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怎样的深重灾难?论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文化侵略,高峻,撰稿,日本帝国主义在长达...
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怎样的深重灾难?
高峻 撰稿
日本帝国主义在长达14年的侵华战争中,对占领区人民实行残酷的军事镇压和疯狂的政治迫害,贪婪地掠夺中国的经济资源。同时,为配合军事、政治和经济侵略,还在文化领域强制推行奴化教育,实行法西斯殖民文化,肆无忌惮地洗劫和毁灭中国文化,对中国人民欠下了无法偿还的债。
(一)
日本帝国主义为永远奴役中国人民,首先在思想文化领域强制推行奴化教育,实行法西斯殖民文化,有目的地从意识形态等方面腐蚀中国人。
伪满洲国出笼伊始,日本统治集团便为其设计了“王道政治”的统治思想,声称它是“世界上最好的政体”,“是近代起死回生的良药”,溥仪及其身边的遗老遗少们也把它奉作至宝。其实,“王道政治”并非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帝王统治思想,而是体现所谓“日本精神”的法西斯皇道。其中心是“必须显现天皇大御心的意义”,〔1〕其目的是“教育国民各安其分,涵养国民各安其业”,〔2〕其内容有诸如宣扬“民族协和”、“日满一体”、“日满融和”、“建国精神”之类。显而易见,把“王道政治”的招牌冠在伪满洲国的头上,无非是在政权统治思想上确立以日本天皇“圣意”为宗旨的原则,即凡事要依凭日本宗主国的旨意行事,不得有丝毫怀疑和违背,这便是“日满融和”、“日满一德一心”的实质内容。
青少年学生是日寇施行奴化教育的首要对象。为把青少年的思想禁锢在“王道政治”的思想枷锁中,使之忘记自己是炎黄子孙,服服贴贴地听从摆布,日寇在东北的各级学校中强制推行愚民教育,几乎不遗余力地把充满和体现法西斯皇道的货色塞进各级学校的课本中,称之“精神教育”课,恬不知耻地兜售“中国文化东来论”,宣扬什么满洲不是中国的领土。规定这些课的课时要占总课时的四分之一至四分之三,并强迫小学生每天早晨都要面朝东,分别给日本国家神道之天照大神和日本天皇三鞠躬,背诵所谓《国民训》。
日寇还从强制占领区人民学日语入手, 来为加深奴化教育服务。1933年,伪满文教部在日本人的主持下开始新编中小学教材,至1935年已编成22种39本,不但规定日语为必修课,还要在学校的总课时中占三分之一左右。有的学校甚至规定,中小学日语考试不及格就不能毕业,不能升学,迫使学生努力学日语。此外,日伪还在社会上设立大批日语专修班、夜校,并以派遣、保送留日为诱饵,积极推行学日语。日寇深知,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强制中国人学日语,这是一项带有毁灭中华文化,泯灭中国人民族意识的重要措施。所以这一措施的推行,都是以刺刀棍棒为后盾的,稍有异议就实行暴力镇压。不仅如此,为进一步将法西斯的殖民统治思想、意识、观念、道德强加在占领区人民身上,日寇还对一切文化事业实行严厉的统制政策,新闻、出版、电影与广播诸业统由日伪当局控制,其头目均由日籍文人或汉奸学者充任,并美其名曰“官制文化”。
表现在新闻业上,除绝对禁止民众办报外,日伪创办了许多报纸。日军攻占平津后,为它狂吠多年的天津《庸报》更为蠢动,成为日伪在华北销量最大的报纸。同时,“北支派遣军报导部”及伪“治安总署”又在北平创办《武德报》作为机关报,伪“新民会”还创办了《新民报》。在上海出版《新申报》、《新中国报》。这些报纸为维护侵略者的统治服务,连篇累牍地宣传“和平反共”、“王道乐土”、“建设东亚新秩序”,当然遭到民众的抵制,销路很窄。但日伪依然可以强制“派销”或“赠阅”以及用“给奖”等方式,少则推销二三千份,多则四五万份,扩散出去,毒害人民。〔3〕
图书出版发行业也是如此。1932年3月至7月,日寇在东北强行焚毁带有民族意识的书刊650万余册。凡收藏或传阅有关马克思主义、三民主义著作以及鲁迅、郭沫若、茅盾等现代作家的作品和关内进步书刊者,一经发现立即予以严厉处罚,重者收监判刑,“以儆效尤”。特别是伪满统治后期,甚至连秦汉、隋唐、宋元文学也不准各学校讲授,诸如《桃花源记》、《岳阳楼记》、《师说》、《前赤壁赋》等中国优秀文学遗产从此在教科书中匿迹。〔4〕其目的旨在封锁和摧残中华民族文化,禁锢中华民族文化在东北的弘扬。与此同时,日寇又大量引进日本的殖民文化,以此充填和占领文化领域里的一切阵地,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很难在这里接续和发展。据统计,1936年,日本对东北输入的书籍为58.7万册,到1941年便猛增至3440万册。1939年,输入东北的报纸为5495万余份,为中国关内输入量的10倍;杂志827万册,为关内输入量的487倍。以平均每天输入量计算,日本输入东北的书、报、 杂志数量是:报纸15万份,杂志2.2万份,书籍4.9万份。〔5〕这些数字庞大的出版物涌进东北,可以想象,日寇强制输入法西斯殖民文化已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至于电影业,1937年8月在伪满洲国成立的“满洲映画协会”(即伪“满映”),当时号称是“亚洲第一”的制片厂,就是由伪满政府与东北最大的日资企业“满铁”投资建立的,直属伪满“国务院”领导。其第一任理事长是著名间谍川岛芳子(金壁辉)的史长金壁东,而实权握在“满铁”总务科长林显藏手中。“满映”所拍影片多由日本人任导演,主要职员也多为日本人。其头号明星是有中国名字实为日本人的李香兰(即山口淑子)。如此人员构成,决定了“满映”的制片方针就是直接秉承日本关东军司令部的旨意,以电影作品宣传军国主义,鼓吹“日满亲善”、“五族协和”,为其侵略行为张目。审视其电影作品,无外乎两类,一类是直
接为侵略战争服务的所谓“启民电影”,如《北方的国境线》、《伸展的国都》等;另一类是风花雪月的所谓“娱民电影”,如《哈尔滨歌女》、《东游记》等。日本电影评论家佐藤忠男评论说,这些影片“只是日本人单方面强加给中国的欺骗与耻辱。”〔6〕
对长江以南的电影业,日本则采用由汉奸出面主持,日本人退居幕后操纵的方法,有效地利用电影来为其侵略政策服务。1943年5月,为加强对电影的统制,汪伪政权发布“电影事业统筹办法”,把若干汉奸文人成立的电影公司合并组成伪“中华电影联合股份有限公司”(即伪“华影”),以实现所谓制片发行放映“三位一体的电影国策”,贯彻所谓“负担大东亚战争中文化战思想战之任务”。从此,汪伪政权辖区内的电影业就由“华影”垄断。其理事长为汪伪政权宣传部长林柏生,陈公博、周佛海等任理事,汪伪宣传部驻沪办事处处长冯节任总经理,而实际控制权操纵在副理事长、日本人川喜多长政手中。“华影”在其80余部作品中,题材除了“以恋爱为中心”,以风月情场之事,在潜移默化中消蚀中国人民的斗争意识与反抗精神外,再就是赤裸裸地宣传侵略。如1944年11月推出的《春江遗恨》,以太平天国为背景,描写一个日本武士高杉晋作帮助太平军作战的故事。高杉俨然以中国人的救世主面目出现,口称日本“热爱着东亚,热爱着中国”,无耻吹捧日本军国主义者的侵略行径,因而被日本人称为“中日电影界合作共存共荣的象征”。然而,这类影片都受到占领区民众的抵制,在宣传上收效甚微。〔7〕
(二)
侵华战争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基于彻底毁灭中华文化的图谋,还肆意破坏中国的文化教育科学事业,疯狂地毁坏中国历史文化遗址和劫夺稀世文物,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文化大屠杀”,给中国乃至世界文化事业造成无可挽回的巨大损失。
