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为何能兵变成功?李世民能够在玄武门之变中获得皇位争夺战的最终胜利,原因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想让李世民自己认输,李渊和...
李世民为何能兵变成功?
李世民能够在玄武门之变中获得皇位争夺战的最终胜利,原因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
↑想让李世民自己认输,李渊和李建成怕是没睡醒↑
客观的原因,无非是他有一个效忠于他,同时能力又很强的文武团队,李世民带着去玄武门干掉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那帮人,多数都是搞笔杆子的,而不是碰枪杆子的。
关键是他们都很忠心,能够冒着被灭族的风险,提着脑袋跟李世民一起干这票买卖。
其他客观原因,无非就是李渊与李建成毫无防备,掉以轻心,低估了李世民用军事武力手段解决问题的冷酷决心。
主观原因,其实更值得玩味,我认为有以下两个原因,是容易被大家忽视的,而它们,才更加接近真相!
↑李世民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第一个主观胜利原因:李世民非常清楚自己的人生目的——他就是要当这个皇帝,绝不甘心出局,哪怕是李渊原本的意图,即把李世民分封到洛阳,统治一半天下的政治图景,他也不接受 他就要实打实的皇权!
这才配得上他的才能,他的野心,以及他的功勋!
试问世间亿亿万万人,有多少人真的能够拥有一个明确的,坚定的目标呢?
很多人都听过:立志是很重要的人生大事,可有多少人有志向呢?并没有!
很多人,从学生时代,就开始混日子,渐渐习惯混日子。
李世民完全可以躺在功劳簿上,不思进取,他真的没有退路吗?从隋末唐初以及那个年代的政治逻辑来看,他的退路并不是没有,但李建成当了皇帝以后,李世民一定处境悲惨。
历史上很多人物在面对李世民类似的处境时,往往会产生出一种幻想:他们认为,问题会自然解决,船到桥头自然直。
但李世民毕竟是在血与火中磨练出来的,他才不会有这样的幻想呢,指望自削羽翼,摇尾乞怜,希望李建成当了皇帝后能够给自己一点点活命的机会。
想让我当兰陵王,信陵君,只怕老爹和大哥你们没睡醒吧?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第二个主观胜利原因:李世民狠得下这个心!
要知道,李建成和李元吉是李世民的同胞兄弟,同父同母,而不是同父异母,其中的亲缘血亲,真是不能更亲了。
但李世民狠得下心干掉自己的大哥和弟弟,而且,把哥哥弟弟的十个儿子全部杀光!哪怕他的侄子有的才几岁,甚至有的尚在襁褓之中,这必然是李世民指使安排的。且不说舆论道德谴责,单是良心,就过不去。
但李世民还是这样做了,为了皇权,手足相残,斩草除根。
李世民五十岁出头就去世了,他的早逝,与他不幸的家庭生活是紧密相关的,他的儿子们几乎重演了玄武门之变那种争夺皇权、不顾亲情的自相残杀。
呵呵,李渊当初体会到的绝望之情,李世民又重新尝了个遍。这真的就是报应不爽吧。
既有明确而坚定不移的目标,又有不顾亲情,舍得下狠手的毒辣心肠,李世民这种人,绝不可能是失败者。
你觉得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为什么能够成功?
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的势力明显不如太子李建成,李世民为何能赢?
李家这两个儿子都非常出色,大可称作“人中龙凤”。因为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所以李建成在历史上的痕迹比较少,仿佛他真是一个无能太子,只会暗害大有声望的李世民。
其实不是这样的,李建成也为大唐做了许多事。
李建成是李家的嫡长子,李渊对他极其倚重。当年起兵前,李渊是太原留守,李世民和他一起在太原,李建成则带着李家族人居住在河东。不管李世民、刘文静、裴寂等人怎么劝说,李渊都犹豫不决,没有下定造反的决心。
直到李建成到了太原,也劝他反,他这才同意了。可见李建成对李渊的影响很大,如果李建成不靠谱,李渊不会这么看重他。
晋阳起兵,李渊派李建成和李世民去招募义兵,是以李建成为主,李世民为辅。李建成不负众望,招募到了许多义兵,并且整顿军纪训练新兵,极有成效。
李世民军功赫赫,李建成也极有军事才能。那时西河郡丞高德儒不肯降李家,李建成只用了9天就平定西河,并且这9天还包含来回往返的时间。
攻克长安、多次打退突厥的入侵、擒斩刘黑闼、平定山东,这些都是李建成的功绩,只是后来李渊称帝,立李建成为太子,他认为太子是国之储君,不应该再亲上前线,李建成这才从军事转向政治。
政治方面,李建成更是个中好手,可以说唐朝初年的很多政策都有他的影子,极得大臣的拥戴。虽然此时李世民已经是秦王,在军中威望极高,但在朝中,众臣认可的是李建成。
至于李渊,更是从一开始就将李建成视为继承人,他虽然宠爱李世民,对李建成却更好。
这也是李世民为什么要发动玄武门之变的原因,因为在政治上、父亲的宠爱上,他都没有胜算,只能通过武力政变,从肉体上消灭李建成。
玄武门之变能成功,在于出其不意。无论是李建成、李元吉或者李渊,他们都想不到李世民会做出这种事,也就没有防备。简单来说,这就是个意外。
玄武门事变,为何李世民如此轻易就成功了?
