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通过科举入仕的名人有谁?历史上通过科举入仕的名人有张廷玉。张廷玉是康熙三十九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入值南书房,进入权力...
历史上通过科举入仕的名人有谁?
历史上通过科举入仕的名人有张廷玉。
张廷玉是康熙三十九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入值南书房,进入权力中枢。康熙朝,官至刑部左侍郎,整饬吏治。
雍正帝即位后,历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拜保和殿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等职,完善了军机处制度。乾隆帝即位后,君臣渐生嫌疑,晚景凄凉,致仕归家。乾隆二十年,卒于家中,年八十四,谥号“文和”,配享太庙,是整个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
张廷玉的政治举措:
张廷玉首先从小处做起,堵塞住所有漏洞。由于深得康熙皇帝信任,他曾经三任会试同考官,这在当时几乎是无人能及的。
一般人很容易在任考官时收受好处,即使考前不收好处,考完之后,被录取的进士们作为门生来给老师送上礼金,作为答谢,称为“纨敬”。
这在当时是普遍现象,也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俸禄之外的补充收入。而张廷玉不仅在入闱之前摒绝送礼,试毕门生来谢,他也一律只象征性的收一点礼品,而绝对不受重金。他以同乡左光斗的故事勉励自己也教育门生
纪昀(jǐ yún),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三十一岁考中
进士,为二甲第四名,入翰林院为庶吉士,授任编修,办理院事。著有《四库全书》。
刘庸 清代书画家政治家刘墉(1719~1804),字崇如,号石庵,另有青原、香岩、东武、穆庵、溟华、日观峰道人等字号,诸城县逄戈庄(今属高密市)人。 刘墉是乾隆(1751)十六年的进士,历任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
刘春霖是光绪甲辰科状元,正式名称应为“一甲一名进士及第”。这年是清末光绪三十年,即公元一九零四年,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会试”。自此,在中国历史上持续了上千年的“科举制度”便彻底结束。刘春霖不但是清代的末科状元,而且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
清朝可能是离现在比较近,出名的进士有记载的很多,像晚清的军政重臣曾国藩,李鸿章,林则徐以及很多抗击侵略的朝廷官员人物中很多都是进士出身。
明朝
袁崇焕 (1584~1630年) 字元素,号自如。广西藤县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本人认为是名将]
洪承畴(1593~1665年),字彦演,号亨九。明朝重臣,松山之败后降清。 万历四十三年(1615),23岁的洪承畴赴省参加乡试,为乙卯科中式第十九名举人。次年,赴京会试,连捷登科,为丙辰科殿试二甲第十四名,赐进士出身。
张居正,汉族,字叔大,少名白圭,号太岳,谥号“文忠”,湖广江陵(今属湖北)人,又称张江陵。明代政治家,改革家。16岁中举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由编修官至侍讲学士令翰林事。
元朝
刘伯温(1311-1375年),名刘基,字伯温,以字行。刘伯温于元统元年(1339年)考取进士。
金朝
王鹗(公元1191-1274年),字百一。金朝状元,元初大臣。《金史》的编撰者之一。著有《应物集》(已佚)、《汝南遗事》等。
宋朝
韩 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因官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25~35岁,中进士。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西文学村柳家巷),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豪放派代表人物。嘉佑元年(1056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在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高中进士第二名。
欧阳修,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散文家,和诗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欧阳修成为进士。
文天祥,(1236—1283),男,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原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民族英雄。著《文山全集》,名篇有《正气歌》《过零丁洋》。宋理宗宝佑时进士。官至丞相,封信国公。
此外,王安石,范仲淹,刘禹锡,陆游,等等
