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伐纣的克商之年真的是甲子年吗 现在的研究进展如何

发布时间: 2022-08-16 01:59:5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3

武王伐纣并建立周朝的具体经过是什么样的?武王即位的第二年,兴师东至孟津伐商,但因时机不够成熟,只得暂时还师。后来商王纣更加暴虐,...

武王伐纣的克商之年真的是甲子年吗 现在的研究进展如何

武王伐纣并建立周朝的具体经过是什么样的?

武王即位的第二年,兴师东至孟津伐商,但因时机不够成熟,只得暂时还师。后来商王纣更加暴虐,杀比干,囚箕子,商朝矛盾急剧激化。周武王又率军东征,渡孟津,与诸侯相会,作誓声讨纣的罪行。在甲子日清晨,周军进至商郊,与纣兵于牧野决战。牧野之战,周军全胜,纣被迫自焚而死,商朝亡。

武王进入商都,分商的畿内为邶、都、卫三国,随后派兵征伐尚未臣服的商朝诸侯,克商后,武王还师西归,在他新迁的都邑镐京(即宗周,今陕西长安西北沣水东)举行盛大典礼,正式宣告周朝的建立。

《武王克商之年研究夏商周断代工程丛书》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武王克商之年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国学研究所编)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hb59QrbRP552pt-Yit55DQ

提取码:uzoj     

书名:武王克商之年研究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国学研究所编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1997-11

页数:692

内容简介:

本书是《夏商周断代工程丛书》的第一种;「夏商周断代工程」是 中国大陆「九五」期间的重大科研项目。这项工程以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要把夏商周时期的年代进一部科学化、量化,为深入探索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打下更好的基础。典籍中所得到公认的古代纪年,只能上推到西周晚期的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因此要推求更早的年代,周武王克商之年即是重要的著手点。

武王克商之年的重要,首先在於这是商周两个朝代的分界点,因而是年代学研究上不可回避的。这一分界点的推定,对其後的西周来说,影响到王年数的估算;对其前的夏商而言,又是其积年的起点,如陈梦家先生《殷墟卜辞综述》所述:「在年代学上,夏商周三代是相牵联的,要求得殷代的绝对年代,首先要确定周代元年。」

从年代学研究的角度来看,武王克商之年的重要,还在於这是一个可能的突口,由於伐纣系周朝建立之始,周又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周(包括春秋战国)及其後文献中关於这一重大事件的叙述较多,而且含有若干历日和天象的记录,给运用天文历法知识进行推算准备了一定的条件。这就使学者们能够在没有确定共和以上列王年数的情况下,直接去推定武王克商之年。

事实上,自西汉末年的刘歆开始,已经有许多学者做过这种推算的尝试。因为文献材料尚非充分,以及学者间对材料的理解有异,所采用的方法、角度也不相同,他们推出的武王克商之年彼此有相当大的悬殊。尽管如此,每位学者所走过的道路,总是有今天我们需要借鉴之处。只有在总结了前人的所有成果之後,我们才有希望前进一步。

「夏商周断代工程」在1996年5月正式启动。在现划论证和组织项目期间,有关学科的专家都对武王克商之年的推定这一关键问题表示了特别的关注。因此,在整个工程已建立的9个课题中,专门设置了「武王伐纣年代的研究」这一课题。该课题下属4个专题:「武王伐纣时天象的研究」、「先周文化的研究与年代测定」、「周原甲骨的整理及年代测定」、「丰镐遗址分期与年代测定」。基本的想法是,把文献学、天文学、考古学、古文字学和科技测年等学科结合起来,尽可能使用现代科学手段,吸收各方面成果。

工作达列比较深入的阶段,大家迫切感觉到这个疑难课题上广泛借鉴和总结前人学说的必要。然而,涉及武王克商之年的学术文献数量非常繁复,资料极为分散,有些论著在几处大图书馆也难寻觅,造成研究工作的严重障碍。因而提出了蒐集编辑(还有翻译)这方面文献的设想。这一行动从年3月发轫,经过3个来月的时问,真正做到「竭泽而渔」,共辑集到各家论著一百多篇,随後精选出有代表性的57篇,结集成《武王克商之年研究》这本书。

过去大家一般认为,关於武王克商之年的说法计有30多种,现在本书所反映的说法竟有44种。仅从这一点,便可看出本书的成绩。(以上内容系节录自李学勤所作序) 。

作者简介:

本书所收录的论文篇目如下:

一、选编说明

二、古代学者所定克商之年一览表

三、近现代研究论文:

1.公元前1127说

论武王克殷年代,谢元震 撰。

2.公元前1122说

殷周之际年历推证,吴其昌 撰。

帝辛三十三年殷亡说,(日)岛邦男 撰。

3.公元前1118说

武王克商的年代,(日)成家彻郎 撰。

4.公元前1112说

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史研究的矛盾形势和今後出路,刘朝阳 撰。

5.公元前1111说

武王伐纣年月日今考,董作宾 撰。

从利簋铭看伐纣年,严一萍 撰。

用周初历法与周初年代─惟一月壬辰旁死霸史日考证,郑天杰 撰。

6.公元前1106说

西周考年,张汝舟 撰。

武王克商在公元前1106年,张闻玉 撰。

7.公元前1105说

西周金文和周历的研究,马承源 撰。

8.公元前1102说

西周青铜器铭文中之年代学资料,黎东方 撰。

9.公元前1093说

用日食、月相来研究西周的年代学,葛真 撰。

10.公元前1088说

武王克商之年为公元前1088年说,(日)水野清一 撰。

11.公元前1087说

西周断代和年历谱,(日)白川静 撰。

12.公元前1076说

伐纣之记载检讨,丁驌 撰。

13.公元前1075说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年代问题,唐兰 撰。

14.公元前1071说

对武王克商年份的更正─兼论夏商周年代 ,李仲操 撰。

15.公元前1070说

西周年代综述(摘要),李仲操 撰。

武王克殷之年,张政烺 撰。

文王受命至成王五年年表─读王国维《周开国年表》後记,刘启益 撰。

16.公元前1066说

周初之年代,(日)新城新藏 撰。

17.公元前1065说

关於商、殷的一些新闻,(美)哈特纳 撰。

西周的年代与历法,白光琦 撰。

18.公元前1063说

周初的绝对年代,(日)山田统 撰。

19.公元前1059说

古代和现代中国的行星天文学,(美)彭瓞钧 撰。

20.公元前1057说

殷周天象和征商年代,张钰哲、张培瑜 撰。

21.公元前1055说

武王克殷年考,章鸿钊 撰。

试谈西周纪年,荣孟源 撰。

22.公元前1051说

略论西周武王的年代问题与重要青铜彝器,高木森 撰。

西周年代考,姜文奎 撰。

23.公元前1050说

三代年表,(英)叶慈 撰。

24.公元前1049说

书经武成篇之生霸死霸及武王伐纣的年代月日考,王保德 撰。

25.公元前1046说

天命的宇宙─政治背景,(美)班大维 撰。

26.公元前1045说

西周之年历,(美)倪德卫 撰。

《竹书纪年》与周武王克商的年代,(美)夏含夷 撰。

西周年代新考─论金文月相与西周王年 ,周法高 撰。

武王克商与西周诸王年代考,赵光贤 撰。

27.公元前1044说

武王克殷年月考,李丕基 撰。

28.公元前1041说

晚商的绝对年代,(美)吉德炜 撰。

29.公元前1040说

武王克商之日期,(美)倪德卫 撰。

武王伐纣年代考,周文康 撰。

30.公元前1039说

周武王克商的年代问题,何幼琦 撰。

31.公元前1030说

周武王克殷日历,丁山 撰。

西周年代学上的几个问题,(韩)方善柱 撰。

公元前1030年克殷新说,周清流 撰。

32.公元前1029说

周武王克殷年代考,黄宝权、陈华新 撰。

33.公元前1027说

最初可纪之年代,梁启超 撰。

殷周年代考,雷海宗 撰。

西周历朔新谱及其它,莫非斯 撰。

殷代的兵器与工具,(瑞典)高本汉 撰。

商殷与夏周的年代问题,陈梦家 撰。

西周史事概述,屈万里 撰。

周初年代平议,何炳棣 撰。

34.公元前1025说

殷周年代的问题─长期求徵的结果及其处理的方法,劳干 撰。

35.公元前1024说

试论西周纪年,(日)平势隆郎 撰。

36.公元前1018说

西周年代考(摘要),周法高 撰。

--------------------------------------------------------------------------------

四、武王克商之年研究论著要目:

--------------------------------------------------------------------------------

1.1130B.C.

林春溥据《毛诗正义》推算,《竹柏山房丛书》。

2.1127B.C.

谢元震,〈西周年代 〉,《文史》第28.29期

3.1123B.C.

