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是最初如何开始意识到有地下水的

发布时间: 2022-10-19 15:01:1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84

人类的水一开始是从那里来的?人类的水是怎么来的?来的水又是从那里来的?千条江河,万顷海洋,蕴藏着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水是生...

人类是最初如何开始意识到有地下水的

人类的水一开始是从那里来的?

人类的水是怎么来的?来的水又是从那里来的?
千条江河,万顷海洋,蕴藏着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水是生命的保障,力量的源泉,没有水,地球将是一死寂的世界,哪里还谈得上青翠满眼、白云飘荡的景致?据估计,地球上约有210~250亿亿立方米水,地面水占2/3,约140亿亿立方米,其中海洋里约贮存137亿亿立方米,冰川里贮存2。26亿亿立方米,江河湖泊里贮存750万亿立方米。地下水占1/3,即70~85亿亿立方米。它们分布在两个水文带内。第一个水文带内是固态的水至冰。第二个水文带是液体流体带。空气中也有水,雨露霜雪冰雹,飘忽不定的云,都是空气中水存在的形式。空气中水含量大约15万亿立方米。
地球上水上下流动,变幻万千,实行两个循环。一是在地面、地下和空气之间循环,二是水、冰和水气之间循环。地面的水通过渗漏渗入地下,地下的水通过排导流到地面,地面的水通过蒸发和升华进入空气变成水气,空气中的水通过凝结变成云、雨、露、霜、雪或者冰雹降落到地面成为地面水。在这里,水忽而以水的形式出现,忽而以冰的形式出现,忽而又变成了水气。水就是这样忽而水,忽而冰,忽而气,忽而在地面,忽而在地下,忽而在空气中,变来变去完成了复杂的循环系统和循环过程,为地面生命活动提供了雨露,提供了水源,提供了生机勃勃的活动场所。
地球上的水是怎么来的呢?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不能不看地球的诞生史。我们的地球是太阳系里一颗普通行星,它不是“横空出世”,独自一个在宇宙中长出来的,而是和整个太阳系成员一道从一团混混沌沌原始星云中演化而来的。因此对地球水来源“寻根问底”不得不涉及太阳系其他成员。
火星酷似地球,被称为地球的孪生姐妹。空间探测指出,凹凸不平的火星表面上存在干涸的河床。它们是古代火星的洪水冲刷而成的。1997年7月4日在火星登陆的“火星探路者”也“看”到类似的干涸河床。科学家认为,在10~30亿年前,“火星探路者”登陆的阿里斯山谷曾遭受火山热袭击,贮藏在火星地表下面的冰被熔化成水,涌出表面,形成了汹涌流动的洪水。这些观测表明,火星表面虽然现在没有流水,但它曾经有过而且很大。此外,在火星极冠和大气层中还有冰水和冰云颗粒。这就是说,火星表面以下,表面和大气中都曾有过水。
木星是和地球不同类型的行星。1995年11月“伽利略”飞船曾绕它作过轨道飞行,并把一个探测器投入木星大气层,进行近距离探测。结果指出,木星的成分固然大部分是氢和氮,但也有水。木星大气层里的水环绕在木星云层顶端。
除了行星,子一些卫星上也发现了水的证据。月亮是我们地球的卫星,长期以来,都说“月亮上既无空气又无水”,“阿波罗”登月时,曾有12名宇航员登上了月球。他们累计在月面上生活过300多小时,工作了80多小时。他们也没发现水。然而,近年来却发现月球极区有冰存在。
这是美国一艘叫做“克莱门蒂”号的不载人飞船发现的。“克莱门蒂”号用雷达探测月球南极附近一座巨大环形山时意外地发现了大面积冰层,其面积同小型湖泊差不多,里面的冰层是水冰。对于这个冰层的来源,科学家认为可能是彗星,是36亿年前一颗彗星撞到月面上,将月面撞成一个大坑,彗星的大量水滴残留在坑的底部形成了冰层。科学家还发现,在“木卫二”的地质上以及现在都有一个海洋存在于冰冻的壳层下面。
彗星是太阳系里的小天体。来去匆匆,形态怪异,民间称它扫帚星。彗星是在低温下形成的,现在仍保留着低温。这种条件是了解太阳系起源的关键。近年来研究发现:彗头中存在水冰。就是说,彗星上也有水。
综上所述,太阳系中各类天体上都有水存在,只是存在的位置和状态不同。太阳系的天体连理同庚,血缘相近,这使我们相信:太阳系里各天体上的水也有相同的起源。
地质学家对地球水的来源是这样认识的:刚刚形成的地球表面可能含有少量彗核带来的水,是彗核中的固态水。它们在闯进地球上方1000公里高空时瓦解并且很快蒸发成空气中的水气云。但是空气中水的含量太少,不足以形成这么多的地球水。地球上水圈和气圈的形成,主要与水蒸汽和气态离子在放射性核燃烧中从地球内部向外逸出有关。在地球“诞生”的初期,地球内部还没有被放射性核燃料燃烧的时候,地球表面没有大量的水和浓密的大气。水和大气主要是地球内部烧热的区域扩大时从地球内部“挤”出来的,是地幔和地壳脱气作用中在地壳内和地表逐渐积聚起来的。
如此说来,地地球的水是地球“肚子”里的宝宝,是分娩出来的。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形成“胎儿”的物质是原始星云中的氧和氢。它们在核反应中产生水汽。所以地球的水主要是地幔和地壳的脱气作用的“产儿”。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是由氢氧反应生成,H2+O=H2O(水) 百科名片 水包括天然水(河流、湖泊、大气水、海水、地下水等),人工制水(通过化学反应使氢氧原子结合得到水)。水(化学式:H2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水在生命演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人类很早就开始对水产生了认识,东西方古代朴素的物质观中都把水视为一种基本的组成元素,水是中国古代五行之一;西方古代的四元素说中也有水。
植物的眼泪
由生命而来。由自然而来。

