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战役胜利后,老蒋评价: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解放军的对手1950年,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进犯朝鲜,战火在朝鲜大地点燃。与此同...
上甘岭战役胜利后,老蒋评价: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解放军的对手
面对美国的进犯,我们的选择是出兵援助朝鲜,保家卫国,打一场"立国之战"。全国人民的心情都很紧张,因为美国是一个强大的对手,我们不能失败。
但是海峡另一边的老蒋听说中国出兵朝鲜之后,心情却有些兴奋。反正战火没烧到他头上,他当观众当得开心。他想着,美军的实力可没人能比,志愿军这一次去硬碰硬,下场肯定很惨,到时候他不就可以渔翁得利了吗?不止老蒋这么想,就连功德林里一众国军战犯也觉得志愿军必死无疑,美国?那是个能战胜的国家吗?他们在功德林里煞有介事地分析了几个月,得出了结论,志愿军必败。
为什么如此肯定呢?其实也并不奇怪,当时除了中国自己,全世界都是这么想的。美国有全世界训练最专业的部队,有最精良的武器,有遍布全世界的军事基地和兵工厂,只要美国一声令下,整个西方世界的兵源和武器都能送到联合国军手中。
而中国有什么呢?当时中国总共只有两个盟友,一个北朝鲜,已经快被美军打废了,一个苏联倒是很强,但是苏联只出了军事设备,还是收了钱的。至于中国自己,刚刚打完内战,辛辛苦苦建了国,百废待兴,像样的工厂都找不出几家,志愿军连过冬的棉服都没凑齐,粮食是粗陋的炒面。
这样悬殊的实力对比,中国要怎么赢呢?美国的军事长麦克阿瑟觉得自己马上就要赢了,还打算打完这仗回去过圣诞节。但是令麦克阿瑟没想到的是,他不仅没有过好这个圣诞节,接下来的几个圣诞节,他都要在战场上熬过去了。
美军没有和志愿军打过仗,他们对于中国军人的认知停留在老蒋的国军阶段,国军属于标准的烂泥扶不上墙,美军给老蒋练兵的时候深感绝望。但就国军这个水平,放在当时的亚洲已经算是出类拔萃的了,解放战争之后国军的一部分溃兵逃到东南亚,还能把东南亚的军队打的抱头鼠窜。
所以美国非常自然地觉得,志愿军的水平比国军也就是略高,但高不到哪里去,尽管此前国军被解放军打到了台湾龟缩,不过亚洲国家爆发的内战,在美国眼里也就那个样子。之前北朝鲜军队表现得也很生猛,差点就要打进首尔一统朝鲜半岛了,可就是这么生猛的一支部队撞上联合国军,没几天就被推回了三八线以北,不对,如果中国的援军再不来,他们可能就要被推到鸭绿江以北了。
但是美国有联系的老蒋在得知美国的想法之后,劝美国还是小心点,解放军的水平和其他亚洲国家,区别还是很大的。麦克阿瑟显然没听,不过很快现实就打了他一巴掌。
志愿军入朝以后,美军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对志愿军进行进攻,但却依然没有取得优势,战争的天平逐渐往志愿军这边倾斜。
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爆发,美军调动了六万多人的兵力和志愿军争夺上甘岭阵地,志愿军这边参战的人数是四万多。美军对志愿军不仅仅是人数上的压制,还有火力上的压制,美军在这场战役里动用了数百门大炮还有三百多架战斗机,上甘岭上的隆隆炮响一刻未停,连丘陵都被美军猛烈的炮火轰击成了平地。
血肉之躯在这样猛烈的攻势下又如何抵挡呢?志愿军表现出了超乎常人的战斗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以一敌百"竟然是经常发生的事情,美军从未见过这样的景象,一支部队,也许连长牺牲了,指导员牺牲了,最后整个阵地或许只剩下那么一两个年轻的小战士,但美军就是没办法攻进这看似防守薄弱的阵地,就算攻了上去,也会很快被志愿军反攻回来。
许多英雄人物为了祖国在这场战役中献出了生命,比如黄继光,他在生命最后的时刻堵住敌人的枪眼,为部队用血肉开辟了道路;有的战士弹药打空了,就和美军打白刃战,连刺刀都卷了刃,没有武器,他们就用拳头打肉搏战,在美军眼里,这是一群打不死的人,他们每一次被打倒都能站起来。
地上的尸体越来越多,美军惊恐地发现,自己这边的伤亡远远高于志愿军,许多美军回国之后换上了战后综合征,迟迟不能从这场战争的恐怖中走出来,但志愿军却很少有人出现心理阴影,因为他们知道,战争是保家卫国的手段,而不是侵略别国的工具,这一点,美国是不会明白的。
美国输了,在全世界都以为美国会赢的情况下,美国输给了中国。老蒋当然很失望,连美国都输了,那他那个反攻大陆的美梦就更加缥缈了。但同时他也觉得有点解气,自从他败退台湾,美国人老是明里暗里说他能力不足,连一群"泥腿子"都打不过。可是看看现在,美国自己不也输给了中国?
