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甸园中的故事根据经文的记述,关于伊甸园和其中发生的故事,因为是把带有喻意的故事拟人化后的描述,所以非常生动形象,同时也会给人带...
伊甸园中的故事
根据经文的记述,关于伊甸园和其中发生的故事,因为是把带有喻意的故事拟人化后的描述,所以非常生动形象,同时也会给人带来无限的遐想。我们先按广泛流行的版本,简单地说一下其中的重点。(1)首先神刚创造人时,把人安置在一个非常好的环境之中。(2)人在这个环境中,除了吃和睡,基本上无所事事。(3)神为了解决人的寂寞,创造了夏娃。(4)伊甸园中有很多果树供人食用,但有一颗树比较特殊,叫做“智慧树”。(5)因为一条蛇的引诱,使他们吃了智慧树上的果子,从而有了分别善恶的智慧。(6)神知道后,怕他们再吃“长生树”上的果子,这样他们就会和神一样了,所以把他们赶出了伊甸园,来到我们现在的人间。(7)赶出之后,神还设置了一个“带火的剑阵”来保护“长生树”,不让人再接近。
在开始解读之前,先要介绍一个在人类认知世界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但很多人却不知道的现象。有一部日本早期的电影叫《罗生门》,就是想描述这个人类特殊的心理现象。我们就用这个电影的名字来代表吧,就叫它“罗生门现象”。其基本的意思就是:看似相同的一个表象,在每个人心里却有不同的理解和演说版本。
如果读者有一些佛家的知识,可能对这个现象会比较好理解一些。佛家有一个论述:我们认为看到的是同一个月亮,实际上是在每个人心里出现了非常相似的景象。有这个共同显现的原因,是因为“共业”,之所以后续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演说,是因为“别业”。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一个人意外死亡了,我们都看到这个人死亡,这叫做共业。但亲人会伤悲,仇人会高兴。如果人再进一步思维,一个会理解为老天不公平,另一个会理解为老天很公平。这种不同的感受和不同的解读就是由别业产生的。虽然我们都知道人的思想会有这种差异性,但社会实践中却往往忽视它。导致我们无法理解别人的想法,经常会因此产生隔阂、矛盾、甚至冲突。结果就是,我们不断地疑问或抱怨,别人为什么不能理解自己,甚至在内心呼喊着“理解万岁”,但却不知道如何解决这个困惑。
阐述这些是为了说明,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视角去看“伊甸园的故事”可能会产生完全不同的解读。能理解和接受哪一个解读,是我们的自由。但最好能去思维一下相反的解释,这起码不会使任何一个思维后的结论过于偏激。我们要知道,任何偏激的结论,都会相对远离究竟的真相!
回到主题,我们来看看流传较广,并被后人记录于正统经文中的解释。这种解释经过代代口耳相传,公元200年左右被记录在案。因为早期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自然会加入很多后人的感情色彩。因此虽然主线还依然清晰,但其隐含的本来意思,有可能被淡化,甚至被扭曲。因为这是个用于大众普及的故事,所以没有用秘密传承的方法加以严格控制所造成的。现代普通的阅读者,如果想尽量减少在几千年的传播中,人为加入感情成分的干扰,就需要“完全站在客观的角度”去解读。但这对我们确实很困难,那就先站在人的角度来看吧。
因为人经常会处于痛苦和疲惫的状态,即使有一些快乐,整个人生也是苦多乐少,所以对快乐和安逸的追求,成为了我们主要的诉求。从这个角度来看,伊甸园是好的,回到那里做自由吃睡的亚当,甚至是很多人的理想。如果从这个心理诉求出发,我们会把人类离开伊甸园,来到这个世界的过程,看成是一件非常悲催的事情。这种情绪影射到故事中,就会生出对夏娃、蛇和智慧树上的果实等憎恨的感情。所以会用“赶出伊甸园”、“神对人的训斥”、“诅咒那条蛇”、“让夏娃受更多的苦”等描述来发泄自己的悲愤。我们这里就不需要用这种情绪渲染后的观点,再复述一遍这个故事了。因为我们太熟悉这个精神状态下的运作了,基本上一般人看很多事情都会自然地陷入这种模式。如果我们能深入了解犹太民族的历史,就会理解为什么这种解读会在最后被写入“正统经文”。
