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鼎盛时期30万的说法怎么来的

发布时间: 2023-01-14 02:01:06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85

井冈山斗争鼎盛时期红军的主力兵力是一个师时间:1927年10月——1929年1月,兵力:六千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红军鼎盛时期30万的说法怎么来的

井冈山斗争鼎盛时期红军的主力兵力是一个师

时间:1927年10月——1929年1月 兵力:六千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湖南、江西两省边界罗霄山脉中段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经“三湾改编”后的秋收起义部队到达宁冈,先后在宁冈、永新、茶陵、遂川等县恢复和建立了党组织,发展武装力量,开展游击战争,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建立红色政权,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创立了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扩展资料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的中心工作完成从城市到农村的伟大战略转移,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开辟了新的道路。
说明中国共产党的力量还很弱小,敌人很强大,革命的道路还很长。也说明中共开始走向成熟,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证明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内政治局势急剧逆转,中国革命进入低潮。八七会议后,毛泽东作为中央特派员到湖南改组省委,并发动和领导了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许多人纷纷响应,很多有志青年也加入了进来。
在攻打中心城市受挫后,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当机立断,毅然改变原定部署,决定到敌人控制比较薄弱的山区寻求立足地。
10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到达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恢复和建立共产党的组织,建立革命政权和赤卫队。与此同时,经过团结、教育、改造工作,将袁文才、王佐两支农民自卫军编入工农革命军。
至1928年2月底,包括宁冈全县,遂川西北部,永新、酃县、茶陵等县部分地区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步建成。4月,朱德、陈毅率领工农革命军由湘南到达井冈山,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4军,后改称红军第4军。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九一八事变后,30万东北军有怎样的结局

在红军的不断打击下,国民党军队已无力再战,蒋介石被迫于9月初下令“围剿”军总退却。

1931年7月,蒋介石再次调集30万军队,以十倍于红军的兵力发动了对中央苏区的第三次围剿,毛泽东、朱德等红一方面军领导人决定采取“避敌主力、打其虚弱”的方针,首先避敌锋芒,绕到敌人的背后,然后攻其后路,打破敌人“围剿”的方略,进行反“围剿”斗争。

至8月6日国民党军已被红军拖得极为疲劳,红军作战进入由被动变主动的第二阶段。在红军的不断打击下,国民党军队已无力再战,蒋介石被迫于9月初下令“围剿”军总退却,至此红军获得了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

扩展资料:

九一八事变的相关情况:

1、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危机后,日本军国主义实力大增,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在奏折中写道: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

2、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半岛,实行极其阴险的“以鲜制华”政策,不断推动朝鲜人政治移民中国东北的活动。

3、“伪满洲国”初期为“共和”体制,不久后以立清废帝溥仪为“元首”,初期称号为“执政”,年号“大同”,溥仪后称“皇帝”,年号“康德”。1945年8月,日本本土受到美国投下的两枚原子弹的攻击,苏联红军突袭了驻守在伪满洲国的关东军和伪满洲国军,1945年日本战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九一八事变

有的退守关内,有的留下抗日。

中国红军时期敌我双方武器,力量的对比?

首先,红军和国军都是中国人的部队,而且国军是后来中国抗日战争的主力军,他们不是敌人与敌人的关系,只是国内不同理想和观念的两支军队,所以不存在敌我对比的说法。
但是,当时红军和国军在武器和力量的数量确实可以作个对比,红军全盛时期接近30万,进攻红军的国军主要有四、五次,分别是10万、20万、30万、50万,武器装备一般来说比红军先进。但是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的就是,国军每次进攻的时候,互相之间配合不好,比如当时广东陈济棠和广西李宗仁的部队并不听从南京中央的命令,反而有些地方部队和红军达成协议:红军只从我的地方路过而不进攻的话,他们就直接放红军路过。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1949年4月22日,我30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的历史背景

背景

1、1949年初,淮海、辽沈、平津三大战役结束,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动政府依然负隅顽抗,在对长江防线经过三个半月的苦心经营之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

2、1949年4月21日,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在公元1949年渡江战役将要胜利时  写的一篇新闻,原载于1949年4月22日《人民日报》。

面对我三十万大军南渡长江的重大事件,作者举重若轻,挥动如椽之笔,仅用193字就写出了它的基本情况,及时地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挥师南下、势如破竹的事实。消息文字简洁,语言凝练,平实中显示出宏大的气势。

消息以叙述展开,其中穿插白描:“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寥寥十二字,就勾勒出了三十万大军南渡长江的壮阔场面,让人如临其境,如见其形。

扩展资料: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在公元1949年渡江战役将要胜利时写的一篇新闻,原载于1949年4月22日《人民日报》。

面对我三十万大军南渡长江的重大事件,作者举重若轻,挥动如椽之笔,仅用193字就写出了它的基本情况,及时地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挥师南下、势如破竹的事实。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

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因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背景

1、1949年初,淮海、辽沈、平津三大战役结束,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动政府依然负隅顽抗,在对长江防线经过三个半月的苦心经营之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

2、1949年4月21日,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在公元1949年渡江战役将要胜利时  写的一篇新闻,原载于1949年4月22日《人民日报》。

面对我三十万大军南渡长江的重大事件,作者举重若轻,挥动如椽之笔,仅用193字就写出了它的基本情况,及时地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挥师南下、势如破竹的事实。

