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古代的龙纛是什么样的啊

发布时间: 2022-09-13 20:00:52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0

古代皇帝两边站的人手里拿的长长的什么东西?中国古代帝王出行时的仪仗,称为“卤簿”。卤簿一词,本意是记录帝王出行时护卫、随员及仪仗...

请问古代的龙纛是什么样的啊

古代皇帝两边站的人手里拿的长长的什么东西?

中国古代帝王出行时的仪仗,称为“卤簿”。卤簿一词,本意是记录帝王出行时护卫、随员及仪仗、服饰等的册籍,后常以其称呼仪仗卫队本身。根据出行不同的出行目的或活动场合,皇帝身边的随员数量、仪仗形制等都有不同,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礼制规定来执行。
http://guoxue.ifeng.com/a/20210902/44572921_0.shtml
屏分。显示皇家的气派。
天子车辂中五辂为必备的,五辂即玉辂、金辂、象辂、革辂和木辂。除此之外,还有玉辇、礼辇、步辇等,下面介绍一下它们的具体形制。

首先是玉辂,木质,基本构造由辂座、辂亭和圆盘等部分组成,主色为天青色装饰。辂盖高将近一米,辂圆盘为金黄色圆顶,镶玉圆版四块,因显要部分用玉装饰故称为玉辂。圆盘垂有镂金垂云,四周贴有三层镂金云版。幨帷用三层青缎制成,每层绣有金云龙羽纹相间。四根金青缎系带绑在车轸上。四柱上绘有金色云龙。车门垂珠帘,四面各三。云龙宝座四周为朱栏,以金彩相间涂饰,栏内四周布有花毯。两轮各有十八根车辐,以金色镂花装饰。前有两根轴辕,两端分别饰金龙的头和尾。后树有青缎太常旗十二面,旗面上分别绣各有日月五星、二十八星宿,旗下垂有五彩流苏。行驾时用朱绒带子驾象来引车前行。玉辂是天子五辂中所传最久的一种。玉辂作为皇帝郊祀车驾之一,大朝会时陈设五辂在午门外,玉辂居中,以视最为尊贵。

金辂,是天子在封同姓王侯出席宾宴时所乘,用于飨礼、射礼和郊祀还京、饮宴等场合,居五辂第二。主色为明黄色装饰,金辂的圆盖镶四块圆版金,金辂之名也由此而来。与玉辂青缎幨帷不同的是金辂使用的是黄缎幨帷,也是三层。四根黄段系带绑在车轸上。后树有大旗十二面,旗上各绣着金龙。金辂其他的行制都与玉辂相同。明代皇太子也乘金辂,以二象驾之。乾隆时金辂为大辂所改,以一象驾之。

象辂,乾隆朝的象辂为明代的大马辇所改[1],主色为红色。象辂的圆盖镶四块圆版象牙,故名为象辂。乾隆朝的象辂幨帷为三层红缎,也有四根系带,为红缎,绑在车轸上。宝座四周环以朱栏,辂前有三辕,后树有大赤旗十二面,各绣有金凤,与玉辂、金辂不同的是此时的象辂驾以马,中间四匹,两边各三匹,共十匹。在五辂陈设时,象辂位于玉辂之右。

革辂,圆盖方轸,明代的大驾卤簿中无革辂,此时的革辂由明朝的小马辇所改。主色泥银色装饰,镶四块圆版黄革,因皮革相挽而得名。幨帷为三层白缎,有四根白缎系带,绑在车轸上。宝座四周环以朱栏,辂有两根辕,后树有十二面大白旗,各绣有金虎。革辂用一匹服马和三匹常马驾驶,为天子在巡守、征战时所乘。

明初朱元璋为提倡俭朴节约,用木辂代替玉辂,并诏制木辂两乘,一乘以朱漆粉饰,祭祀时用;一乘以皮挽之,行幸时用。但二十年以后,又在大驾卤簿中取消了木辂。从此天子车驾中没有木辂。乾隆年间将小香步辇改造成木辂,木辂之名重现文献记载中。主色为黑色装饰,镶四块圆版花梨。幨帷由三层黑缎制成,有四根黑缎系带,绑在轸上。座四周环以朱栏。辂前也有三辕,后树有军用大旗十二面,各绣有神武图案。木辂驾马中间两匹,两边各两匹,有游环和铃铛。