首先,野蛮摧毁学校和各类文化教育机构。日寇对传播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中国教育系统、文化系统尤其恨之入骨,曾下大力量破坏占领区的各类教学机构,其中大、中、小学受灾尤深。“七七”事变后,日军在向中国大举进兵时,每到一处都要掀起一次毁灭学校的狂潮。天津失陷前,日军曾对这座名城进行了持续4个小时的轰炸,但重点不是军营,不是政府机关,而是著名的南开大学,这次轰炸把南开变成了瓦砾场。淞沪会战期间,日军曾对中国的61座城市进行轰炸,其中“特别有意识地以大学等文化教育设施为破坏目标”。南京的中央大学,连续3 次遭轰炸。浙江大学是日军破坏的重要目标,为坚持办学,整个学校向西南迁移,日机竞跟踪轰炸。浙大在3年中被迫5次迁移。全国各地的图书馆、博物馆同教育系统一样,受到严重破坏。1946年国民政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的一份题为《1937年以来的中国教育》的档指出:抗战发生,中国的图书馆事业影响最大。战前全国图书馆有1848所,战后仅存940所,其中大部分已破烂不堪。
日本侵略带来的动荡,使中国的科学研究机构也无法正常工作,许多科研机构被迫南迁至大西南、大西北,自然科学的研究基本停滞。如闻名于世的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也内迁至四川,无法开展工作。与此同时,欧美国家的科学事业却在快速发展。因此,日本的侵略,是战后中国的自然科学落后于别国的原因之一。
其次,对文化名城、历史古迹的毁灭也令人发指,日军每到一处,都要进行残酷的烧杀抢掠,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只要被日军攻掠,立即遭受火焚。无数名胜古迹毁于战火,数百处举世闻名的古建筑群,被夷为平地。其损失在世界文化史上空前绝后。在古都北京,日军的炮火轰毁了宛平古城,被誉为“马可波罗桥”的卢沟桥遭到严重损坏。京西房山有一座建于隋代的古刹云居寺,是五层院落、六进殿宇的庞大古建筑群,被日军整个摧毁。就连故宫,也成了日军操练的场所。
在古建筑如林的山西,日军战火燃遍了三晋大地。太原市郊的晋祠始建于北魏前,兴盛于北宋,日军侵犯太原时,对它进行了严重破坏。佛教名山五台山,属晋察冀根据地,这里隋唐以来的建筑鳞次栉比,但日军多次对根据地进行扫荡,大批古建筑被焚毁,造成了有史以来的空前浩劫。
六朝古都南京,在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中,成为一片废墟。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夫子庙,公元前6世纪留存的石刻艺术瑰宝-陈武帝万安陵前的石麒麟,明初建造的世界第一砖石南京城墙,中山陵陵寝、寺庙、殿宇,中华门西街年代久远的清真寺,南京牛首山佛教寺院等均横遭破坏。从东北直抵广州,大批名城名胜被毁。国民政府1946年提交的《文物损失估价表》中指出,被洗动的著名历史古迹达741处。这一统计还很不全面。
再次,毁灭和劫夺稀世文物,日军在侵华战争中,有组织地劫夺中国文物,许多价值连城的稀世之宝被劫往日本,抢不走的就毁。受损和被劫文物的确切数字,已无法彻底查清。国民政府教育部战后曾编一本《被日劫掠文物目录》,内中列举的查有实据的被劫文物,包括古籍、字画、碑贴、古物、艺术品等共360.7万件另1870箱。内中上自史前下至两汉、唐宋元明清的珍稀文物一应俱全,其价无法估量。
日军侵占南京后,设立了专门抢劫图书文物的机构-“占领地区图书文献接收委员会”,与日军事机关密切配合,对南京的国民政府、外交部、中央研究院等70多个单位进行了调查。1938年3月6日起,日军又动用
军队、特工对上述单位的图书文献进行掠夺。1986年8月17日,原满铁大连图书馆馆员青木实在日本《赤旗报》刊登的《日本侵略军进行的南京“文化史屠杀”》文章,披露了这次他奉命参与的文化掠夺内情。指出参与此次掠夺的人员有特工330人、士兵367人、苦力830人,动用车辆310辆次,劫夺图书、文献达88万册。这些图书文献极为珍贵,不仅有中央和地方的各类公报,还有3000余册清朝历代皇帝的《大清实录》写本。〔8〕至于南京文物的损失,仅战后初步调查所作的《南京市抗战时期公私文物损失数量及估价目录》就有:书籍类,公方406461册另156箱1725种,私家53118册另1790种840部59箱;字画类,公方464件,私家7256件另6箱;碑贴,公方损失无法计算,私家3851件;古物类,公方24491件,私家2093件;仪器,公方979件另63箱,私家11种;标本,公方13414件另1165箱,私家7200件;杂件,公方648368件。中央研究院殷墟所报古籍、古物、拓片损失单未列损失详细件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损失标本1052箱,内有兽骨、陶片等标本954箱,其价值不可估算。此外,民间古物损失更是不计其数。
(三)
综观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文化侵略的史实,不难看出有三个显著特点:
第一,有明确的目的性。日寇在侵略中国时举起的是军事与文化的双面屠刀,他们明白,单凭军事力量是不能征服一个民族的,倘若没有文化的臣服,殖民统治是不可能成功的。文化上的征服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亡国灭种。因此,他们在文化领域里所采取的种种侵略政策、措施,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泯灭中国人的民族意识,使中国人民忘掉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与传统,忘记自己的祖国,当帝国主义的顺民。
第二,具有系统的组织性。为实现上述目标,日寇在实施对中国的文化侵略过程中,煞费苦心,作了精心的筹划和组织:在思想、意识形态方面推行愚民的奴化教育,在文化宣传方面实行统制政策,在攻城略地中摧毁文化教育机构,并毁灭和劫夺文化遗产。所有这些都体现出日寇所进行的是系统的、全方位的文化侵略。
第三,极具罕见的野蛮性和疯狂性。日寇在侵华战争中丧心病狂地毁灭中国文化名城、历史古迹,贪得无厌地掠夺稀世文物,数量之巨,范围之广,手段之残酷、野蛮,充分体现出日本军国主义的野蛮性和疯狂性的特征。这是近百年来帝国主义在历次侵华战争中对中华文明最深重的一次侵略,在世界侵略史上也是罕见的。
注释:
〔1〕关东军司令部制定《满洲国的根本理念及协和会本质》。
〔2〕@①田道弥:《满洲教育史》〔日〕,昭和10年12月。
〔3〕魏宏运主编《中国现代史稿》(下),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2页。
〔4〕《吉林教育回忆》,《吉林文史资料》,第4辑。
〔5〕姜念东等着《伪满洲国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26页。
〔6〕〔7〕李轶:《抗战期间沦陷区的电影》,《民国春秋》1991年第3期。
〔8〕邸富生等:《日本侵略者在南京文化掠夺始末》, 《辽宁师大学报》,1988年第5期。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为山加鸟,左右结构
二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与财富。
三强制推行奴化教育。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庚子之变,中国被抢走了多少文物?
