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后的晋跟春秋时期的晋国到底有什么联系,为什么司马炎要拿晋做国号呢?三国之后的晋跟春秋时期的晋国到底有什么联系,为什么司马炎...
三国之后的晋跟春秋时期的晋国到底有什么联系,为什么司马炎要拿晋做国号呢?
三国之后的晋跟春秋时期的晋国到底有什么联系,为什么司马炎要拿晋做国号呢?春秋时期的晋国,作为诸侯国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实力完全吊打其他国家包括秦国,在当时可以说是中原的霸主,但是后来六卿掌握政权,出现内乱,明争暗斗,给外人趁虚而入的机会,给三家分晋埋下了祸根,如果不是因为三家分晋,那么后来统一天下也就没秦国什么事了,三家分晋,春秋五霸的时代结束,战国七雄开始崛起。
可是后来发展起来的晋国却不是之前春秋时期的晋国。晋国的建立是在三国时期,早有心思的司马懿篡夺了曹魏的大权,后来子孙司马炎夺得政权,建立了晋国,而后一举进攻吴国,吴国灭亡,三国鼎立的局面不复存在,魏蜀吴三国最终都归于晋国,所以有了后来的三分归晋。
司马炎以“晋”作为国号当然和春秋时期的晋国有联系,先晋有着强盛的势力,以“晋侯”来代表国家的经济发展地位和政治权威,而司马炎借“晋”来巩固和稳定政权和国家的统治局势。从另一方面来看,司马氏取代的魏国曾经也是晋国的一部分,也可以成为晋国,再加上司马家族在曹魏的时候就被封为“晋王”,司马氏取而代之取国号为“晋”也是合理的。
司马炎建立西晋后,原本以为会逐步变得更强大,可相反国家出现腐败的风气,一发不可收拾,完全没有先晋中原霸主的样子,不出意外,西晋并没有撑太久,三国时期到这里差不多也快结束了。
春秋时的晋国到战国时期有何变化
春秋时候,晋国称霸的时间总共超过两百年,晋国一直是春秋时代最强大的国家。
晋国的强大,也是有原因的,主要还是从献公时起,不许立公子、公孙为贵族,公子、公孙只好离晋而仕他国,这就是所谓晋无公族。由于排斥公族,这就减少了王族的内耗,但也导致异姓或国姓中疏远的卿大夫得势,政权逐渐为他们所操纵。
春秋中期以后,10余个卿大夫家族控制了晋国的政局。经过不断吞并,到了春秋晚期只剩下韩、魏、赵、范、智、中行6家最大的宗族,称为六卿。代表新兴势力的六卿同晋国旧贵族进行了激烈斗争,旧贵族日趋没落。六卿各自采取革新措施,以期发展实力。韩、赵、魏的改革尤为彻底。后来赵又灭范氏、中行氏,迫使他们逃出晋国。春秋末年,智氏最强,赵联合韩、魏消灭智氏。晋长期的卿大夫兼并战争告一段落,三家被周威烈王册封为诸侯。公元前376年,韩、赵、魏废除晋国的最后国君——晋静公,最终完成三家分晋的历程。三家分晋是以新旧势力斗争为表现形式的晋国社会变革的结果,是中国古代历史从春秋时代进入战国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
“春秋战国”时期,不以朝代称呼,有什么特殊之处?
在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的事情屡见不鲜,比如元取代宋,清取代明;一个朝代因为重大变故被分成两部分的情况也很常见,比如周朝分西周东周,汉朝分西汉东汉,晋朝分西晋东晋,宋朝分北宋南宋…
但是,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例非常特殊的情况:春秋战国!春秋战国,这是朝代吗?不是,严格来说春秋属于东周的一部分,而战国则一部分时间属于东周,另一部分则不是,春秋和战国不是朝代,而是“时期”。
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部分,这是一般人最常犯的历史错误之一,事实上东周灭亡的时候,战国时期还没有结束,所以实际上是春秋+战国>东周,东周在公元前256年就被秦所灭,而战国时代则持续到公元前221年
这可能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例以“时期”而不是“朝代”来称呼一段年代了,那么,春秋和战国到底有什么特殊的?它们之间又是如何区分的呢?
