怕;有,同“又”。⒆盍:何不。及:同“返”。⒇愬:同“诉”,申诉。(21)惛:同“昏”。(22)放辟邪侈:胡作非为。(23)无不为已:什么都干得出。(24)罔:同“网”,用为动词,陷害之义。(25)制:规定。(26)轻:容易。(27)赡:足够。
【译文】
齐宣王问道;“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先生可以讲给我听听吗?”孟子回答说:“孔子的弟子没有谁谈起过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所以后代没有流传,我也没有听说过。如果非谈不可,那就谈谈‘王道’好吗?”(齐宣王)说:“什么样的德行才可以实行王道呢?”(孟子)说:“通过使百姓安居乐业的方式来行王道,便是没有人能阻挡得住了。”(齐宣王)说:“象我这样的人,能使百姓安居乐业吗?”(孟子)说:“可以。”(齐宣王)说:“何以见得我可以?”(孟子)说:“我听胡龁说过,王坐在堂上,有人牵着牛从堂下走过,王见了,问:‘把牛牵到哪儿去?’回答说:‘拉去杀了祭钟。’王说:‘放了它吧!我不忍心看它那恐惧发抖的样子,如此毫无罪过却被置于死地。’那人问:‘那么就废除祭钟这个仪式吗?’王说:‘怎么能废除,用羊换它就是了’——不知道有这回事吗?” (齐宣主)说:“有这回事。”
(孟子)说:“凭着这种善心就足以称王于天下了。老百姓都以为王是吝啬,我早就知道王是于心不忍。”(齐宣王)说:“对,确实有这样的百姓。齐国地方虽小,但我又何至于舍不得一头牛呢?就是因为不忍心看它那恐惧发抖的样子,如此毫无罪过却被处死,才用羊去替换它。”(孟子)说:“王也不要对老百姓认为您吝啬就感到奇怪啊。用小的换大的,他们怎么知道(您真正的心思)呢,王如果同情牛毫无罪过却被处死,那么羊和牛又有什么区别呢?”齐宣王笑着说:“这到底是一种什么心理呢?我本不是因为吝啬钱财才用羊去换牛。(但经你这么一说)难怪老百姓说我是吝啬了。”(孟子)说:“没关系,这正是一种仁爱的体现,因为您亲眼看到牛而没有看见羊嘛。君子对于禽兽,看见它们生,就不忍看见它们死;听见它们哀叫的声音,就不忍心吃它们的肉。因此,君子不愿走进厨房。”齐宣王高兴地说:“《诗经》上说:‘别人有啥心,我能揣摩到。’说的就是老先生您这类人啊。我这么做了,反过来问自己,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老先生一提醒,我心里就有点开窍了。但我的这种心理之所以合乎王道,又是为什么呢?”(孟子)说:“假如有人这样告诉王:‘我的力气足以举起百钧的重量,然而拿不起一根羽毛;我的视力足以看见秋天鸟兽毫毛的末端,然而看不见一大车柴禾。’您相信吗?”(齐宣王)说:“不相信。”
(孟子说:)“如今王的仁慈已施及禽兽,却不能使百姓得到好处,这是为什么呢?如此看来,一根羽毛拿不起来,是因为不肯用气力;一大车的柴禾看不见,是因为不肯用眼力;老百姓不能得到安定,是因为王不肯施恩。所以王的不施王道,是不肯做,而不是不能做。”(齐宣王)说:“不肯做和不能做,在表现上有什么不同呢?”(孟子)说:“用胳膊夹着泰山而越过北海,对人家说:‘我不能。’这是确实不能。给老人弯腰致礼,对人家说;‘我不能。’这是不想做,不是不能做。所以王的不行王道,不是属于夹着泰山越过北海一类,王的不行王道,是属于弯腰致礼一类。
“敬养自家的老人,从而推广到敬养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家的小孩,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小孩。(这样,)治理天下就会易如反掌。《诗经》上说:‘做妻子的表率,从而推广到兄弟,再推广到封邑和国家。’说的就是要把这种善心推广到其它方面去罢了。所以推广恩惠就足以安定天下,不推广恩惠就连妻子也保护不了。古代的人之所以大大超过后来的人,没有别的,就是善于推广他们的行为罢了。如今王的仁慈足以推及禽兽,而不能使老百姓得到好处,这是为什么呢?秤一秤,然后才知道轻重;量一量,然后才知道长短。物尚且如此,心更是这样。王请考虑考虑吧!难道说,非得调兵谴将,让将士冒着危险,和别的国家结怨,大王心里才痛快吗?”
齐宣王说:“不,我为什么这样做了才高兴呢,我是要追求我最大的欲望啊。”(孟子)说:“王的最大欲望可以讲给我听听吗?”齐宣王笑而不答。(孟子)说:“是为了肥美的食物不够吃呢,又轻又暖的衣服不够穿呢,还是为了彩色不够看呢,音乐不够听呢,左右侍候的人不够使唤呢,这些,主的臣子们都足以供给,王难道是为了这些吗?”(齐宣王)说;“不,我不是为了这些。”(孟子)说:“那么王的最大的欲望可以知道了,您是想扩大疆土,使秦、楚这样的大国都来朝贡,称霸中原而安抚四周围的部族。(可是,)以您这样的做法去追求您这样的欲望,就好象爬到树上去捉鱼啊。”齐宣王说:“有这么严重吗?”(孟子)说:“恐怕比这还要严重呢。爬到树上去捉鱼,虽然得不到鱼,但不会有后患;(可是,)以您这样的做法去追求您这样的欲望,费尽心力去做,(不但不能如愿)反而必有灾祸。”
(齐宣王)说:“可以给我讲讲(这是为什么)吗?”(孟子)说:“邹国人和楚国人打仗,王认为谁胜?”(齐宣王)说:“楚国人胜。”(孟子)说:“这就是说:小国自然敌不过大国,人少的国家自然敌不过人多的国家,弱国自然敌不过强国。如今天下有千里见方的土地的共有九个,齐国的地方凑起来只占有其中的九分之一,从一敌八,这和邹国敌楚国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回到王道根本上来呢。如今王实行仁政,使天下那些做官的都想到王的朝廷上做官,种地的都想到王的田野上耕作,商人都想到王的集市上做生意,旅客都愿意取道干齐国来游历,天下那些痛恨他们的国君的人都想跑来向王诉苦。如果象这样的话,又有谁来阻挡您称王于天下呢?”齐宣王说;“我真糊涂啊,不能达到这样。希望老先生帮助我达到目的,明白地教导我。我虽然迟钝,但愿意试一试。”
(孟子)说:“没有固定的产业,而有坚定的信念,只有士人才能做到。至于老百姓,如果没有固定的产业,也就没有的坚定的信念。一旦没有坚定的信念,就会违法乱纪,无所不为。等到犯了罪,然后跟着去处罚他,这就等于害民。哪里有仁人处于上位而可以做出害民的事呢,因此贤明的君主规定人民的产业,一定使他们上足以供养父母,下足以抚养妻子儿女,年成好则丰衣足食,灾年则不被饿死,然后再引导他们走上善良的道路,他们也就乐于服从了。如今规定人民的产业,上不足以供养父母,下不足以抚养妻子儿女,好年成终年生活困苦,灾年则不能免于一死。这样一来,活命都顾不上,哪里还有空闲来学习礼义呢?
