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该怎么养生,霜降养生要点一、饮食:补冬不如补霜降中医认为,霜降应淡补。因此在霜降时节饮食应尽量保持清淡。尤其不要在食物中放太...
霜降该怎么养生 霜降养生要点
中医认为,霜降应淡补。因此在霜降时节饮食应尽量保持清淡。尤其不要在食物中放太多的盐。盐食用过多,易导致血容量增加,对血管壁的侧压力增加。同时容易让人产生口渴的感觉,需要喝大量的水来缓解,长期大量摄取盐会导致身体浮肿,同时还会增加肾脏的负担。
民间总有谚语,“补冬不如补霜降”,认为比起冬天的进补,霜降时节的秋补会更有效果。补物则逃不过秋天最肥硕的鸭和鲜香的羊肉,煲汤时最好还要加上党参、当归、熟地和黄芪四味中药,各有益处。
这个时节常用的进补中药有沙参、天冬、麦冬、百合、地黄、玉竹、甜杏仁、女贞子、玄参、大枣、川贝母、白果、西洋参、党参、白术、人参、茯苓、薏苡仁等。不过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药补不如食补”,而且即使是药补,也要根据个人的体质而定,不能乱补。尤其是老人,如果胡乱进补,不但起不到调养身体的作用,可能还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而对于小孩,则应顺节气转向收敛、降气、润燥;进补期间配合艾灸、推拿会有较佳的效果。
此时节宜选择润燥滋阴的饮食,此类饮食品有增强免疫力的功效。全麦面、小麦仁、豆芽、豆浆、花生、芝麻、红薯、山药、南瓜、萝卜、白菜、洋葱、藕、百合、木耳、梨、苹果、葡萄、枸杞、大枣、橄榄、甜杏仁、甘蔗、蜂蜜、鸭蛋等都比较适宜这个时节食用。
若想收敛阳气可在饮食中适量增加山楂、五味子、柿子、醋等酸味食品。若无风寒天气或体内没有凉寒,应尽量少用或不用解表发汗的食品,如大葱、生姜、辣椒、芥末等。
二、起居:穿衣要保暖,早晨莫贪睡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过渡的开始,最低气温可达到零摄氏度左右。俗语有“霜降不算冷,霜降变了天”。此时节,昼夜温差变化增大,人们要注意添加衣服,特别要注意脚部和胃部保暖,同时要加强体育锻炼,做好御寒准备,预防感冒。
秋天人体皮肤易干燥、脱屑,贴身衣服应定期换洗。手足保养上,要保持双脚干爽。老年人不要穿硬底鞋,鞋要宽松些,袜子要透气护肤。
霜降时节,还要养成睡前用热水洗脚的习惯,热水泡脚除了可预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外,还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并减少下肢酸痛的发生,缓解或消除一天的疲劳。
此时节,由于天气寒冷,很多人喜欢赖床贪睡。早晨卧室中积蓄着肌体一夜排出的废气,空气污浊,影响呼吸道的抗病能力,加上空气中大量细菌、病毒、二氧化碳和尘粒,会使人更易发生感冒、咳嗽、咽炎、便秘等。睡眠时间过长,还有可能降低心肌及全身肌肉收缩力,破坏心脏活动和休息的规律。长期下来,人体体质会变差,容易生病。因此,霜降时节要避免赖床不起,宜早睡早起,养成规律。
三、运动:注意动与静的合理安排
霜降一般在农历九月,一片秋高气爽的景象,此时肺金主事,运动量可适当加大,可选择登高、踢球等运动。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畅,同时登至高处极目远眺,心旷神怡,可舒缓心情。也可选择广播体操、易筋经、太极拳、八段锦等,习练易筋经或太极拳效果最好。
气温越来越低,最好等太阳出来或比较暖和的时候出门锻炼,如果活动量大出汗热了,应该解开衣扣,让身体慢慢降温。每次运动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注意动与静的合理安排,不宜过度劳累,更不可经常大汗淋漓,使阳气外泄,伤耗阴津,削弱机体的抵抗力。
霜降节气运动后应多吃防秋燥的梨、苹果、白果、洋葱、萝卜等食物,预防呼吸道疾病。要注意保暖,防止因局部保暖不当等造成的慢性胃病、老寒腿等疾病。
四、情志:保持良好的心态
霜降过后,小草开始慢慢枯黄,树叶也开始渐渐飘落,触景生情,人们会变得忧思起来。秋天是各种情绪病高发时节。如果调理不当,极易诱发抑郁症等其他心理疾病。