那我们这里就用一种新的精神状态,结合秘传的解释和受密教影响的现代西方“新思维”的观点,来重新演绎一遍“伊甸园的故事”。因为这个解读会出自比较“积极进取”的心态,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个版本叫做“温馨立志”的版本。
神非常珍爱自己的完美创造——人,所以想把最好的东西都赐予他。首先把他安置在一个非常美丽舒适的环境之中,名字叫做伊甸园。开始人觉得很好,除了吃就是睡,生活安逸,无需做任何事情。但这种环境,却使灵魂中想认知全部世界的本能无法展现,甚至因为没有比较来参照,对于这些美好的事物,也渐渐缺乏了兴趣,处于一种寂寞无聊的状态之中。于是神又造出了一个稍微偏向阴的存有——女人,让他们可以在交互中体会到一些快乐。但因为这还是过于单调,时间长了以后,依然会变得没有意思。终于人升起了一个大胆到看似疯狂的想法——自己也要成为神。作为父亲的神出于大爱,为此感到欣慰和自豪,决定要帮助孩子实现这个愿望。但神知道在永生方面,人和神没有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人没有创造和辨别的智慧——这是因为他们很少接触到那些阴的层面。神为了帮助人解决这个问题,也可以说是进一步开发人的潜能,就必须使他深入更阴的层面。于是神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就是派一个代表更趋向阴层面的“蛇”去到伊甸园。出于担心人陷入到这个阴的层面无法自拔,神让他们吃了能识别善恶的智慧树上的果子。也可以说,神给了人自由决定深入到哪个层次的方法——智慧。智慧本身就是创造的钥匙,神出于爱交给了自己的孩子。临走之前又告诉他们回归的方法,就是用真正智慧之剑斩断善恶(阴阳)的分别阻碍,就可以再次获得永生。重新的回归会使人认知到“自己就是神“的荣耀和大能,跟神融为一体。因此就能满足他们最初所发的“成神愿望”。就这样,人类带着智慧的印记和神的祝福,勇敢的踏上了自我创造、自我认知,自我实现的旅途。
这个解读的版本,只能被真正相信神和了解神的人所接受。因为信解坚定的人,会知道神始终是全知、全能和大爱的造物主——父。神不可能不知道有蛇到了伊甸园;也不可能在伊甸园中特意留下一颗不愿意让人接触的“智慧树”;更不可能因为嫉妒,而不满足孩子成神的意愿,并给予最大的帮助。哪个版本更接近人对神的认知呢?读者可以自己去鉴别。
如果用后面一个故事的信念作为基础,不管遇到任何情况,人类的探索旅程都会充满着创造和认知的喜悦,这难道不是神最初“创世纪”的场景吗?所以有秘密传承的解释,就能把前后的经文融会贯通的加以理解,否则就会生出种种怀疑。不得不说,人的这种怀疑是非常好的,它能让我们重新审视以前的认知是否正确,其本身就是真理自然调控的一种手段。
这个故事也可以被看成是我们内心的一面镜子,自己的理解接近哪个解读,能反映出我们目前的心智发展阶段。它还可以被看做是一盏明灯,从旅程的开始一直照到一切完美的结束。这个故事中蕴含的智慧真的非常丰富,关键看我们能从中领悟多少了。
最后,我们用一种超然的智慧,真正站在中立的视角来看待这个过程。在犹太密教中,并不认为伊甸园是一个地方,那只是一种觉性所处的状态。一切的演变不是以人的形式进行的,是觉性自身创造和认知的过程。以此作为基础和主线来看待整个过程就是:因为人和世界从来就是融为一体的,所以人本初就具有元始中觉知的特质,为了很好的实现自我价值,这个特质会自然创造条件和转换视角来观察祂自己。一切的经历都源自这个本初特质,都是在自然中自我创造、自我认知、自我实现的过程。其中没有什么好坏、对错的差别,我们目前所感知的一切,都是处于这个大进程的某个阶段而已。
这些理念和道家的理念不谋而合,所以《道德经》中说:“天地不仁,视众生如刍狗。”(刍狗就是一个用草做成的假狗。)这种说法虽然听着很刺耳,而且好像没有任何慈悲,但这是真正大智慧的慈悲,会给我们带来无限的创作空间和认知可能,祂是和我们本初的夙愿最吻合的,只是看我们能否理解了。
从不同的人能理解对“伊甸园故事”的不同解读,也许还可以了解到:虽然我们有人类共同的基础和模式,但这一生每个人发展的阶段和获得的智慧不会是完全相同的。这就像大家同为一个学校的学生,但所处的年级、所学的专业、所得的智慧,可能会各不相同。我们的生命旅途也是这样的,着急也没有用,看别人也不会有什么帮助,认真学习自己的课程才是最好的选择。每一个体验最终都会化为智慧,都会对我们整个旅途有所帮助。
【待续】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