“王如果想要行仁政,何不从根本上着手呢:每家有五亩地的宅院,(屋前屋后)种上桑树,五十岁以上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绸了。鸡狗猪等家畜的饲养,不耽误其繁殖饲养的时间,七十岁以上的人就可以吃上肉了。每家有百亩耕地,不侵夺农时,八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饿了。加强学校教育,反复讲明孝悌的道理,须发花白的老人就用不着自己背负东西在路上操劳了。老年人能穿绸吃肉,老百姓不挨饿受冻,这样还不能称王于天下,是没有的事。”
http://202.121.80.13/manager/data/20021022137311/20021022137311_6.htm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求翻译!!孔子说:尚书上有说,孝就是孝敬父母,友就是友爱兄弟,把孝悌这个道理施于政治,这本身就是政治,要怎么样才能算是从政呢
孔子说:尚书上有说,孝就是孝敬父母,友就是友爱兄弟,把孝悌这个道理施于政治,这本身就是政治,要怎么样才能算是从政呢
初一课文论语十则翻译
重点字的意思也要【注释】
(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5)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6)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音yùn,恼怒,怨恨。
(9)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评析】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本章这三句话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历来的解释都是:学了以后,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也高兴吗等等。三句话,一句一个意思,前后句子也没有什么连贯性。但也有人认为这样解释不符合原义,指出这里的“学”不是指学习,而是指学说或主张;“时”不能解为时常,而是时代或社会的意思,“习”不是温习,而是使用,引申为采用。而且,这三句话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相互连贯的。这三句的意思是:自己的学说,要是被社会采用了,那就太高兴了;退一步说,要是没有被社会所采用,可是很多朋友赞同我的学说,纷纷到我这里来讨论问题,我也感到快乐;再退一步说,即使社会不采用,人们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做,不也就是君子吗?(见《齐鲁学刊》1986年第6期文)这种解释可以自圆其说,而且也有一定的道理,供读者在理解本章内容时参考。
此外,在对“人不知,而不愠”一句的解释中,也有人认为,“人不知”的后面没有宾语,人家不知道什么呢?当时因为孔子有说话的特定环境,他不需要说出知道什么,别人就可以理解了,却给后人留下一个谜。有人说,这一句是接上一句说的,从远方来的朋友向我求教,我告诉他,他还不懂,我却不怨恨。这样,“人不知”就是“人家不知道我所讲述的”了。这样的解释似乎有些牵强。
总之,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些思想主张在《论语》书中多处可见,有助于对第一章内容的深入了解。
【原文】
1·2 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8)?”
【注释】
(1)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岁,一说小33岁。后一说较为可信。在《论语》书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因此,许多人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有若所著述。
(2)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旧注说: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
(3)犯上:犯,冒犯、干犯。上,指在上位的人。
(4)鲜:音xiǎn,少的意思。《论语》书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
(5)未之有也:此为“未有之也”的倒装句型。古代汉语的句法有一条规律,否定句的宾语若为代词,一般置于动词之前。
(6)务本:务,专心、致力于。本,根本。
(7)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此处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的体现。简单讲,就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
(8)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
【译文】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评析】
有若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弟以忠为目的。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弟,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
这里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对于读者理解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伦理思想非常重要。在春秋时代,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其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
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孔子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张都是由此出发的,他从为人孝悌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之事这点上,说明孝悌即为仁的根本这个道理。自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和文人,都继承了孔子的孝悌说,主张“以孝治天下”,汉代即是一个显例。他们把道德教化作为实行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锢在纲常名教、伦理道德的桎梏之中,对民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也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孝悌说是为封建统治和宗法家族制度服务的,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和分析判别,抛弃封建毒素,继承其合理的内容,充分发挥道德在社会安定方面所应有的作用。
【原文】
1·3 子曰:巧言令色(1),鲜(2)仁矣。”
【注释】
(1)巧言令色:朱熹注曰:“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但此处应释为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
(2)鲜:少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评析】
上一章里提出,孔子和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仁,仁的表现之一就是孝与悌。这是从正面阐述什么是仁的问题。这一章,孔子讲仁的反面,即为花言巧语,工于辞令。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这表明,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成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内容。
【原文】
1·4 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为人谋而不忠(3)乎?与朋友交而不信(4)乎?传不习乎?”
