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瓘的历史评价司马炎:“征东将军卫瓘,忠允清识,有文武之才。”,杜预:“伯玉其不免乎!身为名士,位居总帅,既无德音,又不御下以正...
卫瓘的历史评价
司马炎:“征东将军卫瓘,忠允清识,有文武之才。”
杜预:“伯玉其不免乎!身为名士,位居总帅,既无德音,又不御下以正,是小人而乘君子之器,当何以堪其责乎?”
羊欣:“河东卫瓘,善草及古文,略尽其妙,草体微瘦而笔迹精熟。”
萧衍:“其先出自杜氏,以张为祖,以卫为父,索、范者,伯叔也,二王父子,可以为兄弟,薄绍之为庶息,羊为仆隶。”
王僧虔:“张芝、索靖、韦诞、钟会、二卫并得名前代,古今既异,无以辨其优劣,惟见笔力惊绝耳。”
江式:“臣六世祖琼家世陈留,往晋之初,与父应元俱受学于卫觊(瓘)古篆之法……数世传习,斯业所以不坠。”
房玄龄等《晋书》:“①夫忠为令德,学乃国华,譬众星之有礼义,人伦之有冠冕也。卫瓘抚武帝之床,张华距赵伦之命,进谏则伯玉居多,临危则茂先为美。遵乎险辙,理有可言:昏乱方凝,则事睽其趣;松筠无改,则死胜于生,固以赴蹈为期,而不辞乎倾覆者也。俱陷淫网,同嗟承剑,邦家殄瘁,不亦伤哉!”“②贤人委质,道映陵寒。尸禄观败,吾生未安。卫以贾灭,张由赵残。忠于乱世,自古为难。”
李嗣真:“卫、杜之笔,流传多矣,纵任轻巧,流转风韵,明健有余,便媚详雅,谅少匹俦。”
张怀瓘:“天资特秀,若鸿雁奋六翮,飘飘乎清流之上。率情运用,不以为难。”
李贺:“黄庭留卫瓘,绿树养韩冯。”
梦英:“瓘作柳叶篆,其迹类薤叶不真,笔势明劲,莫能得学。”
陈普:“此座倾危不信人,此身便合去朝廷。凌云莫道非真醉,直到身亡更未醒。拓拔枝柯幸少疏,洛阳宫殿已为墟。休论荣晦师田续,忍读金墉稽颡书。”
康有为:“①伯玉、巨山,世传妙笔,伯玉藁书,为简札宗,巨山书势,为书家法。”“②按卫觊草体微瘦,瓘得伯英之筋,恒得其骨。然则北宗之书,自当以筋骨为上,其风韵之逊于南,亦其祖师之法然也。”
马宗霍:“瓘承父,觊传古文,则瓘亦能篆也。”
大家如何评价西晋大臣张华,为何妖后贾南风对其礼遇有加呢?
张华是西晋初年名著一时的经国之才。他博学多识,很有见地,深的武帝信任。他曾经促使武帝定下决心出兵灭吴,而一旦出兵,他又亲任度支尚书(财政部长),以保证军需粮草的供给。是一个很有作为的政治家。但晚年族灭、身死,不能不让人叹惋!
咸宁二年(公元276年),羊祜因病回到洛阳。羊祜镇守襄阳多年与东吴名将陆抗对峙。武帝想了解伐吴大计,就派中书令张华同他作了一次长谈。
羊祜对张华说:“孙皓行使的是暴政,百姓苦不堪言,如果现在出兵,取胜有十足的把握。倘若失去时机,吴国出现英明的君主,依仗长江天险,那便后患无穷了。”张华当即表示很同意羊祜的看法。
此后,张华不顾他人的反对,力主伐吴。
咸宁五年(公元279年),羊祜的继任者杜预,从襄阳上疏,说:“现在是伐吴最佳时机,反对者讲不出反对的理由,只因为他们以前反对,现在就不肯改正。”
杜预疏到的时候,武帝正在和张华下棋,张华见了,推开棋盘说:“陛下圣武,国富兵强,吴主无道,诛杀贤能,当今讨之,可不劳而定,愿勿以为疑!”
武帝听了,这才决心出兵。
伐吴战役开始于公元279年十一月,西晋六路大军势如破竹,每战必捷,兵威已震撼整个吴国,想要阻挡是无处下手的。第二年的三月十五号王濬楼船开到石头城下,孙皓投降,吴国灭亡。
这结果,让反对伐吴的,以贾充为首的把持朝廷的主流派十分不爽,一直记恨张华,想方设法的排挤张华。
张华秉性忠诚无私,很快就因为立储问题,遭到妖后贾南风的父亲贾充陷害。
原来,有一次武帝忽然问张华:“后事可以托付给谁?”
