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曹操不痛失哪些人,就能够统一天下了?如果对三国人物做一个喜爱度调查,曹操肯定能够排进前三。其实在小便看来,整个三国时代,...
历史上,曹操不痛失哪些人,就能够统一天下了?
如果对三国人物做一个喜爱度调查,曹操肯定能够排进前三。其实在小便看来,整个三国时代,曹操应该是人格魅力最强的一位,否则也不会有一大批文臣猛将愿意跟随他,甚至背负一些人嘴里“助纣为虐”的骂名。有人说曹操是个心狠手辣的奸雄,刘备是仁义英雄,跟着后者才是正道,但是我想问问,跟着曹操的人,起码后代实现了天下统一,跟着刘备的人又怎么样了?在乱世中,讲仁义终究走不到最后,唐太宗李世民仁义,那也是在得了天下之后。在隋朝动乱的时候,李世民没少杀人,半壁江山都是他带兵打下,更别说后来逼迫父亲退位,杀死哥哥和弟弟强行夺位的野蛮行径。
曹操作为三国时期势力最大的一位君主,其实有过机会一统天下,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错失。这其中,曹操失去了几个强力帮手,最终导致在关键时刻错过了统一的最佳时机。今天咱们就来一起看看,要不是痛失这三人,曹操本可以统一天下,可惜世上买不到后悔药。
典韦原本也是个普通人,在曹操的同乡张邈部下当兵,因为和人起了争执,失手打死人,害怕受到处罚的典韦就逃出军营,躲了起来。可老躲着也不是个事儿,有一天,典韦趁着天气好外出放放风,结果在一条小溪边发现一只老虎。普通人看见了肯定撒腿就跑啊,但是典韦不是普通人,他不但没有后退,反而主动迎上去,老虎长这么大也没见过这种阵势,心想:我滴乖乖,这家伙和我以前吃掉的不是同类生物?我还是赶紧撒丫子吧!结果就出现了以下情景:一只老虎在前面疯狂逃命,凶恶的大汉典韦在后面穷追不舍。
正巧这一幕被巡逻到此的夏侯惇给看见了,夏侯惇是谁?曹操帐下第一大将,这时候曹军正驻扎在附近,夏侯惇奉命四处巡逻,顺便看看有没有什么人才。看见这么一个凶恶的汉子,夏侯惇当然不会放过,当下就把典韦带回了军营。正巧当时一根旗杆被风吹倒,因为太重,十几个士兵都抱不住,典韦也不说话,走上前去,单手一扶,旗杆笔直立在空地上,曹操下巴都要惊掉了,心里狂喜:这回再遇到吕布就不怕了!随后的故事大家都很清楚了,典韦跟着曹操南征北战,3次救下了曹操的性命,如果不是有这个大汉跟着,曹阿满早就被人捅成了筛子。
可惜的是曹操关键时刻犯了好色的毛病,不仅自己损兵折将,大将典韦也为了保护自己脱险,被叛徒张绣的士兵围攻而死。后来曹操也非常后悔,每逢祭奠阵亡将士,总不忘哭一哭典韦。如果典韦不死,至少在后来和刘备的直接对抗中,不会面对关、张、赵三人感到畏惧。
2.郭嘉
作为曹操的首席谋士,郭嘉的重要性就不必多说。在对抗袁绍时,是郭嘉提出“十胜十败”论,鼓励曹操下定决心和袁本初决战;在追击袁绍几个儿子的时候,又是郭嘉提出建议,不要放松警惕,一定要一次性解决后患;在袁绍儿子勾结辽东叛乱的时候,还是郭嘉献上遗计,帮助曹操不费吹灰之力,就稳住了大后方局势,最终实现了对北方的统一。
可惜的是天妒英才,长期深入不毛之地跟随作战,对于很多武将来说身体都吃不消,更别说郭嘉这样的文人,最终鬼才年仅38岁就因病去世。如果郭奉孝不死,赤壁之战曹操会一败涂地,为什么曹操周围一群高智商谋臣,却没有一个人能看出庞统和周瑜、黄盖联手献上的拙劣计谋?郭嘉为什么在曹操心中地位高,就是这个原因。
吕布
把吕布放在这里,相信很多人会感到意外,作为天下第一猛将,吕奉先的战斗力不用多说,但是他的智谋和反复的性格始终让人担忧。所以在曹操捉住吕布后,刘备一句:“君不见丁原、董卓之事乎?”彻底浇灭了这位无双猛将的生存希望。更有意思的是,吕布在见曹操之前,曾经求刘备看在过去的交情,帮忙说几句好话,咱们皇叔倒是很仁义,满口答应,结果等到曹操出现刘备却立马改口,气得吕布怒骂其背信弃义的大耳贼。
其实仔细分析可以看出,就当时局势来说,刘备实际上属于曹操的属下,而曹操在拿下吕布之后已经基本没有后顾之忧,马上要着手对付的就是北边的袁绍。如果让吕布加入曹操,那么在硬碰硬的对决中,袁绍即便兵多将广,也没有什么胜算。更关键的是刘备也不是省油的灯,不可能永远屈居曹操之下,可是如果放任吕布帮助曹操灭了袁绍,自己的生存空间就更加小了,所以干脆借曹操之手杀掉吕布,既给自己消灭了一个敌人,也没有壮大曹操的实力,可谓一举两得。
其实刘备看似憨厚老实,心里小九九多着呢!曹操本来有收降吕布的心思,因为过于看重刘备结果杀掉了一员猛将。其实刘备那句话可以换个角度来想,你说吕布曾经背叛了丁原和董卓,难道曹操和这两位是一路货色么?曹操的武勇和智谋都属于上乘,只要小心谨慎,对付一个吕布还不够?真正爱反水的人恐怕是刘备,公孙瓒、吕布、曹操、袁绍、刘表、刘璋,随便一算咱们皇叔就跟过六位主子,可谓是三国时代见风使舵第一人啊!
