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名义上是无神论,但“道”、“天”等说法在实际意义上与神又有什么区别呢?什么天和道都是用来吓唬平头百姓的大棒,皇室贵族有几...
中国哲学名义上是无神论,但“道”、“天”等说法在实际意义上与神又有什么区别呢?
什么天和道都是用来吓唬平头百姓的大棒,皇室贵族有几个人心里鸟它?该政变的政变,该篡位的篡位,该夺权的夺权,一朝得势就拿天道来装饰门面。古代中国皇权至上,神仙的名号都是皇帝封的。在皇权体系建立起来之后,皇帝不会愿意再树立一个威胁他地位的偶像,所以人格化的至高神是很难出现的。
的确,如果道、天没有思维和自主选择能力,那就不是神。当然,这些概念都只是人类初期的认识,比较含糊,不够精确。无神论的根本基础在于现代科学。
道家的“天道”是自然、宇宙这一类的概念,说不上对也说不上不对,道教的“天道”就属于和上帝一个性质了,做错什么就得遭雷劈,属于封建迷信
道即可以说存在也可以说不存在,道等于就是自然本身
天为自然和公义,道为法则、规律
中国道家有什么哲学思想
一说起道家,人们自然会把它同道教这个唯一在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联系起来,使人们想起中国传说中的银须白发、仙风道骨的太上老君,想起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笔下那手执拂尘、神通广大的崂山道士,想起现实中那些为人斋醮祭祷、占卜吉凶、求神治病、炼制仙丹的羽衣法师……
其实,道家是指先秦诸子百家中的一个学派,而道教则是汉朝末年才兴起的。道家学派由先秦思想家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号老聃,约为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所开创,并在庄子(名周,字子休,约公元前369-前286年)那里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后来,人们把以老子和庄子关于"道"的学说为宗旨的学术派别通称为道家。
秦汉之际有"黄老学派",以黄帝和老子并称来说明道家源于黄帝,但那只是一种假托。就道家思想的奠基来看,道家的开山著作只能是《老子》一书,它是我国较早的一部思想深刻、独具特色的哲学经典著作。《老子》一书大约只有五千字,它围绕"道"和"德"系统地阐述了老子的思想,后来人们也习惯把它叫做《道德经》或《老子五千文》。因道家崇尚《老子》一书,西汉的司马谈在《论六家之要指》中开始称其为"道德家",《史记·太史公自序》和《汉书·艺文志》则正式称其为道家,并列为"九流"之一。由于道教思想的内核离不开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哲学,道家哲学的主要精神贯穿于道教之中;就像我们所看到的那样,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老子为太上老君,并将他的《道德经》作为主要经典之一。因此,一般也把道教归入道家之列。
继老子之后,有许多学人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如杨朱、宋钘、尹文、彭蒙、慎到、田骈等,他们大都游学于战国时期各学派荟萃的学术中心---齐国的稷下学宫,人们通常称其为"稷下道家"或"黄老学派"。而庄子则是继老子之后道家的最重要的人物,他集道家思想之大成,其思想体现在《庄子》这部稀有的奇书中。他以非常生动形象的语言,探讨和阐述了许多深刻的道理,进一步发展了老子的人生哲学,使道家思想更加完备,他的学术思想对中国两千多年来的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人们也把道家思想称为"老庄之学"。
本世纪三十年代,胡适在北京大学讲授《中国中古思想史》的讲义中,对道家的中心思想作了高度的概括,认为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自然变化的宇宙观,
(二)善生保真的人生观,
(三)放任无为的政治观。
如果说先秦时期以老庄为主要代表的道家因愤世嫉俗而远离政治,着重于追求内心自由、清静无为和返朴归真,那么,汉初的黄老道家则开始干预政治,继续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因循自然,从无为中寻求有为,从而得到了统治者的推崇。