唐朝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开元九年(721) 中进士第,为大乐丞。
岑参(715—770),荆州江陵(现湖北江陵)人。出身于官僚家庭,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官至宰相。父亲也两任州刺史。三十岁举进士,授兵曹参军。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公元698-公元766年),约生于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年),约卒于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年)。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十八年,与--〈元稹〉--同举书判拔萃科。
科举进士制度起源于隋朝,隋朝太短,不好找。自唐朝起,进士有考中的,有皇帝赐予的,我只能找了一部分,仅供参考。
1、纳兰容若:18岁顺天府乡试中举人。康熙十五年殿试二甲第七名,中进士。
2:吴三桂:崇祯元年武科举人。
3、纪晓岚:乾隆十九年中进士。
4、刘墉:乾隆十六年殿试,中二甲第二名进士。
5、林则徐:嘉庆九年乡试第29名,中举人
6、陈廷敬:顺治十五年进士,
7、年羹尧:康熙三十九年中进士,授职翰林院职。
8、李光地:康熙三年乡试中举人。康熙九年会试中二甲第二名,中进士。
9、张廷玉:康熙三十九年中进士,授翰林院。
10、郑板桥:雍正十年,中举人。乾隆元年礼部会试中贡士,同年殿试二甲第88名中进士。
11、姚启圣:康熙二年在八旗乡试中考中第一名,
12、刘统勋:康熙五十六年中举人,雍正二年进士
13、李鸿章:道光24年应顺天府乡试中举人,道光27年中进士二甲第13名。
14、曾国藩:道光十四年湖南乡试36名中举人,道光十八年,殿试三甲第42名,朝考列一等第3名,为翰林院庶吉士。
15、张之洞:14岁县试第一名中秀才,16岁顺天府乡试第一名中举人,27岁中探花进士第三名。
16、张之万:道光二十七年状元,张之洞哥哥,做过兵部尚书、刑部尚书、吏部尚书,最后为一品大学士。
17、左宗棠:虽不是科举出身,但道光七年长沙府试中第二名,1830年入长沙城南书院读书次年入湘水校经堂,年度的考试中,7次名列第一。
18、魏源:道光二年举人第二,道光二十四年礼部会试中进士。
19、翁同酥:咸丰六年一甲一名状元。
20、康有为:1895年会试中进士,任工部主事。
21、梁启超:1889广东乡试中举人。
22、徐世昌:前清举人,后中进士
23、张謇:光绪十一年乡试第二名中举人,1894 年,光绪二十年会试一等第十一名举人,西太后六十寿辰恩科状元。
24、蔡元培:光绪十年秀才,光绪十五中举人。光绪十六年会试中贡士,光绪十八年殿试二甲三十四名中进士,钦点翰林。
唐宋明
1、王维:玄宗开元九年进士及第(又说同年状元)。
2、柳公权:唐元和三年进士及第。
3、张九龄: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
4、房玄龄:18岁时本州中进士,
5、柳宗元:贞观九年中进士,
6、刘禹锡:贞观九年与柳宗元同榜进士
7、元结:天宝十二年进士及第。
8、孟郊: 贞元八年进士不中,贞元九年再不中,贞元十二年得中进士。
9、韩愈:唐德宗贞元八年登进士第。
10、郭子仪开元初年武举高等(状元) 。
11、白居易:唐贞观十六年中进士。
12、李商隐:唐文宗开成二年进士,
13、宋之问:上元进士,。 ”
14、张籍贞元十五年进士。
15、贺知章:则天证圣元年中进士、中乙未科状元,。
16、狄仁杰:玄宗年间明经科考试及第
16、杜牧:唐文宗大和二年中进士。
17、杨炯:上元三年应制举试及第。
18、王勃:乾封元年应科试及第。
19、陈子昂:文明元年进士及第
20、张九龄: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
21、王昌龄: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
22、范仲淹:真宗大中祥符八年进士及第。
23、欧阳修:宋仁宗天圣七年国子学广文馆试、国学解试中均获第一名,中监元和解元。天圣八年礼部省试获第一为省元,为“连中三元”。同年殿试十四名,二甲进士及第。
24、王安石:宋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第四名,
25、苏洵:宋仁宗嘉祐进士
26、苏轼:宋仁宗年间进士
27、苏辙:宋仁宗嘉祐二年兄弟同榜进士名登五甲,嘉祐六年殿试四等。
28、黄庭坚:宋治平四年中进士,
29、蔡京:熙宁三年进士及第。
30、沈括:嘉祐八年进士及第。
31、秦观:元丰八年(1085年)中进士,
32、李遵顼:西夏天庆十年廷试状元,后为西夏国皇帝。
:33、司马光:仁宗宝元元年会试中进士甲科。
34、包拯:仁宗天圣五年中进士。
35、寇准:宋太平兴国五年进士
36、朱熹19岁中进士。
37、陆游: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时期进士。
38、文天祥:二十岁中进士,宝祐四年状元及第。
39、秦桧:宋徽宗政和中进士。
40、张邦昌:进士出身
41、刘伯温:元统元年大都会试中进士,
42、施耐庵:29岁中举人,35岁与刘伯温同榜中进士,
43、吴承恩:嘉靖二十九年50岁贡生。
44、张居正:嘉靖十九年中乡试举人,嘉靖二十六年23岁中二甲第九名进士。
45、海瑞:嘉靖二十八年乡试中举。
