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仲礼为何在青塘一役後再不出战

发布时间: 2022-02-07 15:01:14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7

《琅琊榜》首播,其中大梁国的历史是怎样的,电视剧有杜撰的成份,因此不做正史与电视剧的对比,真对比起来也没有实际的意义。历史上的...

柳仲礼为何在青塘一役後再不出战

《琅琊榜》首播,其中大梁国的历史是怎样的

  电视剧有杜撰的成份,因此不做正史与电视剧的对比,真对比起来也没有实际的意义。历史上的梁国不止一个,春秋时期、两汉时期等等,剧中的大梁国与南北朝时期的南梁最为符合。
  南梁处在上承东晋、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南北长期维持对峙的南北朝时期。由于皇室萧姓,又称为“萧梁”,是由南齐宗室萧衍取代齐朝所建立的朝代。
  公元502年,南朝齐和帝萧宝融将齐统治权转交给他的同族梁王萧衍,萧衍正式在建康称帝,将国号定为大梁。起初,萧衍经过两年的战争攻入建康,杀掉萧宝卷,改立萧宝融为帝。没过一年,萧衍就建立了梁朝。萧衍在南朝皇帝中可以说是成就最高的。他当皇帝以来,实行一种生养生息的政策,重视文化发展经济。
  当然了,战乱年代,萧衍得有时间,而这时间就是他的对手几十年内乱送给他的。当时,北魏从孝文帝元宏死后,一反元宏的汉化政策,加上贵族的贪污腐败,北魏的国力渐衰。在萧衍建立梁朝的同时,北魏内部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内乱和农民起义,直至北魏分裂。
  经过萧衍的努力,梁国上下充满了文化气息,萧梁一朝在统治的五十五年里涌现出一大批有重大成就的文学家和诗人。比如萧统、沈约、萧子显、刘勰等等。萧衍的儿子也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
  一个取得了重大成就的人,都会产生骄傲的心里。贵为皇帝的萧衍亦是如此。他还成为了佛教徒,下面的王公贵族也信佛。紧接着,政治腐败、军事无能,加上外敌经过休养生息之后也强大起来,萧梁可谓是内忧外患。
  梁武帝太清二年八月,侯景(东魏降臣)勾结京城守将萧正德,举兵谋反。侯景以骑数百人联合步兵八千人飞渡长江,侯景军至朱雀桁,攻入建康,萧正德开宣阳门迎接侯景军入城。10月24日,当时正值南朝梁政弛防懈之际,侯景军队很快包围了台城,羊侃指挥台城保卫战。侯景的轮番攻城,均被击退。由于台城被围,无法联系,羊侃以风筝传达音讯。
  侯景又引玄武湖水灌城,城内水涨。十一月,羊侃积劳成疾卒,材官吴景能筑楼,接替守城。此时,侯景立萧正德为帝。侯景兵不过八千,建康城外有援军二三十万人,共推司州刺史柳仲礼为大都督,协调诸军行动。柳仲礼每天只知饮酒寻乐,将领请求出战,柳仲礼一律不准。柳仲礼之父柳津要求出战,柳仲礼不理。援军无统一指挥,多持观望态度。韦粲守青塘被攻,柳仲礼正在吃饭,一听到韦粲危急,立即出兵青塘,结果出师不利,柳仲礼肩上被砍一刀,韦粲战死青塘,仲礼心胆俱裂。
  太清三年三月十二日,台城因兵尽粮绝,瘟病流行,为侯景攻陷,柳仲礼等出降。侯景军久攻台城不下,粮食都吃完了,竟然到了吃人的地步。原有十二万人的活人仅剩二余千人,长江下游地区千里绝烟,人迹罕见,白骨成聚。柳仲礼等人入台城,先拜侯景,柳津见到柳仲礼,恸哭大骂:“汝非吾子,何劳相见!”。侯景矫诏解散援军,城外援军一哄而散,留柳仲礼之弟柳敬礼、羊鸦仁于内。五月,梁武帝在净居殿,最后被软禁饿死。
  侯景又立太子萧纲为傀儡皇帝,自居相国、都督六合诸军事。不久自称汉王,以王克为太师,宋子仙为太保,元罗为太傅,郭元建为太尉,支化仁为司徒。娶梁武帝的孙女溧阳公主。萧确引弓杀侯景,弦断失败,被杀。萧纶逃据郢州,投靠北齐。萧绎占有荆州,附北齐、西魏。
  大宝二年宋子仙率军一万人,直攻巴陵,侯景随后亦赶往巴陵,非常得意。五月二十九日,侯景派仪同三司来亮接收宛陵,为宣城郡长杨白华所杀。六月十八日,王僧辩抵汉口,攻克鲁山,擒俘支化仁。六月十九日,攻郢州,克外城。宋子仙退守内城。荀朗攻击濡须,打击侯景后勤部队。六月二十二日,宋子仙退到白杨浦,被周铁虎生擒。六月二十九日,侯景绞死萧正德。八月,侯景废简文帝,十一月自立为帝,国号汉。承圣元年二月,萧绎进攻侯景,命王僧辩率诸军从浔阳出发。
  大宝元年四月,王僧辩攻破湘州,杀萧誉,八月,再攻郢州。承圣元年二月王僧辩与陈霸先会合,进至大雷,侯景命侯子鉴拒之,侯子鉴败奔淮南。王僧辩和陈霸先合军抵芜湖,张黑不战而走,轻取姑孰,击败侯子鉴,克历阳,侯景命人堵塞秦淮河口。陈霸先强渡秦淮河北岸,三月十四日,驻军落星山,择地筑栅。僧辩亦进军招提寺北,各军依次一连兴筑八个城寨。侯景恐怕西州道路被切断,率侯子鉴等在石头城东北修筑五城,以大将王伟守台城。陈霸先率先击败侯景,王僧辩亦率兵前进。侯景部将卢晖略开北门迎降,王僧辩攻下建康,侯景兵败乘船东逃,僧辩命侯填追击,四月,侯景至胡豆洲为其部下杀死。王僧辩攻克台城时,亦大肆抢掠,时“佥以王师之酷,甚至侯景。”十一月萧绎称帝于江陵,是为梁元帝。经王僧辩、陈霸先等各路将士劝进,萧绎在江陵称帝,即历史上的梁元帝。陈霸先奉命镇守在京口,王僧辩镇守在建康。 梁元帝崇尚玄虚,暴戾凶狠,心胸狭隘,又刚愎自用,既是学界巨人,又是政界侏儒。
  公元554年,西魏柱国于谨、宇文护,大将军杨忠领兵五万,进兵江陵。次年正月初二,江陵陷落。王僧辩未及时救援,梁元帝旋即被杀,年四十七岁。
  朝臣与百姓中强壮者都被掠走,陈霸先的儿子陈昌、侄子陈顼本在梁元帝宫中值事,这次也被掳至长安。江陵几乎成了一堆废墟。梁元帝之侄、故昭明太子之子萧詧在西魏驻军监视下,被扶为傀儡皇帝,建立了一个地方不过三百里的小王国。江陵陷落后,王僧辩与陈霸先书信往来不断,经反复商议,于次年二月迎接梁元帝第九子萧方智至建康,准备称帝。
  江陵朝廷覆灭之后,二月,十三岁的晋安王萧方智在建康被王僧辩和陈霸先立为梁王。梁朝的危亡重任,落在了王、陈二人的肩上。萧方智到建康不久,此时北齐趁虚而入,北齐文宣帝高洋不甘心西魏势力南扩,也想趁梁国破败,前来瓜分,派其弟上党王高涣领兵南向,护送原被东魏俘虏的贞阳侯萧渊明来登梁国帝位。派上党王高涣送他南还,并写信要求王僧辩迎接,王僧辩起先拒不允应。见劝说无效,承圣四年三月,齐军兵至东关,王僧辩遣徐州刺史裴之横领兵拦击,裴之横战败被杀,王僧辩在惊惧之中亲自领兵出屯姑熟。其间,王僧辩一方面与北齐、另一方面与陈霸先书信往来不断。陈霸先坚持不纳萧渊明,但王僧辩随着裴之横败亡,渐渐软弱下来,屈从于北齐压力,五月,萧渊明入建康,即皇帝位,改元天成,立梁王为太子。
  陈霸先苦争无效,恨王僧辩单方做主,擅自废立,九月,徐度、侯安都与陈霸先水陆并进,突袭石头城。王僧辩猝不及防,很快就被俘,马上被绞杀。面对这样的形势,萧渊明只得退位。十月,梁王即皇帝位,改元绍泰,是为梁敬帝。陈霸先自任尚书令、都督中外诸军事、车骑将军、扬、南徐二州刺史。
  广州都督陈霸先趁势发展壮大自己的势力,经过近十年的战争,陈霸先基本控制了长江下游地区。在557年废掉他立的梁敬帝萧方智,自己在建康称帝,建立陈朝。自此,梁朝灭亡,共历四帝,五十五年。
  隋朝大业十三年,萧岿弟萧岩之孙萧铣在江南复辟萧梁,国土东至三硖,南尽交址,北拒汉川,皆附之,兵四十余万,武德四年,唐高祖李渊命李孝恭、李靖等攻打萧梁,包围其都江陵,萧铣不忍连累百姓,开城投降,到长安后,被李渊斩首,萧梁的这次复辟共历五年。