要给出一个精确的数字,并将劫掠的文物全部一一罗列,似乎不太可能。或许,这将是一个永远无法揭开的谜,也是留给中华民族、炎黄子孙永远的痛。毕竟,被日本公然劫掠、巧取豪夺、敲诈勒索等方式劫掠的文物浩如烟海,即使进行系统统计也难以完全囊括。本网整理这些被掠夺的文物资料,简要梳理出其中较为重要的文物并将其展示出来供网友参阅浏览。
近代日本走上侵略道路后,对于中国以怨报德,狂妄地宣称要“开拓万里波涛,布威于四方”,于是近邻中国便成了其实现野心的最佳选择。
在对中国的文化侵略方面,日本步西方列强后尘,而且显得更为贪婪,一面肆意摧残我国的文化事业,一面又不惜采用种种卑劣手段,大肆掠夺我国文物,为害尤烈,造成了中国文化遗产的巨大损失。
鸟居龙藏
在1928年以前,日本人在我国调查古代遗迹遗址和盗窃文物的事例,不下几十起。例如:1905年东京大学的鸟居龙藏在辽东半岛及东北地区进行调查和盗掘,一直延续到1911年。京都帝国大学的滨田耕作盗掘了旅顺刁家屯汉墓等。
1928年5月3日,日本出兵侵占济南,在济面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三惨案”。5月11日,济南沦陷。日军除了烧杀奸淫外,还强行将济南附近临淄县龙泉寺的2尊北齐石佛、2尊北齐菩萨雕像和2块石碑运到淄河店车站,准备在这里装上火车运往青岛,再从青岛装船运往日本。
1933年,日本山中商会的老板山中和北京分店经理高田勾结北京古玩奸商倪玉书,又做下一宗极其肮脏的买卖,对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的石雕进行肢解、劫掠。
1931年9月18日后,在日军侵占的中国领土范围内,一些日本考古团体、大学研究机构及个人随之而来,进行“老古调查”和盗掘,有些盗掘甚至于是在日军的直接保护下进行的。
1931年至1934年,日本人原田淑人等领导的考古队,盗掘了黑龙江宁安县西南东京城镇的原渤海国都城上京龙泉府遗址,其中宫殿遗址6处、古寺遗址1处,陵墓遗址1处及禁苑、外城遗址数处,劫走一批珍贵文物。
1937年夏,原田淑人、驹进和爱带领考古队,以日本东亚考古学会名义,盗掘了元上都遗址(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劫走一批出土文物,入藏于东京大学考古学研究室。
同年,黑田源次盗掘了抚顺大官屯辽代瓷窑遗址,劫走大批辽瓷标本。
1937年12月,日军侵占南京后,日本人的盗掘活动向我国南方发展。笔者曾查阅到一份日文资料,1938年由庆应义塾大学出版的《江南踏查》报告书,著者为松本倍广。在这份报告书的序中写道:昭和十二年(1937年)南京陷落,为了适应时局的发展,急需快速向中国派员进行学术调查以及古文化遗变的发掘。为此,1938年5月庆应义塾大党派有了三个“学术旅行队”,一队由大山柏率领赴北京、彰德、大同方向;一队由柴田常惠率领赴中国中部;第三队是松本信广等赴中国江浙地区。
该报告书详细地记录了松本信广、保坂三郎、西冈秀雄,于1938年5月从东京出发,到达南京后,在日军的护卫下,调查劫掠了南京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古物保存所、六朝墓、西湖博物馆,挖掘杭州附近古荡石虎山遗址以及吴兴钱山漾遗址等活动。报告书中附有松本“旅行队”活动的照片,在发掘现场,日军荷枪实弹站在周围警式,如临大敌,充分暴露了他们无视中国主权、肆意盗掘的丑恶嘴脸。
报告书的最后一部分是这次江南调查劫获文物的目录和实物照片,共计129件,其中不少是非常珍贵的文物,如有孔石斧、玉戚、战国蟠螭纹有盖鼎、商周青铜戈、汉唐铜镜、良渚文化黑陶杯、汉代陶奁、女陶俑、越窑青瓷四耳罐、蚁鼻钱、五铢钱泥范、太平天国“天朝南昌宣抚使韦”印等,这些珍贵文物全部被劫往日本,入藏于庆应义塾大学文学部。
以图书为例,如北平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南京国立中央图书馆筹备处、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杭州浙江省图书馆等,这些图书馆收藏丰富,且多善本精抄,结果多遭劫掠。
如在南京,1938年3月起,日本上海派遣军动用了367名士兵、220名特工人员,抓来830名国人当苦力,劫掠南京图书文献。参与其事的还有满铁调查部、东亚同文书院等处的工作人员。被劫掠的单位包括中央研究院、中央图书馆、省立国学图书馆等。被劫走的图书共计88万册,比当时日本最大的图书馆帝国图书馆藏书还多3万册。这些图书文献,日军用卡车搬运了310辆次才搬完,后来全部被劫走。不但公家图书遭到劫掠,一些私人藏书家的古籍善本亦遭劫掠,如南京有名的私人藏书家卢冀野、古筱轩等,他们收藏的名遗善本,或被劫走,或被烧毁。此外,中央图书馆移藏香港冯平山图书馆中四库全书等珍本也被劫运日本。据1946年南京市临时参议会公布的数字,八年抗战中,被日军抢劫和焚毁的南京图书,总计达1815箱、2859套、148619册,其中不少是极为珍贵的古籍善本。
另一个令人心痛的例子是著名实业家、藏书家张元济在上海创办的东方图书馆被毁。在1932年“一·二八”事变前,该馆藏书已逾50万册和收藏图片、照片5万余枚,其中善本书就有3745种,共计35083册;加上当时尚未整理的购自场州何氏4万册藏书中的善本,善本书的总数达5万册,其中海内孤本和精品约500种共5000余册。
关于中国图书损失的数量,据国民政府教育部1938年底统计,中国抗战以来图书损失至少在1000万册以上。1943年前,美籍人士实地考察,估计中国损失书籍在1500万册以上。
其间,中国的博物馆也大量被侵华日军或炸毁或劫夺,如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的两批文物被劫,北平研究院在宝鸡发掘所获文物分藏北平部分被盗300多件,日伪先后从故宫[微博]博物院运走铜缸66口,铜炮一尊,铜灯亭91件等。更可恶的是,1942年伪北平市署搜刮故宫金缸的金屑,供日本侵略军用,简直达到肆无忌惮的地步。博物馆文物藏品大量被劫,对中国造成无可估量的损失。据1946年中国代表团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大会递交的一份材料说:“全国博物馆,战前计有37所,工作人员110人。战争起后,故宫博物院所藏之文物珍品多迁至四川贵州各地妥藏。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亦迁四川李庄继续筹备。各省设立之博物馆则以战事影响,大多停办。1944年统计,全国仅存博物馆18所。”幸亏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不少文物珍品及时南迁,否则后果将更不堪设想!
