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还有人相信李世民的虎牢关之战是三千对十万

发布时间: 2021-10-19 18:01:0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89

虎牢关曾经发生过三英战吕布,此位置真的很关键吗?如果要谈论《三国演义》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场景,三英战吕布一定会是很多人心中的头号...

为什么现在还有人相信李世民的虎牢关之战是三千对十万

虎牢关曾经发生过三英战吕布,此位置真的很关键吗?

如果要谈论《三国演义》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场景,三英战吕布一定会是很多人心中的头号选择。虎牢关下,万军丛中,刘关张大战吕布。四员大将杀得有来有回,方天画戟、青龙偃月刀、丈八蛇矛、雌雄双股剑在空中交织出美丽的火花。

那么,三英战吕布的“虎牢关”,到底有多么重要?在这篇文章,笔者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一、董卓战诸侯联军:虎牢关在,洛阳就在

虽然,三英战吕布的故事是假的,但是虎牢关的存在却是真的,董卓和十八路诸侯联军的大战也是真的。十八路诸侯于虎牢关会战西凉董卓,那是一副怎样摄人心魄的场景?

东汉末年的虎牢关一战,十八路诸侯和董卓把虎牢关当成了一决胜负之地。先是十八路诸侯带着麾下全部大军,一路过关斩将,浩浩荡荡地杀到了虎牢关下。也正因为听闻十八路诸侯已经达到了虎牢关,原本还在洛阳优哉游哉,沉迷于后宫采花的董卓,都吓了一大跳,终于从姑娘们的怀抱中挣扎了起来。

董卓揉了揉稀疏的睡眼,就立马点起了兵将,亲自赶到了虎牢关,抗衡诸侯联军。从董卓在虎牢关受到威胁前后,如此截然不同的态度,就可以看出董卓对虎牢关的重视程度,好像要是虎牢关一丢,他刚刚坐稳的太师宝座和身家性命都要没了似的。

而之后事情也证实了确实如此,董卓的担心并没有错,虎牢关一破,董卓再也难以坐稳“江山”,被打得只能狼狈地逃回关中。临走之际,恨得牙痒痒的董卓还不忘放了一把大火,把洛阳这块多少人梦中的美丽土地给烧了。

其实不止是东汉末年的这次大战,在中国历史上每一次围绕着虎牢关的战役,都至关重要。

二、历史上的虎牢关:逐鹿天下,兵家必争之地

虎牢关是一座年代久远,弥漫着厚重铁血味道的关隘。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洛阳就已是兵家必争之地。战国时期的郑国,就位于虎牢以东的地方,而公元前376年,韩国讨伐郑国,便是由虎牢开始。到了公元前249年,秦国大将伐韩,也是从虎牢攻入。当然,当时的虎牢还没有“关”这一说,因为是到了秦朝,才开始在这个地方设关隘,这才有了虎牢关这一说法。

而到了秦朝末年的楚汉争霸,刘邦和项羽也曾经在虎牢关附近的成皋,展开了一场至关重要的大战。成皋之战足足持续了两年半,是楚汉争霸中巨大的转折点。在成皋之战前,刘邦在争霸中还处于弱势地位,被困于荥阳城中。可成皋之战后,刘邦便成功地转了败势,逼得项羽不得不在荥阳鸿沟和刘邦达成协议,双方以鸿沟为界,平分天下。

刘邦之所以能够取得成皋之战的胜利,就是因为他深切地明白成皋的重要。当时的刘邦连粮道都被项羽的主力给切断了,靠着让大将纪信假扮自己诈降,刘邦才成功地逃进了成皋城。之后从成皋渡河北上修武,夺回韩信的兵权后,又使用激将法激出项羽大将曹咎出城大战,成功地夺回了成皋城。不得不说刘邦的眼界和胆识,当真是让人佩服。

东汉末年,因为前文讲了的原因,这里笔者姑且跳过,直接来到隋末唐初,虎牢关再次成为整个华夏的焦点。

唐童李世民此时正在攻打盘踞在洛阳的军阀王世充,而王世充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向在河北称帝的窦建德发出了救援信。于是乎,知道唇亡齿寒的窦建德当即就倾巢而出,率领着麾下的十万大军奔赴洛阳。

但是王世充和窦建德联合的计划,却在李世民的智慧面前成为了一个泡影。窦建德的十万还没有来得及成功进入洛阳战场,就被李世民给击败了,而且仅仅只用了三千五百人马。三千五击败十万?这听上去有点天方夜谭,但事实就是这样发生了。而李世民之所以能这种以少胜多的传奇,依靠的就是虎牢关。