郭嘉,他是曹操的谋士。经常出谋划策,帮助曹操不费吹灰之力,稳住了大后方局势,实现对北方的统一。
吕布,吕布是天下第一猛将,他的战斗力肯定不用说。
如果曹操没有痛失这三人,那么他就能够一统天下。
三国历史上如果没有曹操,那么怎么样
如果没有曹操,中国的历史会是什么样的呢?
说起三国时期的曹操,想必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学过历史的小伙伴们应该都知道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等等,是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但是后来三国演义把曹操给丑化了,成了白脸奸臣的形象。在历史上有很多的历史人物都存在争议,而曹操就是这些人中最具争议的。
而历史上,曹操是个了不起的英雄,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使当时的社会经济遭受到了空前的破坏,土地荒废,百姓流离失所,幸存者被迫背井离乡,逃避战乱,而面对这种悲惨景象,曹操推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来恢复经济,稳定局面,如推行屯田,兴修水利,实行盐铁官卖制度,这些政策对当时的社会经济的恢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同时,曹操唯才是举,只要有才能,即使出身下层也会得到重用,这一举措打破了西汉以来选拔人才的标准,要知道汉朝是选拔人才制度是察举制。要知道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曹操历经17年,先后消灭长江中下游以北各方割据势力,统一中国北方大部地区。
如果说历史上没有曹操,诸侯割据持续的时间可能会更长,百姓还将继续流离失所,生灵涂炭。同时,历史上少了谁,历史都会向前发展,如果没有曹操,可能会有其他人,历史不会因为一个人而变化。小编想说在东汉末年那个动荡的社会环境下,才造就了曹操,为曹操和一大批人提供了发挥才能的机会。曹操只是汉末军阀混战的参与者,但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不在他,而在于社会制度本身,大家都知道东汉末年外戚与宦官斗争的结果和董卓专权。
小编认为与其说曹操是军阀混战的参与者,不如说他是结束军阀混战的功臣。曹操驰骋疆场,消灭群雄,统一了北方大部分地区,使北方社会获得了几十年的相对安定,百姓得以安居乐业,经济也得到一定恢复。同时,曹操还巩固了北方边境安全,打退了匈奴和乌桓的南下入侵。
小编认为曹操在中国历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还有一种说法是,历史上如果没有曹操,袁绍可能会称霸,因为当时各路割据势力中袁绍的势力最大。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如果没有曹操的话,可能就是刘备、孙权联合抗袁。
曹操如果得到天下,还会被历史认为是"奸雄"吗?
结合中国的历史谈谈,曹操固然杀人无数,但哪个"皇帝"又少杀人?朱元璋杀少了吗?但能看到批评的却很少(近代以前)曹操(155~220),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谯(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起义军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占据兖州,分化、诱降青州黄巾军的一部份,编为“青州兵”。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东)。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 官渡之战大破军阀袁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后封魏王。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
操(155220)三国时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史称魏武帝。曹操祖籍安徽亳县,小名阿瞒,字孟德。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起义过程中,扩张了自己的军事实力,又于建安元年(196年)把汉献帝迎至许昌,遂“挟天子以令诸侯”。建安13年做了丞相,赤壁之战被刘备孙权击败后回北方重整势力。公元216年自封魏王,曹丕继位后追封其父为武帝。曹操精通兵法,又长于诗歌,以诗抒发报负。今存诗20余首。其诗被誉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诗句成为英雄老当益壮,志气冲天的代言,堪称千古绝唱。
他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著作有《魏武帝集》,已佚,有明人本。今有整理排印本《曹操集》。
世界历史人物排名为什莫没有曹操?
政策持续时间不够长,而且死后几十年就被司马家推了
各方面都很优秀,属于那种我什么都比你强,差别又不是很惊艳的,没什么非常突出的。
如果40岁左右能统一全国,执政个20年,成就应该就比较大的啦。
总的来说,曹操是个承前启后的人物,思想上不是特别超出时代,能力上很强,可同时国内的英雄也太多了,所以就~~~~只能在国史上大放异彩了
老曹跟外国同时代的人杰比,也是很强的了,可惜上下几千年,强人太多了~~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