玉辇,圆盖方座,其中辇盖为青色,上面有四块圆版玉装饰和一金色圆顶。玉辇的四周承吊以镂金垂云,下端为金云叶。幨帷由两层青缎制成每层相间有褶裥,上面绣着金云龙,另有四条黄绒制的细带,绑在座位的四个角。辇门冬天则用青毡门帏,夏季就换成珠帘,座亭上窄下宽,座有二层缀版,上方绘有彩云,下方绘有金云,四周环以朱栏,相间装饰着金彩,栏内也是铺有花毯。云龙宝座在座亭中间,左边放着铜鼎,右边置有佩剑。前有四根辕,中间两根辕各长,左右两根辕稍短,辕两端分别称着金龙的首和尾。抬起玉辇时需要用纳陛五级,由三十六人抬。

礼舆,采用香木做成。它的基本构造和玉辇相似,由穹盖、座亭、宝座、辕杆等部分构成,不同的是,礼舆的幨帷采用明黄缎,绣金龙,四柱以蟠龙装饰,而且左右的窗户夏天用蓝纱遮住,冬天则用玻璃。有两根较长的大横杆,两杆之间有双龙的头相对。前后由左右两边各有两根小横杆架着两根肩杆,肩杆共八根,皇帝出行时采用十六人抬。

步辇,木质,没有车幔,辇的倚栏上有镂空花纹。蟠龙座在中间,冬天在座位上铺着紫貂皮,夏天则用明黄色的妆缎。四柱上有虎爪螭龙(传说中无角的龙)的头,周围绕以云龙。蟠龙座前有踏几,上面铺有黄缎,有两根直辕。其他的同礼舆的行制相同。

天子车驾中,五辂规模大、规格更高、出行时更隆重,出行时意义更在于礼制上作为天子的象征;而辇舆因为规模结构较小,也因为其设计构造更简单乘坐更为舒适,故在作特殊要求的礼仪场合之外,皇帝出行都乘坐辇舆。

以上是皇帝车马的具体形制,这只是宫廷车马礼仪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还有天子的仪驾制度,即与车马匹配的仪仗和仪卫等级制度,又称为卤簿仪驾制度。

“王者首出庶物环拱而居备物而动,故有仪卫卤薄之制”,清朝初制,有大驾、法驾卤薄行驾,行幸仪仗,行驾仪仗等区别,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根据从简从省的原则,在原定基础上经过增改厘定,更订行驾仪仗为銮驾卤薄,行幸仪仗为骑驾卤薄,最终形成大驾、法驾、銮驾、骑驾四等卤薄的定制。

大驾卤簿,大驾卤薄有玉辇、导盖、盥盆、拂尘、唾壶、马杌、交椅各一件,提炉、香合、水瓶各两件、仪刀和豹尾枪各三十支、各种大小、行制不同的伞盖共四十六件,寿扇等各种不同的扇共七十六,各种幢和幡共三十二件,各种式样的旌、金节、氅和麾共二十八件,各种八旗的纛和有不同代表意义的旗帜共有一百八十三面,钺、星、卧瓜、立瓜、吾杖、御杖、引杖等仪仗共一百一十二件,红灯六个。接着是玉辂、金辂、象辂和革辂各一乘、宝象五头、导象四头、静鞭四根、仗马十匹、后护豹尾枪十支、仪刀十把。

皇帝法驾卤薄所陈列的仪仗与大驾大致相同,法驾卤薄中的玉辇,由金辇和礼舆代替,导盖、拂尘、盥盆各增加了一件变成了两件、唾壶减少了一个、仪刀、豹尾枪各减少了十把变成了二十把,五色华盖增加了十个变成了二十个,双龙扇十六柄增加了十二柄,五色金龙纛二十个,减少了二十个,钺、星、卧瓜、立瓜、吾杖、御杖、引杖等都由十六件变成了六件,减少了十件,其他的都与大驾卤薄相同。

皇帝銮驾卤薄,前面设有导迎乐,先是两根戏竹,接着是六根乐管、四根七孔笛、两根笙、两面云锣、一面导迎鼓和一副拍板。依次是四御杖、四吾仗,立瓜、卧瓜、星、钺各四,十面五色金龙小旗、十面五色龙纛[2]、十面双龙黄团扇、十面黄九龙伞、一柄九龙曲柄黄华盖,接着就是皇帝乘坐的步辇了,皇帝的步辇后是持佩刀和执枪的大臣和侍卫。

皇帝骑驾卤薄出行时,首先在前列奏军中典雅庄重的音乐,间歇有比较清雅的音乐,乐器列有十六个铜器喇叭,大小各八个,八个唢呐,接着是两面云锣、两根龙笛、两根平笛、两根乐管、两根笙、四面铜鼓、“二金”[3]、两个“铜点”[4]等一些其他的古代乐器。在骑驾卤薄中,皇帝可乘轻步辇或骑马,在轻步辇或嘛前面也有各种仪仗,与銮驾卤薄中相同,数量上有些微变化[5],轻步辇前面有十名佩刀大臣导路,后有俩名佩刀护卫,护卫后跟着是豹尾班侍卫,其中执枪者十人、佩仪刀者十人、佩弓箭者十人。

