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伦斯坦的出生日期阿尔伯莱希特·华伦斯坦(Albrecht,Wallenstein,1583—1634),是一名德国化了的捷克贵...
华伦斯坦的出生日期
《华伦斯坦》中主人公是个怎样的人物?
《华伦斯坦》的主人公华伦斯坦是当时一个复杂的人物。他是皇军的统帅,有统一德国的愿望,但是他有个人野心,迷信星象,又采取了勾结外敌的错误政策,最后众叛亲离,被人谋杀。剧本忠实于历史事实,描写华伦斯坦从深孚众望到身败名裂的全部过程,力图以现实主义的原则来塑造华伦斯坦的形象,同时展开了广阔的时代背景的描写:战争的破坏,人民的灾难,奥地利与瑞士的矛盾,皇帝与诸侯的矛盾。
现代战争之父是谁?
17世纪的瑞典正是在古斯塔夫二世的带领下逐渐成为北欧霸主,他也被后世称为“古斯塔夫大帝”、“现代战争之父”。
古斯塔夫二世
古斯塔夫二世全名古斯塔夫·阿道夫二世,瑞典国王、军事改革家。他之所以被“现代战争之父”,是因为他在军事上进行了著名的改革。他在瑞典国内实行义务兵役制度,开世界现代军事改革之先河。同一时期的欧洲各国军队都是雇佣军,纪律性和忠诚度都很差,古斯塔夫二世实行征兵制后,战斗力明显加强了,纪律也明显好于其他国家的军队。他还是最早让士兵统一军装的。同时他对本国军队精简编制,改善武器装备,使炮兵变成独立兵种,并使其与步兵、骑兵和后勤兵密切配合,采取灵活的线式战术。他对作战时的方阵进行了改造,将作战面拉长,纵深减少,有利于火器密集地发挥威力。
近代炮兵
1614—1617年古斯塔夫二世率军对俄国开战,俄国惨败,瑞典获得了芬兰湾周围土地。1621年古斯塔夫二世发动了历时八年的对波兰战争,接连获胜,波兰溃不成军,瑞典几乎全部占领波罗的海沿岸。其实古斯塔夫二世真真的成名之战是参加三十年战争,在德意志三十年的战争中古斯塔夫二世为他自己,也为瑞典取得了空前的荣誉和威望。
北欧
德意志三十年战争是一场欧洲新教与天主教势力的大搏杀,这场战争对德意志人来说绝对是场灾难。1618年——1629年在神圣罗马帝国(天主教)的杰出军事家华伦斯坦和蒂利的领导下,新教联盟均遭到惨败。年轻的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以新教的保卫者自居,1630年古斯塔夫仅率领1.3万瑞典军,在德国登陆,正式参加了三十年战争。此时古斯塔夫的对手是蒂利伯爵。战争开始阶段,古斯塔夫采取稳打稳扎的策略,巩固波罗的海河岸地区作为后方基地,然后沿着奥得河一步步上溯,在一些小的战役中打败帝国军队。
华伦斯坦
1631年9月,瑞典主力同提利的帝国军队主力在莱比锡附近相遇,进行了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会战。这场战役中古斯塔夫的军队显示出更高的战术素养,古斯塔夫二世击败蒂利,取得了会战的压倒性胜利。1632年4月的列克河战役,古斯塔夫二世击败了对手,同时提利伯爵也在这场战役中丧生。接着他率领瑞典军队进入慕尼黑。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不得不重新重用心存顾忌的华伦斯坦(新教成员)为统帅。华伦斯坦复出后在纽伦堡会战中挫败古斯塔夫,又进军萨克森,准备切断古斯塔夫的退路。于是双方在莱比锡附近进行了一场著名的吕岑会战。这场大战中古斯塔夫与队伍脱离,结果在与帝国军队的格斗中阵亡。但是瑞典军队在伯恩哈德的率领下继续奋战,最终取得了三十年战争的最后胜利。
蒂利伯爵
