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考试是不是只考语文?为何没有其它的科目?科举考试是封建历史时期重要的选拔人才的手段,随着朝代和当时社会形势的不同,考察的...
古代科举考试是不是只考语文?为何没有其它的科目?
科举考试是封建历史时期重要的选拔人才的手段,随着朝代和当时社会形势的不同,考察的科目也有所不同,并不仅仅只有语文一科。
科举考试萌芽于南北朝时期,当时朝局之中,为官者大多是世家望族。当权者为了打破世家权贵的制肘,想要选拔一些出身寒门的有才之人作为整顿朝局的利剑,于是科举考试应运而生。随后在隋唐时期,科举制度不断完善,最终成为统治者选拔人才的重要渠道。唐朝时期,科举考试的项目非常繁杂,有明经、明算、明文、进士科等多种项目。学子们可以通过自己擅长的项目,跨越阶级,走上为官之路。武则天甚至开创了武举,选拔优秀的军事将领,以此来培养心腹,分散军权。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唐宋年间,科举考试科目繁多,但是只有进士科出身才能真正的进入高官阶级。其他科目的学子,即便为官,官职也普遍较低,升职空间有限。到了明清两朝,科举考试只有进士科一个考察科目,但也不能肤浅的用“语文”来概括。进士科不仅仅考察学子的八股文能力,同样也要考察学子们的诗赋、政治观点、历史文化等等方面。可以说,进士科的考试,考察的是一个人的文科综合知识,不仅仅要求学子字迹工整文采斐然,同样需要在答题时展现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执政风格,方便当权者选拔可心的人才。
清朝末年,由于当时的社会形势,清政府需要和很多国家进行交流,所以在科举中增加了翻译科,用以选拔翻译人才。科举是封建历史中的一项重要变革,无数寒门学子通过科举改变命运,跻身高官行列。最终随着历史的发展,在光绪年间被彻底废除,退出了历史舞台。
当今的高考都分文理科,古代的科举考试属于现在的什么科?
我们知道,真正的科举考试是从隋朝才开始的,始作俑者是那个在历史上留下骂名的隋炀帝杨广。
隋炀帝把科举分成两大科目,一科叫作“明经”,一科叫作“进士”。明经主要测试考生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进士主要测试考生对天下大势的理解程度以及对诗词歌赋的掌握程度,同时也考察一些儒家经典。
也就是说,明经科主要是死记硬背,进士科不但需要死记硬背,更需要考生具备理解水平、文学水平、应用文写作水平。这两大科都是文科,跟理科基本无关。
但是从唐朝开始,科举又增加了新科目,除了进士科和明经科之外,又加上“明法科”、“明书科”、“明算科”。明算科测试考生的数学水平与天文历算水平,是正儿八经的理科内容。
进入宋朝,科举考试的科目就更多了。宋徽宗在位时,算学、医学、法学、画学、书学,都光明正大地跻身科举范畴,其中算学铁定是理科,医学是50%的理科(这里主要考虑到中医的文科成分太多,如果是西医,就纯粹是理科了)。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不管在哪个朝代,中国帝王对理科的重视程度都不如文科(包括那位跟传教士学了几条欧几里得定理就号称通晓几何学的康熙大帝),理科内容在科举考试当中的地位一直是非常低的。
古代的读书人,除了读四书五经,难道不学数学吗?
在一些影视作品中,我们了解到古代科举考试之类的一般就是考四书五经、历史文学之类的,似乎对理科特别是数学不是很重视,那么古代考试,对官员的选拔真的不考数学吗?其实,这也是一种误解,古人也是学习数学的,而且数学学科也是他们的必修课程。
西周时期的六艺就包含有数学,学堂中开设有数学课,而且教授的都是比较实际的内容,如如何丈量土地、谷仓容量的计算、河堤水渠建造的数据以及国家税收等方面,因为那时的学堂中的学生主要是官宦子弟,他们学习这些的目的也是最后会用到日常生活工作中去的,所以,数学同样也是必考科目。
秦汉时期,学堂中的学生从6岁对开始就要接触数学了,到了隋朝,甚至还设立了数学专科学校,每一届招收学生进百人,而且数学专科的学制还是最早出现在北魏时期,最后在隋朝最终被重视起来并设立了相关的学校,唐朝时期继续沿用了数学专科学校制度,而且还是宽进严出的教学模式,想学习只要通过一定的审批就行,但是入学后就开始两天一大考,三天一小考,还有旬考、月考、季考等,关键的就是年底的岁考,一旦三次岁考没有合格就会被学校除名。
古代也同样有数学教材,我们熟悉的鸡兔同笼的问题就是出自古代的《孙子算经》一书,而且还不止这一本,古代的数学教材有十部,统称算经十书,内容设计测量、土木工程、冶炼等方面的计算,还有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等差数列等数学知识,也有实用的社会福利、商品交换、土地面积、税收等方面的计算。不过,我国古代没有数学家这个职业和称呼,但是这不妨碍我们在数学上的建树,中国数学一直走在世界前列,除了著名的勾股定律比外国早5个世纪外,我们还有世界最早的几何学、方程组和矩阵等。
中国古代的考试为什么只考文科,不考理科
宋代科举基本上沿袭唐制,大体不变。
元代开始,蒙古人统治中原,科举考试进入中落时期,但以四书试士,却是元代所开的先例。
明代乡试、会试头场考八股文。而能否考中,主要取决于八股文的优劣。
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贯彻的是民族歧视政策。满人享有种种特权,做官不必经过科举途径。清代科举在雍正前分满汉两榜取士,旗人在乡试、会试中享有特殊的优特,只考翻译一篇,称翻译科。以后,虽然改为满人、汉人同试,但参加考试的仍以汉人为最多。
职业考试理科,不然哪来的中国举世绝伦的数学、天文、建筑水利工程成就?
中国古人为什么不重视理工科
由于科技水平很低,科学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体现得不明显。使得统治者更不重视科学发展,没有科学何来理工科?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