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是否赞同刘邦翦除异姓王的行为

发布时间: 2022-10-23 16:00:5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0

张良没有阻止刘邦杀韩信,原因是什么呢?张良没有阻止刘邦杀韩信的原因:因为那时候的韩信欲望是特别大的,并且那时候刘邦也尤其想杀韩信...

张良是否赞同刘邦翦除异姓王的行为

张良没有阻止刘邦杀韩信,原因是什么呢?

张良没有阻止刘邦杀韩信的原因:因为那时候的韩信欲望是特别大的,并且那时候刘邦也尤其想杀韩信,所有人都阻挡不了的,因此那时的张良才并没有阻拦。张良出身于皇室,他们的爷爷伸开地和爸爸李怀都频繁出任韩的丞相。之后,秦灭六国,韩也不会有了,张良失去承继祖辈荣誉的可能。秦始皇统一七国以后,却并没有好好的尊重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的老百姓,反倒让天底下平民百姓陷入水火之中。张良厌恶大秦天下,也厌恶始皇帝,张良毁家纾难,方案策划了古博浪沙刺秦的事情,但是因为始皇帝早有提防,因此没有成功。

公年209年,何进、吴广造反后,张良也领人造反,遇到了刘邦。张良与刘邦一见如故,两个人交谈以后,张良感觉刘邦是个成大事的人,因此就投奔了刘邦。在战斗中,张良常常应用《太公兵法》里的谋略,屡立苦功。值得一提的是,张良保持清醒、独具慧眼,这都让刘邦大幅赏析。此后,刘邦逐渐赏识和信赖张良。张良是一个心存家与国的人,他追随刘邦不是为了复韩,仅仅为解救天下人和为韩复仇。这两个方面刘邦都保证了,无论刘邦为人如何,但是他的确是一个贤君,能够解救受苦受难的老百姓。因此,张良就如愿以偿了。


张良与刘邦共处的时间段早,了解刘邦是一个为目地不顾一切的人。并且勾践与范蠡便是前车可鉴,因此张良挑选学习培训范蠡,急流勇退。张良在临走时,曾劝韩信功成身退,归隐田园。可是,韩信与张良不一样,张良更注重国家的权益,而张良更注重本身的权益。大家都是聪明的人,多说无益,张良也知韩信是不会放弃追求名利的,因此也不会再多多劝说了。

刘邦对韩信以生杀心,如果张良此时出来劝阻那么刘邦势必会认为他们两人是一伙,这样做非但救不了韩信,连自己也有可能会陷入漩涡之中。
原因是他阻止不了,以张良的智慧,已经看出了刘邦夫妇的心思,那就是一定要剿除这些异姓王,保证江山能够稳固,同时韩信的所作所为,也确实表现了有不臣之心,张良也没有任何理由去阻止刘邦。
是因为他知道韩信这次真的是做错了,而且也确实是惹怒了刘邦,如果这个时候去求情的话,有可能会将怒火牵连到自己的头上。

刘邦做了哪些事让张良看在眼里寒了心呢?

秦朝灭亡之后,汉王刘邦和西楚霸王项羽进行了为期4年的楚汉争霸,而在这其中,刘邦文有张良,武有韩信,他们共同成为了帮助西汉取得天下的两大功臣之一。但是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刘邦称帝建立西汉之后,作为刘邦建国的一大功臣,张良却选择急流勇退,放弃了高官厚禄选择辞官归隐,那么张良为什么样这样做呢?实际上,3大原因让张良不得不走,否则张良的性命堪忧。

要想了解张良为什么辞官归隐,我们就得从张良的身世说起了。张良的祖父和父亲韩国的宰相,可以说张良出身于韩国的贵族家庭之中。然而在公元前230年,秦始皇发兵灭掉了弱小的韩国,将韩国的疆土纳入了秦国的版图之中,因此张良对于秦始皇怀有刻骨的仇恨。为此,他散尽千金寻找了一位能够帮助他刺杀秦始皇的大力士,并且亲自为他打造了一把120斤的大铁锤。

但是令人感到遗憾的是,这位大力士在博浪沙截击秦始皇所乘坐的马车,一锤却没有砸到秦始皇,反而将秦始皇的副车给砸烂了。案发后,张良被秦始皇全国通缉,无奈之下,张良只好逃往下邳,等待东山再起。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时候,刘邦也在沛县举兵,张良得知之后就前往投奔刘邦,最终刘邦的军队首先进入秦朝的都城,灭掉了强大的秦王朝,也算是了却了张良的一个心愿,既然刘邦已经帮助自己复仇成功,那么自己也就没有必要在朝廷继续待下去了。