46、徐光启:20岁时中秀才,36岁中举人,万历三十二年43岁时中进士。
47、唐伯虎:江南贡院第一,29岁应天府公试中第一名解元。
48、祝枝山:三十三岁乡试举人。
49、汤显祖:21岁中举人34岁中进士。。
50、严嵩:弘治十八十九岁中举人,弘治十八年二十五岁中进士。
51、史可法:崇祯元年中进士,
52、于谦:永乐十九年辛丑科进士
53、袁崇焕:万历四十七年中进士。
纪昀(jǐ yún),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三十一岁考中
进士,为二甲第四名,入翰林院为庶吉士,授任编修,办理院事。著有《四库全书》。
刘庸 清代书画家政治家刘墉(1719~1804),字崇如,号石庵,另有青原、香岩、东武、穆庵、溟华、日观峰道人等字号,诸城县逄戈庄(今属高密市)人。 刘墉是乾隆(1751)十六年的进士,历任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
刘春霖是光绪甲辰科状元,正式名称应为“一甲一名进士及第”。这年是清末光绪三十年,即公元一九零四年,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会试”。自此,在中国历史上持续了上千年的“科举制度”便彻底结束。刘春霖不但是清代的末科状元,而且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
清朝可能是离现在比较近,出名的进士有记载的很多,像晚清的军政重臣曾国藩,李鸿章,林则徐以及很多抗击侵略的朝廷官员人物中很多都是进士出身。
明朝
袁崇焕 (1584~1630年) 字元素,号自如。广西藤县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本人认为是名将]
洪承畴(1593~1665年),字彦演,号亨九。明朝重臣,松山之败后降清。 万历四十三年(1615),23岁的洪承畴赴省参加乡试,为乙卯科中式第十九名举人。次年,赴京会试,连捷登科,为丙辰科殿试二甲第十四名,赐进士出身。
张居正,汉族,字叔大,少名白圭,号太岳,谥号“文忠”,湖广江陵(今属湖北)人,又称张江陵。明代政治家,改革家。16岁中举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由编修官至侍讲学士令翰林事。
元朝
刘伯温(1311-1375年),名刘基,字伯温,以字行。刘伯温于元统元年(1339年)考取进士。
金朝
王鹗(公元1191-1274年),字百一。金朝状元,元初大臣。《金史》的编撰者之一。著有《应物集》(已佚)、《汝南遗事》等。
宋朝
韩 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因官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25~35岁,中进士。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西文学村柳家巷),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豪放派代表人物。嘉佑元年(1056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在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高中进士第二名。
欧阳修,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散文家,和诗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欧阳修成为进士。
文天祥,(1236—1283),男,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原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民族英雄。著《文山全集》,名篇有《正气歌》《过零丁洋》。宋理宗宝佑时进士。官至丞相,封信国公。
此外,王安石,范仲淹,刘禹锡,陆游,等等
唐朝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开元九年(721) 中进士第,为大乐丞。
岑参(715—770),荆州江陵(现湖北江陵)人。出身于官僚家庭,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官至宰相。父亲也两任州刺史。三十岁举进士,授兵曹参军。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公元698-公元766年),约生于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年),约卒于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年)。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十八年,与--〈元稹〉--同举书判拔萃科。
科举进士制度起源于隋朝,隋朝太短,不好找。自唐朝起,进士有考中的,有皇帝赐予的,我只能找了一部分,仅供参考。
------------------------------------
附:帮忙确认李白和杜甫是不是进士出身,我怎么找不到啊
明朝的如解缙,于谦,王守仁,海瑞,张居正,袁崇焕,史可法等等。
古代科举入仕和捐官二者差别有多大呢?