【注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音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省(音xǐng),检查、察看。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三次检查;二是从三个方面检查;三是多次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5)传不习:传,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评析】
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而本章所讲的自省,则是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
在春秋时代,社会变化十分剧烈,反映在意识领域中,即人们的思想信仰开始发生动摇,传统观念似乎已经在人们的头脑中出现危机。于是,曾参提出了“反省内求”的修养办法,不断检查自己的言行,使自己修善成完美的理想人格。《论语》书中多次谈到自省的问题,要求孔门弟子自觉地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加强个人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改正个人言行举止上的各种错误。这种自省的道德修养方式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因为它特别强调进行修养的自觉性。
在本章中,曾子还提出了“忠”和“信”的范畴。忠的特点是一个“尽”字,办事尽力,死而后已。如后来儒家所说的那样,“尽己之谓忠”。“为人谋而不忠乎,是泛指对一切人,并非专指君主。就是指对包括君主在内的所有人,都尽力帮助。因此,“忠”在先秦是一般的道德范畴,不止用于君臣关系。至于汉代以后逐渐将“忠”字演化为“忠君”,这既与儒家的忠有关联,又有重要的区别。“信”的涵义有二,一是信任、二是信用。其内容是诚实不欺,用来处理上下等级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信特别与言论有关,表示说真话,说话算数。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
【原文】
1·5 子曰:“道(1)千乘之国(2),敬事(3)而言,节用而爱人(4),使民以时(5)。”
【注解】
(1)道:一本作“导”,作动词用。这里是治理的意思。
(2)千乘之国:乘,音shèng,意为辆。这里指古代军队的基层单位。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千乘之国,指拥有1000辆战车的国家,即诸侯国。春秋时代,战争频仍,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在孔子时代,千乘之国已经不是大国。
(3)敬事:敬字一般用于表示个人的态度,尤其是对待所从事的事务要谨慎专一、兢兢业业。
(4)爱人:古代“人”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别。广义的“人”,指一切人群;狭义的“人”,仅指士大夫以上各个阶层的人。此处的“人”与“民”相对而言,可见其用法为狭义。
(5)使民以时:时指农时。古代百姓以农业为主,这是说要役使百姓按照农时耕作与收获。
【译文】
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评析】
孔子在本章中所说的话,主要是对国家的执政者而言的,是关于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他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要求统治者严肃认真地办理国家各方面事务,恪守信用;节约用度,爱护官吏;役使百姓应注意不误农时等。这是治国安邦的基本点。
康有为说,孔子的学说是“爱人”,泛爱一切人。但本章里所说的“爱人”则非此意。他所说的“人”不是百姓,而是官吏,是有地位的人;而“民”才是百姓,是被治者役使的对象。可见,“爱人”不是爱一切人,而只是爱统治集团中的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思想是合理的,反映了孔子的社会思想。但这与“爱人”与否则无太大干系。从另一个角度说,孔子这里是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统治百姓出谋划策。
鲁迅曾经指出:“孔夫子曾经计划过出色的治国的方法,但那都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这是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看待孔子治国方略的。因而颇具尖锐性。
【原文】
1·6 子曰:“弟子(1)入(2)则孝,出(3)则弟,谨(4)而信,泛(5)爱众,而亲仁(6),行有余力(7),则以学文(8)。”
【注释】
(1)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这里是用一种意义上的“弟子”。
(2)入: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
(3)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弟,是说要用弟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自己的人。
(4)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
(5)□:音fàn,同泛,广泛的意思。
(6)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
(7)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
(8)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
【译文】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评析】
本篇第二章中曾提到孝悌的问题,本章再次提及这个问题。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
孔子办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学习只是第二位的。事实上,历史上的任何阶级,无论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教育都是为其政治服务的,尤其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现,把“德”排在“识”的前面,这是阶级的需要。他们就是要培养适应本阶级要求的各方面人才。
【原文】
1·7 子夏(1)曰:“贤贤(2)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注释】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4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
(2)贤贤: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重的意思。贤贤即尊重贤者。
(3)易:有两种解释;一是改变的意思,此句即为尊重贤者而改变好色之心;二是轻视的意思,即看重贤德而轻视女色。
(4)致其身:致,意为“献纳”、“尽力”。这是说把生命奉献给君主。
【译文】
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评析】
上一章有“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句。本章中子夏所说的这段话,实际是对上章的进一步发挥。子夏认为,一个人有没有学问,他的学问的好坏,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实行“孝”、“忠”、“信”等传统伦理道德。只要做到了后面几点,即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但他已经是有道德修养的人了。所以,将这一章与前一章联系起来阅读分析,就更可以看到孔子教育重在德行的基本特点。
【原文】
1·8 子曰:“君子(1),不重(2)则不威;学则不固(3)。主忠信(4)。无(5)友不如己者(6);过(7)则勿惮(8)改。”
【注释】
(1)君子:这个词一直贯穿于本段始终,因此这里应当有一个断句。
(2)重:庄重、自持。
(3)学则不固:有两种解释:一是作坚固解,与上句相连,不庄重就没有威严,所学也不坚固;二是作固陋解,喻人见闻少,学了就可以不固陋。
(4)主忠信:以忠信为主。
(5)无:通毋,“不要”的意思。
(6)不如己:一般解释为不如自己。另一种解释说,“不如己者,不类乎己,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也。”把“如”解释为“类似”。后一种解释更为符合孔子的原意。
(7)过:过错、过失。
(8)惮:音dàn,害怕、畏惧。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评析】
本章中,孔子提出了君子应当具有的品德,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庄重威严、认真学习、慎重交友、过而能改等项。作为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从外表上应当给人以庄重大方、威严深沉的形象,使人感到稳重可靠,可以付之重托。他重视学习,不自我封闭,善于结交朋友,而且有错必改。以上所提四条原则是相当重要的。作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过则勿惮改就是对待错误和过失的正确态度,可以说,这一思想闪烁着真理光辉,反映出孔子理想中的完美品德,对于研究和理解孔子思想有重要意义。
【原文】
1·9 曾子曰:“慎终(1)追远(2),民德归厚矣。”
【注释】
(1)慎终:人死为终。这里指父母的去世。旧注曰:慎终者丧尽其哀。
(2)追远:远指祖先。旧注曰:追远者祭尽其敬。
【译文】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
【评析】
孔子并不相信鬼神的存在,他说“敬鬼神而远之”,就证明了这一点。尽管他没有提出过人死之后有所谓灵魂的存在这种主张,但他却非常重视丧祭之礼。在孔子的观念中,祭祀已经被异化,不单是祭祀亡灵,而是把祭祀之礼看作一个人孝道的继续和表现,通过祭祀之礼,,可以寄托和培养个人对父母和先祖尽孝的情感。因此,本章仍是继续深化“孝”这一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内容。
儒家重视孝的道德,是因为孝是忠的基础,一个不能对父母尽孝的人,他是不可能为国尽忠的。所以忠是孝的延伸和外化。关于忠、孝的道德观念,在《论语》书中时常出现,表明儒家十分重视忠孝等伦理道德观念,希望把人们塑造成有教养的忠孝两全的君子。这是与春秋时代宗法制度相互适应的。只要做到忠与孝,那么,社会与家庭就可以得到安定。
【原文】
1·10 子禽(1)问于子贡(2)曰:夫子(3)至于是邦(4)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5)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6)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7)异乎人之求之与?”
