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冰河时期对中国历史有什么影响

发布时间: 2022-12-21 19:01:33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0

发生在明末清初的小冰河时期(全文约2800字,阅读需要5分钟),咱们共同的家园地球,是一个超级大的生态系统,在地质,历史,的...

小冰河时期对中国历史有什么影响

发生在明末清初的小冰河时期

(全文约2800字,阅读需要5分钟)

咱们共同的家园地球,是一个超级大的生态系统,在地质 历史 的几十亿年中,地球曾历经四次温度持续下降的时期,地理学家将之称为“冰河时期”。

在“冰河时期”,全球性大幅度气温变冷,水汽由海洋向冰区转移,陆地上的冰层不断扩大增厚,海平面大幅度下降,直接改变了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电影《冰河世纪》就是描绘的这幅场景。适应不了这种气候变化的动植物大量灭绝。不过好在这种级别的变化,要几亿年才来上一次,而且上一次发生是大概200万年前,所以咱们人类作为目前地球上的最大种群,暂时不用担心这种世界末日的问题。

但是现在还有一种学说,那就是在“冰河时期”之外,还有一个每隔几百年就要发生一次的小冰河时期,每次小冰河时期的出现,将导致地球气温大幅度下降,天气变异相当大,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较高,这种剧烈的气候变化会使全球粮食大幅度减产,由此引发 社会 剧烈动荡,人口锐减。

根据现有资料记载,中国 历史 上曾经经历过4次小冰河时期,分别是殷商末期到西周初年;东汉末年、三国;唐末、五代;明末清初。。。嗯,从这些资料看来,“小冰河时期”对中国 历史 的进程有着直接影响。

而且还有一个惊人的事实,每次小冰河时期的出现,中国都发生了瘟疫,而且规模很大,波及范围很广。

由于先秦 历史 记载缺乏,我们只看史书对后面三次“小冰河时期”同期的瘟疫记载:

1、东汉末年、三国时期:

公元161至公元186年,东汉桓帝、灵帝、献帝时期,持续不断的疫情,加上黄巾之乱,天下十室九空。连明医张仲景的亲族都死伤三分之二。

魏晋南北朝(220年到581年):

公元234年到235年,魏明帝在位,魏国大疫。

公元246年,孙权在位,吴国大疫,军队死伤十有八九。

2、唐末、五代时期:

公元755到763年,时值安史之乱,天下大疫,死者过半,开元、天宝间天下户千万,瘟疫结束后户口不足二百万。

公元790年,唐德宗贞元年间,江南大旱,井泉干涸,人多渴死,爆发瘟疫,疫死者众。

公元832年,浙西大疫,朝廷给民疫死者棺,十岁以下不能存着二月粮。

公元880年,黄巢军中爆发大疫,死者过半。

3、明末清初

1939到1644年,明崇祯年间,大明末世,瘟疫流行,据吴又可《瘟疫论》,往往阖家传染,死者数百万。

其中最夸张的是明末清初,到了明朝中期之后,我们国家的农业文明已经发展到了相当鼎盛的一个时期,其中一个标志就是明朝的人口在万历(崇祯的老爸)年间达到了2亿,但是在万历以后,人口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到了清朝顺治(康熙的老爸)年间,中国的人口可能不到1亿,损失了至少4000万人口,有的学者甚至认为,明末清初,中国损失了约40%的人口,直到康熙年间,人口才突破1亿,到了乾隆(康熙的孙子)年间,人口才又增长到2亿。

这其中当然也伴随了明清王朝交替之间发生的战争,包括了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但是小冰河时期所造成的自然灾害,对整个 社会 结构的冲击无疑也是致命的。

秦岭—淮河一线划分我国南北,是1月份0 等温线的最南界,所以秦岭—淮河以南的河流在冬季一般是不会结冰的。但是,在明清“小冰河时期”,长江曾经出现过结冰长达一个月的现象,而洞庭湖结冰最厚的地方达一尺,浙江一带的河流冰层之厚,如履平地,这些极端的天气都发生在公元1450年至1750年之间。