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因势利导、宣泄积郁之情、培养乐观豁达之心,是养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要经常参加一些对身体有益的娱乐活动,比如唱歌、跳舞、登山、旅行等,在这些活动中,多与他人交流沟通。
发自内心的笑是抗衰老的速效剂。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笑对机体来说是最好的一种运动,不同程度的笑对呼吸器官、胸腔、腹部、内脏、肌肉等器官有适当的协调作用。另外,笑的好处会第一时间体现在你的皮肤上,使皮肤更富光泽和弹性,让你看起来容光焕发。因此,在深秋季节多看喜剧片吧,一感到开心就放声大笑。
五、防病:重在保暖
霜降时节,气温可能突然下降,昼夜的温差会拉大10℃以上,而我们的皮肤和呼吸系统并不能很好地适应这样的变化。这时,慢性病患者和那些体质差、抵抗力弱的人很容易病情加重或是感冒发烧。另外,冷空气的刺激会使人体血管发生收缩,血压突然上升,从而诱发各种心脏血管疾病。
要想预防以上疾病,关键是要保暖,而且体质差的人群,预防工作一定要及时做好。有冷天哮喘发作史的人,要提前服药预防;有高血压病史的人,也要定时检查血压,预防心脑血管发生意外。
霜降天凉慎防病,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和心情舒畅,早晚减少外出,尽量避免受冷空气侵袭,做做艾灸,补补“阳气”,舒缓一下经络,是积极主动预防疾病的有效途径。
霜降节气是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复发的高峰期。老年人也极容易患上“老寒腿”(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毛病,慢性支气管炎也容易复发或加重。这时应该多吃些梨,苹果,白果,洋葱等。
栗子具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止咳化痰的功效,是这时的进补佳品。霜遍布在草木土石上,俗称打霜,而经过霜覆盖的蔬菜如菠菜、冬瓜,吃起来味道特别鲜美,霜打过的水果,如葡萄就很甜。古人一般秋补既吃羊肉也吃兔肉。民间在霜降这天,讲进食补品,古人讲“一年天天补,不如霜降补”。
养生,不仅可以预防秋季常见疾病的发生,还能够为寒冬的到来储备足够的能量。但是,由于秋季气候干燥,天气多变,气温往往骤升骤降,体制较弱者很容易滋生疾病。因此,中医提醒,秋季养生一定要预防以下四个方面。
1.防秋燥
燥邪伤人体津液,津液既耗,就会出现燥象,表现为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大便干结、皮肤干甚至皲裂。肺喜润而恶燥,肺的功能必然受到影响,就会出现鼻咽干燥、声音嘶哑、干咳少痰、口渴便秘等一系列秋燥症。
元代医家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说:秋气燥,宜食麻润其燥。因此,秋季养生应多吃芝麻、蜂蜜、银耳、青菜之类的柔润食物,以及生梨、葡萄、香蕉等水分丰富、滋阴润肺的水果。在起居上要早睡早起。早睡能养阴,早起呼吸新鲜空气,以利舒肺,能使机体津液充足、精力充沛。
2.防湿邪
秋季从立秋到霜降有6个节气。此时,夏天的暑气还没有结束,秋天的雨水已经很多了,此时须防湿气阴邪,困伤脾阳而发生水肿或腹泻症状。要是早秋脾伤于湿,就会为冬天的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发作种下病根,所以秋季防湿也很关键。
秋季养生防湿主要应以祛湿化滞、和胃健脾的膳食为主。如莲子、苡米、冬瓜、莲藕、山药等。
3.防秋郁
晚秋时节,凄风惨雨、草枯叶落,人感受了季节的变化容易起忧思。人脑底部,有一个叫松果体的腺体,能分泌一种褪黑激素,它使人意志消沉、抑郁不乐。而入秋之后,松果体分泌褪黑激素相对增多,人的情绪相应低沉消极。
