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福州人林觉民的《与妻书》?他出生福州,三坊七巷,殷实的大户人家,留学海外,学业有成,精通中、日、英、德、四国语言,而且新...
如何评价福州人林觉民的《与妻书》?
是的,这个人就是——林觉民,这封信就是《与妻书》。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
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
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节选自林觉民《与妻书》
意映卿卿如晤,你看这开头,卿卿,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
可见林觉民,也常怀,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之愿望。
面对当时中华大地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的惨淡,他的选择是用超越男女情爱之心,以爱天下人之大爱,所以他才敢先爱人而死。
他把人生绝笔写成了不朽的情书,他把对一个人说的情话变成了对整个民族告白的声音,而且他还用自己的生命和行动践行了这份诺言,以天下人为念,当以牺牲小我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与妻书》之所以能流传百年,不仅因为林觉民对妻子的缱绻情意,更是因为他对整个民族的牵心挂念;而历史之所以能够以一字一句便拨动你我的心弦,是因为历史向我们传达的思想日久弥新。
语文老师讲《与妻书》学生感动泪崩,你能看懂百年前的爱情吗?
《与妻书》是清朝末年革命烈士林觉民在参加广州起义前写给爱妻陈意映的一封绝笔信。之后林觉民参加广州起义,被俘后从容就义,是著名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在信中他称呼爱妻为意映卿卿,在信里,他深情的呼唤了妻子49次。足见他对妻子深沉的爱,但这份爱,在祖国和人民面前又不得不作出了让步,林觉民不负天下人,却独独辜负了自己的发妻。
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望其真有
《与妻书》中字里行间都饱含了林觉民对于妻子满满的爱意。作为一个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林觉民本应不信鬼神,但因为心怀对妻子深深的不舍,他宁愿自己可以化作鬼魂,只为能常伴妻子左右。在信中他时时安慰爱妻,解释赴死的原因,委婉的表述了对于妻子深深的爱意,字字句句仿佛在妻子耳边低声细语,轻声呢喃,饱含了对爱妻的愧疚之情。通篇文章即缠绵悱恻又荡气回肠。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
林觉民将个人的情爱与对于国家人民的大爱融合在一起,正是因为爱你,才不忍你身处这乱世之中,极具感染力。将家国情怀与个人对于妻子的爱高度融合统一。正是革命先辈这种舍小爱为大爱的革命情怀,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信中饱含林觉民对妻子深深的歉意,无法与妻子相伴一生的遗憾,以及为国捐躯,慷慨赴死的决心。这种家国情怀,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与妻书》即是一封写给妻子的绝笔家书,也是对当代青年很好的激励。
常说人类的悲欢并不能想通,但这篇《与妻书》却依然能在相隔一百多年后,引起当代少年的共情。虽然我们离那个烽火硝烟的岁月已经很远了,但是这种不负天下人,唯负汝一人的情怀,这种个人情爱与家国情怀冲突又能相融合的激烈情感很容易激起当代青年的共情。
林觉民英勇就义时,只有24岁,而妻子陈意映只有23岁,肚子里还怀着他们的第二个孩子。在林觉民就义后陈意映生下遗腹子,在两年后,也因抑郁成疾离开了人世,追随爱人而去。
林觉民的《与妻书》,妻子看完为何泪流满面呢?
清朝宣统三年(西历1911年),林觉民接受同盟会指派,前往福建联络革命志士,准备在广东发动反清革命。该次革命行动,便是近代史上著名的“黄花岗起义”。在起义之前的前三天,林觉民撰写了《与妻书》,作为自己的家书和遗书。从《与妻书》的内容来看,林觉民其实是抱着必死之心去参与这场起义的。
林觉民牺牲后,林觉民留下的遗书被人辗转带走,并送达林觉民家里,这时候,林觉民的妻子才看到《与妻书》,并知道林觉民已经牺牲了。
《与妻书》背后的故事,让人感到辛酸落泪。
林觉民的成长
光绪十三年(西历1887年)林觉民生于福州一个乡绅家庭。其养父是一个廪生——在大清朝那会儿,这个身份也算得上是一个有点身份地位的人。林觉民得益于这样的环境氛围熏陶,加之天赋较好,因此很小的时候,就熟读儒家典籍。
不过,林觉民似乎生来对儒家学说不感兴趣。少年时候,林觉民在养父的期盼下,虽然也曾参与科举考试,但是对于科举考试和功名利禄,林觉民始终提不起兴趣。因此,在一次科举考试中,林觉民直接在卷子上写了“少年不忘万户侯”这七个大字,来表达自己对科举制度的不满。那一年,林觉民只有13岁;那一年,中国面临着被洋人瓜分的命运。