秦亡汉兴,社会一片凋零,法家思想随着秦二世的灭亡已声名狼藉;儒家思想则因其较为复杂繁琐而一时不能为统治者所赏识;相比之下,道家思想正因为它清静无为,简便易行,事半功倍,有利于民众的休养生息;再加上以刘邦为代表的汉帝国的创立者大都来自社会下层,因此,简便易行的道家思想更容易得到他们的青睐,这或许就是黄老之学在汉初得以昌盛的直接原因。西汉前期,相国曹参就采用了盖公的黄老之术来治理国家,得到了君臣百姓的赞美。到了文帝,他也非常崇尚黄老之说,主张"清静无为"而治;因窦太后也"好黄老之言,不说(悦)儒术",景帝及太子(即后来的武帝)都不得不"读黄帝、老子,尊其术"(《史记·外戚世家》)。被后人称之为"文景之治"的繁荣,与文帝和景帝时期所采取的清静无为的治术不无关系。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道家思想便走向衰落。大致到了东汉时期,道家开始分化,一方面向神仙方术和神秘化方向发展,形成与佛教抗衡的中国本土宗教--道教;一方面与儒家的纲常名教相结合,形成道家思想的新的形式--魏晋玄学。
汉魏之际社会动荡不安,各种思想开始活跃起来,道家也随之以魏晋玄学的形式重新登上历史的舞台。作为道家的另一支,道教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然而从理论贡献来看,它远不及玄学。魏晋玄学以复活老庄思想来取代汉朝的谶纬神学。其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嵇康、阮籍、向秀、郭象等。玄学家们把《老子》、《庄子》和《周易》并称为"三玄",以他们理解的老庄思想来注释儒家的经典,形成了儒道兼综的思想格局;同时,他们用恬淡自然的人生态度去拯救被儒家名教压抑的人性,力图摆脱儒家所崇尚的繁文缛节的束缚,追求一种超脱放达的人生。可以说,道家思想从它的产生到魏晋时期,经历了无数次政治风云的变幻和许许多多的考验,表现出一种遇险不惊、临危不乱、从容处世的生活态度。
到了唐宋时期,统治者给了道家更高的地位和荣誉。因老子姓李,与唐代皇室同姓,统治者为了抬高自己的出身,便自称是老子的后裔。先是唐高祖规定了三教的次序,把道家排在儒、佛之前。紧接着是唐高宗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并下令贡举人士必须兼通《道德经》。唐玄宗更是不遗余力,他直接把道士当作皇族宗室的本家,又是在全国兴建玄元皇帝庙,又是接二连三地尊封道家名士,建道院,设玄馆,置生徒,习老庄,并亲自注释《道德经》,诏令百姓必须家藏一本,以推广道家思想,不断提高道家学说的地位。唐武宗刚刚即位,就把二月十五日老子的诞辰定为"降圣节"。更有甚者,唐代不少帝王都热衷于服食道士所炼的金丹,以求长生不老,到头来反倒因服食金丹中毒而过早地结束了性命,唐太宗、唐武宗和唐宣宗等皇帝都是如此。宋代统治者也仿效前朝做法,想方设法与道家联宗,宋徽宗甚至还令僧尼改穿道服。
正因为如此,唐宋时期便成了道家、特别是道教发展的鼎盛时期。但是,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主流或主导的,即便是在极力与道家认祖联宗的李唐王朝,统治者实行的仍然是儒、道、释三教并用的政策。到了宋代之后,儒学的新形态--宋明理学的兴起和不断发展,又形成了儒学一统天下的思想格局。往后清朝统治者采取重佛抑道的政策,使道家在皇室的地位日渐下降。
然而,在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大系统中,道家思想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如果像一些学人认为的那样,文化思想也有刚柔之分、显隐之别,那么,相比之下,儒家的刚健、有为、进取、入世的精神表现得比较突出,道家则偏重于柔顺、无为、退守、潜隐的精神。人们常说,秦汉之后无"纯儒",同样也可以说,秦汉之后无"纯道"。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既互相排斥,又互相吸收;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融和。他们恰恰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可或缺和赖以互补的两个方面。在此意义上来说,儒道本是一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来说,他们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即便是在儒学一统天下的时期,道家思想也并没有泯灭,它以各种形式渗透到儒学、佛学之中,渗透到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无形中影响着中国人的人生态度,这正体现了道家思想的潜隐特点。