李世民是个杰出的军事家,他心里非常清楚,虎牢关至关重要,因此在得知窦建德大军即将到来的信息后,他迅速地占领了虎牢关,并以虎牢关为据点,阻拦窦建德西进,彻底切断了窦建德和王世充的联系。而依靠着虎牢关的天险,李世民一直闭关不出,和窦建德打着消耗战。

李世民一边派遣部队绕后截断窦建德大军的粮草部队,一边装出己方缺粮的假象,诱惑窦建德大军对虎牢关发动最后的进攻。最后窦建德实在没有耐心耗下去了,在汜水东岸摆出了达到二十余里阵势,想要和李世民决战。谁知李世民还是闭关不出,可当经过良久的等待之后,窦建德大军疲惫不堪,李世民突然杀出。最后的结果就是,李世民赢下了这场传奇性的战役,不仅活捉窦建德,也断绝了王世充最后的“救命稻草”。

三、虎牢关的为什么如此重要

虽然不至于说,得虎牢关者得天下,但说得虎牢关者得洛阳,却是分毫不差的。而洛阳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得到了洛阳,就意味着占据了天下正统的位置。而想要得到洛阳,就必须要越过虎牢关这一道难关。

虎牢关之于洛阳,就像潼关和函谷关,之于关中地区来说,以及汉中之于成都来说一样,是最重要的天然屏障。

潼关和函谷关是守卫关中地区的咽喉,可以说得潼关和函谷关者,得关中之地。潼关位于陕西的最东部,而函谷关则位于三门峡灵宝境内,因为这两处关隘的重要性,所以从函谷关到潼关一百多里的通道,也被称之为百二重关。秦末时,刘邦就是因为先行一步偷入关中,然后以极少的兵马就成功地拦住了项羽的大军,使其难以入关,而他自己也因此率先一步攻入了咸阳。

而汉中呢,三国时期刘备和曹操之所以会爆发那场规模庞大且旷日持久的汉中之战,就是因为汉中对益州的重要性。没有汉中,益州就难以做到真正的独立,汉中作为益州的咽喉,如果汉中在曹操的手中,他随时都可以对益州发起恐怖的袭击,给益州带来巨大的危险。所以刘备哪怕是到了妇女运粮的地步,也要从曹操手里夺回汉中。

而虎牢关就是洛阳的门户钥匙,是洛阳最重要的天然屏障。虎牢关,在古时候也叫汜水关、成皋关、古崤关等,一直以来都是洛阳东边最重要的关隘门户。

虎牢关位于现在的河南省荥阳市市区西北部16公里的汜水镇境内,南连嵩岳之险,北濒黄河之水,地势山岭交错,天险难过,正应了一句老话:“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而起之所以叫虎牢这个名字,是因为在周穆王时期,传说周穆王曾将诸侯进贡的异兽老虎关押在此,所以顾名思义,这个地方就叫作虎牢。

非常的关键。因为虎牢关属于易守难攻的军事战略要地,因此这个位置很关键。

唐朝开国定鼎之战:李世民为什么能以三千人,打垮十几万敌军呢?

因为隋唐演义这部民间小说的存在,很多人对于隋唐之间的这段历史,都有较多的了解。在这段历史当中,出现的一些人物,如李世民、秦琼、宇文化及等人,更是家喻户晓,广为人们所熟知。


不过,演义小说终究只是故事,和真实的历史还是有所区别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真实历史上的隋末唐初,其实要比小说里说的更加精彩。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隋末乱局当中,真正决定性的一战,虎牢关之战。

隋朝末年的乱战,其实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大业七年辽东人王薄起义开始,吹响了隋朝灭亡的号角。一直到宇文化及发动江都政变,杨广身死,隋朝灭亡。在这个阶段里,主要是各地开始出现农民起义,军阀开始逐渐独立。

第二个阶段,是从江都政变开始,一直到李密降唐为止。第三个阶段,是从李密降唐开始,一直到虎牢关大战结束。第四个阶段,就是虎牢关大战之后,唐朝一家独大,逐渐统一全国。

虎牢关大战,是第三个阶段的转折点,同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唐朝的立国之战。


让我们来首先看看,这场大战的背景,就知道为什么会这么说了。

大家都知道,隋炀帝杨广登基之后,好大喜功,乱搞一通,将老爹留下的家业搞得分崩离析。关于杨广为什么会把隋朝搞到灭亡,这是一个能写十万字的大论文,我们不再赘述。大家只要知道,到了大业十四年,也就是第一个阶段开始的时候,隋朝是烽烟迭起,四面楚歌的糟糕境地就可以了。