秋季养生防秋郁首先要生活规律不要随意打破,心情不好,该做什么还是得做什么;其次要适当多吃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鸡蛋、猪肉、羊肉和豆类等;还要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如歌舞、登山等。
4.防贼风
秋天气候多变,早晚温差大,冷热失常,往往使人措手不及,贼风往往会乘虚而入,使人生病,被中医称为贼风。受到贼风侵袭,往往会全身酸痛,疲乏无力,还会引起咽炎、气管炎、口歪眼斜、面部神经麻痹等。
秋季养生防贼风的方法有:一方面,注意穿衣、盖被,不要随意减衣;另一方面,不要过早地穿上棉衣,秋要冻,才会对贼风有抵抗力。
总之,秋季养生对于保持身心健康十分重要,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做好预防,以免产生疾病。尤其要注意预防秋季抑郁症的发生,出现意志消沉、抑郁不乐等情绪,要及时加以疏解,必要时进行心理咨询,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风乍起,天气逐渐转凉,不觉已到初冬季节,一些疾病也进入高发期。此时,人体的生理活动也随自然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整个机体也像冬天的万物,呈现萧条趋势。因此,有必要和广大朋友聊聊衣食住行与初冬养生保健的关系。 初冬:是指因空气干冷而引发的头痛、流泪、咽干、鼻塞、咳嗽、胃痛、关节痛等一系列症状。一些过敏体质的人,在这个季节还常常引发哮喘。 初冬季节应做到:第一,少吃过油、过甜、过辣、过咸的东西;饮食以清淡为主;少喝甜味饮料。第二,多吃粗粮和富含纤维素、矿物质的东西,促进排便。第三,多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津液自然充溢。第四,饮食宜偏寒凉,而温热类如羊肉、狗肉、虾、韭菜等少吃为妙;多吃豆腐、黑豆、梨、银耳、芝麻、百合等寒凉食物。 感冒:冬季天气变化异常,容易患感冒。下列“九饮”能增强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晚上睡觉前饮用,可有效预防感冒的发生。 1、葱白饮:大葱白100克,切碎煎汤,趁热饮。2、姜茶饮:生姜10片,茶叶7克,煎汤,趁热饮。3、菜根饮:大白菜鲜根200克,切片煎汤,趁热饮。4、姜枣饮:生姜5片,大枣10枚,煎汤,趁热饮。5、萝卜饮:萝卜适量,切片煎汤,加食醋少许,趁热饮。6、三辣饮:大蒜、葱白、生姜各适量,煎汤,趁热饮。7、姜糖饮:鲜姜末3克、红糖(或白糖)30克,开水冲泡代茶饮。8、橘皮饮:鲜橘皮50克,糖适量,开水冲泡代茶饮。9、菊花饮:菊花6克,开水冲泡代茶饮。
霜降时节渐入冬寒,人体关节部位最怕受凉,因此霜降后容易出现腰腿痛等病症,需要加强保暖。此时穿衣不宜露膝,同时要注意护足。爱美的女士尤其要注意脚踝保暖,不要再穿船型鞋和薄袜,以免足部受凉。
2、护养脾胃
俗语说:“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霜降是由秋到冬的过渡节气,此时天气明显转凉,对胃肠道有一定刺激,机体代谢增强,是消化道溃疡的高发期。加之现代人生活节奏快,不少人吃饭不按时,饮食偏好重口味,这些因素都很可能伤了脾胃。
霜降吃什么食补 这四种食物十分应时
霜降是个进补的好时节,俗语称冬补不如霜降补,冬补过于滋腻,而霜降节气补补是极好的。而为迎接霜降节气的到来,不少地方都有霜降吃牛肉大餐的习俗。从养生的角度看,牛肉的蛋白质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加上味道鲜美,所以非常受人喜爱。牛肉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化痰息风、止渴止涎的功效。寒冬食牛肉,有暖胃作用,为寒冬补益佳品。
2、吃鸭子。
在霜降的这一天,闽南台湾的民间要进食补品,也就是我们北方常说的“贴秋膘”。每到霜降时节,闽台地区的鸭子就会卖的非常火爆,有时还会出现脱销、供不应求的情况。夏秋的燥热季节最适合吃鸭子。经常食用鸭肉对体弱阴虚、水肿食少、大便干燥、低热不退者最为有益。鸭肉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所以,平时多吃点鸭肉取代其他的肉菜,是非常健康的。