地下水是从哪里来的

根据地下埋藏形成条件的不同,地下水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三大类。

1、上层滞水:是由于局部的隔水作用,使下渗的大气降水停留在浅层的岩石裂缝或沉积层中所形成的蓄水体。

2、潜水:是埋藏于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的地下水,通常所见到的地下水多半是潜水。当地下水流出地面时就形成泉。潜水存在于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面、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它主要由降水和地表水入渗补给。

3、承压水(自流水):承压水充满于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水。它承受压力,当上覆的隔水层被凿穿时,水能从钻孔上升或喷出。

地下水(ground water),是指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狭义上是指地下水面以下饱和含水层中的水。在国家标准《水文地质术语》(GB/T 14157-93)中,地下水是指埋藏在地表以下各种形式的重力水。

扩展资料:

地下水的基本特征:

1、空间上的立体性 地表上的江河水系基本上呈平面状态展布;而地下水流系统往往自地表面起可直指地下几百上千米深处,形成空间立体分布,并自上到下呈现多层次的结构,这是地下水流系统与地表水系的明显区别之一。

2、流线组合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 地表上的江河水系,一般均由一条主流和若干等级的支流组合而成有规律的河网系统。而地下水流系统则是由众多的流线组合而成的复杂的动态系统,在系统内部不仅难以区别主流和支流,而且具有多变性和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性,可以表现为受气候和补给条件的影响呈现周期性变化

3、流动方向上的下降与上升的并存性 在重力作用下,地表江河水流总是自高处流向低处;然而地下水流方向在补给区表现为下降,但在排泄区则往往表现为上升,有的甚至形成喷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下水


地下水是指埋藏在地面以下,存在于岩石和土壤的孔隙中可以流动的水体。地面以下的水并不都是地下水。地面以下的土层可分为包气带、饱水带。包气带的土层中含有空气,没有被水充满,包气带中的水分称为土壤水。饱水带中土壤孔隙被水充满,含水量达到饱和,饱水带中的水即为地下水。常见的井水、泉水都是地下水。地下水分布广泛,水量也较稳定,是工农业和生活用水的重要水源之一。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开采速度大于其补给速度)会造成地下水位的大幅下降,引起地面沉降。地下水位过高会对农作物生长不利,会造成渍害,若地下水含盐量较高,则会产生土地的次生盐碱化。
地下水的来源主要是渗透水,是由大气降水、冰雪融水、地表流水、湖水及海水等从地面渗入地下积聚而成的。其次是空气中的水气因降温在地面凝聚成水滴后渗入地下积聚而成的凝结水;湖水或海水伴随沉积物一起沉积而保存起来的古水;由岩浆活动过程中冷却析离出来的水积聚而成的 原生水。
   地下水有气、液、固态三种,以液态为主。当水量少时,水分子受静电引力被吸附在碎屑颗粒或岩石的表面成为吸着水;其厚度超过几百个水分...

