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究竟是干什么用的,它真的挡得住游牧民族吗如果你以为挡住游牧民族只靠长城,那你就大错特错了。长城只是防御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而...
长城究竟是干什么用的,它真的挡得住游牧民族吗
来个反问1:美国在墨西哥边境修边镜墙,是美国打不过墨西哥,还是美国怕墨西哥穷人来扰乱美国?
反问2:村里首富把别墅围墙修得高高,而穷人家狗剩家不仅没围墙甚至家门都是破帘子围的,这证明首富家弱小、狗剩强大?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
秦代前期主要是维修、连接秦赵燕等战国长城,新筑的部分不多,工程量不大,还没有动用全国的人力物力,由蒙恬率部和沿线军民共同完成,后期则大力修建长城。在修筑北方长城的同时,原诸侯国间用以“互防”的长城被拆毁:“皇帝奋威,德并诸侯,初一泰平。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史记·秦始皇本纪》)根据当时的历史环境,长城确保了边防的巩固和国家的安全,给这一中原农业的生产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环境,就如《过秦论》中所说:“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
汉初,程不识是驻守长城的名将,治军严厉,只要他戍边匈奴就不敢来犯。其后卫青、霍去病、公孙贺、公孙敖等出击匈奴,均以秦、赵长城为进攻退守的主要据点。
汉武帝登基后,连续发动多次对匈奴的战争,将其驱逐至漠北,修复了蒙恬所筑秦长城,又修建了外长城,筑成了一条西起大宛贰师城、东至鸭绿江北岸、全长近一万千米的长城。
汉武帝修筑长城驱逐匈奴,对维护西汉帝国的安全起了很大的作用,同时也维护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和安全,有着非凡的历史意义。
中国的长城是用来防御游牧民族的,那么建造长城的时候游牧民族没有来干扰吗?
其次,马在耕作中的作用。比起牛来,马要娇贵的多,蓄养十分费时费力费财,小门子小户是养不起马的。所以耕种是牛耕,马多是国家为了战争需要统一蓄养。
最后,修建长城和养马比起来要容易的多。对汉民族来说,养马是时时刻刻花钱,修建长城又是一劳永逸的事情,自然选择修建长城(统治者也是这么想的)。
其他地区的为什么不修长城?
汉民族大多时候都具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具有巨大的生产力,有能力修长城。记得秦朝征民夫30万修长城,这30万人的吃喝,也就是汉民族供应的起。就其他地区,就那么点子人口,一场战争上万,就是不得了的大战了,他们哪里能供的起。而且中国虽然改朝换代,但长治久安的时候也不少,有时间修长城。其他地区不是还住在树上,就是一年换一个城主,动荡不安,那里有时间啊!
长城的作用是用来防御游牧民族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周王朝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俨狁的袭击,曾筑连续排列的城堡“列城”以作防御。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为了争霸,互相防守,根据各自的防守需要在边境上修筑起长城,最早建筑的是公元前7世纪的“楚方城”,其后齐、韩、魏、赵、燕、秦、中山等大小诸侯国家都相继修筑了“诸侯互防长城”,用以自卫。其中,秦、赵、燕三国和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毗邻,在修筑诸侯互防长城同时,又在北部修筑了“拒胡长城”,以后历代君主几乎都加固增修。
长城真的能挡住游牧民族吗?
提到中国,很多人就会想到长城,确实,万里长城连绵不绝,早就成了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在很多人眼中,长城在历史中的作用无非是抵御外族侵略,随着清朝的建立,长城似乎已经失去的它的意义。
通过观察过往的史料我们可以发现,中原王朝历朝历代都对修筑长城极为在意,秦朝为了修筑长城不惜花费巨大人力财力,饿死累死者达数十万。汉朝,明朝同样如此。到了清朝时,长城俨然成为风景区,乾隆特意作诗讽刺前明大修长城的无用:“万里经营到海涯,纷纷调发逐浮夸。当时用尽生民力,天下何曾属尔家。”事实上,长城对于古人来说绝不是简单的防御工事,没有长城可能就没有中国人的今天。
传统的中原人属农耕民族,和来自草原上的游牧部落不同,后者靠老天爷吃饭,没有固定的食物来源,因此生存环境十分恶劣。这样一来与农耕文明的矛盾就凸显出来,落后的生产效益伴随着落后的文明,北方的胡人常常在北方掠夺,导致了长城的诞生。关于长城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
最早的长城是一段段的,那时还没有中间的城墙,北方的诸侯国几乎都有自己的长城,先秦时期,秦始皇下令将之前的长城链接起来,也就是秦长城的雏形。秦朝强盛时,大漠的胡人不敢进犯边境,驻扎在长城的秦朝士兵有时还会主动讨伐胡人。
长城的第一层作用是抵御游牧民族的骑兵。北方多平原,而中原也难产好马,因此游牧民族的骑兵要比中原优秀的多。虽然有的朝代骑兵也很厉害,但那也只是少数情况,绝大多数战争中,游牧民族靠着骑兵的游击战术让汉人极为苦恼。长城的存在完美的弥补了这一点,北方的骑兵无法越过长城肆意作乱。
其次是物资储备,这很易懂。驻扎在长城的士兵需要粮草,如果只是让士兵在长城附近开荒种田,肯定无法满足需要。所以自长城建立后,朝廷的军队无论是驻扎警戒还是北伐平乱,都可以从长城获得补给。
最后,经济封锁。长城可以说是陆上关卡,当塞外的游牧民族有崛起之势时,中原王朝往往会进行遏制,中断双方民间贸易,通过提高物价的方式来减少对方效益。但这并不能避免某些利欲熏心的奸商走私,如向胡人售卖武器,铁,铜等一系列出卖国家的行为,有了长城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如果没有长城,我们很难想象如今的中国会是何种面貌,也许早已消失在游牧民族的马蹄之下。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