【注释】
(1)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郑玄所注《论语》说他是孔子的学生,但《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未载此人,故一说子禽非孔子学生。
(2)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比孔子小31岁,是孔子的学生,生于公元前520年。子贡善辩,孔子认为他可以做大国的宰相。据《史记》记载,子贡在卫国做了商人,家有财产千金,成了有名的商业家。
(3)夫子:这是古代的一种敬称,凡是做过大夫的人都可以取得这一称谓。孔子曾担任过鲁国的司寇,所以他的学生们称他为“夫子”。后来,因此而沿袭以称呼老师。《论语》书中所说的“夫子”,都是孔子的学生对他的称呼。
(4)邦:指当时割据的诸侯国家。
(5)抑:表示选择的文言连词,有“还是”的意思。
(6)温、良、恭、俭、让:就字面理解即为:温顺、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这是孔子的弟子对他的赞誉。
(7)其诸:语气词,有“大概”“或者”的意思。
【译文】
子禽问子贡说:“老师到了一个国家,总是预闻这个国家的政事。(这种资格)是他自己求得呢,还是人家国君主动给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温良恭俭让,所以才得到这样的资格,(这种资格也可以说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方法,或许与别人的求法不同吧?”
【评析】
本章通过子禽与子贡两人的对话,把孔子的为人处世品格勾划出来。孔子之所以受到各国统治者的礼遇和器重,就在于孔子具备有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道德品格。例如,这五种道德品质中的“让”,在人格的塑造过程中,就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让”是在功名利权上先人后己,在职责义务上先己后人。让用之于外交如国事访问,也是合乎客观需要的一个重要条件。孔子就是因具有这种品格,所以每到一个国家,都受到各国国君的礼遇。孔子认为,好胜,争取名声;夸功,争取名利;争不到便怨恨别人,以及在名利上贪心不足,都不符合让的原则。据此可知,让这一基本原则形成社会风尚的可贵之处是:就人情而言,长谦让名利地位之风,人们就多学别人所长而鉴人所短。前者可以导人于团结、亲睦、向善;后者则诱人嫉贤妒能。二者的社会效果截然相反。
【原文】
1·11 子曰:“父在,观其(1)志;父没,观其行(2);三年(3)无改于父之道(4),可谓孝矣。”
【注释】
(1)其:他的,指儿子,不是指父亲。
(2)行:音xìng,指行为举止等。
(3)三年:对于古人所说的数字不必过于机械地理解,只是说要经过一个较 长的时间而已,不一定仅指三年的时间。
(4)道:有时候是一般意义上的名词,无论好坏、善恶都可以叫做道。但更多时候是积极意义的名词,表示善的、好的东西。这里表示“合理内容”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评析】
这一章仍然谈的是有关“孝”的问题,把“孝”字具体化了。鲁迅曾经说过:“只要思想未遭锢蔽的人,谁也喜欢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更幸福;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了过去。超越便须改变,所以子孙对于祖先的事,应该改变,‘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当然是曲说,是退婴的病根。”(《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在本章中孔子说一个人当父亲死后,三年内都不能改变他父亲所制定的那一套规矩,这就是尽孝了。其实,这样的孝,片面强调了儿子对父亲的依从。宋儒所作的注说,如不能无改于父之道,所行虽善亦不得为孝。这样,无改于父之道则成了最大的善,否则便是不善。这样的判定原则,正如鲁迅所说的,,是歪曲的。历史在发展,社会在前进,人们的思想观念,言行举止都不能总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代超过前代,这是历史的必然。
【原文】
1·12 有子曰:“礼(1)之用,和(2)为贵。先王之道(3),斯(4)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5)之,亦不可行也。”
【注释】
(1)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孔子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
(2)和:调和、和谐、协调。
(3)先王之道: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
(4)斯:这、此等意。这里指礼,也指和。
【译文】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原文】
1·13 有子曰:“信近(1)于义(2),言可复(3)也;恭近于礼,远(4)耻辱也;因(5)不失其亲,亦可宗(6)也。”
【注解】
(1)近:接近、符合的意思。
(2)义:义是儒家的伦理范畴。是指思想和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礼”。
(3)复:实践的意思。朱熹《集注》云:复,践言也。”
(4)远:音yuàn,动词,使动用法,使之远离的意思,此外亦可以译为避免。
(5)因:依靠、凭藉。一说因应写作姻,但从上下文看似有不妥之处。
(6)宗:主、可靠,一般解释为“尊敬”似有不妥之处。
【译文】
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原文】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1)有道(2)而正(3)焉,可谓好学也已。”
【注释】
(1)就:靠近、看齐。
(2)有道:指有道德的人。
(3)正:匡正、端正。
【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参考资料:http://www.ld.nbcom.net/kongzi/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
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复习,不也很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开心的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重点字词解释:
(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通假字,音yuè,实意“悦”的古体字,愉快的意思。
(5)朋:是指志同道合的人。
(6)乐(lè):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拼音:yùn,恼怒,怨恨。