在古代,朝廷选拔人才是经历过很多次的探索和变革,直到后来确定了科举的方式。在当时来看这是一套较为公平合理的制度,只要有能力的学子都可以参加应试,不再受到出身背景等的影响。不过发展到后来,古人想要做官又多了一条途径,那就是可以花钱向朝廷捐个官来当。尤其是在清朝的时候,这一点尤为显著。
先说科举入仕这一条路,对于很多学子来说这并不容易,要想有机会做官,就必须经过多次的考试,最终优异者方有机会入朝为官。对于大多数的应试者来说,其实都是陪衬作用,因为最终的录取率十分的低。
而对于花钱捐官,朝廷看的就不是什么才学、出身之类的,基本上就看一样东西,那就是银子。谁花的银子多,自然官职就越大。因此,可以看出这不是一般出身的人能参与的一个游戏,主要是为一些有钱的富商之类准备的。商人有钱之后,但是他没有权力。因此在古代通过捐官的方式,就有了一定的官职,如此一来他就获得了某些特权。就算有的时候获得的官职并不一定有实权,但最起码在朝廷挂了一个职,家族的利益就可以轻易保护好了。
康熙在位的时候,当时准备出兵征讨准噶尔,但是由于朝廷资金不足,于是康熙就开放了有钱的富贾可以捐纳。当这旨意一下,响应的人非常之多,据统计,就山西一年内捐县丞的人数就超过了1万多人。而甘肃则更疯狂,半年就达到了一万七千人。后来嘉庆年间,也因国库缺钱,就大肆的允许捐纳,最后导致捐纳人数超过了20万,要知道清朝只有1000多个县,因此,可以看出捐纳在清朝是多么的普遍与疯狂。因此,这就导致清朝的时候,很多衙门机构正儿八经进士出身的人就越来越少,很多都是靠捐纳进来的。
虽说科举入仕和捐纳都可以做官,但他们最终有没有差别呢?当然是有差别的,首先来说,通过正儿八经科举实力做官的,自然日后的发展比较好,可以做到一些比较重要的职位,也容易被皇帝赏识,毕竟他是有真才实学的。
而对于捐纳做官的人,首先他的才学方面自然要差很多,当然不排除一些有实力却没考上的人,但大多数都是参差不齐。因此捐的官很多都是闲职,即使有权的官位,也不可能给安排重要的,比如总督、巡抚、尚书等之类的,是多少钱也捐不来的。当然捐个知府、县令之类的是没问题的。
还有一点很重要,捐纳做官是没法入翰林的,这是清朝的规定只有进士才有资格。翰林院这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机构,清朝的很多大臣都在里面待过,因此在清朝有没有进过翰林,是将来能否做到内阁大臣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翰林院有着如此重要的位置,当然不可以随便花点银子就进去的。
同时对于捐纳在清朝的盛行,也就导致了清朝各级机构腐败的原因。试想一下,在当时花几千两银子好不容易捐了一个知县,可是知县年俸才几十两而已,就算几十年不吃不喝这样也回不了本,因此就导致清朝的各级官吏腐败严重。很多大清的官员一心只想着如何赚回本钱,他哪里有心思为百姓做事,为国出力呢!
捐纳做官的人,大多都是闲职,即使有权的官位,也不可能给安排捐纳做官的人
而对于捐纳做官的人,首先他的才学方面自然要差很多,当然不排除一些有实力却没考上的人,但大多数都是参差不齐。因此捐的官很多都是闲职,即使有权的官位,也不可能给安排重要的,比如总督、巡抚、尚书等之类的,是多少钱也捐不来的。当然捐个知府、县令之类的是没问题的。还有一点很重要,捐纳做官是没法入翰林的,这是清朝的规定只有进士才有资格。翰林院这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机构,翰林院有着如此重要的位置,当然不可以随便花点银子就进去的。
有几种人不允许参加科举考试?
概括的说哦!举人,是通过乡试而得来的乡试在秋天举行,也称“秋闱”.明清的举人,不仅具备会试的资格,而且可以因此进入仕途,算是有了做官的“正途出身”.考中乡试第一名者称为“解元”.第二年的春天举行会试,称为“春闱”,由朝庭的礼部主持,所以也称为“礼部试”,“礼闱”等.通过会试的举人称为“中式举人”或“贡士”,得第一名者称为“会元”,他们具备了参加殿试的资格,可以向进士的高峰攀登.人们尊称举人为“老爷”.
进士,是古代士子们通过最高一级的考试(殿试),进入为仕的行列,受赐正途出身的荣名.通常是三年考一次,遇到特别的庆典,增加考试,称为“恩科”.一般进士榜分为三个级别,第一等为“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等为“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等为“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殿试的第一名得主被称为“状元”.俗话说“连中三元”,就乡试、会试、殿试均得第一名,这是非常难的,明朝三百多年也只有两人(黄观,商辂)“连中三元”,人们尊称进士为“大人”.