古代作战是用武将撕杀来决定胜负吗

古代作战也可以用武将撕杀来决定胜负,不过这种决胜方式极少采用.一般都是很正常地群殴.
你可以想象得到,即使作战的一方提出以武将撕杀来决定胜负,另一方也不会轻易答应.
出于塑造英雄和吸引读者的目的,很多小说和民间艺人的评书都会有所谓“武将单挑”的详细描述,比如三国、说岳、说唐、英烈传等等,关羽温酒斩华雄、许诸裸衣斗马超、秦琼三鞭换两锏、裴元庆恶战李元霸的故事,早已经深入人心。

但是实际上,武将之间的单挑打斗在历史上实属罕见,两军对垒,身为三军主帅当运筹帷幄、指挥调度,岂能呈匹夫之勇,上阵前撕杀呢?另外,古代选择主帅时主要看重的是指挥能力和个人魅力,就是所谓“仁、智、严、勇、信”,而对于武力一项要求并不高。

不过古代并非没有武将于战场之上单打独斗的先例,到了清代,有考据家曾经系统总结过以前历朝历代武将单挑的事迹。

《春秋》记载,鲁僖公元年,鲁国公子友率军在郦击败了莒国军队。《左传》里提到,当时公子友对莒挐说:“我们两人之间有仇隙,士卒何罪?”于是屏退左右而相互搏杀,单挑中莒挐被击败而活捉。可见,斗将之事,春秋时就已经有了。

三国时期猛将荟萃,自然也少不了临战斗将的事例,最著名的就是关羽白马坡斩颜良的事迹了,当时关羽奉曹操之命,作为先锋军进击袁绍,在白马坡,遭遇了颜良的军队,关羽于山坡上望见了颜良的车盖,于是跃马杀下,“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袁)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三国志》还记载了魏将张辽率领五百死士攻破孙权大营一战。此战中,张辽“被甲持戟,先登陷陈,杀数十人,连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权麾下”。另外,吕布与郭汜也进行过一场械斗,郭汜领军攻长安,吕布说“且退兵,你我决一雌雄”,结果二人对垒,吕布一矛刺中郭汜。

十六国南北朝时期,是战阵斗将的一个高峰期,前代后代均无法超越。

《晋书·载记》称,陈安原为晋将,后投降匈奴人刘曜,后又叛刘曜。刘曜使猛将平先追击陈安。陈安十分勇猛,左手执大刀,右手执丈八蛇矛,人称“左关右张”。近战刀矛俱发,远战则纵马驰射,十分威风。平先与陈安大战三个回合,力夺其矛而还。才三个回合便被对方缴了兵器,看来陈安不在状态。

《宋书》记载的一战例甚为惨烈,衡阳内史王应之起义兵攻长沙,阵前连斩数人,勇不可当。守将何慧文与王应之舍开大军近身博杀,厮杀多时,何慧文身上被王应之重创八处,血流如注,何慧文则硬生生的将王应之的一只脚砍掉。一番苦战之后,何慧文终将王应之斩杀,自己也身负重伤,奄奄一息。

《南史》记载,南朝刘宋时鲁爽反叛。鲁爽素来十分枭猛,《南史》称鲁爽有一妩媚的小字:女生。因鲁爽的小字实在有趣,不知两军阵前,宋将大呼来将通名的时候,鲁爽会不会大声回应:我-是-女-生。刘宋猛将薛安都率军前去征讨鲁爽。薛安都冲到阵前举起大矛猛刺,鲁爽猝不提防,应声而倒。看来他的小字实在柔弱了些。史书在介绍鲁爽时,特意提到他的小字,似有讥讽之意。

《南史》又载,刘宋大将焦度与北魏猛将豹皮公相遇,交槊而斗,焦度大吼一声,将豹皮公击落于地。焦度左冲右突,力杀数十人,当者披靡。《南史》又载,陈庆之在悬瓠城,北魏骁将宝乐号称军中最勇,求单骑交战,陈庆之的儿子陈昕跃马直趋宝乐,击败百乐,北魏军遂溃散。

《梁书》记载,梁将柳仲礼在青塘与侯景大战。柳仲礼突入候景的中军,一时无人可当。柳仲礼的矛槊就要刺中候景之际,候景部下支伯仁突施偷袭,斜刺里一刀砍到柳仲礼肩上,柳仲礼遂逃。

《陈书》记载,北齐与梁战于吕梁。北齐军中有西域胡将善骑射,弓马十分娴熟。梁朝主将吴明彻对猛将萧摩诃说:“若能击败此胡将,则敌军军心必失。阁下号称有关张之勇,何不斩了这位‘颜良’扬名?”萧摩诃听了二话不说,驰马冲向北齐军。那员胡将见状挺身出阵前十余步,萧摩诃手持铣鋧(一种近身格斗并可投射的短矛),飞掷而出,正中其额,胡将应声而倒。接着萧摩诃又斩杀数十人,北齐军遂大溃。

隋唐时代承袭了南北朝时期北朝的尚武好勇之气,正史中也记录了一些斗将的场面。《旧唐书》记载,单雄信挥槊直奔秦王李世民,尉迟敬德跃马大呼,力刺雄信坠马。《旧唐书》又载,王世充的儿子王琬,在窦建德军中,乘隋朝皇帝的车马,铠甲华丽,十分招摇。尉迟敬德与高甑生、梁建方三骑出,力擒王琬而归。

《旧唐书》又载,秦王李世民讨刘黑闼,刘黑闼部将高雅贤单骑追逐李世民,唐将潘毛大吼一声,将高雅贤刺于马下。

《新唐书·秦叔宝传》称,每次敌军中有骁将夸耀勇猛,秦王李世民便命秦叔宝去挑战,秦叔宝往往能于万众之中将敌将刺落马下,次次都能取得胜利。看来秦叔宝是个真正的万人敌,当得“百万军中取上将手级”的荣誉。

《宋史》中也散见一些斗将战例。《宋史·王君万传》载,宋将王君万在战阵中,忽一骑从敌军中跃出,长矛即将刺中之际,王君万侧身避开,力斩其首,战后才发觉对方是羌军首领药厮逋。

《宋史·侯益传》载,候益早年跟随唐庄宗与梁朝战,梁将李立、李建以骁勇闻名于世,候益挺身出斗,以一敌二,力擒二将而归。

《宋史·张玉传》张玉修筑青涧砦,西夏兵来进犯,有铁骑挑战,张玉持铁简出斗,取其首还。

《宋史·郭遵传》载,西夏兵来进犯宋边,临阵出骁将杨言要擒拿郭遵,郭遵挥铁杵击破其脑。

《宋史·王珪传》载西夏军中有骁将持白帜植枪,出阵骂道:“谁敢与我一战!”该将挺枪与王珪战,刺伤王珪右臂,王珪左手以铁杵击碎夏将的脑盖。这时又一西夏勇将挺枪而来,王珪挟住其枪,以铁杵将其击杀。

《宋史·岳飞传》载,岳飞大战太行山,单骑持丈八铁枪,刺杀黑风大王。

《宋史·赵立传》载,兀术攻楚州,周围有六将,兀术呼曰:“我乃镇抚,可来决战。”有两骑突出,宋将赵立奋矛刺杀,连斩二将而归。

《宋史·毕再遇传》载灵璧之战中,金将有持双铁简跃马而前,宋将毕再遇以左刀格其铁简,右刀砍其脑,金将坠马而死。纵上所述,宋将中不乏能力战者,可惜不能改变国家军事积弱之势。

《明史》记载,熊天瑞据赣,常遇春率兵围攻。熊天瑞有一养子元震十分勇猛。一日元震率兵出城侦察,与常遇春遭遇。元震发觉,遂单骑直奔常遇春。常遇春的部将挥大刀,元震手执铁挝,二将且斗且走。遇春叹道:“壮士也,不必追了。”

《明史》又载,明将傅友德守徐州,元朝扩廓遣将来攻。傅友德单骑奋槊,力刺元将韩乙于马下,元军遂败去。《庭闻述略》记载,蒙古也先入寇时,有一将手持旗,一将手持弓矢,到达城下。明朝守将石彪出城,手执大斧,一斧砍落了敌将的脑袋。

综上所述,武将间的斗阵往往会具备一个特点,就是双方都尽可能在短时间内结束战斗,小说或者评书中打斗几十甚至上百合的情况事实上是断然不会发生的。
兵多
智谋
最次的才是将领本身的武功
当然如果一个将军身体不够强壮,怎么带兵?
是其中一种,还包括战斗和智斗,武将撕杀就是所谓的单挑
可能是吧
一般打仗都是采取这种方式
将军再军中起表率作用嘛,表率死了,士兵还哪有心思打仗~~
当然不是.看过黄易先生的<<大唐双龙传>>感觉更深.
个人武力在战场上根本无足挂齿.