古斯塔夫二世虽然战死在三十年战争的战场上,但是瑞典通过三十年战争向欧洲很好的展示了自身的实力,三十年战争使瑞典成为除了本土外,还拥有芬兰、德意志北部沿海地区、芬兰湾、里加湾的北欧大国。古斯塔夫二世虽然战死了,但是他所开创的军事制度并没有随他而去,在此后岁月中瑞典称霸北欧近一个世纪。古斯塔夫二世的威名无论在欧洲军事史上还是在世界军事史上,他都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伟大统帅,“现代战争之父”这一至高荣耀足以使他名垂千古。
艾丝·华伦斯坦和谁在一起了
截至2021年11月的剧情中,没有和任何人在一起。
艾丝·华伦斯坦,轻小说《在地下城寻求邂逅是否搞错了什么》中女主角之一。
拥有不逊于众女神的美貌,是贝尔憧憬的对象。在地下城攻略方面立下了辉煌战果,诸神、同业者在提到这类话题时总会提及她的名字。
同时也有些少根筋的地方。对外都抱持着冷淡的态度,摸不清在想什么,其实是个天然呆。
洛基对她疼爱有加,视为最重要的家人。
剧情:
迷宫都市欧拉丽──这是一座拥有雄伟地下迷宫的巨大都市。
名为未知的兴奋、光辉显赫的荣耀,以及与可爱女孩的罗曼史。
在这人们的梦想与欲望伺机而动的城市里,少年遇见了一位小小的“神仙”。
“好,贝尔,跟我来。我来为你举行“眷族”入团的仪式。”
“是。我会变强的。”
吃遍所有“眷族”的闭门羹、矢志成为冒险者的少年,与成员零名的神仙,发生了一场命运的邂逅。
华伦斯坦的死因与生平
名裂身死
华伦斯坦与瑞典和法国进行和谈,不仅招致维也纳宫廷对他的愤怒,而且使仍忠于皇帝的军官们纷纷离去。他的敌人在军中散布谣言说华伦斯坦想要剥夺帝国选侯们的封邑,还想从意大利逐出西班牙人。面对这种形势,华伦斯坦在1634年1月11日在比尔森召开了一个老军官会议,会上,他要求他们宣誓誓死忠于他。这次会议的内容很快传到维也纳,皇帝据此认为华伦斯坦已公开叛变,于是, 1月24日,帝国颁布命令,解除华伦斯坦的职务,大赦全体军官,唯有华伦斯坦的几个亲信军官除外。这时,皇帝还没有决定处死华伦斯坦,只有西班牙大使坚决要求这样做。2月初,华伦斯坦军中亲奥军官建议,“如果可能”就使阴谋者活着,不然就“作为证明有罪的罪犯处决他们”。2月18日,皇帝公布了一个“公开的人权剥夺令”。2月20日,华伦斯坦带领1500人从比尔森逃到爱格城堡附近,2月25日,华伦斯坦在卧室被几个苏格兰、英格兰、爱尔兰士兵刺死。华伦斯坦没有躲避,没有自卫,任凭一柄长剑刺入心脏,元帅的遗产被自己的部队瓜分了。
生平
阿尔伯莱希特·华伦斯坦(Albrecht Wallenstein,1583—1634),是一名德国化了的捷克贵族,天主教徒,,三十年战争(1618—1648)中神圣罗马帝国的军事统帅。 三十年战争是第一次全欧战争,它是在哈布斯堡联盟和反哈布斯堡同盟两个集团国家之间进行的。哈布斯堡联盟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奥地利哈布斯堡皇朝、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德国天主教诸侯组成,它得到波兰—立陶宛的支持;反哈布斯堡同盟由法国、瑞典、丹麦、荷兰等国组成,它得到德国新教诸侯的支持,英国在一定程度上也参加了这个同盟。这次战争发生的原因有政治的、经济的及宗教的,主要的是两个集团国家争夺对“基督教世界”的统治。华伦斯坦一生的活动主要集中在三十年战争中,作为神圣罗马帝国军队的总指挥,曾对战争进程发生过较大影响。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