科举制度是指朝廷允许普通人士和官员自愿向官府报名,然后经过分科考试,依照成绩从中选取人才和授给官职的一种制度。科举制度是唐朝开始正式实行的,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一直紧紧伴随着中华文明史,结束于清朝光绪二十七年最后一科进士考试。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经历着几个时期:
隋朝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隋朝统一全国之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就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度代替以前的九品中正制。隋炀帝大业三年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
唐朝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完备时期。在唐代,考试的科目分为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常科的主要科目有明经、进士。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大体有两种:一种是朝廷所设国子监、弘文馆、崇文馆以及各地的州、县学馆的学生,当时称为生徒。他们在学校内考试合格之后便可以参加朝廷于尚书省举行的科举考试,也称为省试。二是不在学馆的普通读书人,可以向所在的州、县官府报考。地方州、县逐级对他们进行考试,合格的人被动刀京城长安参加尚书省的省试。这样的人叫做乡贡。凡是被举送参加省试的考生,可称举人,省试被录取称及第。第一名称状元或状头。科举考试及第者只是取得做官的资格,尚不能直接得到官职,还须经过吏部的考试,才能被授予官职。吏部的考试是在每年十月以后,次年的夏天来临之前,吏部便要按照“三注三唱”的程序公布考试人员所得到的官职,并经尚书、门下两省和皇帝批准之后,以皇帝的名义发给委任文书“告身”。
宋朝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改革时期。宋朝由于封建经济的发展,中小地主阶层逐渐扩大,想任职官吏的人在经济实力日益雄厚的同时,迫切地要求通过科举走上政治舞台。因此宋朝的科举制度与唐朝相比,有着显著的发展。第一,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任用的范围。唐代录取进士及第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宋朝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及第,二等称赐进士出生,三等称同进士出生,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唐代录取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实际授予官职还须通过吏部考试一关。而宋朝一经录用便可任官,排名在前的即可得到高官。宋朝还不限制应试者的出身,甚至僧道之人也可以参加科举。第二,宋代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由皇帝亲自殿试考选,考生一律成为天子的门生,避免考生与主考官之间以师生为名结成同党。第三,从宋代开始,科举正式开始实行糊名和誊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糊名就是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封密起来,誊录就是将考生的考卷另行抄一遍。这样考官评阅试卷时,不仅不知道考生的姓名,连考生的字迹都无从辨认,做到绝对的公平竞争。这些方法都被后来明清所继承。第四,在考试的内容上,改变了唐代只考诗赋的做法,进士科增加了经义等内容,还设有“明法”科,“试律令,《刑统》大义、断案,”考中者任司法官员。
明朝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超过了以往历代。明代以前,学校只是为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到了明代,进学校却成为了科举的必由之路。明代入国子监学习的,通称监生。监生大体有四类:生员入监读书的称贡监,官僚子弟入监的称荫监,举人入监的称举监,捐资入监的称例监。明代的科举制度在程序和内容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地点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每三年一次。中乡试者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中会试者参加由皇帝主持的殿试。殿试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通过逐级考试,统治者可以从中挑选最有用的人才。明代科举考试内容的重要变化即八股取士制度的确立。明太祖朱元璋采取刘基的意见,规定各级考试专用四书五经命题,作者只能按照宋代程、朱等几家的经义解释来回答,绝不允许抒发自己的见解。明宪宗时,更创立了“八股”的格式,要求文章在形式上逐段对偶。堆砌雕琢,完全脱离社会现实。所以比唐宋诗文取士,更禁锢人们的思想,使科举制度完全服务于皇帝专制的需要,同时也把科举考试制度本身引向绝路。