3、吃萝卜。
萝卜是秋天的宝,我国民间有“十月萝卜赛人参”的说法,意思是说在十月吃萝卜,犹如吃人参一样受益。其实白萝卜还有不少“好搭挡”,有的可以营养互补,有的能让滋补功效加倍。霜降节气正值秋天向冬天过渡的时候,所以在霜降期间,我国民间也有吃萝卜的习俗。
山东农谚:处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萝卜。肺应秋季,白萝卜皮白而不透者肉味偏辣,生吃下气、增强肺功能,还可以止咳。白萝卜、青橄榄各适量,煎水代茶饮,预防治疗流行性感冒。
4、吃柿子。
霜降吃柿子,不会流鼻涕。这是福建的泉州老人对于霜降吃柿子的说法。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加上柿子一般是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这时候的柿子皮薄肉鲜味美,营养价值高,非常受大家的追捧。
“补冬不如补霜降”霜降时节要怎么补呢?
冬补不如补霜降 霜降时节该吃些什么?
由于气候变化无常,空气干燥,这个时候是感冒的多发期,也是慢性支气管炎、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胃炎及溃疡病容易复发的时期。
日常应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物,老年人和平时体质较弱的人,一定要注意保暖。
霜降过后是进补的好时机,民间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
霜降进补应以平补为原则,以健脾养胃、养阴润燥为主,应选择具有健脾、润燥作用的食物,如红薯、南瓜、芋头、山药、木耳、梨、苹果、柿子、蜂蜜、大枣等。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一种应季蔬菜的药膳食疗方——南瓜饭!
药膳食疗
南瓜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具有很好的食疗价值。中医认为,南瓜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清热解毒、化痰排脓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久病气虚、营养不良、肺痈、便秘等症。
现代研究发现,南瓜含有淀粉、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B族、维生素C及钙、磷等成分。南瓜多糖是一种特异性免疫增强剂,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
南瓜中所含的果胶有很好的吸附性,可消除体内有害物质,起到解毒的作用,还可以保护胃肠道黏膜,促进溃疡愈合;南瓜中含有丰富的类胡萝卜素,在体内可转化成维生素A,能维持正常视觉、促进骨骼发育。
南瓜饭做法
材料:南瓜、大米各适量。
做法:先将南瓜去皮,洗净,切块,与淘洗干净的大米一同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至饭熟,拌匀即成。
功效:健脾益气。适用于脾胃虚弱、营养不良等症。
运动养生
“霜降”前后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高峰,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如过敏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上感等。为预防这些疾病,首先要注意保暖,有哮喘发作史的人尤其要注意增减衣服,外出时可戴口罩,避免寒冷对呼吸道的刺激。
其次,还要加强体育锻炼,通过锻炼增加抗病能力,广播操、太极拳、散步、慢跑、登山等都是比较适宜的运动方式。霜降后要减少秋冻,尤其要注意下肢的保暖。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