并不是非常轻易就赢了,而是我们开了上帝视角,然后玄武门之变这种事情,并不是战场上打仗,还要摆阵型什么的,是那种一旦动手,就已经结束了的事情。
我们来看看玄武门之变之前是什么情况,大家都在剑拔弩张,觉得事情越来越严重了,但如果你此时心软,就会觉得,都是亲兄弟,不会出事的,一个优柔寡断就会断送你的性命。
而这时候,一旦下定决心,先发制人,一刀致命,对方根本没法反抗,就跟“黑暗森林理论”一样的,当你领悟到这个理论的时候,只需要你下定决心了,因为无论谁先手,都是一刀的事情。
当对方下定了决心,那你就死了,你必须得先想到这一步,那就是哪怕手足相残,也要灭了对方,因为此时的情况,已经势同水火,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率先下定决心,布置好了战场,做好了计划,直接派人关闭城门,杀了李建成,然后逼宫李渊,事情就结束了。
玄武门之变的博弈,在事变之前,而不在事变之时,更不在事变之后,当你做了决定,那么决斗已经结束了,李世民果决,于是他赢了。
《三体》里面的黑暗森林战役,一直以来果决的章北海,结果在完成了目标之后,就好像放下了一切,于是不再果决,在黑暗森林战役中,慢了一步,死于队友又是对手的人类之手。
当对方下定决心的时候,你已经没有反抗的机会了,之所以储岩能活下来,是因为他们更早的下定决心,这就是李世民这么轻易成功的原因。
玄武门之变,为何李世民能成功击杀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
玄武门之变,为何李世民能成功击杀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下面就我们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玄武门之变,可谓是决策历史走向的主要事情,在这次事情中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被楚王李世民杀掉,李世民取得成功上台。可是,李世民的战斗力与太子李建成有较大的差别,为什么他可以获胜呢?
蓄谋已久。唐王朝解放初期,李世民就早已为未来“运营四方”做准备了。他网罗人才,培育并发展趋势自身的阵营。于武德四年(621)设立文学馆,招揽了很多像房玄龄、杜如晦那样的优秀人才,称为“秦府十八学士”。将领则有“八百战士”之称。这让唐高祖极其不满意。他曾对丞相裴寂说:“这一孩子领兵时间太长了,在外面蛮横独断专行,早已并不是我以往的那一个孩子了。”
杀伐决断。李世民长期在外面领兵战斗,行凶便是家常饭,而李建成为人正直包容忠厚玄武门惨案头一天李元吉提议整顿东宫的部队,第二天早晨称病没去早朝。李建成却不以为意。他没有遵从李元吉的提议,造成了第二天的不幸。
突厥进犯为李世民产生了机遇。突厥侵犯边境,太子强烈推荐李元吉领兵征伐,借机调拔秦王府的精兵,并将秦叔宝、尉迟敬德、程知节等虎将纳入部队。李世民因此进宫密秘奏知汉高祖李渊,说:“我并没有错过弟兄,如今她们要杀我,是为王世充、窦建德报仇。高祖大惊道:“明天早上要好好地追责这件事情。武德九年(626)六月四日的早上,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收到宣她们入宫的谕旨,策马驰向宫廷。驻守玄武门的常何是李建成的手底下,这时已被李世民收购,李世民带领的精兵,就伏击在玄武门中。惨案就是这样发生了。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