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南北朝的历史人物-张轨-的简介?两晋南北朝的历史人物-张轨-的简介?西晋凉州刺史。十六国时期前凉建立者张寔之父。字士彦。安定...
两晋南北朝的历史人物-张轨-的简介?
两晋南北朝的历史人物-张轨-的简介?前凉的社会学术
魏晋以来,与中原地区相比,河西地区纵然在经济社会方面稳步发展,经济自给能力也较强,但广大农民的贫困化仍是当地普遍的社会问题。其根本原因是土地占有的不均、赋税、徭役和兵役的沉重。
西晋永宁元年(公元301年),安定郡乌氏县人张轨受命出任凉州刺史领护羌校尉,十六国时期五凉政权中的前凉政权由此肇基。这个以河西著姓为政治核心的割据政权建立初期,就依赖大族豪右势力,这使得土地占有关系方面存在的矛盾空前紧张。据史料记载,西晋实行占田与课田制度,这种土地的分配制度不是国有土地基础的授田,而只是在法律上规定和承认私人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以及按照土地亩数缴税的数额。至于这个土地占有限额能否达到,国家并不给予保证。故此,大量的土地都集中在豪右地主手里。再加上中原战乱,人口大量西迁,一些避乱迁入河西的西晋官吏也随之加入豪右地主行列,成为新的土地兼并者。这样,河西地区农民与地主在土地占有关系方面的矛盾进一步加剧。为了“追窦融故事”,一统河西,面对这些关乎民生疾苦的困难问题,前凉的历任执政者都一一化解了。
前凉张轨时期,军国初创,财政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包括赋税、徭役和兵役等这无不一一加在老百姓头上。如果农民的土地问题解决不了,那么赋税、徭役和兵役的征收将十分困难。若采取强制征收,只能加大老百姓的贫困化程度,导致广大农民破产流亡。更甚者会造成前凉社会经济难以启动和运行,民怨载道,社会不安。鉴于此种形势,张轨及其后继者都从民生国计两个方面考虑,继续沿用晋朝确认的“以经济政策为治国之本”的策略,把土地和赋税问题作为治国兴邦的根本问题加以解决。
自晋惠帝永宁元年中原陷入战乱,到晋怀帝永嘉中匈奴和羯人起兵,黄河中下游的广大老百姓横遭屠杀、蹂躏。在锋镝之余,大量百姓辗转流离,远离战乱的河西成了中原流民瞩目的地方之一。张轨到凉州后了解到这些情况后,便上表西晋政府,建议在姑臧城西北面划出一大块土地,设置侨郡县,配土地给流民耕垦。张轨在给西晋政府的奏表里这样写道:“请合秦雍流民移之,于姑臧西北置武兴郡,统武兴、大城、乌支、襄武、晏然、新鄣、平秋、司监等县。”
张轨的这招一举两得,首先是解决了流民在土地占有和利用方面的冲突,其次还让这些流民逐渐过度成前凉国赋税和徭役的承担者。
晋建兴二年五月,张轨躺在病榻上,给文武大臣们留下了最后的遗言“文武将佐,务安百姓,上思报国,下以宁家。”(见《资治通鉴·第九十九卷》)看来,张轨在临死时也念念不忘减轻凉州百姓的负担。所以,在太兴四年,刚当上西平公的张茂便劳役百姓修筑灵均台,武陵人阎曾就装神弄鬼假借张轨之命,深夜跑到王宫门前高喊:“武公遣我来曰:何故劳百姓而筑台呼?”张茂听闻次言后也只好作罢。
前凉第四任当政者张骏被凉州百姓誉为“积贤君”。那时,前凉“刑清国富”但灾荒饥馑却时常发生。《晋书·张轨传》载:顷年频出,戎马生郊,外有饥羸,内有虚耗。这一切关乎民生疾苦的问题再一次引起了前凉当政者的格外重视。张骏构思了一个宏伟的设想:准备改造沙漠,以次来扩大耕地。于是在一次朝会上,他和诸大臣们商量如何实施“治沙田”一事,却招来了大臣索孚的极力反对。索孚说:“凡为治者,动不逆天机,作不破地德。昔后稷之播百谷,不垦@石,禹决江河,不逆流势。”争论的结果不言而喻,张骏将这个“不识时务”的家伙远调到伊吾做都尉,专门负责这一区域的屯戍。张重华即位后,进一步施惠于民。