其次,张良本身特别喜欢道家学说,因此其思想和行为方式也深受道家所影响。由于张良深受老庄思想的影响,认为功名只是身外之物,并且“功成身退”也是道家哲学的一个重要思想,因此对于刘邦所赏赐的高官厚禄,张良其实并不在意,他所在意的只是自身对于“现世”的超越,因此张良才能有这样大的心胸放下自己手中已有的权力,选择辞官归隐。

最后,张良的身体也不允许自己支撑下去了,帮助刘邦建立西汉之后,张良也已经步入暮年之中,身体素质急剧下降。为了追求长久的寿命。张良成天痴迷于炼丹术,因此足不出户,很少接见外人。既然西汉已经建立,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也已经回到了正规,张良自然选择急流勇退,因为他很清楚,自己的权谋在盛世之中是没有得到发挥的,如果不早点离开政坛的话,自己是否会像韩信一样落得“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也是一个未知数。

刘邦做了哪些事让张良看在眼里寒了心里呢?回答如书:-刘邦之所最后夺得了天下,就是了三杰,这三杰即萧何,韩信,张良。但刘邦卸磨杀驴,韩信被诛杀三族,萧何被捕入狱,唯有张良处处小心,看透刘邦,才得以善始善终。并铁了心,愿做“帝者宾",不做“帝者师"。张良早早的就看透了刘邦,寒了心,是因为:一,刘邦曾两次抽走了韩信的精兵,张良看出了里面的端倪。二,刘邦徒封韩信为楚王,彻底夺去了他的兵权。三,张良智谋过人,他早就看出刘邦欲铲除异姓诸侯王之心。所以他多次拒绝了刘邦给他的封赏。出走云游,归隐养老。多聪明的人啊。
刘邦接连杀了许多的忠臣,杀了韩信,杀了樊哙,所以说这些事情让张良心寒。
刘邦在建立汉朝之后,除掉了韩信和英布这些一起打天下的人。建国之后,那些开过功臣多数都被刘邦诛杀了,张良看在眼里很心寒。
我个人认为,刘邦在建国后大规模的诛杀有功之臣,让张良对他寒了心,所以商量在他诛杀有功之臣之后就请辞告老还乡。

汉初三杰的张良,为什么封候只排62位,张良为什么退隐江湖?

导语:刘邦打下天下以后,开始给手底下的功臣封赏。按照刘邦的说法,自己在财政上比不上萧何,在军事上比不上韩信,在谋略上比不上张良,所以他们三个应该是三大功臣,所以封赏的时候,应该也要排在前三名才对。可事实上,情况却完全不是这样。萧何的确被刘邦封为万户侯,而且功劳排名第一。韩信则早就被封为了齐王后来改封为楚王。可是张良被封为留侯,排名却到了62位,这未免也太不公平了吧?
 


01汉朝初期的封赏,是按照军功来的。刘邦不是个糊涂人,他能够把一直跟自己作对的雍齿封侯,足以说明,任人唯亲这一招,刘邦不会用。那么汉朝初期是如何封侯排座次的呢?按照军功来排的。当时能够封侯的人当中,军功排名第一的,铁定是曹参了。

作为开国将领,曹参帮助刘邦灭了两个诸侯国,拿下了122个县。这战绩,除了韩信以外,还真的没有哪个将领能够相提并论的了。可是刘邦却没有将首功留给曹参,而是留给了一直陪伴在自己身边的大总管萧何。萧何作为刘邦集团的后勤总长,为刘邦处理了除了打仗以外的所有事务,所以他自然功劳第一。

至少在刘邦心目中,萧何是功劳第一,因为将来还要指望萧何帮他治理国家。但是这件事情却遭到了将领们的一致反对,至少他们是有牢骚的。萧何就算再出色,那也不是凭借军功拿到的头筹,这帮武将自然不服气。在这种情况下,刘邦如果将功劳第二赏赐给张良的话,那铁定会遭到群臣的一致反对。到时候这帮武夫发起火来,事情还真的难以收场。
 


本来就是一件开心的事情,刘邦可不想弄得不欢而散。所以刘邦思来想去,决定委屈一下张良,将张良这个留侯的功劳排到了第62位。留侯曰:“雒阳虽有此固,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夫关中左肴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刘敬说是也。”於是高帝即日驾,西都关中。---《史记》

