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玄武门之变的一些想法

发布时间: 2021-09-15 15:38:37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4

玄武门之变并非被逼无奈,也非蓄谋已久,更多是功臣集团忍无可忍。不相容是双方的事。李世民性刚烈受不得折辱,同时又是功臣集团的代表,...

关于玄武门之变的一些想法

玄武门之变并非被逼无奈,也非蓄谋已久,更多是功臣集团忍无可忍。

不相容是双方的事。李世民性刚烈受不得折辱,同时又是功臣集团的代表,很受拥护,无论主观上客观上都有要当皇帝的理由,他不是那种引颈受戮坐以待毙的人。李渊李建成,姑且算皇权这边的,最终是容不下天策上将/太尉/尚书令/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益州道行台尚书令/雍州牧/蒲州都督/领十二卫大将军/中书令/上柱国/秦王这样一个功高震主、大权在握的存在。

看到这一段,多少也该明白渭水之盟的缘由。李渊李建成开始利用突厥入侵的时机打压二凤了。

(会突厥郁射设将数万骑屯河南,入塞,围乌城,建成荐元吉代世民督诸军北征;上从之。

元吉请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及秦府右三统军秦叔宝等与之偕行,简阅秦王帐下精锐之士以益元吉军。率更丞王晊密告世民曰:“太子语齐王:‘今汝得秦王骁将精兵,拥数万之众,吾与秦王饯汝于昆明池,使壮士拉杀之于幕下,奏云暴卒,主上宜无不信。吾当使人进说,令授吾国事。敬德等既入汝手,宜悉坑之,孰敢不服!’)

这里插一句,如果李世民和秦王府将士真的被李建成和李元吉这样杀掉,不啻为又一桩千古奇冤,并且之前突厥入侵我们也看到了,这时候把将士杀掉,后续便堪忧啊……

(元吉密请杀秦王,上曰:“彼有定天下之功,罪状未著,何以为辞!”元吉曰:“秦王初平东都,顾望不还,散钱帛以树私恩,又违敕命,非反而何!但应速杀,何患无辞!”上不应。)

李渊这时候有杀二凤的想法了,小秦王被下毒酒没多久,李爹又又又又“将罪世民”,李爹的心疼真是只有三分钟热度。所以,李元吉这种阴谋家才会这样大摇大摆地劝父杀兄,并且没得到一句训斥或惩罚,先是问用什么充分的理由杀掉李世民(以避免群臣离心),李元吉给了(但因为这种权限是李渊给的,大概李渊觉得不能服众)

不得不吐槽这句“何患无辞”——简直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李渊仅仅是“上不应”,如同默许。一个儿子要自己父亲快点杀另一个儿子,问“以何为辞”“不应”根本不是正常反应,怎么说至少都该骂一顿吧,毕竟兄友弟恭是老父亲的期望。这时候李渊对李世民大概可类比刘邦对韩信。功高震主。

李建成李元吉准备杀掉李世民和秦王府将士,不过保密工作不太好,秦王渗透能力过强,所以二凤知道了,开始犹豫是等他们动了手再反击,还是主动出击。内心波动比较大,处事有疑,难得的不符合他一贯的军事风格。

(世民叹曰:“骨肉相残,古今大恶。吾诚知祸在朝夕,欲俟其发,然后以义讨之,不亦可乎!”

……

世民曰:“吾所言亦未可全弃,公更图之。”

敬德曰:“王今处事有疑,非智也;临难不决,非勇也。且大王素所畜养勇士八百馀人,在外者今已入宫,擐甲执兵,事势已成,大王安得已乎!”)

经过秦王府的大家几番劝说,李世民最终决定先发制人。

然后就是太白经天

(傅奕密奏:“太白见秦分,秦王当有天下。”上以其状授世民。于是世民密奏建成、元吉淫乱后宫,且曰:“臣于兄弟无丝毫负,今欲杀臣,似为世充、建德报仇。臣今枉死,永违君亲,魂归地下,实耻见诸贼!”)

这个时候秦王已经决议反击了,所以“淫乱后宫”一言戳中李爹的优柔性子,争取了时间。

不过太白经天这事真的坑,玄武门之变具体的那一天很可能是因为这件事决定的。

二凤真的委屈,几句话仅仅看意思就很激愤,“臣于兄弟无丝毫负”,二凤的一切都是光明正大挣来的,战场上透支生命什么的,竭忠徇国,岂顾身乎。

反倒是太子那边,谗言阴谋暗害不断。

他们想杀我,像是为王世充窦建德报仇一样。

二凤炸毛抱怨中,这一句简直接近口不择言了。

看得出他真的很生气,所以才说出这样毫无根据的话来。

若到地下看到曾经的手下败将,“实耻见诸贼!”

