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如何解释?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就是指每个人没有思想上的差异,每个人都是蒙昧无知的状态,社会就会运行良好,所以有...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如何解释?
关于这句话的解释,无论对庄子本意的考证如何,其寓意应不仅局限于“圣人”个体的的复杂统一性(集天使魔鬼于一身),更应该强调的是个体在群体中的局限性,包括其所提出的各种思想。
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圣人有追求知识的本性,大盗有盗窃的本性,圣人不死,本性不灭,所以大盗也别想断绝!
如何理解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夫川竭而谷虚,丘夷而渊实。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虽重圣人而治天下,则是重利盗跖也。
庄子做了一个比喻:江川枯竭、山谷就会空虚,山丘夷平、深渊也能填满。同样地,圣人全部消失,大盗也不会兴起,天下便会太平无事。圣人不消失,大盗就会层出不穷。为了治理好天下而重圣人,却是大大有利于盗跖。
圣人在儒家一般指代尧舜禹的先王,泛指道德修养极高,治国才能极致的人物,非常神圣。
大盗,根据本篇庄子所说的“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大盗就是那些弑君的篡位者,野心家。
从政治伦理来看,圣人是正的极点,大盗是邪的极点。圣人应该多多益善,“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圣人越多那么大盗就越少才对。
为什么庄子会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呢?
我们要联系上下文分析。
1.
《胠箧》篇开头做了一个类比进行论证,庄子说:
世间的聪明人为了防备开箱、掏袋、撬柜的小偷,他们会绑紧绳子,加固锁子。但是盗贼一到来,会顺手背着箱子、扛起柜子、挑着布袋溜走,他们还唯恐绳子和锁子不够坚固。聪明人所做的一切最后不过是拱手让人。
最后,庄子做了总结:
圣人为了公平,制造了斗斛来量谷物、制造了市秤来称东西,制造了印章方便通信,为了教化百姓宣扬仁义。但是大盗连通斗斛、市秤、印章甚至仁义都一连偷走,据为己有。
在这里,庄子以箱子、袋子、柜子比喻国家,绳索、锁钥比喻圣人的仁义法规,那些把箱子、袋子、柜子都拿走的小偷,就是盗取国家,还连仁义法规都一并偷走的窃国大盗。
2.
庄子在《胠箧》篇直接点名当时窃国大盗——齐国的田成子。
田氏代齐与三家分晋是划时代的标志性事件,是春秋与战国的分水岭。
齐国的诸侯本来是姜太公的后代,姓姜。到齐桓公时候,就是依靠管仲,一匡天下,尊王攘夷的齐桓公,他收留了从陈国流亡的贵族陈完。陈完在齐国安定下来,做一个小官,改陈姓为田姓。田氏十几代人懂得养晦韬光,收买人心,到了田成子终于露出凶恶的面目,屠戮了齐简公与他的亲戚,把持朝政,最终到接近100年后田和,篡夺了诸侯之位,齐国名义上还是齐国,但是姜齐变成了田齐。
庄子认为田成子不仅连齐国也盗窃了,连前一套领导班子留下的法规也一并偷取。田成子名义上是盗贼,但是大家不敢对他Say No,小国不敢去非议他,大国也没有动仁义之师讨伐他,他的君位像尧舜那样坐的安安稳稳。
事实上的是,到了田成子的子孙齐威王,他不仅享受着祖先盗窃回来的遗产,还更进一步追封黄帝,他在青铜器刻上铭文“高祖黄帝,迩嗣桓文”,表明远的学习黄帝,近的学习齐桓公和晋文公。效法上古时代的黄帝,无疑是增加自己的底气,春秋战国是诉诸古代的权威人物,谁的靠山越古老,谁就越神圣。
齐威王明白自己的祖先是通过收买门客,来实现篡位的野心。所以践位后,他十分提防别人也使用同样的招数。他相处一道绝妙的办法,开办稷下学宫,把齐国乃至天下的有识之士,招揽在学宫内,营造一种学术自由的环境,对外可以作为自己仁政的最好典范,对内防止有人收买门客再度篡位。
可以说齐威王祖上是大盗,至他那时候又摇身一变成为明君圣王。
3.