日本侵华期间,经调查还有以下一些重要文物被劫的情况:
如原存于北京协和医院实验室中的“北京人”化石,在1942年日军侵占期间突然失踪,造成世界科学史上的重大损失。
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两批珍贵文物被劫,一是由我国著名女考古学家曾昭橘在南京所藏的古物85件又一箱,其中有南齐刻石佛一尊(栖霞山齐塔寺内出)、山西赵城县佛寺壁画4块、乾隆五彩瓷器等物8件;另一是日本在北平劫走由王振铎保管的宋至清代瓷器、绣花屏风等古物88件。
日军劫走收藏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大批公私文物,古物玉器金石约50余种。
1945年8月14日日本宣布投降后,中国人民要求尽快追索被劫文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我国虽然索回部分被劫文物,但所索回的与实际被劫数字有天渊之别。即使与国内调查后有案可据的数字,被劫书籍300万册,重要文物15245件相比,索回的也相差甚巨。
甲午后流入日本珍贵文物曝光 被掠夺15245件
专家学者指出,从甲午到抗战胜利,正是中国遭受日本欺凌、劫掠最为严重的历史时期,在这个时期流入日本的中国文物,大都是通过劫掠、抢夺等非法、非正常途径;其次,这些文物等级很高,均为高品级的珍稀文物。
甲午以后至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被日本劫夺的中国甲骨、石器、铜器、刻石、陶瓷、古玉、丝绣、书画、写经、拓本、杂物、古籍等类中国文物15245件。
百年战乱 谁成为掠夺中国国宝最多的国家
中华5000年的文明,有多少物质财富让众列强心生觊觎。自鸦片战争后的百余年间,大批国宝级文物被掠夺,至今流失海外。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上47个国家超过200家博物馆中,就展示着160多万件中国国宝,而散落在海外民间的中国国宝更是不计其数。而日本是掠夺中国文物第一个也是最贪婪的那个国家。
日本开始掠夺中国的国宝始于明代的倭寇,算起来日本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侵略中国的国家,大和民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侵略中国的民族。当然倭寇掠夺的文物数量不多,价值在当时也不算太大。
日本真正开始大规模的掠夺中国文物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时期,将司令部设在北海静心斋,大肆抢掠北海文物,万佛楼内大小1万尊金佛被系数掠走。清末民国之时中国一片混乱,加之尚无文物保护制度,导致大量文物流失到海外。敦煌发现的4万件古代文书,其中约有1000卷流入日本,收藏在龙谷大学、大谷大学、天理大学、东京国立博物馆等,基本都是大谷光瑞探险队的橘瑞超等人勾结道士王圆箓运到日本的。
中国文物的最大浩劫就是日本侵华战争时期,自1931年到1945年。大半国土沦陷,除了中国的各种资源外,价值最大的就是中国文物。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政府统计被日本掠夺的文化财产共1879箱,360万件,破坏的古迹达到741处。而流失民间的文物已经无法估计了。流失海外的3万枚甲骨片,就有1.3万枚被掠至日本。中国作为战胜国,仅仅收回了从周口店出土的10箱化石、3.5万余册古书以及张学良将军收藏的绢制古画58卷。
日军全面侵华时期,对中国文物的摧毁更是影响深远,日军甚至于1939年将雍和宫前3座牌楼的金丝楠木大柱更换成水泥柱,导致牌楼光辉顿减,而将换下的楠木柱运到日本,据说用其在名古屋建立了几座居室,由此可见日军对中国文物掠夺的一斑。
现代统计海外失落名画已查录的有2.3万件,其中在日本的就有1/3。
在东京国立博物馆的9万多件藏品中,包括上万件中国文物,上自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玉器、唐宋元瓷器,下迄清代的瓷器字画,可谓无所不包。目前在该馆网站上亮相的中国国宝或重要文化财产等文物有143件(其中汉朝以前11件、魏晋南北朝时代21件、宋朝45件、元朝19件、明朝31件、清朝 16件)。其中包括商代后期的石雕怪兽,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唐朝的海矶镜,宋代米芾、朱熹、黄庭坚的真迹书法,明清时期的玉器、瓷器等。只有极少数的文物注明了是由某某人捐赠,大多数则并未标明来历。
马远的《洞山渡水图》《寒江独钓图》,梁楷的《雪景山水图》《李白行吟图》《六祖截竹图》、李迪的《红白芙蓉图》等等都是旷世名作。此外,日本各地的博物馆中,中国的文物珍品也是数不胜数,日本1000多座公私博物馆几乎都有中国藏品,数量应该在数十万件。
《丧乱贴》
日本皇室收藏的王羲之的《丧乱帖》。因世人绝少得见原作而真假莫辨。有专家指出,如果“书圣”王羲之尚有一件真迹存世,非《丧乱帖》莫属。这件“宝物”是1300多年前的奈良时代传到日本的,虽然有人说是鉴真大师东渡时带来的,但是并没有确凿证据。此外有王羲之的《孔侍中帖》,收藏在东京前田育德会,被列为日本国宝。
分别存放于日本不同博物馆的王羲之《妹至帖》《定武兰亭序》《十七帖》《集王圣教序》还有前凉时代的《李柏尺牍稿》是京都西本愿寺宗主大谷光瑞派遣的探险队上世纪初在新疆塔里木河支流孔雀河流域发掘出土的,由于是与王羲之同代的作品,被认为对了解王羲之书法的真实面目具有重要意义,现在收藏在京都龙谷大学学术情报中心大宫图书馆。欧阳洵《化度寺碑》(翁方纲本)是唐拓孤本,现收藏在京都大谷大学,虞世南《孔子庙堂碑》和褚遂良的《孟法师碑》也是唐拓孤本,现在收藏在三井纪念美术馆。
流失故事:据《日本侵华对文物的破坏》一书作者孟国翔介绍,战后日本归还了一部分战时掠夺的文物,有158000多件,其中有2000多件是比较珍贵的,但这只是很少的部分。此后由于多种因素我国没有再继续追讨。
中华国宝: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东洋馆又称亚洲文物陈列馆,1968年正式开放,设10个陈列室,分综合陈列、中国艺术等部门,每年只轮换展出馆藏品中的一小部分。一号展厅是名为“中国雕刻”的特别展览,26件南北朝与唐代的文物,大部分是来自陕西、山西、河北等地的石佛。此外,东洋馆一层还有一些特别专题,展示中国文物与东南亚文物之间的文化渊源,比如铜鼓、青花瓷。
东洋馆的第二层可以说就是中国专馆,一共五个陈列室,其中四个为中国考古,剩下一个是中国绘画书法。中国考古的第一陈列室是从新石器时代到汉代出土的早期文物,一共111件展品,涵盖了骨器、石器、陶器、玉器、青铜器等品种。陶器部分,历史脉络清晰,纵向延伸完整。玉器部分,既有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的玉斧、玉璧、玉环、玉饰,二里头文化(公元前2000年)的玉刀,也有商周时期的饕餮纹佩玉、龙纹佩玉、玉龙、玉鱼、玉鸟,战国时代的琉璃象嵌玉、夔龙纹玉等。
“中国考古”的瓷器陈列室一共有33件从三国时期到唐代的加釉彩陶器及43件宋代到清代的瓷器。尤其是元、明、清瓷器陈列,几乎就是一部景德镇陶瓷发展史。此外,这里还单独辟出清代犀角、中国漆工等专题展览。
《大报贴》
在中国绘画书法陈列室中,就包括南宋李生《潇湘卧游图卷》、南宋李迪《红白芙蓉图》、南宋梁楷《雪景山水图》和元代因陀罗《禅机图断简寒山拾得图》等名作,其余珍贵绘画还包括南宋马远的《洞山渡水图》,明代朱端的《寒江独钓图》,清代赵之谦的《花卉图》等。而书法作品则囊括了黄庭坚、朱熹、赵孟頫、八大山人、郑燮等名家。