就是在这样的局面下,宇文化及发动了江都政变,勒死了杨广。

不过,杨广的死,却对所有人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为杨广去世之前,隋朝实力依然很强,名义上还有半壁江山。但杨广一死,整个天下彻底分崩离析,分裂出无数的大小势力。这其中,以李渊、宇文化及、瓦岗军李密、洛阳王世充四家最强。

在第二阶段当中,李渊从太原起兵,逐步拿下长安,然后打垮了西边的薛举父子,彻底统一了关中。在第二阶段开始之前李密在和王世充死磕,王世充半残。在杨广死后,为了避免腹背受敌。李密转头去和宇文化及死磕,干掉了宇文化及。但同时,王世充也恢复了实力。趁着李密实力减弱,偷袭李密,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最终,宇文化及身死,李密被击败后被迫投降李渊,然后被杀。王世充和李渊胜出。

另外,在第二阶段当中,除了王世充和李渊之外,还有一个得利者,那就是窦建德。

窦建德在杨广刚死的时候,实力并不算特别强。但是,趁着上面这四家死磕的时候,窦建德开始迅速发展自己的实力。等到李密投降唐朝之后,窦建德又吃掉了不少原本属于李密的地盘,实力彻底膨胀,可以和王世充、李渊三足鼎立。

李世民对曹操 “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的评价是否妥当?

李世民的评价有拔高自己,贬低曹操的意思,但李世民说的确是事实。

李世民在唐朝建立的过程中屡立战功,是一个出色的军事家,政治家。在浅水源之战先败后胜,一举消灭了陇西薛举,薛仁果的西秦政权。柏壁之战;刘武周依附突厥,占据富庶的河东地区,打败了大唐齐王李元吉,李世民率军迎战,消灭了刘武周。

虎牢关之战,李世民率军包围了洛阳的王世充,窦建德率十万大军驰援王世充,李世民抓住窦建德大军远来疲惫的时机,仅率三千精锐骑兵,突袭窦建德大军,活捉窦建德,大败了十万援军。这一战李世民声威大震。王世充见大势已去,投降了李世民。李世民又在洺水之战打败了刘黑闼,为大唐建立立下了赫赫军功。

李世民虽然功劳很大,毕竟是李渊的次子,按照传统李渊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李渊百年之后登上皇位的将是李建成不会是李世民,但李世民自然不会甘心,他率功臣集团发动了玄武门之变,亲手杀了太子李建成,完成了逆袭,成为了万乘之尊,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就此开启。

曹操也是有名的军事家,他一生征战,在诸侯割据的年代挟天子以令诸侯,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生擒了当时的勇将吕布,打败了最早称帝的袁术,尤其是在实力悬殊的情况下打败了袁绍,更显出曹操的卓越军事能力,之后远征乌桓,统一了北方。后来在赤壁之战被孙刘联军打败,自此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没有完成统一大业。曹操受封魏王,自然不是万乘之尊了。

总结:李世民不仅凭自己的能力成为万乘之尊,贞观之治更表现出他有万乘之才;曹操军事能力虽然也很突出,但没有最终统一天下,也没能成为万乘之尊,就更不能说有万乘之才了。所以李世民对曹操的评价还是客观的。

这句评价并不妥当,曹操也是个雄才大略的人物,平定中原,统一北方,魏国境内都被他治理的很好,相信就算曹操当了皇帝以后也可以很好的治理国家。
妥当,曹操作为一代枭雄比一般的将领都是能力更强的,但是如果想要成为一国之君还是有一些差距的
我认为李世民对曹操的评价是比较妥当的,因为这个评价充分说明了曹操的品质和能力。

李世民为什么能以三千五骑兵打败敌方十万主力大军?

自义宁元年,李渊于晋阳起兵,开启了李家逐鹿天下的征途,同时也开启了李世民四下征战,一统天下的一生。起兵后,李渊封李世民为敦煌郡公、右领军大都督,统帅右三军,起兵攻入长安。随后他南征北战,亲自参加了多起大战役,其中浅水原一战平定陇西薛仁杲,铲除了唐朝来自西方的威胁,领秦琼大败宋金刚,刘武周,让李唐在北方根基逐渐稳固。而今天要聊的这一场战役,则依据歼灭了中原两大割据势力,使李唐获得了华北的控制权。这场战役,就是隋唐的虎牢关之战。