清朝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灭亡时期。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贯彻的是民族歧视政策。满人享有种种特权,做官不必经过科举途径,科举只是为汉官铺设的一天参加政权的阶梯。科举考试的内容,仍然采取明时的八股文,用以禁锢士大夫的思想。之后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清代统治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虽然严厉,但由于科举制度本身的弊端,舞弊越演越烈,成为历史进步的障碍,所以最终只有走上被消灭这条道路。
总体来说,科举制度的实行在古代是积极多于消极的。从个人角度来说:它的积极性体现,一个出生普通家庭的人想要进入朝廷,高榜题名,然后升官晋爵,光宗耀祖,飞黄腾达,全家富贵,一切的一切,都是依靠科举考试。它的消极性体现,假使一个普通人士极度看重他的名望或是某些其他原因一心要成为官吏,便投住一生的心血埋头苦读,本可以开始其他路途发展的机会,但全都不去考虑,有些人还是到死的那天都不能高中,不能够成全他毕生的愿望,含恨而终。所以有的时候也不能一味地将科举视为殊死搏斗的政治战场,白白虚度大好光阴,渐渐加速社会的腐败。从社会角度来说:它的积极性体现,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让他们明白考科举可以是一条很好的出路。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提高社会的行政效率。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仕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与活力,科举制度成为了选拔官吏唯一公正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读书,考试和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和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更加促进了文学的繁荣昌盛。它的消极性体现,作为一项文官选拔制度,科举的直接结果是选拔了十万名以上的进士,及近百万名以上的举人。这庞大的群落,当然也会滋养不少贪官污吏或卑鄙的害群之马,做官位却不做其事,皇帝赋予父母官的政策等得不到实施。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得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了他们原本活跃的思想,对学术文化的发展没有推动作用,反而败坏了良好的社会风气,直至最终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古代的科举制度这样一路走来,经历了不断的改革,不断的进步,至此古代的科举考试演变成现在的高考。其实现在的高考也有一些当时的科举制度历史存在,两者有着相似性,像当时采用糊名的方法来批阅试卷,现在的高考制度也是需要糊名的,这样可以杜绝徇私舞弊现象。像科举考试是选拔全国各地最好的人士,高考也是全国性的,这样有利于更多的精英荟萃,一山还有一山高的汇总。像当时都是选举考试第一名的,任职的官位就越高。现在的高考也是选取分数最高的就读最好的大学,以分数高低决定前途。其次现在的高考制度比古代的科举制度具有先进性,古代的科举制度要在学堂住上三天三夜,直到考试圆满结束。而现在的高考不必这样,只是需要两天时间分科考完四门课程。古代的科举制度只允许男子考,做官的更是堂堂男子汉,而现在的高考男女皆可考,废除了性别歧视制度。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为封建社会不同等级成员间的相互转变创造了条件,通过考试决定做官的机会,高中之后唯一的出路就是做官。而现在的高考是通过考试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感兴趣的专业就读,将来朝着自己的理想发展和最终获得求职的机会。古代的科举得了第一名之后就是状元,没有再高的学位,而现在的高考制度之后就是本科生,甚至继续考研究生,博士,博士后,步步高升。古代的科举制度在满清曾经出现舞弊案兴大狱,江南科场狱等混乱局面,手段阴险毒辣,令社会人士都人心惶惶。而现在的高考中也存在舞弊事件,但随着科技手段的运用以及惩罚手段的严厉性,所以概论已少之又少。
因此,科举制度与现在的高考有其关联对应性,国家正在一步步完善各项不足,一项制度的实行必定有利有弊,怎样做到尽善尽美正是中国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为国家输送和培养各行各业的人才还是付诸于现在高考的制度,必须做到公平原则,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国民综合素质,这是振兴中国的必然之道。
罪犯
商人
丁忧(丁忧就是祖制,具体说来,是朝廷官员的父母亲如若死去,无论此人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回到祖籍守制二十七个月)
捕快
科举,科举制、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
不允许参加科举考试的人
1、囚犯、僧人、道士、商人、犯讳的人(如唐代李贺的父亲名晋肃,参加考试的人名字中有“晋”、“进”同音)、女人(武则天开女试属特例)2、“娼、优、隶、皂”这四类人的后代不能参加科举考试。
科举考试等级
1、县州级考试,这级考试叫"童试",——中者称为秀才;
2、省级考试,这级考试也叫"乡试",——中者称举人;
3、国家级考试,这级考试叫"会试",——中者称贡士;
3、经皇上亲监考,这级考试叫"殿试",——中者为进士,前三名为鼎贾三元,考中第一名者称"状元",第二名称"探花",第三名称"榜眼",其他进士称"进士出身"或"同进士出身"。
在我国古代,人们入仕为官的途径都有哪些呢?