美国过了很久也想不明白自己失败的原因,老蒋却觉得,这件事情有迹可循,上甘岭战役美军战败之后,他评价这件事情说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解放军的对手。美国人说蒋介石不行,他们又如何呢?16个国家的联合军,先进的武器装备,竟也是如此狼狈。"
是的,没有人是解放军的对手。放眼全世界,解放军的硬件实力并非一骑绝尘,但是在军人的素质上,在战略眼光和战术运用上,解放军超过世界上任何一支部队,他们经历过血与火的洗礼,他们的训练场是近代中国一次又一次的苦难,所以他们无可战胜,中国是幸运的,有一支最强大的军队守护着她。
解放战争时的解放军在战斗力上是否已经超越二战时的日军?
其次,战斗力又称“作战能力”,是指武装力量遂行作战任务的能力。由人员和武器装备的数质量,编制体制的科学化程度,组织指挥和管理的水平,各种保障勤务的能力等因素综合决定。也与地形、气象及其他客观条件有关。
第三,从人员数量来说,解放战争初期,解放军的规模还不及二战时的日军。但到了后期,数量上则超越了侵华日军的总和。从装备数量和质量上来说,解放军即使到了解放战争后期,在空军和海军方面几乎为零。陆军的装备前期也不如二战时期的日军,到了解放战争后期,通过接收部分日军的装备,以及在战场上缴获部分国军的美式装备,整体质量有所提升,但如果站在决定战斗力强弱的角度看,或许略胜日军一筹。但还是那句话,由于缺乏空中和海上力量的配合,仅仅是陆战,并不能说明问题。或者说整体上依然不如日军。从编制体制和科学性、组织指挥和管理水平方面来看,这应该是解放军的“强项”。但从后勤保障方面,则仍显落后。
小结:至解放战争结束,解放军的整体战斗力还是不如二战时的日军。这是历史的大背景和客观条件造成的。
国军在解放战争中打赢过吗
1:平绥战役 ,傅作义部队在绥远受降,中供围攻归绥,包头两城一个半月,未克。
2:山海关战斗,开往东北的国军在山海关遭阻击,国军突破中供军队阻击,攻占锦州。
1946
1:国军在刘峙、程潜的统率下攻打在鄂豫皖,李先念率部提前突围。
2:国军进攻苏北新四军,粟裕部与国军激战5个月,国军占领了苏北全部城镇。
3:中供围攻大同,傅作义部全力增援大同守军,大同未克。
4:华北,国军占领25座县城,完成华北南线作战,晋冀鲁豫部队被压制在黄河以北。
1947
1:胡宗南部进攻延安,中供总部得到情报提前撤退。
2:刘邓部在国军围攻下,渡过黄泛区进入大别山区。
1949:
1:金门战役,解放军三野第十兵团司令为叶飞发动了战役,后全军覆没。
共产党最厉害的还是政治宣传鼓动的工作做得好,总计策反了180万国民党军,国民党原本有很多高明的战略计划,但是由于国民党内部的中共特工太多,另外被策反的叛军把整个国民党军的战略计划搞乱了
解放战争时期的国军“五大主力”能不能打得过日军的甲级师团?