胡厚宣,〈古代研究的史料问题 〉引,商务印书馆。

4.1122B.C

刘歆,《世经》,《汉书‧律历志》。

绍雍,《皇极经世》。

刘恕,《通鉴外记》。

郑樵,《通志》。

金履祥,《通鉴前编》。

马端临,《文献通考》。

吴其昌,〈金文历朔疏证〉,《燕京学报》1929.12.6。

吴其昌,〈殷周之际年历推证〉,《国学论丛》2卷1期1929。

岛邦男,〈克殷年月考〉,《东洋学》14号1965。

岛邦男,〈伐殷考〉,《文经论丛》创刊号1965.11。

岛邦男,〈帝辛三十三年殷亡说〉,《甲骨学》第11期1976。

5.1118B.C

成家彻郎,〈武王克商之年代〉(修订版),《西周史论文集》。

6.1117B.C

胡厚宣,〈古代研究的史料问题〉引,商务印书馆。

7.1116B.C

皇甫谧,〈帝王世纪〉引,《丛书集成本》。

8.1112B.C

刘朝阳,《周初历法考》。

刘朝阳,〈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史研究的矛盾形势和今後出路〉,

《天文学报》1卷1期1953。

9.1111B.C

一行,〈大衍历议〉,《新唐书‧律历志》。

董作宾,〈中国年历总谱之西周年历谱〉,《史语所集刊》1952。

董作宾,〈武王伐纣年月日今考〉,《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3期。

严一萍,《何尊与中国年代》。

严一萍,〈从利簋铭看伐纣年〉,《中国文学》新8期。

郑天杰,〈周初历法与周初年代〉,《史学汇刊》11期1981。

10.1106B.C

张汝舟,〈西周年考〉,《二毋室古代天文历法论丛》。

张闻玉,〈西周王年论稿〉,贵州人民出版社。

11.1105B.C

马承源,〈西周金文和周历的研究〉,《上海博物馆集刊》1982。

12.1102B.C

黎东方,〈西周青铜器铭文中之年代学资料〉,(台北)学生书局1975。

13.1093B.C

葛真,〈用日食、月相来研究西周的年代学〉,《贵州工学院学报》1980.2。

14.1088B.C

水野清一,〈武王克商的年代问题引〉,据巴纳(Noel Barnard)"Metallurgical

Remains of Ancient China"1975。

15.1087B.C

白川静,〈西周断代和年历谱〉,《金文通释》第5卷。

16.1078B.C

胡厚宣,〈古代研究的史料问题 〉引,商务印书馆。

17.1076B.C

丁驌,〈西周王年与殷世新说〉,《中国文字》新4期1981.7。

丁驌,〈西周王年新说更正〉,《中国文字》新5期198112。

丁驌,〈伐周之记载检讨〉,《中国文字》新13期1990.2。

18.1075B.C

唐兰,〈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年代问题〉,《新建设》1955.3。

刘启益,〈西周纪年铜器与武王至厉王在位年数〉,《文史》第13期。

19.1071B.C

李仲操,〈对武王克商年份的更正─兼论夏商周年代〉,《中原文物》1期1997。

20.1070B.C

殷历家据《易纬‧乾凿度》推算

邹伯奇,〈太岁无超辰说〉,《学计一得》。

李仲操,〈西周年代〉,文物出版社。

张政烺,〈武王克殷之年〉,《洛阳考古四十年》。

刘启益,〈文王受命至成王五年年表〉,《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6.5。

21.1067B.C

姚文田,〈周初年月日岁星考〉(按殷正),《邃雅堂学古录》。

22.1066B.C

姚文田,〈周初年月日岁星考〉(按周正),《邃雅堂学古录》。

新城新藏,〈周初之年代〉,《中国天文学史研究》。

23.1065B.C

姚文田,〈周初年月日岁星考〉(按董作宾推算),《邃雅堂学古录》。

哈特纳,〈殷商的某些消息〉,《第14届科技史国际会议论文集》1974。

白光琦,〈西周的年代与历法〉,《西周史论文集》。

24.1063B.C

山田统,〈周初的绝对年代〉,《大陆杂志》15卷5.6期。

25.1059B.C

彭瓞钧,〈古代和现代中国的行星天文学〉,《美国天文学通报15》1983。

26.1057B.C

朱右曾,张汝舟据《逸周书集训校释》推算。

张钰哲,〈哈雷慧星的轨道演变趋势和它的古代史〉,《天文学报》19期1978。

赵光贤,〈从天象推算武王伐纣之年〉,《历史研究》1979.10。

张培瑜,〈殷周天象和征商年代〉,《人文杂志》1985.5。

27.1055B.C

章鸿钊,〈中国古历析疑〉,科学出版社1958。

荣孟源,〈试谈西周纪年〉,《中华文史论丛》1980.1。

28.1051B.C

高木森,〈略论西周武王的年代问题与重要青铜彝器〉,《华学月刊》1980.11。

姜文奎,〈西周年代考〉,《大陆杂志》82卷4期1991。

29.1050B.C

《今本竹书纪年》。

李兆洛,〈初建元以前历代甲子〉,《李氏合刻五种》卷三。

叶慈(W. P. Yetts),《三代年表》(Chronological Tables of the Three Dynasties,

"West" and "East" and the Zhou Dynasty),The Rulers of China,1957。

30.1049B.C

王保德,〈书经武成篇之生霸死霸及武王伐纣的年代月日考〉,

《东方杂志》复刊後17卷7期1984。

31.1047B.C

林春溥,〈古史考年异同表〉(按《史记》推算),《竹柏山房丛书》。

32.1046B.C

班大维(David W. Pankenier),〈商西周的天文年代〉(Astronomical Dates in

Shang & Western Zhou),Early China(7):81-82。

班大维(David W. Pankenier),〈天命的宇宙─政治背景〉(The Cosmo-Political

Background of Heaven's Mandate),Early China(20),1995。

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33.1045B.C

倪德卫(David S. Nivison),〈西周之年历〉(The Dates of Western Zhou),

《哈佛大学亚细亚研究学报》(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43卷

1983第2期。

倪德卫(David S. Nivison),〈《国语》「武王伐纣」天象辨伪〉,

《古文字研究》第12辑。

夏含夷,〈《竹书纪年》与武王克商的年代〉,《文史》第38辑。

周法高,〈西周年代新考〉,《大陆杂志》65卷5期1984。

周法高,〈武王克商的年代问题〉,(台湾)《中央图书馆馆刊》19.2.28.1986。

赵光贤,〈关於周初年代的几个问题〉,《人文杂志》1987.2。

赵光贤,〈武王克商与西周诸王年代考〉,《北京文博》1995.1。

34.1044B.C

李丕基,〈武王克殷年月考〉,《国民杂志》1卷5期1941。

35.1041B.C

吉德炜(Keightley),〈晚商的绝对年代〉(Absolute Chronologhy),

《商史的渊源》(Sources of Shang History)1978。

