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民国的林徽因为什么没嫁给徐志摩阿,感觉徐志摩很喜欢林想来男女之间的感情是世界上最微妙的感情,而且这种单纯的情感又同自然界其...
谁知道民国的林徽因为什么没嫁给徐志摩阿,感觉徐志摩很喜欢林
徐志摩初识林徽因是在风景如画高贵宁静的伦敦康桥,那年,他24岁,而她只有16岁。思想上的沟通、感情上的融和、对诗情的理解、对秋天的感怀使两颗年轻的心不断靠拢。徐志摩燃烧的眸子里写满了对林徽因的眷恋——
也许,从现在起,爱、自由、美将成为我终其一生的追求,但我以为,爱还是人生中第一件伟大的事业,生命中没有爱的自由,也就不会有其他别的自由了;烈士殉国、教家殉道、情人徇情,说到底是一个意思,同一种率真、同一种壮烈;
如果有一天我获得了你的爱,那么我飘零的生命就有了归宿,只有爱才能让我匆匆行进的脚步停下,让我在你的身边停留一小会儿吧,你知道忧伤正象锯子锯着我的灵魂
......
将爱情当做一件伟大事业的徐志摩,对爱情的理解有别于世人,"真生命自奋斗自求得来,真幸福亦必自奋斗自求得来,真恋爱亦必自奋斗自求得来'',所以,他把满腔的情和全部的爱都献给了林徽因。但是,"命运是如此的鲁钝、盲目而任性'',当徐志摩从梦中醒来时,他的心上人已罗敷有夫,也应了他的那句话,"我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命运于他是如此的无情和冷漠! 但是,徐志摩并没有从此失去林徽因,在此后的岁月里,他们共同创办新月社、编辑出版新派诗集、一起接待印度诗哲泰戈尔、同台演出根据泰戈尔的《摩诃德婆罗多》改编的抒情诗剧《齐得拉》,并且分别扮演相爱的男女主人公。在舞台上,两人是那样默契、和谐,仿佛又找回了在康桥时候的那种融会贯通、相亲相爱的感觉,以至于连不懂英文的梁启超都看出了端倪,有点恼火,更不用说梁思成了。舞台上两情依依的感觉鼓励着徐志摩,泰戈尔也看出诗人对林徽因的感情,于是这位天才的老人亲自向林徽因求情,但是,阴差阳错,命运终是没有笑对徐志摩。在陪伴诗哲去北平的时候,徐志摩油然生出一种诀别的感觉,昨日还同台演出美目盼兮,今天就要劳燕分飞海天无涯,他不禁思潮起伏,润湿了眼睛,在火车将要离开的一点时间里,怅然写道"离别!怎么的能叫人相信?我想着就要发疯。这么多丝,谁能割得断?'',是呀,这样一种情丝、这样一种欲断还连的绵绵情丝,怎么能割断呢?!
林徽因与梁思成的爱情也不是一帆风顺,梁思成的妈妈和姐姐都反对这门亲事,只有梁启超在极力撮合。在那些苦恼的日子里,林徽因将徐志摩当成了挚心的朋友,而徐志摩却被林徽因的每一封信所激励,欲断的情思又一次被他紧紧系着,他写信写诗,满篇云霞地表达自己心中的激情。
林徽因最终还是嫁给梁思成,而徐志摩也娶陆小曼为妻。但是两人还是互相关心和理解,尤其在文学上更是经常切磋。徐志摩创办的《诗刊》第二期就发表了林徽因的三首爱情诗,诗歌轻柔细腻中蕴涵着热烈和真诚,既有悲思和凄婉的意味,又有追求和向往的韵味。徐志摩给予了极大的评价,说是佳句天成,妙手得之。这给林徽因很大的鼓舞,从此她走上了诗歌创作的长旅,以诗篇表达了她对生活和生命的挚爱。徐志摩并没有因为各自的变化而放弃对林徽因的爱,他在《诗刊》上发表了一首名叫《你去》的诗,是为林徽因写的,诗中流溢着对林的温情和挚爱,表现了他心底的那份永不消褪的情谊。这首诗现在读来还是那样令人激动,以至于每一次看到,我都抑制不住心中的感动,任汹涌的思潮撞击心房,诗中洋溢的爱怜、深沉以及崇高的情感,对现代人是一个冲击和洗礼。
也许是天妒良才,也许是人微命薄,也许是已经看够人间的悲欢离合,徐志摩在饱受生活、情感的打击后,终在天空中化成一朵白云,乘风飞去。他喜欢飞,在一篇散文中写道"飞上天空去浮着,看地球这弹丸在太空中滚着,从陆地看到海,从海再看回陆地。凌空去看个明白——这才是做人的趣味、做人的权威、做人的交待'',从此,他可以永远凌空去看、永远看个明白了。 当天在协和小礼堂作演讲的林徽因,几次都将热盼的目光投向门口,可她盼望的身影就是没有出现。第二天当盼穿秋水的林徽因得到徐志摩遇难的消息后,悲痛欲绝得昏倒在地上。醒来后,她整整一天眼前闪动着一团火光,心里在呼唤,志摩!你就这样悄悄地走了吗?叹君风度比行云,来也飘飘,去也飘飘;嗟我哀歌吊诗魂,风何凄凄,雨何凄凄!
民国才女“林徽因”为何没有嫁给徐志摩?