他的施政策略是“轻赋敛,除关税,省园囿,以恤贫穷”。在这诸多策略中,“省园囿”的民生福利性程度最大。前凉园囿之兴,开始于张茂筑灵均台,止于张骏筑谦光殿。这期间,许多“崇饰台榭”的工程,既广占耕地,扩大了土地占有方面的矛盾,又费时费力,加重百姓徭役负担。另外园囿之兴还使得当政者沉湎于酒色园林之娱,荒废军政要务。张重华将园囿开放,供民耕垦。这项措施的实施,还省掉因土木兴建对劳动力的征发,减轻了百姓的徭役负担,使百姓能休养生息。“除关税”并不是完全废除取消关税制度。自张骏经营西域取得成功后,中西贸易日见活跃,关税和市税已经成为前凉政府的一项重要收入。因此,张重华实施“除关税”的举措是为了维护前凉的一统政治和减轻胡汉商贾的负担。因为,据史载:前凉政府在河西主要城市收市税,虽然关税取消,但由于通商的人多了,市税收入也就大幅增多,并不影响政府收入。 “古之建国君民者,必教学为先。”教育,同样对于十六国时期的前凉历任统治者来说,是一项势在必行,必须解决的民生问题之一。从张轨时,便视教育和倡导教化为治理凉州的根本策略之一。他“始置崇文祭酒,位视别驾。征九郡胄子五百人,立学校以教之,春秋行乡射之礼”,这是一段记载于《晋书·张轨传》中的文字,从这寥寥数语中,我们深感张轨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和他文教兴邦的凌云壮志。到张骏时,“以右长史处领国子祭酒”。再到张祚时,曾以安车束帛征郭荷为博士祭酒,荷不受。
前凉时期的教育主要以“文治兴邦”和“教化齐俗”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的,与初期的政治密切结合,培养了大批人才,使河西地区一步步走向安定,河西文化也繁荣起来。所以在北魏攻破北凉后,“徙沮渠牧犍宗族及吏民三万户于平城”,这群人中,如索敞、刘昞、阴兴等人,北魏主“皆礼而用之”。并且北魏朝野中还盛赞“凉州虽地处戎域,然自张代以来,号有华风。”
民生教育问题解决了,再加上慎刑息兵的政策,前凉成为十六国时期,五凉政权当中继任者最多,建国时间最久的国家(前凉历九主,七十六年)。正如史家们评说的那样,张轨及其子孙们在河西“内抚遗黎,外攘逋寇,世既绵远,国亦完富”,为保宁河西,发展河西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前凉政权能在纷乱的战争局面下较安定地发展,一方面使其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所决定,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儒家名教治国思想指导下的得力的治国措施。在封建社会上升时期,儒家思想的优越性是显然的,前凉以儒学为主导的治国方略产生了许多积极影响,概其大要,有如下几点:
一、继承前代崇尚文教的传统,不但提高了河西地区各少数民族的文化素质,而且使各民族的文化心理更加接近,促进了该地区的民族融合。
自汉武帝开辟河西四郡,移民实边以来,凉州成为汉族和西北各少数民族直接接触和交往的地区,成为丝绸之路的枢纽地带,在东西经济文化交流中处于举足轻重。这一地区的安定与否至关重要。东汉末年乃至西晋,由于统治者民族政策的失误,导致这里民族矛盾激化,各族间的战争频繁,如在东汉末期的羌人起义、河西鲜卑为主的凉州之乱。所以,如何处理民族关系是关乎凉州安定和发展的关键所在。前凉的缔造者张轨在弭平“凉州之乱”过程中就有较深刻的认识。他在任凉州刺史时能切中要害所在,倡导儒学之风,以宽松的文教政策吸收、容纳各族文化,逐渐形成以儒学为主的各种文化的融合体。再加上一系列回复货币流通、发展生产的措施,促进了凉州的民族融合。
二、崇尚儒学的政策,吸引了大批知识分子来参与政务,使十六国时期的北方文化中心逐渐迁移到地处西北边陲的河西。