36.1040B.C

倪德卫(David S. Nivison),〈1040当为武王克商之年〉(1040 As the Date

of the Chou Conquest),Early China1982-1983

倪德卫(David S. Nivison),〈武王克商之日期〉,《竹书纪年》解谜第8章。

周文康,〈武王伐纣年代考〉,《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3.4。

37.1039B.C

何幼琦,〈武王伐纣的年代问题〉,《中山大学学报》1981.1。

何幼琦,〈西周的年代问题〉。

何幼琦,〈周武王克商的年代问题〉,《西周年代学论丛》。

38.1035B.C

萧子显,《南齐书‧祥瑞志》。

39.1030B.C

丁山,〈周武王克殷日历〉,《责善半月刊》1940.1.20。

丁山,〈文武周公疑年〉,《责善半月刊》1941.2.1。

方善柱,〈西周年代学上的几个问题〉,《大陆杂志》51卷1期1975。

周清流,〈公元前1030年克殷新说〉。

周清流,〈西周年代考辨〉,《史学史研究》1997.2。

40.1029B.C

黄宝权,〈武王克殷年代考〉,《中国历史文献研究集刊1》。

41.1029B.C

梁启超,〈最初可记之年代〉,《饮冰室全集》之四十七。

雷海宗,〈殷周年代考〉,《武汉文史哲季刊》2.1.1931。

莫非斯,〈西周历朔新谱及其它〉,《考古社刊》第5期1936。

陈梦家,〈西周年代考〉,商务印书馆。

陈梦家,〈商殷与西周的年代问题〉,《历史研究》1955.2。

高本汉,〈殷代的兵器与工具〉,《瑞典远东博物馆刊》17期。

屈万里,〈西周史实概述〉,《史语所集刊》42.4.1971。

何炳棣,〈周初年代平议〉,《香港中文大学学报》1974.1。

42.1025B.C

劳干,〈论周初年代问题与月相问题的新看法〉,《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

化研究所学报》7卷1期1974。

劳干,〈论周初年代和召诰洛诰新证明〉,(台湾)《中研院国际汉学会议论文

集‧历史考古组》1981。

劳干,〈从甲午月食讨论殷周年代的关键问题〉,《史语所集刊》64.1.1993。

劳干,〈殷周年代的问题─长期求证的方法及其处理的结果〉,

《史语所集刊》67.2.1996。

43.1024B.C

平势隆郎,〈试论西周纪年〉,《中国古代纪年的研究》。

44.1018B.C

周法高,〈西周纪年代考〉,《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学报》

第4卷1期1971。

武王伐纣的确切年代

周武王讨伐纣王的公元年代

这个时候,活动在渭河流域的姬姓周部落逐渐强大起来,首领周武王姬发正在积极策划灭商。他继承父亲文王遗志,重用姜尚等人,使国力增强。当商的军队主力远在东方作战,国内军事力量空虚之时,周武王联合各个部落,率领兵车300辆,虎贲(卫军)3000人,士卒4.5万人,进军到距离商纣王所居的朝歌只有70里的牧野(今河南淇县西南),举行了誓师大会,列数纣王罪状,鼓励军队同纣王决战。

  周文王在完成翦商大业前夕逝世,其子姬发继位,是为周武王。他即位后,继承乃父遗志,遵循既定的战略方针,并加紧予以落实:在孟津(今河南孟津东北)与诸侯结盟,向朝歌派遣间谍,准备伺机兴师。 

  当时,商纣王已感觉到周人对自己构成的严重威胁,决定对周用兵。然而这一拟定中的军事行动,却因东夷族的反叛而化为泡影。为平息东夷的反叛,纣王调动部队倾全力进攻东夷,结果造成西线兵力的极大空虚。 由于周方国在西部行征伐之权,国势迅速强大,自周侯季历至西伯姬昌仅仅两代,周方国开辟的领土已“三分天下有其二”,只不过文王曾与纣王在山西黎城恶一场,被打得大败,如果不是来自东夷的军师姜子牙在商王国东部策反东夷作乱,恐怕文王的统一大业将就此完结,而文王被俘、囚于羑里很可能就发生在这场战争中,最终姬昌很可能被纣王处死,而不是像史书上所说的那样被释放回家。

自此,武王姬发韬光养晦、励精图治,而纣王则变生肘腋、两面受敌。击败周军以后,纣王略作休整,便兵发东夷,无暇西顾,使周方国得以重整旗鼓。 

  在对付东夷的战争中,纣王一方占尽优势。为了永绝后患,纣王甚至建起了一条通往东夷的大道,以便迅速调兵镇压夷人的反抗。 

  夷人尽管善弓,但商军的箭镞以青铜打造,精巧而锋利,其射程远、杀伤力大,而且商军作战部队中甚至出现了“象队”,古书上说:“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大象象牙轻易地戳穿了东夷人的胸膛然后把尸体抛向空中,东夷的军队一批批倒了下去。被纣王指挥的商军一阵冲杀,层层包围,东夷人的部队大部分做了俘虏。

  据说,商军如秋风扫落叶一样,一直打到长江下游,降服了大多数东夷部落,俘虏了成千上万的东夷人,取得大胜。从此以后,中原和东南一带的交通得到开发,中部和东南部的关系密切了。中原地区的文化逐渐传播到了东南地区,使当地人民利用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发展了生产。 

  实事求是地说,这个历史贡献,应该记到纣王身上。从《左传》记载的时间看,他很可能是在这次征伐东夷的战争中,路过有苏氏部落掳获了妲己。 

  但这场旷日持久的征战却几乎拖垮了大商王朝。西陲的周武王得知纣王大军尽出,指向东方,都城内防御力甚弱,便在一部分叛商部族的带领之下,奇兵突袭,于牧野一战功成,而这时商王的大军远在东南,无力援手,牧野之战的商军,并非商王朝的精锐之师,而是临时武装起来的奴隶和囚徒。 

  即便如此,牧野之战也打得惨烈非常,而不是像史书上所说的那样,奴隶与囚徒们临阵倒戈,周武王几乎是兵不血刃地赢得了胜利。

  商朝(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

  传说商族是高辛氏的后裔,居黄河下游,有着悠久的历史。

  商朝第一位男性杰出的首领-殷契。根据《史记-殷本纪》记载: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舜乃命契曰:“百姓不亲,五品不训,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宽。”封于商,赐姓子氏。契兴於唐、虞、大禹之际,功业著於百姓,百姓以平。

  到契的第十四代孙-汤时,商国已成为东方一个比较强大的方国。《国语·周语下》说:“云王勤商,十有四世而兴”。

  夏桀无道。成汤与夏桀双方战于鸣条(河南封丘东),夏师败绩。剪灭夏国后,成汤回师亳邑,大会诸侯,正式建立了商王朝,定都于亳。

7A 牧野之战的文献记载与作者对此的解释

7A1 《前汉书》(律历志)的克商日三重组合记载与作者对此的解释

在《前汉书》(律历志)所载古本《尚书》(武成篇)曰的克商日记载是:

“粤若来三月,既死覇,粤五日,甲子,咸刘商王纣。”

根据作者早期西周四分月相定义。“既死霸或既死魄”就是现代汉语是“下弦”。英语是“Last Quarter”。

“粤五日” 就是越五日。“粤 Yue” 和“越 Yue”是同音兼同义。

“来三月”三个字应依照一般通用的来年,来月,来日的意义来解释。“来”是将来。来年是下一年,来月是下一月,来日是下一日。所以“来三月”的意义是下个月是三月。“粤若来三月”的意义是在这天之后,下个月是三月。