一般来说,一个朝代的建立和灭亡,这个时间点很好确定,比如明朝,什么时候建立的呢?1368年朱元璋称帝;什么时候灭亡的呢?1644年,崇祯殉国。一个朝代分成两部分,这也好确定,比如宋朝,金兵攻破了北宋首都东京开封府,北宋就灭了,之后就是南宋。这通常都是有标志性的时间节点来分的。
但春秋和战国并不是这样的,它是以重大的社会变革来分的,春秋战国之所以是个特例,是因为它正好卡在了中国古代历史最关键的一个节点上:由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任何一个具有初中历史知识的人都记得一个知识点——我国奴隶制社会包括夏、商、西周、春秋。是的,到春秋为止了,战国时代开始,我国就渐渐进入了封建社会,而最终战国时代的终局,则是我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朝。
当然,什么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这是现代历史学的概念,古人不可能清楚这个,但他们又是因什么来分春秋和战国的呢?其实,社会制度的大变革往往会导致整个社会的风貌发生极大的变化,而古人正是注意到这个变化,才将这两个时期以春秋和战国区分。
其实,春秋和战国当然也是有区分节点的,但这个节点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年份,而是一个事件——三家分晋(有时也包括田氏代齐)。
什么叫“三家分晋”呢?这其实是晋国的内战,晋国从春秋时期开始,公室力量衰微,各大卿大夫瓜分了晋国的权力和资源,到了春秋末期,晋国只剩下智、赵、韩、魏四家,后来赵、韩、魏三家联合攻打智氏,并于公元453年瓜分了其领地,之后这三家又陆续蚕食已经彻底衰落的晋公室其它地区,并彻底将其灭亡…
在讲求政治伦理的古人看来,春秋与战国间最大的区别在于周朝的权威还是否存在,为什么把三家分晋当做关键事件?因为,按照周朝的政治法度,这三家是乱臣贼子,然而周王室最终竟然妥协,将这三家封为诸侯,这意味这:周王室已经彻底失去了政治上“道德制高点”的地位,传统的礼乐制度对于各强大诸侯已经彻底失去了约束力,它们开始肆无忌惮的相互攻伐、兼并,所谓“礼崩乐坏”。
但是,这“礼崩乐坏”的局面也不是一天产生的,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还是社会形势的巨大变化,我们知道,生产力决定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春秋末年开始,中国爆发农业革命,这是以铁器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为标志,农业生产力迅速提高。
这意味着什么呢?大家看春秋时期的历史有时候会发现一个问题,晋国,秦国,楚国等几个大佬之间约架,通常也不是把对方打死,而是把对方打服,要求它承认自己才是这一地区的老大(所谓“霸”,春秋五霸)就够了,颇有一种战争礼仪。
这其实不是他们素质高,而是以春秋时期的水平,你灭了人家的国家也没用,春秋时期生产力很低,各国之间存在着大量的没有开发的空地,这起到了缓冲区的作用,当时几个诸侯国根本没有那么多人口去控制这里,更别提兼并对方了。
既然如此,那大家讲点规矩对谁都好,当然,这是大国之间的规矩,小国往往还是不断被相邻的大国兼并,而讲规矩,那自然要一个仲裁者吧,仲裁者是谁?自然是周王室了,这个时候周王室实际上和一个中等诸侯国地位相近,但因为传统的天子权威,还能仲裁者的作用。
但是,随着生产力陆陆续续发展,人口增长,土地不断开发,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各国为了适应这个趋势,并增强国力,不断地进行改革(由奴隶制转变为封建制),地主阶级成为了统治阶级。
到了这个时候,那各国之间的矛盾就急剧增加了,为了争夺土地或者水利资源,各国打得头破血流,这个时候的战争就相当残酷了,是毁国灭族的大战,春秋时期各国争斗是政治上的霸权争夺,而战国时期争的则是生存空间,到了这个杀红了眼的时候,周朝那套基于奴隶社会的礼乐制度鬼才遵守呢!
这个时候,周天子的地位很微妙,以洛阳为中心的一小片周天子控制地区有点类似后来的中立国,谁都不得罪。随着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不断攻伐兼并,国家越来越少。
“周初千八百国,至春秋之初,仅存百二十四国。春秋诸国,吞并小弱,大抵以其国地为县。因灭国而特置县,因置县而特命官,封建之制遂渐变为郡县之制。”——《中国文化史》,柳艺谋
而经济上的巨大变化最终反映在政治上,世袭的等级制度被瓦解,一些过去的贵族失去了地位,而另一些那个时候的平民通过经商或其他的机会致富,甚至成为政治集团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官僚制度发生了变化。而晋国的内乱,就是这个变化最显著的表现,所以,晋国的灭亡成为了春秋战国的区分节点
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些问题
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在春秋中后期是出了名的强国,其国力之强,是其它诸侯国不能比拟的,试想如若不是韩、赵和魏三家分晋,那统一中国的应该是晋国,大家帮忙分析分析rn晋国当时的国土就是现在的山西全境吧?没有三家分晋的假设不成立,晋的崛起跟他这样的世家制度息息相关,三家分晋只是矛盾激化的表现
我觉得晋国的地位还是太突出了,国力虽然最强盛,但是四邻都不是弱者,东边齐国,西边秦国,南边楚国,北边还戎狄 ,四战之地 只适合做暂时的霸主,统一还是很渺茫的
“崛起于山西汾河流域,初都翼,亦称绛(今山西翼城东南),后迁新田(今山西曲沃)。春秋初疆域尚小,晋献公时(前676-651年)积极向外拓展,先后向西兼并了耿(今山西河津南),并占领黄河以西的一些地方;向北兼并霍(今山西霍县西南);向南吞并了魏(今山西芮城)、虞(今山西平陆)、虢(今河南陕县)等国;又打败北狄,战胜骊戎,于是南据河南崤(崤山)函(函谷关)天险,西及河西与秦接境,北与狄为界。及文公时(前636—628年),因兴兵勤王,周襄王赐以南阳的阳樊、温、原之地(今河南北部济源、武陟一带),并东夺郑之虎牢、卫之殷墟及鲁国地等,势力又侵入山东,疆域更见扩大。到春秋中期,略有今山西大部(除去北部外)、河北西南部、河南西北部、陕西东部和山东的西部,纵横跨今五省境。 ”
春秋为什么晋国最强大呢?请问一下原因是什么?