东汉末年有刘关张与虎牢关三英战吕布,隋唐则有李世民与窦建德在虎牢关殊死拼搏。在这场战役中,李世民以三千五百骑兵,击败窦建德的十万主力军,一战之力生擒窦建德,最终趁势一举拿下东都洛阳,华北大定。此次征战也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的大战,李世民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当时李世民以主力大军进攻洛阳王世充,以大军将王世充合围在洛阳城中,由于王世充此时只有洛阳可以依靠,无奈之下,王世充被迫向同在华北的霸主窦建德求救。窦建德得知消息后,当即亲率主力十余万来解救王世充。当然,窦建德发兵援救王世充,一方面唇亡齿寒,王世充被灭后,自己注定逃不过李唐的征伐,还不如提早发动进攻,另一方面,窦建德当时也存了要吞掉王世充的心,希望自己占领洛阳。

由于当时洛阳城坚固,围城之势持续时间长,李世民的士兵士气低落,疲惫不堪,猛然间得知窦建德十万大军来袭,军队即将腹背受敌,李世民心中也十分焦急,在这样的危机下,不愧为当世将才的李世民一咬牙,将军队一分为二,让齐王李元吉领部分大军,与屈突通等人继续围困洛阳,而他则率领秦叔宝、程知节、尉迟敬德和翟长孙,领着一支包含一千多黑衣黑甲骑兵,共计三千五百骑精锐来到虎牢关据守,以此阻挡窦建德的十万大军。而这黑衣黑甲的骑兵队伍,就是当时骁勇冠绝天下的玄甲军。

就这样,李世民与窦建德在虎牢关展开了角逐,李世民先是麻痹疲惫的敌人,然后以一千匹骏马为诱饵,以宇文士及为奇兵,自己率领轻骑兵绕行奔袭,其余将领带玄甲军随后,乘窦建德的群臣正在朝谒时,突然以骑兵冲锋突击。一时间夏军大乱,而李世民当时率领的秦琼等人均是当世万人敌,带领随后赶到的玄甲军猛烈冲锋,直接将混乱的夏军杀了个对穿,随后几名将领将玄甲军分为数十个小分队,朝着一个方向驱赶夏军,任由混乱的夏军朝着自己的大营奔跑,形成了倒卷珠帘之势,最终一战击溃夏军,此战虽仅杀敌三千余人,但夏军十万人马溃逃,窦建德也做了俘虏。

就此,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再次多了一笔,此一战中,李世民将智谋、勇猛、耐心、果断等各种统帅才能发挥到了极至,不愧为天策上将。

刘秀的昆阳之战与李世民的虎牢关之战哪个水平更高?为什么?

虎牢之战对手窦建德太弱,是农民军,李世民胜之不武。但昆阳之战的王莽十万大军则是正规军。

当时王莽派遣10万大军在大司空王邑、大司徒王寻率领下,攻打绿林军。他们实力强大,压迫刘秀9000人退入昆阳(今河南禹县西北)。

当时绿林将领认为王莽军力强大,昆阳肯定守不住,必须撤退。但刘秀认为昆阳是坚城,如果放弃这里撤退,结果只有更惨。

所以,昆阳守军拼死守城,王邑、王寻的兵力虽多,一时间难以攻陷这座坚城。僵持半个月后,王邑、王寻的士兵很疲惫,士气大降。这边,刘秀同骠骑大将军宗佻、五威将军李轶乘夜出城,赴定陵县、郾县调集援兵,后有步兵、骑兵一万七千精兵赴援昆阳。

其实,就算刘秀和昆阳汉军相加,也不过2万6000人,王莽则有10万大军(一说6万),双方相差太远。然而,刘秀这一万多人非常精锐,第一战就胜利,斩杀王莽军队1000多人。这场胜利无关大局,但鼓舞了时期。随后,刘秀出奇兵,使用3000精兵,迂回到敌军的侧后,偷渡昆水(今河南叶县辉河),向王邑大本营发起猛烈的攻击。

这种情况下,对军事不太了解的大司空王邑很轻敌,同大司徒王寻一起,仅仅率领1万多人出战。在他们看来,1万多人打垮3000人,应该没有任何问题。为了防止还有其他部队偷袭,大司空王邑下令其他部队一律不许擅自出兵,违者斩首。结果,双方交战,刘秀的3000精兵带着胜利的势头猛攻过来,锐不可当。

王莽这1万多军队士气低落,竟然抵抗不住,很快向后溃败。混战中,大司徒王寻被斩杀,大司空王邑部队则四散奔逃。

而其余王莽数万大军,因为有大司空王邑不得处长的命令,只是固守营盘。见王莽军大败,刘秀部队士气极高,全线猛攻。而昆阳守军看到城外元军获胜,也出城夹击。王莽军队实力低落,主帅大司空王邑又不知去向,最终全军崩溃。

本文标题: 为什么现在还有人相信李世民的虎牢关之战是三千对十万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6014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如何评价度阴山写的一系列书王阳明,张居正,曾国藩,刘伯温,成吉思汗吟诵式微的原因是什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