林徽因作为一名颜值与才情并重的女子,受到很多青年才俊的追求,其中不乏大才子徐志摩和金岳霖,以及丈夫梁思成。林徽因为何选择了梁思成,去没有选择徐志摩,其实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当时徐志摩追求林徽因的时候,徐志摩已经有家室了,已经娶了原配张幼仪。虽然徐志摩说,自己对张幼仪没有感情,自己对包办婚姻很反对。但即使是这样,林徽因也不能答应徐志摩,否则自己就是破坏别人家庭的第三者了,这就是道德上的问题了。
另外就是,林徽因和徐志摩失望默契,仅限于诗词文章的交流,是那种虚无的、浪漫的东西,是不适合进入婚姻的世界里的。婚姻里的就不再是爱情、浪漫了,更多的是柴米油盐这些生活小事。而林徽因和徐志摩都不是这种过生活的人,他们只是在文学上有能力,在生活上就是小白了。这样的两个人适不适合在一起时的,林徽因需要的是那种生活能力强的男人,就如梁思成。
最后就是林徽因的爱情归属,林徽因爱的是梁思成,能够理解她的男人,而徐志摩也是和性情孤傲的,两人在一起就是两块冰在一起,谁也融化不了谁。况且当时追求林徽因不只徐志摩一个人,才子金岳霖和梁思成也在努力追求她,林徽因心属梁思成,所以就不可能会答应徐志摩,二人的感情仅限于好朋友和知音,再无可能。而徐志摩自己也有家室,如果真的娶了林徽因,那林徽因必定是小妾,试想像林徽因这样一个高傲的才女,怎么可能屈身当一个小妾,所以林徽因是不可能嫁给徐志摩的。
林徽因为什么不嫁给徐志摩?
林徽因不选择徐志摩,除了理性,更因为她的原生家庭。
杨绛曾说:最好的家教,是一场幸福的婚姻,树立好的家教与门风,就是一个家庭最丰厚的财富,子孙后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父母相亲相爱,会让孩子对婚姻有信心,父母关系冷漠,会让孩子长大后对婚姻失去信心。总之,父母的婚姻模式,会对孩子的择偶观产生深远影响。
有人认为,林徽因之所以能够抵抗住徐志摩软磨硬泡的追求,选择回国跟梁思成结婚,是因为,她具有超越年龄的理性,以及现实的头脑。
这话不假。那时候林徽因只有十七八岁,正是少女怀春的芳华,而徐志摩也是风流倜傥,博学多才,她无法不被他的魅力所吸引。
事实上,她只是将他视为打开人生眼界的引路人,她清楚对方的浪漫气质,同时也明白诗人的爱是怎样一种激情。
正如若干年后,她对自己女儿说过的一句话:“徐志摩当初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而事实上我并不是那样的人。”
这张身陷其中却又超乎其外的冷静,实在难得。她比作为当局者的徐志摩看得清楚——既然对方爱的不是真实的自己,而是想象出来的形象,那么一旦走进柴米油盐的生活,幻影破灭,爱就会荡然无存。
这种与年龄不符的理性思考,跟她的成长环境有关。
1904年,林徽因出生于杭州。她长得灵秀可爱,且聪明伶俐,从小被父亲林长民视为掌上明珠,父亲对她的喜爱明显超过其他几个子女。
但是她看得出来,父亲并不爱母亲。在婚姻当中,母亲扮演一个弃妇,林徽因从懂事起,就开始被迫接受母亲对丈夫的哀怨。
林徽因父母的婚姻也是“西服配小脚”的模式,父亲林长民思想开明,儒家风流,接受过西方教育,母亲何雪媛是个出生在封建家庭的旧式女子,完全是不同世界的两个热,结合也是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没有爱情基础。
在林家,年纪轻轻的何雪媛过着丧偶式的婚姻,丈夫不关爱她,婆婆看不起她。后来,林长民娶了年轻美貌的程氏女子,何雪媛从此更是被忽略。
林家人多宅大,程氏和其他弟妹们热热闹闹地生活在前院,林徽因平时跟随母亲生活在冷冷清清的后院。从小到大,她听太多母亲的抱怨。耳濡目染之下,她明白:一个被丈夫遗弃的女人,生活将何等凄苦。
这种认知,在林徽因幼小心灵深植,对她的婚姻观产生很大影响。
徐志摩固然才华横溢,和他徜徉康桥固然是人间清欢的好时光,他又那么炽热执着地追求着自己,可是,一旦想到自己母亲的遭遇,她就不得不理性面对徐志摩的热情,理性考虑自己与徐志摩之间的关系。
徐志摩为了追求林徽因,宁可与当时怀有身孕的妻子张幼仪离婚。这种行为,难道会打动林徽因吗?也许只会让她感惧而远之——对于一个为追求自己幸福抛弃自己妻子的男人,她怎么会去选择?内心的善良,注定她不会为了自己幸福去伤害无辜。
林徽因曾在一封给徐志摩的信中写道:
我忘不了,也受不了那双眼睛。上次您和幼仪去德国,我、爸爸、西滢兄在送别你们时,火车启动的那一瞬间,您和幼仪把头伸出窗外,在您的面孔旁边,她张着一双哀怨、绝望、祈求和嫉意的眼睛定定地望着我。我颤抖了。那目光直透我心灵的底蕴,那里藏着我的知晓的秘密,她全看见了。
徐志摩去世后,林徽因在给胡适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
这几天思念他得很,但是他如果活着,恐怕我待他仍不能改的。事实上太不可能。也许那就是我不够爱他的缘故,也就是我爱我现在的家在一切之上的确证。
有时,爱情会让人冲昏头脑,爱情当中的理性最为可贵。理性,是少女林徽因的人生智慧。原生家庭虽然给她带来创伤,却在日后转化为避免情感乱局的财富。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