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谥号为什么不是文正这个谥号的一个要求应该是很高,比如说当时的曾国藩是这个,也就是说,他可能并没有这个资格,也就是说,他所做...
李鸿章谥号为什么不是文正
李鸿章、左宗棠都得不到的谥号“文正”在清朝到底有多牛?
在古代不管是皇帝还是文臣武将,又或者是后宫的妃子。他们在死后都会有自己的一个谥号。不管他们在活的时候多么的珍贵,或者是多么的呼风换雨。
而他们死后的这个谥号,就是对他一生的评价。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甄嬛传》中很多人都会追封,或者是有属于自己的谥号,表达了他这一生这个人物是怎样的。
而由于我们中国的历史绵延不断,那么皇帝的谥号好坏直接影响了他在历史上的地位,也影响着厚实对他的评价。同时对于读书人来说,谥号也是让他们非常关注的一件事情。在宋朝时司马光第一次提出了文正这个谥号。他认为这个谥号是文人道德的代表。
那么到了清代之后,文正这两个字就属于最高等级的了。对于我们所熟知的晚清名臣,如李鸿章,左宗棠等等,他们都不曾被赐予这一个光荣的时候,所以可见获得这个称号的难度究竟有多么的大。
而在清朝的八个文仲宫里面最出名的属于是曾国藩,因为他首先是文臣,其次是汉臣。并且在沙场上立下了盖世的功勋,所以他在死后被清代朝廷赐予了文正这一个称号,算是对他的一种肯定。
所以我们看到这个字其实是非常难以得到的。因为他是文臣中最为尊荣的一个称号。所以很多人挤破脑袋都要得到,但是左宗棠和李鸿章却没有得到的,因为得到这个称号的很多都是为祖国做的极大极大极大贡献的人才可以获得。
左宗棠谥号是文襄、李鸿章谥号是文忠,谁的规格更高呢?
1885年,左宗棠病逝于福建福州,享年73岁。左宗棠病逝后,朝廷追赠太傅,谥号"文襄",并入祀昭忠祠、贤良祠。
1901年,李鸿章病逝于北京贤良寺,享年79岁。李鸿章病逝后,朝廷追赠太傅,谥号"文忠",并入祀贤良祠。由于昭忠祠的主殿在1900年被八国联军炮火轰毁,因此李鸿章没有享受到入祀昭忠祠的待遇。
那么,左宗棠的"文襄"谥号和李鸿章的"文忠"谥号,谁的规格更高?
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谥号。
中国人有"重死轻生"的文化传统,对于死后的名声非常重视。因此,当一个人死后,要"盖棺论定",对他的一生进行总结评价。谥号,就是这种总结评价的简洁概括。
当然,谥号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的。在古代,通常是皇帝、后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才有资格被赐予谥号。
绝大多数谥号,这种谥号都是褒义词。但有时候,比如改朝换代自己,就会出现贬义的谥号。比如,隋朝灭亡后,唐高祖李渊就给隋朝最后一个皇帝杨广赐予了一个谥号"炀"。"炀"的意思是"昏暴",属于"恶谥"。
清朝沿用明朝的制度,也对去世的文臣武将赐予谥号。而且,清朝的谥号是分开使用,文臣一般使用文字开头,武将一般使用武字开头。另外,还有以忠字开头的谥号,属于文武大臣通用。
谥号有等级之分。对于文臣来说,最高等级的谥号是"文正"。正因为"文正"是一种极高的荣誉,统治者很少将这个谥号赐予给大臣。明朝内阁首辅大臣李东阳在即将去世之际,得知自己死后将得到"文正"谥号,竟然喜极而泣。清朝在近300年时间里,总共只发出了8个"文正"谥号,分别是汤斌、刘统勋、朱珪、曹振镛、杜受田、曾国藩、李鸿藻、孙家鼐。
在"文正"之后,依次是"文贞"和"文成"。这两个谥号也相当难得。
在宋仁宗以前,"文贞"为最高等级的谥号。因为宋仁宗叫赵祯,为了避讳,"文贞"改为了"文正"。后来,"文贞"得以恢复,成为仅次于"文正"的谥号。清朝名臣陈廷敬、李光地、张玉书等,都获得过"文贞"的谥号。
"文成"谥号又次于"文贞"。明朝开国功臣刘基死后得到了"文成"的谥号。因此,他的家乡被称为"文成县"。清朝时期的名将阿桂,在81岁高龄病逝时,得到了"文成"的谥号。
在"文成"之后的谥号,就是"文忠"。"文忠"在谥号体系里排名第四。
清朝时期,能够得到"文忠"谥号的大臣并不多。我们比较熟悉的人物,除了前面提到的李鸿章外,还有索尼、傅恒、林则徐、文祥、周天爵、骆秉章、胡林翼、沈兆霖、荣禄、梁鼎芬等人,获得过"文忠"的谥号。
在"文忠"之后的谥号,还有"文献""文端""文定""文简""文懿""文肃""文毅""文宪""文庄""文敬""文裕""文节""文义""文靖""文穆""文昭""文恪""文恭""文襄""文清""文修"等几十个谥号。在这里,左宗棠的"文襄"谥号已经排到了第二十三位,在级别上远远不及李鸿章所获得的"文忠"谥号。
对于左宗棠来说,能够获得"文襄"谥号,已经很不容易了。
清朝时期,一般非翰林出身者(或进士出身者)),不得不授以"文"字谥号。左宗棠三次进京参加会试,均名落孙山,终生没有考中进士,照说是得不到"文"字谥号,更别说"文襄"了。好在慈禧太后看在左宗棠劳苦功高的份上,赐予他同进士出身,这才有机会获得"文襄"谥号。
综上所述,李鸿章的"文忠"谥号高于左宗棠的"文襄"谥号。
【参考资料:《谥号》《大清会典》等】
“文襄”左宗棠与“文忠”李鸿章,哪一个人的谥号规格更高?