当时一共是封赏了145个列侯,张良排名62位,虽然有些羞辱的成分在里面,但是足以表明,刘邦必须要给自己手下人一个交代才是。
 


02按照这种规则排名,张良当然不占光。刘邦排名功臣的时候,是按照军功来排名的。所以张良被排到了第62位,这是非常不占光的事情,张良至少有三点是非常无奈的。首先张良是谋士,根本不可能直接参与到行军打仗的过程中。那个时候拿多少人头就立多大功劳,张良估计连一个人都没有杀过,这么来看,连侯爵的末尾都排不上号。

其次张良属于半路出家的谋士,此前一直为韩王效劳。后来才投靠了刘邦,而他投靠刘邦的时候,刘邦手里那帮兄弟,早就已经跟随刘邦多年,张良算是入伙比较晚的了。再者刘邦那些手下人,早就形成了一个小团体,他们有自己的圈子和人脉。至于张良,他什么都没有,只有刘邦这么一个靠山,所以在竞选的时候,非常吃亏。

由此来看的话,张良压根就没有任何优势去争夺第二功劳的资格。虽然在刘邦心目中,张良绝对是功劳排名第二,可是刘邦却不能把这个排名送给张良,因为刘邦需要给自己的兄弟们一个交代。
 


这帮人都是大老粗,都是跟随刘邦出生入死的人。他们就认死理,虽然也尊敬张良,可是他们哪里懂得张良有多大功劳呢?留侯曰:“上平生所憎,群臣所共知,谁最甚者?”上曰:“雍齿与我故,数尝窘辱我。我欲杀之,为其功多,故不忍。”留侯曰:“今急先封雍齿以示群臣,群臣见雍齿封,则人人自坚矣。”於是上乃置酒,封雍齿为什方侯,而急趣丞相、御史定功行封。群臣罢酒,皆喜曰:“雍齿尚为侯,我属无患矣。”---《史记》

要是张良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排在了这帮人前面,那他们不闹翻了才怪。所以刘邦就算是为了张良的安全,也必须要将张良往后排一排。
 


03张良本就淡泊名利,否则封个王也是可以的。在刘邦生命当中,最重要的一个人,那就是张良。这是毫不夸张的,萧何可以为刘邦管理家务财政,韩信可以为刘邦攻城略地,可是张良却能够保住刘邦的性命。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禽也。”群臣说服。---《史记》

当年鸿门宴的时候,要不是张良出手相助,不惜以自己留在楚军营中作为代价,也要保住刘邦的性命。在韩信要做假齐王的时候,也是张良提醒刘邦,不要轻举妄动,这才为刘邦换得了韩信的辅佐。所以说刘邦没了萧何和韩信,或许是大业不成,但是没有了张良,刘邦可能连命都保不住。所以说在刘邦心里,张良的分量绝对不轻。

不过很有意思的是,张良是个头脑十分清醒的人,他知道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所以他选择淡泊名利,什么都不要。在刘邦功成名就以后,什么都不要,的确是有些说不过去。就算是刘邦本人,他也是不会答应的。所以张良只是跟刘邦要了一个留侯的爵位。而留地则是张良和刘邦初次相遇的地方。张良这一招实在是厉害,既要了刘邦的封赏,又告诉刘邦要时刻记得他们之间的感情。所以就算张良没有归隐山林,他也不会遭到杀身之祸。

按照功劳来说,张良的功劳,绝对不在韩信萧何之下,所以按照道理,给张良封个王都不为过。但是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不封王是为了保护张良,这一点刘邦和张良心里都清楚。张良后来一直处于半隐的状态,其实就是一种自我保护的策略。他既让刘邦能够找到他,又不刻意掺和到汉朝的政务当中去。明哲保身的水平,实在是高超。
 


 总结:张良是个聪明人,与其要虚名,不如求生存。韩信作为兵马大元帅,帮助刘邦打下天下,功劳那么大。可是他封了王以后,还不是被杀了?所以说,跟爵位比起来,只有活下来才是硬道理。在吕后四处求援的时候,张良给吕后多次出主意,最终使得吕后战胜戚夫人,为儿子刘盈夺取了皇帝的宝座。其实这也是张良的一种求生之道。

因为张良知道吕后早晚掌权,只有跟吕后处理好关系,才能够在未来的日子里,好好活下去。所以他在不伤害刘邦的前提下,帮助吕后解决一些问题,最终赢得了吕后的赏识。这么一个聪明人,不仅为自己赢得了善终,也给后世子孙铺好了路。只是后来子孙当中有不成器的,那就没什么办法了。

