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你对考古史料和历史文献在上古历史研究中的认识,并举例说明?躺在你最好虎石料和历史我现在上鼓励时间就中的认识这个确实对于我们国...
谈谈你对考古史料和历史文献在上古历史研究中的认识,并举例说明?
中国的史料对周边国家历史研究有多大作用?
【1】郑和七下西洋,前后29年,可惜原始的航海纪录早已遗失,以及航海医生陈良绍《遐观集》、匡愚《华夷胜览》等等随船人员著作皆已失传,幸好前后随郑和下西洋的马欢、费信、巩珍三人都将见闻纪录著书并流传了下来。他们各自著的《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便成为研究郑和以及明代中外交通历史的第一手资料,其中以《瀛涯胜览》对于15世纪初南洋各国和一些阿拉伯国家的国王、民俗、物产等纪载详细,被各国学者公认为三书中最重要的一部书。【2】 《瀛涯胜览》的纪述比《明史》中相关的纪述详细。 《瀛涯胜览》中对一国家的民俗描写细致入微,被各国学者公认为重要的史料,被广泛引用。例如在《暹罗国》一章中关于青年男子切割阳物外皮,嵌入十几颗锡珠,富人则嵌空心金珠,内嵌细沙,行动有声一段,比《西洋番国志》中的文字详细的多,《星槎胜览》对此一字不提。欧洲一些旅行家也记述过这个民俗,但不如马欢详细。 《瀛涯胜览》中关于印度及其周边国家的,有榜葛刺国、锡兰国、小葛兰国、柯枝国、古里国等纪录;而且很多南洋国家和地区都有梵文名字,说明古代印度对这些国家的影响;这都是研究印度历史的重要文献。
马欢随郑和下过三次西洋。记录下了以下二十国的风土人情。永乐十一年(1413年)(第三次)到访占城、爪哇、旧港、暹罗、古里、忽鲁谟斯等国。 永乐十九年(1421年)(第四次)到访满剌加、亚鲁国、苏门答剌、锡兰、小葛兰、柯枝、古里、祖法儿、忽鲁谟斯等国。 宣德六年(1431年)(第七次)太监洪保派遣马欢等七位使者到天方朝圣。
马欢将下西洋时亲身经历的二十国的国王、政治、风土、地理、人文、经济状况纪录下来在景泰二年成书的《瀛涯胜览》。
类似的游记航海志还挺多的。还有沿海那一带的县志。周边小国家还有很多因为各种原因消失了的古国的历史基本都能在汉文史料里找到。感谢祖先们的话唠和八卦(。 和碰到什么新奇的事儿都喜欢掏出小本本来记一记的好习惯。尤其是某些民俗民风黑历史。那真是大开眼界、无奇不有、三观尽碎。
为什么要加强历史研究,史料收集
正是因为这一伟大胜利,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是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历史根基的重要一部分。筑牢我们自己的“抗战史观”,为的是“让历史说话”,接收时间深处激荡着的“复兴密码”;为的是擎起历史的火炬,让它照亮前行的路。
文天祥有诗云:“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说的是春秋时代的两个史官秉笔直书,在书于竹帛之际弘扬天地正气。孔子著《春秋》,“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让《春秋》这部史书,成为评价人与事的标准。从这个角度看,准确书写历史、正确认识历史,正是一种汲取过去教训、防止悲剧重演的巨大约束力。
对历史的遗忘意味着割裂传统、割裂文明,掩盖和歪曲历史更是对文明的背叛,最终只会陷入悲剧的泥淖、走向进步的反面。抗战胜利70年后的今天,岁月的落英早已覆盖战争的遗迹,发展的潮流一点点清洗着历史的伤痛,但“黑的就是黑的,说一万遍也不可能变成白的;白的就是白的,说一万遍也不可能变成黑的”,历史决不会随时间推移改变原有的样貌,历史的结论决不容许恣意篡改。廓清真相、正本清源、以正视听,历史才能成为推动人类进步的力量。
中国人有敬畏历史的传统,这种传统与源远流长的文明互为因果,构建了一个厚重的中国。然而现实中,一些人却把历史当做“任人涂抹的小姑娘”。或是罔顾事实,用支流否定主流,混乱了历史认知,以“虚无主义”消解社会根基;或是妄加揣测,用主观否定客观,动摇了精神坐标,以“利益至上”瓦解信仰根基;或是随意裁剪,用恶搞代替创作,颠覆了主流立场,以“泛娱乐化”消解意义价值。那些散布不负责任言论者,那些诋毁抹黑英雄人物者,那些娱乐历史消费历史者,或许该记住这样一句话:“对于历史理性的态度,就是我们自己承担起历史的责任。”