2006年3月13日,“书圣”王羲之传世作品中最为精彩的《丧乱帖》,亮相上海博物馆,这是由日本宫内厅皇室收藏、时隔1300多年后首次归国“省亲”。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全世界47个国家的2000多个博物馆中,存有的中国文物不下百万件,多数都是战时掠夺品。北京的一些收藏家谈到,在国外参观时,看到数不清的中国文物,其中有不少是圆明园的文物。
坐落在法国巴黎东南70公里郊外的枫丹白露宫,宫内有一个“中国宫”,里面的陈列品全部来自圆明园。宫内最大的一间展室屋顶上,有3幅巨大的工笔重彩佛像,画上乾隆的鉴赏御印清晰可见。大厅正面是镶嵌珠宝的屏风、宫扇,左侧是两个大多宝阁柜,透过玻璃可见珊瑚、田黄石、白玉等雕刻文物,还有战国青铜器、各代瓷器、清皇帝戴的皇冠。在一架木托碧玉插屏上还刻写着记录清乾隆66大寿举行百叟盛事的文章。
挪威西部有一座叫伯尔根的城市,那里有一个实用艺术博物馆,其中一处展厅摆放着几千件中国文物,这些文物仅出自一个人的捐献,他是挪威人蒙茨。蒙茨1887年来到中国,在中国海关任职,以后又担任了袁世凯的骑兵团长、参谋长等多种职务。蒙茨在中国生活了50多年,收集了2500多件中国文物。该馆藏品中最不寻常的是圆明园的石雕,在一层的整个陈列室中,几乎全部是雕刻精美的圆明园建筑石构件。有残断的柱础、栏杆、望柱、石像,在大厅的墙壁上还挂着一幅印在白布上的圆明园海晏堂铜版画。从上面还能认出部分石雕原来所在的位置。这座展厅被命名为“圆明园展厅”。
欧洲一些著名的博物馆、图书馆也收藏有圆明园文物,《圆明园全景图》现保存在巴黎博物馆内。清代宫廷画师沈源、唐岱所绘《圆明园四十景图》的原画等现保存在巴黎国家图书馆内。英国大英图书馆收藏着原藏于圆明园文源阁的《四库全书》部分图册,还有众多的来自圆明园的瓷器、金器、玉器等。
圆明园里有什么宝物
1、《圆明园四十景图咏》,是根据乾隆皇帝的旨意,于乾隆九年(1744年)由宫廷画师唐岱等绘制而成的40幅分景图。四十景图为绢本彩绘,各幅分别附有工部尚书汪由敦所书乾隆《四十景对题诗》,字体一律为大臣奏章所用的宫廷管和体。全图咏分为上下两册,奉旨正式安设于圆明园奉三无私殿呈览,人称殿本彩图。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这套珍贵的彩绘图被侵略者掠走,献给了法国皇帝拿破仑第三,现存于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
2、清乾隆“万寿连延”大吉葫芦瓶,这只葫芦瓶正是1860年北京圆明园惨遭劫掠后被运往英国的流失文物。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吉祥物和艺术品,葫芦瓶在清乾隆年间达到极盛,拍价也是最高。其鬼斧神工之画工技艺、奢华繁缛之装饰工艺、叹为观止之烧制工序惊世罕见。此类官窑御制或深锁故宫禁苑,或由豪门巨富独家珍藏,普通百姓终难见其真容。
3、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原为圆明园海晏堂外的喷泉的一部分,是清乾隆年间的红铜铸像。1860年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火烧圆明园,兽首铜像开始流失海外。
到2021年为止牛首、猴首、虎首、猪首、和马首铜像已回归中国,收藏在保利艺术博物馆;2021年4月26日,法国皮诺家族在北京宣布将向中方无偿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十二大水法中的青铜鼠首和兔首。
此次捐赠的鼠首、兔首,为北京圆明园流失的十二生肖青铜像中的两件。 目前,圆明园十二大水法中的十二大生肖兽首已经有8个回归中国,其中龙首目前在台湾保存完好,不过蛇首、鸡首、狗首、羊首则下落不明。
4、乾隆八年,督窑官唐英和助手们研制成夹层玲珑瓶九种,呈献给乾隆皇帝,这件由粉彩繁缛华丽、工艺精致的六方套瓶就是其中一种,瓶高40.6厘米,口径11.4厘米,底座12.4厘米,主体为酱褐色釉彩,口足部施以金釉,用金银双色及红黄彩等勾绘缠枝花卉、焦叶等纹饰。
镂空开窗处施有粉彩西番莲、佛手、寿桃纹等,内瓶上精绘有青花缠枝花卉,底部有青花篆书的“”大青乾隆年制的落款。所附的收藏表集中记载,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中国期间,这件陶瓷瓶被洛克爵士掠得,后来卖给了大收藏家莫里逊氏。
5、青铜鎏金佛塔是清朝的文物,现收藏于法国枫丹白露宫。原属圆明园珍品。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并流失海外,现收藏于法国枫丹白露宫。
高约 2 米,与故宫内现存的佛塔基本相似。通体各层镶嵌着绿宝石,这在乾隆年间各种佛塔中都是少见的。这座金塔顶部为日、月、伞和三宝,代表佛教中最理想的天界,日、月镶嵌巨大的绿宝石。中间的半圆体有一佛龛,佛龛中为释迦牟尼像,形态自然、铸造艺术精湛。下部四方体有雄狮托起整个塔体造型。这是藏传佛教佛塔的典型样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圆明园四十景图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乾隆“万寿连延”大吉葫芦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乾隆粉彩六方套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青铜鎏金佛塔
我们都知道,圆明园是清代大型皇家园林,是一座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博bai物馆、艺术馆,收藏着许多珍宝,很多人都看过成龙主演的《十二生肖》,里面的十二生肖铜像就是圆明园的藏品,当然还藏有很多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宝器、金银珠宝等稀世文物。
据当年参加抢劫圆明园的英法侵略军回忆:当时抢圆明园各种色调的白的和绿的玉石、古色古香的珐琅瓷瓶、古铜器物、金银的佛像;还有各种珍贵的毛皮,有黑貂皮、水獭皮、紫貂皮、羊羔皮等;甚至还有两三件皇帝的朝服。
当时法军司令孟托邦抢到了两块黄金和碧玉做成的朝笏,一块交给了英国女王,另一块献给法王拿破仑三世。回国后,又把两根将军的装饰杖,用金子做成,中间和两端都镶有很大的宝石,还有一件乾隆皇帝御用甲胄,鎏金和釉的铜宝塔,以及很多的戒指、项圈、酒杯以及数以千计的珍奇玩物,献给拿破仑三世。
随着时间的推移,圆明园里面的宝物也分散到世界各地,但是还是主要集中在英法两国,在英国的大英博物馆,保存了两万多件中国历代的稀世珍品。其中就包括圆明园藏品东晋时期大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卷》,乃我国古代卷轴画中的稀世珍品,还有一件一匹3尺长、2尺高的白玉马,也是圆明园里面的物件。
而在法国巴黎枫丹白露宫中有个中国馆,是拿破仑三世的欧也妮王后建造的。在这个中国馆里最显著的位置摆放着一座巨大的佛塔,2米高,青铜鎏金,通体各层镶嵌着绿宝石。塔的左右摆放着一对象牙和一对青铜雕龙,而这对青铜龙正是圆明园正大光明殿皇帝宝座前的摆放之物。
当然圆明园不仅有上面的这些稀世珍品,也是一座异木奇花之园,名贵花木多达数百万株。1860年10月,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进行了一场骇人听闻的大抢劫。10月18日,侵略者将这座中外罕见的艺术宝库焚毁。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圆明园又遭浩劫,其中《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淳化阁帖》摹版等珍贵图书文物,也未能幸免于难。