(9)君子:道德上很有修养的人。
补充词解释:
而:连词。
亦(yì):同样、也是。
乎: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吗”。
自:从。
知:了解。
而:连词。
本段理解:
第1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顽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
第2句话讲的是学习乐趣。志同道合的人来访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第3句话讲的是为人态度。“人不知”,后面省略了宾语“之”,可译为“我”或“自己”
第二则:为人处事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 (《学而》)
曾参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守信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
重点字词解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前436年,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现在山东费县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xǐng):多次反省。注: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多次检查;二是从多个方面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三:泛指多次。 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意思是:真诚、诚实
(5)传不习:传,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补充词解释:
吾:我。
日:每天。
省:检查,反省。
为:替。
谋:办事,出主意。
忠:忠诚。
第三则:学习方法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了。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重点字词解释:
注:本章的“温故而知新”有两解。一为“温故才知新”:温习已闻之事,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二为“温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温习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撷取新的知识。
我以为合并这两种解法,也许更为完整:在能力范围以内,尽量广泛阅览典籍,反复思考其中的涵义,对已经听闻的知识,也要定期复习,期能有心得、有领悟;并且也要尽力吸收新知;如此则进可以开拓人类知识的领域,退也可以为先贤的智能赋予时代的意义。像这样融会新旧、贯通古今方可称是“温故而知新”。
也有学者以为作“温故及知新”解不太合适,因为按字面上解释,仅做到吸收古今知识而未有领悟心得,只像是知识的买卖者,不足以为师。所以我们就来看看“师”的意义。在论语中师字一共见于14章,其中意义与今日的老师相近者。
故:旧的知识。
而:连词,表顺承,从而。
知:领悟。
可:可以。
以:凭借。
为:做。
另外词解释:
温故知新(成语):
请注意不是温故而知新
【解释】: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出自】:《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汉·班固《东都赋》:“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
【示例】:~是学习上的重要方法。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学习、工作或其他
第四则:学习方法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得,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让学业陷入困境。”
重点字词解释:
而:连词,表示转折。
则:连词,相当于“就”“便”。
罔(wǎng):迷惑而无所得
殆(dài):这里指有害。本意:危险
本段理解
读书学习,“学”与“思”缺一不可。“学”是“思”的基础,“思”要在“学”中进行,两者不能偏废。
第五则:学习态度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孔子说:“由,我教你的知识,你都懂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做法。”
重点字词解释:
女(rǔ):通“汝”人称代词,你
知(zhì):通"智″本字指“是知(智zhì)也”:通“智”聪明,智慧。
之:代孔子教的东西
诲:教,传授。
乎:语音助词。
由:仲由字(子路)(前542~前480)春秋时期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
本段理解:孔子说这段话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要有诚实的态度、谦虚的态度,不要不懂装懂。
第六则:学习态度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孔子说:“看见贤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和他一样;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
重点字词解释:
思:希望,想着。
省:指反省有没有相同的毛病。
齐:相同
贤:德才兼备的人
焉:语气词
第七则:学习态度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短处自己也有,就要帮助改正自己与他们一样的习惯。"
词解释:
必有我师焉: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焉,相当于“于之”,即“在其中”的意思。
三:泛指多
焉:兼词“与之”,在那里。
之:字指择其善者而从之:代善者
之:字指其不善者而改之:代不善者
第八则:怎样做人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曾参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因为他责任很重,路途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
词语解释:
弘毅:胸怀宽广,意志坚强 :刚强,勇毅