回顾历史的时刻,也是展望未来的时刻。在国家、民族命运的转折点上,我们每每会从回望历史、重述史观中汲取力量。清末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党人以进化论、民族主义史观,刷新历史思想;五四新文化运动,先进知识分子以马克思主义史观,重写历史叙事。当历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段,在全球化、民主化、信息化浪潮叠加的时代背景下,应该用更宽阔的视野、更普遍的观点看待历史;在中国走向世界、走向复兴的历史背景下,应该筑牢更坚定、更科学、更人本、更开放的历史观念。尊重历史、捍卫真知、温故知新,唯有这样,我们才能听清历史的回声、更好地走向未来。
“我们根本没有想到要怀疑或轻视‘历史的启示’;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恰如恩格斯所言,人类社会的一切——国家、民族,文化、文明,无不是在历史的打磨中成形。我们为什么要举行阅兵仪式,重温抗战胜利的光荣时刻?我们为什么要加强历史研究、史料收集,保存最珍贵的民族记忆?正是因为这一伟大胜利,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是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历史根基的重要一部分。筑牢我们自己的“抗战史观”,为的是“让历史说话”,接收时间深处激荡着的“复兴密码”;为的是擎起历史的火炬,让它照亮前行的路。
文天祥有诗云:“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说的是春秋时代的两个史官秉笔直书,在书于竹帛之际弘扬天地正气。孔子著《春秋》,“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让《春秋》这部史书,成为评价人与事的标准。从这个角度看,准确书写历史、正确认识历史,正是一种汲取过去教训、防止悲剧重演的巨大约束力。
对历史的遗忘意味着割裂传统、割裂文明,掩盖和歪曲历史更是对文明的背叛,最终只会陷入悲剧的泥淖、走向进步的反面。抗战胜利70年后的今天,岁月的落英早已覆盖战争的遗迹,发展的潮流一点点清洗着历史的伤痛,但“黑的就是黑的,说一万遍也不可能变成白的;白的就是白的,说一万遍也不可能变成黑的”,历史决不会随时间推移改变原有的样貌,历史的结论决不容许恣意篡改。廓清真相、正本清源、以正视听,历史才能成为推动人类进步的力量。
中国人有敬畏历史的传统,这种传统与源远流长的文明互为因果,构建了一个厚重的中国。然而现实中,一些人却把历史当做“任人涂抹的小姑娘”。或是罔顾事实,用支流否定主流,混乱了历史认知,以“虚无主义”消解社会根基;或是妄加揣测,用主观否定客观,动摇了精神坐标,以“利益至上”瓦解信仰根基;或是随意裁剪,用恶搞代替创作,颠覆了主流立场,以“泛娱乐化”消解意义价值。那些散布不负责任言论者,那些诋毁抹黑英雄人物者,那些娱乐历史消费历史者,或许该记住这样一句话:“对于历史理性的态度,就是我们自己承担起历史的责任。”
回顾历史的时刻,也是展望未来的时刻。在国家、民族命运的转折点上,我们每每会从回望历史、重述史观中汲取力量。清末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党人以进化论、民族主义史观,刷新历史思想;五四新文化运动,先进知识分子以马克思主义史观,重写历史叙事。当历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段,在全球化、民主化、信息化浪潮叠加的时代背景下,应该用更宽阔的视野、更普遍的观点看待历史;在中国走向世界、走向复兴的历史背景下,应该筑牢更坚定、更科学、更人本、更开放的历史观念。尊重历史、捍卫真知、温故知新,唯有这样,我们才能听清历史的回声、更好地走向未来。
《 人民日报 》( 2021年08月05日 05 版)
链接: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349518/answer/21072531
来源:知乎
