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赵括,纸上谈兵的赵括赵括其实是个挺强的人只是战斗经验不足而且白起毕竟身经百战用计断了他的粮草但是赵括的表现还是挺勇敢的误...
如何评价赵括,纸上谈兵的赵括
你认为赵括真的是纸上谈兵的无能之辈吗?
纸上谈兵,在中国是妇孺尽知的一个历史典故,望文生义,是指只会在纸面上谈论打仗。在生活中常用来比喻某些人只会夸夸其谈,空谈理论,却不会解决实际问题。纸上谈兵典故的由来,就是古代战国时期赵国年轻将领--赵括。
赵将-赵括
战国末期,诸侯国的兼并战争已经发展到了白热化的阶段。秦赵两军在长平地区互掐,战争旷日持久,赵军主将廉颇坚守不战,秦军也打不动,双方谁也奈何不了谁。于是秦国施行反间计,致使赵孝成王调走了老将廉颇,换上了年轻将领赵括。而秦军主将,也由杀神白起,替换掉了王龁。长平之战最后,赵国惨败,赵括死于秦军乱箭之中,赵军四十万众被坑杀殆尽,只剩二百余年幼士卒生还。
秦将-白起
那么赵括真的只会纸上谈兵,是无能之辈吗?
我看未必!从史书记载来看,赵括虽然算不上名将,但其军事造诣也算中上,倒霉就倒霉在败给了战国时代有着“杀神”“人屠”之称的白起,并且其部下40万众被坑杀,是古代最大的杀降事件。于是赵括就成了纸上谈兵的头号“背锅侠”,直至如今。
长平地理位置
1、“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
赵括从小就是爱学习,对打仗有兴趣的小伙子。并且其军事理论知识非常深厚,就连常年带兵打仗的父亲赵奢,都不能难住他。可见赵括这位官二代,并不是常见的纨绔子弟,而是有着相当的军事造诣,军事谋略知识的。
2、“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博战,”
赵军被秦军围困40多天,存粮不多,赵括便亲率精锐士卒冲击秦军,试图打开突破口。
我们可以看出,赵括不只是会“纸上谈兵”,其武艺也是相当不俗的,是个文韬武略型的将领。不然,谁敢带阵冲锋?冲锋也是得有两把刷子的。
秦军坑杀赵军降卒
3、赵国乃四战之地,大大小小战斗经常发生。我们结合赵括的官二代出身与文韬武艺,赵括在长平之战之前,肯定带兵打了大大小小的战斗,有着相当的带兵打仗经验,或许还表现不俗。否则,赵王怎么可能让一个从没领兵打仗的人,一下子就去指挥40多万的大军?
4、史载,赵括出征之前,非得叫赵王赏赐金玉与豪宅。于是赵括又落得一个纨绔子弟,贪财好色之名。可是,秦将王翦出征之前,也让秦王多赏赐良田美宅,为何王翦又落得一个很会做人的评价呢?
赵括与王翦一样,无非都是想安君主的心罢了,试图让君主以为,臣下带兵只想谋求富贵,并不贪恋权力,并无谋反之意。可见赵括和王翦,都是聪明人。
赵括究竟是纸上谈兵还是真正的知兵之人?
在现实生活里,我们经常会听到“纸上谈兵”这个词。在学生时代,我看《史记》,看到长平之战这一段,对那被白起坑杀的四十万赵军很是扼腕叹息。同时,我也对赵括这个罪魁祸首感到非常愤怒,认为就是他葬送了这些人。“纸上谈兵”这个词也成了赵括的代名词,在我心中成了一个极度的贬义词。
到了参加工作,接触社会时间长了,我才对“纸上谈兵”这个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现实生活里,被称作“纸上谈兵”的人大多是些什么人?大家可以看看身边是不是有这样的人,或者你就是别人口中的“纸上谈兵”的人?
被别人称作“纸上谈兵”的人,基本都有以下一些特点。一是有文化。这种人喜欢读书,爱好学习,对业务熟悉,惯于钻研。二是,有能力。这种人看待问题有自己的观点,能够提出自己的想法,拿出自己的解决办法。三是,有性格。这种人不同俗流,不愿意背叛自己的良知,不轻易放弃自己的观点,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四是,大多不得志或者难以得志,因为自己的特立独行被别有用心的人冠以“纸上谈兵”压制,根本难以得到一展才华的机会。
纸上谈兵
而惯于说他人“纸上谈兵”的是什么人呢?恕我直言,这些人大多心术不正,没有多少真实本领,而且还热心权力地位。为了保住他们的权位,对于有能力有才干有性格的年轻人,给以打击压制。而“纸上谈兵”就是这些人使用纯熟的一根大棒。更通俗的一句话就是“此人只有理论知识,没有实践经验,不可重用。”你不用人家人家哪里来的实践经验?!你看看你自己或者身边的人是否中过招。
现实如此,由今及古,使我对那个历史上“纸上谈兵”的赵括形象产生了动摇。赵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历史是否真的如《史记》中所说的一样呢?
