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如果再活几十年,明朝的发展会有什么不同?张居正,明朝最杰出的首辅,最优秀的政治家,没有之一。这是当年明月在书中对他的评价,...
张居正如果再活几十年,明朝的发展会有什么不同?
张居正,明朝最杰出的首辅,最优秀的政治家,没有之一。这是当年明月在书中对他的评价,小编也同意这个评价,张居正完全当的起。
张居正其实在当首辅的路上还算平坦,至少在前半段很平坦。没有徐阶那样憋屈,张居正完全是在斗争的路上,一步步争上首辅的位置。他的上任首辅是高拱,张居正在他面前一直是个老实的绵羊,乃至老谋深算的高拱也没有发现,反而认为张居正是他亲密的战友。直到高拱被打倒的那一刻,高拱才知道张居正是个假寐的老虎,但是为时已晚,现在的首辅叫张居正。当上首辅之后张居正从小的理想终于可以实现了。张居正的理想是什么?匡扶正义,自己心中的正义。
张居正其实上台以前就在筹划着自己心中的计划了,上台之后马上就开始实施。那就是改革。张居正上台之后,皇帝也才十岁,太后也是和张居正关系比较好。基本上大明王朝都是他一个人说的算。这是改革顺利进行的前提。那么新时代属于张居正的改革就开始了。
张居正的改革基本上是为了国家更加强盛。改而不革,是为改革。最重要的就是下面两步:
1、鞭法
怎么个鞭法呢,就是在赋税上下功夫,原来的缴税方法是有钱的交钱,没有钱的可以用自己的产品替代,比如种苹果的可以用苹果抵。但是问题就来了,这个苹果到底值多少,有了缺陷的苹果值多少钱,而且这玩意又不能买武器马匹,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而且人容易被地方官所操纵,从中捞取大部分利润。所以张居正规定,以后只交钱,没钱不行。这就降低了地方官操作的可能性,但是也没有完全的打压地方官,给他们留了一线活路。
2、考成
考成说白了就是考试,是看你当官的到底干的好不好,干得不好,该撤职撤职,该回家回家。在利益面前,当官的就害怕了,考试不合格张居正真来真的啊,干不好先降职,再干不好再降职,一直到最低品,再干不好直接回家。就这样,明朝的财政直线上升。
但是如果一直这样就好了,张居正虽然有理想,有手段,谁不听话就办谁,是个完完全全的独裁者。但是明朝是个言官的天下,别说你张居正,就是皇帝也敢骂一骂。张居正就一直被骂,直到死去。他去世之后,家里被查封,大儿子自杀,二儿子发配。太狠了,人走茶凉。
我们再回到我们的主题,假如张居正一直活着,活到七十多岁,也就是再多活二十多年,明朝会怎么样?其实一直到张居正的下一任——申时行退位,明朝也没有发生什么大事,只不过去朝鲜打了一次仗。如果张居正在的话,当时的执行力就大大增强了,因为张居正在大部分事情都不会去和稀泥,直接就给办了,朝鲜战争会早点结束。但是我似乎忘记了一个人,那就是张居正的领导,万历。万历已经在心里厌恶张居正了,而且万历已经长大了,张居正已经不好控制了。就算他还活着,估计也不会当太久的首辅了,毕竟不受领导待见了,难免会下台。这可能是张居正的悲哀吧,死后不得安生,但是张居正还是明朝最伟大的政治家,他是典型的实干派,不管手段如何,都是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自己的国家。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瞻仰的。
张居正如果再多活10年,大明是否还能再延续一段时间?
张居正如果再多活10年,大明还能再延续一段时间吗?这种假设性的问题,根本就不能下定论的回答,因为历史是无法改变的。我们做假设,也只能从假设当中去探讨,去追寻,给的定论也都是无从考究的。
也就是说你也可以说是一种结果,他也可以说是一种结果,张三说的是一种说法,李四说的也是一种说法。所以张居正如果再多活十年,大明能否还能再延续一段时间,这是一个永远不能定论的事情,也是不能成立的。历史没有如果!
张居正当内阁首辅时,进行的改革就是我们知道的鞭法。这种方法在一部分时间内确实解决了明朝的财政危机,但是也带来了另一个困难。老百姓吃不上饭,也就是说富得越来越富,穷的越来越穷。为什么说穷人越穷,富人越富?你对富商不收税,反而对老百姓收税这是有点让我们看不懂的。因为人口的增长,土地和农作物又有限。再加上天灾人祸,老百姓就自然吃不上饭。
虽然说明朝中后期有点资本主义经济萌芽,但是国家的制度和管理都没有进一步提升,也就是没有进一步完善。这种国家没法去收这些商业税,你收的还是农业税,这和拆东墙补西墙有什么区别!而且虽然光有雇佣关系,资本主义萌芽,但是明朝还是属于海禁,你没有白银,你非要搞白银,而且明朝又不生产白银。西方国家都开始航海,你无法接纳西方国家的白银,这也是瞎搞。
而且张居正这个改革,也没有解决掉实质性的问题。只是缓解了各利益集团的矛盾和斗争。下面官员该腐败的腐败,该贪污的贪污。你也是天高皇帝远,鞭长莫及。
弊端如此之多的改革,怎么能延续大明王朝呢?并且他颁发的政令,在他死后也是遭到了清算。哪怕是退一万步来说,他的政策非常完美,所有都达到了预期,但是你张居正总有死的时候,你死了以后也不行呀,你就是不死到了老了,也是属于独木难支。
所以哪怕让张居正再多活20年,明朝该灭亡还是得灭亡。但是题目当中说张居正如果多活十年,明朝能不能延续一点,我可以回答,张居正活着,明朝是可以延续的,具体延续多久,这我们也无从所知,毕竟只是一种假设性的问题。
张居正的能力并不比高拱高,两人的优缺点相比怎么样呢?
两人的优缺点相比怎么样呢?其实,张居正的能力要比高拱稍胜一筹的。这一点,从张居正和高拱二人的斗争,还有他们二人功绩上面可以看出。高拱的下台,很大程度是因为张居正;历史上大家对张居正的评价要高于高拱的。说到优缺点,其实他们都基本上都一样,大家都是实干者,大家都独裁,只不过独裁的一面,张居正做得更加好。张居正在明面上会妥协,让人更加舒服,高拱直来直去,让人下不了台。
张居正和高拱,同样官居首辅,独揽大权,权倾一时。他们都在为大明努力,希望建功立业、名垂千古。高拱是张居正的老大哥。高拱之前,大明首辅是徐阶。高拱最终通过自己努力,把徐阶拉下台,自己上位。单单这一点,就意味着张居正和高拱是敌人。大明的官场是非常讲究师生关系的,张居正的老师,恰恰是徐阶。
隆庆帝盛年驾崩,继位的万历帝年仅10岁。隆庆帝死前,任命高拱、张居正、高仪,还有太监冯保四人为顾命大臣,主要以高拱、张居正为主。这就出了问题,一山不容二虎。高拱和张居正的斗争很快就出现了。高拱非常排斥太监插手政事,因此敌视冯保。最终,张居正和冯保二人联手,把高拱赶出朝廷。
从这一系列的事情,可以看出,高拱和张居正都会非常坚持他内心的东西。只不过高拱为了自己的目标,毫不妥协;张居正为了达成目标会妥协,会利用各种的关系,来为自己的目标努力。张居正因为会妥协,所以能团结更加多人。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