现在史学界有一个比较流行的观点,甚至在中国的学术界,还算是一个比较主流的观点,就是有一句话,「史学就是史料学」,这句话是傅斯年说的,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说我们研究历史的学问,就是去整理、校正、搜集历史上保存下来的史料,然后尽量去探索一段历史的真相。其理论根源却在德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柏林大学的兰克学派(Ranke School)高度重视第一手资料,提倡史学就是「考证的科学」,兰克(Leopold von Ranke)本人明确地说,他著史的目的「只不过是说明事实的真相而已」。事实上,我们的历史上曾经有这样一种传统,那就是清代以来的乾嘉学派,他们重视史料、训诂和校订。所谓「实事求是,无征不信,广参互证,追根求源」。在中国的学术界,这种观点甚至成为主流。假如我们的现实里面,又不大具有思想否认自由,假如我们的学者又比较缺乏思想的能力,再结合这样一种所谓的乾嘉传统,我们很多的研究者就走上了这样一条路,并且给这样的路径提供正当的说明。但是我对这样的史学观点一直是怀疑的,因为这个史学观点里面回答一个基本的问题,就是历史为什么对于我们是必要的?作为生活在现代的人,我为什么要去了解历史上的某一段史料呢?我为什么一定要去探究历史上的某一件事情的真相呢?若不能说明这个问题,就不能证明历史学对我们今天的价值,没有价值的东西是没有存在前提的。
历史的本质有一点像什么呢?做个不恰当的比拟,历史的本质有一点像上帝的本质。它可能不是一个事实,但它是一种价值。上帝是事实吗?不是。但是我们不能否认上帝,为什么?因为上帝代表着一种价值,这个价值对于我们来说太重要了,没有这个价值,我们的生活就没有屏障了,我们人类的道德体系就要崩溃了。所以历史的本质在于它的价值,而不在于它曾经有过的事实,如果史学家们把追寻历史事实作为他的工作,那么正当的方法是,造出时间机器,让它带我们回到现场,而不是去钻故纸堆。到图书馆去找故纸堆,就是找到历史的事实吗?即使在历史的故纸堆里面找到了这段记录,这段记录本身就是真的吗?办公室里面今天有两个人打架,若明天找在场的人来叙述,不同的人叙述都是不一样的。记录在书上的、成为文字的,就一定是真的吗?也不一定。所以,历史的真相往往是不存在的,历史里重要的是,它作为一种价值而存在。
历史为什么对我们是必要的?就是它给我们提供一种价值,给我们提供生活中的参照系,给我们提供一种判断的标准,甚至有的时候,也给我们提供一种判断的方法,这才是历史的价值。
英国的大历史学家汤因比(Arnold Toseph Toynbee),在他的《历史研究》这部巨著的前言部分,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历史是什么?历史是一个不断地增加自己的东西。」这句话包含着怎样的内涵呢?就是说历史不是已经定型了,它发生过以后就是那个样子了。我们中国的史学家们,大学的历史教授们,总是在讲要找历史的真相去,他就把历史看成一个已经定型的客观事实,把它找出来。但是汤因比说,历史是一个不断增加自己的东西。它随着历史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自身在不断地增长。为什么这样讲?就是因为我们每个时代的人,当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当我们有了更多的经历,当整个人类有了更多的人生体会以后,我们再去看历史,你会发现以前没有发现的东西。也就是说,历史的总量增加了。历史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历史处在不断演进的过程之中。先秦诸子生活的年代是在两千多年前。两千两百多年前,这些诸子们就结束了他们的生命,也结束了他们自己的写作,停止了他们的思想。他们的思想成果用书籍的形式,用文字的形式已经定型了,放在那个地方,但是,从汉代到今天,我们每一代人都在解读他们,在解读他们的同时,就给他们增加了内涵。
史学家们不是去把一个雪球给凿开,看看它里面到底有什么。若拿一个凿子凿雪球,凿到最后,它是什么?凿到最后它还是雪,什么都没有,没有内核的。史学家的任务是,当这个大雪球滚过我们身边的时候,是否有能力在这个雪球上再附着上一点东西,让这个雪球更大一点,然后历史就越来越丰富,文化就越来越深厚。不是拿一把凿子去凿,把它凿开,看看里面最终的事实是什么?最终的事实也就那么一团雪。所以历史的过程是一个价值增生的过程。我们今天读诸子,读出了与古人不一样的东西,是因为我们比古人聪明吗?不是的。因为我们今天的生活比古人的生活有更多的经验,有古人没有的经历,然后把这些经验和经历,糅合到诸子的思想里面,所以诸子从我们的时代滚过的时候,他从我们这个时代汲取了东西,诸子的思想就变得更加丰富。所以,历史是一个能够不断增加自己的东西,像滚雪球一样。