张华未加思索回答:“明德至亲,莫如齐王。”
武帝听后,沉默不语。
齐王司马攸就是武帝司马炎的弟弟。他和武帝同是司马昭的儿子,同是司马懿的孙子。
司马懿有九个儿子,老大是司马师,司马昭是次子。司马懿父子三人在与曹爽争权时,司马师是立了大功的。发难前夕,司马昭整夜行坐不安,司马师依旧安稳睡觉,到了早上,司马师一声呼喊,原本他私自养的三千死士立刻集合起来,人们都弄不清楚这些人一刹那是从哪里来的。司马师陈兵司马门,布置的很严谨。司马懿见到后很是高兴,说:这孩子还真会办事。
司马师死后无子。司马攸被司马懿选中过继给了司马师,按说司马氏的江山由司马师这一支来继承较有合法性。
所以武帝一直把齐王看作是眼中钉。
这时,贾充等人趁机说坏话,武帝就派张华到北方边疆任职去了。
后来,武帝去世,张华才回到京城任太子太傅,这是个闲差事。
惠帝司马衷继位后,贾充的女儿贾南风成了皇后,她玩弄权术,先是利用都督荆州诸军事的楚王司马玮矫诏杀害独自辅政的杨俊。
三个月后,又借楚王司马玮之手,除掉了汝南王司马亮与太保卫瓘。
一夜乱后,天色还未明,楚王司马玮的心腹岐盛就劝主子,现在兵权在手,趁势将贾后一起除掉,永绝后患,大局可定。楚王没有思想准备,犹豫不决,两次政变,出力最多,富贵已成,不愿冒险是人之常情。
正在举棋不定之时,形势突然发生变化,楚王司马玮顿陷绝境。
晋为什么能灭掉灭蜀,代魏,平吴?
除了,国力强大,还有什么原因?1.三国后期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司马昭字子上,乃曹魏名臣司马懿之子。青年时期追随其父司马懿西拒蜀汉,东御孙吴,北伐辽东。长期的戎马生涯,造就了他非凡的政治和军事才干。执政后,政绩卓著,甚得民心。下面,我们将他的主要政绩分五个方面来论述。
一、对政治、经济制度的改革。
公元255年,司马师病逝,司马昭继兄辅政。他励精图治,对魏国的政治、经济制度作了一系列改革。在政治上,改定律令。“诸禁网烦苛及法式不便于时者”,他“皆奏除之”《晋书》卷二《文帝纪》。,并且患前代“律令本注烦杂”,“科网本密”,令贾充、郑冲、羊祜、杜预等十四人,本着“蠲其苛秽,存其清约”的原则,《晋书》卷三十一《刑法志》。正式制定新律。到晋武帝泰始四年(公元268年)完成,颁布全国。《晋律》的内容比《汉律》大为精简,从汉律和说解七百七十三万字省约到十二万字,在法律编纂上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这就相对减轻了人民动辄触犯刑律、处置轻重无准的弊端。同时律文“减枭斩族诛从坐之条”,“去捕亡、亡没为官奴婢之制,轻过误老少女人,当罚金杖罚者,皆令半之”。同上。在某种程度上,《晋律》可以说是“刑宽禁简”《晋书》卷四十《贾充传》。。
在经济上,司马昭关心农业生产,注重民心,“值魏明奢侈之后,帝蠲除苛碎。不夺农时,百姓大悦”《晋书》卷二《文帝纪》。。他还提倡节俭,“敦尚纯朴,省繇节用,务穑劝分”同上。,使经济获得进一步发展。
咸熙元年(公元264年),司马昭“罢屯田官,以均政役,诸典农皆为太守,都尉皆为令长”《三国志》卷四《陈留王纪》。,开始废除民屯制度。屯田制度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它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但屯田客的地租负担很重,到魏末租率提高到“持官牛者,官得八分,士得二分,持私牛及无牛者,官得七分,士得三分”《晋书》卷四十七《傅玄传》。。因此屯田客生活十分困苦,生产情绪日益低落。而且屯田客的身份地位很低,是被用军事编制强制在土地上的劳动者,故在屯田初期,就有屯田客逃亡之事。为了缓和屯田客的反抗和逃亡,整齐划一编户,便于国家的统治和管理。在新的情况下,司马昭罢掉屯田官,废除民屯制度,将民屯的国家佃农改变为国家的编户齐民即自耕农,使他们的经济负担有所减轻,身份地位有所提高,这对生产力的发展是大为有利的。
二、平淮南,“能以德攻”。