所以《前汉书》(律历志)所载(武成篇)曰的克商日记载应释为:

“这一天是二月下弦之后,越五天的甲子01日。这一天是在月底,接下来就是三月。”

7A2 《逸周书》(世俘篇)的克商日三重组合记载与作者对此的解释

《逸周书》(世俘篇)所载的克商日记载是:

“越若来二月,既死魄,越五日,甲子朝,王至接于商,咸刘商王纣”

除了(世俘篇)的“越若来二月” 句与《前汉书》(律历志)的 “粤若来三月” 不同外,二书其余的克商日记载是相同的。

“越若来二月”的意义是在这天之后,下个月是二月。

所以《逸周书》(世俘篇)的克商日记载应释为:

“这一天是一月下弦之后,越五天的甲子01日。这一天是在月底,接下来就是二月。”

7A3 审核武王克商“牧野之战” 年说时,在作者换算表内的搜寻目标

在每一个武王克商年说的换算表内, 作者寻找(1)在这一年的周历一月,周历二月和周历三月内,是否有“牧野之战”的甲子01日?(2)若有甲子01日,则查阅这一个甲子01日是否符合《前汉书》(律历志) 或《逸周书》(世俘篇)的克商日三重记载载。

这个克商日三重记载是(1)下弦(既死霸/魄)后,(2)越五日,(3)并在月底的甲子01日。

7B 大告武成日的文献记载与作者对此的解释

7B1 《前汉书》(律历志)的大告武成日三重组合记载与作者对此的解释

《前汉书》(律历志)所载古本《尚书》(武成篇)曰的大告武成日记载是:

“惟四月,既旁生霸,粤六日,庚戌,武王燎于周庙。”

根据作者定下的早期西周四分月相定义。“既旁生霸或既旁生魄”就是现代汉语“上弦”。英语是“First Quarter”。

“粤六日”就是越六日。“粤 Yue” 和“越 Yue”是同音兼同义。

所以《前汉书》(律历志)所载(武成篇)曰的大告武成日记载应释为:

“这一天是四月上弦之后,越六天的庚戌47日。”

7B2 《逸周书》(世俘篇)的大告武成日三重组合记载与作者对此的解释

《逸周书》(世俘篇)所载大告武成日记载是:

“惟四月,既旁生魄,越六日,庚戌,武王朝至,燎于周庙。”

这里(世俘篇)的大告武成日记载与《前汉书》(律历志)的记载是完全相同的。

所以《逸周书》(世俘篇)所载大告武成日记载也应释为:

“这一天是四月上弦之后,越六天的庚戌47日。”

7B3 今本《尚书》《周书》(武成篇)的大告武成日三重组合记载与
作者对此的解释

今本《尚书》《周书》(武成篇)所载大告武成日记载是:

“厥四月,哉生明,王来自商,至于丰。庚戌,柴,望,大告武成。”

这里《尚书》《周书》(武成篇)所载大告武成的日子是:

“四月庚戌47日。这一天也是一个望日。”

7B4 审核武王克商“大告武成”日时,在作者换算表内的搜寻目标

在每一个武王克商年说的换算表内, 在考核“牧野之战”的甲子日后,作者将继在换算表内寻找(1)在这一年的周历四月是否有“大告武成”的庚戌47日?(2)若有庚戌47日,则查阅这一个庚戌47,是否符合《前汉书》 (律历志),《逸周书》(世俘篇)和《尚书》《周书》(武成篇)的大告武成日三重记载载。

这个大告武成日三重记载是(1)上弦(既旁生霸/魄)后,(2)越六日,(3)并在望日的庚戌47日。

8 用文献记载中的四分月相与干支组合来考核公元前1050年是不是克商年

公元前1050年是作者原来所选的克商年。

下面的表4a是公元前1050年换算表(表4b,4c,4d)内有关考核克商日和大告武成日的主要日期的月相,干支,儒日数和公历日期。在表5a中,每一主要日期均显示了的它的周历日期,日干支,儒日数Julian Day number,现行公历格历Gregory Calendar日期, 与废弃公历儒历Julian Calendar日期。

表4a中主要日期以周历元旦为始,随之而列周历正月内之冬支日与现行公历格历Gregory Calendar元旦日。再随之而列周历每月之初一朔日,经由牧野之战的周历二月,直至大告武成的周历四月。在牧野之战之月中,有该月的下弦,既死霸日和甲子01日。在大告武成之月中,有该月的上弦,既旁生霸日,望日和庚戌47日。

表4a中也列有每行资料的来源。张培瑜是指张教授的《3500年历日天象》。朱永棠是指作者根据爱思裴乃克博士,《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3000年的5000年四分月相历谱》所作的现行格累古里公历与中国农历干支换算表。朱永棠换算表中的格历朔望与上下弦日期包含了格历经3050年后与回归年累积余数差异一日的调整。张培瑜教授书中的儒历朔望及冬支日期没有经过3050年与回归年累积余数差异一日的调整。

8A 公元前1050年,周历2月29日的甲子01日完全符合《前汉书》(律历 志) “牧野之战”的“既死霸,粤五日,月底的甲子日”记述

在作者的公元前1050年现行格累古里历和中国农历换算表内,周历二月有一个甲子01日。

周历二月之初一是丙申33, 儒日数1,337,923, 格历1月03日。这一月的四分月相第四阶段开始之日,“既死霸,下弦” 是在周历2月23日,干支戊午55,儒日数1,337,945,格历1月25日。

“越五日”的5天是周历的 24,25,26,27,28 日。下一天是周历2月29日,甲子01,儒日数1,337,951,格历1月31日。这个甲子01日是在周历二月底。接下来的下一天是周历3月01日,乙丑02,儒日数1,337,952,格历2月01日。