历史对于我们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呢?历史也是一个不断地让现实更有内涵和深度的东西。不要认为我们都生活在今天的社会里面,就对这个社会的感受是一样的。你说你在上海居住,我也在上海居住啊,你面对着中国,我也面对中国啊,你面对着世界,我也面对着世界啊。但是在拥有的人和拥有的世界方面,人跟人是不一样的。为什么?历史的积累不一样。历史能让现实更有内涵,更有深度。一个文化程度相对高的人,他拥有的现实就要比我们一般的人要多,因为他看得更深。所以我本人有一句名言:对我们而言,这个世界不是太大,而是太深。我们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深度呢?人跟人是不一样的。历史就是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一种东西,让我们可以更深地下潜,深入到现实的内部。实际上我们不是深入历史,而是深入现实。在这个过程中,历史就像一个潜水艇,它可以带着我们下潜,只有拥有历史,才能够有能力下潜。所以,汤因比说,历史是一个能够不断增加自己的东西。我们可以把它引申为,历史是一个不断地让现实更有深度和内涵的东西,历史也是一个不断地让现实更有内容的东西。若想更深入地了解现实,就必须了解历史。若想更深入地进入这个世界的内核,想要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世界的本质,甚至想更深入地了解我们人自身的人性,就必须借助于历史。
柯林伍德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这话讲得非常好。以前有个研究生的考试,就考了这个题目:试评析「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这句话。后来这个标准答案出来以后,说这是一句反动的话。为什么呢?历史是客观发生的,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怎么能说是思想的呢?我们大学的研究生考试,竟然对这句话作如此肤浅的理解。一切历史为什么都是思想史?就是说加入没有足够的思想的准备,就不能够深入历史。只有思想才能在现实中发现新的思想,只有思想才能在历史中发现本质。
这个世界对于我们不是太大,而是太深。宇宙有多大,我们可以用物理的方法来测量,但这个世界的深度我们没办法测量,就像我们讲先秦诸子一样。先秦诸子有多大啊?《孟子》就四万多字,《庄子》也就十万多字,不大。但问题是他们的深度,深不可测。两千多年了,从他们死后,一直到今天,每个时代的人都在下潜,想找到他们最深的地方,但是我们到现在,还根本不知道,他们最深的地方在哪里?他们不是太大,是太深了。
实际上他们真的有那么深吗?他们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深入的可能性,真正深的是这个世界太深了,使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太丰富多彩了,我们现实生活的丰富多彩增加了先秦诸子的分量,而不是诸子增加了我们的分量。
我们说认识历史,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我们自己,更好地认识我们自己的时代,认清自己的方向,认清我们历史的位置和历史的责任。克罗齐讲:「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人们研究古代实际上都是在研究今天,就是在研究现实,历史学就相当于一个潜水艇,我们借助于这个潜水艇,可以下潜到这个世界最本质的地方,然后去认识世界,认识我们自己。没有这个工具就进不去。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就是为当代服务的,它是为我们当代提供价值。
