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皇后的起点比武则天高,为什么他没能成为第二个女皇呢?武则天是第一位女皇,所以之后尤其是在大唐的时候,有的皇后也期待着可以和武则...
韦皇后的起点比武则天高,为什么他没能成为第二个女皇呢?
武则天是第一位女皇,所以之后尤其是在大唐的时候,有的皇后也期待着可以和武则天那样成为一代女皇。其中就包括韦后,她的起点比武则天高,而且相对顺利。但她却失败了。
要说欲望,其实韦后不比武则天少。但要说起能力,那可就差远了。不管是弄权的能力,还是治国的能力,韦后都不可与武则天相提并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客观环境也不同,韦后遇到的对手也非常强劲。
当年武则天是唐高宗时期的皇后,她趁着唐高宗得病,一步步掌握了大局。于是她开始排斥异己,建立自己的党羽。对于对手她更是毫不手软,尤其是朝中反对的重臣,以及李姓宗室,不管是采取政治手段,还是武力手段,都是坚决地予以打击。
但还有一个因素不得不考虑,她的儿子也是皇帝。唐高宗死后,李显登基为帝了,所以身为皇帝的母亲,没有人敢轻视武则天。
所以武则天也是利用这个机会先废李显,再废李旦,最终自己做了皇帝。
可是相比较而言,韦后的情况就大不同了。
李显二次登基后,大权掌握在韦后的手里,显然到这个时候,韦后走得比武则天顺利多了。但韦后与武则天不同,她只是一味地弄权而已,虽说她也是建立党羽,排斥异己,但看看她身边的人,武三思等人,实在是有些拿不出手。
韦后的威望明显不如武则天,她没有对大唐带来一点有益的方面。
从个人能力上讲,韦后与武则天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武则天同样心狠手辣,但她在治理国家上还是很有一套的。再看看韦后,构陷太子,滥杀无辜,鱼肉百姓,她没有什么能力治国。
最关键的是她没有儿子,虽说地位在那摆着呢,但是她没有儿子,她的命运只能是皇太后而已。
而且,大唐刚刚有了武则天这样的例子,而李显也刚刚恢复了李唐神器,对于任何人来说,不太愿意看到韦后继续做第二位大唐的女皇。
客观上,韦后遇到的对手更加强大。不管是太平公主还是李隆基,韦后在面对他们的时候有点无能为力。
表面上看,韦后毒死李显之后,开始加紧夺权的步伐了,但被太平公主和李隆基打了个措手不及,直接给除掉了。
韦皇后为什么没能成为第二个武则天?
韦皇后其实也一度成为过最接近武则天地位的女子,只是为什么最终没有成为像武则天这般的女子,也是有很多的原因的。现在我就来说说吧。
韦皇后在李显登基以后也成为了和武则天皇后时期的地位,被人们和唐中宗一起称为“二圣”。就连她的尊号都和武则天非常相似。但是她所能做到的和武则天相似都是一些表面相似。韦皇后对政治领域的理解和格局都非常的狭小,宫廷的斗争能力也不强。
就算是把朝堂交给韦皇后,她也只能治理的混乱不堪,虽然武则天的私下生活比较糜烂,但是武则天并没有把这种习气弄到朝堂上来。而韦皇后的奢靡却是和朝臣一起勾结。韦皇后能够轻而易举的成为一代妖后,但是绝对成就不了像武则天这样的霸业。
还有就是武则天实在唐高宗去世以后,开始掌控朝政,那时候的武则天的身份是皇帝的亲生母亲,这个身份是非常的尊贵的,所以像武则天的身边还有像狄仁杰这种护唐派的臣子扶持帮助她。
而韦皇后的亲生儿子早就没有了,身边只有一个安乐公主,而这个公主的脑子也不是很灵光,目光短浅,和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所以后来她们也是被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联手搞下台。
最后一点就是武则天处理政治的时间是比较长的,在她成为妃子的时候,就可以对朝廷的局势耳濡目染,心中就有了政治处理的规划初稿。后来开始掌管朝政,更是用了四十年的时间在朝廷中建立威望,做出业绩。天下的百姓也是在武则天的治理下生活过得越来越好,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个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
韦皇后的丈夫唐中宗在位时间最多也就五年而已,而韦皇后接触政务的时间也不过就是三年,对于朝政的认识都是非常浅薄的,也没有任何的威望和维护她的人才。只有野心作祟,而没有实力支撑的韦皇后,恐怕连太平公主都斗不过,怎么可能成为第二个武则天。
作为唐朝最接近武则天的女人,韦皇后为什么没有成功
而韦后有一个懦弱无权的丈夫和一个任性无谋的女儿,在混乱的皇位交替后大权旁落,朝中群强并起的局势下就注定了她的失败,事实上比她离皇位更近的女人应该是太平公主,如果不是李隆基通过政,变直接把太平公主在身体上消灭,以当时的权势,太平公主才是最强的。
想要效仿武则天的韦后,为何刚掌权就被杀了呢?