所以这一个周历2月29日的甲子01日,完全符合《前汉书》(律历志)的克商日三重记载载。这个克商日三重记载是(1)二月下弦(既死霸/魄)后,(2)越五日,(3)并在月底的甲子01日,接下来就是三月。

若折合到于公元1582年被废弃的儒历,这一个周历2月29日,格历1月31日的甲子01日是公元前1050年2月10日。
8B 在公元前1050年换算表中,周历4月16日的庚戌47日,完全符合《前 汉书》(律历志),《逸周书》(世俘篇), 今本《尚书》《周书》(武 成篇)“大告武成” 的“既旁生霸, 越六日,庚戌47,望” 记述

在上面作者的公元前1050年现行格累古里历和中国农历换算表内, 周历四月有一个庚戌47日。

周历四月之初一是乙未32, 儒日数1,337, 982, 格历3月09日。这一月的四分月相第二阶段开始之日,“既旁生霸,上弦First Quarter” 是在周历4月09日,干支癸卯40,儒日数1,337,990,格历3月11日。

“越六日”的6天是周历的10,11,12,13,14,15 日。下一天是周历4月16日,庚戌47,儒日数1,337,997,格历3月18日。这个庚戌47日是一个月满之夜的望日。作者的这一个望日是经过了3050年格历与回归年累积余数差异一日的调整。

所以这一个周历4月16日的庚戌47,完全符合《前汉书》(律历志),《逸周书》(世俘篇), 今本《尚书》《周书》(武成篇)“大告武成” 的“四月,既旁生霸, 上弦First Quarter, 越六日,庚戌47,望” 记述

若折合到于公元1582年被废弃的儒历,这一个周历4月16日,格历3月18日的庚戌47日是公元前1050年3月28日。

8C 公元前1050年周历一月和周历三月没有甲子01日

在上面作者的公元前1050年现行格累古里历和中国农历换算表内, 周历一月和周历三月没有甲子日。

这一年的周历一月初一是丙寅03。 周历二月初一是丙申33。 周历三月初一是乙丑02。 周历四月初一是乙未32。由于周历2-29是甲子01日和干支60数字的周期性,这一年的周历正月和周历三月就不可能有甲子01日。

8D 格累古里历公元前1050年1月31日,周历2-29的年干支就是《竹书纪 年》武王克 商年的辛卯28

在上面作者的公元前1050年现行格累古里历和中国农历换算表内,格累古里历公元前1050年1月31日,周历2-29的年干支就是《竹书纪年》所载武王克商年的辛卯28。

《竹书纪年》所载大告武成的月份和这里核实的四月相同。

9 被证是错误的其他克商年说

除了考核公元前1050年外, 作者还考核了《武王克商年之研究》书内另外12个克商年说。其中八个是在断代工程考古专家学者鉴定的可能年限范围之内(公元前1050-1020年)。它们是公元前 1046,1045,1044,1041,1040,1039,1030,1027年。4个是在可能年限之外。它们是公元前1122,1111,1057,1051年。

在这些不同的年份之说内,有不同的克商月份之说。在考核时,无论是周历一月. 周历二月, 周历三月或周历四月,作者对它们是一视同仁。在作者的换算表内,这12个年说均经过了同样的牧野之战日与大告武成日的双层三重考核测验。审核周历三月就是审核“牧野之战”在殷历二月之说。如果被审年说采用“牧野之战”在夏历二月之说,则审核这一年的周历四月。

9A 被证是错误的周历正月甲子01克商的5种年说

作者考核了5种断言武王克商的甲子01日在周历1月的年说。它们是公元前1046,1045,1041,1039 和1030年。这5个不同年说的周历正月甲子01日没有一个通过牧野之战的三重考核:(1)在下弦,既死霸/魄后,(2)越5日, (3)在月底的甲子01日。

根据这个核实的考核,《史记》( 齐世家)的“正月甲子01克商”说是错误的记载。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美国的“早期中国”专家学者风行“正月甲子01克商”的断言。《史记》( 齐世家)的记载是他们所作断言的根据。

但在《武王克商年之研究》书内,夏含夷 Edward L. Shaughnessy把他的断言改为公元前1045年殷历二月甲子01。倪德卫 David N. Nivison把他的断言改为公元前1040年夏历二月甲子01。班大为 David W. Pankenier 把他的断言改为公元前1046年殷历二月甲子01。

这三位专家,一个又一个地改变了对《史记》( 齐世家)的“正月甲子01克商”说的看法。默认了《史记》 (周本纪) “二月甲子01克商”是更为可靠。

9B 被证是错误的殷历2月(周历3月)甲子01和夏历2月(周历4月)克商的年说

作者考核了5种断言武王克商的甲子01日在殷历2月(周历3月)的年说。它们是公元前1046,1045,1057,1111和1122年。也考核了断言武王克商的甲子01日在夏历2月(周历4月)的年说。它是公元前1040年。这6个不同年说的殷历2月和夏历2月甲子01日没有一个通过牧野之战的三重考核:(1)在下弦,既死霸/魄后,(2)越5日, (3)在月底的甲子01日。

核实的正确“牧野之战”的日期是是公元前1050年周历2月29日的甲子01 日。

9BC 被证是错误的周历2月甲子01日的5种克商年说

作者考核了5种断言武王克商是在一个错误的的周历2月甲子01日的年说。它们是公元前1046,1027,1040,1044和1051年。这5个不同年说的周历2月甲子01日没有一个通过牧野之战的三重考核:(1)在下弦,既死霸/魄后,(2)越5日, (3)在月底的甲子01日。

核实的正确“牧野之战”的日期是是公元前1050年周历2月29日的甲子01 日。

9D 不提“周历4月 庚戌47大告武成”的7种错误的克商年说

要考核武王克商的年份,大告武成的日期和牧野之战的日期是同样重要。在不同的文献记载中,大告武成的“周历4月 庚戌47”没有冲突的记载。所以要考核武王克商的年份,必须考核和牧野之战同年的大告武成。