南梁是什么朝代

南梁(502年-557年),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第三个朝代,由雍州刺史萧衍(子姓萧国后代)取代南齐称帝,定都建康(今南京)。国号梁,以萧衍封地在古梁郡,故定国号为梁。因皇室姓萧,又称萧梁。

南梁后期国政败坏,导致侯景之乱,战火使南朝的社会经济遭到巨大破坏。随后南梁皇室为争帝位又纷纷招引北齐和西魏为援,使这两朝趁虚攻夺了南梁大片土地,使南朝实力大为削弱,奠定了南弱北强的局势。太平二年(557年),陈霸先废梁敬帝自立,定国号为陈,以陈代梁,建立陈朝。至此享国五十五年。3年后北周攻灭了位于长江上游郢州的南梁残余。另外北周还扶植萧衍的孙子萧詧在江陵建立西梁,传三帝,隋灭陈之前将其取消。

【历史】

立国之初

公元502年,以"废昏立明"的名义起兵攻入京城建康的雍州刺史萧衍迫使他拥立的傀儡皇帝齐和帝萧宝融禅位于己,正式在建康称帝,改国号为梁,史称南梁。

自从西晋永嘉大乱以来,汉族政权偏安江南,在与北方游牧民族政权的军事斗争中一直处在被动的态势。但在经济文化上却强于北方政权,而南朝从东吴开始在江南建立政权以来,南朝经济文化最盛的时期就是梁朝。

这与萧衍本人的文化素质是分不开的,萧衍的文化水准在南朝皇帝中可以说是最高的。他当皇帝以来,在国内是实行一种温和的政策,以发展经济为重点,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重视文化的发展。

文风之盛

当时与南梁对峙的北魏自从孝文帝元宏死后,汉化的鲜卑贵族日益腐化堕落,各种社会矛盾激烈,国力急转直下。在萧衍建立梁朝十几年后,北魏内部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内乱,直至北魏分裂。这期间一直没有实力和精力对萧梁实行进攻态势,使南梁可以趁着军事压力的减弱大力发展国内的经济和文化。萧衍对文化的重视也使得举国上下充满了文化气息,文化氛围十分浓厚。上至皇帝,下至王公贵族,都以儒雅为荣,都在努力提高着自己的文化素质。所以,萧梁一朝在统治时间不算太长的五十五年里却涌现了一大批有重大成就的文学家和诗人。

比如《昭明文选》的作者萧统、《宋书》的作者沈约、《南齐书》的作者萧子显、《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诗品》的作者钟嵘,以及文学名士如江淹、谢出、到溉、到洽、丘迟、吴均、瘐信、刘昭、刘峻、陶弘景,当然还有后来成为皇帝的萧衍的两个儿子--简文帝萧纲和元帝萧绎。除以上所提到的之外还有许多在历史上不太知名的文学名人。萧梁一朝的文学之盛,堪与盛唐、北宋相比肩。

败亡之渐

当南梁的统治已经稳固,国力开始成上升势头之后,萧衍渐渐变得好大喜功、喜谀恨谏,以贤臣贺琛为例,仅上书朝廷内外现状,便被贬黜。他又开始大为佞佛。他在统治区域内极力营造佛教气氛,鼓动周围的王公贵族也信佛。他还四次舍身同泰寺,每次又都让群臣聚财千万赎他,为此虚耗了大量国家财力。又使朝政松弛,佞幸得势。政治上的腐败也必然导致军事上的无能,加上当时北方政权虽然已经分裂,可从东西魏分裂出来的北齐和北周经过各方面改革和整顿实力得到相当发展。再有梁武诸子孙分据大镇,昭明太子萧统死后,他们皆有争位之心,武帝又"复予之争夺之资",诸王势大,成为南梁的一个严重隐患。

侯景之乱

梁武帝太清二年(公元548年)八月,东魏降将侯景举兵反梁。侯景以骑数百人联合步兵八千人飞渡长江,侯景军至朱雀桁,兵临建康。已事先与侯景取得联系,充当内应的临贺王萧正德打开宣阳门迎接叛军入城。10月24日侯景军包围了台城,羊侃指挥台城保卫战。侯景以"造诸攻具及飞楼、橦车、登城车、钩堞车、阶道车、火车,并高数丈,一车至二十轮,陈于阙前,百道攻城并用焉"等轮番攻城,均被击退。由于台城被围,无法与外界联系,羊侃以风筝传达音讯。

侯景又引玄武湖水灌城,城内水涨。十一月,羊侃积劳成疾卒,材官吴景有巧思,能筑楼,接替守城。侯景立萧正德为帝。侯景兵不过八千,建康城外有援军二三十万人,共推司州刺史柳仲礼为大都督,协调诸军行动。柳仲礼每天只知饮酒作乐,将领请求出战,柳仲礼一律不准。柳仲礼之父柳津要求出战,柳仲礼不理。援军无统一指挥,多持观望态度。韦粲守青塘(玄武湖水南下注入秦淮河处,在建康城东南)被攻,柳仲礼正在吃饭,一听到韦粲危急,立即出兵青塘,结果出师不利,柳仲礼肩上被砍一刀,韦粲战死青塘,柳仲礼心胆俱裂,再不敢言战。

太清三年三月十二日,台城因兵尽粮绝,瘟病流行,终于为侯景攻陷,柳仲礼等出降。侯景军久攻台城不下,石头仓、常平仓食尽,乃掠人而食。迨至城破,纵兵大掠,原有十二万人的建康活人仅二余千人,长江下游地区"千里绝烟,人迹罕见,白骨成聚,如丘陇焉"。柳仲礼等人入台城,先拜侯景,柳津见到柳仲礼,恸哭大骂:"汝非吾子,何劳相见!"。侯景矫诏解散援军,城外援军一哄而散,留柳仲礼之弟柳敬礼、羊鸦仁于内。梁武帝与众朝臣议事时,阻止重臣喊侯景为丞相,直呼侯景其名,且不听侯景所令,因而被侯景所忌惮。侯景渐渐断了梁武帝的饮食,包括太子在内,一律不得有人觐见。五月,梁武帝躺在净居殿,多病口苦,最后被软禁饿死,侯景又立太子萧纲为傀儡皇帝,自居相国、都督六合诸军事。不久自称汉王,以王克为太师,宋子仙为太保,元罗为太傅,郭元建为太尉,支化仁为司徒。娶梁武帝的孙女、简文帝萧纲的女儿溧阳公主为妻。萧确引弓欲杀侯景,弦断失败,被杀。萧纶逃据郢州(今湖北武汉),投靠北齐。萧绎占有荆州。

大宝二年(551年)宋子仙率军一万人,直攻巴陵(今湖南岳阳),侯景随后亦赶往巴陵,"缘江戍逻,望风请服",非常得意。五月二十九日,侯景派仪同三司来亮接收宛陵(今安徽省宣州市),为宣城郡长杨白华所杀。六月十八日,王僧辩抵汉口(今湖北省武汉市),攻克鲁山,擒俘支化仁。六月十九日,攻郢州,克外城。宋子仙退守内城。荀朗攻击濡须(今安徽省含山县),打击侯景后勤部队。六月二十二日,宋子仙退到白杨浦,被周铁虎生擒。六月二十九日,因萧正德痛恨侯景食言,把他的帝位废了,于是暗中派人联络建康外界的宗室打算推翻侯景,被侯景察觉,侯景下令将他绞死。八月,侯景废简文帝,立豫章王萧栋为帝,十一月自立为汉帝,令其手下王伟杀死简文帝。承圣元年二月,萧绎进攻侯景,命王僧辩率诸军从浔阳出发。