你能想象今天广州下大雪吗?明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十二月,广州多个地方甚至出现了鹅毛大雪,从化县“山谷之中,峰尽壁立,林皆琼挺”,这绝对是百年一遇。

更恐怖的是,气温下降会出现连锁反应,水汽向南方集中,必然会导致北方干旱,崇祯在位的十七年的15年里,河南省出现了9次旱灾,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梁山泊、安山湖竟然都干涸了。崇祯年间的旱灾持续时间之长,范围之广,在 历史 上是罕见的,连年的旱灾,导致庄家欠收,以至于出现了人相食的惨剧,《德平县志》中有“大旱,人食草木,有骨肉相食者”的记载。

崇祯年间的“明末大瘟疫”,也就是这个时期发生的。为什么连年的干旱,会发生瘟疫呢?这些瘟疫,大多数其实是鼠疫。

每当干旱之年,由于降雨量减少,鼠洞中的温度也会上升,细菌容易在老鼠身上滋生,干旱会出现粮食作物匮乏的现象,老鼠为了寻找食物,就会向很远的地方迁徙,崇祯14年夏天,中国内地甚至出现了大群的老鼠互相咬着对方的尾巴成群结队渡过江河险阻的景象。老鼠的活动范围扩展之后,自然也就增加了鼠疫流行的机会。旱灾期间,人们经常处于饥饿的状态,身体抵抗力本来就已经下降了,在缺乏食物的情况下,会主动寻找鼠洞,从鼠洞中取出粮食,这就增加了人类与老鼠接触的机会。在极端情况下,人类还会把鼠肉当食物来充饥,这样一来,更增加了感染鼠疫的机会。

史书记载“崇祯14年始,大名府瘟疫大行,人死十之五六,岁大凶。广平府大饥疫,人相食。京师大疫,天津大疫。河南全省大疫,开封府阳武县死者十九,灭绝者无数。荣阳,民死不隔户,三月路无人行。”

甚至连京师也未能幸免,夏燮《明通鉴》记载:“京师大疫,死者无算。”染病死亡之多,无法计数。《崇祯实录》又记载:“京师大疫,死亡日以万计。”尽管缺乏准确的统计数据,但上述官方记载说明:“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甚至户丁尽绝,无人收殓者”。

据史学家不完全统计,明朝末年关内各省全部人口大约是1亿人口,万历和崇祯年间两次鼠疫大流行中,华北陕、晋、冀3省死亡人数至少在千万人以上。京师有四分之一被鼠疫夺去生命,20万人命赴黄泉。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电影《大明劫》都对明朝晚期底层 社会 的末日景象有过很真实的刻画。

瘟疫的流行不仅会使人口减少,老百姓还要通过逃荒、迁徙的方式来寻求生存,这些人的聚集之地,会铤而走险,由此引发农民起义。明末清初的李自成、张献忠率领的农民起义,皆是由灾荒而引起的。

这还是“小冰河时期”对大明造成的内患,当然还有外忧。

大明从明成祖开始,就有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祖训。中原王朝是农业文明,在古代相对富庶,北方地区是牧业生产方式,因需求不同而形成了气候变化下的矛盾冲突。东北地区的农业对热量的要求比较高,寒冷的天气,直接影响了东北地区的畜牧业,进入到明朝中期以后,东北北部地区的耕地与宋元时期相比,出现了明显的衰退,畜牧业难以维持,自然就要选择往南迁徙,建立新的政权,就生冲突,这也是明清战争发生的气候背景。

大明内部本来就已经困难重重,现在在“小冰河时期”的影响下,同时遇到了天灾、人祸、以及外敌,种种矛盾一起爆发,终于是支撑不下去了,至此中国 历史 也就到了新的一页。

尾声

这些年“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增加这些说法一直充斥着各大新闻版块,“小冰河时期”就是学术界针对地球温度一直在上升的一种解释,认为地球的这样变来变去是因为其有周期性。

其实,“小冰河时期”也好,朝代更替也好,都是 历史 的进程,当 历史 真的发生的时候,普通老百姓既然做不了 历史 的书写者,那就做一个 历史 的见证者、经历者吧。

(全文完,谢谢观看,图片来自网络)

我国历史上都有那些朝代处于小冰河期?