参考资料:《史记》

而张良也深知“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哲理,在帮助刘邦平定天下以后,他就走上了摒弃人间万事,专心修道养精,不问世俗的道路。哪怕是在刘邦翦除异姓王的过程中,张良也没有出来出谋划策。也正因为如此,张良才能够安度晚年。
据说是张良自己要求的,因为张良和刘邦说天下安定后就不需要“张良计”了,至于封侯也不需要位于前列,所以最后张良也就退隐江湖去云游四海了,其实张良这么做确实也是对的选择,因为前几位被封侯的人都没有落得善终。
因为张良是功绩太高,会对刘邦的战绩有所影响故而排名低,如果不隐退可能自己会被刘邦忌惮,因此丧命。
因为张良知道刘邦日后一定会杀功臣,现在如果不离开的话,以后再想离开就走不了了。

张良究竟有何过人才干,才能让刘邦佩服得五体投地?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这几乎是一条铁律。汉朝的开国功臣也都被这一潜规则给“潜”过,“悲剧”程度和功劳成正比,功劳越大,结局越惨。张良却是一个例外:自始至终,他深得刘邦的充分信任,在后刘邦时代,张良依然赢得了吕后的足够尊敬。张良究竟有何过人才干,能让刘邦佩服得五体投地?张良又有何过人手段,能让自己得以善终?

刘邦自问“我,为什么能够完胜项羽?”

公元前202年的二月,刘邦登基,大汉王朝正式建立。三个月后,志得意满的开国皇帝刘邦,在洛阳南宫举办规模空前的庆功宴。

酒酣耳热之际,刘邦给大家出了一道思考题:“我为什么能够完胜项羽?”

在一片马屁声中,刘邦公布了标准答案:“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刘邦这段话堪称字字珠玑。他讲话的重要意义在于:

第一,刘邦亲自评定出了三杰;

第二,刘邦为三杰排定了次序——张良、萧何、韩信;

第三,刘邦如此定位张良的作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第四,还应注意一个细节,刘邦提到张良的时候,没有直呼其名,而是使用了敬称,称呼张良的字“子房”。

萧何、韩信则没有享受相同的待遇。然而,刘邦的讲话却又令人费解。刘邦对于张良的定位是“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但遍翻《史记》,也很难为刘邦的这一论断找到足够的论据。

用刘邦的这一标准来衡量张良,张良的功劳实在不过尔尔,难以望萧何、韩信的项背。张良素来体弱多病,自从刘邦入都关中,天下初定,他便托辞多病,闭门不出。随着刘邦皇位的渐次稳固,张良逐步从“帝者师”退居“帝者宾”的地位,遵循着可有可无、时进时止的处事原则。

在汉初刘邦翦灭异姓王的残酷斗争中,张良极少参与谋划。在西汉皇室的明争暗斗中,张良也恪守“疏不间亲”的遗训。前197年(汉高祖十年),汉王朝上层出现了一场新的危机。刘邦有改易太子之意。当时刘邦宠爱戚夫人,并察知吕后有异心,有代刘而王的迹象,故欲废太子孝惠(吕后子),改立赵王如意(戚夫人子)为国储。朝野大臣,群起谏争,但丝毫不能更改刘邦初意。眼看太子位行将被剥夺,吕后遂求救于“智囊”张良。

张良考虑到太子一位,事关重要,不可轻易更立,大儒叔孙通说得好:“太子天下本,本一摇天下振动。”再加上当时天下方定,汉朝统治根基还未稳固,各项制度还正在健全,只有顺其现状,无为而治,才能安定天下,稳保江山。

基于这个大局,张良遂对吕后说道:口舌难保太子,“商山四皓”(皓:白,即四个白头发的老人,分别是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和夏黄公)皆八十余,节义清高,不就汉朝爵位,匿亡山林,皇上敦聘不至,但仍然高义“四皓”。太子若卑辞固请“四皓”出山,出入宫廷以“四皓”相随,皇上必问而知之,知之则太子位可固。

事果如张良言,刘邦问知伴随太子的“四皓”就是自己数请不来的隐士,今为太子左右,可见太子羽翼已丰,翅膀亦硬,奈何不得,从此再也不提易立太子一事。太子终得嗣位,吕后为此对张良也勋口敬重。《史记》、《汉书》对张良帮助萧何筹谋划策多不记载,但亦无妨张良后期的功绩。