以上各等卤簿中,大驾卤薄用“以郊飨上天,临驭九伐”[6],在郊祀大典,万寿、元旦、冬至三大朝会及诸典礼才陈设大驾卤薄。出行时执事人员执以上各种法器按序排列好,由公卿奉引,大将军骖乘,太仆驭车,加属车八十一乘;法驾“以祭方泽、祀明堂、奉宗庙、籍千亩”, 在北郊大祀和社稷祭祀时天子乘法驾卤薄,出行时由京兆引奉引,侍中参乘,奉车郎御之,有属车三十六乘;銮驾卤簿在天子行幸皇城时摆成;在大阅军队时,骑驾卤薄陈于宫门外,在军营暂停时,皇帝骑驾卤薄中晨时奏唢呐乐,晚上奏典雅庄重的军乐。

纛的简化字是什么?

纛的简化字就是纛。

纛,汉语二级字,纛:古代用毛羽做的舞具或帝王车舆上的饰物。古时军队或仪仗队的大旗。

周礼地官乡师及葬执纛,以兴匠师。注:杂记曰:匠人执翿。郑司农云:翿,羽葆幢也。尔雅曰:纛,翳也,以指麾挽柩之役。

相关词语:坐纛旗儿、坐纛、左纛、作纛旗儿、阵纛、皂纛、羽纛、牙纛、押纛、宝纛、白纛、大纛高、大纛、纛遫、纛章京、高牙大纛、鼓纛、麾纛、横海纛、黄屋左纛、旌纛、狼纛、狼头纛、六纛、龙纛、龙幡虎纛、鸾纛、旄纛、牌纛。

坐纛旗儿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指当领导,负责指导全面工作。红楼梦第十六回:大爷派他去,原不过是个坐纛旗儿,难道真的叫他讲价钱会经纪去呢。

坐纛:军中大旗。现在常引申为主帅或首领的意思。杆高一丈六尺,旗大一丈,黑绿缎为之,白绫为边,缨头饰以珠络,极其华丽。号带:坐纛上的飘带。中军坐纛上悬数条号带,各为一个方向的代表,每条号带上都画有图形。旗中央画有阴阳八卦图。

坐纛儿:有坐镇指点,不具体操办实施的意思。二月河小说乾隆皇帝中有较多使用,例如:查案的事还着刘墉多操办些你坐纛儿指点指点也就是了;燕大哥坐纛,加之黄家门里自居名门,一个个蜡头般大样。

什么是中国古代军中的"大纛旗"?

"大纛旗"是古代行军中或重要典礼上的大旗。

"大纛旗"长五尺、高三尺的三角旗。上下两边有齿牙边,分红黄绿白黑五色,齿牙边有与旗同色和不同色两种;旗心绣飞龙图案,旗边绣回纹或火焰纹,为军旅帅营旗帜。上有飘带,可作行进及列阵表演。古代军队里的"大纛旗",与正方形帅字旗、长方形三军令旗一样都是表示元帅及大本营所在地的。

古代行军打仗,军旗充当着指挥作战和识别身份等的作用,分为帅旗、令旗、识别旗等种类。将帅出战,身后或身旁会树起帅旗,称为“大纛”,这是全军士气的汇聚点,对战役胜负至关重要。旗上一般写着主帅的官名头衔,而不是主帅的姓氏。

扩展资料:

“纛”最早的释意为用羽毛做的舞具,《周礼•地官•乡 师》:“及葬,执纛以与匠师御灵柩而治投。”即纛为送葬时以引导灵柩的旗帜。后来这种旗用于军队或仪仗队。大纛即为古代行军或重要典礼上所使用的大旗。

纛旗在古代有多种图案,颜色不一。有麒麟图案、虎图案、 龙图案等,形状既有三角形也有长方形。各旗除了旗帜颜色不同之外,各旗图案都一样,均为盘龙戏珠图,早期的军旗为三角形,后来出现了长方形。

皇族仪仗所用纛旗以地位高低,仪仗队所用旗帜及规模也不同,但主要还是以龙旗为主,如五色龙纛、黄龙大纛、黑纛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大纛旗

长五尺、高三尺的三角绸子旗。上下两边有齿牙边,分红黄绿白黑五色,齿牙边有与旗同色和不同色两种;旗心绣飞龙图案,旗边绣回纹或火焰纹,为军旅帅营旗帜。上有飘带,可作行进及列阵表演。
大纛旗是三军主帅所挂的旗帜,因此三军主帅也称“大纛”。
元帅用的
本文标题: 请问古代的龙纛是什么样的啊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1684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秦朝有没有域外称臣的附属国这是哪个历史人物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