那些呢?

我国历史上处于小冰河期的朝代有:殷商末期、西周初年、东汉末年、三国、西晋、唐末、五代、北宋初、明末、清初。

1、第一次小冰河期有:殷商末期到西周初年。

2、第二次小冰河期有:东汉末年、三国、西晋。

3、第三次小冰河期有:唐末、五代、北宋初。

4、第四次小冰河期有:明末清初。

其中明朝小冰河时期是指中国明朝末期出现了极冷的气候灾害。明朝晚期,当时整个中国的年平均气温都比现在要低,夏天大旱与大涝相继出现,冬天则奇寒无比,不光河北,连上海、江苏、福建、广东等地都狂降暴雪。

“小冰河期”将导致地球气温大幅度下降,使全球粮食大幅度减产,由此引发社会剧烈动荡,人口锐减。中外专家指出,明朝灭亡後的1650—1700年间是整个小冰河时间中最寒冷的时期之一。有学者认为小冰河时期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扩展资料:

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著名的科学家竺可桢就在这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竺可桢注意到,清朝初年,一位爱国历史学家谈迁,写了一本叫《北游录》的书,书中的一段记载,可以还原小冰期时中国江南的寒冷程度。

1653年(顺治十年)阳历7月底,谈迁从家乡杭州出发,由运河坐船前往北京;11月7日,他到达天津,到18日运河就封冻了。谈迁在北京住了三年,(顺治十三年)阳历3月,等到3月7日,运河开冻,他坐船南返。

由谈迁的记载可以推算出,顺治年间,北运河每年封冻的时间长达110天,比上世纪50年代,华北最冷冬天时北运河封冻的时间还要长。

小冰期时代,不仅中国北方受到影响,就连江南,也因为气温的异常,出现了河面结冰的情形。谈迁提到,1654(顺治十一年)阳历11月,吴江运河冰厚三尺多,而且从吴江一直冻到嘉兴,要壮士凿冰,每天才能前行3-4公里。

阳历11月南运河封冻,这在历史上是少有的,可见顺治年间,江南天气的寒冷。另外,当时,也出现了长江结冰的记载。

明清小冰期时,由于温度的下降和干冷天气的持续,中国的农业经济经历了严峻的考验,究竟有多严峻。从清朝初年叶梦珠编辑的《阅世编》中可见一斑。书中提到,江西的柑橘,向来是贡品,家家户户广泛栽种。

然而,在明清小冰期最盛的顺治、康熙年间,橘子常常被冻死。受到打击的橘农吓得不敢再种橘子了。

明清小冰期时,在中国,就连气候一向温暖的珠江三角洲也遭遇了异常天气,广州等地频繁遭遇降雪,并出现牲畜冻死的现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冰河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明朝小冰河时期

参考资料来源:浙江在线——时政新闻 > 专题文章  >明清“小冰河期”冷了300多年

小冰河期始于13世纪,在17世纪达到巅峰,并最终在大约200年前减缓了活动趋势。在它的巅峰时期,北欧一带饥荒肆虐。有人认为挪威和瑞典有一半的人口在饥荒中丧生。与此同时,全球各地冰雪蔓延:埃塞俄比亚的部分地区白雪皑皑,中国的农作物歉收,苏必利尔湖面开始结冰。

