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思想中有经世致用,体现着功利性,我们应如何看待这种功利性,是因为有其思想而必然导致的吗?经世致用,也可以理解为用自己的才...
中国传统思想中有经世致用,体现着功利性,我们应如何看待这种功利性,是因为有其思想而必然导致的吗?
什么是经世致用?
经世致用,是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
经世致用一词由明清之际思想家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等提出。他们认为学习、征引古人的文章和行事,应以治事、救世为急务,反对当时的伪理学家不切实际的空虚之学,对后人影响很大。
经世致用思想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思想家——孔子。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华文明的精髓,仔细分析儒家思想,可以看到,传统儒学本身就是一种“入世哲学”;
孔子不遗余力地宣传他的思想,目的就是要改变春秋末年社会动乱,礼崩乐坏的局面,恢复他理想中的社会秩序。另外,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不尚思辨。
扩展资料:明代经世致用的思潮及其特点
明末,由于王阳明后学的盛行,士林学风"束书不观,游谈无根"(黄宗羲语),空疏已达极点。有的打机锋弄隐语,几近狂禅。针对明末学风的空疏,清初一些学者起而提倡"实学"。
所谓"实学",用当时颜习斋的话说就是"实习、实讲、实行、实用之学",而贯穿这所谓"实学"的一个中心思想,便是经世致用的精神。
所谓经世致用,就是反对学术研究脱离当前的社会现实,强调把学术研究和现实的政治联系起来。而以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发挥自己的学术政治见解,并用于改革社会。
以古为镜,资治当代,是古代史学经世致用的一个具体体现。《后汉书》的作者范哗在《狱中与诸甥侄书》里更是直接表示,他撰修史书的目的是“欲因事就卷内发论,以正一代得失”。范氏是历史上第一位明确揭示修史旨在经世致用的史学家。在唐代,不仅有唐太宗的“三面镜子”(《旧唐书·魏徵传》:“以钢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传为佳话,更有魏微、杜佑等人的身体力行和榜样。杜佑的《通典》就是以“经邦济世,富国安民”为原则,“实采群言,征诸人事,将施有政”(《通典·食贷序》)。在由宋代到明清的历史上,虽然学术领域被“徒托空言”的理学主宰着,但史学的“经世”思想仍然在发展。
详今略古,重在近世,是古代史学经世致用的又一具体体现。在古代学术领域中,不知出现过多少这样那样的文献。考察其中那些被历史波涛冲刷得无影无踪的著作,厚古薄今、无视现实很可能是其消亡的一大原因。而在那些世代留传的名作中,则大都具有详今略古、重在近世的优良传统。在这方面,号称“史界两司马”的巨著《史记》与《资治通鉴》,具有极大的典型性。这两部通史都是立足于广阔的时空间架,最大限度地展开有关近现代的整幅画卷,根本目的就是试图以宏观鸟瞰的历史经验资治当代。在司马迁《史记》的一百三十卷中,如果春秋以前作为古代史,春秋至秦王朝作为近代史,秦汉之际至汉武时期算作现代史,则全部写和重点写近现代史的部分,约占全书的半数以上。例如“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中,大多数传主都是近现代人。在司马光《资治通鉴》所反映的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巨大时间跨度中,战国及秦汉部分六百二十二年历史,仅用了六十八卷,而隋唐及五代部分三百七十一年历史,却用了一百一十八卷,由此可见,愈是接近于近现代,内容便愈是详尽。
中国古代史学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原因固然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它始终深深植根于社会实践的士壤中,以“经世致用”为根本目的,以解决现代社会重大问题为宗旨,因而永远拥有方兴未艾的勃勃生机。
如何看待网络小说与经世致用
之前是对一些现象没有感觉,现在在一些选定的时间和场合,对一些人讲的话和做出的反应,都能够隐约感觉到他对某件事儿的意图,很有收获。
第二,用心看。我们有感触、有所体会的内容通常与自己现在以及过去的生活经历有关,有体会了,停下来想一想,加深印象,别一带而过。
第三,书上写的人情世事和作者的性格、经历有关,选择好的作者,学些有用的东西。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