如果在古代想要入仕为官,自然是要参加科举考试的。科举考试就是把那些有才华的人聚集在一起,由地方州县的长官推荐本地优秀的人去参加礼部考试,及第以后,再经历殿试。
这是选拔进入仕途的一种方式,科举所设的科目以明经进士为主,明经重视经学,进士就比较重视文章和读经了。其实科考死记硬背就可以,但是文章必须凭借个人禀赋。
科举考试
进士及第被人们称之为跃龙门,是做高官的必由阶梯。推行科举考试是唐代时期选拔人才的最大特点,放弃了魏晋南北朝以来以九品中正选士的传统方法,改变为经层层的考试由中央选拔人才。
是一种推荐与科举考试相结合的方式,人们可以不全凭借身世,只要知书能文就可以报考。这是考试的公开化,打破了门阀垄断仕途的传统局限。同时也产生了激烈的竞争,从而激励并焕发了世人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
科举考试
科考十分重视文章和讲求书法之美,形成了诗歌和书法艺术的高度发展。但是另一方面也使得传统读经的敦厚朴实学风荡然无存,产生了和权贵之门讲交情,拉关系,攀亲故走捷径的时代风尚。
官场上的结党营私朋党之争,没有一个不与科举有关学术文化而言。唐代自太宗贞观及大型文叫曾多次对图书,文集进行大规模的整理,到了玄宗时期更是达到了高峰。
科举考试
唐代仍以儒学为宗儒学的经典书,《五经正义》经过整理相继问世,成为必读之书。除了经学以外还有些翻译书翻译英语意大利语,其中还有一些佛家书被翻译。此外,史学地理学数学天文学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
史学著作自从晋书到隋书一共有八部之多,还有很多到如今都十分有名的著作以及后世人编著的《括地志》,以及很多书都是宏篇巨制。
古人入仕为官的途径都有哪些?
导语:
传说远古时期,伏羲氏以龙名官,共工以水名官,神农氏以火名官;黄帝以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缙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用云来命名春夏秋冬四季官名。到了尧舜禹时代,官名逐渐增多。在我国历史长河中,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官员的出现是一项重要的进步表现。这说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阶级分化和对立已经出现,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权力机关慢慢形成。
有了官员制度的出现,自然就会有选官制度,最开始的官员必定是当权者身边的人。由于身边人较为亲近,信任程度必然比其他人高,随着社会制度不断演变,选官制度也在不断进步。先秦世官制、汉晋举荐制、隋唐及后的科举取士,以及历史夹缝中的捐官、军功等等都是历朝历代选取官员的方式。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今天我们便探究一下这历朝历代选官之度。
子承父业,血缘取官。
世官制,又称世亲世禄制,顾名思义世代为官,官员拥有世袭官职的权力,它是先秦时期一项重要的选官制度。周朝天子为维护统治,采取分封制。把土地、权力分封给同姓的皇室,有功的大臣,从根本来说是为了巩固并确定家天下。保证王公大臣们世代为官,拥有高度的权力,同时也要求他们世世代代效忠王朝。
同时,分封制的作用下,使得只有王公贵族的后代才享有受教育的权力,保证了统治经验与能力的传承和积累以后,世官制的出现顺理成章。
史书记载,周文王分封七十一个诸侯国,其中鲁、燕、毕、蔡、曹、魏等五十三个侯国都是“姬”姓国。众多同姓权力体的建立,使得周朝天子认为“世官制”也必定能够保证周朝权力的世代相传。但是他没想到,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底层涌现出一大批庶族地主阶级。庶族地主阶级的不断壮大,使得人们不再满足于臣服在那些依靠血缘、世代为官的统治者之下。
在战国初期,“世官制”基本消亡,“选官制”进一步确立。
军功进爵,沙场点兵。
在战国到秦朝这段时间,社会力量不断分化,许多小的国家被大的诸侯国吞并,周天子的影响力逐渐烟消云散。要想保证自己不被吞并,同时不断扩张自己的势力,必须拥有强而有力的军事力量。“军功进爵”制,应运而生。
战国时,齐国实行赏金制,凡是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将士,一律赏赐金银。其他的再也没有了,就像雇佣兵一样拿钱卖命,所以齐国将士们的战斗力一般。而魏国则是最早采用“军功进爵”制的王国,魏国将士"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宅。" 凡是立下战功的,可以免除徭役,赏赐土地,就算上了年纪也不会改变优厚的待遇。魏国虽然成了战国初期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但并不长久。过于优厚的待遇,使得国库逐渐变得亏空起来,由于待遇过于好了,使得享受待遇后的士兵们变得不在那么卖命,长久而往魏国的力量也逐渐衰败下来。
唯有秦朝把“军功进爵”制做的最完美,秦朝规定"斩一首,爵一级"。意思就是凡是将士斩下一颗敌人的头颅,就可以使自己的爵位晋升一级或者获得相应的土地田宅,当然也可以做官。但是,"斩一首爵一级"的规矩可是有前提的,杀敌数目是要平均减去己方牺牲人数的,并且秦律中还规定,战斗中如若小组中有一人伤亡,另外四人都要跟着受罚。这样既激发了将士们的战斗力,又保证了国家不会被军功所累。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孟子》
军功进爵制度的发展,使得社会上的资源不再是被贵族独家占有,"公子无功不当封","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使得越来越多的才能人士被挖掘。出身不再是选官的前提,例如名相蔺相如,本是宦官舍人;战神白起、王翦出身是平门百姓;著名的军事家“田忌赛马”的主人公孙膑,则曾是囚徒。