在武则天当过女皇帝之后,有了代表,那些公主皇后们的心中也就有了一丝隐藏的渴望。唐朝的女子便也幻想着自己可以当女皇帝。韦后便是其中的一个,在李显在位的时候,她就开始把持朝政,最后和女儿一起毒死了丈夫,但是她最终也没有成为女皇帝。
(图为李显画像)
跟随丈夫被囚
都知道韦氏是韦皇后,却很少介绍她叫什么,在历史记载上也大都称她为韦后。在李显第一次被册立为太子的时候,她就因为长得漂亮好看被册立为太子妃。这个时候,她肯定觉得有很大的荣华富贵再等着她。在生下长子之后,皇上就册立其长子为皇太孙。皇帝李治去世之后,李显只当了不到两个月的皇帝,就被他的母亲武则天囚禁在湖北。韦氏作为他的妻子也要一同前往,在途中,她生下女儿安乐公主,正是因为李显觉得对这个女儿有所亏欠,才会在之后将她纵容的无法无天。如果现在李显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他一定不会要她。
李显和韦氏在被囚禁的十四年间,韦氏对李显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李显每天都生活在恐惧之下,很害怕自己也会死在自己母亲的手里。当武则天称帝之后,诛杀了许多的李唐宗室子弟,引起了各方志士的不满,纷纷举兵起义,李显知道之后反而更加感到恐惧,甚至想要自杀。还是妻子韦氏劝他说到,人死就是自然现象,既然现在还有机会活着,为什么要死的那么早呢?之后,韦氏就和李显相依为命,互相扶持,熬过了十四年的囚禁时光。若仔细的想想,这个时候的韦氏就和普通的女子不一样,就连李显这个男儿在被囚禁的时候都不免害怕,她却身为女子反过来安慰自己的丈夫,真叫人感叹,这个女子不简单呐!
