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世宗柴荣的能力比赵匡胤如何呢?在我看来,赵匡胤的能力显然比不上周世宗柴荣,赵匡胤恐怕是历代开国皇帝中最省事的一个,也是便宜占得...
周世宗柴荣的能力比赵匡胤如何呢?
在我看来,赵匡胤的能力显然比不上周世宗柴荣,赵匡胤恐怕是历代开国皇帝中最省事的一个,也是便宜占得最大的一个,兵不血刃的就黄袍加身,完完整整地把后周政权给继承了过来,几乎不打一点折扣,什么都没有变,没有战争,没有内乱,没有死人,仅仅只是换了一个皇帝而已。
所以说“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其实把赵匡胤拿来和前面三位相提并论,显然是“萤火与皓月争光”,水得不行。
周世宗的功绩如何?
这么来说吧,如果上天再让这个人多活五年的时间,一个完整的大一统王朝是必然会出现的。什么北方的契丹、金人根本就不够看,哪像宋朝和金人、辽人纠缠了两三百年,硬是没有把北方收复,还搞得自己差点亡国。
后周政权是建立在后汉的基础上过渡而来,后周建立时,当时周边还有北汉、后蜀、南唐、吴越和契丹这些割据政权。柴荣致力于统一天下,因此给自己定下小目标说“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也就是三十年的时间打造一个强大的统一王朝。
显德元年,柴荣的比部郎中向他献《平边策》,制定了“先易后难,先南后北”的战略方针,同时指出要想统一中国,必须先发展后周的经济、肃清政治。按照《平边策》的思路,柴荣首先在后周内部发动了一场针对经济、军事和政治的改革。
显德二年,在经过两年的励精图治以后,柴荣派向拱、王景率军西征后蜀,占领了秦、凤、成、阶四州,取得了第一阶段的战略胜利。同年十一月,柴荣亲征南唐,占领了南唐的五州之地。
显德四年,柴荣两征南唐,继续发动淮南之战,后周军队大获全胜,疆域得到大大的扩张。并且迫使南唐皇帝李璟遣使求和,向后周纳贡,割地,后又自去帝号,改称“江南国主”,江北之地为后周占有。
彼竭我利,则江北诸州,乃国家之所有也。既得江北,则用彼之民,扬我之兵,江之南亦不难平之也——《平边策》
自此,后周在南方取得了第二阶段的战略性胜利,南方政权对于后周已经不构成事实上的威胁,被消灭只是时间问题。因此,柴荣将兵锋转移至北方的契丹和北汉身上,显德六年,柴荣再次御驾亲征辽国。
这次进军异常的顺利,几乎没有遇到有效的抵抗,一路上的城池闻风而降。短短一个多月,就占领了三关三州十七县的领土,一路挺进到幽州。然而,就在柴荣准备继续进攻,以期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时候,这位年仅三十九岁,最有可能统一五代十国的皇帝就因为患病突然离世。
他年仅七岁的长子柴宗训继位。而这时候离柴荣许下的三十年誓约仅仅过去五年多而已,所以这才说如果再让他多活五年,统一天下真的不是难事。
赵匡胤能力如何?
显德七年,赵匡胤在部下的拥戴下发动“陈桥兵变”,几乎兵不血刃地夺取了后周政权,对后周的国力没有产生任何一丝一毫的影响。几乎可以说赵匡胤继承的就是一个完完整整的后周,所以才说赵匡胤是历代开国皇帝中便宜占的最大的一个。此外还有一个就是隋朝,但是人家隋朝好歹还是建立起一个大一统的王朝,但赵匡胤显然没有这样的能力。
他篡位以后改周为宋,继续执行“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方针,从建隆三年开始,赵匡胤开始针对南方发动一系列的统一战争,到开宝八年灭亡了后蜀、南唐、南汉、正式统一了南方。
足足用了13年的时间,而且还是在周世宗柴荣对南方政权已经降维打击过的基础上。而终赵匡胤一朝,就没有出兵打过北方,这无疑给了北方政权以喘息的机会。赵光义时代,宋朝总算消灭了北汉,大体上统一中原以南的大片国土,除了被石敬瑭割让的燕云十六州以外。
赵光义针对辽国契丹的北伐战争收效甚微,最终以失败收场,同时也让宋朝对契丹的态度从战略进攻改为战略防守,自此以后,宋朝在北方再无所作为。这确实让人很纳闷,怎么一到了宋朝,就再也干不过契丹人了呢?