司马懿消灭曹爽集团后,曹魏政权虽已归司马氏控制,但曹爽集团的垮台,不等于司马氏和曹氏之间的矛盾已经解决,新的斗争在酝酿、在发展。特别是淮南地区在司马懿、司马师执政时期就先后爆发了两次叛乱。司马昭执政不久,诸葛诞据淮南再次作乱。诸葛诞是忠于曹魏的军事将领,公元257年,他杀死扬州刺史乐琳,起兵反对司马昭。同时又遣其子入吴为质,“称臣请救”,吴国派将军全怿等,“将三万众,与文钦同救诞”。《资治通鉴》卷七十七。诸葛诞与孙吴联合,声势甚大,对司马氏集团构成很大威胁。司马昭闻变,当机立断,亲自督军二十六万南征。
由于诸葛诞镇守的寿春是曹魏的军事重镇,城防极其坚固,再加上诸葛诞位据方面,握有重兵,又有吴军为援,故欲取胜,绝非容易。根据这一情况,司马昭制订了围而不攻、使其坐毙的作战计划,他认为“寿春城固而众多,攻之必力屈,若有外寇,表里受敌,此危道也”。因此他决定“坚守三面,若吴贼陆道而来,军粮必少,吾以游兵轻骑绝其转输,可不战而破也,吴贼破,钦等必成禽也,乃命诸军按甲而守之”。《资治通鉴》卷七十七。司马昭的这个战略方针取得了完全的成功,吴国的援军被司马昭击败,只得退归江东。诸葛诞外无救兵,内乏粮草,寿春成了一座孤城。司马昭又乘机展开攻心战术,他遣廷尉何祯“使淮南,申明逆顺,示以诛赏”《晋书》卷二《文帝纪》。,以瓦解叛军。又行反间计于驻守在城中的孙吴将领,结果吴将“(全)怿等帅其众数千人开门出降”同①。。
在司马昭重兵围困下,叛军内部又发生内讧,诸葛诞杀死同党文钦。钦子文鸯、文虎走投无路,请降于司马昭。文钦是司马氏政敌,其子投降后,“军吏请诛之”,司马昭不但不杀,反而“表鸯、虎皆为将军,赐爵关内侯”。同①。叛军见“文钦之子犹不见杀”,纷纷投降,已呈土崩之势。司马昭见时机成熟,“乃自临围,四面进兵”,发动猛攻。诸葛诞突围逃跑,被魏军击斩,淮南悉平。
战事结束后,有人建议“淮南仍为叛逆,吴兵室家在江南不可纵,宜悉坑之”。司马昭不同意,他说“古之用兵,全国为上。戮其元恶而已,吴兵就得亡还,适可以示中国之大度耳”,结果“一无所杀,分布三河近郡以安处之”。“淮南将士吏民为诞所胁略者,皆赦之。”《资治通鉴》卷七十七。司马昭此举确有政治家的气魄,和曹操采取的“围而后降者不赦”《三国志》卷十四《程昱传》注引《魏书》。的屠城暴行形成鲜明的对比。其“以德攻之”的怀柔政策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使得“吴众悦服,江东感之”《三国志》卷二十八《诸葛诞传》附《唐咨传》。,对争取吴国民心的归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就为以后晋武帝平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东晋史学家习凿齿对司马昭平淮南的用兵方略和采取的宽容政策甚为钦佩。他赞道:
君子谓司马大将军于是役也,可谓能以德攻矣。……今一征而禽三叛,大虏吴众,席卷淮浦,俘馘十万,可谓壮矣,而未及安坐,种惠吴人,结异类之情,宠鸯葬钦,忘畴昔之隙,不咎诞众,使扬土怀愧,功高而人乐其成,业广而敌怀其德,武昭既敷,文算又洽,推是道也,天下其孰能当之哉!同①。
可见司马昭是一位智勇兼备,特别是以谋略见长的军事家。司马昭迅速平定淮南之乱,不仅巩固了司马氏集团的统治,而且使人民免遭兵灾战祸,其功绩应予肯定。
三、灭蜀,为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司马昭“自定寿春以来,息役六年,治兵缮甲。以拟二虏”《晋书》卷二《文帝纪》。,积极准备消灭蜀、吴,统一天下。对司马昭来说,统一天下的关键是消灭蜀国。蜀虽偏据西南一隅,军事、经济力量均不如曹魏,然而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蜀汉前期有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治国,他内修农战,严明法令,外伐曹魏,以攻为守。故蜀汉乃曹魏之劲敌,当诸葛亮北伐中原之时,连足智多谋、善于用兵的司马懿也“畏蜀如虎”,“闭军固垒,莫敢争锋”。