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大爆炸时奇点外面是什么?所谓里外即空间,所谓先后即时间。而这两个概念被爱因斯坦合二为一:时空。相对论中永远有时空,它是不变的...
宇宙大爆炸时奇点外面是什么?
所谓里外即空间,所谓先后即时间。而这两个概念被爱因斯坦合二为一:时空。相对论中永远有时空,它是不变的,而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是依赖于观测者的,有一定选择的自由。只有给定了观测者,时间和空间才是泾渭分明的,否则他们是囫囵一大块,只是时空。在广义对论中,时空是个四维曲面(流形)而在宇宙学中,认为它是一个四维球面。注意!这里的四维球面并不是说空间像个气球,而是说时空本身是个球面。时间前进是在球面上走,空间移动也是在球面上走,不论如何,人是不可能跑到这个球面的外面去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说宇宙外面是什么这个问题无法回答的原因了。因为没人知道怎么跑出宇宙这个球。作为常年生活在欧氏空间的凡人而言,这里的理解可能会不到位。你们这群凡人多思考多感受。于是呢,大爆炸是什么?就是说现在时空的空间分量(以地球为参考系)类似于一个球面上的圆(实际上是个四维球面上的三维球面),它以前很小,再以前更小,再往前,它就变成一个点了!这就是大爆炸的奇点。注意,一个球变成一个点,这是一个非平凡的过程。本来有三维空间呢,现在就剩一个零维的点了,那空间哪去了。为了防止思考这个难解的问题,我们不妨从极限的角度看,在这个三维球变小的时候,空间也慢慢的蜷缩成一个更小的玩意。如果你给定一个观测者的话(虽说这样的观测者会被烧死在早期宇宙的热汤里不过无所谓),观测者的时间轴与空间坐标系也就卷曲了起来,然后越来越卷曲,直到最终变成一个点。
在目前最正统的宇宙学课程里面。奇点是时空的开始,讨论它之外的都没有意义。有的提及宇宙大爆炸理论不一定完全正确,诚然,任何物理理论都有局限,但是目前而言,大爆炸理论目前还是被普遍承认的,并不是说因为星系之间相互远离就是大爆炸理论的唯一基础,CMB和原初核合成也是大爆炸理论最为坚实的后盾。简简单单的认为大爆炸是人造理论,有点低估了现在宇宙学的深度和广度了。至少,目前的宇宙学家自己不会质疑宇宙大爆炸理论,而是把它当作基本事实,注重于测量各项基本常数,以及恼人的暗物质暗能量去了。
大爆炸,仅仅是一个人为构造出的理论。它符合了很多很多的物理现象,但是有一些最基本的假设是没有办法验证的。作为一个物理理论,它有能解释的现象,也有不能解释的现象,诸如“大爆炸是怎么产生的”,“大爆炸外面是什么”这类问题就不是大爆炸理论可以解释的问题。现在的物理理论可以把宇宙回溯到大爆炸后的某一时间点,然而暂时还不知道这个时间点之前发生了什么,诸如宇宙源自一个奇点之类的说法仅仅是一种合理外推而已。同时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继续往大爆炸奇点走的过程中出现一些相变,让这个“合理外推”不再合理,这个时候大爆炸的奇点还存在么,宇宙到底源自什么地方,宇宙外面是什么。这些问题也许会具有新的意义。
137亿年前宇宙大爆炸时,奇点的外面是什么?
关于宇宙的起源,我们平时听得最多的应该就是“大爆炸理论”(The Big Bang Theory),我们一般都会将其理解为,一个体积极小、密度和温度都极高的奇点,在137亿年前发生了无与伦比的爆炸,并在随后的膨胀过程中渐渐演化成了现在的宇宙。
“大爆炸理论”是目前科学界认同度最高的理论,但要让我们去理解这个理论却并不容易,其中最让人困惑的就是,137亿年前,宇宙大爆炸时的奇点到底有多小?奇点的外面是什么?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下。
奇点这个概念来自于数学,它是指让数学表达式没有意义的点,比如说在 f(x) = 1/x 中,“x = 0” 就是这个数学表达式的奇点。因此我们也可以将数学中的奇点理解为,一个在数学中无法处理的点,同样的道理,所谓宇宙大爆炸时的奇点,其实是指在物理学中无法处理的点。
人们长期以来对宇宙的观测数据表明,宇宙是处于一个加速膨胀的状态,科学家根据这一现象,利用现有的物理理论对其进行时间回溯,试图从中找到关于宇宙的一切答案。那么现在的科学家已经将宇宙回溯到哪个时间段了呢?答案就是宇宙大爆炸后的 10^-43 秒(普朗克时间)。
科学家将大爆炸后的 10^-43 至 10^-35 秒这段时间,称为“大统一年代”(Grand Unified Era),这个时间段里,宇宙的温度高达 10^27 至 10^32 开尔文,在如此高的温度下,除了引力之外的三种基本力(强力、电磁力以及弱力)是全都合并在一起的(这符合现代物理学中相关理论的描述,并已在实验中得到部分验证)。
非常遗憾的是,“大统一年代”就是现代物理学的相关理论能够描述的极限了,因为在大爆炸后的 10^-43 秒之前,整个可观测宇宙都在普朗克长度(约为 1.6 x10^-35 米,现代物理学意义的最小长度)以下,根据广义相对论的预言,在这样的尺度下四大基本力会合而为一,然而现在并没有任何的理论能够合理地描述这一现象。
简单地讲,就是在回溯宇宙的过程中,现代物理学的解释是有一个极限的,而这个极限所描述的点,就是宇宙大爆炸的奇点。因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宇宙大爆炸的奇点不是位于空间中的一个点,而是宇宙在过去的时间里所处的一个状态。有了以上的认识,我们就可以来回答上述的两个问题了。
一、宇宙大爆炸时的奇点到底有多小?