八路军一个集团军三万余人的战绩,远超了三百万国军的战绩,且伤亡是国军的八分之一(四十万对三百余万)!
抗日战争的奇怪现象:国民党正面战场仅几十个日军俘虏,延安却有三百个!
1944年,美国政府在中国战区观察到了一个奇怪现象。作为抗日正面战场的国民党军,拥有的日军俘虏极少,在重庆仅有几十个。然而,陕北的延安却有三百多名日军战俘。
这个现象,与国民党吹嘘的“抗日正面战场功劳更大”是非常矛盾的。
其实,八路军俘虏的日军不止三百多名。据美军赴延安观察团回忆,至1944年7月,中共部队俘虏日军数量已有2470名,只留下了322名,其余大部分战俘都被释放回去了。
相比之下,重庆方面的日军战俘,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八路军和新四军移交过来的,国民党军自己俘虏的日军寥寥无几。
1944年7月,美军观察团抵达延安后,接见过当地的日军俘虏们,数字是一个一个数的,所以造不的假。
所以,谁是积极抗战,谁是消极抗战,一目了然。
1945年4月26日,在雪峰山前线的日军第116师团第109联队长泷寺保三郎大佐,给师团长菱田中将发去战况报告,称联队主力在花园地区遭遇中国军队猛烈打击,前进受阻。并且泷寺大佐认为:“敌人的变化是可怕的,与我部交战之中央军第51师,虽未完全美式化,但和过去的中央军相比,无论是重武器、轻武器和弹药都极为丰富,在武器使用方面曾受过相当训练,特别是集中火力和急袭异常巧妙。。。”云云。
(第四方面军司令官王耀武)
泷寺大佐其实没完全说实话,第109联队在对手无数支汤姆逊冲锋枪的扫射下、以及天上中美联合航空队的猛烈轰炸下,已经彻底陷入困境,急需师团部派兵救援了。而这个鬼子联队当面的对手,正是王耀武第四方面军辖下、施中诚第74军所属的周志道第51师,由于中印公路刚刚通车,第51师在湘西会战前仅仅换装了半数美械,就已经把日军一个野战联队打得寸步难行。
特别说明一下,到1945年初,日寇“中国派遣军”所辖的26个师团中,有八个是属于所谓的“甲级师团”,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老牌常设师团纷纷南调的情况下,“中国派遣军”把剩余的第3、第13师团以及挑选出来的若干特设和警备师团,统一升格为“甲级师团”作为野战主力。甲级师团的显著标志是在完成三单位调整以后,仍然保留着炮兵联队(山炮或者野炮)的建制,重火力超过其他师团。
(新六军军长廖耀湘)
而第116师团就是这八个“甲级师团”之一,原驻安徽安庆隶属于华东日寇第13军,1942年完成调整和升格,1943年常德会战期间调入日寇第11军,从此成为该军第三主力部队(第3师团和第13师团排名肯定靠前),也是常德和衡阳攻城作战的主力,下辖第109、第120和第133共三个野战联队。惨烈的衡阳会战期间,第116师团伤亡惨重,战后经过补充,恢复到20000人左右的兵力规模,但70—80%都是新兵。
1945年春的湘西会战中,第116师团转隶新组建的坂西一良第20军,是日寇企图深入湘西攻占芷江之“芷江攻略战”的主力部队,三个联队每个都加强到4000余人。结果是出门碰到鬼,不仅第109联队被周志道第51师打得鸡飞狗跳,另外一个儿玉忠雄的第120联队,也遭到李琰第57师的凶猛阻击,若非王耀武和参谋长邱维达有“诱敌深入再四面包围”的作战指导思想,儿玉联队早就被彻底击溃了。
(第18军军长胡琏)
而在战场另一侧,第74军之蔡仁杰第58师主力,也在瓦塘屋地区完全击溃了日军第34师团木佐木联队,也就是说,第74军所属之第51、第57和第58师,分别力战日军一个联队而不落下风,其中周志道和李琰打击的,还都是日军甲级师团的步兵联队。所以作为“五大主力”之首,第74军在1945年上半年,已经具备了战胜日军一个甲级师团的实力,这个勿庸置疑,一个换装美械的主力师,足以击败日军一个满编步兵联队。
