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大军势如破竹为什么不收复新疆全境呢?光绪二年,65岁的左宗棠抬棺入疆,历时1年多,收复乌鲁木齐,打败阿古柏,收复南疆!此时...
左宗棠大军势如破竹为什么不收复新疆全境呢?
光绪二年,65岁的左宗棠抬棺入疆,历时1年多,收复乌鲁木齐,打败阿古柏,收复南疆!此时,伊犁仍被沙俄占领,为什么势如破竹的左宗棠,没有率军攻打伊犁,收复全境呢?
1、想通过和谈收复伊犁
左宗棠打败阿古柏后,伊犁成了唯一被沙俄占领的孤岛。此时,俄土之间爆发战争,清廷有人建言,令左宗棠借机整兵,全力收复伊犁。
话好说,事难做!只是打一个阿古柏,年近古稀的左宗棠就四处筹款募捐,最终还要抬棺出战,此时面对更加强大的沙俄军队,应该何去何从?
此时,一个叫完颜崇厚的人,进入了清廷的视野。
完颜崇厚,时任兵部左侍郎、三口通商大臣,以擅长办理洋务而闻名。如果能通过谈判收复伊犁不是更好吗?
于是,在光绪四年,完颜崇厚任特使前往俄国,交涉伊犁归还事宜。
出人意料的是,完颜崇厚在俄国拿回来一个被认为是“丧权辱国的条约”——《里瓦几亚条约》。
刚刚被左宗棠的胜利,打了“鸡血”的清廷一片鼓噪之声,纷纷要求撕毁条约、与俄国开战,完颜崇厚也被判处了“秋后问斩”……
2、李鸿章反对开战并发出警示
在清廷的一片群情激愤中,年迈的左宗棠再次被委以重任。而左宗棠也抱以必死决心,坐镇哈密,兵发伊犁……大战一触即发。
此时,一向强调“海防”重于“塞防”的李鸿章,再三表示反对与沙俄开战,并给好友王壬秋写了一封信。信的主要内容如下:
士大夫之愚惑,朝廷之无人,亦可笑矣……天下事无一不误于相互牵挚,遂至一事办不成,良久感叹。处今时事,外须和戎,内须变法。若守旧不变,日益削弱,和一国又增一敌矣。自秦政变法而亡,后世人君遂以守法为心传。自商鞅、王安石变法而诛绝,后世人臣遂以守法取容悦。今各国一变再变,而蒸蒸日上,独中土以守法为兢兢,即败亡灭绝而不悔。天耶?人耶?恶得而知其故耶?
2.国内意见不统一,李鸿章注重海防,左宗棠侧重陆防。
3.如果开战清军不一定能打得过沙俄。
左宗棠击败阿古柏,收复新疆,他为什么不抓住机会收复伊犁?
为什么左宗棠不加把劲继续?清朝后期国力日渐衰落,能够收复新疆就已经很不错了,国家没有多余的物质基础来收复伊犁。左宗棠作为晚清的四大名臣之一,为清朝也是立下了汗马功劳,挺进北疆,收复了乌鲁木齐,很多人认为这是收服伊犁的好机会,但是当时的清朝已经是内忧外患,没有多余的力量来收服伊犁,最后采用换地的方式把伊犁收复回来。
当时的伊犁是被沙俄占领着,沙俄的军事力量还是很强大的。左宗棠在打败了分裂势力阿古柏,也是向朝廷建议继续收复伊犁,朝廷表面上虽然同意了这个提议。但是在实际行动上并没有给予过多的支持,只给了500万两军费,而这和左宗棠预想的军费还差很远,后来左宗棠想了一些办法,向洋商人、华商借款。
但是从他们那里借来的钱也是杯水车薪,单单置办武器装备就已经花光了现有的军费。其他的战略物资根本就没有,没有足够的兵力、足够的粮食怎么可能打赢沙俄,新疆的物资又很匮乏,这些客观条件都是收复伊犁的绊脚石。
当时的清朝政府其实是不敢和外国开战的,逐渐形成了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情况。天平天国等农民起义在国内大肆的攻占城市,清朝的内部矛盾也在不断的升级,清朝没有精力顾及新疆的情况。他们不敢和洋人开战,如果输掉了战争,清朝的统治将会面临更大的危机。
左宗棠已经打败阿古柏,为何不一鼓作气收复伊犁?