《晋书》卷一《宣帝纪》制曰。但自诸葛亮死后,蜀汉国力日趋衰落。姜维对魏连年用兵,败多胜少;刘禅不理朝政,昏庸无能,以致“蜀人愁苦”,“百姓疲弊”《华阳国志》卷七《刘后主志》。,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与蜀汉情况相反,司马氏集团不仅在政治上比较清明,而且大力推行军事屯田,取得十分显著的效果。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中原地区的社会经济有了很大恢复和发展,不仅洛阳地区垦田增多,而且边缘地区荒田亦被开垦。淮河流域到司马懿执政时已是“仓庾相望”,关中地区到司马师掌权时已有大批余粮,这就为司马氏统一天下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在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的形势下,敢不敢于发动战略进攻,趁蜀汉衰弱之际,发兵消灭之呢?曹魏朝廷中很多人没有看出灭蜀条件已经成熟。他们对蜀汉军事力量估计过高,又认为巴蜀天险难以逾越,故“朝臣多以为不可”伐蜀。《资治通鉴》卷七十八。甚至连名将邓艾也“以为蜀未有衅,屡陈异议”同上。。但司马昭力排众议,他知己知彼,洞悉局势,看出蜀汉已是“师老民疲,我今伐之,如指掌耳”同上。。在对吴、蜀二国的政治军事形势、地形、气候条件作出全面分析后,他及时把握战机,制订了先灭蜀后平吴的战略计划。其部署是“先取蜀,三年之后,因巴蜀顺流之势,水陆并进,此灭虞定虢、吞韩并魏之势也”《晋书》卷二《文帝纪》。。可见司马昭对伐蜀战役,早已运筹帷幄,成竹在胸了。
在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之前,司马昭又采取声东击西的策略,来迷惑吴、蜀二国。他下令“青、徐、兖、豫、荆、扬诸州,并使作船,又令唐咨作浮海大船,外为将伐吴者”《三国志》卷二十八《钟会传》。。这就使孙吴不敢轻举妄动,发兵救蜀。公元263年,司马昭派智勇双全、善于用兵的大将钟会和邓艾率兵伐蜀。魏军的军事行动完全按照司马昭的战略步骤。结果姜维被邓艾牵制在汉中,钟会就乘机“出其空虚之地”,一举攻克蜀汉战略要地——汉中。接着,魏军势如破竹,直逼成都。正如司马昭所预料的。蜀汉这时“边城外破,士女内震”《晋书》卷二《文帝纪》。,朝野上下一片慌乱。最后刘禅投降于邓艾,蜀汉至此灭亡。
司马昭用兵前后不过三个月,便一举灭蜀,“自征伐之功,未有如此之速者也”《三国志》卷二十八《邓艾传》注引《袁子》。。这是因为他看准了形势,及时组织了战略进攻,故取得了胜利。正如吴人张悌所分析的,“今蜀阉宦专朝,国无政令,而玩戎黩武,民劳卒疲,兢于外利,不修守备,彼强弱不同,智算亦胜,因危而伐,殆其克乎”《三国志》卷四十八《孙皓传》注引《襄阳传》。。事实证明,张悌的这个评论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如何来评价司马昭的灭蜀战争呢?我认为三国鼎峙虽较之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局面要好些,但三国之间干戈不止,天下无一日之宁,这不仅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给人民带来很大痛苦,所以当邓艾兵“入阴平,百姓扰扰,皆迸山野,不可禁制”《三国志》卷四十二《谯周传》。。蜀汉统治者虽欲抵抗,但人民都不愿继续作战,来延长国内的割据局面。由此可见,要求统一不仅是司马氏集团的愿望,同时也是人民的迫切要求。从历史发展的潮流来看,司马昭灭蜀是继承了曹操的事业,它结束了三国鼎峙的局面,为统一事业奠定了基础。