科学家无法断定小冰河期开始的确切日期,因为各地气候变冷的时间都不相同;但是,回暖的时间则大致相同。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全球大部份地区皆经历了数百年的寒冷恶劣的气候。有关小冰河期的相关资料以欧洲地区最齐全,在世界其他地区资料则残缺不全。但是冰河学家发现公元1600年左右,世界各地许多冰河开始向低处延伸,而在过去一百年,世界各地的冰河则明显往高处退缩。虽然尚缺乏颠扑不破的证据,许多资料皆显示小冰河期是一个全球性现象。各种古气候资料证实了这一观点。譬如,中英格兰的温度、加州白山的树木年轮宽度,皆显示气温在13世纪开始下降,一直到19世纪才明显回升。这些资料取自不同地点,估算方法也各自不同,但是都指出小冰河期曾在世界上许多地区发生的事实。
这段历史时期正是中国的南宋中后期到清初时期。即宋、元、明、清四个朝代。
中国气候在明末进入了一个小冰河期(从1580年开始),我国历史学家的考证证明,这个时期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冷的时期,被称作“小冰河期”。
有东汉有西八有狼心
2030年到2070年
2075年到2123年结束

明末进入小冰河期,人口锐减,古人如何度过寒冷期?

《孟子·滕文公下》中 :"驱武、豹、犀、象而远之。" 这主要是由于动物长期以来栖息地的温度环境变化,急剧降低的气温与生存所需食物的缺乏,犀、象这类的大型动物不得不开始向南迁徙。

关于中国近五千年的气温定量变化有一个最经典的模型——竺可桢曲线。在竺可桢曲线中,明末清初是第四次小冰河期。明朝末年,整个中国进入文明时期以来最寒冷的阶段。

当时中国的平均气温比正常状态下低了2 。虽然这只是很小的度数,但其带来的蝴蝶效应使相关的气象灾害成倍地出现。 中国多地狂降暴雪,河流冰冻,气温剧降,气候严寒无比,这持续了500年左右的寒冷气候,使中国人口锐减,也深深加重了明朝统治的危机。

依据竺可桢曲线可得,中国 历史 上几次大规模的 社会 动乱和改朝换代,的的确确和小冰河期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

《汉南续郡志》中: "崇祯元年,五年大饥,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十四年旱。" 中国遭遇到了 历史 上第四次小冰河期,最低气温一度低至零下40 。

农业一直是以土地为根本,以热量和降水为依赖。 降水量少导致干旱,热量低导致严寒,二者同时不足,其后果难以估计与想象。

那时北方多年大旱不断,土地干裂,久旱无雨,农作物尤其是粮食作物在多个地区颗粒无收,粮食产量急剧降低,给农业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天下百姓苦不堪言。

与旱灾同行的一般是蝗灾,由于干旱给予蝗虫更为适合产卵的场所和幼卵生长、发育的环境,旱灾与蝗灾往往相伴而生。 社会 矛盾在人民饥饿的状态下尤为凸显。

饥荒成为战争的导火线,明朝统治范围内多地发生农民起义,国家战乱,阶级矛盾加剧;受气温的影响草场退化严重,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不得不频繁南下入侵明朝,民族之间斗争激烈;而统治阶层内部这一时期的吏治失败,更加重了 社会 动荡。 这些都是摧垮明朝政权的最后一根稻草。

明朝末年的饥民、灾民不计其数,大量人口锐减。《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中:"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民本 社会 "下的"以农立国"的基本方略,小农经济下的中国根本受不起这样的打击,整个封建王朝的经济基础受到严重地破坏。