儒学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它始终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起着中坚作用。儒学的一个优良传统就是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授。前凉利用“中州人士”避难凉州的有利条件,兴办学校,积极鼓励私人讲学。由于汉魏以来学术逐渐地域化、家族化,而来到凉州的知识分子恰恰也带来了不同地域、不同家族的不同的学术流派带到河西地区,带动了凉州本土文化的发展。如:江氏家族原籍陈留,在江琼时流寓河西。江琼原受学于魏晋书法大师卫凯,“善虫篆训诂”(《魏书·术艺·江式》),是书法和古文字学家。其家族成员“避地河西,数世传习,斯业不坠”(《魏书·术艺·江式》);京兆人杜骥曾祖杜耽是西晋名臣,著名经学家杜预的后人,他到河西后致力于传播经学。另外如广平程骏,是著名的法学家;河东裴冼是著名的文学家等等。凉州原有的著名学者有宋纤、郭荷、郭瑀、祈嘉、索绥、宋庆等等,可谓人才济济。尚儒政策、河西敦厚的民风和尚武精神结合起来,产生了一批“兼资文武”的将领。著名的有谢艾,常自比诸葛亮,作战勇敢有机谋,诗文也很有名。前凉在推行儒学的过程中并不教条,体现“近于现实,远于宗教”(石泰《论十六国时期的秦陇文化》)的人文精神,能够积极吸收各少数民族乃至外来民族的文化思想,在宗教和艺术领域表现尤为突出。从新疆到甘肃河西走廊的石窟寺的绘画、建筑、雕塑等都明显带有中外融合的过渡特征,这反应出了当时东西文化交流的盛况。可以认为:前凉的肇基是十六国时期中原文化中心西移的开端。
三、前凉在儒学思想指导下所推行的一系列政策、制定的一系列制度,不但对后凉、南凉、西凉、北凉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对北魏乃至隋唐制度都有影响。
陈寅恪先生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说:“秦凉诸州西北一隅之地,其文化上续汉魏、西晋之学风,下开魏齐、隋唐之制度,承前启后,继绝扶衰,五百年间延绵一脉”,可见前凉在开启河西文化氛围的重要地位。
四、作为一个封建政权,前凉以儒治国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消极作用。这里就个人所见浅谈一点:
儒家政治学说的核心是宗法理论,由亲其亲而尊其尊演化出五伦,从而有三纲五常、忠孝节义一整套政治道德规范,归根结底,其精髓在于血统纽带,当政者要抓住这个关键。《孟子·离娄上》有“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巨室之所慕,一国慕之,一国之所慕,天下慕之,故沛然德教溢平四海。”由此可见宗法统治就要依靠强宗大族。张轨入主凉州后,也不得不拉拢河西大族。他的股肱谋臣宋配、阴充、氾瑗、阴澹等都是河西望族出身。这种办法对稳定河西局势有很重要的作用,但也反映出了汉魏以来家族门第观念对政权的巨大影响。作为一个封建政权,维护大地主利益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触动少数大地主的利益,所以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也在所难免。张镇、张越兄弟阴图赶走张轨、张茂诱杀凉州大姓贾摹等事件也正是家族矛盾冲突的一种反映。虽然前凉统治的河西地区相对于其他地区来说是较稳定的,但内部大族的斗争始终和政权更迭交织在一起,成为威胁前凉政权的重要因素,其实这也是汉魏以来封建政权内部不可纠正的通病。
张姓作为三大姓之一,曾经出现过哪些张姓君主,他们的结局如何?