其实林觉民的这种行为,是中国近代史上独有的现象。此时的大清被洋人打开国门已经六十年,象征着中世纪文化的儒家学说、科举制度,和近代文明在华夏大地发生着交锋。读书人不自觉地站在了两个阵营。有支持传统主张抱残守缺的,也有主张全面革新的。
林觉民成长于旧知识分子家庭,但却又有幸生于福建,因此,林觉民注定受到新旧文化的影响,最终,西洋文明在林觉民的思想里占了上风,让林觉民对封建文化产生了否定心理。
光绪二十八年,林觉民考入全闽大学堂。西式学堂的教育,让林觉民更加全方位的接触到了西方文明,并且,林觉民对西方文化的认同更深了。
革命志士林觉民
林觉民是一个有思想的人,更是一个有着改造社会意愿的人。
以一己之力来改造一个社会,这种想法在任何时代都让人感到荒唐。但是,近代世界各国的革命,其一线参与者,几乎都是这些看似荒唐、看似不知天高地厚的人。而对于这些革命者来说,这些嘲笑他们的人,其实是值得怜悯的。
如同鲁迅的《药》里面描述的场景一样:革命者告诉监狱的人,大清的天下不是爱新觉罗家族的,更不是旗人的,而是全天下民众的。结果,居然引起乡民讥笑。
革命者往往是前卫者,而前卫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和当时格格不入,意味着被视为离经叛道,更意味着被当时的人视为怪物而离弃。
因此,林觉民是苦闷的。苦闷之余,林觉民需要突围,需要寻找自己想要的世界。于是,光绪三十三年,林觉民选择东渡日本去留学。
终于,在日本,林觉民如愿以偿找到了自己的同志:日本存在着大量的同盟会会员。很多民国时代的风云人物,不论是北洋系的还是南方系的,其实,都有过在日本留学的经历——比如山西王阎老西、浙江督军孙传芳等等。
林觉民在日本找到了同盟会的机构,并成为福建分会的骨干成员。就这样,林觉民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革命者。
舍生取义
宣统三年正月,同盟会准备在广州发动起义。当时远在日本求学的林觉民得到消息后,急忙赶赴香港,表示愿意参与这次起义。于是,有了林觉民返回福建老家召集志士的一幕发生。
林觉民返回老家后,还专门去看望自己阔别许久的妻子。此时林觉民的妻子陈意映已经身怀六甲,而林觉民不敢保证自己此次前往参加起义,能够活着回来。于是,林觉民只好强压自己内心的千头万绪,强颜欢笑,唯恐妻子知道自己将要做的事情,从而影响身体。要知道,孕妇的身子骨很弱的。
林觉民探视完妻子以后,借故离开了家里,继续参与起义活动。
宣统三年四月二十七日,黄兴率领起义军在广州发动起义。林觉民参与攻打总督府的战斗。不过,结局是意料之中:少数民间武装组成的小股起义军,和清军打游击战或许还绰绰有余,但如果正面冲突,结局可想而知。
因此,参与起义的义军遭遇清军主力后,很快遭遇重创,林觉民也在这一战斗中被清军俘虏。被俘后的林觉民慷慨陈词,表示对反清革命的形势极为看好,最终,林觉民被清政府处死,享年二十四岁。
林觉民被处死后不过半年左右时间,广东光复,随后不久,清朝灭亡。志士,倒在了黎明的前一刻。
烈女陈意映
陈意映嫁给林觉民的时候,是光绪三十一年的事情。从光绪三十一年陈意映嫁给林觉民,到宣统三年林觉民英勇就义,陈意映在林觉民家里一共生活了七年。而这七年时间里,林觉民很少在家。
和一般的女子往往会因为丈夫不在家而产生怨恨心理、深闺寂寞不同,陈意映十分支持林觉民的想法:因为陈意映虽然没有参与革命,但却也是一个开明且进步的女子。并且,因为林觉民的有见识和果敢担当,陈意映对林觉民,还夹杂着一丝敬仰的感觉。
但即便这样,当陈意映收到林觉民的《与妻书》的时候,她还是忍不住泪流满面起来。对于丈夫的牺牲,陈意映还是感到很痛苦和伤心。但毕竟陈意映还怀着林觉民的遗腹子,因此,陈意映强行让自己振作,最终,生下了林觉民的孩子。随后不久,在郁闷中,陈意映去世。
好在,陈意映已经目睹了清朝的灭亡和民国的新生。或许,九泉之下,她可以让林觉民瞑目了。
怎样看待林觉民《与妻书》中用太上忘情之意?
太上之忘情是指忘情并非无情,出自清·林觉民《与妻书》。
名词释义
1、熟语,古人有“太上忘情”之说,意思是修养最高的人可以忘记喜怒哀乐之情,也就是没有感情的意思。“之”,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
如:不能学太上之忘情。——清·林觉民《与妻书》。也同最上忘情,如:最上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陵越《古剑奇谭》角色
2、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
3、忘情并非无情,忘情是寂焉不动情,若遗忘之者。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一言。
《与妻书》
《与妻书》是林觉民在1911年4月24日晚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一封绝笔信。在这封绝笔信中,作者委婉曲折地表达了自己对妻子的深情和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祖国深沉的爱。
他把家庭幸福、夫妻恩爱和国家前途、人民命运联系在一起;把对妻子亲人的爱和对国家人民的爱连为一体,阐述一个深刻的道理:没有国家和人民的幸福,就不会有个人的真正幸福。全文感情真切,笔调委婉动人,读后令人荡气回肠,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