儒、道两家思想,一个刚健有为,一个柔顺因循;一个入世进取,一个潜隐退守,这是他们达到相通和互补的真正前提。所以,许多中国古代文人才能入世为儒,出世为道,或者熔儒道于一炉,张弛相济,进退自如。
从历史渊源来看,春秋战国时代,随着奴隶制度逐渐解体,我国进入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一部分奴隶主贵族逐渐失去了他们原有的经济和政治上的特权地位,成为贫民或者奴隶。其中一部分人结草为庐,结伴而耕,避世隐居。《论语》中把他们叫做"逸民"或"隐者"。这些人对弱肉强食、离乱痛苦的现实社会,表示强烈的不满,和孔子、孟子、老子、庄子一样,他们痛斥"天下无道"!在这同一个时代,儒家和道家走着两条不同的道路。
儒家直面现实社会,力求探索一条改造客观世界的道路,即便是个人的修身养性,最终也是为了治国平天下。孔子认为,他与那些逸民、隐者的区别就在于"无可无不可"(《论语·微子》)。用孟子的话来解释,就是:"孔子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一向主张:"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但实际上不管天下"有道"还是"无道",他似乎没有一点退隐的意思。为了改变这个"无道"的世界,尽管他四处碰壁,却百折不挠,骨子里还是那股劲:"知其不可而为之"。在此方面,孟子比孔子毫不逊色。在他看来,无论得志还是不得志,无论困厄时还是显达时,都不应该绝人逃世;主张用自己的方法来"平治天下",实现其"王道"理想;并且扬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他更无退隐之意。
道家面对残酷的现实,深入到人的心灵深处,从自然中寻找一条自我拯救的人生道路。据《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记载,老子本人就是一个"隐君子",相传他在周朝做过藏书管理员,孔子曾向他问"礼",后来他退隐了,写下《老子》一书。庄子曾做过宋国漆园的管理员,辞职后表示"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宁肯隐居陋巷,借米充饥,自编草鞋,过着清苦的生活,也不愿应楚威王高薪聘请而赴楚相之位。从老子的自然无为、少私寡欲、贵柔守雌的思想,到庄子的无己无功无名、逍遥放达的精神境界,无不说明道家与儒家的不同之处。道家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固执地守护着人的精神的尊严,辛勤地开垦着人的精神的荒漠,把人生从一切无法消除的痛苦和灾难中拯救出来,超越人生困境和世俗情欲,使人获得一种宁静的自由和圣洁的心境。老子和庄子都是隐士,但他们又不同于一般的隐者。他们的退隐不单单是为了规避无法改变的罪恶现实,也不仅仅是为了避免为虎作伥、助纣为虐,更重要的是为了寻求一种超越现实的精神自由。或许正是因为这一点,道家在韩非子的显学排行榜上名落孙山。可以说,春秋战国时代所涌现出来的大批隐者的现实生活,以及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对隐者生活的亲身体验,正是道家思想产生的社会基础。而孔子和孟子则远离隐者的生活体验,因而,他们的思想历程必定不同于老子和庄子。
战国末期的思想家荀子总结了先秦各学派思想,他在《解蔽》中谈到庄子时指出:"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意思是说,庄子只重视代表自然的"天",因此而忽视了"人",即用自然掩盖了人。荀子进一步指出,像庄子这样来理解"道",那只能是人对自然的一种因循依顺。其实荀子只看到了问题的一面,问题的另一面恰恰是,庄子沿着老子"道法自然"的思路,对人的精神自由作了有益的探索,把人对自身的认识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这怎么能说是"蔽于天而不知人"呢?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往往以"消极"、"厌世"等词汇来形容道家的人生哲学,其实这里有一些误解。只要我们深入到道家那博大精深的人生哲学之中去看一看,就不会草率地使用"消极"、"厌世"等词汇了。
其实,道家是指先秦诸子百家中的一个学派,而道教则是汉朝末年才兴起的。道家学派由先秦思想家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号老聃,约为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所开创,并在庄子(名周,字子休,约公元前369-前286年)那里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后来,人们把以老子和庄子关于"道"的学说为宗旨的学术派别通称为道家。