张姓作为我国历史上三大姓之一,曾出现过哪些张姓君王?我相信大家肯定有很多的人知道李,张,王姓是人口最多的三个姓,他们的由来也是历史悠久的,历史上出现了很多贤明的宰相,他们以张姓居多,但是历史上还是有一部分的姓张的称帝了的,下面就给大家讲解一下。
张士诚,他是著名元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诚王、吴王,大周国建立者,张士诚出身盐贩,元至正十三年与其弟张士义、张士德、张士信及好友李伯升等率盐丁起兵反元,高邮自称诚王,建国号大周,改元天命,他雄踞江浙一代,最终在元末的大浪潮下,类似诸侯割据一方,最终张士诚及所部在平江大败于朱元璋大军,被俘至应天府,最后自缢而死。
还有一个人叫张轨,我们应该知道在西晋末年发生“八王之乱”后,中原民不聊生,国家无宁日,最终他被任命为西凉刺史,镇压了当地的鲜卑族人民起义,他经过了一系列的手段,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张轨采取积极措施,兴办学校,培养和搜罗人才,发展生产,铸造货币,鼓励工商。经过十三年的努力,使凉州成为西晋末年中国北方的一块乐土。张轨逝世后,他的子孙继续据有凉州,前后凡十世,共七十六年。他们虽然向司马氏称臣,接受了东晋朝廷的封号,但不使用东晋通行的年号,自行任用官吏,实际上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政权,历史上我们称之为“前凉”,被列入“十六国”之一。
所以说并不是说张姓就没有皇帝,只是不被我们所熟知的大王朝,仅仅是割据一方的势力。
张姓家族不擅长政治,但在天文及其他领域有建树,也有肯能是张姓皇帝在当皇帝前因为各种原因改了姓
十六国时期的“五凉”: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趣历史网
东晋十六国时期,华夏大地上国家林立,许多国号都是一致,在一段时间内,曾经有过五个以“凉”为国号的国家,按照建国时间先后,分别为后世史学家称之为: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
五凉
1.前凉---固守西北的汉族割据政权
公元316年,长安被匈奴军队攻破,西晋灭亡。北方大地长达一百多年的大动乱开始,各族陆续在北方建立国家,史称“五胡十六国”,你方唱罢我登场。
西晋各民族迁移图
此时南渡的东晋王朝根本无力染指北方,而此时在西北,还有一个汉族政权,依然接受着晋朝的封号,即张家前凉割据政权。
前凉地理位置
前凉发端于张轨,公元301年,凉州(今甘肃武威)当地望族汉人张轨被西晋封为凉州刺史,公元313年封西平公,在境内发展农业,保境安民。
公元314年张轨病死,其长子张寔继位,公元316年西晋灭亡,张寔率部继续据守凉州,仍使用西晋年号,向东晋俯首称臣,但事实上已经是一个地方割据政权。
公元320年,张寔被部下阎沙、赵卯等人杀害,由于其子张骏时年只有14岁,张寔部众推举其弟张茂继位。
公元325年6月22日,张茂去世,侄子张骏继位。公元345年,张骏称凉王,定都姑臧,以所在地凉州为国号“凉”,史称“前凉”。张骏在位期间,极度扩大版图,前凉国力发展日盛。