但是,过去有些论者对司马昭的灭蜀功绩评价不高。他们分析三国统一的原因,往往比较强调客观条件。即认为三国后期,中原地区经济的发展已超过吴、蜀,这就为统一创造了条件。其实客观条件即使已经具备,但如果不发挥人的主观积极作用,统一还是不能实现。例如,战国后期尽管秦对东方六国已占绝对优势,但如果不出现秦始皇这样雄才大略的帝王,统一进程也势必延缓。同样,我们也可以认为,三国后期如果不出现司马昭这样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要迅速实现全国的统一,也是不可能的。对司马氏统一全国的功绩,习凿齿作了高度评价,他说:“除三国之大害,静汉末之交争,廓九域之蒙晦,定千载之盛功者,皆司马氏也。”《汉晋春秋辑本》卷一。综观三国历史,习氏的这一见解确是中的之论。
四、迅速平定钟会的叛乱,防止蜀地的重新割据。
钟会伐蜀成功后,“自谓功名盖世,不可复为人下,加猛将锐卒,皆在己手,遂谋反”《三国志》卷二十八《钟会传》。。面对钟会叛乱的严重局势,司马昭毫不惊慌。他对此事其实早有估计。早在司马昭遣钟会伐蜀时,谋士邵悌“言于帝曰:钟会难信,不可令行”《晋书》卷二《文帝纪》。,建议司马昭另选伐蜀元帅。司马昭答道:
我宁当复不知此耶?蜀为天下作患,使民不得安息。我今伐之如指掌耳,而众人皆言蜀不可伐,夫人心豫怯则智勇并竭,智勇并竭而强使之,适为敌禽耳。惟钟会与人意同,今遣会伐蜀,必可灭蜀。灭蜀之后,就如卿所虑,当何所能一办耶?凡败军之将不可以语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与图存,心胆以破故也。若蜀以破,遗民震恐,不足与图事;中国将士各自思归,不肯与同也。若作恶,只自灭族耳。同②。
可见司马昭高瞻远瞩,料事如神,已把钟会控制于手掌之中。当钟会除掉邓艾后,自以为得计,认为司马昭对他十分信任。但这时司马昭已亲自率军十万屯驻长安,并令中护军贾充领军入斜谷,随时准备镇压钟会的叛乱。
钟会发觉司马昭对他已有防范,慌忙诈传郭太后遗诏,公开打出讨伐司马昭的旗号,但其部将都不愿随他作乱,钟会只得把他们都关押起来,“严兵围困欲尽杀之”。不料其谋泄漏,魏兵得知情况,起兵攻打钟会,钟会措手不及,和姜维一起被杀。这场叛乱遂以失败而告终。
钟会起兵反对司马昭,其性质虽是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统治权的斗争,但钟会的打算是“事成,可得天下,不成,退保蜀汉,不失作刘备也”《三国志》卷二十八《钟会传》。。如其谋一旦得逞,势必重建割据政权,分裂局面又将延续。但正如司马昭所预料的,蜀亡之后,遗民宁肯归于晋,也不会拥护钟会再行割据。北方将士各自思归,更不会随他留在蜀中。所以钟会作乱,得不到人民的拥护,只能是自取灭亡。由此可见,由于国家长期分裂给人民带来了痛苦,统一确实是人心所向,司马昭采取果断措施,迅速平定这场叛乱,稳定了蜀中的局势,这是符合历史发展和人民要求的。
五、实施正确的治蜀政策。
司马昭平蜀以后,面临如何治蜀的问题。因为蜀汉政权虽遭覆灭,但益州地主集团尚有相当的力量;而且此时蜀之南中、巴东等地还在继续抵抗,不肯降服。“是时罗宪以重兵据白帝,霍弋以强卒镇夜郎,蜀土险狭,山水峻隔,非步卒所涉,魏师之来,褰国大举,欲追则舟楫靡资,欲留则师老多虞。”《三国志》卷四十二《谯周传》注引“孙盛曰”。作为政治家的司马昭懂得如果单纯使用武力,采取军事压服手段,并不能迅速消灭蜀汉残余势力。因此他根据蜀中的状况,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巩固他在巴蜀地区的统治。
首先是缓和蜀地的社会矛盾。蜀中百姓在刘禅统治下,赋役负担极其沉重,当时全蜀“领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可是“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三国志》卷三十四《后主传》注引王隐《蜀记》。平均九个人负担一个“战士”,七家民户养活一个“吏”,这样沉重的剥削,当然压得人民喘不过气来。司马昭平蜀伊始,就立刻下令,“特赦益州士民,复除租赋之半五年”,以苏民困。他还“劝募蜀人能内移者,给廪二年,复除二十岁”《三国志》卷四《陈留王纪》。,用经济上的优待政策,鼓励益州士民迁徙到中原地区去。