为何不一鼓作气收复伊犁?其实这件事真的怪不得左宗棠,他当然也想把伊犁地区完全收复回来的,但他真的是身不由己。有很多难题他根本没办法解决的,比如边疆地区的矛盾、物资储备不足以及沙俄军队实力过于强大等等。
一、关于清朝海防和边防的争论一直无法调和
当初阿古柏闹事的时候,朝廷中就发生了海防和边防的争论。李鸿章坚决要求注重海防,尤其防备日本,而左宗棠则认为边防与海防必须同时加强,否则西北的割据势力及沙俄就会乘机入侵的。虽然朝廷同意了左宗棠的建议,但主要是同意左宗棠打阿古柏,然后收复新疆,并没有授权左宗棠和沙俄开战。
二、左宗棠手里没有足够的物资储备来进行作战
朝廷虽然同意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建议,却没有给左宗棠足够的物资做准备。因此左宗棠只能去向外借款,钱是凑够了,但朝廷也没有足够的兵力、粮食和武器提供给左宗棠。最终这些东西又得左宗棠自己去准备,所以在打败阿古柏之后,左宗棠根本没有和沙俄打仗的物资储备。再加上新疆地区地广人稀,作战路线非常长,左宗棠也没有办法就地获得补给,所以和沙俄的仗他是没办法打下去。
三、晚清军队力量薄弱,无法与沙俄军队对抗
晚清时期,清朝军队在内作战非常勇猛,然而他们始终不敢与洋人开战,因为一旦打不赢的话,局面就无法收拾了。所以在解决和洋人的问题上,都是尽量以和谈为主,哪怕签订不平等条约,只要朝廷还在,割地赔款都能够接受。所以清政府其实都寄希望于通过谈判收回伊犁,没有必要打下去。
清政府出了名的软弱无能,为何却能从沙俄手中夺回伊犁呢?
左宗棠打败阿古柏后,为何不一鼓作气趁机收复伊犁?
左宗棠打败阿古柏后,为何不一鼓作气趁机收复伊犁?1865年,阿古柏入侵新疆,建立了“哲德沙尔汗国”,1871年,沙皇侵占伊犁,面对这样的情形,1875年,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1877年4月,清军分三路进军新疆,经过7个月的鏖战,在1878年1月,收复新疆之战取得胜利,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全境。
这里肯定有人会说,为何清军当时不一鼓作气拿下伊犁呢?还需要在1881年,让曾纪泽去和沙俄定约收复新疆呢?原因十分的简单,但是背后的含义却需要我们深思。当时的伊犁是被沙俄占领的。当时趁着清朝遭受了太平天国的打击,对于新疆的掌控不足,沙俄就趁火打劫,出兵占领了伊犁,单方面宣布“伊犁永远归俄国管辖”。
这样的行为,受到了当时清朝政府的抗议,面对这种情况,俄国驻华公使不得不对清朝发了一份外交照会,当时称道:“只因回乱未靖,代为收复,权宜派兵驻守,俟关内外肃清,乌鲁木齐、玛纳斯各城克服之后,当即交还。”这句话很好理解,充满着强盗逻辑。意思就是只要乌鲁木齐和玛纳斯收复,俄国就会归还伊犁。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时俄国根本不会想到,清朝竟然收复了新疆,当时李鸿章等人主张的是对新疆放任不管。幸好当时左宗棠站出来了,说了一大堆收复新疆的好处和放弃新疆的弊端,这才使得慈禧太后决定出兵收复新疆。后来左宗棠已经收复了新疆,没有继续前进,理由也值得我们深思。
当时左宗棠认为俄国既然留下了外交的通道,那么就先走外交,实在不行就出兵。于是慈禧太后同意了。派遣崇厚去俄国,谈判伊犁事情。当时的形式对于中国十分的有利,不论是外交还是军事。可是崇厚这个人竟然擅自和俄国签订了《里瓦几亚条约》,答应了俄国“通商、划界、赔款”的要求,使得中国丧失了伊犁以外的大片领土。
左宗棠听到消息之后,气炸了,上书朝廷,最后慈禧将崇厚革职入狱,派遣曾国藩的儿子曾纪泽前往俄国,此时左宗棠亲自带兵前往哈密,给曾纪泽做后盾,甚至左宗棠为了表达自己收复伊犁的决心,亲自抬了一口棺材。最后俄国屈服了,1881年2月24日,曾纪泽与俄国订立了《中俄伊犁条约》和《陆路通商章程》。清朝收回了伊犁,但是赔偿了俄国兵费900万卢布,而且还要失去伊犁霍尔果斯河以西之领土。这样的结果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也算是最好的结果了吧。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