扩展资料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一部,在长江中下游强渡长江,对国民党军汤恩伯、白崇禧两集团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

1949年4月20日晚和21日,人民解放军第二、三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和总前委的《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先后发起渡江。在炮兵、工兵的支持配合下,在西起湖口、东至靖江的千里战线上强渡长江,迅速突破国民党军的江防,占领贵池、铜陵、芜湖和常州、江阴、镇江等城市,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

4月23日,第三野战军一部解放了南京,南京政府垮台。接着,各路大军向南挺进,5月3日解放杭州、5月22日解放南昌。1949年5月27日,第三野战军主力攻占上海,上海就此解放。在此期间,第四野战军于5月14日南渡长江,16日解放汉口,17日解放武昌和汉阳。

1949年6月2日,第三野战军一部解放崇明岛,至此,渡江战役结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1949年4月20日晚和21日,人民解放军第二、三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和总前委的《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先后发起渡江。在炮兵、工兵的支持配合下,在西起湖口、东至靖江的千里战线上强渡长江,迅速突破国民党军的江防,占领贵池、铜陵、芜湖和常州、江阴、镇江等城,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常识历史篇。
年初,淮海、辽沈、平津三大战役结束,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动政府依然负隅顽抗,在对长江防线经过三个半月的苦心经营之后
三大会战胜利

中央红军最鼎盛的时候有多少人

中央红军人数最多时是在长征前夕,有大约13万人,其中准备参加长征的部队有8万6千多人,留在江西根据地的有4万多人。如果再加上跟随长征部队出发的挑夫1万多人,则有14万人。

1930年6月13日,在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和全国红军代表大会召开之后,毛泽东主持召开了“汀州会议”确定了在汀州整编红军的决议。同年6月19日,红四军,红三军,红十二军在长汀南寨广场正式整编为红军第一路军。

扩展资料:

中央红军的发展历程:

11月初,陕甘支队同红军第15军团在甘泉地区会师。接着,恢复红军第一方面军番号,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治委员,叶剑英任参谋长,王稼祥任政治部主任,辖第1、第15军团,共1万余人。

第1军团由陕甘支队编成,林彪任军团长,聂荣臻任政治委员,辖第2、第4师和第1、第13团;第15军团,徐海东任军团长,程子华任政治委员,辖第75、第78、第81师。

11月下旬,红一方面军在直罗镇歼国民党军1个多师,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陕甘革命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这一胜利,为中共中央把中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奠定了基础。

1936年2~7月,红一方面军先后取得了东征战役和西征战役的胜利,部队发展到2万余人,巩固和扩大了陕甘革命根据地。8月底,红一方面军主力由宁夏豫旺堡地区南下,接应从甘孜地区北上的红军第二、第四方面军。

10月9日和22日,红一方面军先后同红四、红二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和将台堡会师。11月下旬,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一部,在红二方面军配合下,取得了山城堡战役的胜利,迫使国民党军停止了对陕甘革命根据地的进攻。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后来的国共两党合作抗日铺平了道路。1937年8月,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红军第一方面军和陕南红军第74师等部,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115师。接着投入了抗日战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央红军

1930年后中国工农红军。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不断发展壮大,先后组成了第一方面军(曾称中央红军)、第四方面军、第二方面军和西北红军等红军部队,建立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和湘鄂西、鄂豫皖、琼崖、闽浙赣、湘鄂赣、湘赣、左右江、川陕、陕甘、湘鄂川黔等革命根据地,连续粉碎了国民党军多次“围剿”和“清剿”。全国红军发展到最多时达到约30万人
中央苏区是把湘赣边、赣南、闽赣、赣中与闽赣浙合起来的构成的苏区,而且还包括了李明瑞、邓小平等从左右江根据地带来的两万多军队。1934年初最鼎盛时期,拥有正规军18万多人,还有非正规农民武装约20万人,总共有38万人。最先在江西革命的是赵醒侬、方志敏、袁玉冰,最后剩下方志敏领导革命,但是武装起义比较晚;第二批人是李文林领导的赣中南革命,是最早进行武装革命的;第三批是朱毛彭黄红军,主要在井冈山,后来南下与李文林联合起来。第四批是邓子恢、张鼎丞等响应朱毛红军建立的闽西根据地。第五批是李明瑞、张云逸、邓小平率领左右江根据地共军长征加入中央苏区红军。第六批是赵博生、季振同、董振堂领导国民党军队福建起义加入中央苏区红军。以这些军队为基础发展农民参加革命形成中央苏区的实力。1933年底~1934年初达到最高峰。中央苏区红军的军事天才,首先是毛泽东、李明瑞、朱云卿、黄公略、方志敏为最高(牺牲三人只剩一人),然后是刘伯承、彭雪枫、邓萍、卢德铭、赵博生、王尔琢、左权、寻淮洲、林彪、粟裕,之后还有彭德怀、朱德、聂荣臻、季振同、刘畴西、伍中豪、陈赓、董振堂、罗炳辉等。
本文标题: 红军鼎盛时期30万的说法怎么来的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7596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上香的时候,供俸神佛的香台与供俸祖先的香台,有什么区别在考古学研究中,都有哪些「黑科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