1、《圆明园四十景图咏》,是根据乾隆皇帝的旨意,于乾隆九年(1744年)由宫廷画师唐岱等绘制而成的40幅分景图。四十景图为绢本彩绘,各幅分别附有工部尚书汪由敦所书乾隆《四十景对题诗》,字体一律为大臣奏章所用的宫廷管和体。全图咏分为上下两册,奉旨正式安设于圆明园奉三无私殿呈览,人称殿本彩图。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这套珍贵的彩绘图被侵略者掠走,献给了法国皇帝拿破仑第三,现存于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
2、清乾隆“万寿连延”大吉葫芦瓶,这只葫芦瓶正是1860年北京圆明园惨遭劫掠后被运往英国的流失文物。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吉祥物和艺术品,葫芦瓶在清乾隆年间达到极盛,拍价也是最高。其鬼斧神工之画工技艺、奢华繁缛之装饰工艺、叹为观止之烧制工序惊世罕见。此类官窑御制或深锁故宫禁苑,或由豪门巨富独家珍藏,普通百姓终难见其真容。
3、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原为圆明园海晏堂外的喷泉的一部分,是清乾隆年间的红铜铸像。1860年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火烧圆明园,兽首铜像开始流失海外。
到2021年为止牛首、猴首、虎首、猪首、和马首铜像已回归中国,收藏在保利艺术博物馆;2021年4月26日,法国皮诺家族在北京宣布将向中方无偿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十二大水法中的青铜鼠首和兔首。
此次捐赠的鼠首、兔首,为北京圆明园流失的十二生肖青铜像中的两件。 目前,圆明园十二大水法中的十二大生肖兽首已经有8个回归中国,其中龙首目前在台湾保存完好,不过蛇首、鸡首、狗首、羊首则下落不明。
4、乾隆八年,督窑官唐英和助手们研制成夹层玲珑瓶九种,呈献给乾隆皇帝,这件由粉彩繁缛华丽、工艺精致的六方套瓶就是其中一种,瓶高40.6厘米,口径11.4厘米,底座12.4厘米,主体为酱褐色釉彩,口足部施以金釉,用金银双色及红黄彩等勾绘缠枝花卉、焦叶等纹饰。
镂空开窗处施有粉彩西番莲、佛手、寿桃纹等,内瓶上精绘有青花缠枝花卉,底部有青花篆书的“”大青乾隆年制的落款。所附的收藏表集中记载,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中国期间,这件陶瓷瓶被洛克爵士掠得,后来卖给了大收藏家莫里逊氏。
战争,举世闻名的圆明园也被毁于一旦,成为我国近代历史上一页难忘的痛史。
当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联军司令部下令抢劫之后,侵略军涌向园内的各个
角落,奔向宫殿、奔向楼阁、奔向宝塔、奔向书屋,贪婪而疯狂地动手抢劫。圆
明园内的宝物被抢被毁到底有多少,已无法统计,仅举二例,可见一斑。当抢劫
完毕,侵略军由圆明园向北京开拔时,法军满载物品的车辆足足走了一个小时,
英国远征队的上千辆车子和驮马连起来有二公里长,也是满载而归,甚至还塞满
了弹药箱和炮身。在撤离圆明园时,为了让大炮和车辆便于通行,不惜把许多精
美的时钟、挂钟以及象牙雕刻艺术品等,填到车辆要经过的车沟里。大量精美的
绸缎、珍贵衣料、玉器、瓷器等艺术珍品,除被抢劫外,还被践踏和破坏。每个
士兵都腰囊累累,满载而归。圆明园中的金银库也被打开,并抢掠一空。圆明园
当时遭洗劫的惨相是难以想象的。
英国陆军军官赫利斯,因从圆明园掠夺了大量珍贵古董文物和金银器物,回
国后发了横财。由于他拥有抢来的大批贵重珍品,而得了一个绰号———“中国
詹姆”。他回到英国后,凭着掠来的大批赃物,竟变成了一个富翁,并得以终身
享用。事隔半个世纪以后,也就是1912年,在他80岁的时候,写了《中国詹姆》
一书,恬不知耻地详细讲述了他所掠夺到的重要宝物和抢劫经过。他的书成了侵
略者抢劫、破坏圆明园文物的自供状。
以“文明人”自诩的英法侵略者彻底洗劫了圆明园之后,还要彻底毁灭圆明
园。大火一连3天,圆明园几十处地方都冒出了重重烟雾,万万千千的火焰向外
爆发出来,浓烟迷雾,遮天蔽日,所有宫殿、庙宇、古老的建筑都付之一炬,化
为劫灰了。“文源阁”所收藏的《四库全书》和“味腴书屋”的《四库全书荟要
》,连同其建筑物一起化为了灰烬,仅一小部分被侵略军掠去拍卖,流入民间。
当侵略军撤出圆明园,最后将仅存的“正大光明”殿及大宫门区一并焚毁了。至
此,经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五世所悉心营建的“数百载之精华、亿万
金之积贮,以及宗器、裳衣、书画、珍宝、玩好等物……万间宫殿,荡为墟矣。
”英法联军劫焚圆明园,给中国人民所造成的严重损失是难以估量的,被劫掠、
被破坏财产是无法统计的。目睹这一毁园的场面,连当时积极执行毁园的英国远
征军司令格兰特将军,也不得不承认,他们所干的“是一件不文明的行为”。
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焚毁之后,仍属于清朝宫廷的禁园,并设有专门机构和专
人看守。但是,在1900年八国联军占据北京后,侵略军又一次进行公开抢劫,圆
明园再一次受到破坏。长春园中的“海岳开襟”,原是建在湖中双层汉白玉石圆
坛上的,一座金碧辉煌、宏伟高大的建筑,在英法联军之役幸免于难,但八国联
军之役则终被毁为废墟。福海中央之“蓬岛瑶台”,同样也毁于八国联军之役。
万春园中的“庄严法界”和“蔚藻堂”也在此时被毁。
我来答
热心网友
2021-10-16
1、《圆明园四十景图咏》,是根据乾隆皇帝的旨意,于乾隆九年(1744年)由宫廷画师唐岱等绘制而成的40幅分景图。四十景图为绢本彩绘,各幅分别附有工部尚书汪由敦所书乾隆《四十景对题诗》,字体一律为大臣奏章所用的宫廷管和体。全图咏分为上下两册,奉旨正式安设于圆明园奉三无私殿呈览,人称殿本彩图。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这套珍贵的彩绘图被侵略者掠走,献给了法国皇帝拿破仑第三,现存于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
2、清乾隆“万寿连延”大吉葫芦瓶,这只葫芦瓶正是1860年北京圆明园惨遭劫掠后被运往英国的流失文物。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吉祥物和艺术品,葫芦瓶在清乾隆年间达到极盛,拍价也是最高。其鬼斧神工之画工技艺、奢华繁缛之装饰工艺、叹为观止之烧制工序惊世罕见。此类官窑御制或深锁故宫禁苑,或由豪门巨富独家珍藏,普通百姓终难见其真容。
3、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原为圆明园海晏堂外的喷泉的一部分,是清乾隆年间的红铜铸像。1860年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火烧圆明园,兽首铜像开始流失海外。
到2021年为止牛首、猴首、虎首、猪首、和马首铜像已回归中国,收藏在保利艺术博物馆;2021年4月26日,法国皮诺家族在北京宣布将向中方无偿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十二大水法中的青铜鼠首和兔首。
此次捐赠的鼠首、兔首,为北京圆明园流失的十二生肖青铜像中的两件。 目前,圆明园十二大水法中的十二大生肖兽首已经有8个回归中国,其中龙首目前在台湾保存完好,不过蛇首、鸡首、狗首、羊首则下落不明。
4、乾隆八年,督窑官唐英和助手们研制成夹层玲珑瓶九种,呈献给乾隆皇帝,这件由粉彩繁缛华丽、工艺精致的六方套瓶就是其中一种,瓶高40.6厘米,口径11.4厘米,底座12.4厘米,主体各种佛塔中都是少见的。这座金塔顶部为日、月、伞和三宝,代表佛教中最理想的天界,日、月镶嵌巨大的绿宝石。中间的半圆体有一佛龛,佛龛中为释迦牟尼像,形态自然、铸造艺术精湛。下部四方体有雄狮托起整个塔体造型。这是藏传佛教佛塔的典型样式。
谁知道圆明园被掠夺的文物有哪些?