其次,为了防范蜀汉政府卵翼下的残余势力在益州东山再起,同时也为了满足益州土著集团驱逐外来势力的要求,在公元264年,司马昭把蜀汉政权中非益州籍的重要文武官吏,全部召回中原地区,给他们官做,有的还赐以爵位,如“尚书令樊建、侍中张绍、光禄大夫谯周、秘书令郤正、殿中督张通并封列侯”《三国志》卷三十四《后主传》。。因此也可以说,他们的势力已随着蜀汉的灭亡而撤出益州了。
复次,为了争取益州地主集团的归附,司马昭对蜀主刘禅采取了安抚笼络政策。因为刘禅虽系亡国之君,但其统治蜀汉已达四十余年,在益州地主集团中尚有相当大的政治影响。例如蜀汉南中都督霍弋闻“成都不守,素服号哭,大临三日,诸将咸劝宜速降,弋曰:‘今道路阻塞,未详主之安危,大故去就,不可苟也,若主上与魏和,见遇以礼,则保境而降,不晚也,若万一危辱,吾将以死拒之,何论迟速耶。’”《三国志》卷四十一《霍弋传》注引《汉晋春秋》。由此可见,对刘禅如何处置,关系到益州地主集团人心之向背,一旦蜀主受辱或被杀,蜀汉士大夫则不但不会与司马氏集团合作,反而有可能与之为敌。司马昭洞察其情,故对刘禅十分礼遇。他奏请魏帝封刘禅为安乐公,其“子孙为三都尉封侯者五十余人”。又予以优厚之俸禄,“食邑万户,赐绢万匹、奴婢百人,他物称是”。并以魏帝名义下诏褒奖刘禅道:“公恢崇度德,深秉大正,不惮屈身委质,以爱民全国为贵,降心回虑,应机豹变,履信思顺,以享左右无疆之休。”《三国志》卷三十四《后主传》。司马昭还设宴招待刘禅,又问他“颇思蜀否?”禅答道:“此间乐,不思蜀。”此事诚然确实反映了刘禅昏庸驽下,忘掉了亡国之恨,但从另一角度来看,不也表明了由于司马昭对刘禅的“归命之宠”,使其在政治和经济上得到了较好的待遇,故刘禅才有“乐不思蜀”之谓。
由于司马昭实施了正确的治蜀政策,蜀汉各地郡守纷纷归降。霍弋“得后主东迁之问,始率六郡将士”请降,并向司马昭表示,“是以委质,不敢有贰”。《三国志》卷四十一《霍弋传》注引《汉晋春秋》。司马昭不烦刀兵,就平定了南中。蜀巴东太守罗宪“得后主委质问之”,亦感恩怀德,放弃死守,“送文武印绶,任子诣晋王”。后来当孙吴大军“起兵西上”,欲乘机兼并蜀地之时,罗宪“保城缮甲,告誓将士,厉以节义”,誓死坚守,并表示宁愿效忠司马昭“毕命于此”,而“宁能为吴降虏乎”。《三国志》卷四十一《霍弋传》注引《襄阳记》。最后终于打退了吴军的围攻,保卫了疆土,为司马昭立了大功。这样,益州地主集团就完全被司马昭争取过来了。由于他们的归附和全力支持,巴蜀地区以后成了西晋伐吴的基地。司马氏凭借天府之国的人力和物力终于灭掉了孙吴。由此可见,司马昭的治蜀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2.司马氏、曹氏集团优劣论
综上所述,司马昭无疑是一个应该肯定的人物。但是由于司马昭杀死魏帝曹髦,冀图夺取曹魏政权,故封建统治者和史家都称其为弑主篡逆,而予以痛斥。解放后,史学界对司马氏集团也贬多于褒。在这里有必要予以辨析。
我认为司马昭杀死曹髦,绝不能作为他的罪状,更不能把其说成是“奸臣”,封建史学家是站在正统主义立场上来评论司马氏代魏之事的。中古社会,忠君是封建伦理的核心,不忠就是叛逆,故司马昭千百年来为千夫所指,万人唾骂。然而历史唯物主义早就批判了这种封建正统史观,更不以传统的君臣纲常伦理为是非准则。毫无疑问,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主要是看他的所作所为,是否对社会、对历史发展有利,是否对经济、文化发展有利。从这个基本点出发,司马昭取代曹魏政权,不仅不是什么“过”,而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功”,因为曹魏后期的统治已经腐朽,司马昭消灭它,是历史的进步。为了说明问题,在此将曹氏和司马氏这两个集团之优劣作一比较。