湘西会战打到5月9日时,鉴于各路日军已呈疲态,并且空运来的总预备队廖耀湘新编第六军也全部抵达,王耀武终于下达了总攻击令,日寇第20军很快就土崩瓦解,纷纷开始溃逃。其中那个倒霉的泷寺联队从马胫骨地区拼命向山门方向逃窜,结果正撞上从外线赶来的第18军杨伯涛第11师,该部仅用两个小时就控制了山门的全部制高点,居高临下猛烈射击溃逃的日军,所以在湘西会战中,“五大主力”是有三支亮相战场的。
(第5军军长杜聿明)
在杨伯涛第11师的歼击下(11师已经全部美械),泷寺联队逃到山门外的残兵只剩下200余人,这个联队基本就算全军覆灭了,好在保住了联队长和军旗,然后一路向东逃跑。一个满编步兵联队4000多名鬼子兵,除被第51师打死打伤的1000余人外,其他绝大部分被11师所歼,所以“土木系”第11师在抗战期间的辉煌,根本不是什么被夸大其辞的石牌保卫战,而是湘西会战的收官阶段。
此间胡琏第18军主力已经兼程赶到战场,如果坚决堵住日军退路,这个所谓的甲级师团第116师团非得被全歼不可,可惜何应钦急着回重庆报捷,给王耀武暗示了穷寇勿拦的意思,第18军终于放开了一个口子,让日寇得以逃脱。但是事实已经证明,第74军、第18军同时具备了击败日军一个甲级师团的能力,湘西会战未竞全功,那是高层的指挥问题。
以杨伯涛第11师为例,该师接受和换装美械后共装备步枪和手枪9150支,冲锋枪2370支、105榴弹炮一营8门,美式山炮四营48门,32毫米平射炮24门,22毫米机关炮12门,战车防御炮108门,81毫米迫击炮84门,60毫米迫击炮108门,火箭筒120具,另外配备运输 汽车 360辆。可以看出,不仅步兵轻武器的速射火力得到大大加强,而且步兵支援火力和炮兵火力呈几何数增长,质量和数量已完全碾压一到两个联队的日军。
第5军在昆明也换装了美械,其主力第200师的装备水平还要强于第11师,换句话说,第5军、第18军、第74军在尚未完全换装美械的1945年初,都有硬抗日军甲级师团而不败的实力。可是我们要知道,在“五大主力”名号打出来的1946年初,这三个军改制的整编师(整5师、整11师、整74师)虽然兵员数较之抗战期间略少(裁汰的也都是老弱),但是已经全部换装美械,战斗力进一步增强,所以更无悬念。
湘西会战中新六军并未实际参战,但是新一军和新六军是按照美军轻步兵师的标准进行装备的,整体水平还要超过第5、第18和第74军,他们在缅北反攻战役中早已经证明了战斗力,仅新22师和新38师这两个师,就完虐日军第18师团。这个师团虽然是大正年间被裁的常设师团,但是战斗力着实不弱,南京会战期间曾经击破川军整整一个集团军,到缅甸后也被称为所谓“丛林之虎”。
如果第18师团没有调入南方军,而是留在中国战场,铁定入选“甲级师团”,也就是说,只有两个师的新一军就差点全歼了第18师团,那么分拆后形成的新一、新六两个军,到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各自已经下辖三个精锐步兵师,对付一个日军甲级师团也不在话下。问题在于,冈村宁次不想在湘西继续投入兵力了,而且重庆方面也不想让各精锐军死拼到底,所以在抗日大反攻阶段,这五个军都没有特别大的战果。
(新一军军长孙立人)
湘西会战到1945年6月7日以第四方面军大胜而结束,是役,日军自己承认的伤亡为27000人(中方统计为35000人),而中国军队伤亡仅为20000冒头,是八年抗战所有22次大型会战中,中国军队唯一伤亡低于日军的一次,堪称完胜。战役期间,第四方面军所属六个美械师的充沛火力让日军闻风丧胆,也证明了如果装备得力、弹药充足和拥有制空权以后,中国士兵一样可以战胜曾经不可一世的日本强盗。