大宝二年(551年)四月,王僧辩攻破湘州,杀萧誉,八月,再攻郢州。承圣元年(552年)二月王僧辩与陈霸先会合,进至大雷(今安徽望江),侯景命侯子鉴拒之,侯子鉴败奔淮南(今安徽当涂)。王僧辩和陈霸先合军抵芜湖,张黑不战而走,轻取姑孰(今安徽当涂),击败侯子鉴,克历阳(今安徽和县),侯景命人堵塞秦淮河口。陈霸先强渡秦淮河北岸,三月十四日,驻军落星山,择地筑栅。僧辩亦进军招提寺北(石头城北),各军依次一连兴筑八个城寨。侯景恐怕西州(建康城西)道路被切断,率侯子鉴等在石头城东北修筑五城,以大将王伟守台城。陈霸先率先击败侯景,王僧辩亦率兵前进。侯景部将卢晖略开北门迎降,王僧辩攻下建康,侯景兵败乘船东逃,僧辩命侯填追击,四月,侯景至胡豆洲(今江苏南通一带)为其部下杀死。历时四年的"侯景之乱"告终。江南一片残破。

帝位之争

王僧辩收复台城时,亦大肆抢掠,时"佥以王师之酷,甚至侯景。"太清六年(552)十一月,经王僧辩、陈霸先等人的劝进,萧绎称帝于江陵,改元承圣,是为梁元帝。陈霸先奉命镇守在京口(今江苏镇江),王僧辩镇守在建康。 梁元帝崇尚玄虚,暴戾凶狠,心胸狭隘,又刚愎自用。不急仇寇之诛,先行昆弟之戮。为争帝位,先后害死兄萧纶、弟萧纪、侄萧誉等人,争得了一个残破的江山。既是学界巨人,又是政界侏儒。

公元554年,也就是南朝梁承圣三年十月初九,西魏柱国于谨、宇文护,大将军杨忠领兵五万,进兵江陵。次年正月初二,江陵陷落。王僧辩未及时救援,梁元帝旋即被杀,年四十七岁。朝臣与百姓中强壮者都被掠走,陈霸先的儿子陈昌、侄子陈顼本在梁元帝宫中值事,这次也被掳至长安。江陵成了一堆废墟。

梁元帝之侄、昭明太子之子萧詧在西魏驻军监视下,被扶为傀儡皇帝,建立了一个地方不过三百里的"西梁"小王国。江陵陷落后,王僧辩与陈霸先书信往来不断,经反复商议,于次年二月迎接梁元帝第九子萧方智(543~558)至建康,准备称帝。

江陵朝廷覆灭之后,二月,年仅十三岁的晋安王萧方智在建康被王僧辩和陈霸先立为梁王。梁朝的危亡重任,落在了王、陈二人的肩上。萧方智到建康不久,此时北齐趁虚而入,北齐(东魏已被北齐禅代)文宣帝高洋不甘心西魏势力南扩,也想趁梁国破败,前来瓜分,派其弟上党王高涣领兵南向,护送原被东魏俘虏的贞阳侯萧渊明来继梁帝位。并写信要求王僧辩迎接,王僧辩起先拒不允应。见劝说无效,承圣四年三月,齐军兵至东关(今安徽巢湖市东南),王僧辩遣徐州刺史裴之横领兵拦击,裴之横战败被杀,王僧辩在惊惧之中亲自领兵出屯姑熟。其间,王僧辩一方面与北齐、另一方面与陈霸先书信往来不断。陈霸先坚持不纳萧渊明,但王僧辩随着裴之横败亡,渐渐软弱下来,屈从于北齐压力,五月,萧渊明入建康,即皇帝位,改元天成,立梁王为太子。

陈霸先苦争无效,恨王僧辩单方做主,擅自废立,九月,徐度、侯安都与陈霸先水陆并进,突袭石头城。王僧辩猝不及防,很快就被俘,马上被绞杀。面对这样的形势,萧渊明只得退位。十月,梁王即皇帝位,改元绍泰,是为梁敬帝。陈霸先自任尚书令、都督中外诸军事、车骑将军、扬、南徐二州刺史,掌握实权。

南梁之亡

广州都督陈霸先趁势发展壮大自己的势力,经过近十年的战争,陈霸先基本控制了长江下游地区,掌握朝廷重权。他见时机已经成熟,便在557年废掉他立的梁敬帝萧方智,自己在建康称帝,建立陈朝。王琳等人要求北齐送还梁元帝之孙永嘉王萧庄,于是萧庄从盆城南渡长江回到南方。同年二月,萧庄在郢州被王琳拥立为梁皇,年号天启,设置百官,王琳总管其军国大事。其势力范围在长江中上游地区。

后来萧庄与陈霸先持续交战,天启三年(560年),当王琳与陈将侯瑱在芜湖交战时,北周便发兵攻打郢州,结果王琳兵败,与萧庄逃亡北齐。自此南梁灭亡,共历十帝,五十八年。虽然萧氏后代在北周的卵翼下在江陵建立西梁,延继着萧氏的国统,但西梁实际上是附属于北周的一个政权,国小力弱,仰人鼻息,最终在西元587年被隋朝废除,共传宣帝萧察、明帝萧岿、后主萧琮三世,存在共三十二年。然而由于萧氏历代事奉北周、隋朝甚为恭谨,萧岿之女还成为隋炀帝杨广之皇后,因此在西梁被废除后,萧氏在隋朝中央政府与江陵仍保有一定的政治影响力。

梁室余绪

隋朝大业十三年,萧岿弟萧岩之孙萧铣在江南复辟萧梁,国土东至三硖,南尽交址,北拒汉川,皆附之,胜兵四十余万,武德四年,唐高祖李渊命李孝恭、李靖等攻打萧梁,包围其都江陵,萧铣不忍连累百姓,开城投降,到长安后被李渊斩首,萧梁的这次复辟共历五年。

【疆域】

萧梁时州郡大都沿袭萧齐之旧,天监中有州二十三,郡三百五十,县一千二百二十二,其后多有折置,大同中增到一百零七州。其中广州治所番禺。梁与北魏交战于淮河南北,境界颇有出入。中大通年间,梁人大举北伐,一度收复淮北若干城镇,继而又收得汉中,侯景降梁,梁又得河南之地,但为时甚短。至侯景乱后,江北全陷于北齐,蜀汉则陷于西魏,不久而梁亡。

【经济】

南朝高度发展的经济的特征之一,即货币大量且普遍的流通,同时作为国家征税的计算单位。川胜指出,由于南朝官私均需货币,豪族与商人掌握品质良好的货币,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遂造成货币的二重结构。南朝的衰亡,实与货币的恶性循环流通有不可分的密切关联。由此可知,过去鲜为历史工作者措意的"孔方兄",实有甚大的研究价值。《隋书.食货志》有一段叙述梁武帝时江南各地域货币计算标准的重要记载:自破岭以东,八十为陌,名曰东钱。江、郢以上,七十为陌,名曰西钱。

京师以九十为陌,名曰长钱。大同元年,天子乃诏通用足陌,诏下而人不从,钱陌益少。至于末年,遂以三十五为陌。这段叙述中含有人们习以为常、却又不甚明了的古代货币常识,如五铢钱、陌、贯、剪边、綖环等。手边正好有《简明古钱词典》、《中国古代铸币》、山田胜芳的《货币の中国古代史》等书,于是藉着翻检之际,趁便长长知识 。

所谓"陌"系指一百钱,依照标准即一百枚钱之意,"足陌"即足够一百钱之意。自汉武帝至隋炀帝近千年间,直到唐朝改铸新钱为止,中国及东亚世界流通最久、最广的货币即五铢钱,它也奠定了此后二千年中国及东亚世界货币的标准形制。汉隋之间,人们对钱的重量计算是以铢为主要单位,数量单位的"钱"、"文",乃至"贯"都是较晚兴起的计算单位。五铢钱的重量一般为三、四铢左右,两汉至隋之间屡有铸造,各代所铸的形制也各有不同。

梁武帝天监年间铸造的钱币和西汉铸造的以及六朝时期的"恶钱"有很大的区别。前两者最明显的区别在于,钱中心的孔(古代称为"穿")的周围,西汉铸者无郭,梁武铸者有郭;所谓郭即孔缘突起的边缘,是当时的"良币"。至于"恶钱"即川胜论文中提到的"劣货",至少有数种形制,这里列的是其中两种。一种名为"剪边钱",即沿穿的周缘剪去五铢钱一圈,将一枚钱分为两枚,剪边钱即含有原来的穿的一枚;外面的一枚称为"綖环钱"。《南史.颜峻传》记载刘宋末年:"沉庆之复启听民私铸钱,由是钱货乱败。千钱长不盈三寸,大小称此,谓之'鹅眼钱';劣于此者,谓之'綖环钱';贯之以缕,入水不沉,随手破碎。市井不复料数,十万钱不盈一掬,斗米一万,商货不行。"由此可知劣货的恶化程度,鹅眼钱即是描述剪边等劣质货币的形象 。