秦汉之际有"黄老学派",以黄帝和老子并称来说明道家源于黄帝,但那只是一种假托。就道家思想的奠基来看,道家的开山著作只能是《老子》一书,它是我国较早的一部思想深刻、独具特色的哲学经典著作。《老子》一书大约只有五千字,它围绕"道"和"德"系统地阐述了老子的思想,后来人们也习惯把它叫做《道德经》或《老子五千文》。因道家崇尚《老子》一书,西汉的司马谈在《论六家之要指》中开始称其为"道德家",《史记·太史公自序》和《汉书·艺文志》则正式称其为道家,并列为"九流"之一。由于道教思想的内核离不开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哲学,道家哲学的主要精神贯穿于道教之中;就像我们所看到的那样,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老子为太上老君,并将他的《道德经》作为主要经典之一。因此,一般也把道教归入道家之列。
继老子之后,有许多学人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如杨朱、宋钘、尹文、彭蒙、慎到、田骈等,他们大都游学于战国时期各学派荟萃的学术中心---齐国的稷下学宫,人们通常称其为"稷下道家"或"黄老学派"。而庄子则是继老子之后道家的最重要的人物,他集道家思想之大成,其思想体现在《庄子》这部稀有的奇书中。他以非常生动形象的语言,探讨和阐述了许多深刻的道理,进一步发展了老子的人生哲学,使道家思想更加完备,他的学术思想对中国两千多年来的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人们也把道家思想称为"老庄之学"。
本世纪三十年代,胡适在北京大学讲授《中国中古思想史》的讲义中,对道家的中心思想作了高度的概括,认为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自然变化的宇宙观,
(二)善生保真的人生观,
(三)放任无为的政治观。
如果说先秦时期以老庄为主要代表的道家因愤世嫉俗而远离政治,着重于追求内心自由、清静无为和返朴归真,那么,汉初的黄老道家则开始干预政治,继续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因循自然,从无为中寻求有为,从而得到了统治者的推崇。
秦亡汉兴,社会一片凋零,法家思想随着秦二世的灭亡已声名狼藉;儒家思想则因其较为复杂繁琐而一时不能为统治者所赏识;相比之下,道家思想正因为它清静无为,简便易行,事半功倍,有利于民众的休养生息;再加上以刘邦为代表的汉帝国的创立者大都来自社会下层,因此,简便易行的道家思想更容易得到他们的青睐,这或许就是黄老之学在汉初得以昌盛的直接原因。西汉前期,相国曹参就采用了盖公的黄老之术来治理国家,得到了君臣百姓的赞美。到了文帝,他也非常崇尚黄老之说,主张"清静无为"而治;因窦太后也"好黄老之言,不说(悦)儒术",景帝及太子(即后来的武帝)都不得不"读黄帝、老子,尊其术"(《史记·外戚世家》)。被后人称之为"文景之治"的繁荣,与文帝和景帝时期所采取的清静无为的治术不无关系。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道家思想便走向衰落。大致到了东汉时期,道家开始分化,一方面向神仙方术和神秘化方向发展,形成与佛教抗衡的中国本土宗教--道教;一方面与儒家的纲常名教相结合,形成道家思想的新的形式--魏晋玄学。
汉魏之际社会动荡不安,各种思想开始活跃起来,道家也随之以魏晋玄学的形式重新登上历史的舞台。作为道家的另一支,道教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然而从理论贡献来看,它远不及玄学。魏晋玄学以复活老庄思想来取代汉朝的谶纬神学。其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嵇康、阮籍、向秀、郭象等。玄学家们把《老子》、《庄子》和《周易》并称为"三玄",以他们理解的老庄思想来注释儒家的经典,形成了儒道兼综的思想格局;同时,他们用恬淡自然的人生态度去拯救被儒家名教压抑的人性,力图摆脱儒家所崇尚的繁文缛节的束缚,追求一种超脱放达的人生。可以说,道家思想从它的产生到魏晋时期,经历了无数次政治风云的变幻和许许多多的考验,表现出一种遇险不惊、临危不乱、从容处世的生活态度。
