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货币具有时间价值?(可以从利息,通货膨胀等视角入手分析)货币的时间价值是客观存在的,是指当前所持有的一定量货币比未来获得的...
为什么货币具有时间价值?(可以从利息,通货膨胀等视角入手分析)
从经济学的角度而言,现在的一单位货币与未来的一单位货币的购买力之所以不同,是因为要节省现在的一单位货币不消费而改在未来消费,则在未来消费时必须有大于一单位的货币可供消费,作为弥补延迟消费的贴水。
所以,我们看到向银行贷款都是要付利息的,这利息就是贴水,而且长期贷款利率要高于短期利率,就是说时间越长,货币时间价值越大
货币之所有有时间价值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1、货币可用于投资,获得利息,从而在将来拥有更多的货币量。
2、货币的购买力会因通货膨胀的影响而随时间改变。
3、一般来说,未来的收入预期具有不确定性。
第二个原因说明通胀是货币时间价值原因之一
第一个原因则是货币的机会成本
第三个原因我是这么理解的 “十鸟在林 不如一鸟在手”
所以个人觉得说通胀是时间价值原因之一
在信用货币体系下,通胀的存在以及货币购买力的下降是趋势(原因就不说了)
就是说随着时间推移 未来的钱不如现在的钱值钱 这暗合了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
什么是货币时间价值?货币时间价值在个人理财中的意义?
简单的是就是你现在的钱在将来的购买力是多少,可以买多少钱的东西
个人理财本身就是在保值的基础上实现资产的增值,其核心是复利效应,复利效应的三个要素是:本金、足够的时间(此处就是资产的时间价值)、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率。所谓的复利效应就是将第一年的利息计入本金中参与第二年的滚动,如此循环,让资产呈指数型增长,时间越长,增速越快,时间价值更加体现出来。
为什么货币具有时间价值?
货币的时间价值,就是指货币经历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后所增加的价值。人们在消费时都具有时间偏好,总会抱着赶早不赶晚的态度,认为现期消费产生的满足往往大于未来消费产生的满足。
就好比说今天的1元钱和一年后的1元钱的经济价值相比,前者必定大于后者,因为相同的价值在今天和未来产生的效应是完全不同的,也正是人们的时间偏好使货币具有了时间价值。
假设现在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1.5%,那么如果今天把1元钱存入银行,那么明年能取出1×(1+1.5%)=1.015元,多出来的0.015元就是货币的时间价值,也就是所说的“利息”。
扩展资料货币有五大功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1、价值尺度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货币之所以能充当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本身就是商品,它与其他商品一样,也有价值。
2、流通手段
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货币发挥交易媒介作用时,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它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是价值尺度职能的必然发展。
3、储藏手段
货币一旦退出流通领域,它就不再执行流通手段职能,而执行贮藏手段职能。
4、支付手段
当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时,起到延期支付的作用,即执行支付手段职能。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是货币流通手段职能派生出来的。它源于赊账的商品交易,渐渐发展为清偿债务、支付税金、房租、水费、工资等。
5、世界货币
货币越出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执行世界货币职能。它具有三个职能:其一,在世界范围内,执行价值尺度职能,从而构成国际范围内的价格体系;其二,充当一般购买手段,以平衡国际收支差额;其三,充当一般财富的绝对形式,从一国转移到另一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货币的时间价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货币职能
从经济学的角度而言,现在的一单位货币与未来的一单位货币的购买力之所以不同,是因为要节省现在的一单位货币不消费而改在未来消费,则在未来消费时必须有大于一单位的货币可供消费,作为弥补延迟消费的贴水。
所以,我们看到向银行贷款都是要付利息的,这利息就是贴水,而且长期贷款利率要高于短期利率,就是说时间越长,货币时间价值越大
货币之所有有时间价值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1、货币可用于投资,获得利息,从而在将来拥有更多的货币量。
2、货币的购买力会因通货膨胀的影响而随时间改变。
3、一般来说,未来的收入预期具有不确定性。
第二个原因说明通胀是货币时间价值原因之一
第一个原因则是货币的机会成本
第三个原因我是这么理解的
“十鸟在林
不如一鸟在手”
所以个人觉得说通胀是时间价值原因之一
在信用货币体系下,通胀的存在以及货币购买力的下降是趋势(原因就不说了)
就是说随着时间推移
未来的钱不如现在的钱值钱
这暗合了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
货币投入生产经营后,其数额随着时间的持续不断增长。这是一种客观的经济现象。企业资金循环和周转的起点是投入货币资金,企业用它来购买所需的资源,然后生产出新的产品,产品出售是得到的货币量大于最初投入的货币量,资金的循环和周转以及因此实现的货币增值,需要或多或少的时间,每完成一次循环,货币就增加一定数额,周转的次数越多,增值额也越大。因此,随着时间的延续,货币总量在循环和周转中按几何级数增长,使得货币具有时间价值。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货币要投入到周转中产生增值才会有时间价值,如果你把钱埋在地下那是没有时间价值的,货币的时间价值的根本来源是工人的剩余价值。
在商品经济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即现在的1元钱和1年后的1元钱其经济价值不相等,或者说其经济效用不同。现在的1元钱,比1年后的1元钱经济价值要大一些,即使不存在通货膨胀也是如此。为什么会这样呢?例如,将现在的1元钱存入银行,1年后可得到1.10元(假设存款利率为10%)。这1元钱经过1年时间的投资增加了0.10元,这就是货币的时间价值。在实务中,人们习惯使用相对数字表示货币的时间价值,即用增加价值占投入货币的百分数来表示。例如,前述货币的时间价值为10%。
货币投入生产经营过程后,其数额随着时间的持续不断增长。这是一种客观的经济现象。企业资金循环和周转的起点是投入货币资金,企业用它来购买所需的资源,然后生产出新的产品,产品出售时得到的货币量大于最初投入的货币量。资金的循环和周转以及因此实现的货币增值,需要或多或少的时间,每完成一次循环,货币就增加一定数额,周转的次数越多,增值额也越大。因此,随着时间的延续,货币总量在循环和周转中按几何级数增长,使得货币具有时间价值。
例如,已探明一个有工业价值的油田,目前立即开发可获利100亿元,若5年后开发,由于价格上涨可获利160亿元。如果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根据160亿元大于100亿元,可以认为5年后开发更有利。如果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现在获得100亿元,可用于其他投资机会,平均每年获利15%,则5年后将有资金200亿元(100×1.155≈200)。因此,可以认为目前开发更有利。后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更符合现实的经济生活。
由于货币随时间的延续而增值,现在的1元钱与将来的1元多钱甚至是几元钱在经济上是等效的。换一种说法,就是现在的1元钱和将来的1元钱经济价值不相等。由于不同时间单位货币的价值不相等,所以,不同时间的货币收入不宜直接进行比较。需要把它们换算到相同的时间基础上,然后才能进行大小的比较和比率的计算。由于货币随时间的增长过程与复利的计算过程在数学上相似,因此,在换算时广泛使用复利计算的各种方法。
2.通货膨胀
3.风险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