事实上,此时劣货的"制造"手法不仅此一种,样式也并非单一。除了剪凿之外,往往还为取馀铜而磨凿内外郭、钱文。另外,偷工减料铸造者也十分地多,如传世的东晋"沉郎五铢",钱文即作"五朱"。了解了南朝五铢的相关问题,更有助于理解南朝的经济状况,乃至六朝时人的日常生活 。

【宗教】

在佛教宗派中,长芦寺属于"禅宗"。相传梁普通年间,南天竺僧人菩提达摩来到中国传播禅法,后为梁武帝闻知,于公元527年迎来建康。但达摩与南朝梁武帝萧衍语多不,乃一苇渡江,来到江北的长芦寺,长芦寺很早即是佛教禅宗著名的寺院之一。千百年来,南京长芦寺风雨沧桑,几度兴废。据史料记载,初建的寺址紧临江岸但这段长江河道很不稳定,堤岸经常塌陷,因而长芦寺建筑群也不断遭到破坏。

长芦寺兴盛时名声很大,吸引了无数文人骚客来此游历,或赋诗秉文。唐朝的骆宾王、李白、韦应物、刘长卿、孟郊、温庭筠,宋代的王安石、苏东坡、秦观,明代的李东阳、王守仁、王世贞等都曾慕名而来。

南京长芦寺仅存正殿,被辟为长芦中学校史陈列室,2007年,长芦中学整体合并到九龙中学,现为南化技校实验基地。

南梁一般指南朝梁
南朝梁(502年~557年),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第三个朝代,由雍州刺史萧衍取代南齐称帝,定都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国号梁,以萧衍封地在古梁郡,故定国号为梁。因皇室姓萧,又称萧梁。
梁武帝在南朝各帝中,算得上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他称帝之前,在基层政权机构干过一些年,有一定的从政经验,对齐末的腐朽统治耳闻目睹。故即位后,所实行的政策大都对梁的政治的安定,经济的复苏发展有益。南朝梁后期国政败坏,导致侯景之乱,战火使南朝的社会经济遭到巨大破坏。随后南梁皇室为争帝位又纷纷招引北齐和西魏为援,使这两朝趁虚攻夺了南梁大片土地,南朝实力大为削弱,奠定了南弱北强的局势。太平二年(557年),陈霸先废帝自立,改国号陈。
南朝梁享国五十五年。北周武成二年(560年)北周攻灭了位于长江上游郢州的南梁残余。另外,北周还扶植萧衍的孙子萧詧在江陵建立西梁,传三帝,隋灭陈之战前取消其帝号。
南朝梁(502年-557年)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第三个朝代,由雍州刺史萧衍(汉朝相国萧何后代)取代南齐称帝,定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国号梁,因皇室姓萧,又称萧梁。南朝梁后期国政败坏,导致侯景之乱,战火使南朝的社会经济遭到巨大破坏。

历史上没有道德的人

那人要很有能力,但是没道德,下场也不是很好!rn那种历史上有名气的坏人,再拿一英雄对比一下。
李斯是很有才但也很没道德的人;司马迁则是英雄!
李斯,姓李,名斯,字通古。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早年为郡小吏,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后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为长史。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又任其为客卿。秦王政十年(前237年)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为秦王赵政所采纳,不久官为廷尉。在秦王政统一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秦统一天下后,与王绾、冯劫议定尊秦王政为皇帝,并制定有关的礼仪制度。被任为丞相。他建议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兵器,以加强对人民的统治;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又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百家语,禁止私学,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还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
人们所熟知的“焚书坑儒”是李斯建议为打击儒生以古非今、诽谤朝政的倒行逆施,为巩固中央集权所采取的非常 措施。这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不无积极作用,但它毕竟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次大浩劫,对我国秦以前文化典籍的破坏是极其严重的。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后,李斯为保全自己的既得利益, 附和赵高伪造遗诏,立少子胡亥为帝,赵高篡权后又施展阴谋, 诬陷李斯“谋反”,将其处以五种酷刑:黥刑(在脸上刺字)、劓刑(割掉鼻子)、断舌、砍趾后腰斩于市,并夷灭三族。

司马迁(前145—前87年后),字子长,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早年司马迁在故乡过着贫苦的生活。建元六年,窦太后死后,汉武帝罢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重新发动尊儒。汉武帝元朔二年,司马迁从夏阳迁居长安,后随家迁于京城,从孔安国学《尚书》,从董仲舒学《春秋》。随后他继承父业为太史令。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在主持历法修改工作的同时,正式动笔写《太史公书》。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他因“李陵事件”,为投降匈奴的李陵求情,因其直言触怒了汉武帝,认为他是在为李陵辩护,遂遭受宫刑。司马迁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对后世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

总之一句,司马迁是站在泰山上的巍巍君子,李斯是匍匐在泰山脚下的戚戚小人。
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小人可能是侯景