二,赵括在历史上的记载。
我们对赵括的印象主要来自《史记》。而《史记》中记载赵括的事迹主要散见在围绕长平之战的段落里。它们分散在《史记》的《秦本纪》、《赵世家》、《田敬仲完世家》、《白起王翦列传》、《平原君虞卿列传》、《范雎蔡泽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等部分。
具体的经过我就不再叙述了。主要经过是秦军占领上党,上党的吏民逃走,廉颇率领赵军前去抵御秦军并安抚吏民。在秦军的进攻下,廉颇屡战屡败,损失很大,被迫坚壁死守,双方进入对峙状态。秦国用应侯的反间计,诱使赵国更换了主帅,用纸上谈兵的赵括换下廉颇。
赵括到军队后,更改了廉颇的部署,主动出击秦军,被白起用奇兵包围。在饿了四十六天后,赵括将精锐部队分为四队,反复与秦军博战,最后赵括在前线壮烈阵亡。赵括死后,他手下的四十万人投降秦军。除了二百四十个小孩子外,这些人全部被白起坑杀。白起的秦军也死亡过半。
长平之战
这段历史记载仅从表面看似乎还说得过去,看过以后,赵括的“纸上谈兵”的形象立刻印入脑海。可如果仔细推敲一下,这段历史简直漏洞百出,无法自圆其说。我对司马迁的印象还是比较好的,虽然他的《史记》人称“谤史”,但我还是认为有大半是可信的。但是在这段历史上,他为什么会处理的如此粗糙,不合情理呢?
不过仔细想一想,秦国建立之后,焚书坑儒,把其他国家的史书全部烧了,只留下秦国的历史。司马迁的《史记》一方面是依靠秦国留下的历史,一方面是依靠自己去采集民间的传说,经过自己加工而写成的。
对于长平之战,他只有按照秦国的历史先记载下来,然后再加入赵国的民间传说。秦国历史主观性强,而赵国的传说那就更不可信了。四十五万人死亡的大悲剧,必须要有人负责。战死沙场的赵括正好成为老百姓发泄的对象,更何况有人还为了推卸责任推波助澜。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赵括就这样成了“纸上谈兵”的代表。
赵括
三,赵括指挥的“长平之战”的结果。
从那段历史里,我们可以透过《史记》的零零散散的记录,推测出一些东西。还原当年的一些真实的情况。这样才能挖掘出到底是谁,一定要把“纸上谈兵”的帽子戴到赵括的头上。
首先,我们看看,这场战役赵国到底有没有取胜的希望。在国力上,秦强赵弱这不用说了。秦国的粮食充足,漕运省力,不可能产生后勤不足的情况。而事实上,我们也从来没有在历史上看到秦军有过后勤方面的危机。
在外交上,秦国和赵国交战,正合其他国家的意愿。最好它们可以拼个两败俱伤,才能符合各国的愿望。不管秦大胜还是赵大胜都不是列国愿意看到的。所以大家都在坐山观虎斗,没有人会去主动插手。这样,赵国只有靠自己和秦国死扛,没有其他任何的希望。
在军力上,秦军是实实在在的军队,而赵军里面混杂着大批的上党难民。赵军根本不是秦军的对手,能够勉强维持对峙已经是极限了。有人说廉颇在等待秦军疲劳后反攻,简直就是痴人说梦。让你带领一群职业军人和老百姓对半的混合军队,去打败百分之百的数量超过自己的职业军人,你敢说自己能百分百的成功吗?
从以上这些方面来说,赵军必败。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秦国胜利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但是赵括的出场打破了这个平衡。
都说赵括是纸上谈兵,那他的真实水平究竟怎么样?