到了唐宋时期,统治者给了道家更高的地位和荣誉。因老子姓李,与唐代皇室同姓,统治者为了抬高自己的出身,便自称是老子的后裔。先是唐高祖规定了三教的次序,把道家排在儒、佛之前。紧接着是唐高宗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并下令贡举人士必须兼通《道德经》。唐玄宗更是不遗余力,他直接把道士当作皇族宗室的本家,又是在全国兴建玄元皇帝庙,又是接二连三地尊封道家名士,建道院,设玄馆,置生徒,习老庄,并亲自注释《道德经》,诏令百姓必须家藏一本,以推广道家思想,不断提高道家学说的地位。唐武宗刚刚即位,就把二月十五日老子的诞辰定为"降圣节"。更有甚者,唐代不少帝王都热衷于服食道士所炼的金丹,以求长生不老,到头来反倒因服食金丹中毒而过早地结束了性命,唐太宗、唐武宗和唐宣宗等皇帝都是如此。宋代统治者也仿效前朝做法,想方设法与道家联宗,宋徽宗甚至还令僧尼改穿道服。
正因为如此,唐宋时期便成了道家、特别是道教发展的鼎盛时期。但是,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主流或主导的,即便是在极力与道家认祖联宗的李唐王朝,统治者实行的仍然是儒、道、释三教并用的政策。到了宋代之后,儒学的新形态--宋明理学的兴起和不断发展,又形成了儒学一统天下的思想格局。往后清朝统治者采取重佛抑道的政策,使道家在皇室的地位日渐下降。
然而,在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大系统中,道家思想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如果像一些学人认为的那样,文化思想也有刚柔之分、显隐之别,那么,相比之下,儒家的刚健、有为、进取、入世的精神表现得比较突出,道家则偏重于柔顺、无为、退守、潜隐的精神。人们常说,秦汉之后无"纯儒",同样也可以说,秦汉之后无"纯道"。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既互相排斥,又互相吸收;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融和。他们恰恰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可或缺和赖以互补的两个方面。在此意义上来说,儒道本是一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来说,他们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即便是在儒学一统天下的时期,道家思想也并没有泯灭,它以各种形式渗透到儒学、佛学之中,渗透到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无形中影响着中国人的人生态度,这正体现了道家思想的潜隐特点。
儒、道两家思想,一个刚健有为,一个柔顺因循;一个入世进取,一个潜隐退守,这是他们达到相通和互补的真正前提。所以,许多中国古代文人才能入世为儒,出世为道,或者熔儒道于一炉,张弛相济,进退自如。
从历史渊源来看,春秋战国时代,随着奴隶制度逐渐解体,我国进入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一部分奴隶主贵族逐渐失去了他们原有的经济和政治上的特权地位,成为贫民或者奴隶。其中一部分人结草为庐,结伴而耕,避世隐居。《论语》中把他们叫做"逸民"或"隐者"。这些人对弱肉强食、离乱痛苦的现实社会,表示强烈的不满,和孔子、孟子、老子、庄子一样,他们痛斥"天下无道"!在这同一个时代,儒家和道家走着两条不同的道路。
儒家直面现实社会,力求探索一条改造客观世界的道路,即便是个人的修身养性,最终也是为了治国平天下。孔子认为,他与那些逸民、隐者的区别就在于"无可无不可"(《论语·微子》)。用孟子的话来解释,就是:"孔子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一向主张:"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但实际上不管天下"有道"还是"无道",他似乎没有一点退隐的意思。为了改变这个"无道"的世界,尽管他四处碰壁,却百折不挠,骨子里还是那股劲:"知其不可而为之"。在此方面,孟子比孔子毫不逊色。在他看来,无论得志还是不得志,无论困厄时还是显达时,都不应该绝人逃世;主张用自己的方法来"平治天下",实现其"王道"理想;并且扬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他更无退隐之意。