据记载,在李显被武则天废掉之后,韦氏的母家也受到了很大的打击,父亲被流放而死,母亲被杀,兄弟也全部被杀,只有两个妹妹还活着,这换做哪一个女子都不可能有韦氏这么坚强。她知道只有自己好好的活下去,才会有一天可以给父母报仇,自己才可以重见天日,所以,即使是李显被囚,她也依然不离不弃,她知道,李显是她唯一的希望。她用十四年不见天日的陪伴终于换来了李显“如果我可以出去,觉得不会辜负你”的誓言。
(图为韦皇后影视图)
十四年后重见天日
圣历元年,武则天因为地位无人为继,便命人以给李显治病为由秘密将其以及其家人接到长安。第二年,李显再一次被册立为太子。这一次,李显和韦氏忍辱负重,那怕两人唯一的儿子被赐死也没有说什么。甚至还将两个女儿嫁给武氏一族,以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这一次李显总算长点心了。
直到神龙元年,张柬之等人发动兵变,武则天被迫让位于李显,韦氏也被重新册立为韦皇后。这个时候韦氏的野心在一点点长大,他凭借李显对自己的纵容竟然枉顾纲常伦理,不仅和亲家武三思有染,还干预朝政。并且和武则天当皇后时的行为有过之而无不及。她在皇帝上朝的时候,就坐在帷幔之后参与对国家对军事的决断。甚至有官员上书劝说皇帝说皇后这样做是不对的,她作为皇后要尽皇后的本分,不应该干预朝政之事。但是李显却无动于衷。
(图为李显画像)
祸乱宫闱把持朝政
韦后作为女子却极其不自重。她经常召武三思进宫,两个人下棋,有时候李显还会坐在旁边观看。有时候,她和武三思坐在床上玩游戏,李显还会在旁边给他们出主意。我们都知道,古代男子最注重礼义廉耻,甚至都有官员告诉他韦后和武三思的关系不正当,他都没有在意。可能他是觉得,在被囚禁的十四年间是韦氏一直不离不弃,因此觉得对她有所亏欠,才会这样的纵容她。
但是人的欲望总是慢慢增大的,尝到一点好处就想得到更多。韦后也是这样,她不满足于自己只是插手朝政,她联合武三思一起,让李显和武三思一起商量政事,原来的那些大臣张柬之等人都受到排挤,逐渐的他们形成了一个政治集团,把持朝政。这些李显都看在眼中,却对他们无可奈何。
他们两个人一起诬陷李显的庶子和一些大臣。最终剥夺了他们的权利。他们又让文武百官开始施行武则天在位时候的政策,那些对他们不服的人全部被贬。一系列的打压之后,朝政大全全部都落在韦氏和武三思的手中,而这些,皇帝全部都不能遏制。
(图为武则天画像)
想要掌权,最后被杀
这时候的太子是庶子李重俊,韦后觉得这个太子不是她亲生的,所以怎么都看不顺眼,所以处处为难他,甚至连安乐公主都经常叫他奴才。太子忍无可忍,率兵发动重俊之变,杀掉了武三思等武氏亲信,他本来还想杀死韦氏,却在玄武门兵败,最后被自己的亲信所杀。
她想要向武则天一样成为一代女皇,于是,她和自己的女儿安乐公主一起密谋,下毒杀死了皇帝李显。之后又调集兵马,使朝政大全全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她本来想以皇太后之名执政,却有人劝说她就应该像武则天一样直接称帝。
这件事情却被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知道了,之后他们合力举兵杀死了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并且让李显端午弟弟李旦登基为帝。韦氏想学武则天当女皇帝,可是她终究不是。如果她没有这么大的欲望,她应该还可以以皇太后之名颐养天年。
(图为李显之墓)
结束语:
韦后为了可以像武则天一样权倾朝野做了很多准备,但是她终究不是武则天,她的能力还不足以控制整个唐王朝。她不仅在朝政上指手画脚,还逼死忠良,贬谪贤臣,本就引起了群臣的不满。她还想控制皇帝,垂帘听政,实现自己女皇的梦想,最终,这一切都只不过是黄粱一梦。
韦后为什么当不上皇帝?
其二,淫乱后宫,人民把她给鄙视掉了
其三,有了个武则天,是个人都会防着她
其四,她年纪还不够大,没有政治预见性,不够老练,很多能躲的事情没躲
其五,当时有权势的女人太多了,把她的权力给一定程度上分解了
韦后任用韦氏子弟统领南北衙军队,并欲效法武则天,自居帝位,意图昭彰。毒死了唐中宗。下一步怎么办呢 韦后心里并没有过细的筹划。韦氏及其党羽认为大局已定,沈浸在胜利的欢乐之中的时候,宫廷中的形势陡然起了变化!
李隆基、太平公主早就暗中网罗羽林军内的党羽。唐隆元年(公元七一0年)六月二十日这天深夜。率领刘幽求,钟绍京等人冲入玄武门,袭杀了羽林将军韦播,中郎将高嵩等,然后斩关夺门,冲入后宫。
她当时安排“空降兵”到军中,不得军心,没有真正控制军队。....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