湘西会战结束以后的6月份,日军参谋总长梅津飞到大连,跟“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关东军总司令山田召开了一次绝密军事会议,决定关内战场的日军向沿海地区收缩,比如第20军要撤到宁沪杭地区、已经深入桂柳的第11军要撤到武汉地区。在日军全面的大撤退之下,重庆政府出于保存实力的考虑,并未调动包括“五大主力”在内的精锐部队进行全力追杀,而是跟在鬼子屁股后面一点点“收复失地”。
所以换装美械的“五大主力”并没有取得应有的战果,不久日本投降,后面都成为各大城市受降的主力,最终全部覆灭在解放战争的战场上。
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突然想起关公战秦琼的故事了。
民间故事:
大致是这样的:
说起民国时代的山东省主席韩复榘,此公实在可怜,山东的老百姓给他编造了许多笑话,内战名将成了弱智一般,其中就包括这个:
一日,韩主席闲极无聊,于是召唤名铁嘴前来,“来段快书!”
说书人不敢怠慢,“韩主席您今儿个想听哪一段?”
“那个~~~给俺来个关老爷战秦琼!”
“这~~这俩伙计差了四百年哪!”
“俺就是要听,你讲不讲?”
“讲……讲!”....
“说起那关老爷出阵,赤面长须,青龙偃月刀,胯下那赤兔马……来将何人?这边那秦琼手按黄膘马迎上前来,丁丁丁咣咣咣……霹雳啪啦,一场恶斗……”。
抗日战争,对全国人民来说确实一次磨灭不了的痛苦回忆。不管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带领的抗日力量都为抗击日本侵略者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所以,今天我们就不去讨论解放战争时期的国军“五大主力”能不能打得过日军的甲级师团的事了。我们应该缅怀烈士,奋发图强,强大自己!
应该打得过,当时远征军郑洞国率领的新一军(即孙立人的新38师和廖耀湘的22师还没有分开重组时),在缅北就是和日军甲种师团久留米18师团几次正面决战,在胡康河谷和密支那战役,几乎全歼18师团,师团长田中新一中将抗命下令撤退,遂即自杀。
我认为打不过抗战前期的日军甲种师团,日军甲种师团能攻善守,作战意志和作战技能不是五大主力能比的。
我们可以五大主力参与的两次经典战役为例:桂南会战和密支拉战役,两次日军都处于人员和兵器的绝对弱势一方,参战我方都是一等主力,且名将尽出。桂南会战国军大败溃逃,密支拉战役,十倍于日军,5000日军坚守两个多月还能有1000突围而去。
我觉得打不过。其实比较两支部队的战斗力,如果不考虑训练、士气等没法比较的因素,那么只要把大炮拖出来比比就够了,共军除外。
39年后鬼子将常设师团改编为甲种师团时,基本的炮兵编制是:75山炮12,70步兵炮18,37反坦克炮12,75野24,120榴12或105野12。
国军74军为例,46年中全师共装备75毫米山炮24门,37毫米 战防炮 34门,八二 迫击炮 29门,美式八一迫击炮22门。之后随着损耗只有减少没有增加的。
很明显,出去反坦克炮更多外,其它跟鬼子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打得过, 历史 不是回答了吗!74师(军)万家岭会战、常德会战!新5军昆仑关大捷!新1、6军缅甸征战!11师湘西会战!
可以的
解放战争 国军防守能力
秃驴的国军,比起解放军,他就是个屁。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