气候如此寒冷,但人们总还是要生存下去。为此,机智聪慧的古人想出了多种御寒取暖的方法。

1. 御寒

中国古代封建 社会 的上层阶级,自然在各个方面的待遇都要优于底层贫苦大众。这其中一个表现方面即穿着。 穿着不仅是个人身份地位的象征,更是御寒保暖的主要措施之一。

在寒冷的冬季,尤其是寒冷期,皇室贵族、达官显贵总是会将裘衣穿上身。 这裘衣就是用动物毛皮做成的华贵柔软、厚实御寒的衣服,是有钱人财大气粗的富贵冬装。

用以做裘的皮毛有很多,如犬、羊、鹿、兔等等,这其中以狐裘和貂裘最为保暖与珍贵。 这类奢侈品绝非普通平民百姓所拥有,至少也得是当时的中产富贵人家。

富人如此穿着,那穷人穿着基本就是在当时 社会 条件、手工业水平下允许的棉、麻之类的了。《五柳先生传》中: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褐"就是大多数贫苦百姓在冬天御寒的粗布衣服,是一种麻织品,不太美观且保暖效果也差。

人们为了生存下去,这样的衣服也得缝缝补补,遮住上面的洞。或者可以将棉花等植物缝在衣服内侧,勉强度日。

另外, 棉花、皮草等也可用作制作一些御寒防风的小物件 ,如手套、围巾、风帽等。样式各异、花样繁多、裁剪细致、款式精美,贫苦人家,也可以活出不一样的冬天。

2. 取暖

北方气候阴冷,冬天尤甚。 火炕是中国 历史 最悠久的取暖方式之一 ,明清后普遍出现于北方居民的家宅中。

大批东北人入关后,把自身独有的抗冻经验和御寒经验广为传播,在用土砌成的称之为"炕"的东西上方睡觉、吃饭、唠嗑。而这火炕内部有孔道,在冬天通过燃烧煤炭、木材、灶灰等易燃物产生热气,进入炕内通道来提升温度,从而产生热量。

灶台,这种古老的取暖方式,至今仍为一些农村家庭所使用、流传,人们在窑洞中也能见到火炕,感慨古人的智慧。

早在唐宋,中上层阶层就已用上铜制的手炉、脚炉、汤婆子、暖足瓶等"取暖神器"。 这种暖具一般呈椭圆形,在内放入小块火炭、炭饼或尚有余热的灶灰,再在炉外穿上一件精致考究体面的"小衣裳",既好看美观,又能防止烫手。

这些暖手暖足、小巧玲珑、轻便易拿的小火炉,既能方便移动,又能防止不慎烧毁周边易燃物,是古人冬日走亲访友、读书写字的必备之物。

古人生产力的提高、煤炭的开采也逐渐变得方便。炭盆成为我国古代较为重要也较为主要的采暖工具。

明清时期,一般人家通用煤炭或灶灰取暖 ,这也促使了泥制、铜制或铁制炭盆的普及、推广与运用。稍微有条件的再外在加上一个透气的笼罩,防止失火或燃烧易燃物,体现出古人较强的防火意识。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在地下烧火来烘暖地面的做法,不过这种方式一般为贵族所独有。

这是在地下凿出火道、烟道和固定的生火点,在可燃物燃烧释放热量之后烘热地面,使整个地下布满热气,热空气向上扩散,使室内能够保持较长时间的温度提升的一种地下供热系统与房屋供暖设施。 历史 悠久,与时俱进,取暖必需。

火墙就是砌成空心墙壁,设置火道在墙下,并在火道的尽头多设气孔,防止煤炭中毒;而添炭口与排气孔于屋外,运用时只需要将炭火点燃,热气便会顺着夹墙温暖整个房间。

而且为使热气循环流通,往往以火墙设暖阁,就是与大房间隔出却又用木板或隔门围起来相互连通,利用火道余热系统的小间。

明末的小冰河期,给整个人类带来灾难。大明王朝的灭亡与其有着不可推脱的必然关联。

但在没有现代 社会 先进的科学技术之下,古代人民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集思广益、融会贯通,创造运用了火炕、暖炉、汤婆子、火墙、地龙等等取暖系统。