看看他的履历。

侯景(503~552),字万景,小名狗子(从他这样的小名看来,他的字明显是后来发迹后起的)。北魏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南)鲜卑化羯人。少年时就顽劣不羁,横行乡里,是当地著名的恶少。成年后身高不满七尺,但深受边镇剽悍好武风气影响,骁勇有膂力,因左足生有肉瘤所以行走不稳,但是擅长骑射,因此被选为怀朔镇兵,后又被提升为功曹史、外兵史等低级官职。
北魏末年边镇各族人民大起义飚起,响应者不计其数。侯景与怀有天下之志的怀朔镇队主高欢奸雄识奸雄,惺惺相惜,同图建功立业。528年四月,尔朱荣乘孝明帝元诩被胡太后毒死之机,举兵入洛,发动河阴之变,攫取北魏军政大权。尔朱荣权势熏炙,各地豪强纷纷投奔,侯景亦率私兵归尔朱荣。为开辟前程,又向尔朱荣麾下名将慕容绍宗学习兵法。由于机警敏捷,侯景迅速提高了作战指挥能力,没多久连慕容绍宗倒要反过来求教他,甚得尔朱荣器重。
六镇起义之火刚被扑灭,河北变民军之火又燃烧起来。528年八月,变民军首领葛荣率军围邺,号称有百万之众。尔朱荣受诏讨葛荣,任侯景为前锋,同率精骑七万,倍道兼行,东出滏口,与葛荣决战。葛荣自诩久历戎阵,威行河北,己众敌寡,胜券在操。他骄傲轻敌,在数十里平野上箕张平推迎战,分散了兵力。尔朱荣与侯景利用了葛荣的严重错误,腹背夹攻,突破薄弱处,大败义军、生擒葛荣。河北起义军从极盛而一战败亡。侯景战功卓著,擢为定州刺史、大行台,封濮阳郡公,崭露头角。
530年九月,尔朱荣入洛阳时被朝廷所杀,高欢很快就和曾与他约为兄弟的尔朱兆翻了脸,大打出手。533年,高欢消灭了尔朱氏集团,掌握了北魏的大权。侯景见高欢势盛,遂率部依附高欢。534年,因君相矛盾激化,孝武帝元修奔关中依宇文泰。高欢立元善见为帝(北魏孝靖帝),东西魏分立。宇文泰据关中与高氏抗衡,南有萧梁,天下三分之势乃成。侯景从此受到高欢重用,成为东魏重要将领。他悍勇能战,驭军有法,特别注意以厚利抚纳笼络士卒。每战胜后都将所掠财宝分与手下将士,故得部众拥戴。他精于韬略,机诈权变。由于善挟巧诈,作战多捷,侯景自视甚高,桀骜不驯,对东魏勇冠一时的猛将高敖曹、彭乐等不屑一顾。
东魏迁都于邺后,高欢置重兵于河北,自居晋阳,全力对付西魏和北方的柔然,对与梁接境的河南一带鞭长莫及。河南古称“四战之地”,战略地位重要。高欢选中侯景,经略河南。侯景开始苦心经营,534年,攻荆州都督贺拔胜,在荆州连败贺拔胜、独孤信、史宁等西魏骁将。
536年,他率领7万大军侵梁楚州,擒获梁刺史桓和,接着乘胜进击。结果从未遇到过敌手的他,这回遭遇了生平少有的奇耻大辱:被南梁传奇式的名将陈庆之率领的1万余兵马打得落花流水,尽弃辎重逃走。他南侵的势头也被这当头一棒压住了很长时间。
因为久居河南,侯景对南朝梁廷腐败状况了解得非常深切。他藐视梁武帝萧衍妄敦戒素、佞佛昏谬,曾夸口说:“我愿请兵横行天下,过江生擒萧衍老头子,让他去当太平寺主。”
537年,高欢大举伐西魏,任侯景为西道大行台,经略关西地区。侯景建议兵多力有余,宜分前后二军相继而进。前军若胜,后军全力,前军若败,后军承之。高欢不纳此万全之计,结果于十月在沙苑战败。其后,侯景马上向高欢请劲兵数万,言称追击宇文泰骄胜之兵可获必胜。高欢妃娄氏对丈夫说:“侯景此去即使能击败宇文泰,也肯定不会回来了(指他企图乘机割据关中)。”于是高欢没有采纳侯景的建议。
沙苑战败后,西魏军东进洛阳,河南诸郡多降。为争回此战略要地,538年二月,侯景率卢勇等将西进,攻下南汾州、颍州、豫州。秋七月,侯景与高敖曹围西魏将独孤信于金墉城,宇文泰亲提大军急趋救援。侯景布阵坚固,北据河桥,南依邙山,一战几乎生擒宇文泰。只因西魏援军继至,兵势复振,宇文泰才反败为胜,击斩高敖曹。此次河桥之战中,侯景善于因机制变、因形用权的特长引人注目。战后,高欢对侯景信赖有加,依仗他有如自己的半个身子。
541年秋八月,东魏任侯景为尚书仆射、河南道大行台,使领军十万,专制河南。既以备梁、西魏,又使讨叛逆。
从此侯景成为独当一面的封疆大吏。河南殷实富裕,人口百万,侯景在此经营多年,早与当地豪族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发展成强大的地方势力,初步具备了割据的经济、政治诸条件。如今又获得在朝中仅次于高欢的显赫地位和权力,更是如虎添翼。543年,东西魏在邙山大战,东魏获得大胜。侯景也因用计赚取虎牢城,连收北豫州和洛州,被封为司空;545年改授司徒。侯景官高权重、实力雄厚,因此飞扬跋扈。他轻视高欢之子高澄,说:“高欢在,我不敢怎么样。高欢要是死了,我绝不能与鲜卑小儿(高澄)共事。”因被高澄视为肘腋之患,也引起了高欢的疑忌和防范。547年正月,高欢病危。他对高澄说:“侯景狡猾多计,而且野心勃勃,我死后肯定不能为你所用。在朝中的大臣中,只有慕容绍宗可以和侯景匹敌,我一直不重用他,就是为了留给你去迁升他,让他去对付侯景。”高欢一死,高澄立刻先发制人,以其父的名义给侯景写了封信,要求他到晋阳来。据说,侯景当初曾与高欢有过约定说:“我领兵在外,须防诈谋,以后您给我写的书信,请加上一个暗号。”但是,高欢在临终时忘记了告诉儿子这件事,以至于侯景接到信后知道有诈,马上反叛。其实当时侯景尾大不掉,一直都受到高欢猜忌,一旦入朝,脱离根本,就威权尽失,性命也难保,即使没有密约暗号这回事,他也不可能入京自投罗网。于是侯景开始据兵反叛。河南诸州也多响应侯景。东魏在上年进攻韦孝宽镇守的玉壁,不但不胜,反而损失了7万多人马,元气大伤,高欢新死也使得朝野振动,侯景反叛又使东魏西、南两面受敌,形势极为严峻。
高澄毕竟是老狐狸高欢的儿子。为尽快平叛,他对侯景许以种种优厚条件诱降,同时遣重兵昼夜兼行,企图包围侯景,一举歼灭之。侯景仓促难敌,急举河南六州降西魏请援。二月,又遣行台郎中丁和上表萧衍,倾河南全境豫、广、颍、洛、阳、西扬、东荆、北荆、襄、东豫、南兖、西兖和齐十三州降梁求援。谋援举地数量的不同,透露出侯景对西魏心存疑虑,投降乃是解急权宜之计;而对南梁则无所顾忌,暗藏险恶用心。梁朝臣们都不同意接受侯景。可是当时已经83岁的梁武帝萧衍却说自己不久前做了个异梦,梦见中原牧守以地降梁。权臣朱异为邀宠,硬把此梦解释为天下统一的征兆。于是老糊涂萧衍以为自己异梦通神,竟然利令智昏,引狼入室,欲藉侯景扩土北进。他纳降,并封侯景为河南王、大将军、大行台,承制如邓禹故事。五月,东魏韩轨领重兵围侯景于颍川,窘困中侯景再割东荆、鲁阳、长社、北兖四城向西魏请救。宇文泰深谋远虑,既不愿放过此稍纵即逝的东进良机,又审慎冷静地注意防范诡诈的侯景在危机解除后反悔。
他决意相机行事,纳降后乘势进取河南。遣兵前往颍川解围,又派荆州刺史王思政抓紧接收七州十二镇。东魏兵退,侯景出屯悬瓠。喘息未定,宇文泰召其入朝,企图虚委重任,实去其权。侯景自然不中圈套,公然宣称:“我以和高澄雁行为耻,又怎么能和大弟(宇文泰)并肩而行?”决计南下,图谋南梁。
萧衍纳降后即派兵运粮应接侯景。547年八月,贞阳侯、萧渊明受命率十万大军屯寒山,与侯景犄角,大举北伐。十一月,东魏慕容绍宗大败梁军,俘渊明,再回师进攻侯景。两军于涡阳对垒。侯景命战士皆被短甲、执短刃、入阵砍人胫马足,大败慕容绍宗。绍宗部下、后来的一代名将斛律光狼狈逃走,张恃显落马被擒。绍宗慨叹说:“从未见过像侯景这么难对付的家伙。”于是定计深沟固垒。两军相持数月后,侯军粮尽。548年春正月,侯景部将暴显等降绍宗,侯景4万多人的大军溃散,只能收散卒步骑800逃走。正不知道往哪里去好的时候,突然机会从天而降:南梁的马头(地名,在寿阳西北)戍主(官名)刘神茂一直对南豫州(州治在寿阳)监州事、名将韦睿之子韦黯不满,见侯景到来非常高兴,前去参见并献上了取寿阳的计谋。侯景依计行事,来到寿阳城下,派人去见韦黯,说自己是朝廷的客人,如果不接他入城,魏兵追到,自己有失的话,朝廷必然会怪罪。韦黯信以为真,开门迎接,侯景一进城就夺了韦黯的权,占领了寿阳。韦黯逃走,后来在台城保卫战中病死。正常人听到这种消息,应该是勃然大怒,下令征讨,谁知萧衍却顺势任命侯景为南豫州牧,侯景心中对萧衍的蔑视也就可想而知了。