当土壤水分超过田间持水量时,多余的水分不能被毛管所吸持,就会受重力的作用沿土壤的大孔隙向下渗透,这部分受重力支配的水称重力水。

重力水是存在于地下水位以下的透水土层中的地下水,它是在重力或压力差作用下运动的自由水,对土粒有浮力作用,重力水对土中的应力状态和开挖基槽、基坑以及修筑地下构筑物时所应采取的排水、防水措施有重要的影响。


扩展资料

地下水中分布最广的是钾、钠、镁、钙、氯、硫酸根和碳酸氢根7 种离子。地下水中各种离子、分子和化合物的总量称总矿化度 ,总矿化度小于1克/升的 。

称淡水,1~3克/升的 ,称微水,3 ~ 10克/升的,称咸水 ,10~50克/升的,称盐水,大于 50 克/升的,称卤水。地下水中钙、镁、铁、锰、锶、铝等溶解盐类的含量称硬度,含量高的硬度大,反之硬度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重力水

地下水

广泛埋藏于地表以下的各种状态的水,统称为地下水。大气降水是地下水的主要来源。

根据地下埋藏条件的不同,地下水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自流水三大类。

上层滞水是由于局部的隔水作用,使下渗的大气降水停留在浅层的岩石裂缝或沉积层中所形成的蓄水体。
潜水是埋藏于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的地下水,通常所见到的地下水多半是潜水。当潜水流出地面时就形成泉。
自流水是埋藏较深的、流动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地下水。这种地下水往往具有较大的水压力,特别是当上下两个隔水层呈倾斜状时,隔层中的水体要承受更大的水压力。当井或钻孔穿过上层顶板时,强大的压力就会使水体喷涌而出,形成自流水。

根据埋藏条件可把地下水分为包气带水、潜水和承压水。

包气带水指潜水面以上包气带中的水,这里有吸着水、薄膜水、毛管水、气态水和暂时存在的重力水。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季节性地存在的水称上层滞水。
潜水是指存在于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面、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它主要由降水和地表水入渗补给。
承压水是充满于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水。它承受压力,当上覆的隔水层被凿穿时,水能从钻孔上升或喷出。按含水空隙的类型,地下水又被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孔隙水是存在于岩土孔隙中的地下水,如松散的砂层、砾石层和砂岩层中的地下水。裂隙水是存在于坚硬岩石和某些粘土层裂隙中的水。岩溶水又称喀斯特水,指存在于可溶岩石(如石灰岩、白云岩等)的洞隙中的地下水。

地下水是一个庞大的家庭。据估算,全世界的地下水总量多达1.5亿立方公里,几乎占地球总水量的十分之一,比整个大西洋的水量还要多!

地下水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井水和泉水是我们日常使用最多的地下水。不过,地下水也会造成一些危害,如地下水过多,会引起铁路、公路塌陷,淹没矿区坑道,形成沼泽地等。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地下水有一个总体平衡问题,不能盲目和过度开发,否则容易形成地下空洞、地层下陷等问题。

赋存在地下岩土空隙中的水。含水岩土分为两个带,上部是包气带 ,即非饱和带 ,在这里,除水以外,还有气体。下部为饱水带,即饱和带。饱水带岩土中的空隙充满水。狭义的地下水是指饱水带中的水。地下水可开发利用,作为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农田灌溉用水的水源。地下水具有给水量稳定、污染少的优点。含有特殊化学成分或水温较高的地下水,还可用作医疗、热源、饮料和提取有用元素的原料。在矿坑和隧道掘进中,可能发生大量涌水,给工程造成危害。在地下水位较浅的平原、盆地中,潜水蒸发可能引起土壤盐渍化;在地下水位高,土壤长期过湿,地表滞水地段,可能产生沼泽化,给农作物造成危害。

地下水中分布最广的是钾、钠、镁、钙、氯、硫酸根和碳酸氢根 7 种离子。地下水中各种离子、分子和化合物的总量称总矿化度 ,总矿化度小于1克/升的 ,称淡水,1~3克/升的 ,称微水,3 ~ 10克/升的,称咸水 ,10~50克/升的,称盐水,大于 50 克/升的,称卤水。地下水中钙、镁、铁、锰、锶、铝等溶解盐类的含量称硬度,含量高的硬度大,反之硬度小。

绝大多数地下水的运动属层流运动。在宽大的空隙中,如水流速度高,则易呈紊流运动。地下水主要有降水入渗、灌溉水入渗、地表水入渗补给,越流补给和人工补给。在一定条件下,还有侧向补给。地下水的排泄主要有泉、潜水蒸发、向地表水体排泄、越流排泄和人工排泄。泉是地下水天然排泄的主要方式。

人们是什么时候发现地下水的?并开始打井的?

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遗址的井是我国最早的井,人类发现地下水的时代不好说,因为泉水就是地下水的天然露头,发现泉水肯定是早有的事,可见这个肯定比新石器时代早很多
黄帝时期开始凿井
本文标题: 人类是最初如何开始意识到有地下水的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3561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为什么说教师是个受人尊敬的职业如何评价西晋末年前凉的实际缔造者张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