李鸿章的谥号规格更高。《明会典》记载,以“文”字为第一字的谥号,等级最高的是“文正”,其次是“文贞”。其次与“文”搭配的字是成、忠、端、定、简、懿、肃、毅、宪、庄、敬、裕、节、义、靖、穆、昭、恪、恭、襄、清、修、康、洁、敏、达、通、介、安、烈、和。
清朝沿用了明朝的制度,所以清朝谥号的规格是跟明朝一致的。那么我们就可以从《明会典》的记载中看出,李鸿章的缢号等级要比左宗棠的谥号等级高出了不少。李鸿章的谥号是“文忠”,是排在第四的,而左宗棠的谥号是“文襄”,已经排到二十开外去了,可以说李鸿章的谥号是远远高于左宗棠的。
李鸿章跟左宗棠都被称为晚清三杰,为何李鸿章的谥号等级会比左宗棠高这么多?其实这是有原因的。在清朝,一般非翰林出身者(或进士出身者),不得授以“文”字谥号。而左宗棠三次进京参加会试,三次都落榜了,终其一生都没有考中进士,按道理来说他甚至都不能被授予”文襄“的谥号的。但慈禧太后看在左宗棠一生多次为大清立功的份上,赐予他同进士出身,这才获得“文襄”谥号。
而李鸿章就不一样了,十七岁中秀才,二十一岁中举人,二十二岁入京会试,二十四岁中进士。其后又成为大清重臣,一生中为大清建功无数。李鸿章能得到”文忠“的谥号也算是意料之中。虽然李鸿章谥号比左宗棠的等级高了很多,但并不代表左宗棠做出的贡献比他少,毕竟谥号只能表示当时的统治阶级对他们的评价,而真正的功过是非还需留待后人评说。
清朝文官最高规格谥号,为什么李鸿章左宗棠没得到?
中国人有“重死轻生”的文化传统,对于死后的名声非常重视。所以才要“盖棺论定”,对死者的一生进行总结评价。谥号,就是这种总结评价的简洁概括。
清朝沿袭明朝的礼仪制度,因此也有谥号的存在。当大臣死去后,吏部官员会拟定几个谥号,供皇帝选择。1917年1月29日,庆亲王奕劻死去。虽然那时候末代皇帝溥仪已经下台,可还居住在紫禁城,俨然一个小朝廷,内务府等机构运转如常。内务府按照惯例,给奕劻拟了一个谥号。
溥仪却认为奕劻在晚年干尽坏事,只给出了4个谥号让内务府选。这4个谥号分别是“谬、厉、丑、幽”,都是一些恶谥。后来,最后由溥仪的父亲醇亲王载沣,给奕劻选了一个偏中性的谥号“密”,这才解决了问题。
在清朝,文臣武将的谥号是分开的,分别以文、武开头。另外还有以忠字开头的谥号,属于文武大臣通用。
当然,谥号也是有等级之分的。文官最高等级的谥号,便是“文正”。能够获得这一谥号,是一名文官极高的荣誉。明朝内阁首辅大臣李东阳弥留之际,得之死后将得到“文正”的谥号,竟然喜极而泣。
正因为“文正”是一种极高的荣誉,统治者也很少将这个谥号赐予给大臣。清朝近300年时间,只有8名文官获得了“文正”的谥号。他们分别是汤斌、刘统勋、朱珪、曹振镛、杜受田、曾国藩、李鸿藻、孙家鼐。就连大名鼎鼎的李鸿章、左宗棠,都没有获得“文正”的谥号。李鸿章的谥号是“文忠”,仅次于“文正”;左宗棠的谥号是“文襄”,又差了一个级别。
这里面大家比较熟悉的应该是曾国藩了。曾国藩是晚清四大中兴名臣之首,被《清史稿》赞为“中兴以来,一人而已”,获得“文正”的谥号自然是众望所归,无可厚非。其余7个人又是什么来头呢?