经过春秋时期长期的争霸战争,许多小的诸侯国被大国并吞了。有的国家内部发生了变革,大权渐渐落在几个大夫手里。这些大夫原来也是奴隶主贵族,后来他们采用了封建的剥削方式,转变为地主阶级。有的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还用减轻赋税的办法,来笼络人心,这样,他们的势力就越来越大了。
齐襄公是一个暴虐的君主,国内怨声载道,人人愤恨。小白进宫劝谏,襄公不听。他在鲍叔牙的劝说下,出奔到莒国。公元前685年,襄公的族弟以孙无知与大臣连称、管至父串通发动政变,杀了襄公,篡夺了王位。一个多月后,雍廪、高傒诸大夫又杀了公孙无知等,准备迎接出奔在鲁国的小白哥公子纠回国即位。而国内高氏、国氏等贵族支持小白继位。小白抄近道首先回到齐都临淄,当上了国君,即齐桓公。他重用鲍叔牙,不计前嫌,任命曾辅佐公子纠的管仲为相国,把国家大家事委托于管仲,让其一展才华。
管仲确实是一个匡世济时的良才。他认为君主要创建霸业,首先要能识贤、用贤,要防止小人的渗入。他建议齐桓公起用隰朋,宁越等五个人,同时悬榜国门,号召国人献计献策,招纳四方志士。在管仲的主持下,齐桓公在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特别是因地制宜,发展渔业,使齐国富强起来,为最后称霸尊奠定了基础。为了扩大影响,他兴兵伐鲁,大获全胜,占领了鲁国的遂邑。后又归还战争中夺取的土地,各国诸侯认为他是一个可信的贤德之君,愿和他同盟,使他的声誉鹊起。齐桓公派遣使臣朝拜刚继位的周僖王,赢得了周天子的欢心。他召集各国诸侯到北杏开会,被推举为盟主,后又在幽地与宋、鱼、卫曹等八国歃血为盟,齐国称霸的局面终于确立,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称霸后,他进一步治理好齐国,还帮助救周围弱小的诸倔敌国。他驱戎赶狄,平鲁伐楚,救卫助邢等功绩,极大地提高了威望。当时周王室想裁决一件大事,也要请齐桓公召集各会盟诸侯共同商议。
晋文公,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628年,名重耳。晋献公二十一年(前656年),皇室之
争迫使重耳弃蒲走狄,开始了长期的流亡生活。
重耳在戎狄居住了十二年,期间,他父亲晋献公死后,晋国大夫曾经派人请重耳归国继
位,被重耳拒绝。晋惠公当政后,又命人微行戎狄刺杀重耳,重耳虽幸免于难,却感到
戎狄不足以为后援。此后,重耳先后流亡于齐国、楚国和秦国。晋秦韩战之后,秦穆公
欣然派三千秦军拥重耳入晋。晋惠公十四年(前637年),重耳命部下杀晋怀公于高粱
(临汾),继位于绛。
十九年的流亡生活使晋文公扩大了视野,了解了下情,因此他继位后就进行了一系列改
革。首先,他号召国内大力改进生产工具,施惠百姓,奖励垦殖,发展生产,繁荣社会
经济。其次,他大批启用沉沦的旧族,同时又十分注意任用和提拔出身微贱而才能俊异
的人,团结了新旧贵族,为他建立霸业做好了准备。“城濮之战”,晋文公退避三舍,
大破楚军。之后晋文公请周襄王到践土大会诸侯,“践土之盟”标志着晋文公建立霸业
的完成。
两个人是春秋五霸前两位。他们都善于改革,善于用人,加上本来国力就较强,于是成就了霸业。这是历史的偶然也是必然。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