仁:指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第九则:怎样做人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孔子说:"直到每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后凋落的。"
补充词解释:
凋:凋谢
岁寒:在此指艰苦的环境 岁,指时间。
这里用松柏比喻了那些坚贞不屈,洁身自好的人。告诉我们危难之际,才能见真英雄。是当时的一种社会现象。
第十则:怎样做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的? ”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不要强行于别人身上。”
重点字词解释:
一言:一句话。
行:奉行。
其恕乎:其:大概,也许。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欲:喜欢,想。想要(做的事)。
施:施加。
评析本段:后为成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给别人。它在今天的社会道德修养方面有积极意义,已成为警世格言。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8.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 到死为止,(路)不也(走得)很遥远吗 "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9.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这以后(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0.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8.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 到死为止,(路)不也(走得)很遥远吗 "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9.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这以后(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0.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了呢?”
孔子说:“在温习就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危险。”
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
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们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现实‘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酒后落叶的。”
子贡问到:“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呢?”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有道才有德,无道便无德,有德才有福,无德便无福。
老人要宣扬家风,父母要示范家风,夫妻要掌舵家风,子女要继承家风,孙辈要顺受家风,兄弟姐妹要竞比家风。
道德是天地的规律,本分是个人的规律,我们违背了规律,人就有灾难了。
前言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小至国家之强盛,社会之祥和,小至个人生活之幸福,事业之兴旺,身体之健康,均有赖和谐的家庭为基础。
本书是根据我国近代著名农民思想家、教育家王凤仪先生和释仁焕导师多年的语录、著作与讲座之精华整理而成。文中用质朴的语言,从伦理道德、传统礼教等方面,讲述每个人在家庭中应尽的本分;号召大家各行其道、各正本位,与家人和谐相处的基本道理。什么是和谐?和是互相尊重,谐是互相礼让。在这家庭伦常中,我们只能对照自己、反省自己;如果拿这伦常道来对照、指责我们身边的人,必定适得其反。在家庭中,要懂得知恩、感恩、报恩,“不看别人好不好,只管自己对不对”,对父母来说,“不管子女孝不孝,但看自己慈不慈”;对子女来说,“不管父母慈不慈,但看自己孝不孝”,这样一家人就能和谐相处了。在举国上下齐心建立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今天。这本书或许对您和您的家庭有些许的帮助和收益。
有道才有德,无道便无德,有德才有福,无德便无福。
老人道
1、老人是一家的天德星,以德为根。“德”是担当一家的过,和平一家的过。
2、老人性如灰,温和无火气,少说话,不唠叨,不说家人长短,带头缘起一定互相看好处,还得要兜满家。
3、福德具足、温和厚重叫做性如灰。
4、知足常乐,在家颐养天命。宣扬家风,赞叹祖德,教育子孙懂得知恩、感恩、报恩。
5、不要管闲事,不要过多牵挂子孙,“儿孙自有儿孙福”。
6、子女的事不要干涉,放手让位给后辈来当家,不摆老资格。
7、家里有问题,首先是老人行为有漏洞了。一是不守本分,二是过分。
8、家里有问题,老人应生惭愧心:是我老人没做好,有缺德之处,没把家人教育好。
9、家里不管谁有错,不管发生什么灾难和是非,都不外扬家丑。
10、不造是非,不说是非,不传是非,不听是非,要担当是非,不怕是非。调和一家不生是非,不然老人就是缺德。
11、一家是否发达,子孙是否兴旺,与堂上老人有无善根福德直接有关。老人有德,子孙兴旺;老人缺德,一家灾殃,家道不兴,香火衰败。
12、老人如何使一家兴旺呢?就是要多行善事,广积阴德。一方面可修德免罪,一方面为子孙培德扎根,庇荫子孙。
13、老人托起一家的福报,创造一家的福德。福德是一代比一代强,福报是一代比一代兴旺发达;子孙比你强,说明你有德,否则就是无德。
14、老人如大地,默默地承载一切,包容一切,化育一切。老人胸怀宽大,家庭福报就大。
15、老人爱人爱物,家庭子孙就兴旺。如果老人贪了,就将家庭的全部福报吃完了。
16、老人有德是最好的风水,最高等的风水。
父母道(中年道)
1、一家的天福星,以志为根。即以全家安乐为己任,造福一家。
2、上要尊老,下要爱幼。用感恩心去完善一切,让家庭上下和睦。
3、向子女宣扬老人、老祖宗的功德,做尊老敬老的尽孝榜样给子女看,用感恩先辈的恩德,来启蒙后代。
4、不安排老人做事,他们喜欢什么就做点什么,但要多关心老人,常劝他们多休息。
5、父母是人伦之始,阴阳之道,阴为母,阳为父。阴阳和,才能万物生长,阴阳不合,精神痛苦,情不投意不合,即生育的子女,性质一定不好,或者儿女缺乏。
6、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7、小孩子是否健康与母亲关系很大,有无智慧与父亲关系很大,是否福德庄严就看父母是否经常以快乐的爱心去做事做人。
8、子女不听话,不孝顺,首先要问自己是否也不孝顺老人,是否有做不对的地方。对上不认可父母(老人)的功德,对下(子女)怎么教育都不到位。
9、孩子不明理等于是果子酸了。果子酸了要在树根上下功夫。
10、不要怨恨子女,更不能打骂子女,因为子女的成败也与父母本身的心性德行有关,第二要考虑到自己教育的方法是否有不当之处。