道家面对残酷的现实,深入到人的心灵深处,从自然中寻找一条自我拯救的人生道路。据《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记载,老子本人就是一个"隐君子",相传他在周朝做过藏书管理员,孔子曾向他问"礼",后来他退隐了,写下《老子》一书。庄子曾做过宋国漆园的管理员,辞职后表示"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宁肯隐居陋巷,借米充饥,自编草鞋,过着清苦的生活,也不愿应楚威王高薪聘请而赴楚相之位。从老子的自然无为、少私寡欲、贵柔守雌的思想,到庄子的无己无功无名、逍遥放达的精神境界,无不说明道家与儒家的不同之处。道家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固执地守护着人的精神的尊严,辛勤地开垦着人的精神的荒漠,把人生从一切无法消除的痛苦和灾难中拯救出来,超越人生困境和世俗情欲,使人获得一种宁静的自由和圣洁的心境。老子和庄子都是隐士,但他们又不同于一般的隐者。他们的退隐不单单是为了规避无法改变的罪恶现实,也不仅仅是为了避免为虎作伥、助纣为虐,更重要的是为了寻求一种超越现实的精神自由。或许正是因为这一点,道家在韩非子的显学排行榜上名落孙山。可以说,春秋战国时代所涌现出来的大批隐者的现实生活,以及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对隐者生活的亲身体验,正是道家思想产生的社会基础。而孔子和孟子则远离隐者的生活体验,因而,他们的思想历程必定不同于老子和庄子。
战国末期的思想家荀子总结了先秦各学派思想,他在《解蔽》中谈到庄子时指出:"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意思是说,庄子只重视代表自然的"天",因此而忽视了"人",即用自然掩盖了人。荀子进一步指出,像庄子这样来理解"道",那只能是人对自然的一种因循依顺。其实荀子只看到了问题的一面,问题的另一面恰恰是,庄子沿着老子"道法自然"的思路,对人的精神自由作了有益的探索,把人对自身的认识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这怎么能说是"蔽于天而不知人"呢?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往往以"消极"、"厌世"等词汇来形容道家的人生哲学,其实这里有一些误解。只要我们深入到道家那博大精深的人生哲学之中去看一看,就不会草率地使用"消极"、"厌世"等词汇了。
《老子》、《庄子》同是道家学派,《老子》认为:只有从绝仁弃义才能回到“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乐”的自然状态。《庄子》则认为“道”是自然生成长的意思。《老子》充分发挥了“道先天地”之说,认为“道,渊兮万物之宗”,即万物都是从道而出。所谓虚无生自然,自然生天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他说的“惟道是从”就是一切依从于道。“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成。”意思是初成之道虽然渺小,但它是万物的主宰,故莫能轻视。做人也应要一切顺其自然。
《道德经》九九八十一章,以简洁古朴的五千文字,浩浩荡荡广博而深邃的语言构造出了一个自然、朴素、豁达、飘逸的宇宙观、人生观、方法论的宏大框架。影响甚广,在我国构成“佛、道、儒”三位一体。
《道德经》九九八十一章,以简洁古朴的五千文字,浩浩荡荡广博而深邃的语言构造出了一个自然、朴素、豁达、飘逸的宇宙观、人生观、方法论的宏大框架。影响甚广,在我国构成“佛、道、儒”三位一体。
道家主张“无为”,顺其自然,尊重大自然。
你去看老子和庄子的书吧,会意识到的
道家主张有所为有所不为,无为而治
道家思想里有哲学吗?中国有哲学吗?
老子道德经十一章:“三十辐①共一毂②,当其无,有车之用③。埏埴以为器④,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⑥。有 要是离开了 无 有也就起不了作用, 同样 无 要是离开了 有 无也就起不了作用,这正是有无相生 ,同时老子还说出了事物的本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请问这属于哲学概念吗?〖定义〗:所谓的逻辑,用数学语言来说,就是“关系 relation”,按自身循环分类的“一分为二”方法就是 R(·,·)="∈"∪"∉"∪"∅" 。
附图:二维几何模型表示的逻辑类型(变)
【问】:
【答】:
通常所说的道家,是指老子《道德经》这种学派的
其关键特征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种演绎方式。
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出现这种伟大成就,让人惊叹。
因为道家就是一种哲学学说,而道家是属于中国的,所以后面的答案是肯定的
道家就是一种哲学。哲学也就是过去所称的道。中国当然有哲学。
当然属于了,有就是万物,无就是空,真空与光明是不能分割的。
当然属于了.