东魏乘胜收复失地,即利用萧渊明作为筹码,遣使述高澄愿与南梁和好之意,企图离间梁、侯,坐收渔利。此时侯景要兵没兵,要地没地,身价大减。548年二月,梁与东魏间开始协商议和事宜。侯景害怕南北和好后,自己会变成筹码,就上书对萧衍说:“陛下和高氏联合,我将如何自处?”萧衍信誓旦旦,保证不会出卖他。侯景不太放心,又向萧衍求与南朝高门王、谢结婚,萧衍说:“王、谢门第太高,不如退而求其次,向朱、张以下门第试试。”侯景恨恨地说:“什么门第,总有一天,要把吴中儿女配给奴隶!”为摸清萧衍真实态度,侯景诈作东魏书信,说愿意以萧渊明交换侯景。萧衍中计,回信说:“你早上送还萧渊明,我晚上送还侯景。”侯景勃然大怒,说:“早就知道这老头心肠薄得很!”心腹谋士王伟劝他:“是坐以待毙还是起大事,该决断了!”
于是侯景决心反梁,把所属各城的居民都招来当兵,并把百姓的女子都配给将士,大肆进行战备工作。在建康的梁朝廷对仅500里以外发生的事情竟然浑然不知,侯景在寿阳有什么需求,梁朝廷都尽力满足。他要一万匹锦为军人作袍,朱异照发,只是用青布代替锦。他嫌朝廷发的武器不好,请求派京城的工匠到寿阳为他造武器,梁朝廷也照办。养虎已经是一件蠢事,还要不停的激怒它,再给他装上锋利的爪牙,岂不是嫌自己死得不够快?其间合州刺史萧范多次报告侯景企图谋反,萧衍不听。侯景联结羊鸦仁造反,羊鸦仁不从,还绑了侯的使者去建康报告。朱异仍不以为意,说:“侯景只有几百残兵败将,搞不出什么名堂!(数字是对的,不过是过去时而已)”梁朝廷甚至还把自以为脑袋一定不保的使者送回寿阳。侯景见状更是肆无忌弹,反而告羊鸦仁诽谤,还威胁说要率兵渡江,给朝廷一个好看。萧衍居然让朱异对侯景的使者说:“寻常穷人家有三五个客人,还招待得很好。朕有一个客人却惹得他生气,这是朕的过错。”还厚加赏赐。
侯景在努力备战的同时,还暗结早就觊觎皇位的梁前太子、临贺王萧正德,密约事成后拥萧正德为帝。萧正德天真地应允了。准备就绪后,八月,侯景以诛奸佞骄贪、蔽主弄权而为时人憎恨的中领军朱异、少府卿徐驎、太子右卫率陆验这三个奸臣为名,在寿阳起兵反梁。萧衍听到侯景造反的消息,拈着胡须,豪迈地笑道:“不妨不妨。待我折根竹鞭,抽他一顿就行了!”派出儿子邵陵王萧纶统大军讨伐。
南梁后期,早已危机四伏。因北魏分裂,无暇顾及江淮,萧衍见边境安宁,经济发展得也不错,竟沉迷佛教,废弛朝纲,多次演出舍身出家的丑剧。士大夫上行下效,争尚空谈,不习武事。萧衍长斋事佛,自奉仁慈,但他的仁慈只对贵族和官吏有效。这些人在他的多方宽纵下,作恶有恃无恐,乃至白天杀人越货,劫道行凶。地方官残害百姓,直至搜刮净尽方肯罢休。
545年,梁散骑常侍贺琛痛陈时弊,言户口减落,风俗侈靡,官场腐败,经济凋敝,一刀刺中要害。萧衍恼羞成怒,大喊要他拿出证据来(好像现代的某些国家干部也经常对新闻媒体说这句话,呵呵),最后不了了之。梁朝阶级矛盾日益激化,自527年至侯景叛乱的548年中,梁朝农民多次揭竿而起,参加者万人以上的较大规模起义就高达八次。南梁已经危如累卵。侯景起兵,及时准确地利用了南梁社会的尖锐矛盾。他传布檄文,直斥梁朝贵族和官吏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陈词慷慨激昂,颇具煽动性(应该也是他的智囊王伟琢磨出来的)。且起兵之初约束军纪,不使扰民,故而颇受北兖州等地人民的响应。梁宗室诸王见萧衍年老昏庸,又舍嫡立庶,也不免隐生雄心。侯景南下正好提供了他们借勤王之机,勒兵观变的机会。
侯景听说大批梁军前来征讨,与王伟商量,王伟建议放弃寿阳,采取掏心战术,直取建康,获得采纳。九月二十五日,侯景以打猎为名,出寿阳城,十月初三,奇袭攻下谯州,二十日进兵历阳,击斩了名将兰钦之子兰夏礼,迫降太守庄铁。而这一个月间,梁朝大军居然毫无任何行动。
十月十三日,梁朝廷才派出王质率3000兵巡江。历阳失守后,萧衍召见都官尚书、名将羊侃,询问方略。羊侃建议派兵扼守采石,阻止侯景渡江,再派萧纶袭击寿阳,使侯景进退失据,部下的乌合之众自然瓦解。朱异却不知凭什么一口咬定侯景不会渡江,萧衍也迷信天险长江;麻痹轻敌,拒绝这正确建议,放弃了主动攻击、消灭侯景的最佳战机。
萧衍也没有完全坐以待毙,他做出了一系列的防御措施,效果却比坐以待毙还坏:他派已经和侯景勾结在一起的萧正德为平北将军、都督京师诸军事,防守长江。萧正德则征集了几十艘大船,供侯景军渡江。名将陈庆之之子陈昕刚从外地回京师,他担心王质守不住采石,提议自己带兵去换防,萧衍采纳。谁知王质不等陈昕抵达就撤走,侯景得知后马上于十月二十二日率8000余人渡江,陈昕仓促迎战,战败被俘。他誓死不屈,又意图起事,侯景将他杀害,小报了自己当年输给他老子的一箭之仇。陈昕是陈庆之第五个儿子,十二岁就随其父入洛阳作战,其间曾亲自斩杀魏国大将,是当时梁朝的勇将。
侯景轻松越过天险,直扑建康。自从梁建国以来,四十七年中江南承平,罕见兵甲,叛军猝然出现,引起一片慌乱。萧衍不知所措,把军权交给太子萧纲,命羊侃辅佐萧纲。此时整个建康的唯一依靠就是羊侃。羊侃祖父在刘宋时曾随薛安都投北魏,父亲也是北魏官员,但一直教育儿子要回归祖国。羊侃在北魏官至泰山太守,于528年投梁。他文武双全,爱读《左氏春秋》和孙吴兵法,又善使一条两丈四尺长的两刃矛。
问题是,此时没人知道萧正德已经和侯景勾结起来,他仍然担负着防守建康正门宣阳门的任务。两天后,侯军抵建康朱雀桁南,萧正德大开宣阳门,迎接侯景军入城,建康守将庾信、王质、萧大春、谢禧等均不战而逃。侯景未遇激战就连下东府城、石头城,于十月二十四日进围台城,开始大举攻城。
台城军民在羊侃和萧纲的指挥下奋力抵抗。侯景大造飞楼、撞车、阶道车等攻城器具,羊侃见招拆招,一一破解。二十六日,侯景用几百只木驴攻城。木驴是一丈多长的六腿木架,上蒙湿牛皮,下藏六名士兵。士兵可以靠驴身掩护城墙,进行破坏城墙的工作。羊侃命令士兵投掷石块,木驴被砸得粉碎,叛军多被打死。侯景改用尖顶木驴,石块打不坏。羊侃就命士兵扎火把,插上箭镞,涂上油和蜡,点火扔下去。这种武器叫“雉尾炬”,箭插到木驴上,一会就把木驴烧成焦炭。侯景造起十多丈高的登城楼,推到城边,命军士从楼上向城中射箭。守军见状都很害怕,羊侃却毫不担心,说:“车子高大沉重,城边的壕沟却填得不牢,到了城边一定翻车。”果然不出他所料。侯景久攻不下,又损失了很多士兵,于是筑长围以断台城内外联络,采取长期围困战术。侯景捉住羊侃的儿子,押到城下逼羊侃投降。羊侃不为所动,说:“尽管杀了他!”过几天侯景又把他押来,羊侃说:“我以为你早死了,怎么还在!”取弓箭要射。侯景知道这样没用,反而没有杀他。
十一月,侯景立萧正德为帝,自为丞相,再攻台城。他利用家奴对主人的怨恨心理,宣称凡是家奴来投,一律解放为自由人。又找来一个朱异的家奴,封为仪同三司的高官,让他穿锦袍骑骏马,在城下对朱异大骂:“你做了三十多年官,才混到个中领军;我刚跟随侯王,就当上仪同了!”城中的家奴很快就有千余人逃了出去。
十一月二十三日,萧纶率领的回援兵马在兜了几个大圈子,渡江时又碰上风浪损失了一两成兵马后,才姗姗来迟。两军交锋,萧纶先小胜后大败,数万人马只剩下一千多人,仓皇东撤。此时羊侃又突然病死,终年五十四岁,台城中栋梁倾折。侯景乘机猛攻台城,幸亏城中有一个叫吴景的下级军官,精通对付攻城器具的方法,才顶住了攻势,杀伤了大量叛军。十二月二十三日,侯景停止攻城,引玄武湖水灌城,城中积水极深,形势更加危急。这时各路勤王的军马仍在采取观望态度,萧衍的第七子、荆州刺史湘东王萧绎兵多将广,却在十二月十四日才派出儿子萧方率兵数万出发。
勤王军中还是有忠义之士的。韦睿之子、衡州刺史韦粲知道侯景反叛的消息后,立刻率本部5000人急行军东进。司州刺史、当时著名的勇将柳仲礼是韦粲的表弟,也率万余人马来到建康。年三十夜,韦粲、柳仲礼、羊鸦仁、裴之高等诸军先后赶到,共十余万人,在秦淮河驻扎,推柳仲礼为大都督。549年正月初一,两军在建康郊区的青塘激战。突然天降大雾,韦粲军迷路。