一次次与天搏,与命斗,他们用超乎寻常的智慧,创造出了数不胜数的奇迹。这多种方法御寒取暖,最终为世界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物质与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孟子·滕文公下》

《汉南续郡志》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五柳先生传》

明代小冰期究竟有多冷?在当时造成了多大的危害?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代诗人柳宗元以诗句刻画了一副冰天雪地、渺无人烟的画卷。在这样的画卷中,生命消逝、万物凋零,令人心悸。

说起冰河时期,或许很多人脑海中都会浮现这么一个画面:河流冰封,天降鹅毛大雪,凝结万物为冰,生命绝迹;实际上,冰河时期的地球大抵正是如此。不仅河流会被冰封,大片陆地也会被冰层覆盖。

每当地球上出现冰河时期时,生物进化演变的进程便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冰河时期一旦降临便会持续上万年甚至数十万年之久,在此期间,凡是不适应低温环境的物种必然会走向灭绝。幸运的是,人类文明史出现之后,并未碰到如此极端的生存环境。

不过,人类文明史出现之后,人类倒是经历过一些“小冰河时期”。小冰河时期温度并不像冰河时期那般严寒,持续时间也短的多。但依然对人类社会造成了极为剧烈的动荡。比如说,中国历史上的明清小冰河时期就间接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那么问题来了,明清小冰河期有多冷?在当时造成了多大的危害?

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史料中,对于明清小冰河期的气象变化、灾害程度、外患进行探究。

一、明清小冰河期的气象变化

《明史·五行志》中明确记载:“景泰四年冬十一月戊辰至明年孟春,山东、河南、浙江、直隶、淮、徐大雪数尺,淮东之海冰四十余里,人畜冻死万计。五年正月,江南诸府大雪连四旬,苏、常冻饿死者无算。”

也就是说,从景泰四年开始算,到第二年正月的时候,多地连下大雪四十天,可见当时气候严酷到何种程度。

史料明确记载,从景泰四年开始,到万历五年这一百多年,气候环境很明确就是“恒寒”。而自洪武之后到崇祯这数百年间,也经常出现“雨雪陨霜”、“冰雹大如弹丸”、“伤人伤稼伤畜伤田”这样的记载,而且这种气候灾害一出现,就绵延百余里。

从气象记载来看,当时气候变化可以说是太过残酷。尽管只是“小冰河期”,但带来的恶劣天气依旧持续了数百年。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恐怕很难从文字当中体会当年气候有多恶劣。

而当时的这种气候变化用单纯的零下多少摄氏度来探究的话,从“人畜冻死万计”这一句来看,估计至少也在零下十摄氏度以下。除大雪、冰雹这样的旱灾之外,明朝数百年还陆陆续续发生了很多次波及数十府州的旱灾、水灾、蝗灾以及疫灾。

整个明朝历史似乎就是一部灾难史,极其惨烈。

那么,如此恶劣的气候环境,在当时造成了多大的危害呢?我们可以来粗略的统计一下。

二、明清小冰河期的灾害程度

明清小冰河期,数百年间百姓的受灾程度无法具体统计,我们只能从史料中的只言片语窥探一二。一些对受灾的描述言语如下:

“牛畜冻死三万六千蹄。”“开原大雨雪,畜多冻死。”“雪止,平地三尺余,人畜多冻死。”“雨雹甚大,伤稼百二十五里,人马多击死。”“飞雹交下,坏民居万余,死者千余人。”“沂州雨雹,大者如盘,小者如碗,人畜多击死。”……

从一些记载的只言片语可以得知,当时百姓受灾程度难以想象。每次气候变化不是大雪连天,就是冰雹砸下,人员伤亡少则千余人,多则万人。庄稼农田一旦碰到灾害气候侵袭,则必然损失殆尽,家畜亦是逃脱不得。

明朝多灾多难不止如此,据记载,单是崇祯年间就出现过连续十年的大旱。气候干旱程度以至于华北多个地区粮食绝收。连岁大旱,饿莩遍野的情况非常常见。浙江在大旱的同时也出现蝗灾。这连续十年的大旱,让黄河干流及支流都出现断流的情况。

只是稍微了解一番就能得知,原来明朝末年百姓受灾程度超乎想象。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中,大家可以想象明朝的发展有什么变化?