这个成语是源自于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主角是赵国的大将赵括,他是马服君赵奢之子。生于将门世家,赵括从小就接受了非常好的军事教育,熟读各家兵书,对于一些知名战例、战阵的演变如数家珍。
长平之战是赵括唯一指挥的大型战役,此战的结果,以赵国四十五万大军被斩首坑杀告终,赵括也因此背上了“纸上谈兵”的千古骂名。然而近来不少学者和历史爱好者认为,赵括并非纸上谈兵,相反,他有着非常优秀的军事素养。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1. 赵王将老成持重的廉颇换下来,让年轻的赵括担任主帅,虽然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秦国的离间计,但是离间计的效果还在于赵王对赵括的印象,若是赵括真的没有本事,赵王以及赵国王公大臣,也不会相信这等计谋。
所以,赵王能够力排众议,坚持将45万大军以及赵国的命运押在赵括手中,从侧面也
可以证明,赵括的军事才能是得到国君以及部分大臣的认可的,并非泛泛之辈。
2. 长平之战持续了三年,开始是赵国的廉颇和秦国的王龁对阵,王龁的军事才能是不如白起的,但是廉颇却节节败退,连续丢失两条防线,最后才退守到长平。
等到赵括担任主帅以后,秦国换上了白起,并且还严密封锁这个消息,从秦国换将的事件和禁令,可以看出白起对赵括是极为重视的,因此这也能证明赵括的军事水准是非常高的。
3. 大部分赵军是投降后被坑杀的,而在这场战役中,秦国也付出了20万的伤亡。赵军被秦军围困,是因为赵括不知道主帅是白起,所以才冒进中计,但是在中计之后,他能迅速地建立起有效的防守阵营。
赵括的被围并不意味着彻底失败,如果赵国此时外交顺利,能够请来援兵,赵军依旧可以组织起强有力的反击。赵括数十万大军断粮40多天,但是没有兵变和叛逃,在最后的突围中,如果赵括没有被乱箭射死,白起也不会轻易的取得胜利。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都能证明赵括有着很高的军事素养,例如在赵奢进攻麦丘的战役中,正是靠赵括才取得了胜利。当时墨家子弟死守麦丘,赵奢付出了大量的伤亡,却久攻不下,此时赵括提出用投石机将粮食投进城内,动摇城中百姓死守的决心。赵奢按赵括的计谋去做,果然成功攻下了麦丘。
综上所述,赵括并非纸上谈兵的庸才。当然,一些历史爱好者过分的吹嘘赵括,甚至将他和廉颇等名将相提并论,也有失偏颇。
你怎么评价长平之战的赵括?
我认为赵括确实缺乏领军作战经验、所以说纸上谈兵的评价也算正确。但我认为赵括虽非千古名将,但也不是一无是处的庸才。还是可圈可点的。
首先看看长平之战的赵括是何人:
赵括: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从小熟读兵书、与人谈论兵事,从来不曾输过,所以为人非常骄傲自负。
秦赵为何会爆发长平之战:
秦赵长平之战只为争夺上党地区。为何呢?上党是赵国的命脉,东可攻邯郸,北可攻晋阳,就连最后秦国一统六国时,上党都是通往赵国的必经之地!所以乃是决定秦能否灭赵甚至东出攻占六国和赵国乃至东方六国能否抵抗强秦的战略要地。所以,秦赵两国对于上党地区都是志在必得,谁也输不起。
长平之战的交战经过结果分析
交战的前三年,秦国的主将为王翦,赵国的主将为廉颇,老将廉颇采取以守为攻的策略。若打持久战,秦国的综合实力远超赵国,粮草的供应也比赵国充足,秦赵两国如果僵持下去,那最终能赢的也未必是赵国,很可能赵国先崩溃。
之后秦国用计让赵王换掉廉颇,赵括接任统帅,而秦国秦王则偷偷换下王翦,秦军统帅换成了名声赫赫的战神白起。而赵括接任统帅之后,赵军五十万将士大声欢呼,可见赵括极得军心,这样的人绝非仅会纸上谈兵的庸才。长平被围四十六天,赵军粮绝仅靠战马和野菜充饥,但五十万赵军仍能保持高昂士气,一波又一波的向秦军冲杀,赵括的统兵能力绝非一般将军可比。
秦军以六十万大军,包围五十万粮道断绝的赵军,等赵括突围被杀后,秦军损失过半,而赵军最后投降的就有二十万。由此可知当时秦赵两军损失的兵力相当,在这种困境之下,赵括都能与拼成秦军同样的伤亡数量,而长平之战后白起曾说:“赵括不死,日后必成秦国大患”,能让战神白起如此称赞,可见赵括绝非庸才。长平之战后,赵国虽然战败,但秦军伤亡过半,这也为之后赵国邯郸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由此可以看出赵括随缺乏领军经验,但也称得上是少年将才了。
而除此之外,赵括初出茅庐便遇到了身经百战、战无不胜的白起,不得不说运气是真的差,白起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也是数一数二的名将,换成当时任何一为名将,也未必可以挽救败局。而秦赵综合实力的差距,也是赵括失败的最大原因。所以我认为长平之战,赵括随有过,但也不应该背全部的锅,其本身虽然缺少作战经验,但能与白起交战,最后消灭秦军一半主力,已经称得上可圈可点的将才了。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