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古代最后一个朝代是李自成的顺朝会怎样呢?很多人总感觉历史是非A即B的选择题,比如历史可以选择刘邦也可以选择项羽,但现实情况是...
如果古代最后一个朝代是李自成的顺朝会怎样呢?
很多人总感觉历史是非A即B的选择题,比如历史可以选择刘邦也可以选择项羽,但现实情况是这种选择题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偶然无一例外都是历史的必然,而历史的发展就是这种题目的唯一选项。
所以,所谓的“大顺朝”是根本不可能建立起来的,李自成也注定不可能是新王朝的奠基者。
不过好在理论与现实总有差距,虽然现实无法实现,但理论上仍旧可以推演,如果李自成取得了天下,并成功建立了大顺皇朝,并有幸成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朝代,那么我国历史会如何演进呢?静夜史认为情况会极其不乐观。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现实中的李自成无法解决17世纪中国面临的三大困境:
首先是中原内部无法整合。李自成不仅无法联合张献忠等农民政权,更无法和南方的南明各政权一决雌雄,这不仅会导致中原内部长期四分五裂,生灵涂炭,大顺政权更有可能出师未捷身先死;
其次是无法统一长城以外的少数民族政权。由于清朝早在1635年便征服了漠南蒙古,并成为整个蒙古的共主,更可怕的是清朝已经做好了雄赳赳气昂昂跨过山海关的准备,如果李自成无法击败并最终消灭清朝,势必会被清朝与蒙古的联盟反杀;
最后是难以抵挡西方殖民入侵,从明朝中期开始,西方殖民者就开始了风风火火的殖民扩张,并开始在我国东南沿海疯狂挑衅,严重威胁中原王朝国土安全;而此时的沙俄除了鲸吞西伯利亚,还不断向南蚕食,如果无法御敌于国门之外,大顺皇朝被消灭只是个时间问题。
可惜,以李自成的能量和眼光,以上三点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不是李自成同志不努力,实在是能力摆在那里,李自成力不能及。
虽然驿卒出身,是名副其实的国家底层在编人员,但尝过皇粮的李自成明显没有摆脱农民起义者的固有局限,这种局限主要体现在小富即安的思维和鼠目寸光的眼界。
从1628年明朝机构改革,李自成被下岗分流并被迫下海造反以来,李自成领导的乌合之众在强弩之末的明朝正规军的打击下屡战屡败,而习惯了被追着满地跑的李自成虽然在能力上没有长进,却培养出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是他能够不断东山再起的重要原因。
而沉浸在东山再起磨砺中的李自成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大明王朝会在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军和关外清军的联合打击下轰然瓦解,而完全没有做好夺取北京,问鼎天下的李自成突然之间便成了大明王朝的掘墓人,这让李自成措手不及。
一直以来,因为革命斗争屡战屡败,除了李自成之外,其造反班底换了无数茬,是铁打的领导,流水的小兵,这让李自成根本无法像刘邦和朱元璋一样,建立一套强有力的造反团队。所以在李自成轻易推倒大明王朝时,根本就没有一套行之有效且成熟稳健的统治模式,也就无法完成以旧换新的历史进程。
而且,作为农民起义者,能否处理好与地主士绅阶层的关系是能否成功取得天下的关键,一般而言这种处理就是完成从农民阶级向地主阶级的蜕变,比如朱元璋。当成为地主阶级,并从地主阶级利益出发考虑问题时,其必然能够得到地主士绅阶层的拥护进而巩固其统治。
但李自成从来没有这样的长远意识,风风火火的追饷运动,虽然令广大民众拍手称快,却也让李自成集团彻底与地主士绅阶层对立,当这些地主士绅阶层义无反顾地投向满清怀抱时,李自成集团的失败也就不可避免。
如果明朝不灭,李自成不闹农民起义,那么中国会怎样呢?
李自成的大顺,横扫中原,灭亡明朝,为何建立仅1年就灭亡了呢?
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攻克潼关,总兵白广恩、陈永福投降李自成。李自成以十万军围攻孙传庭,孙传庭向渭南撤退,十月初三,孙传庭战死。在汝州之战后,明朝几乎没有什么兵力再来对抗李自成了。于是,崇祯十七年(大顺永昌元年,1644年)一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定都西安,建国号“大顺”,改元“永昌”。
正式建立大顺之后,李自成的下一个目标,自然是崇祯皇帝所在的京城。崇祯十七年(大顺永昌元年,1644年)三月十五日(4月21日),李自成的大军抵达居庸关。不久之后,崇祯前往景山自缢,明朝灭亡。那么,问题来了,李自成的大顺,横扫中原,灭亡明朝,为何建立仅1年就灭亡了?
首先,李自成的大顺于公元1644年建立,也是这一年,李自成攻占了京师,灭亡了明朝。但是,在山海关大战后,大顺的军队可谓兵败如山倒。顺治二年(1645年)5月17日,面对清军的不断追击,李自成在湖北通城县九宫山被杀。至于大顺这一势力,随之走向灭亡,不少原先大顺的将士加入了南明,以此继续抵抗清朝。对于李自成的大顺,能够消灭明朝,却在清军面前毫无还手之力。究其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一方面,李自成的大顺军在战斗力上,确实和清朝大军存在非常大的差距。经过抚顺之战、萨尔浒之战、松锦之战、开铁之战、广宁之战等诸多战役的历练,清朝军队的战斗力得到了不断提升。相对于李自成的手下,清朝的八旗士兵经过了更多高质量战役的历练,也即明朝末期几乎将所有的精锐都投入到了辽东战场。
所以,非常明显的是,在明末清初之际,经过严格考验的清军,不管是对上明朝还是大顺的军队,实际上都在战斗力上保持领先。至于袁崇焕等明朝将领之所以还能在辽东战场取得一定的成绩,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防守一方的城池优势,但是,即便拥有这一优势,清军还是逐渐夺取了辽东地区。一定程度上,即便李自成的大顺军没能攻占明朝京城,清军也会在不久之后消灭明朝。
一方面,李自成的大军之所以能消灭明朝,也和清军牵制了明军的精锐存在直接的关系。崇祯十一年(1638年),孙传庭率军打退了驰援陕西起义军的马进忠、马光玉所率领的宛、洛之部后,又与洪承畴在潼关南原以重兵埋伏,使闯王李自成部几乎全军覆没,李自成仅以18骑兵突围而走。也即当明朝调集精锐攻打李自成的时候,后者根本难以抵抗。
如果大顺朝代替清朝,中国现代会不会有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
,李自成那种农民政权估计也不会意识到海运的重要性,到最后该签还得签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