魏明帝曹睿穷奢极侈,他不顾当时天下尚未统一,民力十分凋敝,就大兴土木,盛修宫室,以致“力役不已,农桑失业”《资治通鉴》卷七十三。,百姓劳瘁。其后宫宫女多至数千,也给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他还在荥阳、宜阳等地圈禁民田,豢养麋鹿,并规定“杀禁地鹿者,身死,财产没官”《三国志》卷二十四《高柔传》。。可见其统治之残暴。曹睿死后,曹爽执政。他“日纵酒沉醉”,“饮食车服,拟于乘舆。尚方珍玩,充牣其家,妻妾盈后庭,又私取先帝才人七八人,及将吏、师工、鼓吹、良家子女三十三人,皆以为伎乐”,还“作窟室,绮疏四周,数与(何)晏等会其中,饮酒作乐”。《三国志》卷九《曹爽传》。可见他骄奢淫逸到了何种程度。曹爽毫无才能,为了树立个人威望,“立威名于天下”,他不听司马懿的劝阻,贸然率大军伐蜀,结果大败而归,“关中为之虚耗”《资治通鉴》卷七十四。。曹爽还和何晏、邓飏、李胜、毕轨、丁谧等“浮华派”结成死党,实行任人唯亲的用人政策,对廉洁耿直的官员排挤打击。“群官要职,皆置所亲”同①。,“依势用事,附会者升迁,违忤者罢用”同②。。曹爽还支持何晏等侵夺屯田土地,“共分割洛阳、野王典农部桑田数百顷,及坏汤沐地以为产业。承势窃取官物,因缘求欲州郡。有司望风,莫敢忤旨”同①。。如果说曹魏政治在魏明帝曹睿时就开始走下坡路,那么在曹爽等“浮华派”掌权后则更为黑暗腐败。
和曹氏集团相对立的是司马氏集团。司马氏集团属于门阀地主中的事功派,他们大都在政治上颇有建树,司马懿不仅善于领兵打仗,而且很懂得治国之道。针对魏明帝时期人民徭役负担过重,“百姓苦之”的弊政,司马懿多次上疏,要求朝廷免除一部分力役,以苏民困。司马懿自辽东返回后,“役者犹万余人,雕玩之物动以千计。至是皆奏罢之,节用务农,天下欣赖焉”《晋书》卷一《宣帝纪》。。在经济上,司马氏集团关心农业发展,注重兴修水利和屯田事业的推广。青龙元年,司马懿在关中开成国渠,筑临晋陂,灌溉田地数千顷,收到了“国以充实”《晋书》卷二十六《食货志》。的效果。正始二年,他采纳邓艾在淮河南北大搞军屯的建议。第二年,他“奏穿广漕渠,引河入汴,溉东南诸陂,始大佃于淮北”。同⑥。以后他又在河南开淮阳、百尺二渠,并修复一些旧的陂塘。这些措施都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并为统一全国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司马懿死后,司马师控制朝政,“命百官举贤才,明少长,恤穷独,理废滞”,安排和重用一些司马懿时期提拔起来的有才干的文武官员,在中央和地方发挥他们的作用,于是“四海倾注,朝野肃然”《晋书》卷二《景帝纪》。。司马昭继承父兄之业,更是力图刷新政治,发展经济,以统一天下。
司马氏集团拔擢人才,也是任人唯贤,注重事功。如邓艾“家贫”,“为农民养犊”,“以口吃,不得作干佐”。《三国志》卷二十八《邓艾传》。但其很有才能,遂被司马懿父子破格选用,后来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并率军一举灭蜀。羊祜有“经纬文武”《晋书》卷三十四《羊祜传》。之才,他看透了曹爽等人的腐败无能,故对曹爽的征辟推辞不就。司马昭执政后,礼贤下士,拜他为相国从事中郎,掌机要,不久迁为中领军。后来成为晋武帝灭吴、完成统一大业的主要谋臣和大将。其余如石苞、杜预、张华、王浚、卫瓘等都有治国理民之才,而为司马氏所选拔,以后成为西晋王朝的开国功臣。
由此可见,司马氏集团的人大多擅长军事谋略,重视发展经济,善于治理国家,不务虚名而尚实干,这无疑优于曹氏集团。因此所谓司马氏是魏国“一个极其腐朽的集团”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编,268页,人民出版社,1964。的结论是站不住脚的。司马氏能够夺取曹魏政权,不是偶然的,正是因为他们在政治上较有作为,较为清明,才有可能、有条件最终战胜曹氏,并且较快地稳住了政局,没有引起社会动乱。对此,甚至连司马氏政敌王凌之子王广也说:
蜀国连年征战,人民厌战。
吴国国内内斗,消耗实力。
魏国帝弱臣强,
有人评价卫瓘是一个正直的“小人”,贴近事实吗?