公元346年,张骏去世,其第三子张重华继位,时年16岁。张重华在位期间,继续秉持其父张骏国政,内修外拓,前凉达到极盛。公元353年,时年二十七岁的张重华去世,其子张耀灵继位。
张耀灵继位时,仅10岁,在位一月后,辅佐大臣张祚发动政变,夺取君位。公元355年,张祚派人杀害侄子张耀灵。
张祚为张骏庶长子,夺位后在公元354年,张祚称帝,改元“和平”。此后张氏宗室内乱不绝,凉国大姓也起兵反抗。公元355年,宋混、宋澄兄弟与张瓘等里应外合进入都城姑臧,张祚被杀。张瓘立时年7岁的张玄靓(张重华之子,张耀灵之弟)为君,实际上张瓘把持朝政。359年,宋混、宋澄兄弟起兵灭掉张瓘,朝政为宋氏兄弟继续把持。随后,张瓘之弟张邕又率军灭掉宋氏家族,与张骏少子张天锡一起主持朝政。
公元361年,张天赐起兵尽灭张邕家族,自此前凉政权落入张天锡手上。公元363年,张天赐起兵逼宫,自立为帝,杀死侄子张玄靓。公元376年,前秦苻坚以步骑十三万大举进攻前凉,张天锡率部出降,前凉灭亡。
2.后凉---前秦将军西巡,乱世据守西疆
公元382年9月,苻坚在统一了北方大部分地区后,任命吕光为都督征讨西域诸军事、安西将军、西域校尉,率领7万步兵,5千起兵准备西征。公元383年1月,淝水大战前,吕光率军离开长安开始西征。
在前秦淝水之战的同时,吕光也率军在西域鏖战。公元385年3月,在西域征战大胜的吕光开始率军班师回朝,然而此时的前秦已经在淝水之战惨败后风雨飘摇。公元385年9月,东归的吕光率军攻下凉州,自称凉州刺史。
公元386年九月,苻坚被杀的消息才传到凉州,吕光听到噩耗,悲痛欲绝,他命令所部为苻坚披麻戴孝。十月,吕光宣布改元太安。十二月,吕光自称使持节、侍中、中外大都督、督陇右、河西诸军事、大将军、凉州牧、酒泉公。
后凉地理位置
公元399年,吕光去世,遗命嫡长子吕绍继位,但仅仅五天之后,军权在握的吕光庶长子吕纂起兵逼迫自己的同父异母弟弟吕绍自杀,自己即位为帝。
吕纂性格暴躁,当政后率军四处征战,但败多胜少。公元401年,吕光之侄吕超在皇室午宴中袭杀吕纂,迎立自己哥哥吕隆继位,吕隆继位后不施仁政,民怨沸起。
公元401年,后秦军进军后凉都成姑臧,吕隆投降,后秦皇帝姚兴命吕隆为镇西大将军、凉州刺史、建康公,继续镇守姑臧,但吕隆贼心不死,之后继续整军备战,与南凉和北凉相互攻杀。公元403年,在厮杀两年后,后凉丧失战斗力,向后秦彻底内附,后凉宣告灭亡。
3. 南凉---河西鲜卑建国,乱世飘摇称王
南凉为鲜卑部所建,其首领为“秃发”部,实际是“拓跋”部的异译(没错,就是后来一统北方的北魏拓跋鲜卑部)。
十六国图
秃发部在秃发乌孤时依附后凉吕光(彼时,河西走廊区域后凉势力最大),靠着后凉这棵大树,秃发乌孤的势力逐渐扩大。
势力膨胀之后,秃发乌孤决意摆脱后凉的统治,公元397年,秃发乌孤自称大部督、大将军、大单于、西平王,年号太初,建立政权,秃发乌孤以弟秃发利鹿孤为骠骑将军,弟秃发傉檀为车骑将军。继而出兵广武,攻取金城,败吕光的后凉军队。
公元399年,秃发乌孤迁都乐都(今青海省乐都县),公元399八月,秃发乌孤因酒醉坠马受伤死,其弟秃发利鹿孤即王位,迁都西平,并与北凉联盟,共同对付后凉,南凉开始兴盛。