但是7种错误的克商年说的论文中,没有提到“周历4月 庚戌47” 大告武成之事。这7个个错误的年份是公元前1046,1045,1044,10414,1030,1027,1051年。

事实上在这7个错误年份的周历4月内,根本没有庚戌47日。若说断言这些年份的专家学者没有看到“周历4月 庚戌47” 大告武成的记载,这是难难以置信的。若是明知周历4月内没有庚戌47日,而在论文中避免讨论大告武成之事,这倒是可以理解的。

9E 克商日在殷历2月(周历3月),大告武成在周历4月的2种错误克商 年说

在12个错误年说中, 2个年说的周历4月有庚戌47日。但是均没有通过“四月上弦(既旁生霸/魄)后,越六日,并在望日的庚戌47日”的三重考核测验。

再者,这两个错误的年说,对大告武成的4月庚戌用周历。由于周历二月中没有甲子01日,而周历三月有甲子01日,就不合理地挑了周历三月甲子01日,制造了牧野之战是在殷历二月甲子01日的强辩。

这两个错误年说是(1)董作宾的公元前1111年和(2)刘歆的公元前1122年。

9F 错误的4月 庚戌47日的3种错误克商年说

另有3个错误年说有4月庚戌47日。但也均没有通过“四月上弦(既旁生霸/魄)后,越六日,并在望日的庚戌47日”的三重考核测验。

这3个错误年说是公元前1039年的周历4月庚戌47日,1040的周历和夏历4月庚戌47日,与公元前1057年的殷历4月庚戌47日。

10 结论

根据作者的考核成果,公元前1050年是作者换算表中唯一之年,兼有“牧野之战”的“既死霸/魄, 粤/越五日,甲子01日” 和 “大告武成” 的“四月既旁生霸/魄, 粤/越六日,庚戌47日” 与“四月庚戌47,柴,望” 的四分月相与干支纪日组合。

这一个公元前1050年是武王克商年的考核成果也证明了《竹书纪年》的“武王克商在辛卯28 年”是正确的记载。

在缺乏作者这里所术必须具有的考核工具条件下,其他克商年说全都被证是错误的。
公元前1046年
我觉得吧,用竹书记年的年代就对了。人家魏国的史书,很可能第一个记录者都亲自经历过牧野之战。考证来,考证去,谁说的明白。那天要是没有很明显的天象,岂不是永远都确定不了。

商晚期的疆域面积真的有现在全国版图的三分之二?

关于商代疆域到底有多大,历来说法不一,有人说商王朝疆域最大也就在黄河中下游一带,不会比夏王朝的疆域大多少。也有人有不同的观点,说商王朝的疆域在商纣王的时候,得到极大的推进,拥有很大一片。

我们通过史料可以发现,从商汤灭夏桀建国到武王伐纣、纣王亡国,商朝的疆域是不断变化的。准确来说,商王朝前期的疆域可能比夏王朝大不了多少,但中后期有较大的扩张,尤其是盘庚迁徙之后。盘庚迁到殷,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安阳一带,商朝才稳定下来,继而疆域有了较大的发展。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文献资料、考古学证明来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先看文献资料上的记载来看。

首先是《诗·商颂·玄鸟》上记载,“宅殷土芒芒”

这是形容商王朝的疆域广大,“正域彼四方。方命厥后,奄有九有”

这是说商汤征伐后,据有四方之地。“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四海来假,来假祁祁。景员维河。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

这是说居住在千里疆土的殷商民,四海之地、四海之民都来朝贺。四海就是指代的九夷、八狄、七戎、六蛮之地。

由此可见,商王朝的疆域很大,大到千里。


《左传·昭公九年》上有这样一段记载,王使詹桓伯辞于晋曰:“我自夏以后稷,魏、骀、芮、岐、毕,吾西土也。及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东土也;巴、濮、楚、邓,吾南土也;肃慎、燕、亳,吾北土也。”

西土就是周王朝的发祥地,实际上就是商王朝的势力范围。

西周灭商初期,承袭了商王朝的版图。


除此之外,甲骨文中也有商代疆域的记载,甲骨文中反映出氐族、方国也是探讨商王朝疆域的有力证据。专家的研究显示,殷墟甲骨文中涉及到的地名有1200多个。如果一个疆域过于狭小,显然不可能有这么多地方。当然,当时的地方跟现在的说法不太一样。

所以,我们还需要考古学的证据。不过要确定商王朝的具体疆域,我们必须先要搞清楚商王朝的中央地带,根据殷商遗址和《竹书纪年》等文献显示,殷商的中心地带范围就是在现在的河南、河北境内。


《竹书纪年》上记载:“仲丁迁于隞,河亶甲乙迁于庇,南庚迁于奄,盘庚自奄迁于北蒙,号之曰殷。……自盘庚迁殷,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纣时稍大其邑,南距朝歌,北据邯郸及沙丘。皆为离宫别馆。”

《括地志》上的记载是:“纣都朝歌,在卫州东北七十三里,朝歌故城是也。”


这些两段史料可以说明商代后期直至灭亡,中心范围都在河南河北一带。确定了中心范围后,我们再看殷商的四方所能达到的最远范围。

先看东方。

《诗·商颂·长发》上说:“相土烈烈,海外有截”,“

海外”指的就是现在的渤海和黄海之滨。

《左传·昭公九年》上说:“蒲姑、商奄,吾东土也”,

蒲姑就是今天的山东淄博,而商奄就是今天的山东曲阜。


所以说,商王朝势力范围已经达到现在的山东滨海一带。我们也可以从甲骨文中也可以得到证据。武丁之后,卜辞中已经增加有“水”字旁。如果不是到滨海,何来水呢?