侯景见状立刻挥军突击,韦粲力战不退,和儿子韦尼及三个弟弟韦助、韦警、韦构、从弟韦昂一起牺牲(韦睿、陈庆之、兰钦这些南梁名将的儿子都死在侯景之手,侯景堪称名将儿子的克星)。柳仲礼正在吃饭,闻讯马上扔下碗筷,前来救援,与叛军大战,斩首数百级,叛军在秦淮河中淹死千余人。柳仲礼几乎刺中侯景,但是遭敌将偷袭,在肩上被重重砍了一刀,几乎丧命。柳仲礼似乎被这次战斗吓傻了,从此拒不出战。随后萧纶收拾残兵,和萧方、王僧辨等人也来到建康城下,勤王军虽然人数众多,可是没有统一指挥,军心涣散,不敢与侯景对抗,而且军纪极差,使得百姓大失所望。
叛军围城日久,台城内粮食耗尽,军士煮弩弦、皮革制的盔甲、熏鼠捕雀而食。城中饥饿和疫病流行,死者横尸满路,后来仅剩二三千羸弱死守。侯景也渐粮饷不支,又闻梁荆州精锐援军将到,非常恐慌。这时王伟献计:假称求和,以却援足粮,休整兵马,待对方懈怠,再一举击破,获侯景采纳。549年二月,侯景与萧衍歃血为盟停战。萧衍不听傅岐的劝告,接受侯景的戢兵条件,割江右四州之地(南豫、西豫、合州、光州)予侯景,遣诸路援军返师,台城守卫也尽收兵甲。侯景及时补充军粮,缮修器械,休整军队。十余日后,毁盟重新开战,猛攻台城。三月十二夜,叛军攻上台城西北角,永安侯萧确抵挡不住,退回宫中,对萧衍报告:“台城失守。”萧衍躺在床上问:“还能不能打?”萧确说:“没法再打了。”萧衍叹道:“自我得之,自我失之,有什么遗憾的?”台城陷落,萧衍和太子萧纲都被侯景所获。侯景和萧衍有一段对话。萧衍问侯景:“渡江时有多少人?”侯景答道:“千余人。”又问:“围台城时有多少人?”答道:“十万人。”再问:“现在呢?”侯景骄傲地答道:“四海之内,全都是我所有!”侯景在城中大肆抢掠,江南的士族,尤其是王、谢两家一概受到大规模的屠杀和凌辱。三月十四日,他又用萧衍的名义发诏书命令援军解散,柳仲礼居然奉命率军撤走。侯景懒得对萧衍动刀,只是不给他供应饮食。五月初二,这位笃信佛教的老头饿死,终年86岁,遗言是谁也不知道什么意思的“荷荷”两声。他为自己的昏庸付出了代价,本来死不足惜,只可怜江南的千万百姓也同时为他的昏庸付出了更大的代价。五月二十六日,侯景立萧纲为帝(梁简文帝)。
侯景自寿阳起兵,奇袭建康至攻陷台城,历时仅七个月。他率不善水战的少量北军,越过长江,长驱直入,短期内一举摧毁梁朝,实属惊人。他的成功与萧衍昏庸愚蠢密不可分,但也反映出侯景战术灵活,判断准确、工于心计的指挥才能。侯景所以敢以处于劣势的少量军队,大胆攻敌,关键在于善于用奇。他料敌正确,充分利用敌人的弱点,抓住宗室伪饰勤王、顿兵不战和援军将帅惧战自保、互相猜忌,梁军士气泄沓、没有正面打硬仗的战斗力等有利条件,集精兵锐卒,攻敌要害,速战速决,化弱为强,未战已先胜敌一筹。建康之战充分体现了侯景战术灵活、用兵诡谲的特点。
侯景自为大都督、录尚书事、使持节、大丞相、王如故。掌握梁朝廷大权。他废萧正德为侍中、大司马。六月,干脆杀了已经没有利用价值的萧正德。他准备除梁诸藩后篡位,派叛军东进浙东州郡。549年十二月,侯军攻陷会稽,尽有三吴。550年,侯景自为相国、汉王;十月,别出心裁地自封宇宙大将军、都督六合诸军事。简文帝萧纲已经成了他砧板上的一块肉。
侯景出身行伍,在长期的军旅生涯中,养成了反覆猜忍、残酷凶狡的性格。他有野心而无政治才能,生性暴戾嗜杀,不能真正收取民心,难于在南方站稳脚跟。故军虽锐勇,不能持久。他初至建康,军令尚严,后来久攻不下,人心渐散,粮草将尽,开始纵兵掠民。城破后,将病人与死尸堆在一起焚烧,惨不忍睹。还在石头城立大舂碓,有人犯了他的法,就投进里面舂死。又禁止低声说话,犯者株连妻族和母族。侯景遣军攻浙东时,公开提倡鼓励诸将烧杀抢掠和屠城,以扬威名,故其将领专务焚掠,杀人如草。没东西可抢时,叛军就掳掠人口,贩卖到北方。南方人民仇恨叛军暴虐,都奋起反抗。
叛军在建康和浙东肆虐,长江中上游萧梁荆、郢、雍、湘、益诸方镇却火并正盛。尤以湘东王萧绎为甚,他联结西魏翦除兄弟子侄,为自立清道。551年闰三月,侯景留王伟守建康,自己率军西向进攻萧绎等梁的亲王军队。从此时起,侯景在战术上犯了以己之短击敌之长的严重错误。
荆、郢多为水路,叛军以北方人为主,不善水战;侯景早已尽失民心,脱离建康根本,骤然难于驻足。侯景又轻视梁的荆州精锐,他兵分五千守夏首,再分一万趋巴陵,另有一路指叩江陵。兵分势散,各路又未能有效协同。叛军前锋任约军被萧绎击败,侯景率兵救援,四月,在西阳被长于水战的徐文盛打败。梁军的颓势开始扭转。侯景急遣轻骑三百袭陷郢州,擒刺史萧方诸。徐文盛等军心大乱,奔归江陵。王僧辩受命拒侯景,在巴陵沉船靡旗,伪装将遁。侯景中计,昼夜猛攻巴陵,数旬不克。叛军损失惨重,粮草缺乏,疾疫蔓延,战斗力大损。六月,赤亭大战中,梁将胡僧佑和陆法和击败并生擒任约,断侯景一臂。侯景只得放弃经略江汉,退归建康。梁豫州刺史荀朗在途中邀击,击破侯景后军。梁军士气大振,转入战略反攻。
侯景率领几千残兵回到建康后,和王伟商量要称帝,王伟认为这样可以显示权威,表示赞同。九月,侯景废简文帝萧纲,杀太子萧大器等宗室二十余人,立豫章王萧栋为帝,改元天正。十月,命王伟以祝寿为名,将萧纲灌醉,然后用土囊压死。十一月,通过传统的加九锡和禅让的方式,废萧栋自立为帝,改元太始,国号汉(一个羯人却以汉为国号,可以和当年刘渊一个匈奴人却以汉为国号交相辉映)。王伟提出要立七庙,侯景不懂,王伟告诉他:“皇帝必须祭祀七代祖宗。”侯景想了半天才说:“我就知道我父亲叫侯标,而且他埋在朔州,灵魂怎么会跑来这里受用?”最后就由王伟帮他的祖宗七代起名了事。
萧绎知道萧纲的死讯后,于552年三月,派梁江州刺史王僧辩、东扬州刺史陈霸先(后来的陈武帝)征讨侯景。梁军一直没遇到什么抵抗,直到三月上旬,抵达姑孰时,才遇到叛军将领侯子鉴,梁军战胜,三月十二日抵达建康城郊外,侯景率军堵塞秦淮河口迎战,陈霸先奋勇当先,渡过北岸,筑起营寨,梁军其他各部也陆续过河。十九日,两军交战,侯景率万余步兵,八百铁骑先后八次猛攻,都不能得逞。此时石头城中的守将开城投降。侯景又亲自率百余骑兵,弃长矛持短刀突击陈霸先军,仍然不能取胜,叛军士气尽失,大批溃散。侯景率部下数十人逃往吴郡。王伟逃往京口,被擒杀。侯景收拾残兵,有船两百艘,兵数千人。四月,他又在松江被击败,只剩一条船,几十个人。他在沪渎下海,准备逃往北方。
当初侯景在建康时,强娶南朝梁简文帝萧纲之女溧阳公主为妻,又霸占羊侃之女为妾,却用羊侃之子羊鹍为官。羊鹍把仇恨埋在心底,表面上装得忠心耿耿,经常跟随在左右。他乘侯景睡着的时候,命令水手改变航向,转往京口。侯景睡醒后见状,大惊,这时羊鹍带着几个人冲了进来,指着侯景说:“今天要借你的脑袋取富贵!”侯景本想跳水逃走,可是去路被封,只好跑到船舱里,想用刀砍开船底逃走,被羊鹍赶上,一矛刺了个对穿。身残志坚、一直致力于背叛事业的侯景结束了跌宕起伏的一生。羊鹍割开侯景的肚子,塞入大把的盐,以防腐烂,然后将他的尸体送到建康。
王僧辩将侯景的首级送给江陵的萧绎,其余部分在建康示众,片刻就被百姓撕得粉碎。侯景之乱至此结束。十一月,萧绎在江陵称帝(梁元帝)。梁朝亲王们的夺位斗争仍在进行,而西魏、北齐也在乘机不断蚕食梁的领土,江南人民的苦难远未结束,不过这些就不是本篇范围以内了。
当然是希特勒,有才无德危险品说的就是他
秦桧,创了宋体字,还是状元出身
岳飞,忠臣,大奖,精忠报国
希特勒
本文标题: 柳仲礼为何在青塘一役後再不出战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6674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你最佩服的皇帝是哪位怎么评价考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