如果要在春秋战国挑一个最杰出的大盗,那盗跖必定当仁不让。
传闻盗跖,原名柳下跖,是一场民乱起义的领袖,后来被史家诬蔑成盗跖,是贼的祖师爷。
盗跖在历史上的真实形象对“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的解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作为文化符号的意义。
在《胠箧》篇记载了,盗跖的徒众问他,盗窃有没有方法可言。
盗跖的回答是肯定有!他接着说,
能够知道屋里有什么好东西就是圣,
能够身先士卒首先溜到屋里的就是勇,
大家偷完能撤退能为大家断后的就是义,
清楚偷盗计划能够成功就是智,
最后分赃的时候,能够合理分配就是仁。
大家看,原来盗窃也有道理可言,圣仁义智勇,把儒家的那一套搁在做贼方面也完全说得通,这就是“盗亦有道”。
倡导仁义礼,未能感化大盗从良,大盗反而把“仁义”抢过来作为盗窃的纲领,你说讽刺不?问你服不服?
4.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很大程度上是老子《道德经》: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的延伸和阐述。
老子是反对仁义吗?我们要回顾春秋战国的国际环境。
如果说老子所处的春秋时代,当家表面上还有立牌坊,那么到了庄子的战国时代,各诸侯都已经是你打我,我来打你,再没有把周天子搁在眼里,陆续称王。
谁是仁谁是义,谁是好谁是坏,根本就无从分辨了!
唯独大家都打着仁义之师的名义篡位、讨伐,实际行的是阴谋诡计与霸道。
在90年代出土的郭店老子,发现同一章的内容有所不同,原文是:
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亡有。绝伪弃虑,民复季子。
三绝三弃,根本没有圣人、仁义。
我很同意熊逸的观点,早期的道家其实并不反对的圣人与仁义之说,与儒家矛盾并不如之后那样深。反对仁义之伦,是道家后学根据时势慢慢修补上去,反应出道家思想的演变。
即使通行本《道德经》有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的观点,但在书的其他依然有提及圣人应该怎样怎样治国。
老子、庄子反对的并不是仁义本身的道德与行为,而是反对提倡标榜圣人与仁义的概念。
这样概念本身一旦标榜开来,人们发现依赖这些概念有利可图,就会像追逐金钱那样,粉饰自己,穿上圣人的面孔,实际上做的是大盗的勾当。
庄子认为“圣人不死”,并非实际上圣人通通要绝迹,而是像老子形容的“披褐而怀玉”,有圣人的修养能力,但是不展露出来。
圣人已死,大盗已止的世界是怎样呢,就是老子的理想世界: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他还用行政手段下命令让已经停止儒经学习的学校,必须让学生恢复读诵儒经。他还进一步强调道:“学校均应崇奉古圣贤以为师法,宜尊孔以端其基,尚孟以至其用”。为此,在1914年9月还举行了辛亥革命之后第一次盛大的“尊孔祀圣大典”。
袁世凯,这个“窃国大盗”,用他自己的行动为“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句话,做了一个非常恰当的注释。
而在当时在上海成立的“孔教会”(康有为任会长),则全力组织会众支持袁世凯复辟做皇帝。其实这一点都不奇怪,因为几千年来孔儒们一直与皇权有着交易,尝尽了权力的滋味。对他们来讲权力从来就是可以分享的,爱皇帝也好,袁皇帝也罢,对于“圣人”来讲都一样。
最后对“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句话稍作解释。意思是“大盗”和“圣人”都是人树立起来的概念,只要还有“圣人”这个概念,也就会有与之相对的“大盗”存在。就如同“好”与“坏”,“高”和“低”一样。
庄子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有三层意思,你懂吗?
其实这句话说了三个道理,第一个道理就是说任何的事物其实都有两面性的,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这两个总是相生相克,第二个道理就是物极必反,当你过分的去追求一个极端的时候,那么就可能会有另外一个极端,比如说你特别追求圣人,那么就无法去避免有大盗,最后一个就是说,不管是圣人还是大盗,其实都是人性的另一面,都是由人性来掌控的。
所以说不管是圣人还是大盗都有着自己存在的道理,我们不能够过分的去追求某一方面的极致,有可能你追求着这个东西的极致,关注着它的变化,但是你就会发现有可能你就走偏了,这种结果肯定是大家都不想看到的,或者有时候你为了追求一样东西,而去使用很多手段,有可能就会产生一些不好的想法。
这句话就跟有一句话的意思差不多,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时候你遇到了坏事不一定就真的是坏事,但有时候发现了好事也有可能即将会发生坏事,物极必反,阳盛必衰,万物相生相克,这都是一个道理,所以大家不能够只去看表面的现象,去追求肤浅的表面,要从表面看到事物的实质去深度思考,只有去探索事物表层下的真意,才能够领悟真正的大道理。
所以大家有时候做事情不要只看到表面的结果,可以去深度的思考一下,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出现,也可以从一些事情上学习到很多的道理,有时候遇到事情也不必过分的去钻牛角尖,说不定你就会发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凡事不必要太计较得失,也不要追求过分的极致,有时候过分的极致也未必是好事,平常心看待事情就好。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