只怪柴荣死的早啊。
五代十国后期,后周的能力究竟如何?
一般,在历史上对这个散乱的时代没有过多的分析。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而后周是五代十国之一。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的重要时期,是一个转折点,自此脱离中央统治,五代十国的恶劣影响非常深远,这是一个历史上最分散最黑暗的时期,也是中国唯一一个武官彻底打压文官的时代,一直战争不断,国家没有发展一直都在相杀,民不聊生,当时国家四分五裂,局势动荡,伤亡无数。在开战阵前叛变,显示出整个民族性崩塌,他们忘记了自己的信仰让后人很愤怒。而五代十国中的后周,柴荣继位他对国家进行改革,整顿吏治,严明军纪,士卒精强,后周的能力还是较强,所以这为之后的统一准备条件。柴荣即位时,世宗有雄才大略,致力于全国统一,之后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如果不是他中国不知道结局会是怎样,之后建立北宋王朝,后周灭亡,标志着五代的结束,之后宋朝统一中原,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科技发展迅速。政治开明,是兵变、民乱次数较少的在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的灭亡是一个新朝代的诞生,也是人民新的希望,结束了复杂的战乱年代。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从一个朝代的衰亡到灭亡时期社会局势动荡,就标准这下一个朝代的开始,经历了繁荣鼎盛时期终究会走向腐朽,然后内乱,历史朝代无一幸免。最后一个封建时代的灭亡中国经历了几十年的抗战,最终迎来了改革开放,现在的中国和以前不一样,我们团结一致,相亲相爱,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终于结束了战乱时代,迎来新生活。
柴荣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君主,他一生有何成就?
我来说下个人的看法。
柴荣的成就是稳固了后周王朝的基本盘,为统一天下打下了基础。
当时华夏大地处于五代十国时期,自唐灭以后,各地的拥兵的节度使自立为王。他们各自互相攻讦,争夺地盘,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动荡才再次归于一统。我们都知道这次完成统一的王朝为北宋,而北宋之所以能统一天下的原因,恰恰是北宋承接的后周基本盘。
柴荣继位时,便立下志向,希望能完成不世之功。他曾对大臣表露心迹,希望用三十年时间实现天下太平的愿望。为了能完成愿望柴荣以旺盛的精力投入后周的治理上,期间锐意革新,铲除弊病。后周的国力蒸蒸日上,雄厚的国力支撑着柴荣的东征西讨。
在对四周的作战中,柴荣提拔了一批骁勇的战将。比如北宋开创者赵匡胤原先是后周的军事统帅,这么一位后世的皇帝在柴荣的生前也只是他的一柄利剑而已,跟随周世宗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
在他在位的五年时间里,拒北汉、败后蜀、征南唐大大拓展了后周的领土。当时北方的游牧民族契丹南下中原,占据了燕云十六州,使得中原王朝失去了北方的天然屏障。
燕云十六州地形崎岖、高山林立,是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重要关隘。一旦失去燕云十六州中原王朝不得不时刻警惕辽王朝的觊觎。为了打破被动的局面,柴荣亲征辽国,率领数万大军北伐,战事进展非常顺利,一路大胜,差一点便可能夺回失去的燕云十六州之地。只不过,柴荣突发疾病不得不回撤。
然而,此次疾病过于凶猛,迅速击垮了周世宗。公元959年6月中旬,柴荣在开封万岁殿驾崩,带着自己未竟的愿望离开了人世。
五代十国第一雄主柴荣,他一生有何功绩?