科学家回溯宇宙的过程,就好比将一部影片倒着播放,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宇宙在以一定的速度在缩小,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137亿年前宇宙大爆炸的那一刻。我们从中得到了两条重要的信息,第一是这个过程的时间是有限的,第二是在这个过程中宇宙缩小的速度也是有限的。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并不能“看”到宇宙的全部,只能“看”到其中的一部分,我们将这一部分称之为“可观测宇宙”。好的,现在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推理:一个以有限的速度不停缩小的物体,在有限的时间内,其体积必定不会是“无限小”,而应该是“有限小”。
同样的道理,不管可观测宇宙缩小到什么程度,它必定会有一个“有限小”的体积。这个体积有多小呢?前面我们已经知道了,宇宙处于奇点的状态时,整个可观测宇宙的尺度是在普朗克长度以下的,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小得难以想象的体积,但我们不能就此下结论,认为宇宙处于奇点的状态时,体积就是极小的。
因为可观测宇宙只是整个宇宙的一部分,在可观测宇宙之外,仍然有着其他的存在,事实上,我们必须将这所有的一切全包括进来,才能称之为宇宙。那么宇宙有多大呢?按照目前我们对宇宙的认知来看,宇宙是无限大的。换句话说,就是宇宙是由无限个像我们这样的“可观测宇宙”组成。
当宇宙处于奇点的状态时,实际它还是由无限个“可观测宇宙”组成,虽然此时它们的体积极小,但是它们的数量却是无限的。那么一个由无限个体积极小的“可观测宇宙”组成的宇宙,它的体积有多大呢?答案当然是无限大!
处于奇点状态的宇宙,这里我们可以粗略地将其称为“宇宙大爆炸”时的奇点,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137亿年前,宇宙大爆炸时的奇点,其体积依然是无限大的。
二、奇点的外面是什么?
得出了“宇宙大爆炸时的奇点无限大”的结论以后,这个问题就可以给出合理的解答,即:对于一个无限大的物体来讲,根本就没有“外面”可言。
最后总结一下,“大爆炸理论”是科学家根据现在观测到的现象,通过时间回溯的方式推测出的一个理论,然而当时间回溯到所谓的“宇宙大爆炸”那一刻,现有的物理学就再也无法描述之前发生的事情了,于是奇点就出现了。也许在不久的将来,科学家会找到一种新的理论,能够完美地解决目前的困境,到那个时候,这个奇点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宇宙大爆炸之前是个寄点,那么这个寄点外面是什么
宇宙诞生于奇点,那奇点之外是什么?
当年,天文学家观测遥远的宇宙时发现,除了少数邻近的星系在靠近银河系之外,其他星系基本上都在退行,而且退行速度随距离而成正比例增加。于是,天文学家知道宇宙正在膨胀的事实,宇宙大爆炸理论也因此被提出来。
既然宇宙在膨胀变大,那么,越久之前的宇宙就越小。而在138亿年前,宇宙小到只是一个体积无穷小的奇点,这被认为是宇宙的起源。根据宇宙大爆炸模型,如果宇宙是从大爆炸中诞生,那么,早期宇宙肯定很热,并且当时的热量还会残留到今天。后来,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有力地证实了这一预言。
根据标准宇宙模型,奇点就是宇宙最初的状态,时间和空间在这里全部归零,没有比这更早之前的时间概念,也没有外面的空间概念。宇宙是从奇点中大爆炸诞生,时间和空间才被创造出来。
在宇宙形成之后,宇宙本身不断从奇点中创造出空间,而不是宇宙奇点在空间中膨胀开来,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我们现在所生活的宇宙就是当年奇点本身扩张出来的结果,这就是宇宙的全部。
目前的理论只能认识到奇点就是一切的起源,无所谓奇点之前和之外。正如霍金所言,谈论宇宙起始之前是没有意义的,宇宙在开始之前就是虚无,什么都没有,哪怕是空荡荡的空间都没有。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我们目前对于宇宙的了解仅限于宇宙诞生38万年之后的事情,因为在那之后宇宙才有了第一道光,并且它们直到今天还在宇宙中传播,只是现在已经衰变为微波。而在那之前,宇宙是不透光的,我们根本无法了解当时的宇宙具体情况。理论上,目前能够探究宇宙最早时期的手段只能借助于中微子、原初引力波等非电磁波方式。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