公元402年三月,秃发利鹿孤去世,弟秃发傉檀即位,更号为凉王,迁都乐都,改元弘昌,史称南凉。
公元414年,南凉连年歉收,上下饥窘,秃发傉檀率军向西攻击乙弗鲜卑掠夺,留太子守都城。却不料被西秦乞伏炽磐乘机偷袭乐都,太子及数万百姓被俘,秃发傉檀投降西秦,南凉灭亡。
4.北凉---汉族段业开国,鲜卑沮渠继立
公元397年2月,后凉吕光派弟弟吕延带着匈奴沮渠部落酋长沮渠罗仇、沮渠麹粥兄弟攻打临洮、武始、河关,后因吕延麻痹轻敌,兵败被杀,凉军败退,吕光恼怒之下以败军之罪斩杀了沮渠罗仇、沮渠麹粥。消息传到了他们的侄子沮渠蒙逊耳中后,沮渠蒙逊率领自己的部众起兵反对吕光,开始了征战,沮渠蒙逊堂兄时任后凉晋昌太守的沮渠男成也起兵响应,并拥立时任后凉太守的段业起兵反凉,因为沮渠蒙逊兄弟资历尚浅,二人推举段业为盟主。
夹缝中的北凉
公元397年5月,段业自称大都督、龙骧大将军、凉州牧、建康公,建元神玺,建都骆驼城(今甘肃高台县南22公里处)。公元399年2月,段业改称凉王,迁都骆驼城(今甘肃张掖西北十五公里处),改元天玺。因张掖在河西四郡之北,故史称北凉。
北凉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君臣不会和睦,段业不满沮渠兄弟,沮渠兄弟同样也不满段业,公元401年,沮渠蒙逊使计让段业杀了堂兄沮渠男成,然后打着为沮渠男成报仇的旗号,起兵攻杀段业,彻底执掌北凉大权。
其后,沮渠蒙逊不断用兵,先后与南凉、西凉交战,公元421年3月,沮渠蒙逊灭掉西凉,一统整个凉州。
公元433,沮渠蒙逊病逝,其第三子沮渠牧犍即位,即位后依照父亲遗命,将妹妹嫁给当时日益强大的北魏君主拓跋焘,进行和亲。
沮渠牧犍同时还向当时的南方刘宋称臣,公元437年春天,拓跋焘为了继续笼络北凉,将妹妹武威公主嫁给了沮渠牧犍,谁想最后因为武威公主北魏和北凉刀兵相见。
武威公主嫁给沮渠牧犍后,被封为皇后,沮渠牧犍初始对她敬爱有加,但不久之后沮渠牧犍与自己的嫂子李氏勾搭上了,公主对沮渠牧犍大骂,李氏又准备下药毒杀公主,结果只是让公主病倒,拓跋焘听闻爱妹病倒,在公元439年8月,兵临姑臧城下,沮渠牧犍率文武百官五千人投降。之后,沮渠牧犍的弟弟沮渠无讳西行至高昌重新建国,444年沮渠无讳病故,弟弟沮渠安周继任。公元460年柔然攻破高昌,沮渠安周被杀,北凉彻底亡。
5.西凉---唐朝先祖,割据西陲
公元397年,段业自称凉州牧,以敦煌当地大家族李暠为效谷县令,后升敦煌太守。
地理方位
公元400年,李暠据敦煌自称大将军、护羌校尉、秦凉二州牧、凉公,改元庚子,以敦煌为都城。公元405年,李暠改元建初,遣使奉表于晋,并迁都酒泉,与北凉长期大战。
所谓仇人相见,分外眼红。西凉和北凉都是相互之间的死敌,公元417年二月,李暠病死,其子李歆继位,继续对北凉作战。公元420年,李歆率军三万与沮渠蒙逊大战,兵败被杀。
公元420年九月,李歆弟李恂据敦煌称冠军将军、凉州刺史,改元永建。不久,沮渠蒙逊再次派军攻打。公元421年,沮渠蒙逊再次率兵来攻,北凉军引水灌敦煌,李恂乞降不成,部下投降,李恂自杀,敦煌失陷,西凉灭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