“军功进爵制”打破了王侯将相世亲世禄的宗法,开启了“布衣将相”的局面,突破阶级的关隘,使得社会大步向前。
察才举孝,九品中正。
“察举制”是汉朝首开的一种选官制度,由于汉高祖刘邦出身草莽,长年的基层生活经历,让他知道自上而下的选官制度存在许多弊端。要想选拔出优秀的人才,必须自下而上,这里选的是没有功名的学者,拔的是有才能的小吏。
从汉高祖要求郡国推荐有才能的贤士大夫开始,历经汉惠帝“孝弟力田”,汉文帝“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汉武帝时期“察举制”正式完备,有了统一的选拔标准和考核模式。察举制的科目大致分为:孝廉、茂才(秀才)、察廉、光禄四种。
孝廉在汉代察举制中是最重要,也是人数最多的一科。孝廉初始于汉武帝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武帝推行董仲舒的建议,以“孝治天下”为主政方针。“孝”是指孝敬父母、“廉”是指清廉勤政。汉和帝时期曾有规定:人口不满10万的郡国,每三年举孝廉一人;不满20万的郡国每三年举一人,满20万的则每年举一人;满40万的每年举二人;上至120万举六人;对于边缘荒蛮地区,还有优待政策,提高举荐机会。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陈情表》的作者李密,则就是当时举荐制度最直接的受益者。
魏晋时期,当政者在汉朝“察举制”的基础上推行九品中正制,以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评议百官名仕。
科举取士,读书唯上。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魏晋末期,察举制流于形式,基层官吏土豪把持了举荐的权力,使得“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这种讽刺局面出现。在南北朝时期“科举制度”萌发,并正式成型于唐高祖时期。
唐前期,掌管科举由尚书省吏部负责。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道举等等。武则天还设立武举,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跤等。最著名的武举出身,莫过于大将军郭子仪。唐玄宗时期,科举由礼部负责,使得科举考试正式成为天下百姓的颜面之举。
宋朝时期,在沿袭唐朝制度的同时,还在形式与内容上进行了一些改革。宋朝首先是扩大了科举取士的规模,唐朝科举取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宋朝时期则加倍录取。宋朝还首次设置殿试,殿试合格者皆称为进士,进士分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殿试第一名则称为“状元”,唐代的贺知章、王维、柳公权,宋代的张孝祥、文天祥,明代的胡广、杨慎,清代的翁同龢、张謇等人,都是“状元郎”的代表,而一直以来考中“状元”也无数学子的美好愿望。
明清时期,科举分为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五级。此时的科举俨然已经成为一个层次、等级、条规、名目繁多苛严的庞大体系,与现在的高考差不多。一直沿袭到光绪三十一年张之洞、袁世凯上书,才废除科举制度。
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深深影响着我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社会的进步。
捐官门荫,夹缝生存。
在历史的长河之中,除了“世亲世禄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取士”这些有名的选官制度以外,还有一些不入流的制度在夹缝中生存,但一直真实存在着。
“捐官”制度,是封建时期用捐纳财物换取官职的一种方式。始于秦朝,后代延续,唐宋元明清历朝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大多是因为国库空虚,财政紧张才推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贪官污吏横行的局面,正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当然也有名臣是捐官出身,例如雍正皇帝的宠臣李卫。
“门荫”制度,则是世官制的一种变形。官方下令,对于功勋特别大的官员,责令其后代了受其恩宠,入仕为官。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汉朝的苏武、霍光,清朝的田文镜等人都是门荫的受益者。
总得来说,“捐官”与“门荫”制度下上位的官员大多都是庸庸碌碌的无为之辈,有作为的才能之辈屈指可数。这种制度,在历史上则更是不足为道。
结语:
人才是一个时代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从西周时期依靠血缘的“世卿世禄制”,到战国时期的“军功进爵制”,再到两汉的“察举制”和魏晋的“九品中正制”,一直到唐宋元明清的“科举制度”,没有一项不是在逐步加强完善选拔官员的体系。这种体系的不断进步,也直接推动了我国历史的发展。使得人们对于生存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也让各行各业蓬勃发展起来。
从DNA决定一切,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选官制度在进步,社会也在进步。
通过其他文人墨客的举荐,也可以入仕为官。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