论功行封时,按级班爵,汉高祖刘邦令张良自择齐国三万户为食邑,张良辞让,谦请封始与刘邦相遇的留地(今江苏沛县),刘邦同意了,故称张良为留侯。张良辞封的理由是:他韩灭家败后沦为布衣,布衣得封万户、位列侯,应该满足。

看到汉朝政权日益巩固,国家大事有人筹划,自己“为韩报仇强秦”的政治目的和“封万户、位列侯”的个人目标亦已达到,一生的宿愿基本满足。再加上身缠病魔,体弱多疾,又目睹彭越、韩信等有功之臣的悲惨结局,联想范蠡、文种兴越后的或逃或死,深悟“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哲理,惧怕既得利益的复失,更害怕韩信等人的命运落到自己身上。

张良乃自请告退,摒弃人间万事,专心修道养精,崇信黄老之学,静居行气,欲轻身成仙。但吕后感德张良,劝他毋自苦,张良最后还是听从了吕后的劝告,仍就服人间烟火。


前186年(汉高后二年),张良病逝,谥号文成侯。

让张良发誓不做官的刘邦究竟做了哪些事,导致张良寒心?

楚汉时期,刘邦手下有三位得力的助手,即治国天才萧何,军事天才韩信,大谋士张良,史称“汉初三杰”,刘邦自己曾经说过论带兵打仗,他不如韩信,治国安邦他不如萧何,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他不如张良,他能够战胜项羽,夺取天下是因为有汉初三杰。

然而这三位功臣中,韩信被灭三族,萧何被捕入狱,唯独张良善始善终,刘邦一直很信任他,一口一个子房的叫。张良之所以能够得以善终,是因为他看透了刘邦,选择了置身于功名利禄之外,张良认为手中无权,不做事,就不会做错事,更不会引来领导的猜忌,所以在汉代头号开国功臣中,张良算是有个好的结局,那么刘邦做了什么,让张良寒了心,他甘愿退居二线,愿做“帝者宾”,不愿为“帝者师”。


(一)秦末起义军那么多,为何张良选择追随刘邦?

张良是战国时期韩国贵族,他的爷爷和父亲曾经辅佐过五位韩国国君,家族势力雄厚,本来张良可以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奈何他出生时,韩国已经逐渐衰落,处于灭亡的边缘,等他长大以后,韩国已经灭亡。

韩国灭亡以后,张家地位一落千丈,张良为此心存国破家亡之恨,他为了报仇雪恨,把家中家产全部变卖,聘请一位大力士刺杀秦始皇,却以失败而告终,为此张良沦为秦国的通缉犯,他逃往下邳隐姓埋名的生活下来,隐居期间,张良主要研究《太公兵法》。

张良在下邳生活十年后,迎来他人生中第一次转机,即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秦末农民起义的爆发,给了秦朝通缉犯翻身的机会,他们可以借此机会转变身份。所以张良也集聚了一百多人准备投靠楚假王景驹,途中巧遇刘邦,俩人一见如故、交谈甚欢。张良几次与刘邦谈兵法,刘邦虽然读书不多,但是悟性却很高,没等张良说完,他便能领悟其中的玄机,除此之外,刘邦还能采纳张良的计谋,刘邦的从谏如流和对兵法的敏锐让张良颇为赏识,张良也尝试着给其他人讲解兵法,其他人则是一窍不通。

于是张良放弃投靠景驹,决定追随刘邦,那么刘邦做了什么,让张良改变对他的看法呢?


(二)刘邦两次抽走韩信的精兵,张良看出里面的端倪

彭城之战刘邦惨败以后,北方诸侯国相续叛汉,刘邦派韩信北上平叛,自己退守荥阳,韩信在北方可谓是搞得有声有色,以弱胜强歼灭魏国,从此开启他的名将之路。

刘邦在荥阳的日子可没有那么好过,他在荥阳被项羽打得无还手之力,偷偷逃回关中,在辕生的建议之下,刘邦决定改变战略,让韩信灭北方的赵国,自己亲自率军至南方的宛地,目的拉长项羽的防守线。

刘邦依计而行,除此之外他还派人抽走韩信的精兵,留给韩信三万老弱让他灭赵,刘邦之所以这么做,主要为了削弱韩信的实力,防止他做强做大。

韩信带着三万老弱大败赵国20万大军,震撼刘邦一行人,他们没有想到韩信这么厉害,于是刘邦与他的专用司机夏侯婴偷偷跑到韩信军营中,再次抽走韩信的精兵,留给韩信一些老弱让他去灭齐。