后周世宗柴荣(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是五代时期后周皇帝,被史家称为“五代第一明君”,堪称照耀黑暗时代的一颗明星。
后周世宗柴荣画像
柴荣祖籍邢州尧山(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柴家庄,祖父柴翁、父亲柴守礼都是当地有名的富豪。用现在话说,柴荣就是当时的“富三代”,无奈家道中落,只能去投靠嫁给郭威的姑母。
柴荣做事清楚、有条理,常常帮他姑父郭威处理各种事物,深受郭威喜爱,后被郭威收为义子。再后为补贴家用,柴荣外出经商,见识了不少,这段经历也让他深刻意识到商业对一个国家的重要之处。
公元954年(显德元年),周太祖驾崩,晋王柴荣按遗命在柩前即皇帝位,他雄心勃勃,决心遵照养父的遗愿,干出一番大事业,曾说:“朕当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足矣!”。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柴荣在他五年多的统治期间,励精图治,锐意改革,南征北战,揭开了结束分裂,统一天下的序幕。
柴荣刚刚即位,北汉勾结契丹南犯,他亲率军速进,危险时刻依然坚持督战,最终,北汉骁将张元徽被杀,刘崇单骑北逃,契丹军退逃。显德二年,柴荣派向训、王景率军西征后蜀,欲收复秦、风、成、阶四州,于十一月收复四周之地。分别在显德三、四、五年征战南唐,南唐主李璟迁陈觉奉表陈情,献贡品,被迫谴人献四州之地,画江为界,岁输贡物十万,以求息兵。显德六年四月,柴荣亲率诸军北伐契丹。仅四十二天,兵不血刃,连收三关三州,共十七县。
短短几年,就有如此成果,可以看出柴荣想要开疆拓土的决心和他过硬的军事才能。遗憾的是,在他准备乘胜夺取幽州的时候,他身体出了问题,不得不返回,这一回去,就再也没有机会征战天下了。
政治上,澄清吏治,严明赏罚,惩治贪赃,倡导节俭,力戒奢华。他先是改革科举存在的一些弊端,大胆破格选拔贤才。
接着他又严惩贪官污吏,生父的故友犯法,也按规定处理。有几个官员借出使为名趁机游山玩水,被他贬了官。
经济上,鼓励逃户回乡定居,减免各种无名科敛,安抚流民,招民垦殖逃户田,编制《均田图》,派遣使者分赴各地均定田租,查实隐匿耕地,使之均摊正税,废除曲阜孔氏的免税特权,动员民众兴修水利,疏浚漕运;停废敕额(朝廷给予寺名)外的寺院 3 万余所,敕额外僧尼一律还为编户,禁私度僧尼;收购民间佛像铜器铸钱,缓解了唐末以来长期缺钱的局面。
种种如此,都是柴荣在短短5年半内所做的,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连司马光都说:“若周世宗,可谓仁矣!不爱其身而爱民;若周世宗,可谓明矣!不以无益废有益。”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每个人就像一根蜡烛,燃烧得越亮,烧的也就越快。”柴荣似乎是这样的,尽情地燃烧了一把,然后暗淡。
柴荣所做的一切为接下来的北宋盛世打好了基础,每每人们提起说赵匡胤开启了盛世的大门,我都想说,他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而这个巨人是柴荣。他虽未能实现为君三十年,扫平天下的遗愿,但是他在位五年半的文治武功,已经决定了他必将成为结束中唐割据动荡不安200年的关键性人物。
或者说,如果柴荣并没有英年早逝,是不是他早早能够夺回幽州,是不是盛世会更早一点到来,是不是历史会发生巨大的改变,现在没有我或我不是我?这一切都说不清,只是如果。
后世称柴荣为“五代第一明君”,这其中包含着无数文人雅士对他政事、军事能力的称赞,可我仿佛能听到他们每次提起后周世宗的一声声叹息。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