11、教育孩子五步曲:养、育、教、领、导,但不许管。重点要培德,把道德教育好。
12、“管”是父母任着自己的性子,找儿女的错处,拂逆他的性子,所以往往越管越管不好。因为用脾气管儿女,不但管不好,反把儿女的脾气激起来,碰起性来,甚至父子成仇,都是父母不明白道的缘故。
13、孩子不用管,全凭德行感化。明白他的个性,帮他砍小枝、留大枝。不娇、不溺、不打、不骂。多鼓励,常肯定,少批评,不用物质诱惑。
14、正人先正己,父母要先化除为禀性,涵养天性。懂得先克己,方能教化儿女。不论儿女孝不孝,但问自己慈不慈。
15、小孩是自己的,也是社会的,是天地的。小孩教不好,小的影响自己家庭,大的影响社会,也有负天地之恩。把孩子教育好,责任重大。
夫妻道
1、夫妻是一家的天吉星,以爱为根。
2、整个家庭的建立都是以爱为根,没有爱无法建立的家庭,爱是成家的第一条件。
3、有缘爱一个人,首先要了解对方的本分。成全对方、完善本分。启蒙对方发挥本分。不管束对方的自由权,应给予对方快乐,不应给对方烦恼。相互成全,相互理解对方的生理和心理。
4、爱的标准:真爱无私,觉爱无架(价),博爱无条件,实爱无成见。
真爱无私:尊重对方,不给对方添麻烦。
觉爱无架(价):不抬高身份,不把爱当作买卖。明白对方好处,赞叹对方好处;理解对方的难处,原谅对方的过。如对方有过,能启蒙指导对方改过。
博爱无条件:不管人,不束缚对方。给对方自由权。
实爱无成见:真信不疑,不要怀疑对方。
能做到这些,就会家和万事兴。
5、爱是和谐的缘起,也是和谐的总纲,没有爱不可能建立和谐的家庭。
6、夫妻结合有三因缘:第一,是为了生活上互相照顾,互相关心;第二,是为了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为世界留下一个好的人根;第三,是为了更好地关心和照顾双方的父母,让老人放心、欢喜。
7、夫妻之间要做到相互补漏,而不是互相埋怨。
8、本来是丈夫的事情,但是丈夫忘记做了,妻子不要埋怨,要认真把事情有做好;反过来,丈夫也要这样做。对方做不到的自己补上去。这就是互相补漏。
9、成家后,男人若不能把女人领到道上,不能上孝公婆,中悌兄弟姐妹,下慈儿女,就是自己十分尽孝,老人也不放心。女子婚后若不能助夫成德,就是自己孝敬公婆,老人也不安心。
10、丈夫多照顾岳父岳母,妻子多孝敬公公婆婆;譬如给老人买东西,应该是女婿亲自给岳父岳母,媳妇亲自送给家公家婆。
11、男女平等是指权力上平等,享受上平等。在本分上、礼节上绝对不能平等。
12、男有男的本分,女有女的本分,阴阳各有其位。男子以刚正为本;女子以柔和为本。“刚”是不动性(不发脾气),“正”是合乎正理。“柔”要性如水,“和”就要合乎理。所以刚正就是柔和,柔和就是刚正,名词虽然不一样,精神却是一样。
13、夫妻闹矛盾,一是违背天地赋予的恩;二是违背父母赋予的情;三是违背自己本命多生多劫本分的因缘。违背生命本分的因缘,生命就失去正报的依靠。夫妻分裂,就是生命的分裂。
14、夫妻道,也就是阴阳道,夫义妇顺,阴阳气顺,互相不克,不但不生病,不夭亡。还能家齐,子孙昌旺。所以,男子要明女人的道,女人要明男人的道,家庭才能合乐。
15、性(天性)合、心合、身合。才是夫妻真正的和谐。
16、志界夫妻是相互感恩,绝不怨人。意界夫妇是快乐的,夫领妻成道,妻助夫成德,绝不生气。心界夫妇是礼仪夫妇,就会相互管辖啦!身界夫妇,是打骂夫妇,搅扰一生。
丈夫道
1、男子汉大丈夫要说话算数,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说到做到。
2、做不到就不要说,说话不算数就没有尊严。
3、男人属阳,阳即无私。无私就是表达对一家的爱。
4、有私心就会暗中做违背良心的事,令全家烦恼,这种不是好男人。
5、男人要“刚”。刚不是打人骂人,打人骂人的男人是无能的男人。
6、“刚”是不但不打人骂人,而且被骂也不回答、不反驳、不烦恼,如如不动,被骂也不动性(不发脾气)才是刚。顺逆当头,安然自在,做到就是大丈夫。
7、男人分有三夫:弱夫、暴夫、丈夫。
8、弱夫也叫懦夫,撑不起家庭。唯唯诺诺,说而不做,不敢担当事情,把女人推到前面,专听女人指挥。
9、暴夫则非打即骂,不讲道理。不明白自己责任所在,所以才敢胡作非为。
10、丈夫则勇于承担一家的责任,以理服人,一家人有过错反过来自己生惭愧心。
11、为人丈夫,要从“三纲”上定住位,三纲是指性纲、心纲、身纲;不动禀性(不发脾气)为性纲;不起私欲为心纲;没有不良嗜好为身纲。生气是性纲倒;骂人是心纲倒;打人是身纲倒。“纲”是领的意思,必须要把女人领在道上,上孝公婆,中和妯娌,下慈儿女。
12、男人是一家的栋梁,要能明理,有志气,领妻不管妻。
13、如果男人做到位,则家中少灾难;如果男人做不到位,则家中多灾多难。
妻子道
1、女人是国之母,家之妇,人之妻。
2、女人要柔和,安祥笑容,和一家的人缘。
3、如水一般随圆就方,合五色调五味,原质总是不变。随遇而安,随贫随富,可高可低,如水能养育万物,又不与万物相争,处在最低的地方,低矮就下,常认不是,是为女人的本分。
4、女人多事,男人无声;女人不柔,家财不旺。
5、不要刚暴,不要急躁,不要罗嗦多嘴,更不要去管男人的事。应助夫不累夫。
6、为人妻,自要先从“三从”上定住位,才能助夫成德。“三从”是指性从天理,心从道理,身从情理。怎样才是“身从情理”?应做的事,亲自去做。上孝公婆,中和妯娌,下教儿女,全都是自己的本分。不怕苦,不怕难。做后也不生气、不埋怨、不后悔。“心从道理”:指除去争贪搅扰的私心。所思所想的都是如何报老人之恩?如何和睦妯娌,如何教导儿女?心存全家的好处,所行之事,自然处处合道。“性从天理”:以不动秉性为主,还要化除禀性,圆满天性,方能厚德载物。
7、女人有三妇:悍妇、弱妇、媳妇。
8、女人刚暴,管着男人,精神上欺压男人,说话像打雷一样,非常强悍,一手遮天,叫悍妇。这种家庭阴盛阳衰,丈夫会未老先衰,甚至夭亡,生下来的小孩也不中用。
9、女人什么事也不做,全部依赖丈夫、依赖父母,叫弱妇。
10、女人好吃懒做,怨天尤人是一家的扫把星,悍妇和弱妇都不是媳妇。
11、媳妇的意思是平息一家的不和,做和睦一家的吉祥使者,对人人平等、和气,齐满一家的福气。
12、媳妇当性如水,性如水要知足常乐,意为根,托满家,和颜悦色。为一家的喜星,上孝父母,中和妯娌,下慈儿女能助夫成德。使丈夫无内顾之忧,能报效社会,立身行道,扬名显亲。不但治家如此,即在社会工作,也能恪守本分,建功立业。才能家道长久,福禄长享。
13、一个家庭是否安乐,是否安静,是否兴旺发达,妻子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女人能做一个性如水的妻子,定生贵子,定能助夫成德,家庭美满。
婆媳道
1、家庭内的婆媳,全是自外姓来的,到同一个家里,如同母女。
2、道在恩义并用,相处合道,能侍奉终身。
3、若不合道,便婆媳不睦,闹得家务不合分居另过,家庭分崩拆离,家道不兴。
4、婆婆是当媳妇多年熬出来的,等到娶了儿媳,便当了婆婆。媳妇是在家当姑娘,一出阁到了婆婆家,便当了媳妇。
5、婆婆是早来的,一切事务全都明白;媳妇是晚来的,一切事务全不明白。婆婆就要把媳妇领到道上,待媳妇如女儿,不知道的告诉她,指导她,不得作难。
6、本来媳妇就不是婆婆生的,婆婆若不明白道,未先施恩,先扬短处,或以大压小,用脾气来管她,说话净种恶因,婆媳哪能发生好感情?
7、每个家庭应设想到是自己的女儿嫁进这个家里,家婆应疼爱儿媳妇如同疼爱自己的女儿。如做不到,儿媳会用同样方式去对待她以后的媳妇,造成恶性循环。
8、说话常提儿媳长处,感激她娘家的教育。儿媳如有过错,婆婆赶快兜过来,先宽容,后在背后指教她,千万不可与她吵闹,媳妇自然会感恩、报恩。