刘邦用韩信一直是边用边防,以张良的智谋,他看在眼里,藏在心里。

韩信灭齐以后,要求刘邦封他为假齐王,让刘邦非常气愤,韩信不懂官场潜规则,张良却不同,他早知刘邦想当皇帝,走秦始皇的老路,在中央集权制下的政权,下属官员不能讨封,只能等领导主动赏封。


(三)刘邦徙封韩信为楚王,彻底夺走了他的兵权

刘邦大败项羽以后,第一时间跑到韩信军营中,夺走韩信的兵权,并徙封韩信为楚王,建都下邳,刘邦的理由是韩信是楚国人,当上楚王不就可以衣锦还乡了吗?其实刘邦心理的小算盘谁都清楚,主要原因是因为齐地太重要了。

田肯曾经向刘邦提出,对于大汉王朝来说,有两块地非常重要,一块是关中,另外一块是齐国,关中号称“百二之地”,而齐国则为“十二之地”,意思是如果敌军百人进攻关中,关中只需要派2人便可抵挡,而齐国两个人就可以抵挡12个人进攻,齐国这么重要,刘邦自然不会把这块肥地给韩信,更别说让他当齐王。

韩信徙封楚王以后,齐国不是群龙无首了吗?刘邦把他的庶长子刘肥封为齐王,刘肥没有治理国家的经验,也没有立过军功,能够授封齐王,完全因为他是刘邦的儿子。

刘邦最初的分封原则是“因功封王”,从他分封刘姓诸侯王可以看出,刘邦的分封原则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是从燕王臧荼的造反开始。


(四)燕王臧荼起兵谋反

臧荼本来是燕王韩广手下的将领,项羽分封18路诸侯王时,将老燕王韩广赶往偏远的辽东地区,做辽东王,将臧荼分封在富庶的燕地,做燕王。

老燕王韩广不服气,不愿意把地腾出来给新任燕王,于是两位打了起来,韩广打不过臧荼,兵败被杀,臧荼占领辽东和燕地。

韩信北伐时,燕王臧荼自认为不是韩信的对手,于是投降汉军。刘邦登基称帝以后,没有对臧荼下手,臧荼造反的原因是因为他害怕了,为什么害怕?

项羽兵败以后,刘邦悬赏千金捉拿项羽旧部,臧荼认为原来不是刘邦阵营的都难逃一死,他也不例外,于是起兵叛汉,刘邦平定燕地以后,封卢绾为燕王,那么卢绾是谁?


卢绾跟刘邦的关系可非同一般,不是刘邦普通的老乡,卢绾跟刘邦自幼相识,一起长大,不仅是发小还是同学,从小一起读书玩耍,是关系非常好的铁哥们,而且刘、卢两家是世交,他们的关系好到什么程度呢,刘邦的卧室只有卢绾和刘交二人可以自由进出,刘交是刘邦最亲的小弟弟,可见卢绾在刘邦心目中的地位,他的房间那么多的机密文件,卢绾却可以随便出入,比亲兄弟还亲。

楚汉战争中,卢绾没有立过什么大功,功绩平平,卢绾就干过一件事,项羽兵败自刎以后,临江王共尉誓不叛楚,因为他的父亲是项羽封的,刘邦派卢绾率军将共尉的封地层层包围,共尉不战而降,这就是卢绾自刘邦起兵以来唯一立过的军功,这点功绩与韩信、曹参等人无法相提并论。


楚汉时期有两种分封政策,一种是因功封王,另外一种因亲封王,卢绾、刘肥完全是因亲而封。由此可见刘邦的分封政策已经发生改变,他的目的是要家天下,与亲人共享天下,而不是功臣。

张良智谋过人,他早就看出刘邦欲铲除异姓诸侯王之心,所以刘邦定都长安以后,他借口身体不好,要闭门炼气功,锻炼身体。

刘邦封他三万户食邑时,他也辞封,只要了与刘邦相识之地沛县一万户,他告诉刘邦他的仇敌秦国已经灭亡,夙愿已了,他要云游四方去了,最初刘邦舍不得让张良走,但是还是准许了,这就是张良的明哲保身之计。

本文标题: 张良是否赞同刘邦翦除异姓王的行为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3788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非师范生,民办三本会计 ,大四,从小就真的特别热爱历史,特别想当初中历史老师,有什么办法吗求求了想问问公元前2021距今有多少年,是怎样计算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