中国古人讲到历史也有一句话,叫「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很好的内涵,就是说有很多东西,我们在当时较短的时间里面不能对它作出正确的判断,要对这个事物作出正确的判断,必须经过一段时间以后。给你一粒种子,还不能够判断这个种子将来会开什么花;给你一朵花瓣,还不知道它将来会结什么果;给你一颗幼苗,还不知道它将来会长成什么样的材质。所以要判断它的话,必须等到一粒种子开花、发芽、长大成树,然后你才能判断它的本质是什么。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历史是我们形成正确判断的必不可少的元素。比如说,我们中国人说对一个人怎么判断啊?有一个词,盖棺论定。我们说三岁看老,那是一种猜测,盖棺才最终论定论定。必须等你把一生的经历全部演完,从出生,到摇篮,再到棺材,棺材一盖,现在我们给他一个鉴定。它有个过程,必须等到这个过程结束。但是我们还会发现,即使到盖棺了,一定能论定吗?还不行。为什么?我们会发现,就每个历史人物而言,不同时期对他会有不同判断。毛泽东在1976年9月9日去世的时候,中共中央给他发的《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包括最后那个悼词上的判断,和我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判断是一样的吗?还不一样。因此,要对一个事物做一个判断,历史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元素。没有历史,我们无法形成正确的判断。
历史与民族
一群人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民族,是因为这一群人有个共同的历史,以及在这个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的共同的文化信仰。没有共同历史的人,你把他们放到一起,没有共同的文化信仰的人,你把他们临时凑到一起,那只是暂时的一群人。但是假如这一群人在一起生活了很长时间,一代一代共同生活下去,最后他们形成了共同的历史了,他们就成了一个民族。
所以说,没有历史就没有民族,我们可以推出一个逆定义。要消灭一个民族,有两种方法:一种,就是中国历史上成吉思汗干过的事情——种族灭绝。成吉思汗大军在向西域进攻的时候,当地的一些土著民族被他彻底灭绝了,像花剌子模国,杀得一个不剩。我们现在还有很多人在崇拜成吉思汗,这真是非常可怕的事情。现在西方人本来就对我们不放心,他就怕我们强大了,学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是野蛮的象征。他的大军在向西路进军的时候,比如说他打俄罗斯,那后来的普希金怎么说的?说成吉思汗的大军像洪水一样,把我们的一切都给淹没了,然后洪水又退去了,什么也没有留下,除了留下一堆废墟。还有一种消灭民族的方法是什么呢?就是消灭一个民族的文化。把他的民族的历史还有文化从民族的记忆中抹去。消灭一个民族的文化,最终可以导致一个民族的消亡。
文化是一个历史的概念,没有历史就没有文化。没有历史可以有科学,可以有技术,但不会有文化。因为文化是在历史的过程中才能够形成的。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没有全民的宗教信仰的民族。按说没有宗教信仰的民族是有严重的先天不足的。首先这个民族的凝聚力是有问题的,其次是这个民族的道德体系是有问题的。但是我们看看中国的历史你会发现,我们这个民族有着其他民族都不能具有的强大凝聚力,而且我们这个民族虽然没有宗教,我们仍然是非常富有道德感的一个民族,是一个活得很体面的民族。而且中华民族是一个在全世界的范围里面,唯一一个没有中断过自己历史的民族。在漫长的时期里面,我们的历史还是辉煌的历史,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一个没有宗教的民族,为什么历史没有中断,并且能够创造出那么辉煌灿烂的文化?我们靠什么?靠四个字:史官文化。孔子是作为一个历史学家走上历史舞台的,老子也是以历史学家的身份走上历史舞台的,老子的身份本来就是柱下吏,相当于现在的国家档案馆的馆长,实际上就是一个史官。孔子好古它的身份除了教育家之外,真正的兴趣是历史,所以他整理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史学编年著作《春秋》。史官的出现,预示着神话、巫术,还有原始宗教的衰落。反过来说,当我们这个民族原始的宗教没有发展为全民族的信仰,没有变成我们民族道德屏障的时候,我们取而代之的是什么呢?是史官。