说这么一段的重点是,李世民并不是靠所谓心狠手辣就赢了那场玄武门之变(虽然将军确实狠辣冷酷)。

他是堂堂正正率领他的秦王府凭实力嬴的。不是靠诋毁,不是靠谗言,不是靠下毒,不是靠借刀杀人,不是靠利用外敌入侵攻讦分化异己。

李渊,一个有政治素养的老狐狸,并不是傻乎乎信儒家“父慈子孝”那套仁慈友爱的可怜老父亲。后期容不下功高震主的李世民。

李建成,因为李渊动过改立太子的念头,不自安,才能的确不如李世民(话说都不如李渊了),更容不下得到皇位最大的威胁者李世民。

所以无论主观客观,李世民都有武德九年即位的理由,晚一天都是对大唐的损失。

因为有人对堂堂正正有不同意见,这里补充一段,关于秦王府在东宫的眼线。是李世民谍报系统厉害。打个比方,古来两军交战,放间谍是基本操作,李世民作为出色的军事家肯定不会错过。

这是前期准备,但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是怼的正面战场。

我讨厌的是同为大唐人,进谗言,利用外敌入侵削弱将军势力,甚至准备借此暗害功臣等这种行为。

当然这个行为要是出在敌方,比如政哥统一六国时须贾的运行,得夸一句666,以及对面真是我方好队友。

但要是像郭开一类的行为出在自己人身上,从自己人的角度看上去,就显得特别猥/琐卑鄙无耻了。

(臣光曰:立嫡以长,礼之正也。然高祖所以有天下,皆太宗之功;隐太子以庸劣居其右,地嫌势逼,必不相容。向使高祖有文王之明,隐太子有泰伯之贤,太宗有子臧之节,则乱何自而生矣!既不能然,太宗始欲俟其先发,然后应之,如此,则事非获已,犹为愈也。既而为群下所迫,遂至蹀血禁门,推刃同气,贻讥千古,惜哉!)

司马光居然认可二凤打防守反击,说这样算事出不得已,还算做得好的(事非获已,犹为愈也),可想而知,小秦王被李渊李建成李元吉迫害成什么样了,让一向重视礼法的司马光都看不下去,不知他是以怎样的心情写下“期毕命于一死,本无情于再飞”——《威凤赋》

“既而为群下所迫”

个人主观想法,更多的还是二凤自己的选择,某方面来说,他选择依从自家臣子的愿望,明明比较在意名声,但在自己的名声和群下的愿望及性命之间,二凤还是选了后者(确实有被暖到)

玄武门之变触发原因:

1、李世民功高震主不为皇权所容。

从李建成李元吉利用突厥入侵分化秦王府将士和秦王并准备坑杀他们还被李世民知道了、李元吉奏请李渊速杀秦王时李渊的反应来看,已经是你死我活的局面了。这一点也可以和李世民性情刚烈受不得折辱,并非引颈受戮坐以待毙的那种人结合起来看。

2、李世民得为功臣们负责。

长孙无忌、尉迟恭、房玄龄、杜如晦等不赞同李世民一开始出于政治和道义上的想法:准备等李建成先动手再“以义讨之”(注意,这个时候李世民自己就有弑兄的想法了),他们力劝李世民先发制人。

3、李世民想当皇帝。

从杨文干事件未拒绝李渊立太子的许诺来看,他后期并未掩饰这个想法。

个人认为这三点,缺一不可。

让人无奈的是,很多人只注意第三点,却忽略了前两点。

写这些,并不是为了说明玄武门之变的正义性。

玄武门之变,谁都不无辜,李世民和李渊的表现体现出政治家的无底线。以及他们心理素质确实超级好。

主要是想反驳“太子温良恭俭让”、“李渊杀李世民就是一句话的事,他是个慈祥可怜的傻白甜父亲”“李世民发动政变导致突厥入侵”等这种说法。

倒说得李渊李建成李元吉他们像无辜的受害者。

最后说一点我个人主观的想法,比起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展现出的对已经定位成敌人的兄弟的冷酷狠辣,我个人更不喜欢李建成李元吉通过妃子进谗言,下毒酒,送胡马篡改李世民“死生有命”的话,利用外敌入侵分化秦王府将士和秦王的势力并准备借此杀掉李世民并坑杀将士的做法(最后这一点是我最不喜的)

就结果而言,这个结局对大唐最好。

这事站在李世民和功臣们这个利益共同体的角度看,就是双向成全了。李世民从臣属所请选择最不要名声但却可以让自己和臣属们得到最大保全的方法,功臣们合力把他送上九五之位,此后辅佐他开创贞观盛世——可以参考《威凤赋》,这种关系真的暖。

本文标题: 关于玄武门之变的一些想法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5639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为什么和元灭南宋比,清军入关后在江南遇到了来自民间的激烈抵抗生活必备急救箱,收藏起来,随时用得到!
    Top