很明显,旱灾、旱灾、水灾、蝗灾、疫灾连年发生,以至于人口锐减,生产力极度倒退。带来的后果不仅是明朝国库告急,边防逃兵增多这样的内有。就连外患也是如期而至。

三、灾难中的内忧外患

连年灾害之后,明朝内部出现了流言四起、民不聊生这样的内忧。很明显,小冰河期的灾害不可能只出现在大明的版图上,同样以农业牧业为生的女真族人也是饥荒四起。为了生存下去,女真族人拼死发动了对明朝的战争,以便从大明那里劫掠货物,度过饥荒。

此时,内有饥卒逃兵兵变起义,外有女真族虎视眈眈,不断对明朝用兵。至此,明朝陷入了内外战事糜烂不堪的境地。从崇祯元年开始,各地起义不断,到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打开了崇祯帝的家门,自此,明朝落幕。

如果说单纯的把明朝灭亡的原因全部归咎于小冰期的影响,我个人觉得未免太过偏颇。不过,若是把明末小冰河期气象变化导致的天灾作为一条导火索,那么或许可以说,是这条导火索引起了明朝社会的动荡,揭开了明朝灭亡的大幕。

因此,从以上几点来看的话,明清小冰河期的确异常寒冷,对明朝造成的危害也不能简单的用数字伤亡来论断。直接经济损失很大,也难以计算。但是间接结果却是明朝灭亡了,这个就更难以计算了。

结语:

史料记载,明朝经过一系列的水灾、旱灾以及蝗灾的打击之后,明朝的财政已经彻底无法支持军队开支。仅陕西一省,欠饷就多达138万两,如此,怎么可能没有逃兵。

那么,为了维持军队开支运转,接下来的赋税必然会变得严苛起来。而赋税严苛,则会加剧民生怨气,明朝灭亡的结局似乎就可以遇见了。

那么,假如明朝没有碰到小冰河期,也没有这一系列灾害出现,明朝是否还能延续几百年的国祚?

地球进入小冰川期对人类生活都有哪些影响

小冰川期地球气温大幅下降,最主要的影响是农业生产,粮食歉收导致人畜死亡、社会动乱。

从竺可桢写的中国气象史的资料中,可知中国历史上几次最大规模的社会动乱时期确实和四次小冰河期有密切关系。前三次“小冰河期”中国人口锐减超过五分之四,明末最后一次人口只锐减一半是得益于美洲传来的抗旱高产作物土豆、玉米和红薯救的命。“小冰河期”顾名思义指的是相对而言较冷的时期,但是比主要的毁灭大量动植物生命的冰期还是要暖和。一些国际权威气候专家指出,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停止,并开始冷化,近来北半球的酷寒只是全球天气变冷的开端,这样的冷天可能会持续20年至30年。(资料来自网络网页链接)

如果地球进入小冰川期,主要表现在地球平均气温下降,陆地冰川与冰雪覆盖区向低海拔地区扩散,两极冰盖向中纬度地区延伸,温带地区降水减少,冬季海冰大面积增加,夏季干旱加剧,冬季灾害性天气增多等。
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主要有:可耕种面积减少,粮食产量下降,应对气象灾害的花费大幅度增加,中高纬度地区因抵御低温造成能耗上升,在冬季许多中高纬度港口和航线无法使用,全球饥荒使动乱和战争增多。。。
本文标题: 小冰河时期对中国历史有什么影响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6840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为什么动力学方程是二阶的如果有航船技术,成吉思汗能称霸世界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