史官文化最终取代了宗教,并且履行了宗教的一些重要的职能。所以在中国,历史就是宗教。西方的宗教里面有「末日审判」,中国有「盖棺论定」。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可能更明白一点。比如说道德问题,有个「前道德问题」:我为什么要实行道德?有宗教的民族就很好办,你实行道德就会升入天堂,不搞道德你会下地狱。那中国用什么回答这个问题呢?做个好人,你会流芳千载;做坏人,你遗臭万年。所以在孔子的时代,就已经确立了一个很重要的观念:不朽。人的肉体生命可以消失,但是假如你是一个对人类作出过重大贡献的人,假如你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你会永远活在人们的记忆中,也就是活在哪里呢?活在历史中,你就可以不朽了。
历史实际上成了我们道德上的屏障,我们什么都不怕,但是我们怕死后遗臭万年,怕别人最后给我们一个鉴定。中国人特别看重死后追悼会上的悼词怎么写,很看重这个东西。为什么这么看重?这是对历史的尊重,因为他知道这个东西将来会成为历史的。所以我们说,历史就在这样的层面上影响了现实,它作为一种观念告诉我们,人不仅仅可以活在现在,我们还可能活在未来。你今天不仅仅要活得好,不仅仅要图今天活得快活,要想着将来你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所以历史是一个无形的存在,它让我们的行动有所收敛,让我们不仅要过一个潇洒的人生,还要过一个有尊严的人生,经得起考验的人生,经得起将来别人推敲的人生。这就在很大程度上组织了我们道德的堕落。
我们中华民族自己没有中断历史,这个民族一定是有强大凝聚力的。这种凝聚力来自于什么地方呢?我们的凝聚力就来自传统的教育,我们的传统的教育之所以能起到这么大作用,能让整个民族产生重大凝聚力,就是读经典,而经典就是传统文化。
我们这个民族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幅员辽阔。我认为,教育在中国,这个功能太强大了。不能简单地认为,我们的教育就是培养一些劳动者。教育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培养全民族的共同的价值观。有了这样共同的价值观,这个民族就能够凝聚起来。大家有共同的价值基础,我们就能够共同在一个国度里面生活。民族的凝聚力就来自这个共同的价值基础。什么叫民族?民族一定是有共同文化的,一定是有共同历史的。没有历史就没有民族。中国人为什么那么重视历史?这是有道理的,因为我们没有宗教,我们必须找一个东西来代替宗教的功能,这就是历史。
所以我们说,西方人有神,我们有圣,他们有上帝,我们有孔子。所以我们是一个民族。而且,因为有了老子、孔子,有了孟子、庄子,有了荀子,有了韩非子,有了这些人,我们虽然是一个没有神的民族,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民族,但是我们仍然可以过一种体面的生活,过一种有尊严的生活,过一种合乎于道德的生活。
前不久,我看到台湾的龙应台写的《孟子与小职员》这篇文章。其中说的是两千多年前的孟子,对于两千年以后的台湾台北市文化局的局长,一个作家、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或者我们反过来说,他怎么样让台北市的一个局长,当代的一个小官僚、当代的一个读书人,有了良知。先秦诸子,就是让我们当代人在生活中做个有良知的人。你在工作中,在做人中,要永远带着你的良知上路,在人生的旅途中,一定要带着你的良知。假如你把良知丢失了,你去读孔子、读孟子、读老子、读庄子,起步有些本末倒置。假如你把自己的心给丢了,孟子有一个很好的词叫「放心」,什么叫放心呢?他说牛羊跑掉了,叫放牛放羊,人心跑掉了叫放心。心跑掉了怎么办?要把它弄回来,重新给你安顿好一颗心,所以有个词叫「安心」,这个词真是太好了。我们常常讲你要安心工作,实际上这里可以作动词讲,给你安一颗心啊。给你安一颗有良知的心,给你安一颗有道义的心,给你安一颗有正义感的心,然后你才能明白,怎样才能真正地体面地生活着。
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Jr.),美国黑人的领袖,他就讲过这样一句话:「国家强大不是经济强大,不是技术强大,不是政府强大,国家的强大是国民的强大。」难道国民的强大就是每人带着一把枪?不是这样的,国民的强大就是国民都是有人格的,国民都是有是非的,国民知道什么样的生活是体面的生活,国民的内心里面都是有良知的。
所以在中国,我们为什么要读诸子,为什么要读传统经典,是因为我们必须有一个体面的生活,然后所有人可以组成一个体面的民族,然后才能真正实现中华的崛起。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