汤斌是清朝初期的官员,一生清正廉明,死时身上仅有俸银8两,靠友人捐赠20金才得以出殡。汤斌死后,乾隆皇帝追加谥号“文正”。汤斌是清朝第一个获得“文正”谥号的文官。
刘统勋是雍正、乾隆时期的官员,官至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以直言敢谏闻名,是乾隆皇帝的股肱之臣。刘统勋死后,乾隆皇帝忍不住涕泣,对群臣说:“朕失一股肱!”遂赐谥号“文正”。
朱珪是乾隆、嘉庆时期的官员,曾经在朝廷与和珅作针锋相对的斗争。晚年时入直南书房,成为嘉庆皇帝的“智囊”。朱珪死后,嘉庆皇帝亲自赐奠,赐谥“文正”。
曹振镛是曹操之后,历经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官至首席军机大臣,从政52年没有犯下大的过错。林则徐便是他的门生。曹振镛死后,道光皇帝赐谥“文正”。
杜受田是道光、咸丰时期的官员,是咸丰皇帝的老师,被视为咸丰皇帝的左臂右膀,推荐过林则徐等名臣。杜受田死后,咸丰皇帝亲自带领两班大臣前往祭奠,谥号“文正”。
李鸿藻是同治、光绪时期的官员,跟李鸿章没有一毛钱的关系,李鸿藻还因《里瓦几亚条约》,策动“清流派”官员弹劾过李鸿章。李鸿藻深受慈禧太后信任,于78岁高龄去世,获赠谥号“文正”。
孙家鼐是咸丰、同治、光绪时期的官员,为咸丰九年(1859)状元,与翁同龢同为光绪皇帝的老师,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学务大臣等。1909年去世后,获赠谥号“文正”。孙家鼐是清朝最后一名获得“文正”谥号的文官。
文官的最高规格谥号文正,但这不是清朝独有的。对于文官来说,奋斗一辈子,不管多大的官,不如能够在临死前获得一个文正谥号。李鸿章和左宗棠自然不用多讲,他们都是晚清中兴的名臣,可以说是无人不知。可他俩竟然都没有得到文正。李鸿章获得的是谥号“文忠”,而左宗棠的谥号是“文襄”,这是怎么回事呢?之所以他俩没有获得文正,主要有两点。第一,文正是最高规格,不可轻用,否则就烂大街了。第二,要想获得文正是有标准的,至少在朝廷的眼里是如此,显然这两位还不符合。
第一
文官的最高规格谥号文正,文官一辈子是梦寐以求的想要,这倒是可以理解。可对于朝廷来说,不能动不动就封这个,正所谓物以稀为贵,一旦每任皇帝都肆无忌惮的放开的话,那么也就没有那么珍贵了。所以我们不难发现,从大宋开始,每个朝代能够获得文正的也就区区几人。大清两百多年也就八个人曾经拥有,在晚清也只有像曾国藩、李鸿藻、孙家鼐等人得到文正这个谥号,那么再加上李鸿章和左宗棠的话,必然还要有张之洞等人,毕竟这些人都是所谓的中兴之臣。如果这样的话,对于晚清这几十年来说,文正就发放的有点多了。
第二
不管获得什么谥号其实都是有规定的,尤其是皇帝个人的喜好。在大清只有官至大学士或是翰林出身者,方能享有“文”字谥号,在“文”字谥号中,又以“文正”为首,“文忠”、“文襄”次之。那么如何选定呢?除了功劳和地位之外,还有官员的平时为官特点。毕竟文正主要是在立德、立言、立功方面具有超凡贡献的名臣,就像司马光所说的那样,“文---勤学好问、道德博闻、爱民慈惠;正----内外宾服、身正言明。在大清还有一个特别,如果是帝师的话,那么概率将大大的增加。
李鸿章是晚清重臣,创建了淮军和北洋军,在平定太平天国和捻军作乱是有功的。可是李鸿章颇有非议,尤其是他主和以及签订的条约来看,他被人所诟病。其实谥号“文忠”已经对得起他了。左宗棠,功劳不小。他平定太平天国、收复新疆,按说这样的功劳应该足矣。可是左宗棠并非一个纯粹的文官,他早就弃文从武了,而且他也不是进士出身,可他也有《左文襄公文集》流传后世,所以在朝廷看来,“文襄”也符合他的地位。
如果按照大清的标准来看,李鸿章和左宗棠的确有点不符合。但还是那句话,谥号并非就完全的客观,很多时候受制于朝廷和皇帝的主观的态度。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