在中国文化中各种数字有什么含义
在中国古代思想中,3为基数,9为极数,除了5和3、9外,12在古代文化中也有重要的地位,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五行、五味、五脏、五色等和5有关的物质外,还有很多和12有关的,如12生肖、12时辰、12个月……这种思想在麻将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144是12的平方,108也是12的倍数。另外,在麻将规则中,规定每人抓13张牌,而13乘以4等于52,这正暗合了一年有52个星期的规律。反映了物质的存在形式,数字则代表了物质存在的数量。
1——一,有第一、金牌、万物起始之意,是成就、地位和尊荣的象征。
第一:No.1是很多成功人士一生追求的目标,站在事业和人生的颠峰,永远成为天之骄子。第一对于他们是地位和尊荣的象征。
金牌:奥运会等大型比赛,金牌就意味着第一,是所有人花费无数心血争夺的目标,它不仅代表了参赛者的最高能力和成就,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无上的荣耀。
一,万物的起始:《说文》有语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淮南子》有语一也者,万物之本也。
2——在中国人眼里,2是偶数,有双的寓意。中国人总是希望好事成双,所以2是个很受欢迎的吉祥数字。
结婚要贴喜喜,取双喜临门的彩头,祝词比翼双飞,希望夫妻白首偕老。平时称赞人,也是才貌双全、文武双全、智勇双全。讨吉利时,带两带双的词就更多了:两全其美、福慧双修、双喜临门等等
3——在中国文化里,三表示多,凡事不过三,很多时候,三具有典型性,如:三甲,也是一条界线。同时,三与道家颇有渊源。三表示多而且典型时,有词入木三分、绕梁三日等等,《战国策》有语鲁仲连辞让者三。《史记》有语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小说中,更喜欢用三天三夜这个经典时间段。三与道家的渊源,体现在三皇、道的解释:三,天地人之道也。
《老子》有语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4——在中国,4也是一个典型数字,用途非常广泛,很有价值。四柱:指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四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四制:丧服有恩、理、节、权四制。四大:佛家以地、水、火、风为四大。道家以道、天、地、人为四大。四行:四种德行:仁、义、礼、智或孝、忠、信、悌,内容随文而异。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四种文具的统称。
望采纳,谢谢
第一:No.1是很多成功人士一生追求的目标,站在事业和人生的颠峰,永远成为天之骄子。第一对于他们是地位和尊荣的象征。
金牌:奥运会等大型比赛,金牌就意味着第一,是所有人花费无数心血争夺的目标,它不仅代表了参赛者的最高能力和成就,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无上的荣耀。
一,万物的起始:《说文》有语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淮南子》有语一也者,万物之本也。
2——在中国人眼里,2是偶数,有双的寓意。中国人总是希望好事成双,所以2是个很受欢迎的吉祥数字。
结婚要贴喜喜,取双喜临门的彩头,祝词比翼双飞,希望夫妻白首偕老。平时称赞人,也是才貌双全、文武双全、智勇双全。讨吉利时,带两带双的词就更多了:两全其美、福慧双修、双喜临门等等
3——在中国文化里,三表示多,凡事不过三,很多时候,三具有典型性,如:三甲,也是一条界线。同时,三与道家颇有渊源。三表示多而且典型时,有词入木三分、绕梁三日等等,《战国策》有语鲁仲连辞让者三。《史记》有语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小说中,更喜欢用三天三夜这个经典时间段。三与道家的渊源,体现在三皇、道的解释:三,天地人之道也。
《老子》有语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4——在中国,4也是一个典型数字,用途非常广泛,很有价值。四柱:指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四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四制:丧服有恩、理、节、权四制。四大:佛家以地、水、火、风为四大。道家以道、天、地、人为四大。四行:四种德行:仁、义、礼、智或孝、忠、信、悌,内容随文而异。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四种文具的统称。
望采纳,谢谢
本文标题: 十三这个数字在道家或者在中国的哲学里面有什么特殊含义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69480.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