说出物品的名字,谢谢!!!1、猴首铜像
十二生肖之申猴,属国宝级文物,原摆放在圆明园海晏堂前的十二生肖铜像之一。因八国联军入侵流落海外,后被中国保利集团公司购回,现收藏于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并流失海外,后被中国保利集团公司购回,现收藏于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
2、圆明园印
清末外交官薛福成在其 《出使英法意比四国日记》 中记述: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他在巴黎东方博物院中国展室中发现“有圆明园玉印二方。一曰:‘保合太和’,青玉方印,稍大;一曰‘圆明园印’,白玉方印,稍小”。1904年(光绪三十年),康有为游巴黎,在奇规昧博物馆曾见过中国内府珍物及玉玺等,并认为是圆明园文物。
3、四十景图
圆明园四十景,是指园内独成格局的40处园林风景群。一个景就是一座“圆中园”或园林建筑群。
乾隆元年(1736年)正月,弘历即传旨如意馆画师冷枚:按康熙朝绘制的避暑山庄三十六景图,为圆明园各“殿宇处所”起稿分景画样。其后不久又改令唐岱、沈源二人绘画。由沈源画房舍,唐岱画土山树石。后来周鲲等人也参与了这套“圆明园大册”的绘制。
4、女史箴图
《女史箴图》为中国东晋顾恺之创作的绢本绘画作品。原作已佚,现存有唐代摹本,原有12段,因年代久远,现存仅剩9段,为绢本设色,现收藏于大英博物馆。
作品描绘女范事迹,有汉代冯媛以身挡熊,保护汉元帝的故事;有班婕妤拒绝与汉成帝同辇,以防成帝贪恋女色而误朝政的故事等。其余各段都是描写上层妇女应有的道德情感,带有一定的说教性质。
5、圆明园全景图
《圆明园四十景图》由清代宫廷画师沈源、唐岱绘制,并由乾隆题词。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京西五园三山时,将这四十幅画掠夺走。现藏于法国巴黎法国国家图书馆。自从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以来,不仅堪称“东方文化艺术宝库”的中华园林付之一炬,大批的珍品文物也随之被英法联军掳走,(也包括这40 套80幅乾隆年间绘成的圆明园全景图),并一直不肯归还中国。
十二生肖铜像不过是圆明园流失文物中的沧海一粟。
今天在圆明园遗址公园,人们只能看到半废的山水和断壁残垣,很难想象这里曾享有“万园之园”的美誉。盛时的圆明园,有著名景群上百处,清朝数代帝王在150余年时间里精心经营这座集中西建筑风格于一体的皇家园林,乾隆皇帝评价圆明园说:“实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但如今,人们只能凭想象来揣测百余年前圆明园的风貌。
圆明园究竟有多少文物?这个问题至今众说纷纭。
据杨先生推断,圆明园当年的文物数量不会少于150万件。从清代档案史料、故宫博物院的研究文章以及《颐和园陈设清档》中,他搜集了不少证据:
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朝皇帝,每年居住在圆明园的时间达半年以上。以乾隆皇帝为例,据清内务府穿戴档记载,乾隆二十一年,全年共393天(因有闰月),乾隆去热河避暑山庄及木兰围场66天,去曲阜54天,居宫内(故宫)105天,居圆明园168天。道光二十四年,全年共347天,道光帝在圆明园居住时间达274天,在宫中居住仅73天。所以,圆明园内的陈设应不比故宫逊色多少。
圆明园园林建筑达20万平方米,比故宫的全部建筑面积还多4万余平方米。除去不会有什么陈设的亭轩的面积,用于园居、祭祀、读书、游乐、存储库房等的建筑面积在19万平方米左右。这些建筑内按一般陈设和库房存储计算文物数量的话,也应不少于故宫内陈设的文物数量。而据推算,溥仪退位时故宫实存文物至少应在150万件左右。
道光年间内务府一份奏折,详尽载明道光十五年奉旨清查宫内及圆明园库贮物件情况:一两重银锞共存569390个,其中宫内存290505个,圆明园存280694个;各式如意1621款,其中宫内存1194款,圆明园存450款;玉砚、笔洗等501件,其中宫内存142件,圆明园存337件;头等瓷炉、瓶、罐等共773件,其中宫内存337件,圆明园存291件……圆明园的收藏情况,由此也略能窥见一斑。
流失海外的圆明园奇珍知多少
1860年,英法联军劫毁圆明园的时候抢走了绝大部分文物。
据当年参加抢劫圆明园的英法侵略军回忆说:为了拍卖从圆明园中抢来的珍宝,他们把赃品“全安排展览在喇嘛庙的大殿中”,其中有各种色调的白的和绿的玉石、古色古香的珐琅瓷瓶、古铜器物、金银的佛像;毛皮制品也特别精致,其中许多都是很名贵的,有黑貂皮、水獭皮、紫貂皮、羊羔皮等;特别醒目的是,还有两三件皇帝的朝服。英军司令格兰特把自己“应得”的那部分分给了士兵,“军官们赠送他一把雕满花纹的赤金酒壶,这是赃品中最精致的东西”。英国女王也得到一份,是两个美丽的大珐琅瓶。
法军司令孟托邦把抢到的两块黄金和碧玉做成的朝笏,一块交给格兰特转献给英国女王,另一块献给法王拿破仑三世。回国后,孟托邦又献给拿破仑三世许多东西:两根将军的装饰杖,用金子做成,中间和两端都镶有很大的宝石,做工极为精细;一件乾隆皇帝御用甲胄(现在法国吉美军事博物馆展出),带一顶战盔;鎏金和釉的铜宝塔;好几个用金子和釉做的神像;许多戒指、项圈、酒杯、漆器、瓷器以及数以千计的珍奇玩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劫掠的圆明园文物通过各种拍卖会等途径流散到世界各地。但大部分还是保存在英法两国。
大英博物馆的东方艺术馆中保存了两万多件中国历代的稀世珍品。英军曾将所劫走的圆明园文物一部分献给了当时的维多利亚女王,这部分敬献文物连同被拍卖的圆明园文物都收进了东方艺术馆。东晋时期大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卷》,乃我国古代卷轴画中的稀世珍品,1860年被英法联军从圆明园抢走;一匹3尺长、2尺高的白玉马,这匹玉马曾被和 从圆明园中窃取,和 被抄家后,玉马被重新放回圆明园,最终还是没躲过被劫掠的命运。
法国巴黎枫丹白露宫中有个中国馆,是拿破仑三世的欧也妮王后建造的。1860年英法联军劫毁圆明园后,侵华法军司令孟托邦将从圆明园抢来的“战利品”献给了拿破仑三世和欧也妮王后。欧也妮王后于是建造了这个中国馆,将这些文物收藏起来。
中国馆内最显著的位置摆放着一座巨大的佛塔,2米高,青铜鎏金,通体各层镶嵌着绿宝石。塔的左右摆放着一对象牙和一对青铜雕龙,与故宫、避暑山庄等处皇帝宝座前放置的青铜龙形制一样,说明这对青铜龙应是圆明园正大光明殿皇帝宝座前的摆放之物。一对金罐和一只金曼扎(藏传佛教的寺庙摆设品),金罐通体如意花纹闪闪发光,金曼扎镶有珍珠、绿松石和红宝石,说明当时圆明园内的摆设有多么奢华。玻璃桌柜里摆放着一串大念珠,这串珠子共有154颗,跟一般108颗珠子的朝珠不一样,这是孟托邦将一串皇帝的朝珠和两串皇后的挂珠串在一起献给欧也妮王后的,没想到欧也妮王后并不满意,因为她早已听说远征中国的军官们个个满载而归。她埋怨孟托邦只带给她这样的礼物,于是孟托邦另外又送她三车宝物,前后总共送了她七车,包括从圆明园抢来的各种青铜器、玉器、瓷器、漆器、金银制品、景泰蓝……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有一柄用名贵白玉雕成的康熙玉如意,颜色白中透绿,雕成多孔真菌形状,手柄顶部铭文有“御制”两个大字,下部铭文是:“敬愿屡丰年,天下咸如意。臣吴敬恭进”。展品说明显示,这件精美的玉如意是被英法联军劫掠后,在巴黎拍卖会上买来的……
有没有圆明园文物回归的一天?