9、当媳妇的,爱自己的丈夫必须要爱自己的公婆。明白没有公婆就没有自已亲爱的丈夫。体恤婆母以前的奔波劳碌,费尽心力,才把儿子养大成人。不能再使婆母受累,指使婆母做事,或对婆母言行产生怨烦。
10、做媳妇的应该把公婆当成自己的父母孝敬。古人云:人生都有双重父母。所以对双方父母都要一视同仁。
11、婆母所爱之物,我当爱之;所爱之人,我当敬之。准能得婆母的欢喜心。再能理解老人的心,顺老人的意,便是得了道。
12、当媳妇的,要明理:公婆是一家真正的福报。不要老人,怨恨老人,不肯对老人尽孝等于自己不要福报,也不会有福报。
13、不孝公婆,种下如此之因,待儿女长大之后,定也会受儿女不孝自己之果报。
14、公婆如同一家之树根,想要枝繁叶茂,花香果甜,定要善待树根,往根上施肥、浇水、松土。
15、家和万事兴,要想夫贵子贤,就要教敬公婆,日子准能发达。否则富贵花间露,荣华草头霜,皆不能长久。
子 女道
1.子女是一家的天贵星,以孝为根。
2.为人子女,年幼时,很难在生计上帮助父母,最重要的是少让父母担忧。不让父母担忧,是最大报恩。长至成年,要尽心尽力孝父母之身、之心、之志。
3.作为子女,应以尽孝为己任。能承祖业,弘扬家风,立志超过前辈。
4.给老人物质上的满足,那是一种义务,还不算孝。“孝”是完善自己的本份,给父母放心,不给父母添麻烦,不看父母的过,才是真正的孝。
5.“顺”,即接受父母的言教,让父母安乐,放心。即使父母明显是错的,也不当面顶撞。父母有过,不但不埋怨父母,还把父母该做的事情也完善起来,这叫做为父母补漏。
6.父母有过,子女能为他们补漏,才真正是一家的天贵星。若一味顺从,难免陷亲于不义,也不算真孝。
7.我们的生命降临在这一家,等于是和这一家的生命有缘。好是你命中的福报,坏也是自己的缘份。有痛苦有烦恼,是这一家在成就你,磨练你,成全你了自己的果报。同样要感恩、报恩。
8.不管父母慈不慈,但问自己孝不孝。
9.想尽孝,要从性、心、身三界入手。性不化不能孝性,心不诚不能孝心,身不修不能孝身。想要真尽孝,必须清三界。
10.“孝亲必得孝亲之三界”。三界指性、心、身说。孝身要在父母衣食住行上留心,养父母之身。孝心要处处顺父母的心,父母所爱何物,我必爱之;所近何事,我当奉行之;所亲何人,我当敬之。孝性务要使老人天性和乐,面无愁容,不使老人动性,含饴弄孙,以乐天年。
11.孝分有理孝、事孝、心孝:理孝,就是要尊重理解老人;事孝,就是尽己所能为父母提供物质方面的需要;心孝是原谅父母的过,是大孝。
12.给父母吃穿是孝身;让父母顺心是孝心;心存父母的志,使父母安心、快乐,不令父母操心,这是孝性(性界)。
13.子女不孝,就不会有福报。埋怨家里穷,就会穷上加穷。
14.子女孝顺,父母自然就长寿;父母长寿子女不孝顺,那就给父母一生带来很大的烦恼,这样的子女成了败家星了。
15.老人在世能令其安心、快乐,为尽孝;老人临终能令其安详含笑而去,算是尽孝尽到头了。
兄弟姐妹道
1.兄弟姐妹是一家的天辅星,以义为根。
2.“义”就是无条件的帮助,不惜一切代价。一人有难,其他人要到位帮助,条件好的应该尽量帮助条件差的。
3.若同室操戈,同根相煎,会令祖上蒙灰,而且自己势单力薄,孤立无援。若兄弟姐妹间不能相亲相爱,父母一定忧心,孝道仍不能圆满。所以孝敬父母,就得和睦兄弟姐妹。
4.兄弟姐妹情同手足,要做到相互尊重、相互同情、相互帮助、相互补漏。
5.得到兄弟姐妹的帮助,要懂得知恩、感恩和报恩。
6.兄长是半个家长,要以身作则,助父立业,协助父母完善一切。要承父母志,继祖先德。
7.兄长对弟妹要像父母一样有爱心。
8.当弟妹的应该把自己的兄长当作长辈。兄长做不到位的要为他补上。
9.不传是非闲话,不怨兄长父母。
10.活泼节俭、受命不辞,义所当为则尽力而为。
11.发心学习全家人的德行,把优良家风发扬光大。做得到,一家就兴旺。
12.成家后,不要攀比财富,要互相竞比家风,一家比一家做得好。
13.兄弟姐妹之间不要为家产而你争我夺,也不要因为娶新妇后伤兄弟情谊。兄弟之道就是“悌”字,悌道不尽,累及孝道。伤手足天伦之至情,便是逆天,将来定受天罚。
姑娘道
1.女子是世界的源头,欲世界好,国家好,社会好,家庭好,必从姑娘身上好。
2.欲当好姑娘,可得明白姑娘道。
3.姑娘是一家之贵星,以志为根,性如棉,提满家。
4.以志为根,就是立志不争不贪,立志孝双亲,敬哥嫂,爱护侄男侄女。
5.性如棉者,如棉花之洁白,守身如玉;如棉花之柔软,性子不许暴躁;
6.如棉花之温暖,待人不冷淡;如棉花之绵长,不要退志。
7.任何事皆可做,没有挑选,没有分别心,这就是性如棉的道理。
8.姑娘在家是半宾半主,要心知众人的好处,能提起全家人的和乐精神,结一家的缘。
9.姑娘是和谐婆媳关系的门轴。遇到婆媳不和时,要两面劝解。在母亲面前说嫂子的好处,在嫂子面前安慰她的心,体解嫂子,提到平日母亲的好处。
10.这样在母亲面前尽了孝道,在哥嫂面前尽了悌道,一家欢喜,就是提满家了。
11.如在家好多嘴多舌,不但不知、不会平息是非,反而扩大是非,闹得一家不和,鸡犬不宁,就成了踢满家了,把全家人心都踢散了。
12.在家能当好姑娘,出阁一定能当好媳妇,能助夫成道,恭敬丈夫,和睦妯娌,孝敬公婆,全家和乐,真正是喜星临门。
13.后来有了儿女,自然会教子成名,能为良母。
14.老了一定会当老太太,也能兜满家,为一家的福星。
15.姑娘道明白了,会做了,则本正源清。
16.做姑娘时,预先把做媳妇的道理练习明白,才能把握将来婚姻的幸福美满。
17.父母对于女儿,是至亲骨肉,大多十分融洽,所以女儿的言语行为,十分自由,而不受拘束,加上女子的天性,弱于自制,在自己父母面前,不免恃爱撒娇,做父母的不忍拂逆其意,遇到事情总是顺从她,免不了养成娇惰的习性,有所要求,一不从意,便负气使性,不达目的不止。若成家后,仍执娇惰习性,必然导致家庭矛盾产生,自己也痛苦万分。因而女儿在父母跟前时,先要学会侍奉翁姑的道。
18.姑娘在娘家,对于经济方面,不负责任,若崇拜享受,养成奢侈的习惯,到自己组建家庭,对于家庭经济,是负绝对或相对的责任。但由于自己奢侈浪费的习性不改,必定引起家庭矛盾,自己也受苦。所以在姑娘时期,养成简朴的生活习惯,培养勤俭的美德,是构建未来幸福美满家庭的基石。
19.当姑娘时,就应练习家政。如经济的支配,家务的操持,子女的教育指导等等,都是将来成家后必须面对和承担的,也是自己本分内的责任。若自己一味娇惰回避,父母也放任偏袒,将来吃苦受罪的还是自己(姑娘)本身。
朋友道
1.同道者为朋,同义者为友。
2.君子交朋友在道义,小人交朋友为权利。
3.能劝善规过,是为道义之交,君子之交;交友若注重在势利上,酒肉上,有利可求就相交,一旦失利,朋友算完,是小人之交。
4.利是害义的,势利之交,断乎不能长久。
5.常言道:“近朱则赤,近墨则黑。”因此我们要亲近有仁义道德的益友,远离只知花天酒地的损友。
6.与朋友相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便能得朋友之益,而不受其害。
7.如果一味滥交,不分善恶是非,随波逐流,就会受损友之累。
8.有道的人,不受朋友之累,还能明善改过,不但能改正自己,还能用道义把朋友度化过来,尽了做朋友的道。
9.责善乃朋友之道,但责善朋友要适可而止,否则友不欢己不乐。朋友数,斯疏矣。
10.欲先正人先得正己,自己品行端正,令人信服,说话才会发生效力。
11.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12.朋友相处抱道而行,彼此要留有适当的空间很重要。
13.朋友之道,首在彼此相信,才能合志同方,营道同术。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四海之内皆兄弟。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