关于卫瓘的争议其实也是一直不断的,在真正解读这个人之前我们必须首先要搞清楚此人的生平历史,从他的为人处世以及政策方针来看待问题。当然每个人的想法不同,看待问题的方式也不同,因而笔者的看法或许并不能代表主流意见,事实上卫瓘虽然在他的从政生涯之中有污点,然而其和贾充还是有明显的区别:贾充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往往会根据皇帝的心意来决定下一步走向,故而贾充有谄媚等恶语来评价他。而卫瓘在重大事情面前还是优先考虑的是国家利益,虽然他可能最终不能和皇帝达成一致。不过该说还是要说,这就是卫瓘。
如果说真要给卫瓘定义的话,笔者对他的意见为“正直的小人”:
正直指的是他在某些大是大非问题上的不含糊;小人指的同样是他在某些事情上的私心而引发了很严重的后果。故而笔者对其有如此之评价,今天我们来聊聊卫瓘其人:
小人卫瓘的一面:因私心冤杀邓艾,卫瓘抹不去的污点真的要说起卫瓘受争议的源头,就应该是伐蜀之战上对于邓艾的处置不公了。诚然钟会欲图自立谋反,他的死可谓是死有余辜,然而邓艾之死却不得不说是一件冤案,并且在平定钟会的部众之后没能很好的约束其手下将士导致原本太太平平的成都转眼间变成了人间炼狱,让这座本来充满生机的城市蒙上了阴影,所以伐蜀之战的卫瓘其至少有两大过失:
对邓艾处置不公,导致魏国的失去了一员良将;没有约束部众,让原本缴械投降成都百姓以及原蜀汉官吏遭遇了一场无妄之灾。撇开第二点暂且不谈,此段落来聊聊卫瓘杀邓艾一事,关于此点我们首先就要搞清楚的是卫瓘因何要杀邓艾:
一种说法是杀邓艾然后独占伐蜀之战后的功劳;也有一种说法是因参与构陷邓艾怕被邓艾报复,故卫瓘彼时已经顾不上自身的名士之身份,先下手为强诛杀了邓艾;不过对于第一种说法笔者实属不敢苟同,从后来卫瓘在伐蜀之战后拒绝接受封赏来看,他懂得功成身退的道理,因而为了贪功而杀邓艾是说不上的。对于第二种说法一定程度上笔者也有一定之认同,从邓艾平素的行事作风来看,他为人异常骄横,外加灭蜀之后的功绩更让其膨胀,故一旦邓艾真的无罪释放,那么邓艾和其手下将士绝对不会让卫瓘有好果子吃,不管其当初构限邓艾是否是出自本意还是权宜之计,对于卫瓘肯定难免会在其心里埋下种子。故杀邓艾一事上,卫瓘有其私心是肯定的,冤杀邓艾令其蒙上了“小人”一词,这一点也是卫瓘擦不掉的污点。
当然笔者也根据别人之论断发表出第三种意见,即司马氏本身对于邓艾入蜀之后专断的行径已经不满。与其说邓艾之死是因为卫瓘的私心,不如说司马氏已经容不下邓艾,因为按照邓艾之设想是先整顿西蜀内务后然后顺江东下一举平灭东吴。而司马昭一伐蜀则是为了灭蜀之功绩为自己禅代之事做准备,然后再行统一之事。
由此可以看出,邓艾和司马氏在思想上是不能够保持一致的,外加上其入蜀后独断专行的表现,甚至说难听点邓艾已经僭越了,可以说邓艾之死也有一部分是其自身之因素。
而卫瓘在此事上只不过也有秉承司马昭之意图毕竟他本身就是司马昭盯住二人的眼睛,那么其杀邓艾则就是出于公心了,只不过替司马氏背个锅罢了。
然而无论是公是私,卫瓘杀邓艾一事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后来的灭吴功臣杜预就曾批评道:“伯玉其不免乎!身为名士,位居总帅,既无德音,又不御下以正,是小人而乘君子之器,当何以堪其责乎?”可以说笔者对于卫瓘“小人”之评价也是基于杜预这一段话而来。并且卫瓘为人也太过于苛刻,常常不能容忍他人的错误,说明其缺乏一定的心胸,没有对臣下的容人之量都是其作为“小人”之体现。
对于卫瓘的评价很多时候都因为邓艾一事而忽略了卫瓘的另一面。河东卫氏在汉末不是顶级士族,不过我们从卫瓘的身上也隐隐然可以看到其具有东汉“党锢名士”那种“敢为天下先”的那种风采。
上疏废“九品中正制”西晋太康初年,其时晋升为司空之卫瓘和群臣上表“表请除九品复古乡议里选”,换句话说即废除“九品中正制”恢复汉时的“察举制”。
或许有人会认为这是换汤不换药,毕竟“九品中正制”是从“察举制”演变而来的,卫瓘此举某种意义上来说不过是“作秀”,不过细看之看之下“中正制”和“察举制”还是有区别的:
察举制后来虽然造成了士族坐大的情况,不过其本身并非制度上的错误,这是因为这项制度为别有用心的人所操控而造成的,而九品中正制则将门第也在品选之列无疑是助长了门阀的气焰。“察举制”在西汉到东汉初期的确为选拔人才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许多名臣也是因为察举制脱胎而出,九品中正制则过分注重门第则就失去了其选拔人才的功用。“九品中正制”自曹魏至西晋已经度过了数十个年头,其弊病已经异常明显。可以说卫瓘的这则奏疏如果能够引起晋武帝的建议的话,那么西晋国祚至少还可以延长一些时间,因为其时天下已经太平,外部因素已经解决,正是着手解决内部问题的最佳时机。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