圆明园管理处的工作人员一直在打听流失文物的下落。在他们的努力下,一些流落在我国民间的圆明园石刻铜刻文物有了线索。杨来运先生给记者举例说,北京某单位院内有一对铜狮,据说这里曾是意大利驻中国领事馆,1900年前后从西山某地(也有说是从圆明园内)运回这对铜狮。据杨先生了解,这对铜狮为嘉庆年间制作,而嘉庆年间在西山除了建设绮春园外没什么大的园林建筑。而绮春园正是圆明园的组成部分,绮春园的宫门于嘉庆年间落成,这对铜狮应该是绮春园门口的铜狮子。
一两年前,一位姓牛的女士将先人流传下来的两个花瓶和一面镜子捐赠给了圆明园。经初步考证,这两个花瓶一个是光绪年间的,一个是嘉庆年间的,三件物品都是恭亲王被贬到戒台寺清修时随身带去的圆明园物品。
但是,遗落在我国民间的圆明园文物毕竟是少数,大量的珍贵文物流失于海外,仅靠出资购买,并非长远之计。杨先生无奈地说:“关键问题是缺少有关的国际法则和公约。”虽然我国已经参加了好几个文物保护方面的国际公约,但是,各个国际公约的回溯力和缔约国十分有限。
“但我们要不断呼吁,并同相关国家协商,在适当时机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各国出台有关法律,将各国非法所得文物归还原国家。”杨先生说。
杨先生所在的文史科这些年一直致力于收集散失在海外的圆明园文物的资料,希望能为将来某一天文物回家作准备。他们希望,在国外博物馆中见到圆明园文物的人,都能捎回一份介绍资料提供给他们。
杨先生最后说,历史文物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只有在它的“原产地”才能产生最大的效果。离开了文化母体的历史文物只是孤零零的摆设。圆明园遗址公园正在着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如果申报成功,那么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于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有关规定和“在起源地保护文化遗产”的原则精神,有关国家更不该“赖”着圆明园文物不还。
乾隆十年至乾隆二十四年,清廷用14年的时间,吸收西洋建筑的巴鲁克形式,于长春园北端,建成大水法十景,俗称“西洋楼”。西洋楼就是弘历皇帝命意大利人郎世宁、法国人蒋友仁和王致诚等人设计监造,由中国工匠施工营建的。西式宫殿建筑于中国园林中是一个创举。海晏堂是西洋楼中最大的一幢建筑物,楼前有喷水池,沿东西坡道可登上二楼。楼上东西两侧为水车房,呈工字形,中间为蓄水池,可盛水180吨。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进行了一场骇人听闻的大抢劫。为了掩盖他们践踏人类文明的野蛮暴行,10月18日,侵略者将这座中外罕见的艺术宝库焚毁。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圆明园又遭浩劫,残存的十余处景区惨遭劫掠,强盗们掠夺了园内的大批艺术珍品,大水法的十二生肖塑像难逃厄运,石雕被砸毁,铜兽头和商周著名的青铜器,历代的陶瓷器、古代名人的书画,清朝皇帝的御玺,以及玉如意、时钟、金塔、玉磬等宫廷陈设品,还有清代瓷器、漆器、玉器、牙雕珐琅、景泰蓝、珊瑚、玛瑙、琥珀、水晶、宝石、朝珠、木雕等精美艺术品亦流落海外。《四库全书》、《全书荟要》、《古今图书集成》、《淳化阁帖》摹版等珍贵图书文物,也都未能幸免于难。
国家禁止买卖的文物有哪些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下列文物受国家保护:
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壁画;
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
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
历史上各时代重要的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和图书资料等;
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一)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壁画;
(二)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
(三)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
(四)历史上各时代重要的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和图书资料等;
(五)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文物认定的标准和办法由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批准。
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同文物一样受国家保护。
B、下列物品不得作为拍卖标的:
(一)依照法律应当上交国家的出土(水)文物,以出土(水)文物名义进行宣传的标的;
(二)被盗窃、盗掘、走私的文物或者明确属于历史上被非法掠夺的中国文物;
(三)公安、海关、工商等执法部门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没收、追缴的文物,以及银行、冶炼厂、造纸厂及废旧物资回收单位拣选的文物;
(四)国有文物收藏单位及其他国家机关、部队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等收藏、保管的文物,以及非国有博物馆馆藏文物;
(五)国有文物商店收存的珍贵文物;
(六)国有不可移动文物及其构件;
(七)涉嫌损害国家利益或者有可能产生不良社会影响的标的;
(八)其他法律法规规定不得流通的文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下列文物受国家保护:
(一)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壁画;
(二)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
(三)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
(四)历史上各时代重要的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和图书资料等;
(五)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文物认定的标准和办法由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批准。
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同文物一样受国家保护。
第三条 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根据它们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可以分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上各时代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代表性实物等可移动文物,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贵文物分为一级文物、二级文物、三级文物。
第四条 文物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
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地下、内水和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物,属于国家所有。
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石窟寺属于国家所有。国家指定保护的纪念建筑物、古建筑、石刻、壁画、近代现代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除国家另有规定的以外,属于国家所有。
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的所有权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改变而改变。
下列可移动文物,属于国家所有:
(一)中国境内出土的文物,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国有文物收藏单位以及其他国家机关、部队和国有企业、事业组织等收藏、保管的文物;
(三)国家征集、购买的文物;
(四)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捐赠给国家的文物;
(五)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其他文物。
属于国家所有的可移动文物的所有权不因其保管、收藏单位的终止或者变更而改变。
国有文物所有权受法律保护,不容侵犯。
第六条 属于集体所有和私人所有的纪念建筑物、古建筑和祖传文物以及依法取得的其他文物,其所有权受法律保护。文物的所有者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的规定。
《文物拍卖管理办法》规定
第五条 拍卖企业申请文物拍卖许可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有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注册资本,非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企业;
(二)有5名以上文物拍卖专业人员;
(三)有必要的场所、设施和技术条件;
(四)近两年内无违法违规经营文物行为;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四条 下列物品不得作为拍卖标的:
(一)依照法律应当上交国家的出土(水)文物,以出土(水)文物名义进行宣传的标的;
(二)被盗窃、盗掘、走私的文物或者明确属于历史上被非法掠夺的中国文物;
(三)公安、海关、工商等执法部门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没收、追缴的文物,以及银行、冶炼厂、造纸厂及废旧物资回收单位拣选的文物;
(四)国有文物收藏单位及其他国家机关、部队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等收藏、保管的文物,以及非国有博物馆馆藏文物;
(五)国有文物商店收存的珍贵文物;
(六)国有不可移动文物及其构件;
(七)涉嫌损害国家利益或者有可能产生不良社会影响的标的;
(八)其他法律法规规定不得流通的文物。
http://www.sach.gov.cn/art/2021/6/1/art_1034_121351.html
http://www.sach.gov.cn/art/2021/6/1/art_1034_121350.html
http://www.sach.gov.cn/art/2021/10/31/art_1036_134495.html
有人收集才会有人盗,破坏古建筑。收购文物构件罪责程度本质和盗窃没啥区别。
这些盗卖古建筑构件,和石刻,石碑,门窗,,,,。比买卖可移动的瓷器摆件等文物危害还要大的多。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