上个世纪50年代,山东济南市出土不少殷商文化遗址,器物显示就有殷商时期的卜骨。山东青州苏埠屯也发现了殷商文化遗址,上面都有无字甲骨。


最为有力的考古证据是2003年山东大辛庄发掘的殷商墓葬遗址。专家推测,大辛庄遗址极有可能是商王朝在东方的一处集聚部落,估计就是方国的都城,方国也是商王朝的附属部落。

这些都说明殷商东部的疆域已经囊括了山东滨海一带。


再看南方。

《左传·昭公九年》上说:“巴、濮、楚、邓,吾南土也”,实际上商王朝的南方范围要比这个更大。《昭公四年》上说:“商纣为黎之蔸,东夷叛之。”

东夷就是甲骨文中的“人方”“林方”“虎方”,商的晚期,卜辞中常见征伐人方、尸方的记录。这些部落的活动范围就是今天的江苏、安徽、浙江、江西、东南大部分地区。也就是说商王朝晚期已经征服了这些部落,将他们纳入到自己的势力范围内。


上个世纪70年代,盘龙城遗址附近就有商朝贵族的墓地;湖南境内也发现不少殷商晚期的青铜器;江西境内也商代晚期的“新干大墓”,还有商王朝时期的窑场,这说明今天的江西是商王朝中后期重要的疆域。

21世纪初期,考古工作者在广东境内的博罗县发现殷商墓葬群,遗址中还有生活用品,这显示广东当年已经有殷商人在此居住。梅县、揭东县也都有商早期的文化遗址。2003年,佛山市发现商代的陶窑遗址和多种陶器。福建南靖、邵武等地也发现商代的墓葬遗址。

种种考古显示,商王朝的南方势力范围已经抵达到今天的广东、福建一带。


再看西边的范围。

《商颂·殷武》上记载:“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意思是说从前成汤建立殷商,那些远方民族氐羌,没人胆敢不来献享,没人胆敢不来朝拜的。

这就是将晚商的疆域来歌颂商汤的。氐是西部古老部落,活动范围在今天的陕西、甘肃一点,羌大概就是今天的太行山以西的山西中部和北部一带。


由此可见,商王朝的西边已经抵达甘肃、山西、山西一带。

上个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陕西汉中出土了殷商时期的青铜器,很多跟祭祀有关,可见此地是殷商一处重要的据点。而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可以反映出商王朝已经和这些部落有联系,商王朝的活动范围已经扩展到今天的四川一带。

最后说北方。

继续看《昭公九年》的记载:“肃慎、燕、亳,吾北土也。”这个“肃慎”是长白山一带的古老部落,而1947年在吉林也发现了青铜文化,正好佐证了这个说法。燕,就是现在的辽宁西部、内蒙一带。而且内蒙古赤峰市也发现了殷商的青铜文化。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商王朝辉煌的时候,势力范围或者说广义上的疆域,东边已经到山东一带,北边已经到东北,南边到广东、福建,西边到陕西、甘肃。

已经是现在全国版图的三分之二了。《淮南子·泰族》上说:“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前交趾,后幽都。”差不多就是商的疆域了。

可见,商王朝曾经是多么的辉煌!

君今庚甲未享通,且向江头作钓翁,玉兔重生应发迹,万人头上逞英雄。解释这四句的意思。

谁会解释这四句的含义,帮忙解释下,解释清楚了,马上就采纳!具体关于命运一类。

意思是你现在好比那周朝的姜太公,命运未通时,垂钓于滑水之滨,等待月亮重生光明时,便是你发迹的时机,将可以成为万人之上的英雄了。

在于表示当事人,时运未通时,只有守旧待时,不宜妄动。时运一到,自然名成利就。问疾病,须拖延,但终能痊愈。问行人,终会归来。问诉讼,最好避免。

扩展资料:

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亦作姜尚,中国著名历史人物,商末周初人。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别号飞熊,因其先祖辅佐大禹平水土有功被封于吕,故以吕为氏,也称吕尚。

相传姜子牙72岁时在渭水之滨的磻溪垂钓,遇到了求贤若渴的周文王,被封为“太师”(武官名),称“太公望”,俗称太公,被周武王尊为“师尚父” 。

姜子牙辅佐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 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纣的首席智囊、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法、兵、纵横等诸子百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

戊申签 姜太公钓鱼
君今庚甲未亨通 且向江边作钓翁
玉兔重生应发迹 万人头上逞英雄
【解说】
你现在好比那周朝的姜太公,命运未通时,垂钓於滑水之滨,等待月亮重生光明时,便是你发迹的时机,将可以成为万人之上的英雄了。
这首签诗,明告当事人,时运未通时,只有守旧待时,不宜妄动。时运一到,自然名成利就。此签有「庚甲未亨通」之句,自「庚」至「甲」正好五年,就是说在五年之内未能有所发展的意思。又「玉兔重生应发迹」句,可以解释逢「卯」则宜,或「月圆」之时有转机。
有黄某应律师考试,三次不第,心有不甘,第四次考完後,到仙公庙求得此签。因不明签意,来求解之。
那一年是民国七十二年(癸亥),为了慎重起见,连他的八字也配合推断,正好大运也在「庚申」运衰,我便告诉他明年恐怕还不行,後年(即七十四年)才有金榜题名的希望,黄某半信半疑的走了,七十三年甲子年仍然考不取,就再来问为什麼,告之,吕仙祖不是明白告诉你,庚到甲之年运未通吗?明年一定考取,且可名列前茅。果然民国七十四年以後优等成绩考取,真应了「庚甲运未通」之句。
很简单啊 就是你 现在 还没有到 发迹 的 时候 心态 放平和一点 不要去刻意追求 , 那样反而不好 时候到了的话 你就能一飞冲天了
本文标题: 武王伐纣的克商之年真的是甲子年吗 现在的研究进展如何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0310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谁有类似穷鬼的上下两千年类似的历史书汉初的太子刘盈和赵王刘如意的换太子风波中功臣集团对此什么态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